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250.114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眷村是台灣在1949年到1960年期間,中國大陸各省的中華民國國軍與其眷屬在國共內戰失利後,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徙來台,在台灣由國家統籌為他們興建或分配的居住空間。隨著落地生根後,漸漸的榮民與軍眷所搭建之大範圍違建,亦被認定為眷村的一部分。眷村在使用上對其居民來說只有建物與地上物的使用權,並無房屋所有權,也不用繳納稅金或相關稅金,這種異質的空間結構與居住模式隨著社會變遷、經濟發展、人口成長等因素,加上都市土地不足使之成為都市更新著手的地方。 目前眷村保存再利用方面偏重於文化方面的保存,未能與都市發展整合,是造成保存之眷村難以活化再利用原因之ㄧ。近年來台灣大力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與「文化創意產業」,但法規對於公有的空間在使用上較無彈性,使得再利用後容易淪為再一次閒置,僵化的保存再利用制度,侷限空間機能的可能性。本計劃希望能在保存歷史空間與再利用找到一平衡點,使得眷村的保存與都市共生,而不再是都市中閒置空間和土地。

  • 學位論文

摘要   臺北市整建住宅解決大部分自1940年代末期開始大量出現的違章建築,在國民住宅史及建築計畫上屬於臺灣戰後重要的住宅建築。卻因為日後種種變遷因素而貶低,甚至今日再次淪為都市更新對象,面臨拆除後重建又被拆除的輪迴。然而違章建築的問題,不因更新建築或更現代化而削減。故應透過當時興建整建住宅其生成原因及歷史,瞭解起因及政治、經濟、社會背景下,對居民居住以及建築型態之影響。   在近年相關研究與案例指出,被稱為「推土機式」的都市更新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貧民與違章建築問題不會因為建築更新或現代化而有所改變,亦無法解決這種必然重複發生的現象。加上若僅以時下角度和現代建築精神去批判當時的有限,未免有失公允。因此在了解政治、社會、經濟等時空背景下對於當時興建南機場整建住宅之影響因子,以及對於後來住宅建設的影響,探尋南機場整建住宅曾經的發展歷程以及在國宅平面發展的重要貢獻。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主要以相關文獻的收集、分析及歸納為主。一方面採用文獻調查法彙整臺灣及臺北市國民住宅相關文獻,針對政策、法令及相關制度面,探討政府住宅形成機制與影響因子。另方面透過文獻回顧,搜集戰後初期臺北市政府興建國宅之官方圖資,並分析比較其演變與差異性。建立整建住宅對國民住宅歷程、建築計劃及臺灣住宅歷史上之定位。   從各個角度來看,整建住宅是臺北市特殊背景產生的現象,也非常重要的轉換時期: 一、 整建住宅是臺北市政府首次以較大規模興建之住宅,對於違建拆遷戶居民之現代化歷程有所助益。為政府日後興建住宅起了示範作用,有依據可尋,能快速步入軌道。 二、 在建築類型上,受到前期興建類型的啟迪,衍生多樣的建築類型。開始具有社區意識以及公共設施的產生,就滿足經濟與社會福利最低限度方面頗為實際亦為較佳的方式。 三、 在單元平面上,外部空間將公共走廊與天井結合做出多種通風、採光和動線變化,並延續前期天井、垃圾排除口等特色。多數室內空間以通舖型式,依需求自行規劃使用,在機能分區以及標準化平面的潮流下,為一種新的生活型態之試驗。   總結從研究中可以發現整建住宅作為承先啟後之影響,從臨街面到大街廓的整體開發、出現現代化與機能分區概念以及量化轉型到質化的過程等。由於南機場一、二、三期整建住宅興建較早,做為時代下目的性極強的社會福利住宅,規劃設計內容具有實驗性質,其設計與構想有其獨特之處,具有重要貢獻,在都更重建思潮中應以延續再利用的方式獲得保存。

