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9.2.122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永續指標有助於衡量國家與地區開發時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提供客觀的衡量基準,作為政策制定、計畫研擬與設計規劃方案之參考。臺灣都市地區地狹人稠,高強度的開發,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生物多樣性流失,而台灣僅有綠建築(EEWH)評估指標對環境開發進行永續評估,尚乏建築外的綠地開發評估系統驗證其永續效益。本研究目的為建構一套適用於臺灣都市公園開發之景觀評估系統,以利後續都市於綠地空間規劃、居住環境創造、社會福利福祉與經濟產業發展等之綢繆。 爰此,本研究採用PSR系統作為評估系統理論基礎,針對環境開發現況(State)制定評估項目,於環境開發壓力(Pressure)來源及未來評估系統配套措施回應(Response)進行共識調查,完備評估系統之架構。過程採用半結構式訪談與專家問卷確立初構評估系統之內容效度,再進行二次專家問卷調查,回收十八份有效問卷後,建立臺灣都市公園永續景觀評估系統,於臺北市「松榮公園」與「永春陂濕地公園」施行驗證,奠定評估系統之共識與結論。 經二次實證結果得知,本評估系統係基於多個國外永續土地開發評估系統與臺灣都市綠地環境限制條件下之芻議系統,內容主要分為土地利用評估、規劃與設計、使用與創新三大類別,共計48個評估項目,其中「規劃與設計」類別佔整體評估系統分數比例最高,「土地利用評估」次之,最後為「使用與創新」,顯示指標著重於「開發行為」評定,並確認評估系統於現階段的可行性與使用價值,研究建議為利後續實務操作使用,仍需更多案例研究確認與探討修正。期藉由本指標系統之建立,推廣臺灣永續景觀概念外,亦作為公部門及學術相關研究之參酌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沉積構造分析,有助於理解沉積作用,並藉由沉積作用的解釋推斷沉積環境。台灣對於海岸風成沙丘的沉積構造研究相對較少,本研究希望藉由觀察分析現生沙丘之沉積構造,解釋在海岸沙丘環境下所呈現的沉積構造與其沉積作用之關聯性。並使用透地雷達,觀察草漯沙丘地層結構,推測草漯沙丘的堆積方向的變化,與現生沉積構造的分析相呼應。 本研究的沉積構造調查分析顯示,草漯沙丘為一在豐富河川供砂與盛行風作用下,結合小尺度風向變化、人工結構物(攔砂籬)設置、季節性風向等作用,形塑成的海岸前列沙丘。本研究根據不同的沉積方式作用、型態,將沉積構造進一步細分為水平紋理、平行紋理、顆粒流紋理、顆粒沉降流紋理等4種,並整理出沙丘不同位置沉積構造特性,沙丘前坡以板狀交錯紋理與平行紋理為主,沙丘頂為水平紋理及楔狀交錯紋理,沙丘後坡則為板狀交錯紋理、平行紋理與少量水平紋理分布。草漯沙丘的沉積物顆粒以細砂為主,具有淘選度良好、負偏態、尖頂峰等特性。沉積物因為離岸遠近而呈現不同特性,沙丘前坡處因接近海灘,而呈現海灘砂特性,沙丘頂與後坡則呈現風成砂特性,具有淘選度與偏度差異。透地雷達觀測發現,沙丘沉積方向以向內陸向南發育為主。 整體而言,沙源豐富的海灘砂在向岸風作用下,經由沙丘前坡、沙丘頂、沙丘後坡向南內陸搬運堆積,並在季節性風向變化與人工結構物影響下,呈現上述的沉積構造分布與沉積物顆粒特性。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除了向岸風作用外,人工結構物也是影響沉積作用的關鍵外來因素,對海岸沙丘的影響不僅呈現於沉積構造,也可透過沙丘地形進行檢視而呈現不自然的增高增陡現象。

