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151.231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1918(民國7)年臺陽礦業株式會社於菁桐坑設置石底礦場,改變地區原有的農村風貌,逐漸發展成為大規模的礦業聚落,1988(民國77)年石底礦區結束停採,菁桐坑聚落隨著產業的衰退、人口的流失而逐漸沒落;1994(民國83)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政策,成為地區再發展契機,菁桐坑於2000(民國89)年落實社區總體營造,促成地方自發性的再造行動,至2005(民國94)年,受到整體環境政策影響下,透過商圈輔導計畫以強化社區意識與延續地方居民熱忱,為地區帶來永續發展。 煤礦業曾經為臺灣重要能源產業,其產業之興衰對部分地方帶來極為明顯的變遷影響。本研究首先針對臺灣礦業的整體發展做一整理與回顧,進而以研究範圍平溪鄉之發展歷程試圖做為礦業與聚落發展之主軸架構,進一步以菁桐坑煤礦聚落做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其發展過程與特徵,最後試圖以前述煤礦業對菁桐坑聚落發展之各項影響,建構礦業聚落發展與空間結構之脈絡關係。

  • 學位論文

碩一下學期研修黃萬翔教授的「古蹟保存與都市發展」一科中,才對研究題目—臺北機廠有較深刻的體認與了解。 第一章談的是工業遺產保存與都市發展中的互動,也是本文的簡介與核心綱要,從基地範圍、時間演進、空間發展三個向量來做為研究出發點。 第二章的文獻回顧與探討,內容則著重於探討文化資產的全貌意涵,以國際公認的憲章來論述。並以國際上文化資產的保存趨勢來回顧國內發展歷程並激起未來發想。而產業資產(產業性文化資產)與近現代工業遺產皆隸屬於文化資產大範疇中的一部分,在文化資產保存的大條例原則下,是通用作為產業或工業資產保存的原則性條例,其中側重於2003年俄國的《下塔吉爾憲章》,重工業國家的強烈對比的發展過程,與其後的再利用模式。   第三章主線回歸臺北機廠對其歷史發展脈絡與存續價值的探討,這是作為保存行動前的重要立基與出發點。而臺北機廠在社會發展結構變遷下於現今所面臨的各式衝擊(外部的社會經濟、交通動力、土地發展、內部的文化價值),也產生相對因應的調適辦法。 第四章則是以第三章的衝突點為立基,試題提出都市變遷中的保存模式作為解套方案,並以個案來討論。而策略則是綜合上述論點,所提出的建議與應變之道。   第五章則是整部論文的小結論與建議。而整部論文的出發點,即是立基在多元文化的發展並續上。這些遺留至今的"紀念物"除了能見證過往歷史外,更是人類心靈與智慧的結晶。

  • 學位論文

日治時期將近半世紀的時間,臺灣由日人統御並且開發加以建設,訂定規範,時至今日對於這塊土地的整體影響可謂相當廣泛。在這近五十年間,出現了不少日人建築家,他們設計的建築作品,發表的文獻內容,對於臺灣這塊土地的影響甚鉅,不可磨滅其貢獻以及付出的心力,有其研究的必要性。 臺灣總督府技師栗山俊一於1919(T8)年來臺,身兼總督府營繕課技師、交通局遞信部、鐵道部等技師。時至1933(S8)年回國,在臺歷時長達十四年之久。現下對於栗山俊一之相關研究並無過多著墨,其官方文獻作品亦僅僅只有臺北郵局、臺北放送局演奏所(二二八紀念館)、新竹有樂館(新竹市影像博物館),這不禁令人懷疑是否上有更多的作品出自於栗山俊一技師之手? 與同時期在臺灣的建築家相比,栗山俊一最大的特點是他具備了多方面的專長,除了設計建築之外,他還研究歐美建築趨勢,防治白蟻腐蝕木材的方法、鋼筋混凝土結構力學、夏天室內溫度調節,甚至撰寫建築史論與推動古蹟建築的保存方法。 環顧日治時期在臺灣的日本建築家,栗山俊一的作品所代表的意義是多元的,身為昭和時期掌握臺灣建築方向的舵手,具有官方政策代言人及意識型態指標的地位。而在建築史學的方面,他對於熱蘭遮城及劉銘傳衙署的考證,皆屬拓荒期的貢獻,故栗山俊一在臺灣建築歷史上的角色定位仍應受到更多的重視。 本研究探討臺灣日治時期建築家栗山俊一,釐清其在臺灣建築歷史發展歷程中的關係與扮演的角色,以闡明其對於日治時期臺灣建築史上的定位與發展過程的影響;並且提供後續相關研究者之基礎參考資料為此研究期許目標。

