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36.10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暨臨床心理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中山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目的:了解遠距戀愛大學生愛情風格、關係品質與幸福感之關係,比較遠距與非遠距戀愛大學生在愛情風格、關係品質、幸福感上的差異,並探討遠距狀態、愛情風格、關係品質是否能預測幸福感。 方法:採調查法,以過去或目前有戀愛經驗的台灣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利用電子問卷收集資料,總計有效樣本共314人。在目前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中(N=220), 其中以主觀遠距戀愛者為觀察組(N=114), 主觀非遠距戀愛者為對照組(N=106)。測量工具包含「台灣人愛情風格量表-大學生版」、「關係適應量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簡短版」、人口學變項及遠距離情形,包括見面頻率、相隔物理距離、心理距離等。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雙因子變異數分析、階層迴歸分析等。本研究經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審核許可。 結果:1. 遠距戀愛大學生與伴侶見面頻率為一個月一次居多(71.1%);與伴侶物理距離在400公里內居多(77.1%);遠距組與非遠距組在性別、年級、國籍、經濟狀況、過去戀愛經驗、目前交往時間長度、過去遠距戀愛經驗及交往時間長度等變項均無差異。2.遠距戀愛大學生愛情風格以「浪漫表達型」居多;遠距組與非遠距組在愛情風格、關係品質無差異;遠距組在幸福感分數顯著低於非遠距組。3. 戀愛中大學生之愛情風格、關係品質與幸福感具顯著相關。4.大學生目前有無伴侶、是否有過遠距經驗及不同愛情風格與幸福感無關。5.大學生是否為遠距戀愛或不同心理距離、不同愛情風格與關係品質無關。6. 大學生是否為遠距戀愛或不同心理距離、不同愛情風格與幸福感無關。7. 戀愛中大學生的主觀遠距、心理距離、關係品質可預測幸福感分數。8. 「心理距離」、「擔憂佔有型」、「真情投入型」、「主觀遠距」可預測幸福感,可解釋變異量達21%。 討論與建議:戀愛中大學生的幸福感與其伴侶之間的心理距離更有關,而非主觀是否遠距;「真情投入型」與「婚姻目的型」之愛情風格的大學生,重視關係的未來或維持,傾向對感情付出、承諾與相互信任,有助於關係品質及幸福感的提升。最後,本研究結果對於遠距戀愛大學生有更深入的理解,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後續研究及實務處遇上之建議。

本文將於2024/12/17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未婚成年異性戀者的親密關係經驗,研究目的有三:呈顯未婚成年異性戀者的親密經驗、討論身體在親密經驗中的作用,以及其中運行的性別腳本。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研究對象為成年未婚異性戀者,採用網路廣告招募有意願者報名,經告知同意後簽署研究同意書參與本研究。研究參與者包含三位男性、三位女性,年齡分布自26歲至32歲。以半結構訪談蒐集資料,所得訪談錄音謄寫成逐字稿,使用Giorgi(1997)的現象學方法進行資料的分析。研究信實度採用可信賴性、遷移性、可靠性、可驗證性為指標(Lincoln Guba, 1985)。 研究結果顯示親密的三個動力性結構和五個主題。第一個動力性結構為親密內部的矛盾性,包含二個主題:在關係中既想與對方融合又想保有自我、安全需求與自由需求的競逐;第二個動力性結構為親密交流的相互性,包含二個主題:親密互動具五種方向性、親密的身體和寂寞的身體。第三個動力性結構則為親密管理的排他性:專屬彼此。在性腳本發現傳統性腳本和創新觀念並行,受訪者仍受到性是男賺女賠和未婚無性的觀念的影響,但是受訪的未婚成年男女轉到檯面下進行其親密與性的實踐,發展自身在性愛中的能動性。本研究針對以上結果進行討論,根據研究結果提供未婚成年異性戀者的親密經驗的圖像,有助於實務工作者更能理解他們的關係樣貌。

