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18.147

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學位論文

中原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在競爭激烈的經營環境中,滿足顧客的需求與期望對任何企業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議題。企業應不斷地創造創新的價值,以滿足現有的顧客與吸引新的顧客。利用創新價值的創造來發展新服務、新業務、新流程或策略,以增強公司的核心能力與經營績效一直是企業經營的一種戰略武器。在服務品質、顧客價值與顧客忠誠度的創新觀念之下,為了建立創新的顧客價值模式,我們利用及整合了幾個已良好發展的顧客價值模式。然後,我們以結構化方程式為主體架構而結合下列模式中的數個,精緻化Kano模式:“藍海策略”策略行動;SERVQUAL方法及顧客價值結構,而發展出幾個整合型模式。這些創新價值模式可用來決定適當的策略及其優先順序,其目的是要提升顧客價值及經營績效。模式建立之後,我們以印尼的高等教育機構來進行實證研究以驗證這些模式的實用性。由實證結果可得到三項主要結果。第一項是可確認出十個“提升與創造”的品質屬性及七個“消除或減少”的屬性。其二,依據這些屬性的優先排序來決定適當的對策。這些所建議的策略活動對於高等教育機構之各類價值及營運績效均有統計上的顯著影響。這些研究結果對於高等教育機構之改善活動是有效益上的幫助。

  • 學位論文

電子產業在台灣經歷自1980 年代起的蓬勃發展時代,但環顧今日的國際競爭情勢,此產業要能在台灣繼續成長,除了在新產品功能的創新、自我品牌的建立與成本的競爭力要有突破性的提昇之外,還需有能令顧客滿意的產品可靠度水準,才能落實效果。透過品質管制可保證產品合乎所訂定的功能與規格,然而要使產品在其生命週期持續提供其功能,須從產品設計階段考量如何滿足可靠度目標。在本研究中以產品開發程序為主軸,引介可靠度設計與預測方法於相關開發程序。首先確認零組件規格設計是否足以承受系統應力且合乎其可靠度需求。接著評估系統設計能否滿足系統可靠度需求。靈敏度分析方法可在系統設計階段,調整系統參數,進而達成系統可靠度目標。可靠度設計程序結合了市場分析、產品設計、零組件認可、品質管制與製造等相關部門於最適的開發時機,作可靠度的預測、評估與改善,因而提昇了業者的競爭優勢。本研究以伺服器主機板及有線通信網路為例,分別介紹如何在開發程序中,進行印刷電路板組合及系統的可靠度設計、預測、分析、評估及改良。應用這些驗證過的程序與方法,可協助業者建立可靠度要求於產品設計、製造及零組件供應鏈,避免產品在上市後發現可靠度事故,以有效達成產品的可靠度及使用者滿意目標。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企業為了照顧消費者的環境意識,必須加強其產品的物料管理。然而,假如沒有相關法律的強制推行逆向物流,企業從投資與利益觀點出發也不願意專注在回收方面。當企業漸漸專注在其核心活動時,產品的物料管理與逆物流將成為企業無法執行的一部分,故企業逐漸將產品的物料管理與逆物流委託外部的公司來處理。此外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將導致閉迴路供應鏈造的長鞭效應,且供應商因負擔額外的回收品處裡費用,使得整體閉迴路供應鏈成本的增加。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研究利用寄售存貨策略探討較複雜的閉迴路供應鏈之存貨系統。由分析結果得知,因為供應商必須要負擔委託於第三方物流的費用,會發生較多的成本,但本研究利用寄售存貨系統來縮短供應商於週期內的存貨週期長度,進而減少供應商之存貨成本,且零售商不需要負擔設置成本,使得整體閉迴路供應鏈達到較佳的效益。

