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220.114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探討癌症病童於藝術媒材創作過程如何運用創作表達情緒,並透過本論文的藝術方案,瞭解癌症病童在面對病情的心態,包含疾病本身及疾病對身體、生活、人際等的影響。因此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的研究方法。個案對象為研究者所在家鄉,遼寧省東港市育才社區居住的兩位癌症病童,活動過程以單元主題的形式自由創作,進行為期八週,每週一次,每次40-50分鐘的藝術媒材創作的單元活動,並於個案完成作品後針對創作內容與情緒表達連結進行討論,以觀察記錄表作為資料進行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藝術媒材創作能夠創造安全環境連結個案內外在世界。 二、藝術媒材創作能夠觸發語言表達能力、深化情緒表達與宣洩。 三、藝術媒材創作活動有利於提升自主性與自我認知。 四、互動關係也是藝術媒材創作過程的關鍵。 根據上述結論進行探討,針對藝術媒材創作應用於中國大陸癌症病童情緒表達發展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 學位論文

「我是學分班社工、社工所碩士生,也是中文人;我是漢人,也具有阿美族的血液。」這則告白已然揭開我對族群及專業兩種身分的認同。然而,曾經,我越訴說自己的身分認同,越被自我懷疑與羞愧感綑綁,最終乾脆隱身,能不說就不說。為何「我是誰」如是簡單的問題會在我的生命中不斷發酵?本論文便是起始於圍繞著「身分認同」的一連串疑問,以及相應的自卑與混亂狀態。 經過一連串的面對與抉擇,我決定書寫自我敘說論文。我敘說自己進入原住民族社會工作的故事。透過說故事,我安放中文加社工的雙軌認同、找到此刻能使我深感安適的族群身分「原住民後裔的漢人」,當中,漢人意謂此刻自己的族群身分認同基調、原住民後裔則指向身體裡流淌著的阿美族血液,並以此為榮。 書寫故事時,我亦同步梳理緊扣著論文主題「認同」的相關文獻,並嘗試以自己追尋阿美族認同的故事與之對話。此外,我記錄走上自我敘說的歷程,整理並交代對自我敘說的理解與操作,以作為本論文研究方法上的提醒與指引。 自此,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認同「安適」。然而,隨著時序推移,我卻也漸漸感受到「不想只以原住民後裔自居」的情緒,並聽見更淬鍊後的探問:「為什麼我沒有形塑出阿美族認同?」當我聽見自己生命的聲音,論文方向便很自然的隨著我的研究關懷「原住民(阿美族)認同」而轉變。 為了回溯我身體裡的阿美族血統,也為回答「為什麼阿美族認同消失於家族中,而無法自然的傳遞至我身上?」之疑問,我於家人間展開訪談、爬梳家族自日治時期以來的遷移路線,試圖搜尋家族的阿美族認同消失的「社會脈絡成因」與「我的詮釋」。而後,我隱約感覺到自己的生命狀態。 我再次敘說自己目前的族群認同,而開始看見「混雜與未定」便是當前的我。我是漢人,但我不只是漢人;我不是阿美族,但我不能說自己「不是」阿美族。我發現,所謂的安適並非透過敘說而將自己安放於某個身分位置,而是,我於自我敘說的旅程中漸漸看清此刻的自己,而當我正視自己,安適即已然伴隨於我。 在混雜與未定的生命狀態中,我感受到一股真切的勇氣。我決定向外界乃至大社會表態:「我正代表著當代阿美族的其中一種生命狀態。我是當代的阿美族。」今後,我將不斷穿梭於漢人與原住民族社會兩地之間,與之對話。其實,這便是我在認同之路上、在這趟自我敘說的旅程中,一路以來在做的事情。

  • 學位論文

網絡合作能使各專業工作者發揮所長,呼應多面向且複雜的社會狀況及個案需求,然而,合作的實際運作狀況涉及不同層級的人、事、物交互影響;本研究始於研究者在網絡合作中的不自信,「如何促進與其他專業的正向合作?」成為本研究最初的問題意識,揉和實習經驗與課堂所學,本研究以優勢觀點相關元素為切入,其主要目的包括:(1)了解優勢觀點工作者網絡合作經驗;(2)了解優勢觀點工作者面對網絡合作時,所採取的態度、理念及因應方式;(3)嘗試建立網絡合作的相關技巧。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透過立意抽樣八位應用優勢觀點超過兩年的社工人員,並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 本研究最終歸納出網絡合作的五大核心範疇,分別為:「網絡合作原因」、「多層次網絡合作影響因素」、「網絡合作策略」、「機構內部支持程度」與「網絡合作結果」五大面向,並進一步將五大核心範疇按照其關聯性、以實際網絡合作案例整合成「求同存異」網絡合作模型。研究結果顯示,網絡合作應同時注重「相同性」和「獨特性」,使工作者在合作中既能尋找彼此的共同需求,又能發揮專業優勢服務;而優勢觀點中的「雙向復元」概念能使工作者在合作中提升自我效能、並藉由往返互動感染網絡夥伴,創造正向共好的合作氛圍;此外,研究者建議透過以機構為單位的合作方式增加與互動機會,使工作者個人在合作互動中體驗信任,也建議學校或訓練單位提供認識不同專業背景及實際演練互動的機會,增強合作相關技巧及經驗;最後,研究者也針對本研究的相關限制進行探討,並提供網絡合作的未來研究方向。