本文將於2026/06/12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動機與目的: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為「幫助人們具有控制並增進自身健康之能力的過程」。本研究期望能找出影響全職工作者運動意圖、運動行為及身體活動(PA)的預測因子,以利職場及政策在規畫職場健康促進計畫時能有更全面的考量,使工作者擁有健全身心狀態,同時也可增加企業經營之效益。 方法:採橫斷式問卷調查,共有400位受試者同意參與本研究,由受過訓練之研究人員協助填寫問卷,問卷包含人口學變項、健康信念量表(以收集健康信念模型資料)、計畫行為理論量表(以收集計畫行為理論資料)、運動自我效能量表(以評估測量個人控制信念)、運動意圖及運動行為調查、國際身體活動量表。以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檢驗問卷結果之得分表現與分布,並以多元線性迴歸探討三種健康行為模型分別對運動意圖、規律運動程度以及各項身體活動的預測力。 結果:一、健康信念模型、計畫行為理論以及個人控制信念等三種健康行為模型皆能單獨預測運動意圖、規律運動行為及休閒PA;在共同考慮下的迴歸中,僅計畫行為理論及個人控制信念具關聯顯著性。二、三種健康行為模型中,僅健康信念模型與個人控制信念能單獨預測總量PA。三、三種健康行為模型對交通PA與工作PA皆無預測效果。四、個人控制信念為運動意圖、規律運動行為及休閒PA的最佳預測因子。五、相對於規律運動行為與休閒PA,運動意圖可被三種健康行為模型解釋的變異量最高。 結論:在預測運動意圖、規律運動行為及休閒PA中,以個人控制信念為最佳預測模型,次為健康信念模型與計畫行為理論。個人控制信念最能預測運動意圖及規律運動行為,其次為休閒PA。上述結果顯示自我效能對運動意圖及運動行為有顯著預測能力,若能協助工作者相信自身擁有足夠能力進行改變或維持,則可提高運動意圖,進而使運動行為的增加。交通PA及工作PA在個體可控性方面不如休閒PA,因此難以藉由任一健康行為模型預測此兩項身體活動。

