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35.77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舞動空間-台灣當代劇場舞蹈的空間表現 中文摘要 劇場所形成的特殊體驗場所,是經由舞蹈設計者、舞者、舞台設計者、燈光師、所有表演工作者……,共同經營出的一種視覺、聽覺,與感覺的整體感官經驗。自一九五O年代開始,「台灣劇場舞蹈」乃由數位赴日習舞歸國及中國舞蹈家來台孕育,在台灣蘊釀萌芽,至今己呈現多元且向國際推展的局面。這幾年來,隨著表演藝術逐漸走入街頭的腳步,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舞蹈界與戲劇界紛紛探出「藝術」的觸角,不約而同地關注在「空間出走」的議題 – 此時著重點已不僅於「表演」的行為表現,而是呈現於觀眾之前的全貌。換句話說,劇場表演經由與之相關的劇場元素(包括影像、音效、節奏、燈光、色彩、服裝、舞台、環境…等),影響表演的成效,也就是藉由劇場每一環節的結合度形成所謂的劇場力量。為了跳脫過去「鏡框舞台」在形式上對於演出與觀賞的限制,「黑盒子」劇場孕育而生,而為了拓寬基層觀眾的普及度,演出場所的範疇又從「黑盒子」裡回歸到人民的生活空間或是山野環境。本研究本持著「舞蹈」與「空間」互動的意圖,研究者從空間觀察的角度對台灣劇場舞蹈的創作表現提出主觀的研究論述。 首先,研究者嘗試以記憶回溯的方式,對「台灣劇場舞蹈」之歷史脈絡作一簡單的敘述與分期,試圖透過舞蹈與戲劇相關的空間理論以及台灣劇場的演變,尋找出台灣劇場舞蹈的前景影像,以舞蹈在空間上思考的特殊性為主軸,交互架構出台灣劇場舞蹈在創作上的空間思考,之後,透過舞蹈表演與空間互動的案例,尋找台灣劇場舞蹈創作較具空間變革傾向者,經由歷史理論之分析依據、現象觀察,以及編導者與設計者的訪談、事件回溯、文獻資料的參考,進而詮釋創作個案在空間上的思考,以反觀舞蹈所屬的活動空間。本文將簡述舞蹈與空間的互動關係,然後研討台灣一些舞蹈表演藝術家們如何在劇場的舞台裡建構出一場屬於台灣劇場舞蹈之空間美學,在不同空間中呈現不同區域之場所特質及意象。同時,研究者根據上述議題,在此推展出一種環結相扣的論點:劇場的特質,是在於它是表演者與劇場互動所譜下的空間情境,而劇場舞蹈的發生,則是強勢推動了編導者對於劇場藝術的整合能力。再者,劇場場域經過舞蹈的虛靈特質亦轉化了其制約的場所精神,在其歷史脈絡上更拓展了其文化深度。研究者期冀透過此一現象的研究,提出對台灣劇場舞蹈更多的空間反思,進而間接推動舞蹈與環境協同互動的可能性,重構台灣本土藝術文化的都市意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博物館事業的興盛,一方面受到國家文化政策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適逢世界各地興起文化資產的保護運動。在博物館興盛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的趨勢下,文化資產遂有博物館化現象。因此,本研究首先就台灣的文化資產在博物館化的現象做一歷史性的回顧,並嘗試去梳理文化資產是在何種脈絡下與博物館相結合。易言之,即文化資產在何種論述與時代背景下泛博物館化。 接續文化資產博物館化的歷史回顧,正文將探討1980年代起傳統戲曲博物館化的脈絡與影響;亦即這些傳統戲曲館是在什麼歷史時勢下生產出來的。當時文建會以大型文藝季─「民間劇場」來展示與演出傳統戲曲與技藝,爾後又提出以「民俗技藝園」的概念,讓傳統戲曲與技藝有一個永久性的展演場所。因此,原本置身於生活與表演場域中的傳統戲曲,以一個固定場所的方式來加以保存、展示與演出,這乃是傳統戲曲博物館化的肇始。 爾後,傳統戲曲博物館化的情形愈來愈盛,而這種特有的現象乃是因為90年代文化保存的論述轉變為社區文化的重建與地域文化的保存,導致各縣市政府致力於建設代表其地方文化的象徵,從而生產出各個地方特色館─諸如宜蘭的台灣戲劇館、彰化的南北管音樂戲曲館、高雄的皮影戲館。在民間亦有自發性的保存力量來成立私有的館舍─諸如台北的大稻埕偶戲館與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 最後則是探究這些傳統戲曲館的展示空間,如何藉由展示的語彙重構傳統戲曲的意義。