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83.172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淡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論文提要內容: 在國內金融市場中,各式的金融商品中以共同基金最為投資大眾所熟悉且接納的投資方法,其中又以股票型基金與股票市場的連動關係最為密切,亦是想獲取高報酬率的投資人所關心焦點所在。故本研究擷取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邱顯比與李存修兩位教授所編制的基金報酬率之數據並加以整理,透過月、季及年報酬率與集中市場報酬率相比後,建構出相對績效衡量指標;再進一步剖析基金擊敗市場比重與基金平均報酬率及大盤報酬率三者間關係。觀察每年度排名改變,利用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來檢定國內股市開放型基金在績效操作上是否具備持續性及穩定性狀況。最後,以相關分析與逐步迴歸尋找出國內股市中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可遵循的投資準則。 經實證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即: 一、於研究期間中,國內開放式股票型基金操作績效在每年度的五月、七月、八月份均有不錯的表現;季的部分則以第三季最為傑出;而年度是以民國101有較佳的相對績效;但整體所呈現出來的投資價值則是愈來愈糟的。 二、國內開放式股票型基金在持續性方面表現的不理想,分析期間裡僅存在一檔基金排名可橫跨三年均保持在前20% (即統一大滿貫);而排名後20% 持續三年者則有三檔基金,其操作績效均表現的非常糟糕;藉由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檢定後發現整體持續性欠佳,只有民國99年與100年會呈現顯著正相關,而在民國97年與98年則出現顯著負相關,一旦橫跨期間超過兩年以上時,績效的持續性亦隨之流失。 三、透過Pearson相關分析篩選出金融減大盤作為主導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相對績效的重要解釋變數,進而透過逐步迴歸的檢驗,得知當金融類股為盤面主流時,國內開放式股票型基金整體相對績效則出現顯著的負面影響,讓我們更加確認當金融類股為主導盤面時,則不是介入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的理想時機。

  • 學位論文

隨著大眾媒體及網路的普遍性,讓許多人氣餐飲店家的口碑迅速傳播並帶來潮流,造成大排長龍或是一位難求的情景。此外,在智慧型手機及行動上網的普及下,讓消費者們不受時間及地理環境的限制,隨時可將個人在店家所獲得的消費價值以使用者創作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UGC)的型式於網路社群平台上傳播,而這群所謂的意見領袖,希望藉此將自身的想法及觀點分享給他人,並進一步對後續的早期大眾產生成社會影響力。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式,對曾到訪人氣店家的意見領袖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目的在於從意見領袖到訪人氣店家之動機,及其與網路口碑間的關聯效應分析中,先將意見領袖分類,進一步了解其在人氣店家所欲得到的消費價值,所建立的使用者創作內容,以及如何對後續的早期大眾產生社會影響力。 透過訪談結果與分析,本研究發現: (一)根據消費者到訪人氣店家之動機與特質,可將人氣店家意見領袖區分為發現者、潮流者、與市場行家三種類型。 (二)人氣店家意見領袖類型與網路口碑之關聯、在店家所獲得的消費價值、創建UGC之動機,以及對早期大眾者的社會影響效應均有共同及相異之處。例如:發現者主要是為了獲得知識性消費價值,以及生活紀錄之創建UGC動機。潮流者則獲得社會性消費價值,其創建UGC動機主要是自我防禦。市場行家者是為了獲得情感性消費價值,並帶來價值表達的社會影響力。

  • 學位論文

世界正由知識經濟轉型成內容(或創意)經濟。創新的重要性也因而一直逐漸被重視與珍視。提到創新,就想到TED。截至2012年底,TED Talks觀看次數已累積有十億。TED吸引那些願意學習與分享點子的人。這些人集結起來成為一個群體,我們稱之為TED社群。TED社群成為TED創新中強而有力的基石。本研究意圖從生態系統的角度來探討創新。這方面的先驅者非英國BOP Consulting主席John Howkins莫屬,其於2009年提出創意生態的概念。由於目前針對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仍然屈指可數,因此本研究試著以TED為例子建構創新生態系統。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中個案研究的方法。資料蒐集的方法有觀察法、次級資料法、訪談法。研究者藉由參加TEDx活動獲得TED體驗以及聆聽John Howkins講座來進行現場觀察。此外,研究者找尋所有TED相關資料以刻劃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最後,從被訪談人身上蒐取相關初級資料。被訪談人及單位包含了John Howkins、兩位TEDx活動的策展人、一位TED的高階主管以及HP公司。 最後,本研究建立以TED為中心的創新生態系統的研究架構。本研究認為群眾、光線、慾望這三個元素支持這個創新生態系統運作。而群眾中的六個角色則是生態系統中的有機體。而這生態系統也具有自給自足、自我組織、自我修復以及人才培育等四項特質。研究架構以TED為中心,因而本研究也設想此觀點能否運用至TED與企業的合作。因而另外探討了TED的延伸構造以及TED的創新在企業創新策略上的應用。首先,本研究認為企業能透過TED聯繫TED社群,也可以直接與間接的接觸到非TED社群。第二,本研究運用IPO模型,認為企業可以成功的將TED融入其創新策略裡。

