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0.203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本篇研究是一篇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所做的回溯性世代研究,探討鼻竇炎與三叉神經痛之間的關係。 研究方法及資料: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在2004年到2013年所擷取之百萬歸人檔。收集2005到2008兩組病人在2005年至2008年間,以年紀、性別、及鼻竇炎之發病年做1:1配對,最後鼻竇炎組病人及非鼻竇炎組各篩選出42102個病人。觀察為期滿5年或新診斷出三叉神經痛為止。 研究結果:在5年的觀察期間,鼻竇炎組被診斷三叉神經痛為149人,非鼻竇炎組被診斷三叉神經痛為49人。校正共病症之後的風險比值,鼻竇炎組被診斷三叉神經痛的風險比非鼻竇炎組高2.5倍(信賴區間為1.80-3.49,p<0.0001)。三叉神經痛之累計發生率曲線,鼻竇炎組明顯高於非鼻竇炎組。在鼻竇炎組中,被診斷三叉神經痛之前因鼻竇炎平均就醫次數11.45±13.79次(最小-最大值為2-91),高於無獲得三叉神經痛者(最小-最大值為2-358)。 結論:鼻竇炎會增加被診斷三叉神經痛之風險。

  • 學位論文

目的 :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患者,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對於患者健康有重大影響,骨折也是其中的併發症之一,不但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增加死亡率。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是一種治療胃食道逆流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藥物,過去有研究指出長期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會增加骨折的風險。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在糖尿病的患者上,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是否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方法及結果 : 本研究為使用健保資料庫的回溯性研究,從西元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總共30324患者,排除癌症和在診斷糖尿病前有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和骨折的患者,總共有30324糖尿病患者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納入分析,進一步採用1:4配對,分成有使用和無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兩組,比較這兩組糖尿病患者的骨折發生率。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患者總共有1547個骨折事件發生(5.1%),未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患者則有5657個骨折事件發生(4.7%),有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患者有明顯較高的骨折發生(P=0.001),在多變項分析中可以看到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的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提高(hazard ratio=1.39 , 95% CI = 1.32–1.48),而在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超過1年的患者有更顯著的骨折發生率( hazard ratio =1.65,1.39-1.95,95% confidence interval),在進一步分成長骨、非長骨和髖部骨折分析,仍可以看到骨折風險提高(hazard ratios: 1.35, 95% CI = 1.26-1.45;1.47, 95% CI =1.35-1.61;1.77, 95% CI =1.56-2.01) 結論: 本研究指出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在糖尿病的患者可能會增加骨折的風險,因此長時間的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於糖尿病患者須審慎評估風險。

  • 學位論文

瀰漫性肺間質性肺疾病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是一種由多種病因所引起的肺破壞性疾病,是以肺泡炎、間質性肺炎、肺泡上皮受損及膠原異常聚集亦即肺纖維化為特徵的慢性疾病,主要症狀為呼吸困難,最終導致呼吸衰竭而死。目前肺纖維化的治療藥物為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和抗纖維化藥物(秋水仙鹼),但這些藥物治療效果不彰且常伴隨著嚴重的副作用。所以,尋求有效以及低副作用的新藥是刻不容緩的議題。本研究在探討中草藥萃取物抗肺纖維化之功效,我們建立了以 bleomycin 誘發之 C57BL/6 小鼠肺纖維化之疾病模式,再以中草藥萃取物包括真菌類萃取物 (HD1-EH2、HD1-OH 與 HH-1) 餵食特定時間後,進行肺功能評估、前肢握力測試、肺部病理組織切片來探討測試藥物對 bleomycin 誘發肺纖維化之抑制功效。數據顯示處理 bleomycin 之小鼠其肺功能顯著較差,前肢握力亦較弱,肺部病理組織結果顯示,肺泡結構受到破壞,並且有大量的 collagen 沉積,顯示確實有纖維化的趨勢。而在評估藥物對 ILD 小鼠之作用效果則分成二部份: (一) 在抗纖維化之效果方面,HD1-EH2、HD1-OH 與 HH-1 處理組皆可以有效減緩 bleomycin 所誘發之肺間質 collagen 和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的堆疊並減少其肺泡間質增厚之情形,而在這些餵食組中,Prednisolone (早期臨床用藥) 之效果較不顯著。 (二) 在肺功能以及前肢握力分析方面,HD1-OH 組並不能緩解 bleomycin 所造成的肺部通氣障礙,但卻能增強 bleomycin 小鼠的肌握力,而其餘測試藥物皆可有效降低 bleomycin 所造成的肺部阻力,並能舒緩肺部通氣障礙和增強原先被 bleomycin 所破壞之肌握力。總體結果來說,prednisolone 不會增強小鼠肌力,但可顯著抑制 bleomycin 所誘發的發炎反應以及緩解肺功能障礙,但對於後期的纖維化進展並無明顯幫助 ; HD1-OH 組雖然沒有抑制發炎之功效,卻能提升疾病小鼠之肌力,趨緩疾病小鼠發肺泡間質增厚之情況。真菌萃取物 (HD1-EH2、HD1-OH 與 HH-1) 皆可有效改善疾病鼠之肺功能障礙與前肢握力低落。這些標的中草藥或許可在未來保健食品的研發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發。

