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51.199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台灣近來掀起一股裝潢熱,道出了許多人對於「家」的生活型態有獨特的需求,而市場上的住家商品未必能符合自己的需求。隨著電視節目越來越多的住家裝潢介紹,蔚為風潮的裝飾表現是否真的是心底最想、最需要的?當表象的物質獲得後,心靈層面的渴望該如何得到滿足?「家」已經不再是可以遮風避雨的功能要求而已,生活的品質,情感的聯繫,環境的氛圍,逐漸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到底該如何塑造「家」?是奢華浮誇的裝飾,還是一道簡單的白牆帶入光影變化,一個正確方位的開窗,一座能調節微氣候的小水池,加上一株可使空間增添生氣的喬木? 本設計論文透過文獻回顧,建構對「家」與「風」、「光」、「水」、「綠」的認知;並藉由案例分析找出、建構以「風」、「光」、「水」、「綠」操作策略營造「家」的氛圍;再經由基地分析了解基地的優勢與限制。最後透過設計操作,以特定機能安排,鞏固「家」的核心價值,擺脫街屋狹長、陰暗的住居品質,落實一個「悅。悠。沁:品家」的住居空間夢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宗教建築係精緻建築文化的表徵,在籌神的心態下,人們將當時代最佳的工匠、最好的材料、最優的技術用之於宗教建築的營建上。台灣廟宇亦如是,其不僅是當時代建築技術的精華,亦是當時代價值觀及審美觀的體現,透過空間、造型、構造及裝飾的分析,實可解析出時代特色。梁紹英匠師生於民國22年(1933),十七歲師承其父梁錦祥學習傳統大木作,屬大木匠師徐清派下。其廟宇作品多達百餘座,執業範圍遍及台澎各地,構造類型包括木構、木構與鋼筋混凝土混構、鋼筋混凝土構,可謂台灣廟宇建築的活字典。 本文由空間格局、造型式樣、裝飾三面向切入,以民國40年(1951)至90年(2001)間梁紹英匠師作品為對象,希望能透過其廟宇作品之研究,解析出梁紹英匠師所設計的台灣廟宇的空間格局、構架材料、外觀樣式的演化過程,期能藉此建構廟宇發展史料。

  • 學位論文

在構成建築物的眾多部位當中,牆體是承載建築物載重的主要構成,為建築中重要的元素之一,能夠提供建築物防水、防風、保溫、隔熱等性能,並為室內環境提供保護,滿足人們對於空間的需求。構築牆體是為了解決日常生活的需求,所使用的材料就地取材,五材並用自然的應運而生,但隨著工業化社會的高度發展,那些原有的構築生產脈絡、蘊含於尋常百姓之營造法則、構築之技術,如今多已消失難尋。 關於臺灣傳統建築的相關研究,在前人的努力之下,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現在較缺乏的是整合的工作。目前所見關於傳統建築的研究專書為數眾多,對於特定主題的論述已趨近完善,但少有研究專書對眾多主題進行整合論述,因此本研究試圖將傳統建築中的牆體工法,對於不同材料所構成的牆體進行整合性的論述,期待能為傳統建築的保存盡一份心力。 本研究從理解客家族群如何從大陸一路輾轉,最後在臺灣發展的過程,其背後的自然環境、歷史背景與各族群文化之間產生的脈絡,建構出客家人在臺灣所使用的居住型態,並透過實地田野調查、施工現場記錄與匠師訪談等方式,整理出臺灣北部傳統客家建築牆體的構築方法。再從傳統的構築方法中,依技術、類型與施作程序,與現代工法做比較,探討其中的關係,並提供意見與看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施工技術、材料不斷推陳出新,過去不易取得的材料變得唾手可得,回頭來看傳統建築,它與這片土地連結,與自然環境共存,不像現代建築如同堡壘般將所有外在環境拒於門外,人生活在其中面對的全是人造環境,內外的溝通全依賴科技設備,不比傳統建築來的通風透氣。若任意將新的材料加諸於傳統建築之上,也許會破壞其原有的秩序,導致傳統建築壽命縮減,因此在舊有構造上使用新的材料必須謹慎而行。