  • 學位論文

海岸沙丘與沙灘地形受到風、波浪與潮汐多種控制因子影響,沙灘與沙丘的沉積物系統依據風向、風速、波高與潮差會形塑不同的地形景觀。海岸沙丘與沙灘地形在不同觀測時間尺度下,因時距內平均的營力作用海岸沙丘與沙灘具有不同的地形變化特徵。本研究以草漯沙丘作為研究區,分別以短期及中期時間尺度探討草漯沙丘地形變化與控制因子的關係,短期聚焦在草漯沙丘的季節性變化,中期尺度則關注近20年的濱線與海岸沙丘變化。地形的季節性變化使用RTK-GPS測量2019年至2020年間的六座調查區的海岸沙丘與沙灘的地形高程,施測頻率為每4個月一次,分別代表冬季、春季與夏季的地形。近20年的地形變化使用2001年至2018年間的航空照片與衛星影像呈現濱線與海岸沙丘的變化。攔砂籬、風力發電機、風機維修道路與海堤等人為設施對草漯沙丘地形的影響亦為本研究探討之重點。 季節性的監測結果顯示六座調查區的地形變化有所差異,主要差異在沙丘前坡坡腳的恢復與沙丘崖的侵蝕的時間分布不太一樣,沙丘崖的侵蝕頻率與空間分布可能與乾砂寬度相關,乾砂寬度較窄的區域波浪容易到達沙丘坡腳。乾砂寬度與波浪作用相關,波浪入射角、沙灘地形、波高會影響沿岸波能的分布,在波浪的攻擊點波能較大,導致乾砂寬度較窄,影響後方前列沙丘砂源之供給。大體上沙丘崖形成的季節以春夏兩季為主,其中又以夏季最多,冬季的沙丘崖消失恢復為沙丘的前坡面。氣象與海象資料顯示夏季的平均示性波高雖然較低,但夏季颱風的暴潮與湧浪在灘面上的波浪溯升可能刮蝕坡腳形成沙丘崖;冬季的平均示性波高較高,但強勁的東北風將後灘的乾砂吹往坡腳堆積,且冬季的水位沒有受暴潮影響而上升,海水較無機會抵達前坡坡腳。在沙丘前坡人工設置的攔砂籬因為積砂,造成坡腳與後灘之間的坡度變陡,亦干擾前坡上的飛砂移動。 研究結果顯示近20年的濱線大致呈現後退,活動沙丘後緣則受到人工植林防風定砂的作用,大致穩定,整體活動沙丘的寬度縮減。風力發電機、風機維修道路與海堤會降低飛砂活動。沙丘上人為設施的設置位置需考慮地形與營力間的交互作用與沉積物動態,根據管理目的不同在適當的地形區實施相應的管理措施才能海岸沙丘帶的永續經營。前列沙丘上的攔砂籬方面,本研究建議後方較無人為設施的海岸沙丘段,可以嘗試將沙丘上的攔砂籬拆除,讓飛砂自由朝著內陸移動,讓整體的沙丘剖面形態與景觀恢復為較自然的樣貌。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簡稱無人機、UAV)與相關軟硬體發展快速,已成為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的重要工作。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簡易UAV拍攝的影像和所產製的DEM,可如何偵測地形起伏較大之海崖的侵蝕後退歷程,並評估結合其他測量方法的海崖後退量作業模式。研究樣區為臺東縣成功鎮八邊溪口的海岸,長約2公里,過去一百年來海崖持續侵蝕後退。 本研究自多期圖資影像擷取崖線、濱線、海崖形態、海灘形態、海灘粒徑、人為活動等因子,包含(1)自行以簡易空拍機搭配RTK拍攝產製之3期影像與DTM(精度3公分),2018至2020年;(2)UAV產製之正射影像,2013年;(3)航空攝影測量產製之海岸像片地形圖(比例尺1:1000),1986年。此外,採用其他計畫之LiDAR-DEM(0.2x0.2公尺)與影像(2020年)為各期圖資套疊的基準。 根據多期圖資的套疊比對,本研究測得八邊溪口的海崖在1986-2020年(34年)間崖頂最大後退量可達34公尺,後退量空間差異很大,整體而言崖頂後退與崖底呈現水平後退的模式,該段期間曾經歷多次大颱風事件。在2013-2020年(7年)期間,本段海崖變化很有限,只判釋出4處上邊坡崩落,該段期間幾乎沒有颱風巨浪記錄。逐步迴歸分析亦確認,類似本海岸之窄灘、弱岩特性的海崖後退,主要受控於極端事件的發生與否。 本研究呈現了低成本的簡易空拍機容易在短時間內多次作業,又具有低高度、多角度拍攝的彈性,由此獲得的高解析度影像與3D模型,可判釋海崖頂的確切位置與坡面的細微地形變化,而有助於推知海崖後退歷程。若結合RTK測得之地面控制點或以既有之高成本、高空間精度LiDAR-DEM為基準,則可解決海岸研究常見之控制點分布不佳的問題,而測得海崖或海灘的量體變化。本研究發展的海崖研究可操作模式,對地形起伏大的海岸環境而言特別重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變遷中的陽剛氣質為命題,探討高教異性戀男性為何及如何遠離傳統霸權陽剛氣質,並指出他們如何探索與體現本研究稱為實驗性陽剛氣質的性別化主體,同時討論這樣的性別實踐又是否能呼應性別平權的訴求。 研究者首先梳理了這些異性戀男性的性別化歷程。研究者發現傳統霸權陽剛典範的意識形態總是無法徹底掌握這些男性的生命走向,因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對其所產生的異議一直沒有被抹滅,而後在性別平權暨女性主義論述的引導下,這些男性逐漸能夠抵抗這套霸權典範,得以發展另類的陽剛敘事。另外,研究者也發現女性對這些男性的認同形構佔有舉足輕重的分量,與女性形成之友誼更成為他們自我定位的核心指標之一。 接著,研究者採借體現地理學和情動理論的取徑,以這些男性的身體為分析焦點,指出這些男性透過遠離傳統陽剛封閉剛硬的體現特性、跨越二元的性別美感秩序和展現可男可女的社交樣態,形塑出了屬於他們的實驗性陽剛主體輪廓。又這些男性希望藉由這樣的體現實踐營造柔和、開放、有彈性和留心於社交氛圍的身體主體,以期在構築欲求的性別化自我之時,亦能準備好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社會局勢。 就性別平權的實踐層面,這些男性的確展現了相當的進步意識,然他們的某些思維和行動仍舊產生鞏固父權性別秩序、性別刻板印象和異性戀男性霸權的效果,但本研究認為這些男性在尋找共鳴和建構認同的過程中的確很難完全不仰賴異性戀常規的邏輯。不過,本研究也指出這些男性或許有機會成為性別平權理念與身旁其他男性之間的溝通橋樑。