  • 學位論文

近年來,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及消費型態的改變,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使得生產製程需配合新產品的推出不斷更新,加上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如果企業沒有良善的規劃,可能會造成製造成本上升與產品品質下降之情形,進而使得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下降。因此在生產系統中,企業必須兼顧品質與績效及決定各檢驗站的設置與不同品質特性下是否檢驗,並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最佳的資源配置。此外員工有著不同作業能力,人員的配置影響生產系統的流暢度及產品的品質,也是一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主要探討如何將不同技術等級人員配置在工作站及檢驗站,在多品質特性下,研究序列式生產系統的檢驗站設置策略。本研究透過生產系統模式的建立,將目標函數設定為最大利潤來發展最佳等級人員配置及檢驗站設置策略。在求解方法上,利用窮舉法求得最佳人員配置及檢驗站設置策略,並利用基因演算法求解,分析求解方法之執行績效和生產系統之相關問題。本研究相信當業界在生產系統需要操作人員分配及檢驗站設置規劃時,能給予有效的意見。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為針對單機情況下的多目標排程問題,試著提出改良式的智慧型基因演算法。多目標基因演算法雖然已提出多年,並經過眾多學者研究後已成功應用於排程問題,但基因運算元演化過程及求解效率仍有很大改善空間。有鑑於此,提出了以考量境外移入之特性的基因演算法為基礎作為修改的智慧型基因演算法,應用於單機排程並考量工作的處理時間、交期、抵達時間與遲交權重,又以總完工時間與總加權遲交時間為排程目標,演算搜尋求得多目標的非劣解集合。最後,以兩種基因演算法演算多個不同的樣本並比較其求解成效,所得結果為雖然本論文所提出的智慧型基因演算法花費時間要比基因演算法多,但能以較少的世代數求得較好的非劣解集合。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美國次級房貸造成美國多家銀行陸續爆發財務危機,連鎖效應下使得信貸緊縮加劇,通貨膨脹問題在世界各地上演,儼然形成一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又歐洲幾個國家的債務問題也持續導致全球股市低迷不振。諸如此類的金融問題不斷陸續在我們的生活中上演,甚至越演越烈,許多投資人漸漸將眼光從高獲利轉移至低風險,學者們也投注更多心力於鑽研風險管理的議題;過去的風險管理中,常常以常態假設進行問題之分析,但卻容易發生了低估極端風險的缺陷,故要以更精確的下端分配來正視風險發生的問題。 為了能夠精確估計尾端分配,我們透過極值理論(Extreme Value Theory)對尾端資料進行參數估計以符合投資組合之厚尾性質,但唯一的缺陷是樣本的大小將決定極值理論的精確度,故我們以Copula相關結構進行資料量之模擬與擴充。有了充足且符合尾端相關性質的資料與樣本,我們更進一步採取單邊下端風險估計的風險指標取代以往的平均絕對離差(Mean-Absolute Deviation)進行對風險值的衡量。最後,我們以Safety-First投資組合選取理論限制下端風險發生之機率,並透過線性規劃的模式求取最佳化之投資組合。 本研究中,以摩根台灣股價指數(MSCI Taiwan Index)中的前二十大成分股作為觀察對象,並以之進行Pair-copula的蒙地卡羅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模擬極值理論所估計之符合尾端相關性的模擬資料,最後由Safety-First限制單邊下端風險上界求得最佳化投資組合。且經實驗驗證,本研究將對下端風險估計與風險下求解最佳化投資組合提供正面幫助。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因發生許多重大金融危機事件,使得各類創新的金融商品相繼上市。但也由於投資工具愈趨於複雜,相關人員得承受更加複雜的風險型態,風險管理之學問便成為炙手可熱之議題。 在一般的理論架構之下,其報酬率往往假設為常態分配,但許多研究指出,金融風險資產大多有厚尾的情況。因此,對於金融資產的報酬建模上,使用常態分佈假設會失去其準確性,且與實際情形不符。在本研究中,我們直接藉由歷史資料來模擬未來的情境,因為使用其方法即可以不需知道報酬率的分配,便可以利用較為符合真實情況的模式架構,來分析其投資之最適組合。 本研究使用類神經網路模擬原始歷史資料,其模擬神經元的特性可以記憶可用的經驗與知識,並以Safety-First投資組合模式為基礎求解投資組合最佳化問題。 在本研究中,我們選取摩根台灣股價指數(MSCI Taiwan Index)中的前20支股票作為投資標的,並且與大盤指數作績效比較。最後結果證實,藉由Safety-First投資組合模式所選取的投資組合會優於大盤。