  • 學位論文

陽明山不僅是風景優美地區,更是北臺灣發展產業重要的區域,大屯火山系的硫磺礦造就了硫磺礦業,提供國家發展軍事、工業所需的原料,河川沿岸成為製造染布業原料—泥藍重要的生產加工區,廣大的草原發展出全台最大的耕牛寄養牧場。而當地居民為了克服山區生活的限制,充分利用各種自然資源,生產了建築、民生設施與用品,進而供應鄰近地區。此區擁有適合產業發展的自然環境與資源,並且鄰近都市與港口,具有市場、交通上的優勢,因此在各個時期的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與地位。 近年來因為保育觀念的興起,1985年內政部營建署將此區劃定為陽明山國家公園,進行自然保育、教育與遊憩等工作。並且因為國家公園規定與市場需求的轉變,此區的產業從礦、農、畜牧業等第一級產業逐漸轉型成觀光農業與服務業等第三級產業。 然而陽明山國家公國是以自然保育為主,因此在處理既有的產業空間、設施與技術時,因為缺乏產業文化資產保存觀念,以及產業知識傳承出現斷層的緣故,不但無法妥善保存相關產業設施,產業生產空間也出現去脈絡化現象,而且在地智慧已逐漸失傳。陽明山國家公園為此曾做過相關研究與空間規劃展示,但因為觀念、法規、組織人力仍有不足的關係,執行成果和理想之間仍有落差。 因此本研究從產業文化資產的保存觀念出發,建構出完整的保存架構與方向,重新思考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產業文化資產保存議題,研究各產業的生產脈絡與空間關係,並針對現況提出相關建議,思考文化與自然整體保存的可能性,期待陽明山國家公園產業文化資產能夠永續經營。

  • 學位論文

日治時期林田山林場的開發是繼「阿里山」、「八仙山」與「太平山」三大官營林場之後,是最早的民營伐木事業區。林田山伐木事業始於1918(大正7)年,逢1942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為搜刮物資以供戰爭消耗之影響,促使林田山林場的壯大。林場的發展除了受到經營管理者的計畫影響之外,也受到國家政策影響。作為日治時期臺灣四大林場之一的林田山林場,敘述了為經濟發展伐取資源,而遺留下來的特殊文化,同時保有日治時期生活樣貌,形成非常特殊之林業景觀。如同九份是臺灣礦業史的縮影,林田山林場亦可以被視為林業史縮影,國內也難以再尋找到如此完整之日式林業聚落,這即是它重大的意義與價值。 在政府大力推行臺灣的世界遺產潛力點及產業文化觀光崛起的時代,產業文化資產再利用盛行。本研究著重於林田山林場保存觀點的發展,並詳實探討伐木產業設施、產業形式及產業活動;分析由社區居民參與所建構起的林田山林場觀光是否適宜。由世界遺產之相關法規切入為伐木產業的永續經營作整合分析,擬定未來發展之可能性,重建林田山林場產業內涵及價值,並將此轉變為未來林業文化保存的核心。

  • 學位論文

日治時期,臺灣的城鎮規劃明顯展現出殖民城市的特質,而虎尾即是一個代表地區。 設立製糖工場並劃定大範圍的產業空間,為了生產系統而整合鐵道運輸,為了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而規劃公共設施完善的新式社區,雖獨立於虎尾市街之外,自成一個小天地,卻也深深影響市街的興衰。今日,產業文化資產已成為文化資產保存活化的重要對象之一。這些空間該如何在城鎮發展的衝擊下,仍保有地方特質並永續保存,實為一重要議題。 在臺灣,雖有諸多已停止營運或活化再利用的前例可參考,然而,這類仍維持營運狀態的糖廠卻是罕見。將如同「活化石(the Living Fossil)」的糖廠或市街紋理配合都市計畫予以保存活化,並與都市發展相互配合,才能確保永續的目標。於此,企圖探究這見證地方產業發展進程如此重要之文化資產,如何使之與「糖都」的美譽名實相符且與城鎮快速發展這樣的洪流共生,儼然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亦是本研究關切之重點。 故本研究將以產業文化資產為基礎,從都市計畫的角度切入,探究這類「活資產(the Living Heritage)」保存的可能,進而討論其永續發展之原則與策略。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以分析國軍眷村的歷史脈絡,探討國家文化政策分期演變,從國民黨「以黨領政」時期,到政黨輪替前後的國家文化政策,是否促成眷村文化保存運動興起。在中央層級的國防部、文建會與地方政府間存在的利益衝突,當民間社群組織在保存意識的抬頭下,加入遊說促進國家政策立法,人們才真正意識到眷村文化保存已刻不容緩。 國防部依法於2011年3月,評選全台灣六處眷村文化園區預定地,成為眷村文化保存的方向之ㄧ;藉由眷村文化政策的立法執行,了解到中央單位與地方政府的執行是否能與民間期望符合。而來自政府單位之間的矛盾與折衝,主要是因為主管單位組織編列改變、補助內容認知不同,都須在法制上與執行面加以改善,最後的結果將影響未來眷村文化園區的經營效益。 因此研究目的期望以政策推動的現況,檢視法制面不足處,能提出結論建議與修正,在眷村文化保存發展的前提,眷村文化園區的成立,能豐富社會文化的內涵與眷村歷史意義,更能檢視國家政策的制定對地方政府經營管理的反思。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試圖以林依芽之傳統做土工夫,建構東引歷史及文化等面向。東引傳統聚落位於南澳。聚落內之傳統厝,可分為兩期,期一為1901-54年,自由貿易時期;期二乃1955-71年,戰地政務時期。林氏為期二之傳統做土司傅,由擔任小工、自修成大工。於1973年前,執業項目為傳統起厝、結灶及修繕。爾後,因面臨軍方引進洋灰厝、物資管制,及提供低價之營建系統,導致傳統起厝產業快速蕭條,因而林氏自修、結合傳統工夫,轉而起洋灰厝。於1978年退休。 傳統起厝分為石、木系統,東家以收工方式聘司。其起厝流程,依序分為初期之集資、備材、厝基等部份;中期之厝身、徛扇部分;末期之厝頂部位;收尾之繼縫、地兜部分。以上四階段約需2-3月完成,期間做土、度繩、東家各司其職,適時互為協助。傳統結灶則為做土負責,依構造之差異,分為老灶及地下風灶,需2-4日完成。根據田調結果,林氏現存作品,以傳統厝數量為多,傳統灶幾乎已拆除。而傳統起厝行業,約於1978年解散,徒留傳統老厝,及人之記憶,訴說這段已消失之歷史。

