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13.197

臺北科技大學土木與防災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台灣一般老舊校舍及建築大多無法滿足現行耐震規範,且大多有耐震能力不足的現象,各方學者對此亦提出對應之補強方法。因此本研究採用一般常見的增設翼牆補強及擴柱補強,對於低強度混凝土柱進行補強研究;本研究規劃三座鋼筋混凝土柱,皆採用校舍中常見之柱斷面尺寸,並以其中一座原柱試體做為本研究之比較基礎,其餘兩座將分別進行翼牆補強及擴柱補強,藉此探討兩種補強工法的有效性及差異性。 由試驗結果顯示,翼牆補強對於結構物能有效提升抗剪能力,但因原柱柱體混凝土強度偏低,使其無法利用植筋讓新舊混凝土做有效之結合,導致翼牆及原柱柱身發生獨立的剪力破壞,其強度在側向位移較小時便達到最大值,隨後強度便快速衰減,故韌性強度無法有效的提升。擴柱補強可同時提升結構物抗彎及抗剪之能力,即便不考慮原柱柱體之貢獻,外圍之補強體仍能獨立抗彎抗剪,其韌性強度能有較大的提升,且不論新舊混凝土是否能有效連結,擴柱補強都能有效提升耐震能力。此外,本研究三座低強度混凝土柱試體除了進行反覆載重試驗之外,也分別利用側推分析,將分析所得之容量曲線與實驗所得之遲滯迴圈圖進行比較,探討分析結果之準確性與補強成效。

  • 學位論文

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近年來新興熱門且受到關注,在防災方面擁有許多優勢亦有許多發展空間,非常幸運的本研究室有這方面充足且良好的資源,期望能藉由本研究尋找UAV所拍攝影像的加值作用,對未來災害研究有所貢獻,數值地形模型在地形判識、災害評估方面為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資料,搭配無人載具與控制點能達到何種程度的精度、如何提高精度的最有效率方法為本研究之主要目的。 於市面上無人載具大致分為定翼型與旋翼型兩大類,各有其優缺點,雖說飛機飛行技術發展已經趨於成熟,但風險依然很高;在資源充足情況下對本研究室所擁有的定翼與旋翼兩種無人載具所拍攝影像建置數值地形模型的精度比較,包括搭載相機不同、無人飛行載具不同、飛行特性不同,在同一地區拍攝的成果建置模型進行討論,能在未來的飛行任務針對精度需求選取風險最低且適合的飛行載具,研究成果顯示定翼或旋翼機並不會對精度造成影響,但搭載的相機和拍攝像片品質會影響精度,在像片與模型解析度的要求則與UAV飛行高度有關。 地面控制點(Ground Control Point, GCP)對建置數值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 DTM)來說有絕對的影響,包括設置點位與數量的設計,無奈礙於現實,可能地形因素、區域衛星訊號受遮蔽或是時間成本關係,我們不可能在飛行區域內布滿控制點,分析地面控制點的數量及分布對精度的影響並進行量化,研究成果顯示控制點分布最為重要,由其最外圍控制點位於研究區域外側一點佳,減少控制點外側誤差較大的影響,並與本研究團隊在現地進行的精密水準高程測量做比較,討論誤差狀況與目前數值地型模型能夠做到怎樣的精確度,並整理出影像要求與精度規範,而目前本研究之高成精度位於±20cm以內,期望能使未來在每一趟飛行任務尋找與設置控制點方面,事先達到最有效率的規劃。

  • 學位論文

國內公共工程品質及發包過程,始終無法讓國人信任,尤其是工程完工後,設備之保固維護問題,常可發現工程品質在保固期結束後(通常約完工後一∼二年),設備即開始出現問題,事後經常叫修,甚至需更換新品以維持其功能。而廠商之理由或說詞,不外乎人為使用操作不當,保固未含維護保養,機關單位未請廠商定期維護等原因,致使設備處於停擺狀態,讓當初辦理採購之承辦單位備受責難,甚至疑惑花巨額經費所買的設備為何品質如此低劣,與私人企業所買之同樣設備之品質為何相差頗大? 本研究所探討之空調設備佔學校能源費用支出比例非常高,機關辦理採購往往是採傳統最低標之決標模式,致衍生上述問題;且設備有其一定使用年限才可辦理更換,亦造成機關困擾。因此,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係採問卷及蒐集歷年公共採購案件與實際案例「宿舍熱泵熱水系統更新工程(熱泵屬空調系統)」做分析,研擬如何於符合政府採購法規範下,有效透過採購招標過程,改善傳統最低標之低價搶標,設備品質低劣問題;制定合於法規要求之招標規範、使空調/熱泵熱水系統之採購商品能符合經濟效益,延長使用之壽命。「促使廠商有意願參與投標,提供高品質設備產品及完善維護保養穩定設備效能,機關單位免於困擾,有效節省機關費用支出。」

