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63.31

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所)學位論文

長榮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近幾年來,台灣毒品的使用愈來愈嚴重,更蔓延到學生、演藝人員、軍警人員等社會上各個階層,毒品時常造成個人、家庭、治安、傳染等問題。此時需要一個可靠且快速的方法來進行毒品初篩試驗。現行濫用藥物的尿液檢驗通常分為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初篩檢驗(screening test)檢驗方法快速、操作容易且不需經過任何的前處理就可上機檢驗。 一般採用免疫學分析法(immune assay),經初篩檢驗後,若為陽性或有疑問時,需進行第二階段之尿液檢驗,以免產生誤判。第二階段確認檢驗(confirmatory test)對初篩檢驗所檢驗出為陽性的某特定之藥物或代謝物進行檢驗。為提高檢驗之可信度及準確度,目前確認檢驗方法多為氣相層析質譜儀(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也是大多數檢驗機構所使用的分析方式。本研究文章是利用Marquis reagent呈色法對尿中的安非他命進行定性分析,以Marquis reagent呈色法與尿液安非他命反應產生橘色到棕色呈色反應,之後再將反應過後的尿液,以分光光度計使用固定波長進行掃描。結果顯示Marquis reagent呈色法適合實驗條件為室溫(25℃-27℃) 、非日照以及短時。由實驗結果可以發現Marquis reagent呈色法比起一般我國現行免疫學分析法來的快以及便宜,在日後發展上或許可以取代現行公告方法,提供毒品篩檢一個更快速更有效率的方法。

  • 學位論文

由於事業單位在製程過程中,常以高速空氣輸送有機溶劑,此舉可能造成有機溶劑發生霧化現象,進而產生靜電釀成火災爆炸事故。為了避免類似災害發生,本研究以高速空氣輸送管線內之有機溶劑,並於管線末端之法拉第筒量測靜電量。於實際測試之結果發現,以高速空氣輸送有機溶劑時,靜電荷產生量會隨著輸送之空氣流速、管線長度以及有機溶劑之劑量的增加而上升。此外,當輸送管線之電阻率愈高時,愈容易產生靜電,管線中若含有雜質時,也會提高靜電量的產生。實驗中發現,當空氣濕度較高時對於靜電荷之產生有極大的影響。本研究綜整蒐集之文獻以及各項實驗結果進行分析探討,並提出有機溶劑於高速中輸送危害之改善對策、空氣輸送有機溶劑之限速估算式以及相關建議,可作為未來事業單位進行類似作業之參考,以避免火災爆炸事故發生。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因應台灣化工廠,高溫管線內之油品洩漏至保溫材內,進而引發自然發火之火災事故,然而台灣近來因此情況導致自然發火事故之發生時有所聞,但目前鮮少對於油品自然發火之機制進行深入探討。 本研究提出油品自然發火之影響因子,經由實驗設計探討影響因子與油品自然發火發生機制之相關性進行一連串之研究。由Semenov理論及案例中提出五項影響因子,經由實驗設計出32種實驗情境進行自然發火實驗,改變油溫之方式求得32種情境之發生自然發火最低臨界溫度,利用32種情境之臨界溫度分析探討油品、油量、多孔性材質、多孔性材質厚度、環境濕度及有無多孔性材質等多項參數與發生機制之相互關係,多方面探討油品自然發火之現象,實驗結果利用Semenov理論及文獻之熱差式掃描量熱法(DSC)的測試結果,探討五項參數改變與自然發火之發生機制及結果不同之原因,實驗結果顯示,油品是否於多孔性材質內,證明了自然發火與自燃兩種現象不同之重要性,亞麻仁油與大豆沙拉油其初始油溫於攝氏150度至250度即可發生自然發火現象,但若使其發生自燃現象,其分別需加熱至高達攝氏343度及攝氏445度之油溫,由此得知自然發火之危害性,且廠內多使用保溫效果較佳之保溫材,由實驗結果顯示,熱傳導係數小的岩棉,使自然發火更易發生,故危害較大,而濕度越大亦越容易發生自然發火。 本研究提出自然發火發生機制及影響因子,並分析各參數與發生機制之相互關係,多方面探討自然發火之發生原因,以期將實驗結果提供工廠製程危害分析之參考依據。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台灣科技發展蓬勃,隨著生產產品之精細化,所使用到的原物料也更多元,且八仙樂園粉塵閃火後,造成嚴重之後果,使我國各塑膠工廠開始檢視其廠內是否存有粉塵危害可能導致粉塵爆炸,但因工廠使用之粉塵眾多,若要一一進行最小著火能量(MIE)實驗,需花費大量時間與金錢,故本研究將最小著火能量(MIE)實驗結果進行歸納,得出單一濃度測試之粉塵快速危害分級方法與標準。並且協助工廠測試268 支粉塵,進行粉塵危害分級,其中高危害性粉塵數量並不多,高風險層級的第一、二級粉塵只占總粉塵的10 %,因此發現以此方式能將危害粉塵迅速分類出來,便能有效降低工廠執行粉塵防護之難度,而本研究更進一步探討,將不同著火能量粉塵混合後對於MIE之影響,發現當第一級粉塵混合第四級粉塵時,惰性粉塵之密度將影響惰化效果,此研究結果能做為工廠執行安全防護之依據。

