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69.45

中原大學會計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隨著時代的進步,愈來愈多人會進行投資,並會評估投資公司之經營績效,作為投資決策時的參考依據。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公司財務報表重編前後,股票報酬與盈餘及現金流量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投資人面對財務報表重編公司,是否會改變其對於盈餘裡應計項目與現金流量因素之權重分配。本研究樣本期間為1991年至2010年,其中包含1994至2007年曾重編財務報表之公司,並取得重編財務報表前後三年之資料,以清楚比較財報重編前後所產生之影響,且將樣本區分為強制性與自願性樣本,以清楚比較投資人是否會因重編類型不同而改變投資權重之分配。結果顯示,在公司發生財務報表重編前,股票報酬與盈餘之關聯性較高,但是在公司發生財務報表重編後,股票與盈餘之關聯性明顯降低,反而是股票報酬與現金流量之關聯性顯著增加,表示投資人在公司財務報表重編後,會趨向仰賴現金流量作為衡量公司績效之參考依據。也發現公司財務報表重編後,投資人會分配較多權重予盈餘裡之現金流量因素,且由於強制性重編的舞弊可能性較高,所以投資人也會分配較多權重給現金流量因素。有趣的是,當投資人得知公司為自願性財務報表重編時,依然會相信其財務報表品質,認為公司較沒有舞弊或盈餘管理之情形,所以研究結果顯示,財報重編前後投資人之權重分配並不會有顯著之改變。從本篇研究可以得知,在公司發生財報重編後,投資人的確會較仰賴現金流量,且會因公司財務報表重編類型之不同,能分辨出公司是否有舞弊或盈餘管理之可能,而改變投資權重之分配。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企業財務危機之研究一直是財務領域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有許多的研究利用財務因素與非財務因素來探討對於財務危機公司之關聯性。中國大陸自2003年開始重視公司治理,利用國外先進之公司治理機制來強化中國大陸企業之內部控制制度,進而提升公司績效以及減少企業發生財務危機之可能性,因此本篇研究利用了財務因素與公司治理因素來檢測其對於ST財務危機公司之關聯性。 當公司體質發生問題時,公司會利用一些手段來掩飾其財務狀況,例如虛飾財務報表、資產高估、負債低估或是利用財務資訊附註揭露等方式,因此本篇也利用了十四種公司之違規類型來檢測其對於ST財務危機公司之關聯性。 本文利用中國大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採取2003至2010年間中國上市公司之11,620筆公司資料來作分析,其實證結果彙總如下:(1)有發生違規之公司,較會形成ST財務危機公司呈現顯著正相關;(2)營業活動現金流量對總負債比率、總資產報酬率、流動比率、總資產週轉率對於ST財務危機公司呈現顯著負相關,負債比率對於ST財務危機公司呈現顯著正相關;(3)管理當局持股比率、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對於ST財務危機公司呈現顯著負相關;(4)公司違反違規購買股票之規定、公司違反虛飾利潤之規定、公司違反推遲披露之行為、公司違反虛假陳述之行為、公司違反重大遺漏之規定、公司違反操縱股價之規定、公司違反違規擔保之規定、公司違反其他之規定對於ST財務危機公司呈現顯著正相關。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1999年至2009年底國泰安(CSMAR)資料庫中以因連續兩年虧損被中國證監會列為ST公司定義為特殊處理公司並與特殊處理公司發生財務危機時之(1)同年度、同產業、市值規模相似及(2)同年度、同產業、資產規模相似等條件相似之正常公司,進行配對。並擬以1:3之比例,為研究樣本,使用裁決性應計項目(DA)、經營績效(ROA)與成長機會(Tobin's )作為衡量指標,並運用Logistic迴歸分析,探討中國大陸特殊處理公司與盈餘管理、經營績效、成長機會之關聯性。基於本研究之目的,透過實證研究歸納出以下結論: 企業使用裁決性應計項目對特殊處理公司呈現顯著的正相關,表示管理當局操控裁決性應計項目愈多時,愈容易成為特殊處理公司;企業之經營績效對特殊處理公司呈現顯著的負相關,表示管理當局經營績效愈差時,愈容易成為特殊處理公司;成長機會對特殊處理公司呈現顯著的正相關,表示管理當局成長機會愈高時,愈容易成為特殊處理公司;裁決性應計項目與經營績效對特殊處理公司呈現正相關但未達顯著水準;裁決性應計項目與成長機會對特殊處理公司呈現顯著的正相關,表示管理當局操控裁決性應計項目愈多且為成長機會較高之企業,愈容易成為特殊處理公司。

