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08.9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暨臨床心理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研究旨在根據Goldberg所發展之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進行簡式版本的發展,並加以驗證以適用於我國使用之版本。研究屬於橫斷面問卷調查,研究樣本為臺灣地區(含澎湖)的中老年人,第一次回收之有效樣本共455人,間隔一年所收集之第二次有效樣本為534人。研究工具包含「Goldberg’s IPIP 五大因素人格量表-五十題版本」(IPIP-50,中文版取自Zheng等人,2008)、「五大因素人格問卷」(BFI-44,本研究翻譯自John與Srivastava, 1999)、「心理幸福感量表」(PWB-18,中文版取自Li, 2014)、以及「自尊量表」(SES,Rosenberg, 1965;中文版取自楊中芳,1997)。第一次樣本收集IPIP-50、SES、及基本資料中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第二次樣本收集簡版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BFI-44、PWB-18、及基本資料中的年齡變項。   第一次回收樣本使用統計軟體隨機分組為223人和232人,使用223人作為預試樣本以進行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簡式版本的選題,並使用另一樣本(232人)與總樣本(455人)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以及以總樣本進行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簡式版本和SES效標關聯效度的檢驗。且將第二次所收集的不重複樣本(279人)進行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簡式版本與BFI-44、IPIP-50的聚合效度和心理幸福感效標關聯效度的檢驗。   在發展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簡式版本的部分,先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採用主軸因素萃取法限制萃取出五因素,並以直接斜交方式轉軸,再根據三個標準刪除不適合的試題:1. 試題在所跨因素間的負荷量差距小於.25者; 2. 每一因素應至少包含三題題項;3. 因素負荷量低於.50者。根據探索性因素分析刪題所剩的27題因跨因素的情形仍十分嚴重,接著使用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選題,選題策略如下:1.利用MI(modification index)指令獲得原先預設為0的參數若放寬限制後,估計模型適配可減少的卡方值,包括試題跨因素可以減少的適配卡方值,以及試題的測量誤差兩兩相關時可以減少的適配卡方值;2.試題在其設定因素上的負荷量高低;3.質性考量,包含試題表達的清晰性、試題對特定母群的適當性、與其它試題內容的語意重疊性、知覺到的試題侵入性以及試題的表面效度等。結果共選出15題。   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結構方程模式進行統計分析及檢定。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 簡版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共15題,每一因子包含3題,以總樣本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的結果顯示卡方值 = 256.16、自由度 = 80、GFI = 0.93、AGFI = 0.90、CFI = 0.93、RMSEA = 0.07、SRMR = 0.04。其它的心理計量特性為:Cronbach’s α內部一致性考驗介於.58-.79;組合信度係數介於 0.59-0.80;潛在變異平均萃取量介於0.33-0.57;因素負荷量介於0.45-0.84;區辨效度亦顯示兩因素間相關之平方皆低於這兩個因素的潛在變異平均萃取量。而與IPIP-50各向度的聚合效度分別為外向性r = .864**、友善性r = .823**、審慎性r = .854**、情緒穩定性r = .901**、智性/想像力r = .876**;與五大因素人格問卷各向度的聚合效度外向性r = .669**、友善性r = .569**、審慎性r = .538**、情緒穩定性r = -.688**、智性/想像力r = .670**。 (二) PWB-18與簡版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中的友善性、審慎性、及智性/想像力呈顯著中度相關,而與外向性和情緒穩定性呈顯著低相關。 (三) SES與簡版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中的情緒穩定性呈顯著中度相關,而與外向性、友善性、智性/想像力呈顯著低相關。 (四) 不同背景變項之中老年人在「簡版IPIP五大因素人格量表」的差異: (1) 性別:男性在外向性、情緒穩定性、智性/想像力三個人格特質的分數較女性高,而女性則在友善性和審慎性的分數較男性高。 (2) 教育程度:基本上在友善性、審慎性、情緒穩定性、智性/想像力面向上,國中/初中以下學歷者會明顯低於高中/高職/專科肄業以上的學歷者。 (3) 職業:基本上在友善性、審慎性、智性/想像力面向上,工廠工人、傭工、女傭等職業明顯低於中小學校長、中小學教師、社工等職業。 (4) 年齡:老年人在五個人格特質的分數皆較中年人低,而在友善性、審慎性、智性/想像力部分達到顯著性的差異,其他向度如外向性和情緒穩定性則不因年齡而有所差異。 最後,提出研究限制和未來的研究方向。

  • 學位論文

隨著臺灣少子高齡化的進展,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率正快速的增加,因此有必要了解影響中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目前同時探討收入、金錢正負向態度、五大人格特質、現金期待缺口以及心理幸福感的研究相當罕見,因此本研究欲以結構方程模型建立上述影響心理幸福感因子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為橫斷式問卷調查,並使用「心理幸福感量表」、「金錢態度量表」、「全球化人格量表」做為資料收集工具,將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與結構方程模型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發現到中年人在心理幸福感的環境掌控上顯著高於老年人;中年人去年的月均收入顯著高於老年人;中年人在金錢負向態度的不信任向度上顯著低於老年人;中年人所得低於所得期待,但老年人所得高於所得期待;中年人的所得高於儲蓄期待,但老年人的所得低於儲蓄期待;而中老年人之間在金錢正向態度、人格的外向性與神經質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而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型獲得支持。此模型顯示外向性程度越高者金錢正向態度越高,代表越會為未來進行財務規畫並謹慎使用金錢,進而可能有較高的收入,而收入越高,現金期待缺口越小,則心理幸福感程度越高。 神經質程度越高者,其金錢負向態度越高,意即越會將金錢視為權力的象徵、越會對金錢的使用抱持懷疑、猶豫不決的態度、越會對於缺錢產生焦慮。金錢負向態度越高者,除了可直接造成現金期待缺口越大,也可藉由收入作為中介變項,造成收入越低,並使得現金期待缺口越大,最後共同造成心理幸福感程度越低。另外,本研究也發現收入對心理幸福感的影響可由現金期待缺口完全中介,代表現金或許可以直接買到幸福,但在所得與期望間的差距之介入下,卻無法再直接買到幸福,而須透過現金期待缺口作為中介。最後,從本研究結果可知,人格的養成和對現金的期待可能影響心理幸福感的發展。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臨床心理學碩士生的專業認同現況以及影響專業認同的相關因素,並初探專業認同與主觀幸福感之關係。本研究以教育部認定可考臨床心理師專業證照之臨床心理所具有學籍、22-60歲之碩士生,共計13所碩士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研究。並輔以質性晤談結果協助編製專業認同量表。本研究有效問卷為277份,問卷回收率67.5%。資料以SPSS 18.0版套裝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以平均數描述臨床心理學碩士生的專業認同及主觀幸福感程度;以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進行量表刪題;採用t檢定、變異數分析來檢驗個人相關背景資料在專業認同及主觀幸福感之差異;以皮爾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檢視個人相關背景資料、專業認同、主觀幸福感之相關情形;以線性迴歸分析(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檢驗專業認同及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子。 質性晤談結果顯示促進專業認同的因子有三:(1)不論是見、實習或進研究所前的臨床心理相關工作,實際接觸臨床心理學專業,並且將書本所學的知識應用在與個案的互動之中、(2)他人對臨床心理學專業持正向的態度、以及(3)更加瞭解臨床心理學專業的相關知識。同時也發現三個阻礙專業認同的主要因子:(1)擔憂未來將臨床心理師次專科化的制度下未有完善的配套措施、(2)擔憂在未來的工作場域上無法發揮所長,並且可發揮的場域縮小、(3)薪資與付出不成比例。