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44.201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九二一校園重建已屆滿近13年,而近年來天然災害發生頻仍,無論地震或風災造成校園損毀的消息時有所聞,隨著環境變遷,校園重建課題的重要性似乎未曾減少。面對學校受災情形一再地發生,我們該如何重新審視及因應後續的校園重建?而九二一新校園運動所累積的經驗是否有助於面對此問題?其後續的發展又造成何種影響?這些議題是值得持續探究的。畢竟校園的規劃設計關係到理念與構想、政策與法令、參與組織等,必須透過教育目標的落實與校園工程品質的改善,才能使校園的建造日趨完善。雖然九二一校園重建已告一段落,其成果在校園空間改革的歷程中也佔有重要地位,但這段過程並非僅只是供人參考及借鏡的歷史而已,關於校園重建的課題仍舊值得持續觀察。因此,本研究針對校園重建及新校園運動至今的發展,以調查及收集相關文獻的研究方法,歸納出九二一校園重建的政策、組織及後續的相關發展,再以列表的方式闡述校園重建歷程。除了分析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之外,希望藉由相關要素的探討,重新回顧校園重建與新校園運動發展的概況,釐清校園發展脈絡上的特質及定位,並提出相關建議。 因此,經由上述的研究與歸納,本研究將校園重建歷程分為四個時期:一、校園重建機制草擬時期(1999年9月21日~2000年5月20日)二、校園重建工作落實時期(2000年5月20日~2002年6月)三、校園重建成果推廣時期(2002年7月~2005年8月)四、校園重建後續發展時期(2005年9月~2011年10月)。¬而校園重建過程中,由各民間團體、學術單位、專業單位及公部門的共同推動,校園重建工作被視為一種突破既有窠臼的機會,在各界凝聚了願景及理想之下,「新校園運動」便因此形塑而成。期間由於重建期程緊迫,而且公私部門首次經歷此突發事件,許多作法都是在學習與摸索中進行著。然而教改理念的融入、災校認養機制的研擬、專業營建管理方式的導入、最有利標的執行…等具有理想性的政策突破,皆是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合作的成果,也是「新校園運動」在校園發展脈絡上可貴的特質,這樣的理想與經驗是值得被傳遞下去的。

  • 學位論文

摘要   臺灣的夜晚絢爛而迷情,舉凡生猛活力的夜市攤販、不勝枚舉之豪華夜店,或是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書店、網吧、便利商店等,皆是彰顯亞洲城市不亞於西方城市的東方魅力。除去上述各種文化習俗以外,兒童夜行於外且至深夜方歸的情景,足堪稱是東亞之最;而這些暗夜徘徊的兒童們到底做些何事?又為何在那?引起本研究欲窺探之動機。回顧過往典籍文獻與理論研究,雖不缺乏從兒童角度探討都市環境之書籍,然而對於兒童如何存在夜間都市,以及其如何應對黑夜降臨,皆未曾有論;故本文不僅觀察兒童夜行的行為因素,更要探討此現象與都市環境之相關議題。   所以,本文研擬兩項主要調查項目,其一是民生社區空間使用狀態,其二是兒童夜晚分布情形;寓意在於藉由調查結果之交叉分析,試圖解析兒童與街廓的相應作用及化學效應。調查結果為夜晚影響兒童行為之主要因素是「社會效應」,其次才是「視覺景觀吸引力」;而研究結論從兩種面向盡做發想: 一、社會公共面向 (1)街道做為教育場所─兒童的學習成長與社會化主要從社會汲取,而都市空間的各個角落,無時不刻都會上演著一齣戲,這些戲碼或許微不足道,又或許血腥暴力,但對教養兒童確是扮演相當重要之角色。 (2)以參與代替制約─良好的鄰里社區應有互相監督與相扶相持的作用,亦即守望相助;兒童待在夜晚公共空間裡,最有效用之監督者便是周遭居民與店家,他們能就近代替父母甚或巡警,在最不費人事物力情況下遏止或幫助孩童。 二、都市空間面向 (1)適當混合的街廓巷道─街道廣場欲吸引兒童前來,最重要者是周邊須有商家店鋪進駐於街廓內,且最好是與兒童相關之行業;倘若不能,也應盡量促使街廓店鋪適當混合,方能使街道能滿足各種使用族群,如此街道才能常被使用而更加安全。 (2)親善娛民的公園綠地─經研究調查發現即便是小不起眼的公園,其兒童使用程度卻是居高不下;這些公園其實沒有華麗堂皇的景觀設計,更沒有優雅高級的遊憩設備,全靠安全完善的遊具,機能完備的公園設施,足能吸引兒童前往遊玩。 (3)公設完善的學校校園─除了多元豐富的街道商店之外,倘若學校附近能有一些制約性、公共性的公設單位,加上學校向來皆是社區力量的集結所在,便能使兒童安然處於此處。

