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94.251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元智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科技接受模式對於親、師透過網路互動意願現況之了解,並以台北市仁愛國小導師及家長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用量化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問卷調查包含導師及家長二個部份。以參酌科技接受模式之自編問卷為工具進行研究。調查所得資料分別進行統計分析及製表,再根據分析資料進行推論,最後歸納整理,提出結論與建議。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教師部份外部變因「資訊素養」、「親師傳統互動」、「互動軟體特性」這三項因素,除「資訊素養對易用性」有正向的顯著影響外,其餘對「認知有用性」及「認知易用性」都沒有顯著的影響。 而家長部份有四個項目沒有顯著的影響,分別是「資訊素養對認知有用性」、「傳統互動對認知易用性」、「傳統互動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對接受使用態度」,其餘項目皆有顯著的影響。 有關當局在校園資訊化各個層面都投注了很大的心力,但對於親、師互動這個議題,投入相關的資源後似乎沒有預期的成效,本研究結果可提供相關單位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子女價值對生育期望之影響。研究以近十年來出生率最低的台灣南部區域居民為研究對象,採配額抽樣的方式來進行調查,在嘉義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與屏東縣共回收有效問卷489份。研究以「子女價值量表(生育價值)」、「子女價值量表(生育代價)」與「個人背景資料」為研究工具收集資料並進行分析,所得資料以SPSS12.0作資料處理,包含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的統計分析。分析結果如下: 一、子女價值之探討: (一)生育價值 1.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一般認同子女價值中生育價值面向,特別在「權力成就」、「親密情感」、「家庭愉悅」與「道德價值」面向有較高的認同。 2.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男性較女性認同「養兒防老」、「社會地位」「生命延續」與「創造理想」的生育價值。 3.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年齡愈大者,愈認同「家庭愉悅」、「親密情感」、「道德價值」與「生命延續」的生育價值;愈不認同「養兒防老」、「社會地位」與「創造理想」的生育價值。 4.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養兒防老」、「社會地位」、「親密情感」與「創造理想」的生育價值會因職業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5.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生育價值會因個人月收入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6.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親密情感」的生育價值會因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7.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家庭愉悅」、「養兒防老」、「社會地位」、「親密情感」、「道德價值」、「創造理想」的生育價值會因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8.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家庭愉悅」和「道德價值」的生育價值會因居住地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9.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權力成就」和「創造理想」的生育價值會因族群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10.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家庭愉悅」、「親密情感」和「道德價值」的生育價值面向中,有偶者比未婚者有更高的認同;而在「養兒防老」和「創造理想」面向中,未婚者則比有偶者有更高的認同。 (二)生育代價 1.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一般認同子女價值中生育代價面向,特別在「教養責任」與「喪失自由」面向有較高的認同 2.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男性比女性更認同「成長負擔」的生育代價。 3.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年齡愈大者,愈不認同生育代價的價值。 4.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在生育代價中,「教養責任」與「成長負擔」面向會因職業地位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喪失自由」、「教養責任」與生育代價總量表的價值會因個人月收入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喪失自由」和生育代價總量表的價值會因個人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5.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在生育代價中,「喪失自由」、「教養責任」、「成長負擔」與生育代價總量表的價值會因宗教信仰和居住地城鄉別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6.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未婚者比有偶者更認同生育代價的價值。 二、生育期望之探討: 1.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未來期待生育子女數以兩個最多。 2.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女性的生育期望略高於男性。 3.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年齡愈大,期待生愈多的小孩,反之亦然。 4.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生育期待會因職業地位、個人月收入、宗教信仰、族群、婚姻狀況的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 5.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愈認同生育價值的價值觀,其理想子女數愈多,反之亦然;而其愈認同生育代價的價值觀,其理想子女數愈少,反之亦然。 6. 根據南部區域居民的樣本發現,愈認同「道德價值」的生育價值面向,其理想子女數愈多。