  • 學位論文

郵政總局為了因應經濟自由化和競爭者越來越激烈之環境,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改制成由交通部100%持股之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並做了多項組織內部改革,增加競爭力與營運機動性。本研究以民國85年至民國98年級郵局公司化前後各七年作為樣本期間,運用隨機邊界分析法衡量25個縣市之郵政單位投入對產出之影響,並且分析不效率效果因子。 分析結果發現,支局數與委辦業務處數兩個投入變數與函件收寄量、包裹收寄量、快捷郵件收寄量、儲金結存金額、開發匯票總額、簡易壽險保額等六項產出值均呈正向顯著關係。在探討不效率因素方面則發現,產品多樣性與儲匯業務之產出呈顯著正相關,人口密度與郵務業務之產出呈顯著負相關,景氣繁榮與郵務業務和儲匯業務之產出呈顯著負相關,以其他壽險業者分支數為競爭者之變數發現,競爭者數與壽險業務之產出呈顯著負相關,地區別因素與儲匯業務和壽險業務之產出呈顯著負相關。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公司發生財務報表舞弊、掏空資產及破產的情形日益增多,探究其原因發現,大多數的公司未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為了進一步落實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並維持其有效性,臺灣證券交易所及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於86年要求上市(櫃)公司應自行評估其內部控制及出具內部控制報告書,並委託會計師進行審查,要求「內控聲明書」須於每年申報且刊登於年報及公開說明書中。因此,會計師在內控制度有效性的評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信用評等機構在評估公司內控制度有效性上所扮演的角色與會計師類似,故本研究欲探討信用評等機構給予公司信用評等之良窳,是否會影響公司發生內部控制缺失之可能性?並進一步探討信用風險評等等級對不同型態(會計層級v.s.公司層級)內部控制缺失之影響? 本文的實證結果顯示,信用風險評等與內部控制缺失之揭露呈現顯著正相關,意指若信用評等機構給予公司較佳的信用評等時,公司對於其內部控制的控管也會比較嚴格,進而降低公司發生內部控制缺失的機率。此外,本研究進一步發現,不論內部控制缺失的分類為何,若信用評等機構給予公司較佳的信用評等時,則公司內部控制產生嚴重缺失的機率會愈低。

  • 學位論文

日益漸增的外資成交金額比重促使政府與企業個體皆積極的去爭取各大外資法人之注目,而許多機構投資者被限制或禁止去投資冒險等級的公司,或持有非投資等級之公司。企業資訊複雜且不易取得攸關資訊都造成企業與大眾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且在投資獲利前更須重視投資風險,故信用風險評等對大眾而言存有重大資訊意涵,但在身為精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中,評等等級是否扮演重要的角色實為一實證問題。本研究之樣本資料涵蓋1998到2009年之上市及上櫃公司,研究資料兼具橫斷面資料與時間序列資料,且台灣法令於2000年12月30日前,對於外資投資我國證券市場依然設有上限,故採用追蹤資料模型與截斷迴歸模型。實證結果顯示信用風險評等愈佳的公司,外資持股意願會越高。故企業若欲吸引外資之注入,應致力於提升公司之評等等級。

  • 學位論文

近來年涉及財報不實的弊案接連發生,國外有安隆(Enron)、世界通訊(World con)等案,國內則有博達、衛道及力霸等案,其中美國訂立了沙氏法案增強會計師之獨立性,減少會計師與受查公司間之依賴度,保持其超然獨立之精神,藉此降低弊案的發生。反觀我國對增強會計師獨立性之相關法規並無強力的規範,因此本研究專注於尚存於我國會計界之旋轉門現象,探討其對我國會計師審計品質之影響。 本研究以1999年至2009年之上市上櫃公司為觀察樣本,探討存有旋轉門現象公司於準旋轉門現象時期之審計品質是否較其他非旋轉門現象公司低;並進一步探討旋轉門現象公司之準旋轉門時期至旋轉門發生當期的審計品質變化。文中以Modified Jones Model估計之裁決性應計數並加入績效控制來衡量審計品質,並以1配2配對樣本方式,設立具旋轉門現象之實驗組及非旋轉門現象之控制組,使用普通最小平方法(OLS)進行實證。 實證結果顯示,相較於其他非旋轉門公司,旋轉門公司於準旋轉門時期之裁決性應計數顯著較高,可知旋轉門現象對會計師獨立性之影響是從準旋轉門時期(即旋轉門現象發生前期)便受損,致使旋轉門公司之審計品質低於其他公司。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採用實地證實研究法,去探討主管與員工之主觀性績效評估與員工獎酬的關 聯性。實證結果發現,主管主觀性績效評估對員工獎酬有正面的影響。員工自評對其獎 酬也有正面的影響。最後,主管主觀性績效評估對於員工自評與員工獎酬之關係,具有 完全中介效果。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一家生產衛浴產品的廠商為研究對象。實證分析的結果顯示:品質類、安全類已實施改善提案有助於製成品成本的降低。此外,品質與成本類已實施改善提案均有助於達成率的提升。

  • 學位論文

從民國八十四年全民健康保險開辦以來,民眾就醫的成本大幅下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民眾可能會因為高齡化或者是就醫成本的低廉而導致就醫頻率相對提高,引起道德危機,亦引起中央健康保險局的財務危機。中央健康保險局也多次調整部分負擔的費率,部分負擔之目的是希望調高部分負擔使民眾能分級就醫,不浪費醫療資源。而本研究之目的為部份負擔的調高對於不同所得水準之民眾在一般門診就醫時選擇就醫地點時的影響。 本研究以中央健康保險局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建置的抽樣歸人檔為樣本來源,樣本總筆數為552,249筆。本研究之實證結果指出主要變數(policyi)在低所得水準、中所得水準以及高所得水準之民眾在2005年一般門診部份負擔調整後,其民眾改變至大醫院就醫之機率皆有明顯降低,意指2005年一般門診部份負擔調整後使各所得水準之民眾有達到分級就醫之政策目的,另敏感性分析之結果亦指出相同之結論,故使本研究之結果更臻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