  • 學位論文

全球氣候變遷下,世界各地面對環境、糧食等問題,農業的發展亦是未來關鍵,然台灣農業發展策略並未回應未來趨勢。近年農地興建農舍、集村…等政策問題,無法同時關照農業發展與農村建設,也因此易淪為土地炒作的對象。在此情況下,政府急促推行新的「農村再生」政策,想藉此解決農村以往的農村問題,但若無良好的規劃計畫,這對農村永續而言仍無法關照農業發展。農村與農業需要整體性的規劃構思,且要有生態的理念思維融入,才能永續經營農村與農業。 本研究以生態村落理念作為農村規劃策略方向,以“彰化縣溪州鄉三條村三圳村”農村聚落做為村研究對象,以真實的基地模擬規劃計畫。本論文分為兩部分,其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整理有關農地政策的議題及農村相關法規的探討,並收集有關生態村落規劃理念的資料,從中整理出一般原則及脈絡做為通用模式。在農地政策下的農村社區規劃,透過研究者本身實地田野調查,從實際的農村脈絡中在整理出符合生態村落理念的原則,在將其轉為可實際應用的地方性模式,以此作為“三條圳”農村聚落規劃操作依據。   第二部分以假設模擬農村生態社區規劃方式,將村落範圍內土地重新整合再利用,期望能探討其符合在地的操作模式的規劃方案,並以農村再生發展區為操作方向,進一步討論其實踐的可能性。   政策問題提出因應對策且將整理後的生態村落理念落實於實際地理環境中,有條件的以規畫圖面呈現,作為未來農村規劃永續發展的省思。

  • 學位論文

台灣擁有許多附屬的島群,因著經濟需求,各島觀光發展競爭激烈。如何利用島嶼有限的資源發展特色,並兼顧生態便成為重要的議題。東莒島,地處海域偏遠處,至今仍保留了相當完整的傳統建築與島嶼文化。然而隨著軍隊的裁撤,島上工商凋零,造成人口大量流失。而隨著情況的惡化,島嶼珍貴的文化面臨消失的危險。   這樣一個擁有豐富人文及自然資源的島嶼,該怎麼發展才能使其永續?怎麼樣營造才能彰顯其價值?又該如何才能讓後代持續在島嶼上定居,甚至讓新的住民加入?是島嶼經營與再利用需要思考的問題。   從40年前開始,國際生態旅遊的意識崛起,然而台灣在發展生態旅遊上,仍了無新意,生態旅遊的意識不發達,甚至連政府都無法給予明確的輔導。要怎樣發展適合當地文化並彰顯其價值的生態旅遊模式,是必須深思的問題。   隨著網路的普及,現代社會產生了一種新興的文化觀。克服了地域的限制,網路將不同文化、觀念、生活模式的人串聯在一起。而虛擬網路的空間,不但整合了資源,更可以將資源的消耗降低,恰好符合了島嶼資源須謹慎使用的原則。   角色扮演遊戲從70年代發展至今,已經逐漸成為遊戲中的主要模式,再角色扮演遊戲裡,玩家可以扮演不同於真實人生中的幻想角色,以滿足休閒娛樂的心理成就,而隨著時代的演進,角色扮演遊戲也從以往的傳統媒介:紙上,發展到電腦遊戲,甚至線上遊戲中。   在鉅量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MMORPG)中,玩家會扮演系統設定的角色,進行探險,並與系統以至於其他玩家產生互動,以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與滿足。而其與單機遊戲或其他小型的連線型角色扮演遊戲(例如CS)最大的區別在於:具有一個持續的虛擬世界;即使玩家離開遊戲,這個虛擬世界在遊戲營運商提供的主機伺服器裡仍繼續存在,並且不斷演進。同時,此類遊戲也會產生一種虛擬社群,彼此擁有共通的記憶、語言與認知。   因此,本研究想討論如何將角色扮演遊戲轉化為實境遊戲,套用至島嶼旅遊的系統中,藉此產生特殊性與識別度,以討論永續島嶼經營與再利用,並建構以東莒作為故事腳本MMORPG,結合虛擬平台的使用。希望能為島嶼永續經營模式提供一種新的思維與參考。

