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84.171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年循環是大自然地表上最明顯的循環週期訊號,地球公轉太陽一週為一年,現今所通用的曆法,皆以年為週期。我們所存在的華人社會慣用的曆法為「農民曆」,是一種陽曆與陰曆結合在一起的曆法,以節氣詞為陽曆的刻度。本研究針對農民曆二十四節氣進行分析,探究節氣詞中與氣象有關的因子。二十四節氣詞中跟氣象有關係的為小寒、大寒、雨水、驚蟄、清明、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共計有十四個。本研究使用氣象資料數據,欲了解這個中國漢代以前就完備的節氣詞之意涵,進而了解其適用的範圍與過去及未來的變遷。 研究發現,節氣詞設計的邏輯是先確立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的時間點之後,再將二分二至中間各安放一個季節開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上為天文因子的節氣詞,用來表示太陽位置的年循環,是幾乎固定不可變的。接下來安插天候及物候因子來提醒農業工作的進行,跟植物栽培有關係的氣溫、雨量因子紛紛進入節氣詞,跟事件「至」點有關係的是小大暑、小大寒、白露,跟事件「開始」點有關係的是驚蟄、雨水、處暑、霜降、小大雪,跟事件的過程有關係的是清明、穀雨及寒露。節氣的設計雖然一開始是當做太陽曆的刻度,但在節氣詞的設計階段,卻巧妙的包含了農業災害預防的概念,水的三相變化時間點在這裡被點了出來,雪、霜、水氣、露、雨的相態變化對動植物有不同的影響,農民曆可以說是一套農業氣象防災曆。 從研究的圖表中可以發現,所有節氣詞的描述在節氣發源地仍然適用,不論描述最熱的時段(大暑)、最冷的時段(大寒)、景色能見度開始變好的時段(清明)、雷及霜開始的時段(驚蟄、霜降)都吻合於節氣詞的時間點。但在臺灣地區只有小寒、大寒、清明、穀雨、白露、寒露、處暑可以適用,最熱的時段並未落在大暑,而在小暑。統計發現,過去60-80年間的臺灣及中國古都地區一年之中氣溫最高及最低日其實是散佈在3-6個節氣時段的,但是長期來看並沒有任何提早或延後的趨勢,僅有最冷跟最熱日氣溫的上升趨勢。使用CMIP5氣候模式推估資料來檢視未來2075-2099年可能的節氣變遷,也得到與上述相同的結果,除非發生特殊事件改變大氣環境,否則未來世紀末的大暑及大寒時間點不會提早或延後,節氣詞的防災時間點功能可以延續使用下去,繼續發揮提醒的作用。 二十四節氣系統目前仍然適用於節氣詞發源地,另外以區域氣溫參數分析的結果也顯示,中國大陸的內陸地區目前都還能適用此套太陽曆的刻度系統,而中南半島及南洋一帶並不適用,韓國、朝鮮、日本等地其氣溫節奏相似,但最高溫或最低溫出現日期雨節氣詞的描述偏差較大。

本文將於2024/08/17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
  • 學位論文

島嶼研究目前走向了群島思考與關係轉向的典範,而島嶼性之研究與調查,目前在臺灣仍屬少數。當今烈嶼和金門島間正在進行金門大橋興建,同時面臨著金門與廈門兩島的快速發展刺激,以及與臺灣的大量財政補助等因素,影響著烈嶼的島嶼性之發展與建構。 本研究目的在於建構島嶼性的研究路徑,並調查與瞭解烈嶼的島嶼性為何,同時也釐清烈嶼的發展脈絡,進行烈嶼的地方治理與關係分析,最後整理出影響烈嶼的重大議題,以及瞭解島嶼性與重大議題之間關連為何。本研究為減少研究者是外來島民、外來大陸型居民與兼差島民等偏見,採寓居研究,移居烈嶼居住一年,並且採用居民訪談、參與觀察,以及文獻檔案分析等研究方法,來進行調查研究。 本研究將島嶼性(islandness)定義為島嶼地方感,側重在島民人文特性的探索,並利用島嶼地方依附、島嶼地方認同與島嶼地方依賴等三個構面來理解與實踐。在烈嶼歷史發展與關係論述上,則從晉朝整理至民國。