  • 學位論文

背景與目的:懷孕生子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階段,當婦女面臨因懷孕而帶來的角色身分改變、未預期的育兒需求負荷等,易出現心情低落或憂鬱的現象。落入憂鬱狀態的母親較可能與孩子有不良的親子互動,或較難提供嬰幼兒在家庭環境中好的心理支持;故了解嬰幼兒婦女的心理狀態,及其為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是極為重要的。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嬰幼兒母親憂鬱程度對家庭環境品質的影響。 研究方法:以「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及「貝氏憂鬱量表第二版」了解嬰幼兒母親的憂鬱程度,以「家庭環境評量表」(Home Observ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HOME)了解其家庭是否提供孩子足夠的學習或發展刺激,父母與孩子互動的品質如何,是否有注意到孩子的需求,並透過個人資料表收集背景資料。以方便取樣的方式,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及衛生所與小兒科招募研究對象,共獲得有效樣本53名。以SPSS 19.0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勝算比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 研究結果:憂鬱方面,嬰幼兒母親於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呈憂鬱狀態者佔18.87%,於貝氏憂鬱量表第二版呈憂鬱狀態者佔22.64%。與母親憂鬱相關的背景特徵包含,家庭收入低(t=2.05,p=.046)及婚姻滿意度低(t=-2.10,p=.040)的婦女,其憂鬱症狀的嚴重程度較高。家庭環境方面,在家庭環境評量表中,反應性(HOME I)、組織性(HOME III)、學習材料(HOME IV)、多變性(HOME VI),及總量表(HOME total)等不同向度上,發現家庭環境品質較佳之婦女的特徵為有就業(HOME III:t=-2.66,p=.011)、家庭收入高(HOME III:t=-2.08,p=.043)、配偶教育程度高(HOME III:t=-3.68,p=.001;HOME VI:t=-2.41,p=.020)、婚姻滿意度高(HOME VI:t=3.17,p=.003;HOME total:t=2.67,p=.010),及嬰幼兒為長子女(HOME III:t=2.25,p=.028)或嬰幼兒月齡較長(HOME I:t=-2.92,p=.005;HOME IV:t=-3.61,p=.001;HOME total:t=-2.80,p=.007)。憂鬱與非憂鬱母親之家庭環境品質沒有差異,但在憂鬱母親中,發現婚姻滿意度高(HOME total:t=3.37,p=.004)、家庭收入高(HOME III:t=-3.07,p=.012)、配偶教育程度高(HOME III:t=-2.23,p=.049),及嬰幼兒月齡較長者(HOME IV:t=-2.81,p=.020),其家庭環境越佳。婦女之憂鬱與家庭環境雖未達相關,但在特定族群中憂鬱與家庭環境呈負相關,包含具以下特徵者,婦女年齡較低(HOME III:r=-.36,p=.033)、家庭收入低(HOME III:r=-.43,p=.020)、配偶教育程度高(HOME total:r=-.47,p=.048)及婚姻滿意度低(HOME III:r=-.37,p=.040)。此外,亦發現憂鬱與家庭環境之參與度向度(HOME V)呈正相關的現象出現於未就業(HOME V:r=.49,p=.012)及家庭收入低(HOME V:r=.53,p=.003)的婦女。 結論:嬰幼兒母親的憂鬱雖未與整體家庭環境達相關,然未就業、社經地位較低、婚姻滿意度低及嬰幼兒年紀較小等因素,皆影響家庭環境。故關注母親的心理健康狀態外,宜特別關注具上述特徵之族群。憂鬱婦女中未就業及家庭收入低者,對於投入孩子日常生活的參與度高,亦是可再加探討的現象。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應用即興音樂治療於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透過即興音樂治療歷程記錄,探討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的溝通動機與口語表達的改變情形。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設計,以目的取樣,於南部某早療機構招募3~6歲兒童參與本研究;選入標準為經醫療機構確診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且主要表現為低口語或無口語表達者,排除標準則為視覺或聽覺障礙、共病其他精神疾病(如:焦慮症)者、兒童之監護人不同意或無法配合進行本研究者,總計三名兒童參與本研究。即興音樂治療採用旋律型樂器、節奏型樂器及音效型樂器,並輔以音效型繪本,每週進行2次,每次30分鐘,執行期間為八週。資料收集方法包括治療過程影音紀錄及兒童之主要照顧者之訪談紀錄,並輔以標準化測驗工具「自閉症類群障礙檢核表(華文版)」(Checklist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Chinese Version, CASD-C, 2017)及行為觀察記錄表,作為兒童臨床行為表現之評估。進行治療前先與兒童之家長進行告知同意並簽署參與研究同意書後,與兒童之家長及教師進行訪談記錄,以了解兒童在家庭與學校中的行為表現,並以自閉症類群障礙檢核表(CASD-C)評估個案障礙情形,研究過程以錄影器材及觀察記錄表為觀察紀錄工具。所得影音資料謄錄為文本,綜合訪談紀錄、CASD-C、觀察紀錄表,依治療歷程的階段性,探討兒童之音樂表現、臨床行為表現、口語或非口語表達、以及與研究者互動的轉變歷程脈絡,並從多方面的資料來源與研究者的反思的多方探討下,建立本研究的信實性。 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一、 音樂治療的介入使個案藉由與音樂的連結,增加與他人及環境的情緒反應與感知,並進而能較快速地建立治療關係,以利活動的進行。 二、 以半結構式的三階段方式進行即興音樂治療,對於異質性高的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而言,是合適且具彈性的活動方式。 三、 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進行,是對於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最適宜的研究方式,藉由個別的臨床實作觀察與紀錄,可深入分析個案在音樂或行為等方面的表現與反應。 四、 藉由即興音樂治療,得以促進ASD兒童社會互動能力發展。個案在音樂治療活動中,除了音樂的表現也能藉由使用樂器或其他非語言的方式與他人溝通與互動。 五、 藉由即興音樂治療,得以啟動低口語的ASD兒童語言能力發展。三位個案在活動療程終期,在口語方面提高了表達的意願。 六、 三位個案的療程次數不同,由成效結果來看,療程次數的確會有影響,雖然一些國外的文獻提到短時間的治療就能達到效果,但是,由本研究結果來看,個案需要更多次療程的音樂刺激,來持續引導口語及非口語的使用,進而增加社會溝通與互動。 依據研究結果顯示,即興音樂治療對於促發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的溝通動機與口語表達行為反應有正面的影響。在進行即興音樂治療之後,家長與老師表示,可以感受到個案在與人的互動中有明顯的正向改變,因此,個案與同儕間逐漸可以發展良好的社交互動能力,發展出合宜社會行為、更能融入團體生活中,且將所學類化至家中。希望此類個別化設計的課程可以實際更廣泛運用在早療特殊教育上,讓兒童在學齡前得以在歡樂的氣氛中,逐漸建立與外界的連結,才有機會學習互動。 在此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出發點是觀察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的臨床表現與歷程為主,以即興音樂治療模式為介入,研究者非使用單一的即興音樂治療模式,而是綜合使用即興音樂治療模式,採用三階段的半結構性形式,以及使用了即興音樂治療中的臨床音樂技巧,可算是一個前瞻性的綜合使用,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早期療育被證實有效,目前較常被使用的治療方式為行為治療(如:ABA行為改變技術、遊戲治療、TEEACH團體治療),治療目標多以提升生活適應功能為主,但是,自閉症為神經功能缺損的障礙這個事實並不會被改變,其神經缺損的部位同時也可能影響認知與語言的功能,雖然即興音樂治療被證實對於改善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核心障礙是有用的,但在臨床心理治療上較少有人使用音樂治療的方式,主要是因為使用音樂治療需要專業的音樂基本能力,並瞭解音樂元素與熟練的音樂技巧,本研究期望可以提供國內臨床心理師在自閉症兒童的心理治療領域一些臨床實作上的參考。