在公立的館舍均是由政府委託傳統戲曲領域的學者加以規劃設計,其展示架構最主要依照傳統戲曲領域的主要論述為基礎。而私有的館舍則是依照主事者的創意和特有的觀點來再現傳統戲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大型空間展覽設計所衍生的緊急疏散問題,為當前公共安全的一個盲點。室內原有的安全出口及避難方向標示,在舉辦展覽活動時會出現變化,亦即在展覽期間因展覽之臨時設施、裝置與動線重劃,造成可視範圍受限與動線阻隔,因此安全標示與疏散引導往往不易被參觀展覽的群眾發現及有效使用。人潮擁擠的高密度、展示裝置處處設立且緊鄰不分、動線的再分割,其中所隱含的不確定風險,令人對安全感到疑慮。各展覽攤位的設置多著重造型及意象的設計,爭相競艷,對於視覺感官的混雜及避難安全的影響並不太重視,如遇緊急必要之疏散情況,非但參展者本身無法應變,甚至參觀者亦將無法及時反應。鑑此,本研究以台北世貿中心第一展覽館之展覽案例作為調查研究對象,探討避難安全之現況問題,並提出避難安全改善及評估方式建議。 本研究經實際現場調查後,歸納發現的問題有:展覽物間隔過密、臨設展示隔間阻斷動線、安全標示之指引方向不明、裝修物遮蔽緊急出口、安全標示燈失效等問題,對此本研究提出對應之建議對策,以提供展覽設計規劃與管理之參考。 此外,本研究針對台北世貿展覽場展覽期間之空間配置進行分析,先對不同性質之10場展覽活動進行不同時效容留人數調查,再以日本避難安全檢證法試算,評估台北世貿展覽場的避難逃生效能。世貿中心展覽館使用人口密度規定值定為1.5人/m2,館定收容人數上限之容留人數常態值為61,053~77,264人,本研究調查與檢證計算發現,該展覽場使用人口密度約在0.48~1.49人/m2之間,而展覽場最大容留人數約為49,000人,顯示密度過高的情形;影響世貿各展逃生時間的計算值為通過出口所需之時間,這顯示展覽中心的開口並未被有效的被管制與利用;檢證法所計算的世貿各展覽之避難完成時間與展覽使用人口密度/展覽館定使用人口密度的差異;以展覽現況調查使用人口密度計算之避難完成時間為標準值,與日本檢證規範密度之最大避難時間比較,以日本檢證法所計算的世貿各展覽之避難完成時間在8.0~10.8分鐘之間,比較與展覽使用人口密度/館定使用人口密度的差異;以展覽現況調查使用人口密度計算之避難完成時間在7.9~15.9分鐘之間以其為標準值,與日本檢證密度最大避難時間比較出現有不足4分鐘的差距,以館定的使用人口密度計算最大也出現不足6.9分鐘的差距。以上顯示使用人口密度的管制有高估的情形,世貿中心額定的容留人數管制量偏高,容留管制的使用人口密度有修正的必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傳統上家的空間經驗研究,一直偏重在男性經驗與男性觀點的研究,本文基於一種「性別」思考的觀點與女性主義的視角,提出女性觀點對家的詮釋與建構過程、方式的研究。 本研究中根據文獻與訪談資料的分析,了解女性在家中的有自我隱藏與實現之不同狀態,第三章「隱藏的自我」檢視了父權制度下社會角色對女性的制約與女性自我實現的弱勢立場;在家的空間配置安排中,反映的是一種「重男輕女」的空間傳承觀點,女性常被迫犧牲與隱匿自己的空間需求,就連被視為「後台」性質的女性空間,亦成了提供男性「前台」演出所須的生產性空間。 第四章「自我的實現」因時代的變遷與自我意識提升,促進女性本身自我存有的體認程度,更呈現於其對家的態度與其意義的賦予和建構。女性以其敏銳的情感觸角與生活經驗,具體呈現在物質、社會與精神生活之中,身心自我解放後,對個別化空間的多元需求,表現出異於男性的詮釋與建構觀念。女性更在異質性的「想像空間」中,擺脫傳統空間結構與人際網絡的束縛,創造出另一個理想的空間,因而「異己」得以在此空間中呈現,並作為自我在現實世界反思的借鏡。 綜合而言,本論文檢視了女性在家中自我受壓抑的困境與實現的期望,透過以「自我」意識為主體的環境建構與想像,實質反映女性對居家空間的需求。女性的空間觀亦有著企圖顛覆與挑戰傳統僵化空間和父權體制的抗拒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石圍墻庄為一客家地方聚落,本文係以苗栗公館石圍墻庄為標的,透過人、活動、意義、空間的關聯性與場所之間的互動來探討石圍墻庄客家聚落之空間性與其生活世界的建構。