  • 學位論文

午餐檢體盒代表著國家權力控制照顧行為的治理技術,而山羊肉代表著原住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照顧文化,兩者如何共存? 人口高齡化之下,長期照顧服務逐漸成為原鄉部落長者晚年生命獲得妥適照顧的重要資源,然而主流意識所形塑的長照服務規範忽略了原住民族對於照顧的文化脈絡,進而形成一種福利上的殖民。本研究以長照服務下最貼近部落的服務之一:家庭托顧服務為例,透過建制民族誌的研究方法,利用社會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所提出的「治理性(governmentality)」理論基礎,關注部落家托員工作中的斷裂經驗。 研究發現,家庭托顧規範中的治理性主要源自於福利民營化下的新管理主義(new management)「標準作為服務品質的維繫」為主體化的知識,其強調了服務的安全性、市場機制的平衡、隱私溫馨的家庭環境,這些意識透過照顧服務體系中的文本,形成一套治理技術,使原住民族無法以自己的方式照顧老人,富有文化觀點的照顧者在長照體系中被汙名為「不適任的家托員」。 但從家托員工作的斷裂經驗中,也同時發現到部落中的照顧有著其他的意識形態與照顧知識在主導照顧的進行,這些包含了原住民族部落中傳統、緊密、互助的社群網絡與親屬關係,以及土地與人力資源缺乏的背景。在地的工作者面對這樣的斷裂,有兩種從客體回到主體的策略。一種是進行照顧上的文化轉譯,將照顧的關係、時空、角色重新詮釋,讓照顧能符合長照體制中所規範,又能看見在地部落需求與文化脈絡。 不過在以文本作為治理技術的長照政策之下,單向的權力施展使平等的對話無法進行。因此第二種策略是對規範的反抗,這包含將在地論述的集結與對話,並透過倡議進入照顧論述的公共領域與主流照顧論述抗衡。兩者都仰賴工作者長期以來累積的文化能力與工作知識作為基礎,其目的都在於產生文化照顧,進而達到照顧「解殖」的目的。

  • 學位論文

安置機構特別之處,是它涵括了兩個不同日常,一個日常即是少年生活之地,一個日常是機構工作者的辦公之處,本研究針對少年安置機構場域,刻劃少年與工作者「助人關係」之於「服務內涵」在輸送過程中所帶來之影響與產生的力量,先從空間結構了解少年安置服務影響助人關係建立因素,進一步整理服務內涵下助人關係的脈絡發展,並彙整出助人關係對於少年安置服務所帶來之影響。 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以田野觀察與深度訪談方式,邀請安置機構成員參與,當中共訪談10人,包含少年、生輔、社工與主管,因考量到助人關係運作與安置服務輸送歷程,故以少年為核心,搭配提供服務之工作者們,來進行受訪者選樣。本篇研究結論與建議如下: 研究結論: 一、安置機構環境共構下,分別從少年與工作者視角了解空間設置影響助人關係建立因素,而重視雙向互動感受,成為安置服務輸送與助人關係建立的核心議題。 二、從助人關係發展脈絡了解,助人關係階段性發展是來來回回的歷程,需謹守界線拿捏、情境掌握,以及自我覺察敏銳與保持雙向交流,才能穩定助人關係在安置服務內涵下發揮力量。 三、從少年安置服務內涵下助人關係的選擇,少年相當重視制度的變動,因此,工作者的回應方式與處遇之道皆影響助後續人關係的發展。 研究建議: 一、增加助人關係建立之管道,以培養合作默契。 二、組別流通與單位機構支持,提升團隊歸屬感。 三、正向思維與優勢觀點實踐,增加系統性應用。