而在烈嶼的島嶼性調查中,可瞭解到三個島嶼性的構面是有著關連性的,呈現出島嶼地方依賴會影響到島嶼地方認同,而島嶼地方認同進而發展到島嶼地方依附,並且發現島嶼物理特徵與重大議題會影響烈嶼的島嶼性。本研究調查出來有烈嶼有七個重大議題:金門大橋建設、醫療與渡輪交通、觀光發展的想法、海漂垃圾的問題、地方政府的建設觀點、軍方釋出土地的有效管理以及國家公園的角色。而目前烈嶼的治理以鄉公所為主導,中央單位(軍方與國家公園)則為次級的協助治理單位,呈現出地方治理問題需要更深入討論。研究利用時間關係、空間關係與事件關係等三個軸,來討論烈嶼的島嶼性建構、島嶼關係與重大議題等的關連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一個區域內市街的等級在不同時期會有所變遷,彰化地區的都市體系在日治時期、戰後有什麼樣的變遷?是什麼原因影響彰化地區都市體系的變遷?本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為:(1)透過地圖比對來劃定各時期市街聚落的範圍、(2)計算人口標準差劃分市街等級、(3)透過工業的統計資料,瞭解不同時期的發動型產業。透過上述方法,呈現日治時期與戰後彰化地區的都市體系及變遷的情形,試圖回答上述提出的問題。研究結果有下列三點: 1.日治時期彰化地區的市街等級:分成1904-1919年與1920-1945年兩個時期來劃分市街等級,彰化和鹿港獨大,為第一級市街,人口數遠高於其他市街,在市街的數量上,皆以第四級市街最多。在市街等級變動上,1915年二林上升為第四級市街;1935年員林上升為第二級市街、溪湖上升為第四級市街;社頭則是從1925年降為第五級市街。 2.戰後彰化地區的市街等級:彰化和員林皆維持在第一等級,各個時期皆以第四級市街的數量最多;在市街等級變動上,1935-1970年等級上升的市街為員林、溪湖、永靖、田中、和美、二林、社頭、竹塘、田尾、小埔心、大城;等級下降的市街為北斗。1970-2017年等級上升的市街為永靖(1990年)、和美(2000年)、伸港(2010年);等級下降的市街為鹿港(1980年)、田中(1980年)、永靖(1980年)、二林(1990年)、北斗(2017年),括號內表示市街等級有變動的年份。 3.(1)日治時期的工業主要以製造業為主,彰化地區重要的發動型產業為糖業、罐頭業。發動型產業和主要市街的「距離」成為是否能夠帶動市街等級提升的關鍵,溪湖、溪州的糖廠,與員林的罐頭業鄰近主要市街,發動型產業對於市街等級的提升有顯著的影響;而和美與二林的糖廠,有助於帶動糖廠所在聚落的人口成長,但距離主要市街較遠,對於主要市街等級的提升較沒有顯著的影響。 (2)戰後製造業蓬勃發展,發動型產業對於市街等級的提升,主要是在民國70年代(1980s)之前,食品製造業有助於帶動員林、溪湖、二林、田中市街等級的提升;紡織業有助於帶動社頭、和美市街等級的提升;金屬製品製造業有助於帶動和美市街等級的提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人口資料在社會經濟中的發展與規劃層面為相當重要之基礎規劃資料,而都市作為一每日吸引大量民眾流入的區域,其商業區在密集的土地使用下勢必會成為人口聚集的地方,也成為災害管理的熱點區域。同時,在人口集中的區域,居民生活在都市內產生各種活動,也會因活動類型的不同而產生不同消耗量的能資源與廢棄物,因此,日間人口能幫助了解都市代謝議題中能資源流動的問題,而活動人口數則在都市防災規劃中是重要的資料,了解區域內的活動人口數有助於管控災害發生時區域內民眾的安全以及安排相關之所需的人力與物資。 本研究除了回顧過去日間與活動人口推估方法之外,亦試圖釐清我國目前在日間以及活動人口之定義上與各國間定義之差異。將分別從兩個議題層面來探討,首先是都市代謝議題,從城市層級角度出發的台北市日間人口推估,將根據人口普查資料結合交通部資料,並以台北市為例建立新推估日間人口之方法。最後是以都市防災議題為主,針對重要的商圈與交通節點類型,並以台北市信義區西村里(信義商圈)為例建立活動人口推估之方法,從中分析探討西村里活動人口時序性之變化以及其在平日與假日所呈現之差異。 