  • 學位論文

公共工程中的景觀植栽工程品質,長久以來一直為民眾所詬病、也讓產官學各界多所批評;建築與景觀的營建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施工規範是保障施工品質所應遵循的標準;故確保植栽工程品質管制標準的『景觀植栽工程施工規範』,其內容的妥適性與良莠…就愈顯得其重要。 有鑑於目前中央政府或地方各級機關單位的施工規範其版本繁多、編排模式不一、施工標準寬鬆不一…等多有未完善之處;又中華民國景觀工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的大會討論亦認為:國內目前尚欠缺一套適用的標準作業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施工規範,因此亟需加以研究施工規範之研擬或修正的有關課題,藉以提升國內景觀工程技術與質量水準。 本研究主要蒐集及彙整台灣及中國大陸地區現行的景觀植栽(含移植及種植)工程施工技術規範,並以文獻回顧法(Document Review)瞭解與探討各規範內容與施用情形;亦依據個人三十年來的實務經驗與景觀公會代表之意見,進行「專家問卷」設計與實施問卷調查法(questionnaire survey)蒐集有效資訊後使用SPSS.統計軟體予以分析結果、並探討現行規範與實務運作之妥適性;且進行規範內容的比較與分析、探討其形式分類,進而初擬規範章節架構,期間透過實施實務專家的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與學者專家的深度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逐步彙整歸納相關意見進行修正;再依據景觀業界的植栽工程實例應用分析、驗證及確立規範初擬章節架構;最終據此研擬一套符合台灣地區適用可行的景觀喬木植栽工程施工規範,以提供相關單位參考運用。 本項研究結論指出: 1.景觀業界普遍認為現行景觀植栽工程施工規範之妥適性不佳,故重新研擬規範或修正內容…確有其必要性。 2.景觀喬木植栽工程施工規範的型式架構,經焦點團體與深度訪談結果確認「作業流程形式」的「7章30節(SOP.)」內容,較能符合實務工序流程與專業工作的需要。 3.本研究研擬之景觀喬木植栽工程施工規範的內容,經以植栽工程實例應用分析對照結果證實:30.項標準作業流程(SOP.)順序能符合實際植栽工程的運用操作。 4.在目前所研擬的規範內容基礎下,可再加以檢討與改進,諸如:設置停留檢查點、建立自主檢查表、補充施工規範圖說…等補足,皆可強化規範的實質運用效果。 5.關於景觀植栽工程的各項施工技術課題,仍有待進一步的進行學理與實務的研究,以使植栽工程施工技術能更臻於完善與成熟。