  • 學位論文

茶空間,是因為有了茶與人的需求而產生,在中國人心中,茶是生活的一部份,茶空間因此與許多事物產生了作用,中國茶文化蘊藏著許多智慧,可以留給現代設計參考運用,因此本研究透過閒置空間再利用方式,將茶文化以茶空間的方式呈現,進而推廣傳統產業,讓傳統產業再昇華。本研究希望達到的研究目的如下: 1. 探討茶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關聯。 2. 探討分析茶空間相關文獻與設計案例。 3. 根據所選定的基地特色,擬定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策略與作法。 4. 實施茶空間設計案實務操作。 透過文獻與各類相關資料之蒐集檢討,本研究得知,就針對振興傳統產業,將文化創意產業與茶文化的關連性、展示空間的規劃、相關法規檢討及限制等……做探討,作為前置作業的依據,將中國古代茶空間的意境,以現代設計的角度重新詮釋,達到人們對茶空間的需求,並結合文化涵養創造出空間美學。以木柵基地的人文、交通特色,交互比對分析,综合檢討,得知木柵的人文特質與當地產茶的優勢,對於茶文化的推廣有很大的助益。將老舊客運總站做為閒置空間再利用,形成一種與環境互動的自明性。設計過程反覆推敲,確立了營業方針,針對機能需求與服務動線分析做一完整規劃,並以「守護&創新」企圖在這千變萬化的時代,守護這片土地、守護文化,並以創新的手法做相關的規劃設計,讓空間有了意義。本研究所整理的要點,如文獻的探討、法規的整理、研究流程等……皆可提供未來在相關設計運用之參考。

  • 學位論文

近年來,臺灣竹構建築日漸減少,隨著材料與工法的日益進步,傳統工法遂面臨了無人承傳的窘境。隨著匠師的凋零、建築實例的消失,竹構建築的傳統工法也漸漸消失。過去,竹構建築因竹材取材容易且造價低廉,故而風行臺灣數十年,伴隨著台灣人走過大半個世紀。直到面臨經濟體系的變遷與科技的快速進步,才漸漸地被其他材料取代,被人們遺忘。傳統工法隨著匠師的凋零而逐漸失傳,就連工具也面臨消失的困境。 透過文獻的搜集,了解到漢人與平埔族這兩大族群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生活在相似的生活條件與自然環境中。在竹材的使用上,二個族群皆相當廣泛及普及,舉凡吃飯的器皿、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皆可見其蹤影。但是在竹構建築的工法上卻各自保有其傳統技法,竹材使用的種類也不盡相同,顯示主導其竹構建築的背景因素不盡相同。透過漢人與平埔族兩族群的比較分析,當可了解其背後的影響因素及社會文化意義,在族群特質的研究上,實具有其意義與價值。平埔族因被漢化的程度很深,所以要找到原始的平埔族竹構建築實例並不容易,目前可見案例大抵以平埔族祭祀祖靈的「公廨」為大宗,漢人的竹構建築實例則以民居為主。兩種建築的使用機能雖不相同,但由匠師的訪談中得知,二個族群各自的祭祀場所與民居之傳統工法與材料的使用,都是雷同的。因此,兩族群的竹構建築,不管是哪種類型,在工法與材料上各自的原始靈魂都還存在細節裡。 本研究為具有原生特質的竹材在族群中運用的基礎研究,透過實體史料、口述史料及文獻史料的研究建構臺灣漢人及平埔族竹構建築工法與竹材運用的相關資訊。透過實體史料的調查,旨在搜集臺灣漢人與平埔族現在竹構建築案例並深究之;口述史料旨在透過匠師訪談紀錄其營造工法與材料使用;文獻史料則包含竹構建築時代、區域、形式、構造、特性相關資訊史料的搜集,並從歷史圖像發掘漢人與平埔族竹構建築工法與材料線索,建構臺灣漢人與平埔族竹構建築工法與材料使用的基礎資料。進而在此基礎下進行對臺灣漢人及平埔族竹構建築工法與材料的比較分析探討臺灣漢人和平埔族這兩個生活條件與自然環境相似的族群,其竹構建築工法與材料使用的異同性。