  • 學位論文

數據服務是透過無線廣播電視頻譜傳送非節目類的資訊服務,有別於廣電的節目內容服務。除了提供資訊類服務外,現行各廣電業者亦將數據服務朝向收費服務規劃,同時具有回傳、雙向服務之功能。然就目前的廣電法而言,於法並無法全然規範數據服務,因此,本研究以英國、澳洲對於數據服務之管制規範為研究,以比較規範的研究方法來進行法規面向的比較,試圖發現我國廣電法對數據服務規範可能的疏漏之處。 就英國與澳洲對數據服務之管制而言,英國及澳洲皆設立一數據服務執照來規範業者,並開放予非廣電業者進入廣電市場提供服務。對於數據服務的內容,英國要求比照廣電法對節目內容的要求來處理,並可提供廣告服務,同時無執照期限的限制,但必須遵守頻道服務總量限制的規定;澳洲則是將服務的內容類型分為A類與B類二種,並設立數據傳輸服務執照,分為頻道A(Channel A)與頻道B(Channel B)業者。 參照英國與澳洲之規範,本文發現,我國廣電市場僅拘泥於廣電業者,亦應開放予非廣電業者進入廣電市場以提供數據服務,以豐富廣電市場服務的多樣性,此外,對於數據服務的管制應設立一數據服務執照,並根據廣電業者與非廣電業者之身分,分為第一類數據服務執照業者與第二類數據服務執照業者,執照要求則部分比照廣電法之規範,而付費服務應透過市場接受及淘汰的機制,給予自然發展,涉及電信業務事項者,則應另外申請電信業務執照。然本研究以為,對於數據服務應採低度管制原則,讓其自由發展可能的表現形式,僅對不當內容進行管制,才不至於扼殺多元服務發展的可能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的非營利部門,最近幾十年來呈蓬勃發展,深受政府與社會的重視。隨著全球化與資訊科技發展,各類型「非營利組織」也逐漸蓬勃起來,展現出一種社會特質,有別於政府部門和企業部門,具有主動、創新、與公共性的組織特質,從社會趨勢來看,台灣在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之下,非營利組織將在未來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非營利組織」的相關議題在近來年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視,但是非營利組織公益策略規劃部份,則為人所忽略,或僅視其為組織管理的一部份。非營利組織如何運用策略規劃?在運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困難及問題是每個組織所關心的問題,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社會需求有高度密切相關,而其中的社會福利機構更是要面臨許多社會問題及時且廣泛的需求。 本研究以「非營利組織公益策略規劃」為研究主題,選擇「財團法人黃烈火社會福利基金會」為研究個案,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以管理階層、執行層面,及大眾參與層面進行深度訪談,共完成訪談樣本13位。期能釐清策略規劃在非營利組織推展公益活動歷程中,所造成的影響效果,以及社會大眾認同的社會形象。 有鑑於現今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迅速,其推展之公益活動益更加的多元化,為了避免公益手法之扭曲,基於推展公益活動發展之策略規劃執行,希望能透過本研究結果給予更多的組織機構,在未來辦理各項公益活動時能有更完善的機制,以期帶給社會大眾更佳的服務品質。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研究者引用「流浪者之歌」作為論文題目,欲探究近年來在台灣的公益旅行者透過「公益旅行」以達到自我實現的歷程。研究對象為耕莘青年山地學習工作團(簡稱山學團)此一跨校性山地服務學生社團為例,將山學團隊員暑假遠赴新竹縣尖石鄉出隊三星期作為一次公益旅行經驗,以質性研究中的參與觀察與深訪法為研究方法,探討隊員從這次的公益旅行以及因此而選擇留任幹部的這段歷程,以了解公益旅行者對「服務」的定義與認知、探索公益旅行者在服務過程中如何達到「自我實現」、這段歷程對自己本身與社會的影響為何,這三個面向作為論述主軸,來了解公益旅行者在這段期間內如何以服務達到自我實現,以及這樣的經歷的影響為何。 研究發現如下,首先,公益旅行者從參與的過程到真正進入服務的場域,在過程中遭遇的困難,都會讓服務者停下腳步思考並發生變化,這一切正是自我實現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改變。其次,公益旅行者們認為服務是以平等尊重為基礎,透過彼此有形的資源與無形的經驗、情感的交流,雙方都能因此而受益。最後,這段歷程帶給個人的影響,讓公益旅行者可以透由過程更了解自己,進而擴充社會網絡。對社會的貢獻有:培育公益旅行者、培力社區、建立公民社會。

  • 學位論文

就歷史的經驗而言,國軍組織的裁簡通常與外部環境有直接的關係,國軍為達成外在環境變遷因應未來發展趨勢,乃藉貫徹「精兵政策」及兵力結構之全面轉型,以達成戰力倍增、有效因應威脅之建軍發展目標。 為使國軍(陸軍)組織精簡目標之圓滿達成,須妥善規劃、處理「精進案」所產生的相關問題,諸如:軍官的二度就業及終身學習問題,使幹部在離退後具備應有的專業技能,融入社會及相關職場中,期建立組織內、外良性互動回饋機制,以利國軍永續發展。 本研究係以「精進案」期間陸軍軍官二度就業為主軸,並從終身學習與生涯規劃等角度切入,進行深廣的探討。「精進案」執行期間,無論在整體安全情勢及就業環境上,顯示陸軍軍官二度就業有著相對不利的外在條件發展趨勢,陸軍為因應此一挑戰,雖配合國防部採取相關的配套措施,但成效有限。經由本研究顯示,若依現行之徵募比及國防預算結構條件下,在未來4~6年間,勢將展開另一波的組織棈簡,本文也提出相關的觀點及建議,以利未來政策規劃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青少年社會支持的獲得在其身心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許多有關媒介對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指出,善用媒介及其特性將會對社會支持的獲取有正面的促進效果,過去研究多探討媒介選擇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然而濡染效應則認為網絡中彼此互動關係會影響人們選擇與他人聯繫的可能性,進而影響社會支持獲得的差異。在此資訊科技社會能供性提出雙向的互動概念,認為當雙方對媒介能供性的認知不同時,可能導致在能獲得的資源及機會將有所別,因此本研究嘗試以社會能供性的角度出發,探討媒介對青少年社會支持的影響。   本研究以高中生為樣本,採用個人中心網絡提名的網絡分析法,探討關係雙方對媒介能供性的認知對三種社會支持的影響,共計36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雙方關係具有一致性認知時,會選擇相同的媒介去尋求社會支持,而不同的社會支持會有其搭配的媒介、且具有不同的能供性共同認知。青少年會考量媒介的能供性來選擇媒介尋求社會支持,因此媒介的社會能供性是未來在討論科技對青少年人際關係及社會資源交換的影響時,必須要被考量在內的重要因素。

