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96.159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我們的居住空間,所謂三房兩廳的格局,在進行室內設計規劃時,容易著重於機能與造型的考量,因而產生忽視人性意義的缺失,居家空間的使用者是人,空間主要提供使用者進行居家性的活動。坊間充斥討論居家空間設計的完工照片,美麗的照片,像是刻意營造的生活場景,沒有人生活的氣味,缺少一份親密感與舒適感。 這種親密感與舒適感是一種空間氛圍,這種特質讓家成為一個場所。透過詩、文字敘述的描寫以及繪畫、攝影與電影等文本的探索,捕捉對於日常生活的描述,重現當時居家的樣貌,從根本的日常生活中找尋居家空間的本質。 舒適的居住空間,是人人生活中共同追求的目標,然而,「舒適」原本指的不是享樂或滿意之意,其拉丁字根原意為「強化、慰藉、支撐」,直到近代才衍生有安逸、舒服之意。設計相關從業人員,協助改善居家空間趨於舒適,而這份所謂的舒適,若能在硬體更新與使用機能的改善之外,創造出具有歸屬感的場所,讓人在空間中實踐居家生活,使之身安、心安進而達到植居,便是室內設計本質的意義。 室內設計產業從宏觀角度來看,是可以幫助人重整、改善與再生生活,具備人文關懷的特質,而室內設計師不僅是空間具體化的執行者、通達多種工程的協調者,更是創造室內空間居家性的重要推手。

  • 學位論文

許多在台灣各處的小鎮,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遭到淘汰而趨於寂靜,台北市近郊的石碇也身在其中。雖然在六零年代礦業沒落之後,人口外流,但是石碇特有的風土建築與氣氛仍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本研究希望藉由蒐集史料、訪談當地居民及藝術家、以人本地理學(包含場所理論與地方理論)為本分析石碇的地方特色,歸納出石碇的場所精神。筆者根據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一書中分析三個城市的架構做了對石碇里場所精神的詮釋,也在訪談內容中確認了研究範圍中場所精神的存在。 研究發現的確可能在環境、歷史以及不同時代人們的生活經驗中歸納出場所精神,並且也強烈建議當地居民採用文中所使用的分析理論於觀光的規劃及設計,以期更能增進大眾對於石碇之美的感知與體會,進而讓石碇在朝向觀光發展邁進之際,避開以慣行對待歷史街區的操作手法,成為僅供遊客消費的觀光景點。