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臨床心理學碩士生的專業認同屬於中上程度;「有無認同對象」、「目前對臨床心理專業是否非常感興趣」、「自覺臨床心理工作內涵與自己個性的適配程度」,以及「不論臨床心理師的待遇如何(如薪資、員工福利、退休等),我仍然喜愛這個專業」四個變項為顯著的影響因子。其中,迴歸結果得知除了「有無認同對象」外,其餘三個變項在預測專業認同程度上皆達顯著統計水準。 臨床心理學碩士生的主觀幸福感程度偏低,而專業認同與主觀幸福感呈微弱 正相關。在迴歸分析結果中,僅「目前對臨床心理學專業是否非常感興趣」及「自覺臨床心理工作內涵與自己個性的適配程度」可顯著預測碩士生的主觀幸福感程度。 總之,本研究發現臨床心理學碩士生的專業認同屬於中上程度,對臨床心理學專業非常感興趣、自覺自己個性與臨床心理工作內涵具適配性,以及喜愛臨床心理學專業等都是專業認同的重要預測因子。而有無認同對象在專業認同上雖具有顯著差異,但在迴歸中的影響性統計顯著性消失,推論可能是認同對象的影響已內化成個人對專業的感興趣程度、喜好程度與自覺適配的程度。而臨床心理學碩士生的主觀幸福感偏低,是值得關注的議題。且主觀幸福感與專業認同的相關不高,顯示可能有其他重要的影響因子,建議未來研究作進一步探討。上述結果,期能作為臨床心理學界在培訓臨床心理師時的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父職參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和親子關係之狀況,父職參與對青少年生活適應之預測情形,以及親子關係在此預測關係中的調節作用。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國中生與其父親為研究對象,使用「父職參與量表」、「親子關係量表」,以及「青少年社會行為評量表」作為研究工具,有效問卷共428份。以SPSS 18.0 for Window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及多元階層迴歸分析,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父職參與、青少年生活適應及親子關係狀況 (一) 父親自評父職參與頻率高於中間分數,其頻率由高至低依序為「生活照顧」、「關懷溝通」、「活動陪伴」;且父職參與會因「父親工作時數」、「父親職業類別」、「父親教育程度」、「父子(女)相處時間」、「母親教育程度」、「母親職業類別」、「子女年級別」或「子女出生序」而有顯著差異;父親每週工時高於32個小時、職業等級較高、教育程度較高、每日與子女相處時間超過一小時、母親教育程度較高、子女年級越低,或是子女出生序為「老大」時,父職參與頻率明顯較多。 (二) 國中生填答生活適應情形高於中間分數。其中,學業適應會因「性別」、「父親教育程度」或「母親教育程度」而有顯著差異。父母親教育程度較高之國中女生,學業適應較佳。在同儕關係方面,僅在「性別」變項有顯著差異,國中女生之同儕關係顯著優於男生。 (三) 國中生知覺的親子關係高於中間分數,其親密程度由高至低為「工具功能」、「一體感」、「回報壓力」、「認同感」、「依附感」、「被重視感」、「負向情感」、「權力落差」、「溝通品質」、「同理感」;且親子關係會因「子女性別」、「子女年級」、「父親職業類別」、「父親教育程度」或是「父母親婚姻狀態」而有顯著差異。國中女生的年級越低、父親職業等級越高、父親教育程度越高,或父母親婚姻狀態為「結婚」時,其親子關係顯著較佳。 二、 父職參與預測青少年生活適應之情形 (一) 整體父職參與對青少年子女的生活適應有顯著地預測力:父職參與的頻率越高,子女的生活適應越佳。 (二) 父職參與中的「活動陪伴」對青少年子女的學業適應有顯著的預測力:父親越常陪伴子女,子女的學習適應越佳。 (三) 父職參與中的「關懷溝通」對青少年子女的同儕關係有顯著的預測力:父親越常關懷子女、與子女溝通,子女的同儕關係越佳。 三、 親子關係在父職參與預測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上的調節作用 (一) 整體親子關係在父職參與預測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上沒有調節作用,然部分親子關係次因素可調節父職參與預測青少年子女生活適應之情形。 (二) 在父職參與的「生活照顧」與青少年子女學業適應的線性關係中,整體親子關係及「認同感」、「負向情感」和「回報壓力」等次因素具有調節作用。 (三) 在父職參與的「生活照顧」與青少年子女同儕關係的線性關係中,親子關係的「認同感」、「負向情感」、「同理感」、「回報壓力」、「一體感」和「溝通品質」等次因素具有調節作用。 (四) 在父職參與的「關懷溝通」與青少年子女同儕關係的線性關係中,親子關係的「回報壓力」和「一體感」等次因素具有調節作用。 (五) 整體父職參與和青少年子女同儕關係的線性關係中,親子關係的「依附感」、「認同感」、「工具功能」、「回報壓力」和「一體感」等次因素具有調節作用。 