  • 學位論文

本文欲探討的是「公共藝術」進入地方社區,以及「地方認同」如何透過「公共藝術」被建構出來的。所研究的公共藝術類型,是以「地景」、「地方」、「地域再生」的藝術節慶下的「地方社區藝術」。以研究者在2013年到2014,二屆的「桃園地景藝術節」所看到的現象,以及2014年參與執行的「小豆島福田家屋計畫」,討論社區與藝術的合作關係。在行動過程中發現,公共藝術計畫之於「地方認同」的發生,並不是單指公共藝術被做出來的瞬間,而是包含於執行前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是與地方上的參與密不可分。 本論文第一、二章,在於釐清問題的意識,以及回顧目前已發展健全的公共藝術觀,與爬梳重視「過程」的公共藝術在台灣的經驗。第三章則以回顧地方/全球化、地方認同與感覺結構的論述,作為理論的基礎,並藉此回答「如何了解地方上的人對地方的認同」。 第四、五章的部分,則藉由「桃園新屋」與「福田小豆島」的藝術進入地方社區的經驗剖析,了解兩者「地方認同」產生的歷程。從兩項經驗中發現,前者由公部門舉辦的藝術節,在以「政治績效」為前提的操作之下的輝煌成果,是缺乏「過程」與參與的地方認同建構方式;而後者為藝術節慶下的社區參與藝術個案,是以透過行動經驗下的與民眾「交流」、「互動」,來建構地方上對「公共藝術計畫」的認同,提供一個經驗上的比較。 而第六章,針對「台灣」與「日本」間地方社區藝術進行比較。研究得出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組職」、「延續性」、「參與公共藝術」上的做法不同。最後,則針對兩項經驗的「看不見」與「看得見」的「過程」,來說明理想的公共藝術所引發的「地方認同」應該如何被建構。

  • 學位論文

「土牛溝」為清乾隆26年,因漢人移台不斷侵墾原住民土地,為避免糾紛,下旨挖築做為釐清國土與劃分漢、原族群土地的設施。南起屏東枋寮,北迄基隆獅球嶺,為當時西臺灣特殊的人文景觀界線。然經歷200年的變遷,「土牛溝」幾乎被破壞殆盡,如今鮮少人知道其原有樣貌與功能。民國79年曾有專家學者深入調查竹塹地區「土牛溝」,指證其歷史價值並將路徑找出,卻抵抗不過同時期工業經濟起飛的年代,對「土牛溝」破壞的速度。民國100年12月29日,位在楊梅區永平工商後方樹林的「土牛溝」被登錄為「文化景觀」,為「土牛溝」的保存燃起一線希望。楊梅區更被認定為「土牛溝」原貌保留最多之區域。 究竟「土牛溝」的空間分佈與地方發展有哪些關聯?經時代變遷,其功能、樣貌與意義有何種轉變?本研究以施添福研究竹塹地區的「土牛溝」路徑及「桃園縣文化景觀土牛溝調查研究暨保存維護計畫報告書」為研究基礎,以清乾隆15年(1750年)至乾隆55年(1790年)間,「土牛溝」經4次邊界範圍變化為主要時間範疇,透過史料文獻的蒐集、田野調查及在地居民、耆老與專家學者的訪談等方法,探討「土牛溝」楊梅段在當時期所扮演的歷史角色,解讀與在地地景紋理的關係性。在了解「土牛溝」楊梅段樣貌、空間意義的轉變與現今面臨的危機後,提出「土牛溝」敘事綱要及其保存建議。期望透過「土牛溝」楊梅段的歷史再現,促使客家委員會、相關歷史學家及在地居民探索家鄉,珍惜歷史並加深對在地的認同感。