本文將於2027/01/0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在英美,癌症為十大死亡原因之第二位,僅次於心臟血管疾病;在台灣,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為惡性腫瘤,其中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在男性當中高居第一,女性則僅次於乳癌,加上近年來發病率及死亡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因此對於大腸直腸癌的預防與治療需更加重視。在過去數十年中,雖然在手術、放射治療及基礎研究中做過多種努力,但其五年之存活率,卻仍然沒有多大的改進,加上已經有許多文獻指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和環境、飲食習慣等有密切的關聯,因此若無法有效預防大腸直腸癌,就需要先提升其存活率和治癒率,找尋一個更有效率治療大腸直腸癌的方式,這也成為當今社會一個重要的課題。從現有的抗癌藥物加上改變癌細胞生長環境方面著手,希望能提升癌細胞對抗癌藥物的敏感度,以至於提升大腸直腸癌的治癒率。 已有文獻指出,高濃度葡萄糖確實會促進癌細胞的增生,也會使抗癌藥物的敏感度下降,但在大腸直腸癌細胞內卻沒有詳細的機轉探討。因此,欲了解大腸癌細胞株SW480、SW620在不同濃度之葡萄糖環境下,對藥物的敏感性是否有影響,所以利用目前治療大腸直腸癌主要用藥5-FU(Fluorouracil)進行加藥處理,觀察細胞存活率,MTT assay(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結果顯示,生長於低濃度葡萄糖的大腸癌細胞具有較高的藥物敏感度。接下來使用流式細胞儀觀察大腸直腸癌細胞株在不同葡萄糖濃度的環境下,其細胞週期過程是否有不同,結果發現經藥物刺激下,高濃度葡萄糖的S期增加比率較低葡葡糖多。另一方面有許多文獻指出,癌幹細胞對藥物耐受性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欲了解不同濃度之葡萄糖是否會增加癌幹細胞的活性,所以使用懸浮培養(sphere culture)的方式觀察球狀細胞的數量及直徑大小,結果發現高濃度葡萄糖有助於癌幹細胞之生成及活性。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將可以得知,不同濃度的葡萄糖對大腸直腸癌細胞藥物耐受性及癌幹細胞有一定的影響力,這將提供病患血糖濃度的控制對大腸直腸癌治療策略的影響,讓大腸直腸癌患者的治癒能力和效率有更大的提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大腸直腸癌罹患人數居105年全國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發生率有逐年升高的情形,但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治癒率是非常高的。近年來因國人生活習慣的改變及飲食習慣精緻化及西化,導致大腸內的息肉易演變成具有高度癌化風險的腺瘤性息肉。大腸息肉轉變成大腸癌所需時間,因致癌途徑的不同亦不同、罹癌時間亦不同、了解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與大腸息肉的相關性,以預防為前題找出與息肉有關的相關因子,希望有效預防息肉演變成大腸癌。 本研究利用大腸鏡檢查的就醫個案所收集的「大腸鏡檢查評估問卷資料」共442份。問卷設計係由腸胃科醫師專家整理出與大腸息肉相關的四大類危險因子,分別為第一類、基本資料,第二類、慢性病史,第三類、家族病史,第四類、生活習慣等。結果發現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腰圍、及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與息肉有明顯相關。個案出現排便型態改變、有裡急後重症狀、有大腸息肉病史、脂肪肝、高血壓及高血脂等與息肉有明顯相關。本研究中發現個案如有抽煙、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與大腸息肉有明顯相關性;即使個案戒煙1-5年,或已戒酒仍有較高的比例被診斷有大腸息肉。 在臨床上若能針對風險性較高的患者安排大腸鏡的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結腸腫瘤進而進行切除、逹到次級預防大腸惡性腫瘤的發生或是及早診斷大腸惡性腫瘤早期接受治療。