  • 學位論文

於報章媒體的報導,常提及台灣IPO股票會有一段蜜月行情,但隨著股市益加成熟之後,跌破承銷價的事情時有所聞。本研究將利用台股各季公佈財報的時間點,架構出標的持有期別之設定,針對買入的時間點不同,設計出二日買進與六日買進投資策略;且依市場別、產業別、公司規模與發行價格高低作為選股準則,進而建構出十六種投資策略組合。在研究的各期間採用買進後持有的策略,透過研究期間的報酬率與集中市場或店頭市場來作績效比較,以嘗試為一般投資大眾找出簡單又實用的投資策略。本文所得到之實證結論如下: 一. 屬性相同但策略不同 (一) 相對績效 二日買進與六日買進投資策略於集中市場及店頭市場表現不分軒輊。 (二) 絕對績效 新上市公司宜採行二日買進投資策略,但新上櫃公司較適合六日買進投資策略;電子類股適合採用六日買進投資策略,但非電子股較適合二日買進投資策略;無論公司規模大小,六日買進投資策略組合報酬率表現最為傑出;高價股宜採用六日買進投資策略,但低價股較適用二日買進投資策略。 二. 策略相同但屬性不同 (一) 二日買進投資策略 就絕對績效而言,上市優於上櫃、非電子股遠優於電子股、小型股遠優於大型股且低價股優於高價股。 (二) 六日買進投資策略 從絕對績效的角度來看,上櫃優於上市、電子股優於非電子股、小型股遠優於大型股且低價股優於高價股。

  • 學位論文

近幾年,受到自由貿易協定風潮及中國大陸崛起的影響,新一波的東亞區域整合態勢興起。在東亞區域整合中,主要以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Asean,以下簡稱東協、ASEAN ) 為軸心。各國在這股區域整合推力之下,積極參與自由貿易協定 (FTA)。但在多邊架構下 (如WTO),其談判過程牽涉到多國不同經濟利益與政治考量,這些因素使得多邊協定耗時且推行不易。鑑於雙邊的快速及其彈性與應變能力,許多國加紛紛由「多邊」轉為「雙邊」,積極透過雙邊協定與東協協商以強化其政治及貿易地位。 在這一波雙邊協定熱潮下,歐盟亦改變其貿易政策,由多邊貿易政策調整為雙邊貿易。歐盟向來積極支持多邊貿易體系,但礙於其談判進展有限,使得歐盟不得不將雙邊FTA列為促進貿易自由化的重要手段以強化歐盟產業及競爭力。由於東協有龐大市場機會及發展潛力與高度貿易保護,歐盟將東協列為FTA洽談對象,並於二○○七展開雙邊貿易協商。然而在七次談判後,歐盟與東協於二○○九年同意暫停談判。 本研究旨在研究探討歐盟-東協雙邊貿易協議之可行性。首先,研究者透過福利水準變化來分析FTA為歐盟及東協貿易協定的潛力。其次,研究者透過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Revealed Comprative Advantage,以下稱為RCA)及貿易互補性指數(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以下稱為TCI)來衡量產業互補性,以評估FTA的可行性。首先,研究者利用顯示性比較利益指數為歐盟與東協的貿易競爭力進行評比。研究發現兩方各自的產業優勢具有互補性。接著,研究者透過計算出兩國各個產業的TCI來衡量兩方產業結構的互補程度,研究顯示歐盟與東協在三十七個品項上具有互補性。綜合所有分析,本人認為歐盟及東協可藉由強化彼此優勢商品的合作來發揮各自優勢。

  • 學位論文

科技日益更新,從我們生活周遭生活用品的變化與進步,便可得知,像是電腦、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已儼然成為大部分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當這些消費性電子產品不斷的推陳出新,就造成眾多消費者的排隊搶購,而中國的龐大消費市場,更是不容小覷。3C產品在中國的驚人消費力,致使許多廠商紛紛投入中國的資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 本研究係以外商公司3C產品零售網站跨國進入中國市場為研究對象,探討3C產品網站於中國的經營型態及其目前發展狀況,並整合經營模式相關文獻與參考3C產品網站之特性,發展出3C產品零售網站跨國進入中國市場之經營模式,再以個案訪談方式進行實證分析,提出結論與建議。研究結果期以提供3C產品網站業者更深入瞭解網站跨國進入中國市場經營管理的內涵,以對現有的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 本研究結果發現: 1.產品面:3C產品網站行銷手法較實體通路多元,且中國3C零售網站逐漸由單一型態購物網站逐漸走向綜合型態購物網站。 2.顧客端:討論區的設置,可提升顧客對網站的信賴度。另外,網站銷售地區與客群遠比實體通路寬廣。 3.基礎建設管理:提供消費者無風險購物環境是網站必備條件;而網站娛樂性成為未來經營管理之趨勢;且夥伴關係之建立有助於商流、金流與物流服務。 4.財務面:3C產品零售網站進入中國市場,其投入價格成本及通路成本是必要的,如此才能維持顧客忠誠度。