石圍墻庄的墾拓與發展與其建庄設隘有關,而聚落對於文化群體而言,是具有獨特意義之居存空間,此居存空間包含了各種不同尺度的「場所」,每一個「場所」,都是文化群體透過種種人文地理現象賦予其意義和價值形塑而成。經由「中心—四方」﹙環﹚的空間形式概念為基礎,發展出當地聚落至家宅的空間性。進而探討其神聖空間之象徵界域所帶來內—外、異—同、聖—俗、自然—人文、形上—形下、安全—危險、熟悉—陌生等雙重對立的領域。使庄頭的庄民能感受到實存內在性,而展現於文化地景所外顯的符號象徵或內蘊的生活方式中。透過對歷史以及個人生命歷程的回溯,經驗不同時代不同體制的集體記憶,說明地點如何形成有意義的場所。石圍墻庄地方構成,是歷史性的人文活動將自然空間轉變而來,欲描述一自然空間,如何轉變為一個凝積歷史意義之人存在之地,依其「生活世界」所形塑而成的人文地理區域。透過文化地景對石圍墻的地方特徵來詮釋石圍墻客家地方生活世界的建構,而庄民生活於層層交疊的存在空間中,以具體的生活經驗去詮釋空間,使其成為一個充滿意義的地方,讓石圍墻空間有動人的意義序列,讓庄民有根植心中對場所深刻的認同與依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室內設計常於工程統包(Design-Build)之過程中,參與不同專業間的組織與技術介面之整合。也就是室內設計師扮演著turnkey的角色。加諸WTO之挑戰,因此室內設計師必須具備協調整合的能力。並且在協調過程中不斷檢驗工程品質的落實,提昇績效與競爭力。有鑑於此,如何組織、規劃一個專案,控制進度、預算,到付諸執行施工,是提供完整的架構、導入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簡稱PM)之觀念。有系統推展專案管理模式,以提昇室內設計、工程專案管理之品質與專業形象之落實。 本研究試圖建構室內設計執行專案管理系統之架構。首先,整合專案中各階段的多項變數,進行文獻整理以及次級資料的蒐集,經由分析與整理後,歸納出專案管理的定義及內涵,建立室內設計專案指標與分工架構。其次藉由研究者從事室內設計業15年之實務經驗,透過質性的研究,就個案公司執行專案之模式進行蒐集訪談,以了解實際的運作過程並作分析探討。因此希望達到下列目的:1. 調查專案經理及相關人士,掌握適用於室內設計專案管理之內涵。2. 建構具實務操作可行性之專案管理系統。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點:1.定義專案任務2.進行專案之規劃3.專案資源之組織4.專案之執行與進度管控5.專案之結案與評估,以及提供一個適合「室內設計專案管理系統」之階段內涵圖。以室內設計案來講,一個個案的過程分為業務開發階段、初步設計階段、細部設計階段、發包階段、施工管理階段、驗收保固階段。每一階段工作內容都極為細微且相連,而且階段性時間常因整個專案期限精短而緊迫。更因為室內空間多為人們使用需求為大前提,其變數常難以預計,所以對於人力資源、技術整合、及設計概念落實於結果中,這些都必須在專案開始之規劃階段,作出妥善計劃,才能在後續專案施行的過程中,利於人力資源及任務之分配,以及資訊整合與專案之控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在所有不同形式的身心障礙者之中,以肢體障礙者所佔的比例最多。不論是使用輪椅、肢架,或柺杖等輔行具站立或行走,肢體障礙者都直必須直接與空間發生關係,因此肢體障礙也是所有身心障礙者之中與生活空間最有直接關係的一群。不過歷來空間理論或環境行為研究,鮮少著眼於肢體障礙者居家空間價值觀、審美、品味或其他考量之探索。基於此,本研究探討(一)肢體障礙者居家空間之主要需求因素,(二)肢體障礙者對居家空間需求偏好,及(三)肢體障礙者有別於一般人之居家室內空間條件。 本研究採質性與量化研究並行,以使分析更具完整。在量化部份,探討方法為立意抽樣過程,請受測者填寫空間心理、生理及物理方面需求的量化問卷,所得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經由上述實證研究分析,歸納出肢體障礙者的居家空間觀有9項因素,依其重視程度排列,依序是「自證性」、「領域感」、「無障礙生活環境」、「生活品質」、「個性化」、「價值觀」、「審美觀」、「自明性」、「安全感」。