  • 學位論文

逐步積分法為動態歷時分析所廣泛運用的方法,而逐步積分法又分為內隱式積分法與外顯式積分法,前者雖具有無條件穩定的特色,但計算過程複雜繁瑣導致效率不佳,後者雖然每一步的計算非常的簡單與省時,卻往往為了滿足穩定條件的限制而被迫採用非常小的積分時間步長來進行逐步積分,因而需要較大的積分總步數,因此一個理想的積分法希望具有無條件穩定且計算簡單省時的優點,本文所採用的張氏積分法就有此特性。OpenSees是一個以C++編譯而成的有限元素軟體,為了探討張氏積分法的實用性以及計算效率上的優越性,特別將張氏積分法撰寫成C++的程式碼加入OpenSees當中,並且透過OpenSees建立各種不同結構型式的分析模型來進行動態歷時分析。除了張氏積分法以外,也利用等平均加速度積分法與Newmark外顯式積分法來進行動態歷時分析,並將分析所得結果相互比較,以證實張氏積分法能廣泛應用於求解各種不同線性及非線性的結構動力問題。同時,也可驗證張氏積分法的數值特性。最後則利用每次動力分析所使用的CPU時間比較,來進一步證實此積分法的計算效率。

  • 學位論文

一般而言,利用交通指派方式求解交通壅塞狀況,要先瞭解該地區之旅次起訖、路徑分佈等,而後進行分配指派。然而在都市等交通分佈較為密集且複雜等地區,較難清楚瞭解欲疏解交通壅塞地區內完整旅次分布資訊,故多以採取地區內主要壅塞路段流量管制等措施,結果卻可能導致減少之流量轉為湧入相鄰路段,使得欲疏解地區整體交通壅塞疏解效果有限。 本研究藉由控制欲疏解範圍內主要壅塞路段之旅次路徑,以降低欲疏解地區內整體之交通壅塞。本研究修改傳統以整體成本最小化求解之系統最佳化交通指派模型,將各路段流量分解為主要壅塞路段行經旅次流量及非主要壅塞路段行經旅次流量,並以各路段上非主要壅塞路段行經旅次流量為背景,求取當整體總成本最低時各路徑上之主要壅塞路段行經旅次流量指派量,同時與實務上壅塞路段流量限制之管制方式進行比較,並進一步分析主要壅塞路段內之指派旅次數量與整體路網成本之關係。 透過建構之模型以台北車站周圍交通進行案例分析,其結果顯示:能減少主要壅塞路段成本13.49%。整體地區總成本減少4.79%。將求解結果與主要壅塞路段流量管制比較:控制主要壅塞路段上游單一節點流量,能降低整體總成本0.37%。控制上游兩節點流量,能降低整體總成本2.74%。控制上游所有節點流量,能降低整體總成本3.30%。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使用逐步積分法求解結構動力的問題是目前最普遍的方法。然而逐步積分法又分成內隱式與外顯式兩種,內隱式積分法具有無條件穩定的優點,但是每一步計算較為繁瑣;外顯式積分法則是每一步運算簡潔有效率,但是有條件穩定。因此本文將利用張氏積分法去探討不同結構的動力問題,此積分法不但具有內隱式積分法無條件穩定的優點,亦有外顯式積分法的運算效率,為了證明張氏積分法在實際應用的優越性,本研究將利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所研發的OpenSees有限元素分析軟體進行模擬,其程式的原始碼為免費及開放性的資源,可以讓程式開發者自行更新與修改程式碼,因此本文將張氏積分法加入於程式中與現有的積分法進行比較,討論張氏積分法廣泛應用於各種不同結構動力問題,不管是簡單的線彈性系統還是複雜的非線性系統,都能有效的求解且能大幅縮短運算的時間,同時也可以利用OpenSees去驗證張氏積分法的數值特性。

