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240.205

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公會堂建築為都市近代化與殖民需求下而出現的建築類型,主要作為公眾集會及社會教育場所。日治以前,臺灣傳統生活若有需要聚集群眾時,往往在地方上的大型廟埕舉行,是一種鬆散不易由官方主導的行為。 明治維新實施富國強兵政策,產業革命使國家的財政進步、人民經濟水準提升,但也產生了勞工運動、社會主義思想擴散以及都市快速發展導致的農村衰敗等問題。為此,日本政府發起了「地方改良運動」,培養具有明確國家意識的國民,其中獎勵地方設置公會堂即是其中一種具體的方法。 日治初期,臺、日勢力壁壘分明,反映在聚落空間結構中。新式活動的引入以及商業發展的需求,使臺、日雙方也嘗試在此新式建築中找到彼此的「合作」模式。一九二○年代,殖民地臺灣一方面跟隨內地政策推行地方自治,加上地方發展需求,使公會堂被大量地興建,另一方面隨著民族主義思潮在世界各地蔓延,殖民統治遇到極大的挑戰,公會堂也成為新式思想傳播與當權者控制、思想改造的角力場。一九三○年代,隨著戰事逼近,公會堂成為了皇民化教育政策的執行地點之一,使其政治色彩更加濃厚。 公會堂建築的設置與都市或聚落的發展息息相關,此類型建築的研究,可以了解臺灣日治時期「半官方」類型的建築形式,也可以藉由其興建過程的探索,一窺日治時期「半官方」組織的運作。

  • 學位論文

1905年(明治38)4月臺灣總督府將菸草納入專賣項目,以作為獲取財政的來源;光復後專賣局更名為公賣局,並接收日治時期原有資產與事業,延續日治時期栽培區制度,分設臺中、花蓮、嘉義、屏東四個菸草生產區,其中臺中菸區(含臺中、彰化及南投)屬區域型菸草種植區,係透過交通設施串連;其餘三處屬集約型,但因種植型態的差異使得此區發展具有獨特性。臺中菸區的菸業發展係因交通運送設施的進步及市場需求下逐步擴展相關產業設施,亦因氣候、土質及水利灌溉等條件,造就該處於光復初期成為全臺菸業最興盛之處。本文試圖探討此區菸業發展歷程,如何運用交通網絡的發展來呈現菸業鏈的形成與演進。 首先透過1920年(大正9)專賣局開始記載該菸區之種植範圍,初步了解有申請許可耕作地的周圍自然環境均是適合栽植菸草,亦因交通運輸設施便利,耕作者會利用東西向發展的輕便軌道及南北向縱貫鐵路作為菸草運輸工具,使得臺中菸區種植狀況為四區中產量最高、面積最廣。但日後隨著菸草南移種植、市地重劃等因素影響,造成種植區域的變遷、產業設施移築等,使菸業創造出不同的樣貌型態。因此,本研究論述產業發展與變遷,以了解各時期產業設施設置區位及相關條件因素之間相互建構關係,並利用圖版建構臺中菸區的菸業鏈,作為目前僅存產業設施現況極為重要之記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研究臺灣越劇的演出狀況,以1950年隨國軍來臺的越劇演員組成「風虎劇宣隊」,在美都麗大戲院演出為始,2004年再興青年越劇團在美國公演為終。1949年國民政府和軍隊陸續遷臺,多樣的地方戲匯集寶島,越劇是其中之一。風虎劇宣隊的演出,讓越劇正式登上臺灣戲曲舞臺。軍中越劇隊解散後,錢秋卿和楊餘慶相繼舉辦民間越劇團,錢秋卿甚至籌辦了臺灣唯一的越劇私人科班。大鵬劇校出身的周彌彌,經香港來臺的越劇名家高瑾和票友嚴憶苓都曾各自創團,顯見越劇曾在臺灣戲曲史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節藉由文獻回顧梳理越劇的發展歷史,第三節提出論文的研究方法和限制,第四節簡介論文的架構大綱。第二章「臺灣第一代越劇演員」分四節,第一節介紹臺灣第一批越劇演員如何渡海來臺,以及之後參與演出的劇團和發展概況。第二節透過訪談第一代越劇主要演員葛少華、張麗雲和霍金翠,勾勒國軍甫遷臺時的演出生態。第三節將臺北越劇全盛時期1950年到1963年的演出劇目分類,並作成十六萬餘字的年表放在附錄。第四節則介紹劇團編制及演出場所。 第三章「臺灣的越劇科班與票友」分四節,第一節介紹錢秋卿開辦的私人科班文字輩,第二節書寫跟第一代藝人差不多時間來臺灣的票友黃潔月,第三節介紹嚴憶苓與她的東山戲劇團,第四節討論京劇演員演出越劇或其他戲曲的因應之道。第四章「越劇表演藝術家高瑾」分三節,第一節書寫高瑾的學戲背景與早期在中、港、臺的演出經歷,第二節介紹她來臺後成立高瑾越劇團的種種,並從影片《梁祝》和《紅樓夢》窺見她的表演藝術,第三節討論高瑾為臺灣越劇帶來的影響和衝擊。第五章「再興青年越劇團」分三節,第一節介紹周彌彌如何創辦再興青年越劇團,第二節書寫周彌彌在兩岸開放後,赴大陸拜傅全香為師,並製作兩部臺灣越劇,融入本土文化。第三節討論再興青年越劇團的影響。第六章「結論」,提出本研究的意義和缺憾,以及後續研究的方向。 紅極一時的越劇因為沒有如歌仔戲的本土方言優勢,而漸漸與其他大陸地方戲一樣湮沒,盼本論文能拋磚引玉作為研究越劇在臺灣的起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高雄市楠梓區右昌位於後勁溪的南邊,西邊緊鄰軍港,地勢為前後高、中間下凹,過去下凹處有棵大芒果樹,以在地的風水傳說為船肚穴。 右昌地區約從鄭氏時期開始有大量的人口進入開墾(軍屯制度),此為聚落的雛形。後經清治、日治直至戰後,此區的聚落也隨之而有所改變。除此之外,在地人的傳統建築(以下稱之為傳建)也逐漸減少,匠師的技術也已經消逝。 筆者研究重點將會著重在聚落的變遷及傳建的研究上,研究的方法會先從文獻史料著手,自然環境、歷史、信仰、社會及聚落變遷,並從中分類現有的傳建。 本研究分四個章節,第一章為歷史:內有楠梓及右昌的地理位置、後勁溪的改變,及其地名由來。 第二章為右昌的歷史簡述:附近史前遺址、行政區域的歷史劃分、生計及都市計畫。 第三章為右昌聚落的發展:人口的組成、大姓的分布(如楊家古厝,指定為古蹟);右昌著名的傳統「不燒金、不普渡;每月農曆初二、十六不做牙,祭拜方式均以清香、清茶、鮮花、水果祭之」的由來、四間廟宇的介紹、其祭祀活動、陣頭及交陪,及右昌的傳說。 第四章為建築的類型:古厝、古厝的建材、介紹、朝向、工法的分類等。 最後是結論、後續研究與建議。