  • 學位論文

人民壽命的延長代表著已開發國家的重要標誌。隨著21世紀的趨勢,臺灣正在經歷高齡社會階段,老年人口已佔臺灣總人口的14.5%。對於這樣的人口變遷,關注老年人健康老化的進程比以往更為重要,而評估健康老化的代表性指標為生活滿意度,因此本研究目的想探討生活滿意度隨時間變化下,人口背景學、生理及社會健康對其影響的程度。使用臺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次級資料庫(TLSA),從該資料庫中篩選出3320位老年人,依照受訪時間分成三個世代,並長期追蹤生活滿意度與其他重要相關因子的影響。A世代使用該資料庫中1395位中老年人,初次追蹤時間為1996年且年齡層介於50-64歲,並持續追蹤至2011年,追蹤年數共15年,中間歷經5次調查;B世代使用該資料庫中678位老年人,初次追蹤時間為1996年且年齡層為72歲以上,並持續追蹤至2011年,追蹤年數共15年,中間歷經5次調查;C世代使用該資料庫中1247位中老年人,初次追蹤時間為2003年且年齡層介於50-64歲,並持續追蹤至2011年,追蹤年數共8年,中間歷經3次調查。再以階層線性模型分析老年人生活滿意度在人口背景學、生理及社會健康相關因子隨時間的交互作用。結果發現(一)不同世代老年人隨時間遞增下,反映出提升或減少生活滿意度的因子不同:A世代老年人反映出自覺健康狀況、社會情感支持及社會參與品質需求、B世代老年人反映出自覺健康狀況需求與C世代老年人反映出所重視的是社會情感支持需求,(二)各世代老年人之人口背景學、生理健康及社會健康部分因子會直接影響各世代老年人生活滿意度,(三)本研究新發現相較於有偶老年人,反而是喪偶老年人會對生活滿意度隨時間遞增顯著提升。因此,未來在發展國家政策上面可以朝著增進老年人社會參與品質,並以促進社會情感支持方面續發展,同時婚姻狀態的關係也是未來值得研究的方向。