最後,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父母親、家庭工作者,以及親職領域研究者之參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台灣中老年人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因應型態與生活品質的關係。研究屬於橫斷面問卷調查,研究樣本為臺灣地區(含澎湖)653的位中老年人,其中中年人有442位,老年人有211位。研究工具包含「人格特質問卷」、「社會支持量表」、「Brief-COPE」,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品質問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結構方程模式進行統計分析及檢定。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一、國內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質現況:中年人在生理健康、心理感覺、與他人的關係、對生活環境的滿意程度皆優於老年人。 二、國內中老年人的人格特質現況:中年人外向性得分較高,表示中年人比老年人來的善交際、群居性、愛說話和主動活躍。老年人的神經質得分較高,表示老年人較中年人來的容易緊張、過度擔心、不擅長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有非理性的想法、較多身心困擾及無效的行為因應。 三、國內中老年人之社會支持現況:中年人獲得較多情緒支持、訊息支持、社會整合,以及整體社會支持。 四、國內中老年人的因應型態現況:中年人在遇到困擾或壓力時,傾向以採取行動、幽默與接受、尋求支持的正向因應方式,老年人在遇到困擾或壓力時,傾向使用放棄與自責、否認與分心的負向因應方式。 五、除性別之外,經濟狀況、健康情形、教育程度與婚姻狀態等背景變項皆會影響生活品質。 六、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因應型態與生活品質之結構方程模式大致獲得支持,唯外向性人格特質與負向因應型態間的路徑關係不顯著,推測可能與社會支持的中介和樣本的特性有關。以下簡述其結果: (一) 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因應型態皆會直接影響生活品質。 (二) 人格特質也可直接影響社會支持和因應型態,唯外向性人格特質與負向因應型態間的路徑關係不顯著,推測可能與社會支持的中介和樣本的特性有關。 (三) 人格特質會透過社會支和因應型態間接影響生活品質。 (四) 社會支持會直接影響因應型態,也可透過因應型態間接影響生活品質。 最後,本研究提供建議予中老年人與未來的研究。 關鍵字: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因應型態、生活品質、中老年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了解成年女性的身體意象、自我物化和減重行為,並探討身體意象、自我物化和減重行為的關係。 研究方法:採方便取樣,研究對象來自6個不同的社區團體,共182位20至60歲女性。參與者皆填寫以下問卷,外表評價和外表取向量表、物化身體覺察量表和減重行為量表。資料分析方面,採用皮爾森積差相關、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驗證假設。 研究結果:1.有47.8%的成年女性在減重,其中64%減重積極度為中等,僅有20%使用激烈減重方法,平均減重方法數量2.8。成年女性的外表評價、身體監控和身體羞愧程度中等,外表取向、外表控制信念程度偏高。2.是否減重和身體質量數、外表取向、身體監控、身體羞愧有關。排除身體質量數對是否減重的影響後,身體監控仍對是否減重有預測力。3.減重方法類型方面,減重方法類型和外表評價、外表取向、身體監控、身體羞愧有關。外表評價、外表取向、身體監控和身體羞愧可以預測減重方法類型,其中外表評價、外表取向預測力較高。4.減重方法數量方面,減重方法數量和年齡、婚姻狀態、家庭發展階段、外表取向有關。排除年齡、結婚狀態對減重方法數量的影響後,外表取向對減重數量仍有預測力。 結論:(1)減重行為和身體意象、自我物化有關。(2)身體意象、自我物化可以預測減重行為。本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減重者的身體意象、自我物化,進而促進減重者之心理健康。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自閉症類群疾患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有許多相似的特徵,這些相似處可能影響臨床工作者的鑑別診斷,甚至誤診或延誤治療。除了部分的外顯行為症狀相似之外,過去的研究也指出兩者皆有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的缺陷,但受損的子系統不盡相同。近年工作記憶的研究中,常使用N-back作為測量工具之一。另一方面,近年也有學者認為ADHD有時間知覺(time perception)的缺陷,但關於AS之時間知覺的研究較少,且結果不一致。