  • 學位論文

士林官邸公園從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來臺,迄今解嚴開放供民眾共享,它反映文化面向與歷史真相。官邸公園內目前有四處被指定為古蹟建築,相較於日治時期的菓樹栽種成效,百年來歷經不同負責單位、空間改變、園藝栽種主題更迭,在功能詮釋上因著時代需求呈現不同的面向與轉變。 本文運用文獻、日治時期的報紙、田野調查、史料檔庫、訪談等,以歷史演變為主軸,將日治時期殖民政策的熱帶蔬菓栽種,其空間規畫與成果,和戰後國民政府找尋「官邸」建築之處,與植樹墾園營造私家花園的隱蔽氛圍,呈現完全不同的空間運用。臺灣政黨輪替後,主政者把原有的私家花園開放供民眾共享,足以讓實驗菓園→隱密花園→遊憩公園,化為群體認同形構文化要件,並累積成為邁向社會精進的能量。 本研究從理性與感性的角度進行文化資產保存之探究。在特定的體制和時空更迭下依序從經濟性菓園到政治性官邸私園,迄今為休憩性之民眾共享公園,這些物質性的機制,存在於空間功能定位、空間規畫、植物栽種等,分布在各個歷史階段中;期許透過研究,得以解析超過百年的空間規畫與栽種計畫,以及全民共享的獨特文化價值。