  • 學位論文

嘻哈文化在台灣發展已經將近二十年,是當前相當受到喜愛與重視的次文化。本研究以台灣嘻哈舞蹈為主要研究主題,以嘻哈舞者與其表演的影片文本,運用深度訪談與文本分析的方法,首先試圖勾勒出台灣嘻哈舞蹈的發展過程與樣貌,接著分析出台灣嘻哈舞蹈的文化中介者為何、他們具備哪些文化資本、如何中介嘻哈舞蹈等…議題,最後提出台灣嘻哈舞蹈所發展出的獨特樣貌及所遭遇的獨特困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資訊科技的進步帶動著全球金融市場資金流動,便使得電子商務活躍於此,而其背後往往代表著大規模的金流透過全球網絡進行資金與隱私資料的跨國境性質的流通,因此相對地電子商務交易機制所處之交易安全將對於金融業的影響甚遠,如此電子化的情境中,電子商務之買賣雙方非面對面直接交易,因此交易安全、保密便成為現今企業與消費者們所重視的議題,尤其現今以信用卡為主流之線上金流,安全機制把關更扮演著關鍵角色,從過去信用卡的安全機制應用在電子商務交易機制交易,首先導入了SSL加密標準,隨後1996年SET認證機制兩者的推動都遭遇到許多困難,但也意味著仍有許多瓶頸有待人們運用科技進行解決。 而本文的問題便是探討,生物辨識技術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機制之可行性,並透過廠商與消費者不同角度,以「科技技術」、「經濟成本」面向進行分析,在科技上發現生物辨識技術適合與SSL整合透過雙因數辨識認證,減少SET操作繁瑣缺點,並補足SSL不可否認性之缺點達到交易機制安全保障,而在經濟成本中發現生物辨識技術可有效降低消費者與廠商雙方所需負擔之交易成本,但必須承擔較高之取得工成本以及轉換成本,最後透過法令制度之相關規範了解生物辨識技術爭議之癥結。 由於本研究為初探性研究,因此僅能透過廠商訪談過程與問卷構面評分加以推估,生物辨識技術應用於電子商務之可行性,希冀透過本研究給予未來先進於生物辨識技術應用範圍參考,使電子商務環境加以完善,獲得消費大眾的信任,讓消費者能在科技發展與使用之餘能得到真正的安心與便利。

  • 學位論文

在全球資本主義下,台灣多數地區的開發挾『經濟成長』的神話,得以實現現代化與都市化的象徵,但發展的背後卻造成人與土地的關係失衡,地方的歸屬感逐漸消失,此現象在鄉村地區尤為明顯。然而『地方特色』與『文化產業』是地方的根基所在,故政府在『全球化思考、在地化行動』的大方向下,推動地方文化產業復興的政策,希望以提升地方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同時保存地方特色與在地文化。本文以大溪地區為例,探究本地文化產業發展的現況,並將文化產業與永續發展相結合,歸納出在永續發展的條件下,地方文化產業所具有的特質與現象,並有助於規劃與推動地方文化產業。 本文以大溪地區現有的文化產業為例,採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之研究方式,分析公部門、私部門、當地住民、外地遊客對於本地文化產業的作法與態度,並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下,探究本地區文化產業的現況與問題,並分析其內外環境的優劣條件,做為本研究的結論。 研究發現,大溪地區文化產業受限於產業的本質、公私部門的政策規劃、業者本身的經營態度與市場的需求,雖具有永續發展的條件,卻不利於永續經營,如何突破地方文化產業先天上的限制,以傳統為根本,結合創意思考,在永續發展的框架下延續地方文化產業的生命,是值得相關部門思考的面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