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112.111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人們在環境認知的過程中,通過感官和大腦來接受、分析、詮釋與儲存環境訊息,形成一種多層次且多樣的心理結構。然而個人心智能力與環境訊息的接收度,明顯受制於既存的觀念與知識;設計者對於環境規劃概念乃取自設計主體的認知結構,依其概念創造一空間情境,但使用者對環境的認知則是透過主體知覺反應及覺知行為所建構,兩者在歷程上有明顯差異,故設計者應清楚表達規劃的意圖與設計主題,讓環境成為設計者與使用者溝通的介面,此為使用主體建立知覺領域重要的關鍵。 庭園中的自然是被重塑並附予意義,它隱喻著過去人類在野地與大自然中所接觸的環境,在設計時應塑造其存在之內涵,經由人類的感官系統與自然景觀元素的互動,讓使用者舒緩情緒並能活化與喚醒感官知覺的復癒型庭園,透過與自然環境之契合,相互建構出主體對於環境的聯繫,進一步啟動主體復癒機制與心靈淨化之效。 本研究透過探討人與自然環境之關係、知覺與環境認知等議題,歸納出20項復癒型庭園的設計準則,於相互推導出:「建構自我認知平衡」、「塑造自然環境的內涵」、「線索優化的趨勢」、「切合層級的溝通模式」等四項設計因子,可做為環境規劃者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鳳林鎮為一純樸之客家小鎮;在歷經日本殖民政策下,東部整體開發脈絡中,以墾荒及產殖為主要開發方針。環境及生計的一推、一拉。促使在原鄉生活艱苦的客家人,至東部開拓新生活,是為二次移民。受到日本移民村的影響,至今鳳林鎮仍帶有濃厚的日本殖民風格,遺留下散佈在農田邊的菸樓群。 本研究以聚落學、環境心理學為主軸。並以耆老的角度切入。聚落發展至今,面對高齡化、公共空間不完善及菸業文化沒落等問題。以期能活化菸樓空間,並使聚落老人能與社區連結並構築完善的社會網絡。透過深入訪談及認知圖繪製,瞭解聚落空間變遷過程;研究對象係以大榮一村老人為主。並透過參與觀察及史料文獻蒐集歸納,聚落老人與菸樓的關係及現有生活方式。研究目的如下: 一、分析鳳林鎮客家聚落老人的居住空間及行為,歸納老人現有的生活空間模式。 二、鳳林鎮客家聚落產業發展對地方上的轉變,及與西部客家聚落的不同。 三、男性客家老人與女性客家老人生活記憶空間及領域之間的差異性。 四、耆老與菸樓間的關係與使用上的演變,增加菸樓的與在地的發展性。在現有產業轉變環境下使菸樓與老人的生活圈融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常見的建築生產模式,幾乎都是以建設公司經營為主,其生產的的模式千篇一律,購屋者只有「選擇權」而無「主導權」。參與式設計是以使用者為導向的建築生產模式,提供住戶掌控自身生活空間的權力,避免建設公司、建築專業的獨斷;住戶經由營造設計的參與過程,塑造環境的意義並產生認同感。參與式設計,提供一個有共同生活願景的人們機會,去實現實現他們理想的生活空間;雖然參與式設計實現人們對生活環境的願景,但目前國內卻少有成功之案例,實例操作的研究探討更是僅見片段,讓人難以瞭解國內參與式設計之現況,更難以提供出一套操作模式的參考典範。 本研究以本人所參與之「東華大學同仁安居計畫」住宅設計為研究對象,從建築師、住戶(業主)、籌委會等互動過程,描繪出參與式設計之實際狀況,並將過程中相關課題及問題整理分析,最後以建築專業參與者之角度,提出幾點改善方案。 最後總和結論:一、彼此的尊重與溝通為參與式設計的基本條件;二、專業應作為有力的工作伙伴而非利益的對立關係;三、健全公平的規則是計畫執行的重要基礎;四、溝通的過程使用者僅依有限的建築語言對話(諸如機能式之平 面常識等),立面美學領域則全由建築師決定;五、平面之設計溝通常會回歸原 點;六、初步設計階段常跳躍式的進入細部建材的討論。