  • 學位論文

非點源污染的產生由於物理、生物、化學影響非均勻分佈,各種因素使採集準確和公正的樣品比較困難。本研究藉由蒐集國內外暴雨非點源污染管理相關研究報告及文獻資料,以瞭解國內外暴雨非點源污染管理制度、採集樣品的方法及考量。將蒐集到的歷年研究報告,綜合彙整,其主要包括:採樣位置之考量、採樣時機與頻率、採樣項目與方法、樣本型態、水質檢驗項目與分析方法等。 本研究將採樣方法分為河川水庫長期監測及暴雨初期採樣,後者包括道路、工業、農業、林地非點源採樣,列舉出各土地利用採樣須注意之事項。並以農業非點源污染為例,詳述金門金沙溪集水區的採樣工作,採集水樣及化驗各水質項目(SS、TP、NH3-N與COD)的方法,實際瞭解採樣工作須面臨的問題及細節。金沙溪水質實驗結果,位於上游的採樣點B為污染濃度最高,此點為農田水路匯集處,因此污染物主要來自土壤中殘餘之肥料。而採樣時機雖訂定降雨量達5 mm可以進行採樣,但金門地區少降雨且雨量不大,因此雨量達3 mm即開始採集;另外部份採樣點須依照當地實際情形做調整,例如翡翠水庫的茶園雨量雖訂定為5 mm,但實際達20 mm甚至更高才會產生逕流。 本研究亦蒐集國內北中南各地的非點源污染採樣;各採樣區之土地利用、集水區面積、雨量流量、地理位置等,解釋其訂定之採樣時機及採樣條件的原因及方法;整理歷年非點源污染採樣資料,以及本研究實際參與之採樣計畫,依各地條件訂定採樣準則,以提供後續研究之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由於污水下水道及污水處理廠興建成本高且工期長,難以達到全面普及,故近年極度推行現地自然淨化系統(natural treatment system, NTS),但NTS常遇到水力負荷率低、需要較大興建空間、對總磷去除成效不佳等問題,在寸土寸金的台灣也遇到瓶頸,於是引進呈層複合土壤水質淨化系統(multi-soil layering system ,MSL)。 本研究針對作為(soil mixture layer,SML)之包覆材料的地工不織布厚度對系統淨化成效之影響進行深入探討,地工不織布除了包覆濾材,更重要的是做為各種微生物菌滋長的介質。厚度較厚之地工不織布理論上能提供更多微生物生長空間,但厚度過厚影響施工性,或者生物膜過度累積反而易使系統發生阻塞問題。厚度過薄則會使微生物菌附著狀況不佳直接影響淨化成效,生物膜被水流沖出,造成水中有機質污染濃度上升,甚至大量生物膜堆積於出水口造成系統組塞。經過一系列之室內實驗後,發現2.75mm~3mm厚度之地工不織布最適合應用於MSL系統當中。 除此之外,研究不同厚度之包覆材料所適合之水力負荷率(hydraulic loading rate,HLR)也是本實驗重點之一,研究結果發現,HLR高低對於氨氮、COD、懸浮固體削減率影響有限,但在總磷削減率上可明顯看出差異,原因來自MSL系統除磷機制,須維持一定水力停留時間,確保化學反應完整,以達到最佳去除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地區的地質、地形環境、天候狀況,與環境開發的交互作用之下,肇生洪患、土石流、地震、都市及產業災害等災害類型,台灣地區的人民生活在各種災害威脅的空間,如何透過建築防災規劃的方式減少民眾遭受災害威脅的風險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以建築基地選址開發為例進行探討,從取得一塊土地資料的審慎評估開始至確認要開發該土地,每一環節都非常瑣碎且重要,因此可透過風險管理必須防患損失於未然,預見將來可能發生的損失,而是先與以防止,或預期將來事故發生後可能造成之影響,而事先擬妥解決辦法。如建築開發選址時,應考量避開可能淹水的地區,因民眾購屋時會選擇避開有風險的區域,如山坡地範圍、排水不良的水岸等。 土地開發市場中風險的大小一直是開發者最關心的議題,都會型土地開發隱藏了許多潛在的風險,大部分的風險都是容易被忽視而導致開發失敗的命運,本研究嘗試以風險管理、投資評估為核心理論進行探討,經由文獻回顧法及歸納演繹法,初步分析不動產開發行為影響之因素,去探討其潛在的風險形式,或只是對單一風險加以探究,本研究針對投資開發(土地開發)階段研擬建築業風險管理模式,以有效地進行各項決策及提昇經營的績效,並透過統計分析程序歸納尋找出都會區土地開發關鍵成功之核心要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係使用具有質量輕、耐候性佳及高強度比之玻璃纖維強化高分子(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 GFRP)複合材料構件,進行格柵型式剪力牆側推實驗與分析。首先將GFRP構件組合成框架,另將GFRP格柵版放置於框架中形成格柵式剪力牆,並進行側推實驗並探討其成效。試驗規劃使用雙腹板I型斷面構件作為框架之梁-柱部分,其梁-柱接頭則利用GFRP版材裁切成所需形狀。梁-柱接合方式利用環氧樹脂與GFRP插銷之接合方式。框架型式分成空構架、加入薄型格柵剪力牆及加入厚型格柵剪力牆。兩種格柵式剪力牆再細分成加入兩種不同填充材料並進行側推實驗。實驗顯示,加入格柵剪力牆後其極限載重、初始勁度分別提升1.3倍及1.4倍。加入填充材後其極限載重、初始勁度最大可分別提升2.5倍及4.5倍。SAP2000數值模擬軟體之應用,以塑性鉸方式進行框架的設定;而格柵構件則係使用「等值柱概念」進行參數設定。分析結果與實驗值比較之誤差皆在10 %以內,顯示分析與實驗力-位移曲線相近,期望本論文之數值模型可供後續相關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