  • 學位論文

背景:癲癇佔人口約1%,而兒童至少有60%為找不到原因的癲癇(epilepsy without an identified cause)。KCNQ2與KCNQ3為細胞膜鉀離子通道調控基因。對帶有KCNQ2突變的人,可能會導致癲癇、智障與嚴重的腦病變,但目前尚未完全瞭解。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於探討癲癇病人的下列幾點: (1) 探討KCNQ2突變在兒童非病灶性癲癇 (non-lesional epilepsy)角色。(2) 對特有的突變點,進一步利用HEK293細胞膜式做功能性的分析。 (3)探討不同KCNQ2突變點基因型與表現型的關係,並進一步分析突變基因造成細胞電流的改變,與病人症狀是否相關性。 病人與方法: 從2005到2016年我們選取75 位病人均符合下列條件:[1]兒童癲癇無法找到原因; [2]第一次抽搐年齡小於18歲,且最後一次追蹤時間小於18歲;[3]至少有一次腦部核磁共診掃描(MRI)且無發現腦部病灶與癲癇相關。 在這些病人中,34 (45%) 病人第一次抽搐年齡小於2個月,其中8個病人有新生兒癲癇腦病變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41 (55%) 病人第一次抽搐年齡介於2個月與18歲之間。使用次世代定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方法來偵測KCNQ2與KCNQ3是否有突變。並對55個正常且無抽搐病史的成人做KCNQ2基因的篩檢。對於突變點的功能性影響用(1) sited directed mutagenesis 把突變點植入HEK293 cell;(2)雙電極電位鉗定技術(two-electrode voltage-clamp,TEVC)分別以野生型(wild type)KCNQ2、突變型KCNQ2與野生型(wild type)KCNQ3以不同比率殖入HEK293 cell,探討是否造成細胞功能電位的改變;(3)免疫螢光法與西方點墨(western blot)來決定KCNQ2突變造成膜蛋白的影響。 結果: 我們完成55個正常人和75個非病灶性癲癇 (non-lesional epilepsy)病人的KCNQ2與KCNQ3基因檢查,經過初步病人組與對照組比較後,發現病人帶有KCNQ2基因變異(variants),但不知這些變異是否與疾病有相關性。再經過FATHMM、 PolyPhen2與SIFT電腦軟體分析後,8(11%)個病人帶的突變基因極可能與疾病有相關性。會導致的疾病的可能突變點包括: c.1545 G>C (p.E515D); c. 2264 G>A (p.Y755C); c.1627G>A (p.V543M)與 c.1294 C > T (p.R432C)。這些突變分布在8個家族中。在功能性分析顯示c.1545 G>C (p.E515D)與 c.1627G>A (p.V543M)造成HEK293 cell電位的改變,且與疾病的嚴重度有相關性。 E515D突變可造成良性新生兒癲癇症後群(benign familial neonatal convulsions)與晚發性兒童癲癇腦病變(continuous spikes and waves during slow-wave sleep); V543M可造成良性新生兒癲癇症後群。 進一步探討三個不同基因型(c.1545 G>C (p.E515D)、 c.1627G>A (p.V543M) 與c.638G>A (p.R213Q))的症狀與HEK293 cell細胞電流的改變有顯著的關係。但在HEK293 cell KCNQ2膜蛋白的表現量上,三個不同基因雖與野生型(wild type)KCNQ2有顯著差別,但比對膜蛋白的表現量與症狀並無顯著相關性。 結論: KCNQ2突變c.1545 G>C (p.E515D)、 c.1627G>A (p.V543M)與c.1294 C > T (p.R432C)與癲癇有相關性。KCNQ2基因突變造成細胞電流的改變量與症狀嚴重度有明顯關係。基因型 (genotype)對於病人的症狀佔重要的因素。本研究對於釐清:(1)在嬰幼兒癲癇中,KCNQ2基因突變的與疾病的相關性與(2)不同的KCNQ2突變點造成腦部病變及癲癇症狀的差異,其突變點的基因型與表現型的關係有很大的助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骨橋蛋白(Osteopontin,簡寫為OPN)是一個分泌型的磷酸化醣蛋白,在乳癌、前列腺癌、大腸癌、頭頸癌、肝癌與肺癌都有過度表現的情形,且在肺癌細胞中,過度表現的OPN與腫瘤的惡化及病人較差的預後有正相關性。OPN有三種剪接變異型,OPN-a、OPN-b及OPN-c,在肺癌病人組織及肺癌細胞株中OPN-a的表現量最高。以OPN-a處理肺癌細胞株時可觀察到CL1-5細胞生長受到抑制,但是卻不影響A549。進一步在這二株細胞中分析已知的OPN受體integrin及CD44表現後,我們發現OPN-a對細胞生長的影響是來自於integrin β3 (ITGβ3)表現量的差異,在原本不受影響的A549、H460及H1299細胞中過度表現ITGβ3之後,OPN-a即可抑制這三株細胞的生長;而抑制CL1-5的ITGβ3後,OPN-a不但失去抑制細胞生長的能力,還可以透過活化CD44/NF-kB這條訊息傳遞路徑促進細胞生長。也就是說,OPN-a對於肺癌細胞的生長是促進還是抑制取決於和何種受體結合。但是對於可表現ITGβ3的癌症細胞而言,OPN-a的存在對生長不利,這跟OPN普遍被認為是一個致癌蛋白的印象是矛盾的。因此我們假設,腫瘤表現出的OPN-a可能會刺激微環境中的其他細胞,例如纖維母細胞、免疫細胞等放出有利腫瘤細胞發展的細胞激素來促進腫瘤的生成。我們的結果也證實了這點,不論以含有OPN-a的條件培養液或是純化之OPN-a刺激纖維母細胞或是脾臟細胞後,所取得之條件培養液皆能促進CL1-5及LLC1細胞的生長。