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231.245

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淡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是第一篇以「消費者學習」觀點出發,探討在消費者體驗旅程中消費者體驗價值是如何改變的。透過個案訪談蒐集資料並分析每一位受訪者的體驗旅程後,發現消費者在體驗旅程中對於體驗價值的追求是會轉變的。鮮少有消費者在其體驗旅程中始終追求同樣的體驗價值。此外,消費者在追求體驗價值的過程中,可能同時享有一種以上的體驗價值;而此處所提及的「一種以上的體驗價值」並不會因內部價值或外部價值而有所不同。 另外,在本研究中也有項有趣的發現,消費者的體驗旅程若是由「外部價值」作為旅程起點的話,經過一段時間後,其外部價值最終都不會是消費者所追求的體驗價值。這是由於經歷一段時間後,消費者對於其產品品類或目標品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後,將注意力轉換至當初未注意到之處。 消費者經由許多的學習途徑後,對於其所追求的體驗價值有所改變。有些消費者即便經歷了不好的體驗,他們仍繼續追求相同的體驗價值;然而,有些消費者在經歷了不好的消費體驗後,卻在其消費者體驗旅程中產生了「旅程出軌」的現象。這樣的「旅程出軌」端倪於消費者體驗旅程的長度、品牌或產品品類的寬度與深度而會有所不同。

  • 學位論文

現今,除了一般企業需要行銷策略之外,政府機關在推行政策時,也越來越需要透過軟性行銷的說服方式改變民眾行為,相較於強制施行政策,政府利用此方式不僅可以降低政府付出監控人民的成本,也可以達到人民內心認同政策進而自願長久性遵守政策目的。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政府政策的行銷推廣活動效益。由於日前紀錄片「看見台灣」喚起全台灣人民對台灣環境保護議題的重視,因此本研究以某政府財團法人組織推廣新能源政策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以行銷傳播效果模型裡知覺階段中的媒體曝光數與人民注意程度為衡量標準,以事後觀點,探討民眾知曉的程度,藉由觀察關鍵字排名變化、搜尋筆數變化,及配合Google AdWords關鍵字廣告系統的對關鍵字的效益分析,綜合以上比較,推論出此政府政策的整體推廣效益。 研究發現,有些議題適合利用實體推廣活動宣揚,有些則較適合藉由網路活動來散播概念,但整體而言,政府藉由推廣活動傳達相關環境保護知識給民眾在網路聲量上的知曉度與關注度效益是不明顯的,有些活動甚至沒有產生任何效果。另外,研究也發現,人民並不會對所有宣揚概念全然接受,僅會特別關心其中某些部分,例如:再生能源領域中,民眾最為關注再生能源能否全面取代核電,因此,建議政府機關爾後在推廣再生能源相關活動時,可以從民眾最為關心的部分出發,形成話題或議題,進而引起廣泛民眾注意,如此一來,會使得政府政策進行行銷活動時,績效成果更佳。