  • 學位論文

至今研究閩南系統大木司傅的資料建構著墨較多,但對於主要在客家地區從事廟宇工作的葉金萬師承體系的司傅深入探討甚少,針對葉金萬師承下第四代的梁紹英司傅的篙尺技藝、傳統尺寸推算與作品做深入的研究探討,本身擁有的技藝是否將葉派體系的傳統篙尺技藝、吉利尺寸的推算法、作品特徵永續承傳,釐清葉金萬師承下之重要傳統技術與歷史脈絡傳承的系譜,除了對實際物體上保存,對於篙尺技藝保存的共存特性實為重要。本研究藉由司傅訪談、作品實地觀察記錄、篙尺與傳統尺寸的記錄,進行葉派篙尺技藝與傳統尺寸的解讀分析與釐清,作為彰顯定位葉派特色與其他司傅派系的不同之處。 本文共分為五個章節,以下內容: 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的對象、範圍、方法、限制,與大木司傅論文、篙尺技藝、傳統尺寸推算與建屋禁忌等相關文獻回蒐集與回顧。 第二章 大木司傅梁紹英之基本資料與師承體系研究:論述梁紹英司傅的師承體系歷史淵源、基本資料建立、習藝事由、特殊作品實際現場記錄、合作司傅與職業現狀記錄分析。 第三章 台灣傳統大木司傅梁紹英之篙尺、營建禁忌、吉利尺寸推算:論述梁紹英司傅延續葉金萬師承體系下的傳統建屋禁忌的原則、傳統吉利尺寸推算方式、篙尺符號代表意義、篙尺內容記錄的分析,探討如何在現今時代的快速轉變下,尚未捨棄葉派的設計原則與專業知識繼續傳承下去,在傳統建築業界仍屹立不搖。 第四章 梁紹英司傅之篙尺繪製程序、木構榫接製作流程及廟宇尺寸設計實例:此部分針對通霄慈惠宮留存的篙尺記錄與現今竹林山觀音寺篙尺為梁紹英司傅教導繪製作一比對,找出關聯性;詳細解讀、記錄分析篙尺繪製的注意要點與步驟流程。 第五章結語與後續研究:提出本研究的成果與發現,作一整體性歸納,給後續想更深入研究葉金萬師承派系之建築風格、設計思維與手法上的差異、傳統建屋禁忌禁忌、尺寸推算…等,更有實質上的理解與幫助。

  • 學位論文

角板山區域樟腦產業發展肇始於1860年淡水開港,此時正逢世界對樟腦的需求量日増,當大溪近山丘陵地的樟樹林被砍伐殆盡,鄰接的角板山之原始樟樹,就是下個開採的目標。唯當時角板山區域屬未開發番地,於是清、日政府皆以武力為後盾,持續開採此區樟腦資源,最後,這裡的原始樟樹林消失了,部分區域開墾成為茶葉區、人工造林及聚落,在在都彰顯出「樟腦產業對角板山區域地貌之影響」。 本文試從文化景觀的面向來探討桃園縣復興鄉之角板山區域之樟腦產業。研究動機基於該產業之稀少及其特殊性,目前保存完整。目的是借由檢視角板山區域相關資源後,對照我國文資法之文化景觀類別及其登錄標準,來探討角板山區域樟腦產業之價值,期望該區域可成為樟腦產業之文化景觀。 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文獻史料蒐集及比較分析為主,再配合實地田野調查之資料收集輔助。文獻史料部分以我國現行文化資產法規及文化景觀相關學者論述 ,並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文化景觀定義、類別及其登錄標準為輔。另外以阿里山林業暨鐵道文化景觀為案例分析,探討其人、事、地、物的獨特性及該區域之有形、無形文化資產。並以此方式來檢視角板山的相關條件,希望透過本文確立復興鄉角板山區域地位價值,探討指定為樟腦產業文化景觀的可行性。

  • 學位論文

1935(昭和10)年啟用的台北松山鐵道工場為日人引進當時期最先進的鐵道維修技術流程與設備,為因應當時期完善的鐵道維修產業之體制──維修與生產技術、機械設備、人員訓練養成、福利設施等,將生產維修工作與休閒生活福利結合,以符合工業村概念之設計。臺北松山鐵道工場至現在的台灣鐵路管理局台北機廠,歷經蒸汽動力車時期、柴電動力車時期、電氣動力車時期,見證台灣鐵路產業運輸動力技術維修發展的演進。 2012年臺北機廠已開始進行遷廠作業,儘管目前已有其鐵道文化資產基礎研究,但對於經過規劃的車輛檢修流程、或從業人員的工作情形等,這些呈現於臺北機廠的檢修場域中的無形文化價值,仍缺乏詳細的探討與紀錄。故在面臨遷廠之際,本研究試圖透過檔案文獻的考證、現場的田野調查,以及現職第一線維修人員與退休人員的口述歷史,釐清臺北機廠的發展脈絡,耙梳其鐵道檢修體系與職工工作生活的歷史與記憶,作為另一個層面檢視臺北機廠鐵道產業無形文化資產的重要依據。研究內容主要如下: 1. 釐清臺北機廠行政管理制度與整體配置之歷史脈絡。 2. 建構鐵道檢修產業職工與技術養成人員的日常生活文化。 3. 探討臺北機廠車輛檢修作業、人員到工作場域三者間的影響下之鐵道產業的價值,及後續研究建議。