  • 學位論文

摘要 社區朝向永續發展,是政府近年相關計劃中所擬定的目標,並提出運用生態工法營造社區環境,來推動永續社區的概念。由於各領域在此的認知各有不同,因此本研究冀望從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參與的「社區耕作」行動,對社區造成的影響,進一步來探討永續社區。本研究論文從生活的基本面,重新思考人與土地、人與人、人與社區環境之關係,以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生活達到社區永續與環境永續的目地。 本研究以重劃後的社區-----桃園縣大溪鎮仁和社區作為案例,透過參與式的觀察及深入訪談、由閒置空間的利用與有機植栽,來喚起社區居民對社區環境生態的認知。藉由社區耕作營造社區環境,由耕作行動的參與來產生認同與關懷,從而使個體將過去的習性、慾望以及對環境的態度,產生根本的改變,是一種由下而上且可做為社區永續生活參考模式的自發性行動。由此得知,人類個體對環境永續的體認和覺醒,才是維護環境永續最跟本的力量。

  • 學位論文

【摘要】 都市是人類生活集合體,台灣早期的都市大都是由產業經濟聚集所構成,近年來台灣面臨經濟結構改變與產業外移,讓都市裡留下許多荒廢的產業遺址。而隱藏在都市內不同類型的產業遺址空間,它滿載本土文化色彩的舊區,是市民最真實的都市空間回憶,也是真實見證城市發展歷程。 產業遺址在都市發展策略是以都市更新來促進土地活化,但又缺乏文化資產保存概念,大都以拆除騰空售地或轉開發有利益的商業大樓方式,在無具體的法令與完善的保存機制下,往往將都市裡的產業遺址犧牲掉。 而產業遺址保存案例裡,國內現有問題:(1)法令不夠周延完善,沒有針對產業遺址的文化資產保存之專章(2)都市更新開發機制中,不把產業遺址的文化資產保存為主要考量方向,導致無法保存該產業的歷史命脈,也沒有讓周邊土地的使用機能更加活化,亦未能讓民眾享有到真正之公共利益。 本研究以國外成功的案例,是如何將文化資產保存與都市更新開發結合,讓土地機能更加多元化,以及兼顧文化資產保存。並且回顧檢討台灣案例,來檢視台灣現行法令與機制,試探出對於產業遺址的文化資產保存結合都市更新開發機制之建議。 一個成功的都市更新開發機制,不只能保留產業遺址,使閒置土地活化,讓都市環境美化,也能使文化資產得以保存與再利用。並能在「文化資產價值為主,活化土地利用為輔」的策略原則下,能有效使低密度工業用地轉化為高價值土地之公共利益。不只能讓廢墟變美地,更能創造地方價值與提升生活品質,並賦予閒置場域新生命,成為居民合用的美地。

  • 學位論文

受到生活環境、社會趨勢等因素之影響,國人對於家庭的觀念也跟著改變,進而影響到台灣的人口結構以及家庭組成的型態。在以往的社會,主要之家庭型態為核心家庭,雖然此類型之家庭於現代社會仍佔大部分,但是戶數比例有逐年減少的現象,反而其他類型之家庭型態的戶數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根據行政院主計處之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隔代家庭於1988年時共有3.9萬戶,至2004年止,已增加到8.2萬戶,增加率高達107.3%,由此可知,隔代家庭顯然已成為當前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然而,台灣的住宅空間規劃,大部分是以核心家庭作為考量之空間格局為主軸。雖然隨著家庭型態的多元化,開始出現其他類型之住宅空間,但是,卻缺乏針對隔代家庭之生活型態及使用特性規劃之住宅空間。因此,本研究將以隔代家庭成員之生活型態,以及其對於住宅空間之使用特性作為主要研究方向,並提出四個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角色結構、生活關係結構、空間結構、時間結構四個層 面,探討隔代家庭之生活型態。 二、從家庭結構改變方式與住宅空間變遷過程之相互關係,了解 隔代家庭住宅空間使用特徵。 三、將調查結果歸納整理後,提出住宅空間規劃之建議,以供業 界於未來在規劃隔代家庭住宅空間時作為參考。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論文透過文獻回顧的方式,對隔代家庭的基本定義,先做一定程度的認識,於調查內容的部分,則進一步透過「訪談法」與「觀察記錄法」進行調查,期望透過與個案之家庭成員實際對話的方式,了解居住者於住宅空間中的活動、行為及真實經驗與感受。經過調查與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之結論:1.祖父(母)及孫子(女)的角色結構會受到父(母)親的照顧時間影響;2.祖父(母)的生活關係結構會受到孫子(女)的生活作息影響;3.隔代家庭之住宅空間會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產生變遷;4.隔代家庭成員於住宅空間中,使用頻率最高之空間為客廳;5.孫子(女)於住宅中的使用空間,會隨著祖父(母)的活動而改變;6.祖父(母)在安排使用空間時,是以方便進行家事工作為主要考量。