  • 學位論文

一個新的殖民地,新的世界,對於都市計劃者的角度來說,臺北城是一個最好發揮的場域。受到明治維新的影響,西洋式的都市計劃概念開始在臺北城內實施,加上衛生的基礎建設以及道路的規劃之後,就連城市中的建築物也一併做了更新。臺北成為日治時期的首善之都,各種首次的計畫與實施執行也都在臺北實行,特別是擁有大量公共土地的臺北城內,更是總督府可以順利執行的區域。 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入現代化的重要關鍵,總督府在臺灣進行許多重大的基礎建設,而本研究,即促以臺灣第一條以西洋立面結合臺灣特有建築元素亭仔腳的現代化街道,府後街通(今館前路)為研究對象。 日治時期,總督府利用市區改正的觀念,將清朝傳統城牆城市改造成為具衛生觀念的現代化都市。臺北城內擁有公園開放空間,雄偉壯麗的公共建築,以及都市軸線,串聯猶如玄關的臺北車站,及象徵知識殿堂的總督府博物館,而府後街就是臺北城內最重要的都市軸線街道。這個最重要的都市軸線,以西洋樣式立面結合臺灣獨具的亭仔腳,成為新的街屋造型。總督府藉由模範街道之建設,引導臺灣其他都市街屋的改築,因此本研究對於釐清我們習以為常的街屋建築源由,以及發展過程具有重要性。 本研究以昔日竣工時照片,輔以珍貴的地籍資料以及臺灣日日新報、總督府公文類篹...等文獻分析,並運用電腦數位媒體技術,重現改築後的首條現代化街道,希望重新定位府後街的歷史定位性以及奠定亭仔腳建築的研究基礎。

  • 學位論文

金門的近代發展與戰爭密不可分,從1949年開始所遭受到的戰爭威脅,使金門不但成為我國少數的戰地政務管制地區與舉世關注的冷戰前線,更產生了許多時代的悲痛記憶與痕跡。在經歷長久的戰火威脅與軍事管制後,金門展開一連串的觀光事業規劃,其中神祕的戰地風貌成為了重要的觀光資源。不論是金門國家公園或是金門縣政府,都積極的投入相關的工作之中,學術界也撰寫了許多關注戰爭文化資產的論文與研究報告。但在這些研究之中,缺少了對戰爭紀念性本質的探討,也造成了日後修復與再利用工作進行時,戰爭紀念性被抹除或忽視的情形。 本研究關注於戰爭對於不同社群的影響,並從中了解戰爭紀念性是由「國族」、「軍人」、「民眾」三者所建構而成;因此本論文以「多元角色」的觀點論述金門戰爭紀念物的價值,並考量現今戰爭紀念物保存及再利用工作上的困境,試圖建構具有紀念性內涵的工作方針;最後以金門重要的戰爭紀念物-花崗石醫院為案例進行再利用規劃之示範,用以說明再利用工作重點為何。 本研究結論有四: 1.金門戰爭紀念物具有多元角色觀點的價值。 2.再利用觀念偏差造成戰爭紀念物破壞。 3.政策制度造成戰爭紀念物再利用的困境。 4.金門戰爭紀念物再利用核心應為戰爭紀念性的傳承。 藉由本論對戰爭紀念物再利用的探討,期望能提昇我國對戰爭紀念物的重視,使金門的戰爭紀念物能夠永續保存,並成為宣達和平及撫慰傷痛的重要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