  • 學位論文

服飾業在現今社會中,隨著越來越多國外品牌進駐或許多的自創品牌店面設立,可以看出其競爭越來越激烈,而消費者的衝動性購買現象在零售業中尤其普遍,故本研究提出可能影響消費者衝動性購買的因素,包含銷售人員的外表吸引力、說服策略及消費者本身人格特質做為影響衝動性購買的研究變數,探討消費者產生衝動性購買的影響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本研究選出代表外表吸引力低/高之代表人選,做為外表吸引力的實驗操弄;說服策略方面,分類為六種模式;消費者的人格特質先經由題項設計供受測者填寫,再分類為低/高的程度,將以上變數之分類操弄,對衝動性購買做研究分析,另外更細部的探討這些變數對不同類型的衝動性購買影響程度為何,以及探討外表吸引力與說服策略的交互作用下,對衝動性購買的影響。 經後續研究假設,發現消費者在不同程度的外表吸引力、說服策略及消費者本身的人格特質情況下,對於衝動性購買的影響均存在著顯著差異,進一步的探討,得知對於提醒式和計劃性衝動性購買也有顯著的影響差異,而對於交互作用而言,高外表吸引力的銷售人員搭配權威法則較能使消費者產生衝動性購買的效果。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是想探討在手錶產業中,產品製造來源國、品牌來源國是否會影響國際間消費者的知覺品質及購買意圖,且以種族中心主義及使用者經驗為干擾變數,另外,本研究也想探討國家衝突是否也會影響知覺品質及購買意圖。本研究的樣本資料與資訊來源的收集方式是藉由紙本問卷發放及透過Skype通訊軟體的面談來收集問卷,且本研究的受訪者為來自不同國家的消費者。爾後,共回收三百份的問卷並進行分析,經由本研究之結果分析可發現到下列各點:首先,對於產品製造來源國及品牌來源國,這兩者對於知覺品質與購買意圖皆有正向的影響;其次,產品製造來源國與品牌來源國這兩者,對於知覺品質與購買意圖的形成,皆不會受到任何有關於種族中心主義和使用者經驗的干擾作用;最後,國家衝突(在本研究中列為一個新的變數)在本研究中,對於知覺品質與購買意圖會有影響。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產品製造來源國公司與品牌來源國公司皆須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建立關於它們產品方面一個正向而且強烈的印象,才能夠增加購買者對於此產品購買意圖之百分比。

  • 學位論文

隨著行動商務服務的成長,許多人開始依賴行動裝置,已逐漸改變每個人消費方式,所以行動購物被預測為未來購物管道的一大趨勢 。並且希望能透過行動裝置使購物過程變得更富價值感以滿足消費者,進而願意使用行動購物。另外,不同的消費族群會有不同的決策模式。因此,本研究透過價格、社會、情感價值與滿意來探討消費者對於行動購物的使用意圖。此外,本研究還瞭解了行動購物使用者的個人特徵及使用行動購物的相關行為。而研究結論不僅為往後的研究帶來了一些建議,更為業者針對發展行動購物提供建議。 本研究使用LISREL作為資料分析工具,經由結構方程模式驗證研究假說,得知以下結論: 1. 在台灣行動購物市場中,行動購物滿意會對消費者的行動購物使用意圖造成影響。 2. 在台灣行動購物市場中,消費者對行動購物情感價值的知覺是行動購物使用意圖的關鍵要素。 3. 在台灣行動購物市場中,行動購物滿意是消費者社會、情感價值的知覺與行動購物使用意圖間的重要中介角色。

  • 學位論文

在台灣,瀏覽社群網站為網路使用者每日必備的日常生活之一,然而在這社群聊天類APP高黏著度,加上LINE、Facebook的高使用率的環境下,漸漸地點燃了一個新風潮,造就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明日之星,而本研究稱之為「網路圖文創作家」,利用Facebook個人帳號或Facebook粉絲專頁,將自創的圖文作品上傳到Facebook平台與人分享,而這些作品在近幾年來,甚至成為最轟動的討論話題。 本研究以質化的研究方式,對網路圖文創作家的粉絲進行半結構式焦點訪談,以及透過內容分析法探討網路圖文創作家之類社會互動。目的在於分析是否有粉絲專頁等同於有名人品牌,並以粉絲的面向來探索網路圖文創作家名人品牌的塑造歷程。從網路使用者成為粉絲的動機開始,進一步了解成為粉絲後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以及網路圖文創作家與粉絲間的類社會互動,以及粉絲如何對網路圖文創作家名人品牌產生認同。 經由訪談結果與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根據焦點訪談的結果,網路圖文創作家名人品牌的界定為:粉絲人數需高於五十萬人次以及必須販售過週邊/聯名商品。 (二)建構網路圖文創作家名人品牌內在及外在元素。內在元素有免費的網路分享平台、使用社群網站的習慣、經紀公司協助;外在元素有貼近生活、說出自己心裡的話以及創意搞笑引發的共鳴。