本研究之結果可作為都市環境負荷量相關之研究中人口基礎資料之參考,以及相關災害管理規劃作業時,如:模擬災害時人數之參數設計與推估區域內防災物資需求量時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因地狹人稠,山區中小型溪流沿線的狹窄平緩谷床,也常被開發利用。這類谷床常是沈積物淤埋而成,暗示該集水區內較易因崩塌或土石流作用而供給大量沈積物,如不當開發很可能造成災害。若能了解此類埋積河谷的谷床地形單元分布和集水區特徵,並了解極端事件中流域發生的地形作用對谷床產生的影響,應有助於自然災害的減災。本研究以新店溪中游的平廣溪、小坑溪與磺窟溪三條支流為例,嘗試以地表幾何形態自動分類和數值航測系統判釋谷床地形單元分布,透過數值地形的分析了解各項地形特徵和潛在地形作用,並以2015年8月蘇迪勒颱風之影響來檢視極端事件造成這些中小型流域的地形再作用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區三條溪流之埋積谷床的寬度從8到200公尺不等,谷床地形單元以高約2-3公尺高的小階為主,其中面積較大之平廣溪的支流土石流扇發育較佳,佔據主流谷床的中游段。蘇迪勒颱風誘發研究區內的地形反應,以平廣溪主流谷床最顯著,多處被淤埋或溢淹,其他兩溪的源流和多條支流溪溝可判釋出沖蝕特徵。該些溪溝大多有歷史崩塌紀錄或埋積、土石流扇特徵,受強降雨事件驅動,發生土石流再作用。 參考周憲德(2016)推估溪流主導營力之流域險峻值(Melton’s ratio)和主流長度的界檻值,可計算得知本研究區各子集水區和小坑溪主流的主導營力均為土石流,平廣溪與磺窟溪往下游則轉為高含砂水流和洪水作用。蘇迪勒颱風之降雨強度雖可達200年一遇之程度,但降雨延時短、總降雨量有限,研究區的整體流域崩塌率並不高。平廣溪流域相對降雨最多,以致原就好發土石流之源流段和支流溪溝河道上儲存的土砂被驅動,加以主流谷床之上游與下游段邊坡發生崩塌,故使其上游段谷床被土石流掩埋、下游段受到洪水溢淹。值得提出的是,此次土石流作用的河段還包含部份理論推估的高含砂水流河段,這應該和歷次降雨事件類型與土砂供應來源具有空間偶然性有關。 本研究以位於西部麓山帶砂頁岩地層為主的三個中小型流域為例,發現蘇迪勒颱風這種短延時高強度的降雨事件,雖然沒有造成邊坡普遍性崩壞,但足以驅動支流河道的土砂下移與主流局部河段邊坡崩壞,使主流埋積谷床發生地形再作用。在臺灣山區有非常多類似形態的埋積谷床,應仍屬現生地形,若其支流溪溝或源流段儲存相當多沈積物,則表示具有較高的地形動態性,值得進一步檢視其地景特徵所暗示的災害風險。本研究也發現,由於中小型溪流的谷床多窄小,若採用數公尺精度的DEM,透過地表幾何形態自動分類工具(Geomorphon)判釋谷底的平地形態(flat),可以快速判別谷床的有無與大致分布位置,但若要進一步區劃細部的地形單元範圍,則需要逐一測試並組合形態,相當費時,故建議採數值航測人工判釋圈繪為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大氣環流的差異,分析臺灣長期以來的颱風活動變化。首先統計1950至2014年臺灣颱風季各月份的颱風日數,並以環流差異解釋其颱風日數變化的原因。在7至9月時,強駛流區域若正對臺灣及琉球群島方向,颱風容易受該環流導引朝臺灣移動,因此侵臺颱風日數多;反之,當強駛流區域遠離臺灣,而是朝南海或日本南方海域方向時,颱風不易接近臺灣,因此侵臺颱風日數少。在6月與10月,臺灣的氣候環境條件並不利於颱風接近,若強駛流區導引颱風向西進入南海或北轉朝東北亞地區,則臺灣不受颱風影響,多造成無侵臺颱風的狀況。 百年以來侵臺颱風個數與日數,呈現先逐漸減少,於20世紀中期再開始增加的趨勢。年平均單一颱風的影響時間同樣先逐漸減少,於1960年代後再增加並持續至今。從駛流場發現,其原因為臺灣附近的東風先後歷經20世紀中期的增強,至近代又減弱的變化,進而使早年颱風移動速度先加快,於近年來卻減慢。 在降水方面,百年以來侵臺颱風降雨在最近20年間大幅增加。