  • 學位論文

研究背景與目的:照顧行為維繫人類的存續,但矛盾的是照顧者兒虐事件卻層出不窮。研究指出照顧者的原生依附與其對子代的照顧行為有關,而照顧者的反思功能(心智化)在其間扮演重要的角色。基於母親在嬰兒哭泣時的情緒反應是照顧行為裏重要的一環,本研究探究母親的原生依附傾向、反思功能及其對嬰兒哭泣的情緒反應之關係。研究方法:透過醫院、衛生所和社群網站等招募「20歲以上、已婚且育有0-2歲嬰兒的母親」,共獲得778位有效樣本。研究參與者根據孩子最近一次強烈的哭泣行為,填寫研究者自編的情緒反應量表,自評對嬰兒哭泣的情緒反應程度,並填寫「關係結構量表中文版(Relationships Structure Questionnaire-Chinese,Wang Neville, 2006)」、「家長反思功能量表(Parental Reflective Functioning Questionnaire,Luyten et al., 2017)」及基本資料表。以SPSS20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階層迴歸等分析,並以AMOS24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研究結果:第一,本研究自編之情緒反應量表經探索性及驗證性因素分析,發現照顧者對嬰兒哭泣之情緒反應可歸為「憂慮無助」和「憤怒反感」兩個因素,各有六題、五題。第二,母親的原生依附焦慮傾向愈高,可預測對嬰兒哭泣有愈強烈的「整體情緒反應」、「憂慮無助」和「憤怒反感」,但母親的原生依附逃避傾向不具有預測力。第三,母親在反思功能中的「前心智化」程度愈高,可預測對嬰兒哭泣有愈強烈的「整體情緒反應」、「憂慮無助」和「憤怒反感」;「對心智狀態的確定度」和「對心智狀態的興趣與好奇」愈高,則可預測愈緩和的「整體情緒反應」及「憤怒反感」。第四,母親的原生依附焦慮傾向愈高,可預測愈高的「前心智化」程度;母親的原生依附逃避傾向愈高,可預測愈高的「前心智化」程度,及愈低的「對心智狀態的確定度」與「對心智狀態的興趣與好奇」。第五、「前心智化」於「原生依附焦慮傾向」預測對嬰兒哭泣的「整體情緒反應」、「憂慮無助」和「憤怒反感」上,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結論:基於「前心智化」在母親之「原生依附焦慮」預測「對嬰兒哭泣的情緒反應」上具有完全中介角色,臨床工作者應致力於提升母親在育兒壓力下的心智化能力,以預防失功能之親職行為。再者,母親之原生依附逃避無法預測對嬰兒哭泣之負面情緒反應,推測此結果與依附逃避傾向愈強烈者,愈不易於自陳量表表露情緒有關,未來研究可增加生理反應之內隱測量。最後,本研究自編照顧者對嬰兒哭泣之情緒反應量表具有初步之信效度,未來研究可繼續探討其適用性,以對照顧者之情緒進行良好之評估。