在這9項因素中,肢體障礙者最重視的居家空間因素是「自證性」,其次是「領域感」,第三是「無障礙生活環境」。相對的,最不重視的是「安全感」。 質性研究根據理論架構來擬定訪談大綱。樣本則採立意取樣,以半結構性訪談進行,總共訪談肢體障礙者12位,透過訪談及與受訪者互動,取得資料分為訪談內容、受訪者居家空間觀察與圖繪紀錄二大類,此為研究分析的主體。在資料的分析上,經由訪談資料整理,進行分析經驗的步驟,此時研究者的價值觀和理論詮釋明確的介入,影響如何收入、捨棄、節錄、突顯資料。經過上述研究與分析,本研究歸納出肢體障礙者的居家空間觀有12項因素,分別為「信仰文化」、「自明性」、「自證性」、「領域感」、「安全感」、「審美觀」、「生活品質」、「無障礙生活環境」、「個性化」、「私密性」、「價值觀」、「居家社交性」。 「居家空間觀」是室內物理環境,相對於身心活動所引起的作用或反應。換句話說,由於室內的空間結構和設備條件不同,使生活及活動因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效果和影響。本研究將肢體障礙者的居家空間觀,依研究結論區分為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與物理需求三大構面。雖然這三大構面各有完全不同的性質與作用,但是它們並非是各自獨立,彼此之間實存在著密切的相互關係。實質上,室內的物理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共同條件,室內的生理需求是心理需求的必要基礎,而室內的心理需求亦足以加強物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的效果。換句話說,肢體障礙者室內需求是綜合了物理、生理和心理等共同需求的整體問題,必須同時兼顧始能獲得完整的滿足。 關鍵字:肢體障礙、空間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室內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提供使用者心理、生理健康的環境,滿足使用者對於室內空間的各種需求。要達成此一目的,室內設計業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職業成熟度愈高的室內設計業者個案完成滿意度會較高,並且在工作中會得到較多的成就動機與工作滿足,使每個設計個案能得到完美成果。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室內設計業者個人屬性、職業成熟、成就動機與工作滿足四者之間的關聯性。 這是針對室內設計業者的一份實徵性研究,主要在探討業者職業成熟、成就動機與工作滿足間的關係。本研究大部份以北部、中部室內設計業者為問卷調查對象,經以電腦統計軟體SPSS對202份有效問卷做統計分析結果發現: 1、室內設計業者對於職業成熟的六個因素(重視程度在70%以上)、成就動機的三個因素(重視程度在65%以上)以及工作滿足因素(重視程度在70%以上)都很重視。 2、個人屬性變項間「年齡」與「性別」達顯著關聯;「專業教育背景」與「性別」以及「最高學歷」達顯著關聯;「業界經驗」與「性別」、「年齡」達顯著關聯;「職務身分」與「性別」、「年齡」、「最高學歷」、「專業教育背景」以及「業界經驗」達顯著關聯。 3、男女性別的不同對「自我肯定」、「資訊應用」、「自我認知」、「價值觀念」等四項職業成熟因素有顯著差異,成就動機方面,「精熟競爭」男性較女性重視;在「年齡」方面對職業成熟有顯著之差異;在「最高學歷」、「專業教育背景」與「職務身分」方面對職業成熟與成就動機有顯著之差異;在「業界經驗」方面對職業成熟與工作滿足也有顯著差異。 4、職業成熟各因素以及成就動機、工作滿足之間絕大部分有顯著相關,除了「成就自我」與職業成熟、工作滿足未達相關外,其餘均為顯著相關。 5、工作滿足的預測變項為「自我認知」、「工作導向」、「精熟競爭」,這三個變項聯合可預測工作滿足65.1%的變異量。 本研究結果可作為室內設計業提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之參考。 