年平均單一颱風降雨呈現先減少,自1990年代起快速增加的趨勢,而且近幾年每個颱風個案的總降雨量明顯較過去來的高。其原因推論為近年來臺灣附近的東風減弱使颱風移動速度減慢,增加停留在臺灣的時間,造成每個颱風對臺灣的平均降雨增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面對因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事件的短延時強降雨事件頻率增加,而使得淹水事件頻傳。在現行基地保水法規的規範下,仍無法避免新建案所增加的都市雨水逕流。唯有透過低衝擊開發(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設施的設置,才得以減少都市地區面對極端氣候事件下所面臨之威脅。 本研究以低衝擊開發設施中之綠屋頂為例,並以美國環境保護署(U.S.EPA)開發之暴雨管理模式(Storm Water Managenment Model,SWMM),作為模擬分析之工具,以臺北市內湖區的環山排水分區作為研究區域,配合當地土地利用相關的背景參數設定,設計不同比例綠屋頂配置百分比(平均配置於子排水分區)之情境與不同比例下兩種空間配置(集中於上游或下游)之情境,模擬各種情境下的綠屋頂的設置對逕流與洪峰流量之削減效益。 結果顯示,在78.8[mm/hr]的設計降雨下(台北市排水設計標準),10%不透水面設置綠屋頂且平均分布於子排水分區的情境可分別消減洪峰及總逕流量達5-7%及5-8%,且因此可承受降雨強度達84 [mm/hr]之事件,而不超過排水設計標準;80%不透水面設置綠屋頂且平均分布於子排水分區的情境可分別消減洪峰及總逕流量達46-55%及46-52%,且因此可承受降雨強度達118 [mm/hr]之事件。削減的程度及提升降雨強度的容受能力隨著綠屋頂所佔不透水面百分比的增加而線性增加,平均每增加10%的綠屋頂,可以分別削減6.1%及6.7%的總逕流量及洪峰流量,且因此可多承受4.4[mm/hr]的降雨。然而綠屋頂的空間配置對於削減洪峰流量的影響較為顯著,但整體逕流的削減效率不若直接增加綠屋頂配置百分比。研究結果顯示,綠屋頂能有效的降低因日益增加短延時強降雨事件下所引發之都市逕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沙氏變色蜥(Anolis sagrei)列名在已入侵外來種處理分級名單中的優先管理防制物種,指出沙氏變色蜥可能會是未來快速擴張的入侵物種。物種分布模式(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SDMs)對於探索未知的生物分布上,展現強大的空間預測能力;而遙測影像偵測空間異質性,在管理生物資源上有重要價值。本研究預期繪出嘉義地區海拔500公尺以下沙氏變色蜥的潛在棲息地,並從選擇的變數中解釋沙氏變色蜥偏好的棲地特性。 2018年7月在嘉義縣水上鄉三界埔的樣區內,收集了20個沙氏變色蜥出現點位作為訓練樣本,並用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下載的出現記錄作為樣區的測試用資料。環境變數採用ASTER數值高程模型、WorldClim氣候資料、Landsat 8衛星影像所產生的28個空間圖層,作為MaxEnt最大熵物種分布模式的參數。最後選擇高程值、亮度溫度、土地覆蓋分類、NDVI、坡度作為模式的預測變數。 訓練樣本模式AUC值0.989,顯示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判別力。本研究從DEM的結果,推論沙氏變色蜥偏好高溫而較乾燥的環境;大氣層頂亮度溫度顯示沙氏變色蜥偏好高溫環境;土地覆蓋的結果顯示沙氏變色蜥在所有類型的棲地都可能成攻入侵;NDVI發現植被覆蓋不良與茂盛,都會使沙氏變色蜥的出現機率下降。 本研究結果提供沙氏變色蜥的空間分布圖,理解沙氏變色蜥所偏好的棲地特性,可以做為後續入侵生物經營空間管理所需的基礎。