  • 學位論文

「文化資產教育」(Heritage Education)係指運用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教學資源,藉此認識歷史和文化之教與學的方法,涉及跨文化與跨學科的教學實踐(Kathleen Hunter 1988;Maria Grever & Carla van Boxtel 2011),對於提升遺產保存意識、凝聚在地認同並培養多元文化關懷具有深刻影響。而「文化資產教育」之討論雖源於歐美,然在內涵與目標上與「鄉土教育」實踐多有相近之處,甚至發展脈絡一致。本文試就二者之定義、目標與涵構進行討論,並藉由北投地區的各級學校實施文化資產應用於教學的概況,鎖定北投區北投國小為具體個案探究二者的發展脈絡與應用現況。 北投為台北市文化資產保存運動發展最早的區域之一,並於1990年代透過民間和學校單位的共同努力,將地方文化資產運用於鄉土教學。本文界定之北投文化資產,係以「地方文化資產」(local heritage)為討論基礎,包含經文資法指定、登錄或列冊的「法定文化資產」,及未具法定身分、由北投社群共同認定的其他在地文化資產。本文除了針對北投地區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方面之文化資產教育發展脈絡與實踐概況進行梳理,更進一步以北投國小為例,分析其自1902年北投公學校(北投國小之前身)設立起之鄉土化教學,至2015年(104學年度第二學期)止之地方文化資產相關主題教學內容,透過文獻蒐集與分析、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爬梳北投國小鄉土教育之發展歷程、教學困境與實踐成果,進而初探北投文化資產教育之知識體系、價值認知、應用現況,及歷時性轉化,期能提供未來文化資產教育規劃實踐之參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日本在明治時期開始其博物館制度的發展,並在之後受到世界第一座成立於1891瑞典的斯堪森野外博物館影響,以及國粹主義的崛起,在戰後高度發展的時代中,開始思考建築移築保存的方式,並付諸實現。現今在日本野外博物館就高達66座,其中更未包含許多地方型的小型民家園。而日本由於自身木造建築的技術發展,造就了建築遷移的普遍性。而這種遷移的方式在日文當中稱為移築。此外,日本的建築遷移保存也由於日本文化財法的寬容,即使是國家指定之重要文化財,都可在遷移之後還繼續保留其文化資產保護身分,這一點也是與台灣最大不同之處。 在台灣的建築遷移保存的研究不多,而且多半以個案分析來進行研究調查。如中原大學建築系王巧瑩在民國九十五年所研究的《林安泰古厝拆遷事件後,台灣地區之歷史性建築遷移保存案例研究》中,則使用了「建築遷移」的用語。但根據日本東京大學藤井惠介教授的研究顯示,建築遷移保存則可分類為兩種。一種是以短距離方式的建築移動,日語稱為「曳家」的遷移方式。而另一種則是以建築解體的手法,將建築構件以運載的方式運送到距離較遠的基地上並重新組合建造與復原。這種遷移手法則稱為「解體移築」。本研究由於探討的方向為建築解體之後,至野外博物館復原的保存手法,因此此研究內文用語將延用日文的「移築」一詞來稱呼此遷移手法。 本研究欲探討日本野外博物館對於移築建築之保存手段、經營方式與維護、館內建築修復的問題與文化財保護法之關係。並且從歷史中了解日本建築文化的相異性,以及對於建築移築保存之觀點及優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匾額被視為傳統建築的門面,同時具有文學、藝術的表現。僅需要少數幾個字,卻能反映當時的社會、文化與歷史面向,甚至是變成家族的祖訓。論文學層面-匾額上的題字內容向來以簡短的文字論述其建築或人物表現;藝術層面-匾額為結合書法、雕刻、彩繪、安金等工藝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歷史層面-從匾額落款年代便可推判其建築物的歷史,更是一項極具保存意義的文化資產與相關研究的重要線索。 本研究是從個人的生活經驗出發,訪談作匾師傅的生命經驗、專業知識。經由觀察宗族(家廟)文化中的晉匾習俗與相關儀式進行,透過實際參與匾額工藝製作過程,記錄匾額工藝與金門作匾行業的發展現況,最終呈現的是金門地區匾額工藝特色。 綜合本研究發現指出:金門目前仍保留手工製作的匾額工藝,對於匾額製作量減少,作匾師傅仍樂觀地看待作匾行業的延續,即使匾額工藝行業式微,但是匾額所代表的象徵仍是不變。

  • 學位論文

虎尾寮建築與合院式虎尾寮建築曾經遍佈全臺灣,有些地區也以虎尾寮作為地名,但現今存在的實體建築並不多見。此種建築形式的特徵與平埔族建築的特徵極為相似,但是卻又可以發現虎尾寮與合院式虎尾寮同時擁有漢式建築的元素,形成一種融合平埔族建築與傳統漢式建築的混血建築形式。所處地區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風俗民情、政經背景有所不同,全臺灣的虎尾寮建築形式也不盡相同。 北部大屯山地區目前尚保存著十棟罕見的虎尾寮建築,其中又可以分為虎尾寮及合院式虎尾寮兩種建築類型。有別於一般傳統漢式建築,虎尾寮建築的最大特色就是將大門開在建築物的短邊(山牆面),屋身平面呈縱向排列;一般傳統漢式建築的正身開門則在建築物的長邊,屋身平面呈橫向排列。虎尾寮建築開門於短邊的特徵也進一步造成合院式虎尾寮的虎頭(正身)呈縱向排列,形成一個「川」字形;而傳統漢式合院建築則是呈「ㄇ」字形。如此罕見且極具特色的虎尾寮建築需要更深入的探討與了解。 本研究將透過現場調查、屋主訪談、文獻探討等方式,紀錄北部大屯山地區虎尾寮建築的格局、空間、形式、構造、材料、現況,並探討虎尾寮建築與平埔族建築、臺灣漢式建築之間的關聯性。

  • 學位論文

日軍聯合艦隊於1895(明治28)年3月攻佔澎湖島群島後,於同年4月與大清帝國簽定日清媾和條約(即馬關條約),將割讓的遼東半島、臺灣及澎湖群島納入日本領土,日軍為了日後的作戰準備而不斷改變並增設澎湖島的軍事設備。 因此,本文自1895(明治28)年3月25日,日軍接收清末軍事基地始,至1945(昭和20、民國34)年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條件投降期間之澎湖島軍事防務演變為主要撰寫範圍,探討要塞防禦佈署的戰略規劃與防禦措施,分析當時世界戰爭形勢改變導致澎湖島要塞的變化,並說明築城工事的重要性與澎湖島要塞的歷史紋理。 另一方面,國民政府接收澎湖島軍事要塞後,砲臺的空間形式因近年來國防部用地的釋出等原因使得其得以公開並開放觀光與規劃再利用之用途;正因如此,要塞設施的保存亦是日後重要的文化資產課題之一。

本文將於2026/12/31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