  • 學位論文

鐵路為日治期間(1895~1945年)最具影響力的基礎建設,自1908年鐵路縱貫線通車後,開啟了台灣鐵道輸運的里程碑並陸續建造了240多個車站,尤其在南北各大城市中建設一等車站,成為都市重要的交通樞紐。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開始日本政府推動市區改正,進而帶動西方都市化的改造,官衙、學校、商店、街道系統、公園等公共空間逐漸在車站附近擴大設置,且規模趨於完整、工商交流活絡密集,而進一步也為都市匯集了大量的人潮、車潮、物流等活動,促使都市的增長,強化了車站區域空間的層級及站前廣場的複雜度。 在超過半個世紀後的今天,我們重新以客觀的角度來檢視,日治政府對台灣鐵路的建設,並選擇其中發展規模最為完整、最具代表性、相關圖書的保存最為豐富的;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再加上起始站基隆等六大車站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究日治時期車站區域的空間層級與特色,擬用日治時期官方測繪的地圖、輔以文獻資料及老照片作為描述,彼此進行相互比對,期望對於日治時期的站前廣場空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研究內容主要分為以下三點: 一、探討日治時期六大城市,車站區域的歷史脈絡、車站之於城市所扮演的角色。 二、透過文獻與疊圖,分析六大車站區域的重要設施及因應設施而形成的動線與特色等,發現透過政策、運輸、產業的影響下六大車站前廣場空間之異同。   三、呈現日治時期車站前廣場空間的意義與特徵,並探討國外站前廣場空間予以比較,根據歸納、分析建立依據,提供未來車站區域空間規劃者作為參考。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以台灣戰後建築師虞曰鎮為研究對象,內容首先回顧近代中國建築教育發展的歷史過程,並將焦點放置在研究對象的學校建築教育,以及建築事務所師徒制教育的影響。其次,針對其戰後在台灣的作品進行分析,理解建築理論和社會經濟狀態與作品的對應關係。而本研討探討的目的乃彙整虞曰鎮相關史料,以建築教育養成、建築風格思潮、建築活動等層面,探討並歸納虞曰鎮之建築生涯;分析當時建築思潮對其建築創作之影響;並發掘建築師虞曰鎮在台灣戰後建築師之定位及重要性,以作為文化資產保存價值之一。研究上進行文獻之搜集、實地勘查與口述資料結合後,建立出建築師虞曰鎮與時代的關係,本文分析結果如下: 一、 建築師虞曰鎮在正基建築工業補習學校的教育養成以職業建築技術為主,乃為教授建築工程知識為目的的中等技術學校。在鄔達克建築師事務所的經驗多屬於建築實務的學習,另外建築師虞曰鎮的現代建築概念,即可能來自於童寯和華蓋建築事務所的教育養成。 二、 虞曰鎮在台灣1949年至1964年間,其設計作品多與現代建築相關連,創作元素多圍繞著當時的世界建築思潮,受柯比意與與密斯兩位建築大師的影響。另外建築教育與創辦建築系,成為虞曰鎮日後建築生涯的重責。 三、 虞曰鎮在台灣1964年至1985年間,其住宅社區概念與土地政策的想法似乎源自於西方國家新市鎮與居住空間思潮的移植。在中國古典樣式新建築方面,則由原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轉化為海外華人對家鄉的鄉愁,以及對中華文化的空間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