  • 學位論文

在監測機構工作將近八年,從採樣助理到業務經理,從介質準備、收樣及轉包,這些過程中很多複雜而且耗費人力的作業流程,還有公司面臨到人才流失及新同事接受新工作的適應期太過攏長,在管理階層的主管們思考篩選適合的方法和執行方式,將監測機構、實驗室及公司管理制度做電子化管理,達到降低工作量、有效作業時間及減少人為錯誤為目的。 本研究主要是建立一套符合法規內勞工作業環境監測機構的管理化系統,目前規劃的系統包含八個子系統,包括:使用者權限管理、會計管理、人員組織管理、監測管理,儀器管理、品質分析及樣品分析管理、藥品管理、安衛資訊管理等,其目的希望將原有的採樣機構流程與實驗室流程進行串聯,再搭配上攜帶式裝置的使用,進而減少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失誤率。 作業環境監測機構中,採樣及實驗室有數以百計的表單,主要軟體可將這些表單自動轉換為各部門所需的表單格式。透過人員、儀器、藥品等管理系統的紀錄,管理者可以有效的評估工作效率、儀器使用、藥品使用等狀況,進一步瞭解公司營運情況。而在安衛資訊管理系統主要功能,是提供客戶端安衛資訊的查詢,進一步瞭解客戶除了在作業環境監測以外的需求,多元化的服務來提高公司品牌價值及客戶滿意度。

  • 學位論文

背景與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台南市某醫學中心結核病的發生率趨勢及相關共生疾病分析。 研究方法:從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國結核病資料庫摘取2015年到2016年間該醫學中心通報的結核病個案加以分析結核病患者及相關共生疾病之人數並計算發生率與死亡風險,並以肺內外結核的特性來評估其流行病學。 結果與討論:研究顯示年齡越大結核病的發生率呈現增加的趨勢,其中以大於65歲族群增加最為顯著。而408位結核病病人中併有糖尿病者佔96位,發生率為23.5%、末期腎臟病佔80位,發生率為19.6%、癌症佔65位,發生率為15.9%、肝硬化佔15位,發生率為3.6%、愛滋病佔6位,發生率為1.47%,由此統計資料指出65歲以上年齡層合併有糖尿病、末期腎臟病、癌症的患者對於結核病的感受性較大。此外未完成治療即死亡的共有63位,藉此分析結核病與不同共生疾病所造成的死亡相關性,經由R統計執行邏輯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並計算勝算比(odds ratio, OR)和其95%信賴區間(95% confidence interval, 95%CI),得知肝硬化OR值為1.94 (95%CI 2.11~24.60)、頭頸癌OR值為1.69 (95%CI 2.75~10.97)、末期腎病變OR值為0.85 (95%CI 1.19~4.59);年齡區間65歲以上者OR值為2.14 (95%CI 1.47~172.72),以上皆與死亡有正相關並具有顯著意義(OR值>1或95%CI無跨越1),研究中更是呈現出年齡區間65歲以上者其死亡風險為40歲以下者的8.57倍,由此可知年齡對於罹病後的死亡率具有顯著意義。 結論與建議:建議對結核病病人作例行糖尿病篩檢、癌症篩檢、相關疾病的抽血檢驗等措施。由於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現有的全國結核病資料庫「中央傳染病追蹤管理系統」中缺乏共病的統計資料,使得資料不完整,希望能建立結核病與這些免疫缺乏患者的關係,期望有更多的族群背景以提供一個較佳的資料庫,指引未來防治新策略。