  • 學位論文

背景與目的:社會文化長期賦予女性照顧子女之主要責任,強調母親角色之無可取代與犧牲奉獻特質,然而在子女成家、家庭生活方式可能有重大轉變之際,母親們的身心狀態卻甚少受關注。子女成家時的母親多數處於中年階段,中年時期的身心適應攸關老年時期之適應品質,因此極有被探討之必要。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中年母親在子女成家一年內之「自我分化」、「親子關係」與「身心健康」狀況,並了解「親子關係」在自我分化預測身心健康上的中介角色。研究方法:以「自我分化量表」、「親子關係量表」、「成人心理健康量表」及基本資料表進行橫斷式資料收集,以網路問卷及滾雪球方式招募研究對象,共獲得子女成家一年內之婦女共93名。以SPSS 23.0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與多元階層迴歸分析。研究結果:子女成家一年內之中年女性的整體自我分化屬中等程度,對婚姻狀態感到滿意者尤佳。整體親子關係屬良好程度;整體身心健康屬普通程度,對經濟狀態感到滿意、有兩名子女、居住安排未隨子女成家而改變者尤佳。整體自我分化程度、整體親子關係以及整體身心健康三者達顯著的兩兩正相關,並且自我分化可預測身心健康,親子關係可預測身心健康,自我分化亦大致可預測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在整體自我分化預測整體身心健康狀況上,具有部分中介或完全中介的角色,其中,「問題解決」是最有影響力之中介變項,「情感傳達」的影響力則居次。結論:子女成家一年內之中年女性的自我分化可直接預測身心健康,也可透過親子關係間接預測身心健康,表示欲提升此脈絡下女性之身心健康可同時由自我分化及親子關係兩方面著手。宜特別關注有經濟憂慮、育有獨生子女、居住安排有改變者之身心適應。本研究以自陳量表收集橫斷資料,未來研究可以訪談探討母親們的生活經驗,亦可進行縱貫式資料收集,以對母親們之經驗與轉變有厚實之了解。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第二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死亡率居高不下,卻缺乏影響血糖控制的心理相關長期研究。本研究由糖尿病困擾嘗試瞭解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長期的血糖控制。 研究方法與資料:採回溯性縱貫研究,追蹤368位定期回診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一年間的血糖變化,並以逐次糖化血色素及糖化血色素變異性作為長期血糖依據,與橫斷性的糖尿病困擾及背景變項進行相關與階層線性模式等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1)糖尿病困擾與逐次血糖皆有正相關,但在糖化血色素變異性方面則只與糖化血色素變異分數(下降)低度正相關。(2)階層線性成長模型發現糖尿病困擾在起始階段與糖化血色素具橫斷性的正相關,但長期來看,糖尿病困擾會抑制長期糖化血色素的成長速率。(3)治療方法、罹病年數與逐次血糖皆有正相關。(4)控制飲食及BMI在短期內有助於血糖控制,但長期來看效果較有限。 結論與建議:高血糖患者有較高比例出現糖尿病困擾,建議臨床人員著重關心高血糖患者的糖尿病困擾,並留意引導這些困擾如何形成有助於血糖控制的助力,發揮保護因子的效果。

  • 學位論文

背景:回顧文獻可發現,國內關於顳葉癲癇患者接受神經外科手術治療前後的神經心理功能表現和社會功能的研究,目前仍然相當缺乏。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討顳葉癲癇患者在接受癲癇手術治療後的病況(例如癲癇發作頻率)、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的變化。研究方法:回顧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外科接受癲癇手術的49例顳葉癲癇患者(男26例,女23例),所有研究對象在癲癇手術前、後均完成全套神經心理功能評估,並使用「癲癇患者社會及職業功能評估量表」評估其社會功能。結果與結論:研究結果顯示:(1)癲癇手術可明顯減少癲癇發作頻率和抗癲癇藥物種類的使用;(2)在語言優勢半腦進行手術後,語文記憶沒有明顯下降;(3)接受語言優勢半腦癲癇手術的病人,其術後作業智商、視覺記憶、執行功能和視空間知覺皆有顯著改善;(4)接受非語言優勢半腦癲癇手術的病人,其術後作業智商、語文記憶和視空間知覺能力皆有明顯進步,其中視空間知覺功能的改善尤為顯著;(5)儘管兩種手術方法之間的差異不明顯,但整體結果顯示,接受選擇性杏仁核海馬切除術的患者,其術後語文記憶和執行功能有較佳之趨勢;(6)術後一年內,社會功能即有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