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180.76

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系碩士暨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臺北醫學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X世代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之探討 研究所名稱: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研究生姓名:廖秋月 畢業時間: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指導教授:盧美秀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教授 張文英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x世代護理人員的工作價值觀,及比較不同個人屬性與醫院屬性的x世代護理人員在工作價值觀上是否有差異。採橫斷式的調查法,用多步驟取樣的方式,以台北市地區六所公私立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教學醫院的x世代臨床護理人員做為研究的對象。進行結構式問卷調查,收案時間為89年9月3日至同年的10月30日,共發出問卷34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320份。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與分析。最後再針對研究結果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的項目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以做為討論分析之輔助資料。 研究結果如下:x世代護理人員其整體工作價值觀的平均得分為2.89 (SD=0.26),在主觀感受上較偏好內在價值(護理組織任務特性),而較不偏好附帶價值(護理組織結構的特性) 與外在價值(護理職業的特性);在內在價值的價值取向上較偏好「利他主義」,而較不偏好「成就感」;在附帶價值的價值取向上較偏好「支配性」,而較不偏好「權威性」;在外在價值的價值取向上較偏好「堅毅與能力」,而較不偏好「發展性」。在x世代護理人員整體工作價值觀的總平均得分中,已婚者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未婚者;志願從事護理工作者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因親朋師長的期望及因考試分發而從事護理工作者;服務於區域醫院層級者的平均得分顯著高於服務於醫學中心者。在個人屬性中,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教育程度、職位及從事護理工作動機的不同,會影響x世代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各分量表及其價值取向的偏好,其中在年齡方面:20-24歲者較偏好「規律性」與「專業性」;25-29歲者較偏好附帶價值(護理組織結構的特性);30-34歲者較偏好「階級性」;而已婚者較偏好內在價值(護理組織任務特性)、附帶價值(護理組織結構的特性)、「崇高情超」、「理想抱負」、「成就感」及「權威性」;子女數愈多者較偏好「理想抱負」;高職畢業者較偏好「專業性」;職位在副護理長(含)以上者較偏好「發展性」及志願從事護理工作者較偏好內在價值(護理組織任務特性)、外在價值(護理職業的特性)、「利他主義」、「崇高情超」、「成就感」、「紀律與服從性」、「規律性」與「專業性」。在醫院屬性中公私立醫院別及醫院層級的不同,也會影響X世代護理人員工作價值觀各分量表及其價值取向的偏好,服務於私立醫院者較偏好「發展性」與「專業性」;服務於地區教學醫院者較偏好外在價值(護理職業的特性)與「專業性」;而服務於區域醫院者較偏好「成就感」。 由本研究結果可以了解工作價值觀與個人職業的成熟度、工作態度及工作表現有密切的關係;若投入護理職場的X世代護理人員,其工作價值觀與內在價值(護理組織任務特性)、附帶價值(護理組織結構的特性)及外在價值(護理職業的特性)越能密切的結合,則其護理專業社會化的程度將越佳,在護理人員的養成教育上也越接近適才適任的理想。故在帶領x世代護理人員時,應先了解x世代護理人員的特質與其工作價值觀,並在其護理專業社會化的過程中,能以雙向互動的過程來澄清不明確的角色期盼,使x世代護理人員在角色接受的過程中得到清晰的角色概念,進而在學術專業的角色與組織的角色上不會發生衝突,也能滿足醫療機構組織內的期待與要求。 