  • 學位論文

一般良好工程實務涵蓋驗證過,並廣泛接受的工程方法,操作程序,維修,檢查和測試作業的實務,且提供適當的,符合成本效益與詳細文字敘述的解決方法同時已達到客戶及法規要求。良好工程實務GEP被廣泛接受的最主要原因是:它是最符合經濟效益的做法。GEP必須遵守一般國際廣泛認可各領域專業組織,結合全世界相關領域的資源技術及經驗,所制訂的規範,如: API、NACE、ASME……等。 本研究乃針對2014年發生之高雄氣爆,以良好工程實務的角度去探討事件。發現整個事件相關人員,完全沒有任何良好工程實務之基本概念,從企業安全文化,組織架構,人員資格,管線之基本材料選擇,管線設計,維修保養,陰極防蝕,緊急應變,更遑論要求其承攬商,具備如是能力及資格,甚至主管單位之勞動檢查人員,亦不具備有相關管線檢查能力及資格,發生事故乃遲早之事。 台灣石化業內在及外在環境持續惡劣,如果再不把安全管理做好,台灣不只是石化業沒有明天,整個高科技業,甚至整個台灣都沒有明天。 台灣沒有足夠的資源、技術及經驗,訂定本土的規範,擷取國際公認的良好工程實務做法,是最經濟務實的做法,工安不打折,一次到位乃當前台灣石化業面臨惡劣生存環境所必須走的一條路,只有回歸良好工程實務的基本面,跟國際證照接軌,台灣才有明天。

  • 學位論文

為了瞭解石化產業作業勞工苯暴露實態及暴露風險,本研究針對石化廠區工廠內作業勞工進行苯暴露的空氣濃度及尿液生物偵測指標物測定。研究以美國工業衛生協會(American Industrial Hygiene Association, AIHA)建議的全面性暴露評估策略對每一個廠區作業勞工劃分相似暴露群組(similar exposure groups, SEGs),在每一個SEG以隨機抽樣方式選定勞工進行暴露採樣測定。勞工個人空氣中苯暴露濃度測定,以填充Carbopack X吸附劑的熱脫附管作為採樣介質,搭配個人空氣採樣幫浦進行採集。採集樣本以熱脫附儀搭配氣相層析儀(gas chromatography, GC)及火焰離子偵測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進行樣本分析;生物偵測指標物部分,採取勞工上工前、中午休息、下工前的尿液樣本,然後以頂空(headspace, HS)萃取進樣器及氣相層析質譜儀(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量測尿液中苯本體、苯的代謝物質t,t-muconic acid(t,t-MA)及S-phenylmercapturic acid(SPMA)作為生物偵測指標物測定。於樣本收集同時,給予受測勞工一份工作紀錄表,紀錄個人基本資料及一天工作時間內每十五分鐘所執行的工作項目,了解可能造成勞工苯暴露的主要工作項目及影響因子。本研究完成對21個石化廠區(以代號A01~A21表示),1485個勞工個人空氣苯暴露測定,464個尿液樣本生物偵測指標物測定。測定結果顯示:所有廠區的作業勞工空氣中苯暴露測定濃度平均值(±標準差)為4.59 (±35.56) ppb,各廠區勞工的空氣苯暴露實態濃度算術平均值範圍介於0.23~23.78 ppb,算術標準偏差範圍介於0.28~118.53 ppb,顯示大部分廠區勞工空氣苯暴露存在相當顯著的變異;少數廠區有高於100 ppb的最大測定濃度。整體而言,所有廠區勞工苯暴露測定濃度皆遠低於我國法定容許暴露濃度1 ppm。有關尿液生物偵測指標物t,t-MA和SPMA測定結果,顯示在勞工低濃度空氣苯暴露下,苯暴露濃度僅與下午尿液SPMA的測值存在低關聯性(r=0.27),針對t,t-MA/SPMA的比值與空氣苯暴露測定濃度及抽菸習慣的迴歸分析,發現抽菸習慣較低濃度空氣苯暴露對此比值R的大小有更大影響,也確認抽菸習慣確實會造成勞工尿液t,t-MA代謝量的增加,但較不影響SPMA的代謝量。本研究使用貝氏統計分析針對21個廠區106個SEGs勞工苯暴露的風險等級機率進行苯暴露風險推估,發現有23個SEGs勞工苯暴露在等級4有大於5%的機率,這其中又有9個SEGs勞工苯暴露在等級4有大於20%的機率。雖然廠區勞工苯暴露仍符合法令規定,為了保護苯暴露易感受性勞工及降低勞工苯暴露風險,應將高風險等級的SEGs列為重點監測群組,需要對這些群組勞工的苯暴露進行更多的評估。