  • 學位論文

健康的生活環境是21世紀所重視的議題之一,未來面對建築健康診斷也逐漸邁向法制化過程,然而,建築物的生命週期會因其材料與構造,伴隨時間的流轉而導致劣化乃至無法使用,嚴重時甚至於掉落產生災害,此現象會使人產生恐懼及造成公共安全風險之疑慮。是以,本研究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風險控制是要影響損失的機率分配,可藉由外牆附置物診斷及監控降低事故發生率。故本研究目的為建立構件分類與劣化等級判定基準、建立分離式冷氣主機架診斷檢測方法標準作業程序、提升整體性能,建立故障樹分析並提出課題與對策。 研究範圍限定於分離式冷氣室外機安裝架,藉由文獻分析法、實地調查法、問卷訪談法,整合現況案例與空調冷氣安裝人員問卷及訪談,建立建築附置物等級判定之基準,彙整成為劣化等級評估診斷模型。 經本研究成果與研究貢獻在於提供建築診斷技術參考依據,於進行建築外牆附置物診斷時,能有效且正確性判定劣化等級之基準,並提出外牆附置物─分離式冷氣架診斷檢測方法。 標準作業程序共三種類型: 一、診斷A.TYPE:1.初階診斷→2.進階診斷→3.全面性診斷→4.提升整體性能。 二、診斷B.TYPE:2.進階診斷→3.全面性診斷→4.提升整體性能。 三、診斷C.TYPE:3.全面性診斷→4.提升整體性能。

  • 學位論文

台北市迪化街1 段274號於97年3月12日發生火警。並波及鄰棟「270號歷史性建築物」、「272號歷史性建築物」、「276號」及「278號歷史建築」等。歷史保存區長條形街屋,一方面能維護歷史街區風貌、符合民國九十二年頒布實施之「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案」;另一方面,迪化街一段部分建築因屬於「歷史建築」或「歷史性建築物」不受建築法及消防法規範,且建物門窗、樓板、屋面結構多為木造、櫛次鱗比,發生火警極易延燒。 本研究以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17號、233號及272號為例,就預防火災、初期滅火、避難逃生、防止延燒、防火區劃、消防救助等分別探討。研究成果如下所述: 1. 可能火害因子:年貨大街、踩街、街道狹小救災不易、汽車停放、機車停放……等。 2. 火害發生模式:使用火源位置、無防火區劃、開口部非防火門窗及貫穿樓層區劃位置等。 3. 防災對策:街屋防災對策應優先考量保留原有風貌為主、防災計畫應著重於火災預防及早其階段感知設備、安裝適當消防設備。

  • 學位論文

過去使用者往往習慣於視覺對象與周圍照度一致的照明環境,在維持空間照度連續性的前提下,卻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費,然而混合照明的方式,能夠兼具視覺對象所需要之高照度與周圍照度均勻的特點,減少全面照明使用量,搭配局部照明使用,可有效達到降低照明耗能的目標。故本研究於視覺舒適與能源節約的角度,找尋符合需求的照明環境。 本研究擬探討混合照明環境與心理反應之關係,藉由模擬實驗的操作,選取30名受測者,在基本作業面照度的標準下,控制光輸出比例與色溫度變化兩項變因,進行主觀性的滿意程度評價,所得心理量結果,透過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針對所設定六種照度分配方式及四種光源色溫度變化,檢討心理滿意程度之差異,以相關分析,探討其相關性,並綜合節能效益評估,進而本研究所獲得之結論,可供混合照明設計之參考。 相關結論如下: 一、全面照明照度500 lx搭配局部照明照度0 lx與全面照明照度400 lx搭配局部照明照度100 lx之照度分配方式,其心理滿意程度較其他環境為高。 二、全面照明照度舒適性與混合照明環境品質滿意程度,兩者之間具有高度的正相關性。 三、混合照明環境設計上,同時滿足視覺舒適與節能的混合照明環境,建議使用全面照明照度400 lx搭配局部照明照度100 lx之組合方式。