關鍵詞:室內設計、個人屬性、職業成熟、成就動機、工作滿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室內設計它是以人為立足點的空間藝術,而每個藝術所造就的形式與精神,經過時間和空間的試鍊,都會為後人所紀錄而成為歷史。藝術其實是一含有心智活動的事物,它包括了事物的形式與精神。完形理論是以整體性來解釋個體的行為,其包含的圖形與背景、接近性和連續性、完整和閉合傾向、相似性、轉換律等定律,在運用於室內設計的分析視覺構成上,本研究發現,完形學說是已經存在於室內設計的藝術創作過程之中,並且它具備了相當深入的系統性原則。同時,大眾對於看待室內設計的視覺構成美學,尚有質感、燈光、造型、色彩四項因子,以上所述,即為整體性的完形分析法則與規範。本研究嘗試以完形理論來說明室內設計的完形心理視覺構成,並期望能掌握其完形心理學的原則,來分析室內設計的空間美學,以達到建構室內設計之完形心理視覺構成架構的研究目的。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以台北縣立樹林高中為例,由筆者身為該校教師之便,帶領學生配合九年一貫彈性課程,做校園生活休憩及服務空間改善。研究方法為擬定教學方案計劃,藉由《藝術與人文》教學活動,以環境觀察、環境探索、投影片播放、製作圖表、作業單、繪圖、製作模型以及實地佈置等方式刺激互動,並記錄意見,建立設計模式,反映學生需求,做成結論。俾能一方面獲得環境教育覺醒;另一方面目的在行動研究的精神下示範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方案教學之可能性。 學校建築環境研究領域中,較少受到重視的是學生的生活休憩與服務空間領域;由此可顯示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空間觀點,如:生活休憩的需求、服務設施的滿意程度未受到應有的關注。本研究針對休憩與服務空間兩項加以探討,基於以下認知假設:一、學生對校園空間之主觀需求與教育成果密切相關。假如以學業的低成就來理解許多國中學童的個體發展,彼等在正式教學空間(如教室)的被動、消極、毫無樂趣與發展機會等應是可以理解和預期的學生身心反應;然而對非教學空間(如操場、校園、合作社)的相對主動、積極與期待,卻成為學生校園生活的重心與出路。(註一)基於身心平衡、情緒處理與個性發展為宗旨,學校能否提供適切的生活休憩空間也就更顯意義重大。二、服務設施雖然種類眾多,然而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其中如:廁所、保健室、更衣間(若有)是基於生理與衛生保健而設,且必要求達到一定的功能水平,否則將對學生構成健康上的危害;又如車棚為學生寄放自行車的服務空間,也是學生在學校裡僅有的可炫耀個人形象的所在,所以學生也很重視它,經常去查看自己的車子有沒有「狀況」,也經常在這裡起爭執,聚眾滋事等;三、這兩類空間對學生有切身關係,故較易發展出學生之主動性參設計與行為;再者,在探討學生與校園環境之關係中,由公共事務與校園民主生活的觀點切入,則學生對環境的感知可引導至校園事務參與,而環境創造可深化民主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以實踐中小學九年一貫新課程中將學科知識轉化為生活能力的目標。 主要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對校園環境的確存有許多期待;學校應本乎參與式設計精神,讓師生參與各種校園環境改造,並提供機會發展《藝術與人文》學習融入實質空間教育的統整的教學計畫,藉以培養學生對校園環境的關懷與認同感,提升學童的環境知覺與環境美感判斷的敏銳度,強調知行合一的真實知能學習,實踐學科知識轉化為生活能力的教學目標。面對教育改革,教師又需具有自身批判意識的覺醒,覺知到「學校」作為一個民主社會的公共領域,應建構為一個提供眾人進行辯論、對話與意見交換的地方。故此,應塑造支持個人自由的社會正義情境,以培養學生成為兼具批判能力與公民勇氣,可在民主社會中主動負起責任的公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