綜合以上結果,雖然OPN-a對於癌細胞本身的生長所扮演的角色是由細胞所表現的受體控制,但是來自於微環境的訊號則可以彌補或反過來促進腫瘤細胞生長,使腫瘤趨向惡化。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國內透析患者罹患癌症的發生與其危險因素。了解性別、年齡、糖尿病以及不同透析方式,對於透析患者罹癌的影響。研究結果提供衛生行政單位作為癌症防治計畫和癌症疾病管理的決策參考資料。 研究方法及資料:本研究利用健保資料庫LHID 2000 (Longitudi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2000)版本,此資料庫以中央健康保險署所提供的2000年承保資料檔保險對象為抽樣母群體。以亂數產生函數隨機抽樣一百萬人。經過擷取該一百萬人在2004年到2013年所有就醫資料後,從該資料庫內以回溯性方法篩選出跟本研究所定義的研究對象。從資料庫內篩選出末期腎病透析病患,然後串連這些病患的就醫紀錄。接著配對1:1年紀、性別、發生年都一樣的對照組,比對統計探討本研究對象末期腎病透析病患與罹患癌症的關聯性。本研究採用SPSS 22.0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及推論性統計分析。描述性分析以數值和百分比呈現類別變項分布。以平均值及標準差描述連續變項。析推論性分析以卡方檢定各項自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的差異。以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Model 分析癌症與各變項間的關係危害比與95% 信賴區間( confidence interval ,CI) ; 顯著統計水準訂為 p<0.05。 研究結果:共有2555位透析病患符合收案研究。其中血液透析病患2317位,腹膜透析病患238位。與對照組2555位比較,有較高比例透析病患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症,具有統計上的差異。對照組共有 287件癌症發生,透析組共有 462 件癌症發生。其中血液透析病患431件,腹膜透析病患31件。以incidence density (per 1000 PY)來比較,透析實驗組的癌症發生率是對照組的 1.72倍。透析病患中生殖泌尿道癌症的風險比最高,HR高達3.97 (95% CI:2.96-5.35)。血液透析病患尿道癌症風險比HR 3.97,95%信賴區間2.93-5.38。腹膜透析病患尿道癌症風險比HR 2.22,但是95%信賴區間0.56-8.70。整個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比HR 1.39,95%信賴區間1.08-1.78。血液透析整個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比HR 1.38,95%信賴區間 1.07-1.78。腹膜透析整個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比HR 1.43,但是95%信賴區間 0.37-5.49。消化道癌症當中,肝癌的風險比最高HR 1.68,95%信賴區間 1.14-2.48。血液透析肝癌的風險比 HR 1.63,95%信賴區間1.10-2.42。腹膜透析肝癌的風險比HR 3.47,但是95%信賴區間 0.29-41.67。 末期腎病透析病患女性和男性具有不同的癌症發生比率,並且有統計上的差異。在透析族群中,女性有較高的比率發生癌症。透析族群中,具有糖尿病的患者跟不具有糖尿病的患者比較癌症的發生率,有統計上的差異。不具有糖尿病的透析患者比具有糖尿病的透析患者有比較高的癌症發生。 結論與建議:由研究結果末期腎病透析病有較高的癌症發生比率。非糖尿病及女性透析病患有比較高機會得到癌症。本研究建議末期腎臟病之病患,應定期癌症篩檢,早期發現,以減少癌症之死亡。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 MACC1 (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最初因被證實與大腸癌轉移有關而被命名,主要功能為調控HG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Met (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訊號傳遞路徑,在腫瘤增生、遷徙、侵犯、血管新生及轉移扮演重要角色,MACC1已被視為一種血清腫瘤標記,近年許多研究發現MACC1的表現量與大腸直腸癌、肝癌、肺癌、胃癌、乳癌等癌症之存活率有關,但MACC1表現與口腔癌相關性、MACC1基因多型性與環境因子對口腔癌易感性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徵之間的關聯性仍不清楚。 方法與材料:本研究以即時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於 911位口腔癌患者與1200位健康對照組中,分析5個MACC1 SNP與環境因子對罹患口腔癌風險的影響,以及各個SNP的基因型與臨床病理特徵之相關性。 結果與討論: MACC1 rs4721888基因多型性與嚼檳榔習慣會共同增加口腔癌的易感受性;MACC1 rs975263基因多型性會增加嚼檳榔口腔癌患者的頸部淋巴結及遠端轉移的風險。未來或許MACC1 rs4721888單一核苷酸多型性可以當作預測口腔癌的基因標記,而MACC1 rs975263可以作為口腔癌患者的預後指標。