期待這個研究結果可以提供未來在護理管理上、護理教育上、臨床工作上及研究上的參考。 關鍵詞:X世代、工作價值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我國護理之家服務的現況,並探討醫療機構附設護理之家與獨立型態護理之家服務現況之差異。本研究屬相關性研究,採橫斷式調查法,針對台灣地區直轄市及各縣市,於民國89年3月底前開業,且有6個月以上經營資料的護理之家共115家來收集資料。其中屬於醫療機構附設型態者有65家,獨立型態者有50家。收案時間為89年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共發出115份問卷,回收115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100 ?。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t?檢定及無母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與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就機構的基本特性比較醫療機構附設型態與獨立型態護理之家的差異,前者屬私人經營者較少,負責護理人員學歷較高,每床總樓地板面積較大,房舍多屬自有,均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p<0.001);在限制精神疾病及有問題行為的失智症病人入住,會依個案的醫療照護需求、身心及家庭狀況作整體評估,以及收費等方面,前者均較後者為多,有統計上顯著差異(限制入住條件:p<0.001;整體評估:p<0.05;收費:p<0.001);在轉介方面,前者多侷限利用自己所屬醫院的資源,而後者會與鄰近多家醫院建立轉介關係,於統計上有顯著差異(p<0.001)。2.就機構的人力配置比較,前者護理人員白班人力較多;多採三班制;薪資較高,有統計上顯著差異(白班人力:p<0.001;班別:p<0.01;薪資:護理師p<0.05;護士p<0.01)。病患服務員人力、班別及薪資方面,兩者於統計上無顯著差異。在聘用物理治療、社工、藥劑、營養等專業人員方面,前者聘用的比率較高,有統計上顯著差異(p<0.001)。3.就機構的病人特性,前者的病人年齡較後者年長一些,疾病診斷及生活依賴程度雷同,前者的病人多來自醫院,後者的病人則多來自家中。4.就機構提供的服務內容比較,在醫療服務項目方面,前者開立醫囑及處方與提供疼痛處置等服務較多,而在護理服務項目方面,前者較少將侵入性之技術性護理活動,交由病患服務員執行,於統計上均有顯著差異(p<0.05)。在復健服務、生活照顧及社會支持等服務項目方面,兩者於統計上則無顯著差異。5.就機構的服務結果比較,前者使用急性醫療的情形較多,泌尿道感染率及死亡率,前者略高,但於統計上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各級主管機關輔導業者有效經營,教育與衛生機關或專業團體規劃專業人員養成及繼續教育,以及政府制定相關政策的參考,進而提升護理之家服務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心臟復健的實行在歐美相當普及,在國內尚為起步階段,目前國內對住院期開心病人的復健運動,大都是以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或慢步行走為主,在實際執行上較為繁瑣困難,無法明確評估其耐力進展。所以本研究在探討以較積極、可量化的跑步機復健運動計劃,對心臟手術病患體能、疲憊感、日常活動的執行與自我效能的影響,希望能藉由研究確立此心臟復健運動計畫之成效與益處,進而將此心臟復健運動計劃做全面化的推行。 本研究從民國89年10月到民國90年6月,共計9個月,採立意選樣法,於台北某一教學醫院心臟科病房選取接受冠狀動脈繞道術術後的開心病患,以跑步機心臟復健運動計劃介入為自變項,因變項包括:6分鐘最大行走距離、疲憊感受與活力知覺得分、日常活動自我效能得分及日常活動進展,分別以 6-minutes walk test、日常活動進展量表、日常活動自我效能量表及疲憊問卷量表檢測。追蹤測試的時間分別是出院時及出院後一週與四週。資料分析採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repeated measurement、correlation、t test 及ANOVA。 研究結果顯示﹙一﹚冠狀動脈繞道術者,術後平均住院天數為8天,要達到4.5mets的活動量平均是手術後7.8天。﹙二﹚術後平均第2.72天完成1.5mets﹙stageⅠ﹚的活動訓練,第3.88天完成2.0mets﹙stageⅡ﹚的活動量,第5.24天完成第一次的跑步機運動訓練﹙2.5mets , stageⅢ﹚,第6.25天完成3.0mets﹙stageⅣ﹚的訓練,第6.87天完成3.7mets﹙stageⅤ﹚的訓練,第7.8天完成4.5mets﹙stageⅥ﹚的訓練。