  • 學位論文

裕隆集團推出自創品牌納智捷(LUXGEN)時,遇到全球金融海嘯,景氣低迷,全球車市進入寒冬之際,但納智捷的推出,卻造成市場上的轟動,銷售屢創佳績。在台灣建立起品牌知名度後,納智捷便進軍中國大陸市場及海外市場,朝向行銷國際的目標邁進,而此舉也驗證了納智捷之成功。納智捷之成功,並不單單是行銷成功所能達到,背後累積了裕隆集團將近六十年的經驗與能力。 本研究以質化研究之方式,並採用個案分析法,以路徑相依之觀點,探討裕隆集團的成長演化歷程,期望能夠從中發現企業要如何藉由核心能力,開發出具備差異化之產品,創立企業的自有品牌,並探究其演變過程中是否存在著相似之脈絡可供後續發展依循。 本研究主要探討企業自創品牌在核心能力與產品發展之關聯性,並以路徑相依論點探究過去的關鍵資源與核心能力是否能替自創品牌找到定位與優勢。本研究以價值鏈(value chain)來檢視裕隆集團之組織能力,經過研究分析,發現裕隆集團在自創品牌的過程中,延續其過往之組織能力,並將其不同之組織能力分別運用至華創車電、裕隆汽車與納智捷三間裕隆集團旗下之企業,成為三者各自的核心能力,彼此分工,各司其職,其技術與研發方面為華創車電所負責,製造與生產方面為裕隆汽車所代工,而納智捷只專精於行銷與服務方面。在此,本研究也發現到一種企業自創品牌模式,此種模式有別於過往其他企業自創品牌之形式,將旗下三家企業彼此分工,創立自有品牌。

  • 學位論文

全球化壓力致使整體消費市場環境競爭激烈、產品生命週期逐漸縮短,造成諸多企業必須要在產品上加入新元素,創造新產品的開發以導入逐步衰竭的市場環境,然而新產品導入的過程繁瑣,影響因素眾多,本研究以新產品- Apple iPhone 5為例,探討品牌信任、品牌聯想、品牌涉入、促銷頻率認知、使用者經驗各變數對品牌依附及購買意願之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各自變數對品牌依附之影響力較各自變數對購買意願之影響力強烈,建議若為提高企業整體價值可從品牌依附著手,這些研究結果將能為更多關於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以及對於消費者品牌依附及購買意願提供一個更具體的探討方向。 後續研究可依據本研究所提出的概念加以深入探討,分析比較及其可能為企業所創造的價值。

  • 學位論文

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中國在世界上的政治經濟地位逐漸提高,這將直接影響到人民幣在國際貨幣中的地位提升,人民幣隨著中國的貿易而流通到世界各地,目前在中國大陸周邊國家人民幣已經有一定影響力。 現在隨著中國大陸在十二五計畫中的擴大內需市場,全世界都將投資目光瞄準在中國市場,而為了能夠在中國大陸進行投資,將會提升持有人民幣的誘因。因為投資中國市場所衍生出的人民幣業務將是各金融中心所要積極爭取的商機。同時中國大陸也積極在推行人民幣的國際化以提高自身在貿易上的影響力。目前香港因為人民幣離岸業務起步較早,在人民幣的離岸業務已經逐漸發展成熟,而新加坡、倫敦、台灣等都希望繼香港之後成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 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關係密切,兩岸簽訂有MOU、ECFA等協議使得貿易與投資的管道暢通,在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的正式簽署後,台灣已經可以承辦人民幣的離岸業務。因為兩岸之間龐大的貿易額,台灣的人民幣存款已經突破600億元的人民幣,預估到了2013年年底將有機會突破1000億元。是以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貿易往來將是台灣爭取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最大利基點。 本研究將探討台灣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應該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爭取成為人民幣的離岸中心,並嘗試建議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可行的方向。

  • 學位論文

台灣的產業結構儼然已從目前的製造經濟轉型成服務經濟,製造業的成長對台灣整體經濟扮演著關鍵角色,近年來,製造業及服務業兩大部門之邊界愈來愈模糊,彼此亦成為對方的加值及成長的來源,如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結合製造業加值等。台灣自2002年起,政府開始鼓勵藉由提高自身產品的附加價值(即製造業服務化)以達到企業轉型的目的,為檢視政策是否正確,本文針對國內產業結構變動所肇致的經濟效果以因素解析法進行研究,以及總體因素觀察探討產業結構轉變對經濟成長之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過去三十一年來整體產業的結構調整對經濟成長有正面效益;就業效果方面,產業結構調整雖不利於就業人數的增加,主要負面影響來自產業內勞動生產力提高。就產出成長之觀點而言,產業發展製造業服務化之推動確實提高我國經濟成長之動能。 就全部期間而言,我國產業結構朝有利經濟成長的方向變動,隨著貿易越趨自由化以及產業融合所生之製造業服務化的推動,我國經濟確實有了進一步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