  • 學位論文

隨著環保意識與永續發展意識的提高,全球各國政府注意到全球暖化問題,並開始要求企業揭露產品的環境資訊並規範企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減緩或是抑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企業進行生產時應同時兼顧經濟及環境的問題,同時為了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及資源永續的利用,無論是在製造端及消費者使用端,能源消耗也是重要議題之一。進行產品設計時,企業若能考量生態化設計,在產品生命週期期間,能使能源及資源有效的使用,將會對環境的改善有極大的貢獻。 本研究以筆記型電腦為例進行盤查作業,並評估該產品對環境之衝擊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而本研究提出綠色供應商績效評選模式,探討出符合企業對供應商的要求,並挑選對環境衝擊低之筆記型電腦材料、零組件及筆記型電腦之供應商。另本研究針對原物料選用、易拆解、易回收及節能設計等方面,探討筆記型電腦生態化設計,並提出其設計相關原則。

  • 學位論文

由於電力使用、資源利用及掩埋場之稀少所帶來的環境影響,日益嚴重的廢物流已經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因此整體考量能源消耗、成本花費及環境衝擊作為引進新產品時之決策基礎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以筆記型電腦為例,發展總能源消耗量、總成本及總環境衝擊(GWP)之數學模型。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包含零件生產、產品製造、使用、生命終期及各相關運輸階段。本模型除考量第一生命週期產品外,也考量第二生命週期產品。此外,本研究發展一目標規劃模型,在整合最低總能源消耗量、成本花費及環境衝擊訴求下,決定最佳製造廠位置及每個供應商訂單分配的最佳配置。本研究相信其結果可以作為相關決策者有用的參考。

  • 學位論文

日益升高的全球競爭,各企業無不想盡辦法提昇公司的競爭力,為了提高效率和保持競爭地位,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系統能夠使一個組織整合所有的主要作業流程,並取得競爭優勢。但並非所有導入ERP的企業都是成功的,也經常聽聞部分的公司因錯誤導入ERP造成公司破產或有公司導入後因故又決定放棄ERP導入專案的情形。因此許多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已開始探討導入 ERP的成功和失敗的原因為何。過去的研究都著重在管理者層次或組織層次所認定的ERP導入的關鍵成功因素或者由導入階段來審視導入ERP所需注意的因素,因此本研究想以最終使用者的角度來審視建構一ERP導入模式,做為未來導入ERP系統的依據。 本研究先以理論為架構基礎,再輔以關鍵成功因素從而匯整成一個以最終使用者為導向的系統導入模式並以結構方程式之統計分析方法進行驗證。 以導入ERP系統的企業員工做為研究對象,運用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做為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方法。本研究問卷回收總數為322份,有效問卷為296份,無效問卷有26份,問卷回收率91.93%。研究結果為(1)「個人特性」對於「使用者參與度」、「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相容性」、「主管影響」、「同儕影響」、「自我效能」、「助益環境」以及「任務科技適配度」皆有顯著水準 (2)「系統特性」對於「使用者參與度」、「相容性」、「同儕影響」、「自我效能」、「助益環境」的影響無顯著水準(3)「系統特性」對於「知覺有用性」、「知覺易用性」、「主管影響」以及「任務科技適配度」皆有顯著水準(4)「組織特性」對於「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以及「電腦自我效能」的影響無顯著水準(5) 「組織特性」對於「使用者參與度」、「相容性」、「同儕影響」、「主管影響」、「助益環境」以及「任務科技適配度」有顯著水準 (6)「認知有用性」對於「行為態度」影響有顯著水準,「認知易用性」、「相容性」和「使用者參與」對於「行為態度」的影響無顯著水準。(7)「任務科技配適度」對於「行為態度」的影響有顯著水準(8)「同儕影響」、「主管影響」對於「主觀規範」的影響有顯著水準(9)「自我效能」、「助益環境」對於「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有顯著水準(10)「任務科技配適度」、「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態度」的影響有顯著水準(11)「行為態度」「主觀規範」對於「行為意向」有顯著水準(12) 「認知有用性」、「任務科技配適度」、「知覺行為控制」對於「行為意向」的影響無顯著水準(13)「行為意向」對於「使用行為」的影響有顯著水準(15)「使用行為」對於「使用滿意度」的影響有顯著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