﹙三﹚各階段運動訓練要達百分之百完成率,在手術後的日數分別是:stageⅠ術後第5日、stageⅡ術後第6日、stageⅢ術後第9日、stageⅣ術後第10日、stageⅤ術後第9日、stageⅥ術後第9日。﹙四﹚影響運動訓練執行的延緩因素有術後肋膜積水、心跳過快、心房纖維顫動、皮下氣腫、發燒等醫療性因素,與傷口疼痛、頭暈、虛弱。﹙五﹚男性、無糖尿病、氣管內管24小時內拔除者較早進入跑步機的使用階段﹙stageⅢ﹚。﹙六﹚個案出院後6分鐘最大步行距離、疲憊感受與自我效能在出院後一週與出院後四週都有顯著進步。兩階段的進步幅度量並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七﹚出院到出院後一週與出院到出院後四週,此二階段的自我效能進步幅度與跑步機首次使用日數成正相關。﹙八﹚出院後之日常活動進展以爬一層樓﹙5.5mets﹚為指標,在出院第一週時,78.38 % 個案完成,到出院第四週時100 % 個案,可在完全不費力之下完成該活動。﹙九﹚出院時最高活動met 數,對出院後6分鐘最大步行距離、疲憊感受、活力知覺與自我效能的進步幅度無影響,但是與出院後一週的自我效能得分呈正相關。 本計畫在執行上是可行的,活動量在出院時最大可達 4.5 mets,較以往國內的 3.0 或 3.5 mets活動量,更是接近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青少年時期若罹患慢性疾病,則易使其社會功能、同儕關係、自尊、情緒及認知方面產生障礙,而癲癇青少年比一般青少年及其他慢性疾病者更有行為社會問題。本研究採橫斷式描述性與相關性研究(cross-sectional descriptive and correlational study),旨在探討癲癇青少年健康相關之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於台灣南部及北部兩所醫學中心兒童癲癇特別門診收案,以結構式問卷訪談102位非續發性癲癇青少年病患。收案資料包括基本資料表(基本屬性、疾病特性)、癲癇青少年生活品質量表(QOLIE-AD-48)及癲癇青少年疾病認知評量表三部份。所得資料以SPSS for Windows 10.0套裝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癲癇青少年生活品質平均得分為69.94±14.48,屬中等程度,各次項平均得分依次為學校行為、身體功能、記憶力和注意力、癲癇之影響、烙印、社會支持、健康認知、對癲癇之態度。(2) 癲癇青少年疾病認知平均得分0.78±0.14,屬中上程度。(3)癲癇青少年在「對癲癇之態度」方面的生活品質得分僅有28.68,表現最差。(4)基本屬性及疾病特性方面以年齡、是否重讀、兄弟姊妹數、家族史、初次發作年齡、患病年數、發作類型、發作頻率、未發作年數、發作時程、藥物種類及服藥總年數與整體生活品質或各次項之間呈顯著相關。(5)疾病認知程度與「整體的生活品質」得分呈正相關。(6)發作頻率、是否重讀、兄弟姊妹數、病因知識為「整體生活品質」的預測因子,解釋變異量為24.7﹪。本研究為國內少數以量性調查癲癇青少年生活品質及相關因素的研究之一,結果可提供相關醫療專業人員改善癲癇青少年生活品質及從事癲癇青少年的研究時之參考。 關鍵詞:癲癇青少年、生活品質、疾病認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疼痛教育對改善居家癌症病人疼痛處理的成效 研究所名稱:私立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研究生姓名:張敏娟 畢業時間:八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指導教授:林佳靜教授 本研究之目的是探討疼痛教育是否可以降低癌症病人對服用止痛劑的障礙因子、增進癌症病人服用止痛劑之遵從性、降低癌症病人疼痛強度及降低疼痛對生活之干擾程度。研究對象為診斷為癌症的病患,且目前正使用止痛劑,個案須七天內可能出院,並於出院後仍會繼續服用之。研究地點為台北市某治癌中心。 本研究以中文版止痛劑擔心量表、簡明疼痛量表、服藥遵從性測量問卷收集37位癌症疼痛病人資料,以隨機取樣方式將個案分為實驗組18位與控制組19位,其中實驗組予疼痛教育的措施,並予前?後測,控制組除未給予疼痛教育外,其餘皆與實驗組相同,資料所得以描述性統計、t-test及paired-t test統計法分析之。 研究結果發現在降低癌症病人對服用止痛劑的障礙因子方面,實驗組的平均止痛劑障礙後測顯著低於前測,控制組則未有差異;再以t-test檢定實驗組與控制組間前、後測平均差異得知,兩組間除了”好病人”此障礙因子無達顯著差異外,其餘的障礙因子於實驗組的前、後測平均差異皆大於控制組。 在服藥遵從性方面,實驗組在未接受疼痛教育措施前得分為滿分(4分)的有22%人(N=4),於接受教育措施後得滿分者則增加為72%人(N=13),而於控制組方面則無變化皆為16%人(N=3)得滿分。 