  • 學位論文

宜蘭的發展因受地形影響,而由北至南的開發,加上蘭陽溪的阻隔,使得溪南的發展較溪北緩慢。而日治時期太平山林場的開發,使得宜蘭受到世界的矚目,三星、羅東、五結等鄉鎮因為林業開發而有了新的變化,由單純的農業加入了工業、商業,因而改變原來的產業結構,影響了這三個地區的城鄉發展,然而到了後期林業盛況不在,當地的產業結構也跟著產生改變,而這種改變對於這三個地區所帶來的影響更值得我們研究思考其發展走向。 第二章所談為台灣林業與宜蘭林業的開發史:從清朝到光復後對於林業的開發對於地方的影響。第三章所談為森林鐵道的建置:因為森林鐵道的設置使林業的開發加速腳步,也讓危險萬分的運送過程減少傷亡,而鐵道的建設也讓偏遠地區的人們往來城市更加的便利,而帶動地方的發展。第四章則談及三星鄉、五結鄉、羅東鎮因林業的開發所帶來的城鄉發展。第五章為結論:從林業影響地方談到現在的變化,因為林業所帶來的影響到因為林業遺留下的文物進行觀光的發展。

  • 學位論文

都市裡的公共開放空間越來越多,已成為民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開放空間中,有許多不同的空間元素,這些元素與設施物的形狀、配置位置等等,會影響空間的氛圍與品質,進而影響到該空間的人潮多寡以及使用意願。在開放空間內,等待行為是發生頻率最頻繁,且在空間裡停留最久的行為,而人們是否願意在某處停留,除了受到環境中的地理條件等客觀因素所限制外,也與心理層面的感受有關。本研究將探討廣場上的各種空間元素,對於等待者的等待位置選擇,以及其心理影響為何進行探討,期望能歸納出建議設計開放空間設計時的準則,避免產生乏人問津的閒置空間。 本研究結論如下:一、等待者最喜歡的等待環境是有陰影的地方,其次是可以坐下的地方,其次是是有包被感的地方。二、等待者雖然不會在景觀水池旁停留等待,但水池可以增加空間的豐富和愉悅程度。三、階梯的形狀高矮不會影響其吸引力。四、空間內的自然感和積極性越高,愉悅感也越高,也越受等待者喜愛。五、能吸引等待者的空間元素多半會使開放感偏低,是因為其包被感較強所致。根據上述的幾點結論,本研究也做出了具體的建議,期望做為設計師未來在設計開放空間時參考的依據。