  • 學位論文

隨著時代的變遷,國民生活品質提升,加上政府推行週休二日政策,使得國人休閒時間增加,從事旅遊活動的意願提高,因此帶動了休閒服務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泡湯在台灣已逐漸變為休閒風氣,使得泡湯人口越來越多,溫泉會館也日益增加。本研究從顧客的觀點,了解消費者對溫泉旅館空間氛圍與消費的選擇之間有何關係,探討顧客對溫泉旅館之空間印象、再宿意願之關係。本研究採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到宜蘭礁溪「A系列」溫泉旅館的顧客為研究對象,探討顧客對溫泉旅館空間意象的重視度、滿意度、綜合態度與再宿意願之關係。 本研究根據現場觀察及文獻分析,將溫泉旅館空間分為「建築外觀」、「公共空間」、「公共溫泉浴池」、「個人溫泉浴池」、「四周環境」、「客房」、「整體空間」等七個構面,對A系列溫泉旅館的顧客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650份問卷,有效問卷共計332份,並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個人屬性對於空間印象的重視度與滿意度都有部分顯著差異。二、遊客空間印象七個構面的滿意度、綜合態度及再宿意願均呈現顯著正相關。三、逐步迴歸分析顯示,被選為的七個變項中,有三項與空間印象有關,分別為「公共浴池滿意度」、「大廳與公共空間滿意度」、「四周環境滿意度」,三者相加為60.1%預測值,反映空間印象的塑造對於溫泉旅館經營的重要性。 最後本研究依據調查分析結果提出建議,供設計師與業者在未來溫泉旅館相關設計與經營上做為參考。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綜觀臺灣飲食文化,會發現是一部臺灣近代史縮影,透過多時期移民的影響,及在全球化、都市化的種種現象浪潮下,其變化更顯加劇,到至今仍然不斷的改變、交融中。於其中,臺灣的「小吃文化」可說是臺灣飲食文化中一項頗具特殊性、歷史性、數量龐大的分支,其和常民生活息息相關,分布於生活中的每個大大小小角落,更曾登上國宴的舞台,其尺度有大有小,形式各異,但通常來說,小吃攤文化,其所交織出的,可說是一幅幅與在地文化所共同演繹出的在地風情畫。 然而現代性帶來飲食文化的變遷,小吃文化成了符號消費下的新產物,都市中的小吃攤成了被資本操弄的鄉土符號,人們都在趕效率,小吃成了一種需要,而不再細嚼慢嚥,品嚐其背後文化,許多打著懷舊戲碼外表且與當地較無關連性的小吃攤空間,便出現於各大都市與觀光地區,利用壓縮時空、解構地方,成為地區上演迎合觀光人潮的小吃嘉年華,人們也不知自己所吞何物,更甚者,這些符號戲碼,吞噬許多傳統飲食環境,地方失去逐漸原有特色,將人們帶入了失序怪異的飲食環境,視覺刺激成了消費小吃的主要導向,小吃的好吃與否,似乎已不再過於重要,伴之而來的有小吃文化的符號化、去差異性、複製化、同質化……等各種變調。如從相關文獻記錄來看,臺灣各地原有的小吃攤應是有著原色美和人情家鄉味等各種感性和不拘形式的本質,可說是沒有所謂消費性的視覺刺激,並有著濃厚的人情滋味及在地風情。而在現今社會中,如還維持著舊時風情的小吃攤,更是現今人人嚮往,每到假日必去朝聖觀光的各大地點,可說是,當社會越趨進步,人們卻越趨向早期的傳統風景,也印證了小吃攤著實有其不可抹滅的魅力及種種特質存於其中。 本研究透過場所精神及人文地理學等相關理論,著重人和環境的互動經驗,不做單純探討空間表象或餐飲專業本身之討論,而是更注重於人們透過各種知覺經驗,產生於傳統小吃攤中地方感、認同感及各種獨有特質,記錄探討至今臺灣各地,仍有其舊時風貌的小吃攤,其所具有的場所精神,並藉由分析飲食文學、空間文本等資料,探究出何以構成小吃攤所具有的場所精神之脈絡。以此對在現代性發展下所衍生的小吃攤文化之混沌現象,提出改善之道。當瞭解小吃攤所具有的傳統文化特質與架構脈絡,望其當較傳統之小吃攤面臨改變的浪潮時,能有所本可循,而不輕易的陷入視覺刺激的符號消費空間中,並希冀其研究可給相關領域設計者、經營者等相關人士產業有關更多在地飲食文化底蘊的知識和感性特質,供其參考或應用。

  • 學位論文

隨著時代變遷的發展,都市裡可利用的空間場所已經越來越少,早期為求與天際線更加接近的基督教教堂,也受到地稠人狹、資源難求的影響,從獨棟建築的教堂演變為都會型教會,融合於都市現有建物之中。而在都市變遷的影響下,教會的室內空間因應現今社會的各項機能需求在規劃上亦漸趨多元化。因此,在遵循教會宗教性的同時,使教會在空間的使用上能兼顧當代的生活型態成為值得探討的議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都會型教會於都市的變遷發展下,室內空間在設計規劃上的發展與創新,並且以天母福音堂為研究之個案。原先機能單純、空間狹小的福音堂舊堂已無法滿足教友的各項活動與機能需求,故另於舊堂鄰近地區進行新堂之興建工程,並選定室內空間高達700多坪之地下停車場做為新址基地進行改建,以提供符合教友需求及因應當代生活型態的教會空間與活動場所。 本研究以天母福音堂新建堂工程做為分析標的,包含基地環境、動線規劃、機能使用、氛圍營造等空間規劃進行分析探討。透過實際參與天母福音堂新建堂案的工程施工與設計會議,彙整出興建都會型教會所需考量之因素並進行分析,提供其他教會未來規劃時之設計參考規範。