在降低癌症病人疼痛強度方面,實驗組之平均疼痛強度後測顯著低於前測,控制組則未有差異;再以t-test檢定實驗組與控制組間前、後測平均差異得知,兩組間的各程度疼痛強度平均差異均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在降低疼痛對生活之干擾程度方面,實驗組與控制組之平均疼痛干擾後測皆顯著低於前測;再以t-test檢定實驗組與控制組間前、後測所得平均差異得知,兩組間的各細項的疼痛干擾之平均差異均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綜合上述,本研究發現了給予癌痛病人有關於疼痛及止痛劑的疼痛教育可促使病人改變其對止痛劑錯誤的認知、降低不必要的擔心及有良好的服藥遵從性,本研究雖未能如預期中得到接受疼痛教育的實驗組能較未接受疼痛教育的控制組,於疼痛強度及疼痛干擾上有顯著的統計上差異的結果,但研究中卻也顯示了接受疼痛教育的實驗組於疼痛強度及疼痛干擾後測得分上顯著的低於前測,此結果顯示了實驗組的癌痛病人達到了較好的疼痛控制及減低了其居家的疼痛干擾。 現今是一個講究高效率、高品質及低成本的醫療環境,而疼痛教育的措施正是符合時代潮流的低成本、有效且具有護理獨立自主性的護理措施,值得大家一同推廣及身體力行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組織台北市某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之形成過程及結果 研究所名稱: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 研究生姓名:莊瑞菱 畢業時間:九十學年度第二學期 指導教授:陳靜敏 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副教授 繼世界各國開展健康城市運動後,我國衛生署也於1999年開始積極推展「社區健康營造」計劃;期望經由整合運用社區中有助於居民健康促進與保護的資源,去形塑每個國民的健康生活型態。因此,本研究擬以促進社區健康為切入點,藉由社區充能與賦權策略,組織一「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以(1)瞭解組織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之形成過程;(2)探討充能與賦權策略運用於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組織功能之情形;(3)探討充能與賦權策略對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成員之社區健康意識之提昇情形。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以立意選取合作度高、且俱健康問題之社區為個案社區,並招募社區中對健康營造有興趣之民眾,組織一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於89年11月下旬至90年6月中旬,共經過八次的充能與賦權之委員會議討論;藉由會議之進行,從中瞭解組織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的過程,並經由「組織功能量表」測試及訪談瞭解委員對該委員會組織功能之看法。此外,亦運用「社區健康意識量表」,於第五次會議及第一次社區活動後的討論會進行前、後測,以瞭解委員在經此營造策略後對社區健康意識之提昇情形。 營造過程的步驟乃根據美國印第安州那健康城市計畫包括:1.社區的簽字認可、2.形成健康的社區委員會、3.發展社區領導能力、4.社區採取行動、5.提供資料庫給政策制定者、以及6.行動研究與評值。本研究中以尋求地方領導人的支持、地方組織及社區居民的認同與協助等方法來達到社區參與健康營造的承諾;並藉由宣傳與溝通、說明研究計畫、及請里長推薦對此議題有興趣之民眾,並運用委員的宣誓等方式,以增加其責任感,來組成一個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以加強與主任委員溝通、並利用問卷、腦力激盪等方式來加強委員的領導能力;以會議資料作為每次開會的指引,引導委員對於社區健康議題的討論,最後決定以「社區的環境衛生」之綠、美化為第一次活動主題,並於舉辦社區活動後進行活動之檢討,及提供相關資料給地方政府。 在經過半年多的充能與賦權的營造後,委員對社區健康意識中的「環境認知」有顯著的提昇;居住於社區愈久的委員,其於「情感連結」的提昇愈高。在委員會組織功能部份,委員對於「主任委員的角色」平均得分最高(M=4.34,SD=0.49),「組織結構」平均得分最低(M=3.49,SD=0.85);在委員會與成員的互動部份,則以「對組織的滿意度」平均得分最高(M=4.09,SD=0.48),「參與組織的付出」最低(M=3.57,SD=0.99);女性委員的「參與動機」高於男性委員,無業者對「組織結構」比有工作的委員清楚,居住於社區時間較長的委員對「主任委員的領導力」較不滿意,申報稅級為6﹪的委員,在「參與組織付出」得分上較其他人為高。 