  • 學位論文

地方是空間,是生活方式,是情感,是價值與歸屬,本研究以台中市工業區與中部科學園區所圍塑及其周邊地景為例,回溯西屯區水堀頭從荷西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至國民政府時期的產業變遷與地方形貌,水堀頭的產業反映了台灣的產業變化之縮影,從引水灌溉的水田景觀,到工業區的設立,形成了商業聚集,中部科學園區的建置,商業範圍擴散至鄰近各區,使得沿街式店家聚集為商圈,再到區塊式的整體商業開發案及大型建案的設置,水堀頭區域地景的快速變化,同時對照出原有文化景觀之樣貌,以此探討水堀頭區域地方感知與意象之轉化,以反應地方感與場所精神的要意。 產業結構的轉型及消費地景新舊紛陳下的空間轉變型態,面對水堀頭地區近年來人口遷移與社會結構的轉變、消費地景的拔地而生,透過資本與產業結構的轉型及消費地景新舊紛陳下的空間轉變型態,一窺都市的多變性與都市經驗的斷裂性,對地方認同的遺缺,經過文化再認識、社區交流、都市意象,形成新住民抓取地方歸屬感的支點,由此可探看台灣近幾十年來在各地新舊空間錯落紛雜的異質樣貌,並重新反思人與土地的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央自民國88年推出「創造城鄉新風貌計畫」後,逐漸讓「創造城鄉新風貌」成為全國各地關注重點,但仍有部分地方政府及執行單位未能正確體認城鄉風貌計畫精神,仍偏向硬體為主且過度設計的現象。因此民國92年底,營建署提出「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希冀透過該制度協助地方政府執行城鄉風貌計畫以及環境景觀發展,並控管計畫品質與執行成效,塑造環境景觀的獨特風貌。新竹縣政府於民國93年起推行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已邁入第10年,因此本研究期望藉由回顧並檢討新竹縣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對於新竹縣環境景觀發展之執行內容,提出新竹縣未來環境景觀發展之建議。 本研究主要針對新竹縣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進行研究,藉由彙整歷年《新竹縣政府委託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成果報告書》以及其他相關文獻資料為基礎,瞭解新竹縣城鄉風貌與環境景觀發展歷程,並探討新竹縣環境景觀總顧問執行機制與內容,將其執行內容依其屬性分類歸納,藉以分析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對於縣市環境景觀發展之影響與成效,以及是否有達到當初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設置理念。 新竹縣具有良好且豐富的環境景觀基礎,因此環境景觀總顧問藉由環境景觀調查、分析與評估,掌握新竹縣生態維護與永續發展的平衡,再提出整體環境景觀發展願景與策略建議,展現新竹縣獨特的城鄉風貌。在計畫執行過程中亦持續提供專業諮詢、審查與工程督導等服務,確保城鄉風貌提案計畫與工程品質,並協助新竹縣各單位相關計畫整合與提案,以及各計畫相關行政管理工作與計畫資料彙整等事宜,作為日後檢討改進的基礎,同時更建立長期的環境景觀推廣與教育機制,積極推廣環境景觀營造精神與理念。因此結論整合新竹縣環境景觀總顧問計畫施作經驗的成果檢討,作為新竹縣未來環境景觀發展的參考。

  • 學位論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蘇、美冷戰與太空競賽,讓六、七〇年代在國際上流行的科技幻想,在世界各地引起風潮。而這波科幻風在八〇年代轉向沒落之際,「飛碟屋」在台灣萬里出現了,此案因為種種原因讓「飛碟屋」只在八〇年代的台灣曇花一現,卻仍是台灣邁向現代化過程中特殊的一種建築實踐,值得深入研究與考察。本論文之研究重點有三:第一、這波科幻風潮興起的原因,及探討當時影響全世界的美國消費文化與當時的文化思潮;第二、暸解世界各國是如何被美國的科幻風與消費文化影響,以及研究台灣「飛碟屋」的原型-芬蘭「飛碟屋」;第三、調查台灣「飛碟屋」出現的社會背景及緣由,分析台灣「飛碟屋」的移植在地化,實際田野調查台灣「飛碟屋」的形式與使用情況與芬蘭「飛碟屋」的不同。藉由此研究建立全球「次文化」的蝴蝶效應脈絡,將過去不被重視的歷史與文化傳承明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