  • 學位論文

貓空地區以特殊景觀與豐富的森林資源聞名,每逢假日必吸引大量民眾上山健行賞茶,嚴重造成交通擁塞。為解決貓空地區交通問題及重振觀光產業,台北市政府提出興建貓空纜車計畫。通車一年多中搭乘人數已超過六百萬人次,讓貓空自地方休憩景點升格為國民旅遊景點,帶來可觀的觀光效益。然因薔蜜和辛樂克兩個颱風造成纜車結構塔柱邊坡崩塌,為安全顧慮在2008年10月1日無預警宣布中斷停駛。 纜車通車使貓空地區交通便捷,吸引許多觀光客,儼然展現出「觀光發展的榮景」。纜車營運期間讓當地的收入增加及提供就業機會,但也造成生活品質降低;停駛後,店家生意銳減甚至遠不如未興建車時,店家紛紛改變經營模式或暫停歇業,由原先抱持觀望態度轉變為消極態度,認為政府應該給予更大的幫助,地區發展改善無須從自身做起。 故本研究透過現況調查及案例分析、文獻回顧、訪談和問卷調查,了解貓空纜車的建置與營運影響貓空地區發展的相關議題;並了解貓空纜車通車期及停駛期對地區發展影響的差異,提供政府未來在投資纜車帶動觀光產業時施政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都市道路為熱島效應來源之一,都市中的道路密度增加,熱島強度亦隨之增強,而台灣地狹人稠,都市道路系統規劃均相當縝密,且國內道路現況設計以硬舖面設計居多,多僅注重交通運輸的功能,以車行為優先,一直以增加車道方式闢建,卻忽略了節能、綠化、生態環境、綠色運輸及永續發展等之考量。隨著時代改變,道路不僅需具有運輸的功能,更應該具備生態環境及永續發展等之「質」的提升,而在國內在推展觀光休閒的同時,道路更是一個城市的重要印象,且目前國內綠建築的推動,亦逐步朝向生態社區及永續都市擴大發展,即由點的層次提昇至面的層次,其中需以線性空間的生態道路扮演生態廊道的角色,因此,都市生態道路之發展研究顯得格外重要。 本研究運用文獻回顧、相關研究及國內外案例分析,在重視生態環境及永續發展目標下,參考國內綠建築評估體系,加入生態道路特有之設計目標及原則,利用專家效度問卷調查研究方法,研擬都市生態道路的設計目標及原則,並依此目標及原則研擬都市生態道路的設計準則。借此,希望能改善都市生態環境及微氣候,塑造人與自然共存空間,提升都市生活品質,以達到舒適環境與節能之永續都市,並可提供未來業界及公部門推動道路建設時於道路設計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規定古蹟指定後必須維持建築之歷史風貌及限制土地發展不得變更。近年由於古蹟保存思潮的演變,再利用成為古蹟永續保存的方式之一;公部門為解決財政及人事負擔,修訂、提出有關文化資產經營的法令與政策,期望透過民間經營的靈活性,藉由委外經營的方式,鼓勵民間團體積極參與古蹟再利用後的經營管理,以賦予古蹟新風貌及對社會回饋的方式。對古蹟而言,任何再利用機能的導入,都不應該違反當初古蹟指定理由的初衷,目前公部門配合文化政策提出的再利用計畫被質疑與古蹟原有歷史意涵無關聯性。如臺北之家從前美國駐臺北領事館轉變成電影藝術推廣、牯嶺街小劇場則是由中正二分局派出所轉變而來。這些再利用空間雖都是公部門積極推廣古蹟再利用政策下的不同思維,但這些再利用政策的實驗手法也造成民眾對該古蹟指定理由產生極大的錯亂。 本研究以臺北市政府公有古蹟再利用委外經營館所作為討論案例,將古蹟再利用前後的使用機能、以及目前再利用規劃對古蹟公共性的影響,藉由古蹟指定理由及公共服務,來檢視案例在經過公部門與民間經營後,一般民眾及專業者對案例的古蹟指定理由及公共服務上兩者認知差異處。並試圖提出在不影響古蹟指定理由的歷史意涵下,藉由指定理由來評估空間使用強度,找出日後古蹟再利用計畫時的方向與使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觀察台灣建築多年來的發展,在其包容性相當強的特殊文化本質下,早已具備了多元性發展的特質。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建築的傳統與現代性、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本土的與西化的....等情境在設計者心中,似有若無地盤繞揮之不去,而在其中擬仿『中國建築』的形式卻始終扮演著設計者所追求的形象。因此,本研究希望在這形式與思想的混淆中,試著再「重新」釐清觀念並避免任何意識形態的固著與攏斷,以提供一個可反思的空間,進而擺脫封建的思惟與膚淺的形式主義的追求。 而本研究的主題,乃是藉由「內地化」、「土著化」、「現代化」的理念所形成的張力,來探討戰後台灣建築中含有民族主義形式之『發展』與『轉化』現象,以「宮殿式」建築為研究的主題,並試著從王大閎與李祖原二位建築師作品呈現予以析論。研究前題乃建立在建築型式與社會文化、意識形態的互動關係。研究目的主要在理解歷經現代與後殖民的台灣建築中主體性的變遷過程,以釐清一連繫傳統的、本土的與現代的建築形式發展的思惟模式。 研究方法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為從建築形式之分析;一為從活動層面之分析,如政治、經際、社會……等;另一從思惟理念之分析。而將所掌握的歷史碎片重新安置在時間軸上,期以檢視戰後台灣各階段的「宮殿式」建築主體性與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