從本研究中得知,由社區草根性組織的觀點介入,可以實際瞭解社區的健康問題,設計符合社區居民需求的改善方案,並藉由尋求社區資源的協助,來解決社區健康問題,以落實社區健康營造的理念。 關鍵詞:社區健康營造、社區健康促進委員會、社區健康意識、組織功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自1974年Marc Lalonde指出個人生活方式對健康影響的重要性後,世界各國紛紛將健康促進活動列為最主要的衛生政策,但目前多針對醫療專業團體或政府組織機關主導推行該活動方面的探討,唯對以社區志工為主導推行該活動之成效尚未探究。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培訓之社區健康營造志工,以(1)瞭解志工推行健康促進活動的知識、態度、意願及成效;(2)探討志工基本特質與推行健康促進活動知識、態度、意願之相關性;(3)探討影響志工推行健康促進活動成效之相關因素。 本研究為相關性研究設計,採方便取樣方式,篩選有提供定點健康篩檢服務及家戶訪視之台北市信義區、石牌地區健康營造社區,並經由保健志工課程培訓完成之志工共65名。研究調查工具共有兩份:第一份自擬問卷乃依研究目的、架構並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自擬而成,採志工當場填寫回收及郵寄方式收集。第二份問卷乃沿用衛生署於評值社區健康營造計劃成效中使用之家戶三大健康議題行為追蹤量表,前測由志工第一次接觸家戶或社區個案時,評值其三大健康議題之行為現況,並依據衛生署製作的健康DIY教材給予行為衛教,後測則由研究者以電話訪談方式評值家戶或社區個案健康行為改善程度。 本研究發現參與推行社區健康促進活動的志工,以女性、中年、高中(職)、有配偶、家庭主婦、佛教信仰、目前仍為全職工作者、全家每月平均收入介於15001元至65000間者為多,且家人對其擔任志工多數表贊同意、擔任志工經驗比率將近1:1。參與原因依序為「自我導向」之學習保健知識與技巧、從服務中獲得自我成長,以「他人導向」之貢獻社會幫助別人、深入社區服務使更多人受益及以「情境導向」之可以多結交朋友。在參與程度部份,定點執行健康篩檢服務1.56次/月,至社區中進行家戶訪視0.58次/月,目前家戶訪視個案累計數平均為1.07戶,已接受自助式健康教材平均共計1.25戶。其參與服務後的滿意度及未來持續參與意願方面,整體而言皆達到滿意程度以上,並願意繼續參與推行健康促進活動。但對繼續推動家戶訪視及發放自助式健康教材的意願程度則較低。在推動家戶或社區個案執行三大健康議題行為之改善程度方面,僅健康飲食及運動行為執行頻率之前、後測達顯著提昇。由結果中並得知,志工年齡越輕其健康促進活動知識得分越高。教育程度在大專(含)以上、參與原因以「他人」及「情境」導向者,對推行社區健康促進活動的看法較為正向。推行健康促進活動意願方面,與全職工作者、家人對擔任志工的看法及以「自我」及「他人」導向為參與原因者,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有關影響志工推行健康促進活動成效之因素方面,以志工基本特質中的工作內容、以「他人導向」為參與原因者,與定點值勤之次數有相關性存在;全職工作者的滿意度高於兼職者;家人對其擔任志工持反對看法者未來持續參與意願高於贊成及無意見者。預期民眾參與的看法越正向者,其參與後滿意度及未來持續參與意願越高;但與家戶健康訪視戶數及分發自助式健康教材戶數成負相關。 由研究得知,社區護理人員應充份運用其專業學識與技巧,隨時注意最新相關健康促進策略,並依據志工服務需求來擬定適當的培訓計畫,讓志工能不斷有新的能源以服務社區民眾,以期能更有效率地達到社區健康營造目標。 關鍵詞:社區健康營造志工、健康促進活動、成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癌症病患病情告知、健康控制信念(內在健康控制信念、強而有力他人健康控制信念、機運健康控制信念)、希望程度三者間之相關性。研究採橫斷式相關設計,以方便取樣方式,於北部四家區域教學醫院以上之門診或住院診斷為癌症的病患進行量性問卷訪談,研究工具包括:病患基本資料表、多層面健康控制信念量表、希望指標量表、及病歷記錄,所收集的資料以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t檢定、ANOVA、Chi-square、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本研究共收集樣本數124人,(1)有79.0 %的癌症病患知道自己罹患癌症的診斷,其中病患知道診斷的時間距離填寫問卷之時間,以0-3個月佔最多數,為52.0 %。(2)癌症病患之健康控制信念特色,結果顯示研究對象較傾向於強而有力他人健康控制信念。