  • 學位論文

本文針對銀行廠商探討利差管理與技術選擇如何影響銀行的權益報酬及權益報酬風險。本文應用Merton (1974) 的選擇權評價模型來評估銀行的權益報酬及Ronn and Verma (1986) 的建議計算銀行的權益風險,經過式子導正後,我們證明了具有較高的邊際人力資源成本與較低的固定成本,此種保守型的技術選擇,對銀行的利差(報酬)會有正面影響,且會下降銀行的權益風險。因此,銀行藉由專注於保守型的技術選擇可為銀行帶來更多的利潤且成功地降低銀行的風險、進而促使銀行體系的穩定。

  • 學位論文

隨著大環境競爭日益激烈,而年輕人的薪資卻沒有明顯增加,本研究從服務業員工的情感表達來探討他們的員工個人薪資報酬,只要員工能有著良好的情感表達能力,即使是身處在這競爭激烈下的大環境他們的薪資報酬也是能有良好提升,且員工本身也更具備競爭力。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的服務業為研究範圍,來探討員工的人格特質、情緒經驗、人際關係、服務環境與教育訓練是否會對員工的薪資報酬產生影響,而這些影響是正面的亦或者是負面的。 經過假說驗證之後,當服務業員工的人格特質是外向型、嚴謹型時,他們的薪資報酬會較優渥,而當人格特質為情緒不穩定型時,則他們的薪資報酬會較差;而員工處於正向情緒經驗的薪資報酬也會比負向情緒報酬來的高;此外,當服務業員工所處的服務環境與人際關係良好時也會有比較高的薪資報酬;而員工對企業所提供的教育訓練持正向的情感也會比對教育訓練持負向情感的員工的所得還要來的優渥。因此,員工的人格特質、情緒經驗、人際關係、服務環境、教育訓練確實會影響員工的薪資報酬。

  • 學位論文

權益報酬評價之上限選擇權理論適用於零售銀行金融服務技術選擇之或有請求權,特別著重在人力資本管理(保守型技術)相對於資訊科技管理(先進型技術)的部分。本篇論文試圖證明增加保守型技術相對於先進型技術會使銀行利差與銀行權益報酬的違約風險增加。以及當銀行貸款風險增加時,增加保守型技術相對於先進型技術會擴大銀行利差增加的程度以及縮小銀行違約風險增加的程度。本論文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在金融環境不穩定的狀態下,於零售金融服務中投入人力資本有助於增加銀行的獲利能力以及零售銀行業務的穩定性。

  • 學位論文

智慧型手機已成為現代人每日不可或缺的ㄧ項產品,然而在台灣此一高滲透率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加上來自不同國家的品牌眾多,彼此競爭激烈,因此企業該如何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乃是值得探究的議題。據此本研究將針對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消費者對於智慧型手機品牌的相關消費行為進行探討。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消費者知覺到的品牌創新聯想與口碑是否會對其購買意圖有正向的影響,以及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品牌的購買意圖形成過程中,滿意及信任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為何。 本研究使用SPSS18.0版及LISREL8.7版作為本研究之資料分析工具。 透過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以驗證本研究假說,得出以下結論: 一、 在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中,消費者知覺到的品牌創新聯想對消費者購買智慧型手機的意圖存在顯著影響效果,但口碑並不會顯著影響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購買意圖。 二、 在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消費者購買意圖形成過程中,滿意及信任確實扮演關鍵的中介角色。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論提出的研究發現,建議台灣業者可以營造品牌的領導性、獨特性及感染力的氛圍來使消費者知覺到該品牌具有創新性,並透過滿意度的調查,隨時掌握品牌是否有符合消費者的期望,以持續維持顧客滿意,來提升消費者對智慧型手機的購買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