  • 學位論文

太陽能光電系統 (photovoltaicpower system, 以下簡稱PV 系統)無環境汙染與土地徵收等問題,成為都會區在能源使用上聯想到的第一個方案。建築導入PV 系統,在規劃設計之初,必須考慮太陽能光電板(solar panels)的朝向(傾角)和陰影(遮避)等問題。國內一般透過國外ECOTECT 等電腦模擬軟體,以數位幾何模型進行太陽能光電板之曝曬分析。然而,都會區建築物林立,鄰接建築物造型多元且複雜,以數位幾何模型建構場景(Scene)耗時,不能完全滿足即時性評估的要求外,亦無法充分考量PV 系統運作之實際外在環境因素,導致PV 系統之光電轉換效率常被高估。因此,本文利用魚眼鏡(Fisheye Lens)所取得之場景影像與太陽路徑圖像疊合,以建立一套太陽光電系統設置之簡易評估工具。

  • 學位論文

臺灣今日現代建築思潮已朝多元化發展,其思潮的演進是定著在建築專業人才的實踐過程中,因此建築專業人才的養成是值得被關注的議題。肇基於日據時期的臺灣建築教育,於戰後有極大轉變。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後,來自中國建築專業者,於戰後開始進行現代化的建設,並在臺灣建築教育的發展脈絡中擴展開來。1970年代,留美學生大量回臺投入建築教育工作後,促使臺灣與現代建築教育體系接軌,此一階段可謂是臺灣戰後學習與摸索現代建築的重要時期。成立於1960年的中原建築系,除了契合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體現臺灣戰後建築教育移轉歷程。因此為理解臺灣戰後建築教育實踐與建築發展相互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中原建築系為例,運用歷史研究法,透過文獻調查與口述歷史訪談的方式,分別討論60與70年代不同時期的教育理念、師資、課程以及教學內容,以利理解臺灣戰後初期建築教育實踐之歷程。 經探討與分析後,臺灣戰後現代建築教育實建的過程與內容,在中原建築教育發展過程中可歸納成為下列幾點,並且在發展脈絡中有部分特質,是有延續或蛻變的。在教學內容方面,因受不同時期師資結構的影響,產生「布雜」演變至「包浩斯」課程特質的變遷;在建築設計的訓練上,是從「繪圖式」演變至「理論式」的設計思惟。另外,受中央系統師資與臺灣都市發展的影響,建築史與都市課程的教學皆成為60與70年代重要的課程,並影響後期中原建築系研究領域的發展。整體而言,中原建築系對臺灣戰後建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極具重要性與代表性,如對臺灣建築界而言,建築專業主義的教育特色成為提供臺灣戰後建築實踐主要的人才來源之一;如從臺灣建築教育體制發展來看,五年制的實施與去工程化的課程改革,是當時相當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如對整體建築教育的傳承來看,中國中央系統師資亦為中國現代建築教育開啟新的一頁,並具有承先啟後的特殊地位;留美師資則為70年代建築教育的實踐過程,引入美國化建築專業的訓練,更成為當時主要的教育特色。

  • 學位論文

眷村存在台灣歷史50年的歲月,承載了台灣從貧窮落後到富裕繁榮的社會進程,不管是一個過渡、一個偶然或是一段正史,眷村的存在豐富了台灣的文化,也影響了整個台灣近代史的發展。21世紀之初,世界各國已慢慢從資本主義帶來的現代化社會中,逐漸發現都市的進步反而侵蝕了自身在地文化遺產,即將失去的不僅是祖先遺留下來的寶貴資產,同時也失去了各國地方文化的特色。在現今社會,經濟的強盛已不再只是靠科技、資訊之發達來決定,豐富的文化歷史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資產。 對於台灣之優勢乃於擁有多元的文化資產,文化資產的保存更是時代進步之趨勢,就「眷村」而言,保存的方針仍然在官方與民間中不斷爭議保存之意義,且進幾年來所保存下來的眷村後續發展仍處於不確定的狀態。本研究針對目前已完整保存之憲光二村的實質環境進行實地的調查與體驗,透過諾伯休茲所提出的「場所精神」之理論重新探討眷村環境空間的意義,此外,再由不同的角度分析眷村保存的價值與其所具備的歷史意義為何,期望對眷村的保存工作提出正面積極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