(3)癌症病患之希望程度,整體而言,其平均數為35.56(SD=7.74),結果顯示研究對象具有中上程度之希望;而門診病患的希望程度顯著高於住院病患。(4)內在健康控制信念與希望程度呈顯著正相關,機運健康控制信念與希望程度呈顯著負相關,知道病情者的希望程度顯著高於不知道病情者,知道病情者的健康控制信念傾向於內在健康控制信念。 本研究結果有助於護理人員及腫瘤醫療工作團體瞭解台灣癌症病患病情告知的情形及癌症病患多層面健康控制信念的特色與希望程度,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建議,在家屬及醫師的支持下,於癌症病情告知前,先瞭解病患的健康控制信念等相關資料,以針對不同人格特質的病患,選擇最恰當的癌症病情告知方式,期待當病患獲知罹患癌症時,能給予適當的支持系統,維持並提昇其希望程度,能有效地處理癌症所帶來之衝擊,與家屬及腫瘤醫療工作團體共同從病患的身體、心靈、社會的整合照顧走出低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周邊動脈阻塞病患因為下肢血管阻塞,使病患行走時有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及疼痛,因而在行走功能上與自覺健康狀態受到限制。然而目前國內對這類病患的運動訓練以改善行走功能與自覺健康狀態的相關研究相當有限,故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周邊動脈阻塞病患經由運動訓練後對其行走功能及自覺健康狀態上之影響。 本研究採類實驗設計法選取台北市北區某醫學中心,經由心臟血管外科專科醫師轉介周邊動脈阻塞病患為研究對象,依隨機方式將個案分為運動組及對照組,共有22位個案完成此研究,其中運動組10人,對照組12人。運動組參與為期八週的跑步機運動訓練,對照組則保持其原本生活方式,八週前後經結構式問卷、六分鐘行走測試與跑步機運動測試進行資料收集。資料分析採百分比、平均值、標準差、Spearman correction、Mann-Whitney U test、 及Wilcoxon Sign-Rank test,以探討跑步機運動訓練對周邊動脈阻塞病患對其自覺、實際行走功能與自覺健康狀態之成效。 研究結果發現:(一)周邊動脈阻塞病患在自覺健康狀態中得分屬於中等,身體功能層面得分較心理功能層面得分低。(二)基本屬性與病患自覺健康狀態並無顯著相關,年齡與病患實際六分鐘行走距離呈現負相關,收縮壓對於病患自覺行走距離亦呈現負相關。(三)運動訓練後,病患在自覺健康狀態中身體功能層面增加50%,較心理功能層面增加來的顯著,各次概念增加程度則由20%至178%。(四)運動訓練後,病患自覺行走功能有顯著的改善,改善程度由17%-36%。(五)運動訓練後,病患在實際行走功能有顯著的改善,其改善情形達168.9%-187.5%。 本研究結果顯示周邊動脈阻塞病患因行走功能受限,影響其自覺健康狀態,在經過八週的跑步機運動訓練後,對於周邊動脈阻塞病患在自覺行走功能、實際行走功能與自覺健康狀態皆達到顯著的成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比較呼吸器長期依賴病患於呼吸照護病房與居家照護之照護成效差異,採立意取樣方式,針對中部地區符合健保局呼吸器依賴病患整合性照護計劃之病情穩定病患,以橫斷式之結構性問卷調查法與縱貫式之定期訪談法收集呼吸照護病房與居家照護病患各30名進行比較,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t-test、pearson correlation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居家照護組之總成本花費(64742元/月)約佔呼吸照護病房組(154696元/月)之42%,其中呼吸照護病房組之醫療成本約佔總成本之87﹪。照護成果方面,呼吸照護病房組之呼吸道感染次數(3.07次/人)高於居家照護組(1.16次/人),迴轉次數(0.10次/人)低於居家照護組(0.56次/人),此兩項均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P<.004)。病患家屬之滿意度中,呼吸照護病房組平均分數高於居家照護組,但僅以整體醫療照護、醫師專業照護、呼吸治療師專業照護、病患緊急狀況處理與經濟負擔五項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兩組之人口學特質,病患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宗教信仰、子女數、呼吸器使用月數等具有統計上之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可做為日後健保支付制度、醫療服務、社會福利制度及相關成本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