  • 學位論文

摘要 人類與動物之間相互共存的時間可追溯久遠,對此的相關論述亦相當多,幾千年來動物與人類的身分由狩獵關係轉變為絭養的寵物夥伴關係。馬匹進入人類的生活已久,從早期利用馬匹來運輸、表演,到後來成為戰場上的一員。直到車輛出現後,馬匹轉變成為休閒、娛樂與競賽功能,甚至是權貴的象徵,馬術運動的價值也就僅止於被定位在比賽的層級階段。運動與競賽講求的是能力與爆發力,但若是將馬匹定位為寵物的夥伴關係時,則該講究的是陪伴與關懷的意義。 本研究在實際參與台灣馬術治療中心各項活動後發現,中心設立之初的規劃設計,並不是以馬術治療為對象,因此對於無障礙設計有許多的盲點,未達到相關設計的標準,導致身障者使用困難。本研究將探討人與馬匹及空間的相互影響,藉由環境心理來探討與整合適用於台灣未來馬術治療發展的療癒空間。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及「參與觀察法」的方式,透過通用設計、療癒設計的檢視、再整合馬術治療專業的特殊需求,並比對國外相關馬術休閒中心的成功案例,提出屬於良善的馬術治療空間應有的療癒因子與通用設計計畫,並尋求與創意生活產業加值整合之可能。此外藉由國外馬術中心已開始執行的老人馬術休閒服務活動,提供給後續研究的建議,達成馬與人之間關係的永續。讓馬術運動休閒空間的價值不僅止於運動層面上的功能,也能提升至具有療癒的功效。

  • 學位論文

摘要 全世界各地發展至今,社會進步的速度已不可同日而語,在日常的生活也講求優質舒適,而室內設計也成為在現今生活品味要求下美學表現的方式,甚至於更進階到整體的家居設計,涵蓋的層面也擴大到空間、建築外觀、美學的展現。這些年更有將老建築的空間,藉由室內設計的巧思注入不一樣的元素,讓原本歷時已久看起來灰暗的建築變得煥然一新,保留了歷史的原有味道卻多了現代的思維,再造老屋新契機,把室內設計結合文化創意再造美學的環境,相信這也是設計者對於設計面相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以台北市迪化街的街屋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空間運用議題為主,探討店家從街區再造的歷程以及設計再造之前後的關係。研究方法的執行操作以本文將迪化街的歷史、空間、生活、設計、發展做分類,從生活者的角度分析了這五個面向對於在地人的影響。而歷史空間經由設計再造後吸引了文創及藝術工作者進駐,在街屋的內部形成了一個創新的複合環境,提供陶藝、茶館、藝術創作、畫廊、手作等……,形成一種歷史、人文、藝術融合為一的氛圍,成為國際觀光客到訪台北的必遊亮點。除了發現迪化街現今的樣貌,另外,設定一對照組台南市神農街,以深度訪談的做法,各別訪問十位在迪化街與神農街上店家老闆與在地民眾及外來遊客,探討再造後兩地老街區未來發展的看法。 最後本研究將歷史街區在地人的看法與觀光客及訪談者的初步結論做出比較,以再造後的景象、人潮、環境和之前有何不同之處,並以相關對照組做對照,室內設計在這一環節扮演著何種角色,對於舊有歷史街區建築及室內空間的文創影響, 舊與新在現代觀之下如何去展現設計的美學競爭力,進而永續的去發展它。

  • 學位論文

捏麵人,一項具有中華民族色彩的傳統技藝,在台灣,捏麵人多以玩賞及宗教活動所運用;由於環境變遷,捏麵文化已日漸消逝。本研究與彰化溪湖的巫家捏麵館合作,藉由此次的園區更新,從室內設計的角度剖析捏麵文化之於空間的特殊性,並完整記錄其設計之過程。 本研究欲探討並期許達成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文化創意產業、博物館等相關文獻,以及相關案例之實地分析。 二、 探究捏麵文化之歷史與獨特性。 三、 研擬「巫家捏麵館」適宜的發展架構、設計方法,以及概念的轉換。 四、 設計實務操作,依據需求擬出最適宜的平面格局,並提供專業的照明、空調規劃建議,以及各空間2D圖面、細部大樣圖與3D模擬呈現。 本研究先就文化創意產業範疇中的產業文化化與文化產業化之文獻回顧,得知觀光工廠與地方文化館之空間差異,並輔以博物館、展示設計之規劃概要、法規限制等資料,以作為設計的前置構面;除此之外,篩選同一旅遊圈內含各式層級的文化景點以進行案例分析,佐證大小不一的地方文化館、觀光工廠與博物館,其對遊客體驗過程所產生的精神滿足與心靈回饋,是否達到設館的目標,並汲取其建築設計與室內美感的優勢以作為本研究設計之養分。 進而再深入捏麵文化,回顧捏麵藝術的歷史發展、文化演進與式微情況,作一通盤了解,對全台擁有捏麵技藝的師傅做數量上、生存環境上的調查,並對本設計之對象「巫家捏麵館」作背景的認識。 設計過程中反覆與園方經營者進行會議協商,以確立未來的營運走向,而本設計則就其機能需求提出空間質與量的分析與建議,並就園區的地理環景提出適宜的建築對策,整體概念以捏麵元素作發想,提出「實」以沖孔金屬板呈現麵土原料之特色、「虛」以竹籤印象配合光影變化寓意捏麵藝術的精神,評估兩者的耗費以決策其運用的空間位置。 整體設計以簡潔、動線流暢與新舊融合為主要考量。此外,更強化了社區營造的責任,期許嶄新的巫家捏麵文化園區能加速周遭產業轉型並擴大溪湖觀光聚落的形成。