  • 學位論文

翼狀贅肉是外眼部常見且會進展的疾病,與日照中的紫外線有強烈相關。嚴重期別會導致視力受損、眼球運動受限、慢性發炎以及美觀問題。特性包括增生、不定形、具發展期別,有復發特質。其培養出之纖維母細胞的活性依據期別不一。非轉錄性核糖核酸(Noncoding RNA)之長鏈非轉錄性核醣核酸(Long noncoding RNA);簡稱Lnc RNA,具有基因調控的功用。本研究期能找出翼狀贅肉纖維母細胞裡異常表現的Lnc RNA種類,發掘出相關調控功能,與mRNA或其他轉錄出蛋白質之相關性。本研究收集自民國一零四年七月至民國一零五年七月於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接受翼狀贅肉切除手術之患者檢體。將取下之翼狀贅肉部分培養長出之纖維母細胞,使用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後,與未經LPS刺激比較核醣核酸序列(RNA sequencing)表現,運用基因本體論(Gene Ontology)方法,使用基因資料庫找出表現量改變之lncRNA。經LPS刺激前後,表現差異之LncRNA量,上升的有十五種,下降的有四種。而上升之mRNA有一百五十二種,下降有五十八種。經核糖核酸定序發現,與翼狀贅肉相關之mRNA多數與發炎途徑相關。而LncRNA之改變,實際的功能尚待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