本文將於2026/06/20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這是自我敘說論文,一個來自底層家庭的社工碩士生所寫。我將自己置身於底層,來自於一直以來的感受,即便不斷地被愛、被照顧、被肯定、被支持,我仍舊是那個在底層奮力生存的孩子。 一路的求學我逆風前行,和命運抗衡,我要打破天注定,我不可以輸,只可以強,我要證明我是可以擺脫家庭宿命、闖出一片天的那個女孩。 但其實我好痛苦,我內心最脆落的那一塊不容許任何人看見,我怕這樣就不會被讚美、被欣賞,於是我只能正向、樂觀、積極、努力,我不允許自己有黑暗,有黑暗就不是我了…… 這篇論文我透過說故事的方式,把原生家庭和再生家庭所經驗到的事件及情緒說了出來,又一步一步揭開那藏於內心許久的脆弱。除此之外,也將看見我在故事裡如何一步步打開家門,用全新的視角詮釋、說不一樣的家庭故事,最後則是我與我所學的社會工作所經歷的一連串反思行動。 這篇自我敘說,就從一個找不到要做什麼研究題目的政大碩士生說起。

本文將於2026/08/17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兼具多重角色下的婦女,從事志願服務經驗中,如何調適各角色間之任務與滿足參與服務動機,並進一步了解志願服務帶給婦女之影響。 為顧及資料的充實性與多元性,本研究受訪對象為8位完成20小時以上志願服務訓練且領有志願服務認證的55歲以下之學校婦女志工,共訪談8位學校婦女志工,並採取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法。 透過訪談及文獻的整理共有三項研究發現:第一個研究發現,學校志工「媽媽」並非只有字面上的母職角色,部分志工之子女未就讀本校,婦女因職場夥伴邀請或貢獻專業而選擇到投入校園志願服務,不再侷限於背負「為了照顧孩子」之母職的延伸。第二個研究發現,學校志工媽媽於多重角色下的調適過程,多面臨「家庭角色」與「自我實現」之兩難;當中需要學校公共場域給予空間及尊重、丈夫之鼓勵與行動上的陪伴、婦女自身時間管理等三方共同協力合作,使工作、家務與志願服務的時間達成平衡,以避免婦女角色過度負荷。第三個研究發現,參與服務動機與生活情境有密切相關,婦女與周邊社會關係之互動、自我覺察能力及母職角色對婦女參與志願服務的時機點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婦女投入校園志願服務的五個關鍵時機點:(一)進入婚姻後,社交圈縮小;(二)受助經驗萌發助人種子;(三)助人經驗的滋養;(四)看見自己的不快樂;(五)孩子在,我就在。第四個研究發現,志願服務對婦女最重要之影響為強化其人際連結,透過持續與社會互動及溝通,而鬆動過往的習慣與價值觀,以向內關照自己和向外修復關係。志工角色如同多重角色中的潤滑劑,有助於緩解婦女於各角色間的負面情緒,進一步促使其於個人成長、修復家庭關係、社會網絡等層面產生蛻變。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學校單位及婦女志工提出建議。

  • 學位論文

本文旨在探討社工受聘於小型老人養護型機構後所面臨的工作生態情境,及其在實踐社會工作專業時所遭遇之困境因素,與面對困境的因應之道。透過半結構式訪談現職於臺北市核准立案之小型老人養護機構聘任之專職社工,本研究發現:(一)社工與機構所產生的衝突,是因機構以營利為主的取向,與社工對自身、服務對象與組織的專業想望有所衝突而造成。(二)專業倫理與機構結構上的衝突、社會政策對實務工作的要求、機構對社工的期待及看待照顧的態度、勞雇關係中的權力控制及社工缺乏心理支持,均是影響社工發揮專業角色的因素。(三)社工所面的困境區分為「機構量能的限制」、「互動上困境」、「溝通上的困境」、「一人社工的困境」等類型,並按此發展出不同的因應之道。本研究依上述研究結果,針對社會工作者、小型老人養護型機構、社會政策、社工專業組織團體提出建議。

本文將於2026/08/19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由地方檢察署轉介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之非法藥物使用者,至中部某區域醫院參與緩起訴戒癮療程。共招募十位,每位藥物使用者皆參與12次的優勢觀點團體工作。 資料蒐集方式為量化、質化並行,以增強權能量表、貝克憂鬱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在團體前、中、後期施測。並以團體歷程記錄表、團體結束後個別深度訪談方式進行研究結果分析。 本研究整理出結論如下: 1.團體成員透過優勢觀點團體看見個人及團體的優勢,讓成員重新看待使用藥物的行為,以提升自我感及希望感,並建構團體外正向的人際網絡關係。 2.優勢觀點共融於每位藥物使用者,能提高團體出席率,對自我的揭露程度高,團體投入度及凝聚力更佳。 3.優勢觀點團體幫助藥物使用者往復元之路邁進,看見全人的復元狀況。 4.本研究團體對於藥物使用者的情緒議題、對生活滿意程度,未具有顯著影響性,可再搭配優點個案管理方式,持續進行處遇工作。 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提出藥物戒治實務工作上的建議,包含優點評量的運用時機、從團體工作延伸至個案及家庭工作、強化與地方毒品防制中心聯繫等,提供未來相關研究及實務工作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