  • 學位論文

七期重劃區為台中市住宅發展的代表性區域之一。受到整體景氣變動與區域環境中土地政策、法規、公共設施規劃以及居住習慣等影響,使該地區住宅類型多元,不僅有都會區常見的公寓大廈類型,也有獨棟、雙拼等透天式型態。在居住規模方面,除一般中坪數之規劃,七期重劃區的新市政中心亦是大坪數集合住宅之主要發展地區。本研究企圖瞭解七期重劃區集合住宅的各項供給特性,採用文獻分析法與描述性統計分析法,對該區域之供給實態、建築計畫與住戶平面計畫等面向,進行時間軸、基地規模與室內空間規模等探討,期望建構出七期重劃區集合住宅供給發展脈絡的基礎研究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七期重劃區【小規模‧多件數】的供給特性,並自2005年後逐漸往低建蔽率、高層化與大坪數的發展。此外,在住棟構成類型方面,呈現出少量化與低密度化之單純型態,住棟單元以【梯廳型】為主;住棟形態以【塔型】和【板型】為大宗;而住棟配置則以【單獨型】居多。最後,在住戶平面計畫部分,無論在積層式集合住宅或透天式集合住宅,皆以較具完整領域性的規劃方式為主流,各空間規模呈逐漸遞增之供給趨勢;尤其2005年後積層式集合住宅大坪數案例大增,也出現眾多減少二次設計浪費的無隔間案例。同時,研究亦發現,該區集合住宅在個室空間逐漸增加的情況下,將部分比例轉為浴廁空間,使其生活水準大為提升,但其他附屬空間配置較少,可作為未來規劃的考量。

  • 學位論文

國內大學院校室內設計相關科系,至今已有22間學校成立,畢業季節時,藉由設計展的成果,讓學生學習設計過程與思維,鼓勵學生們激發創造力,更期望能提升宣傳和招生效果。不同以往,自100學年度起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畢業班成立一組團隊,在桃園縣八德市金城街(以下稱為八德金城社區),結合服務學習與社區營造,用社會服務的設計形式,將設計付諸實踐。再者,國內在服務學習、社區營造以及設計與建構的研究中,關於從事社會服務的設計過程之相關議題的研究,目前仍較為缺乏。因此,三屆服務團隊在八德金城社區實作過程中,是如何在社會服務的設計形式下完成改造?並將整個的實作歷程轉化成知識?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服務學習的核心特質詮釋八德金城社區的歷年實作成果;以凝聚居民之社區營造意識為前提下,服務學習得以順利進行的執行架構;反思參與學生在服務學習當中獲得的實作知識與社會成長經驗;以實用性為基礎,解析社區居民對於實作完成作品的觀點為主要的研究議題。本研究是以行動研究做為研究策略,資料收集方法包括參與觀察法、訪談法以及文獻蒐集。本研究發現,實作成果幾乎符合了服務學習的五項核心特質,僅社會正義方面仍需再加強;並從案例中探討出服務學習得以更順利進行的執行架構,其中包含工作項目,服務學習方案設計階段、服務學習發展變項以及室內設計過程等;再藉由參與學生的反思,回饋服務學習當中獲得的實作知識與社會成長經驗,包括設計、施工、溝通、團隊以及勇於克服困難等;以社區居民的觀點,檢視對實作完成作品的實用性;最後,以本研究為例,在服務學習之實作過程中,公共空間的改造確實能夠吸引社區居民參與,累積社區居民對於公共生活領域的問題意識,進而產生社區營造的意識,因此建議實作的主題應以改造公共空間較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