另一方面,遙測影像對於在物種分布模式上有改進效果,可以作為未來高解析度的物種分布研究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的社會在歷經工業化與經濟發展的快速成長下,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 值,也影響了都市化現象與都市範圍的擴大,然而在城鄉發展中,如本研究以國際桃園機場捷運沿線所經過的地區,其空間的結構與型態如何與西方的代表性都市理論進行對話,成為討論的課題。 在了解機場捷運所經過之地區的歷史發展與脈絡下,本研究試著從核心邊陲理論出發,檢視沿線空間的土地使用類別與開發案,並與 Desakota 和 TOD 概念的理論進行檢驗後進而試圖建構出空間型態,並且探討都市成長聯盟、地方社會與權力結構所扮演的角色如何驅使都市化,最後討論地方產業如何因機場捷運的興建營運和土地開發的介入而有所變動,以及土地徵收所導致的空間之爭。 本研究發現:第一,土地開發案的規劃會使得地方產業升級,以土地分區方式進行較具有生產附加價值的產業型態,反之,也導致原有的傳統產業被迫消失或發生外移現象;第二,在土地開發案中,中央與地方政府扮演著主導角色,而權力結構,如都市成長聯盟與政黨政治也會介入其中去影響施政的時程與細節,施政效率常導致地方活動發生停擺,地方發展則被動地仰賴政策的執行;第三,在研究區內,其社會階級結構具有多元性與複雜性,產業的分佈與土地開發案也會產生推拉力作用,而使特定人口進入或離開。 最後結論指出,無論是任何型態的土地開發,皆可能使得土地價值提高、地主與財團受益,並且帶動地區的發展與注入活力,然而在都市規劃與土地開發中,常見的爭議議題,除了有土地徵收的反彈與重分配,同時地方原有的產業型態也因此受到剝奪與改變。

  • 學位論文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的統計,臺北市以及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分別為15倍以及12.7倍(內政部營建署,2018)。於是當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屋時,一般人往往會選擇租屋作為暫時的選擇。但是租屋市場與不動產市場兩者會互相影響,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租金指數已連續37個月上漲。(內政部,2018)而且受到近年買轉租的盛行,房東也會將原本用於抑制不動產市場所推行的高稅負,例如房地合一稅等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此這也使得租屋族所要付出的成本愈來愈高。然後過去的研究往往只關注在不動產的交易市場上,反而忽略了租賃市場,因此本研究打算利用內政部的開放資料來進行不動產租金的空間分析,過去的研究大多利用最小平方法與特徵價格法來分析不動產市場,而不動產的租金資料往往具有空間自相關的現象,因此如果空間依賴性的檢定呈現顯著的話,就必須改以空間迴歸模型取代最小平方法模型。 本研究使用空間迴歸模型分析臺北大眾捷運系統周邊的不動產租金樣本,實證結果顯示,在不動產租賃市場中確實存在空間自相關的現象,於是改以空間迴歸模型取代原本的最小平方法模型。不動產租金的影響因素,本研究以三大構面進行分析,在建物結構變數方面,「租賃價格」會與「建物面積」、「房間數」、「衛浴數」、「有無管理費」、「有無附家具」、「有無附車位」、與「屋齡」等變數有顯著負相關;鄰里變數方面,與「是否鄰近銀行或郵局」以及「是否鄰近大專院校」等有顯著正相關;距離變數方面,研究中以樣本距離捷運站的直線距離作為依據,發現如果在其他變數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不動產每距離捷運站遠1000公尺時,其租金的邊際價格會減少約4560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