  • 學位論文

研究目的:本研究對石綿使用行業之勞工,以現場訪視及暴露採樣方式,進行作業勞工石綿的暴露評估,以瞭解不同作業勞工的暴露狀況,據以訂定適合該行業作業勞工的健康危害預防對策。 研究方法:研究中對石綿使用行作業環境中可能存在的石綿暴露和潛在的健康危害進行文獻回顧,實施作業環境現場訪視,擬定作業環境監測計畫和進行作業環境和勞工石綿暴露採樣。本研究共完成10家現場訪視,及採集111個樣本,所採集樣本以位相差顯微鏡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從石綿使用行業勞工作業環境的測定結果顯示,煞車來令製造廠的作業勞工的石綿暴露測定平均值(0.01665 fiber / cm3)均低於我國法定的容許暴露濃度(0.15 fiber / cm3),煞車來令製造廠作業勞工的石綿暴露符合法令標準,但有少數作業勞工的石綿暴露測定值(0.1479 fiber / cm3)接近於於我國的石綿容許暴露濃度,應注意可能有過度暴露引發健康危害風險問題。 結論:本研究對石綿使用行業勞工進行石綿暴露測定,得以掌握不同作業勞工的石綿暴露的暴露實態,推估其暴露危害風險,對於有較高暴露危害風險的作業勞工(混料,初坯熱壓以及研磨),應優先執行暴露控制改善,降低其暴露風險。同時也對這些勞工,推廣相關暴露危害預防知識,加強勞工自我保護意識,以確保作業環境的安全健康無虞。 關鍵字:石綿ヽ煞車來令ヽ暴露測定ヽ石綿使用

  • 學位論文

職業性肌肉骨骼傷害(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是一種因工作不當造成的肌肉骨骼傷害,過去研究顯示醫療服務業是職業性肌肉骨骼傷害的高危險群,因此本研究以醫院員工為對象探討上肢職業性肌肉骨骼傷害盛行率及相關危險因子,以做為傷害預防之參考。本研究以問卷為調查工具,使用北歐肌肉骨骼系統調查問卷表(NMQ)來評估上肢骨骼傷害問題,同時收集工作因子、個人因子、社會心理因子及勞動條件等潛在危害因素,共發出700份問卷,回收了675份,回收率為96.4%。 研究結果顯示,醫院員工上肢肌肉骨骼不適之盛行率為82.8%;各部位盛行率為肩膀71%、脖子62.7%、手腕32.4%、手部29.2%及手肘22.5%;以不適的程度分級,達到嚴重或極嚴重者,手腕為26.1%、手部25.2%、手肘18.8%、肩膀3.1%及脖子2.6%。逐步廻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BMI、教育程度、睡眠、自覺生活品質、總年資、工作負荷量、員工類別、使用很重的手工具、提舉上臂、推拉重物、工作桌/椅高度不合適、工作心理負荷等因素與上肢肌肉骨骼不適有重要相關;其中,工作桌/椅高度不合適之因素同時與脖子、手腕、手部及手肘等部位均有相關。 雖然本研究中醫院員工較多數有肩頸不適的問題,然而嚴重程度上,手腕與手部則遠遠高過肩頸部位,建議醫院應優先找到這些手腕與手部不適的員工,給予積極協助。此外,工作桌/椅高度不合適之因素同時與脖子、手腕、手部及手肘等部位均有重要相關,顯示本工作職場的人因設計考量不足,醫院管理者及職安部門應正視此問題,並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令,重新檢視其人因性危害預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