而時間知覺的研究中,時距區辨作業(time discrimination task)被認為是最能測得時間知覺的測驗之一。因此,本研究企圖比較AS與ADHD在工作記憶及時間知覺的異同,並進一步探討N-back作業及時距區辨作業是否可作為區別AS與ADHD的評估的工具。 研究方法:本研究以AS、ADHD及一般正常發展的學齡兒童(6-12歲)各31位作為研究對象,比較三組學齡兒童在字母N-back、位置N-back、數字記憶廣度作業、空間廣度板作業等工作記憶作業以及時間區辨作業的表現,以探討各組之語言工作記憶、視覺空間工作記憶、及時間知覺的能力。 研究結果:(一)三組於數字記憶廣度作業以及空間廣度板作業之結果受IQ影響,N-back作業則不受IQ影響,且較能區辨三組之差異。(二)語言工作記憶:ASD之表現皆與一般生沒有顯著差異,但ASD的表現顯著優於ADHD,且一般生有優於ADHD的趨勢。(三)視覺工作記憶:ASD與一般生無顯著差異,但ASD及一般生的表現皆優於ADHD。(四)時間知覺:本研究發現困難版時距區辨作業與工作記憶的相關較少,顯示困難版相對能測得較純的時間知覺,但仍受工作記憶影響,而三組在困難版的表現未達顯著差異。 討論:綜合而言, ASD之語言工作記憶沒有缺損,但於視空間記憶之缺損仍有爭議,而ADHD則是於語言工作記憶及視空間工作記憶皆有缺陷,且ADHD在工作記憶的缺損較AS嚴重。本研究亦發現,測量工作記憶的作業中,N-back對於AS與ADHD的區辨力較好。時間知覺方面,過去大部分的研究工具所測得的能力包含時間知覺與工作記憶,Vrabel(2009)認為在提升難度的情況下能真正評估到相對較純時間知覺的能力。本研究結果也驗證此觀點,但關於三組在時間知覺的差異,仍有待未來研究進一步釐清。

本文將於2025/12/3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愛情關係中衝突態度在成人依附特質與衝突因應方式間的中介效果,研究假設個體在面對愛情關係中衝突時,由於個體依附風格以及對於衝突事件的認知態度的不同,進而可能影響其面對衝突事件的因應方式。研究樣本以紙本及網路問卷方式施測,共收集到772名有戀愛經驗的受試者資料,包含「成人依附特質量表(ECR)」、「衝突態度」及「衝突因應方式量表(ROCI-II)」。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衝突因應方式部份,男性比女性更傾向選擇整合、逃避、順應及妥協的方式,而女性則較傾向使用支配的因應方式。 二、逃避或焦慮的成人依附特質可預測個體對於衝突的負向觀點;而逃避與依附焦慮可個別預測不同的衝突因應方式;對於衝突的正負向觀點也可顯著預測不同的衝突因應方式。 三、衝突態度可做為成人依附及衝突因應方式之間的中介變項:依附逃避透過負向衝突態度影響支配衝突方式,但正向與負向衝突態度亦可影響依附逃避者增加使用整合式衝突因應方式的意願;依附焦慮則透過負向衝突態度可影響逃避及支配衝突因應方式。 四、成人依附特質、衝突態度及衝突因應方式對於戀愛關係的維持度、親密度及衝突處理滿意度都具有不同的預測力。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可在兩性教育、伴侶諮商或治療時多運用認知層面的改變技術,特別在依附逃避特質高者,藉由提升其對於衝突的正向觀點及降低負向看法,促使依附逃避者嘗試面對衝突情境;而依附焦慮者可針對其負向衝突態度進行討論修正,期能改變較不適當的衝突因應方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之依附風格和失戀後的心理調適間之關聯性,並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本研究以目前就讀國內大學且最近一年內經歷失戀之學生為研究母群進行立意取樣,共得有效問卷229份。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個人基本資料」、「依附風格量表」、「社會支持量表」以及「失戀調適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和階層迴歸分析等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之安全型依附風格得分愈高,其失戀的痛苦、對愛情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對戀愛迷惘和傷害自己或對方等得分愈低,且排除型依附風格得分愈高者亦有上述相同結果;然焦慮型依附風格得分愈高,其失戀的痛苦、對愛情懷疑與否定、報復的衝動、對戀愛迷惘和傷害自己或對方等得分愈高,且逃避型依附風格得分愈高者亦有上述相同結果。此外,本研究亦發現,情緒支持、認知支持、實質支持和社會陪伴支持對依附風格和失戀調適間之關係各具有其特殊之調節功能,即依據失戀者之依附風格傾向,給予其適合的社會支持,將更助於其調適因失戀後而產生的失落。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實務工作者、大學生個體以及未來研究提供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