  • 學位論文

隨著露營風氣的盛行,原鄉地區的土地利用也跟著有所改變,露營區成為原鄉地區最常見的新地景。然而,原鄉地區的露營區發展,卻被外界普遍認為是在濫墾山林、破壞環境。對此,原住民族人作為在地的土地實踐者,其觀點與主體性亦值得被關注,筆者好奇的是,原鄉地區的土地利用,由農作物種植轉變為露營區經營的背景為何?原住民族人的土地實踐,在農業及非農業經營上有何異同?露營區的發展,又會對原鄉地區帶來哪些層面的影響?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研究選擇苗栗縣泰安鄉南三村(士林村、象鼻村、梅園村)作為研究區域,透過文獻整理、實地調查與訪談等方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以探討原鄉地區的露營區發展及其帶來之影響。研究成果如下: 一、露營區發展之前,南三村的農業土地利用,多是集約、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型態。但是,當原住民族人的農業經營面臨困境,使其難以透過土地獲得足夠的收益時,他們便會將土地閒置、荒廢,或是私下承租、賣給非原住民。 二、近年來,南三村的露營區快速發展,經營者大多為退休的原住民公教人員。他們具有較多的資本,可達到露營區的經營門檻,又因長期在外任職,農業知識與經驗有限,體力也較難以負荷農事工作,因而將土地轉型為露營區。 三、露營區發展能帶來經濟效益,且原住民族人會以傳統的土地知識,維持人與地的和諧關係。若能在國家土地法規上給予協助,有助於原住民回鄉經營土地、減少原住民族土地流失現象,也才有機會展現土地「集體權」的性質。

  • 學位論文

本研究透過地名的文字結構分析與空間分布,討論位於臺南、高雄地區,在鄭氏時期形成的里名、營鎮地名與「甲」字地名,其地名的起源、空間分布與演變。本研究以《臺灣堡圖》為基礎,再配合相關史料的閱覽、前人研究成果,整理出鄭氏時期對臺的開墾政策,以及在開墾活動之下所衍生的地名。接著,利用疊圖分析呈現各類地名的分布情形,再透過史料、相關研究成果等來解析各類地名的空間分布。   結果顯示,鄭氏時期里的分布可能與人口數量多寡有關。而營鎮地名多分布在里界的外圍人口較少的區域,以避免與居民因土地產生糾紛。「甲」字地名則主要分布在府城周邊的行政區,地名起源隨著空間不同而有差異,府城以南可能主要與鄭氏時期所實施的里甲制或保甲制有關,以北則可能主要與土地面積大小有關,但無論是在府城以南或以北的地區,皆有特殊的案例存在,因此難以用一種說法概括同一地區內的地名起源。   現在依然可以在臺南、高雄地區看到自鄭氏時期留傳至今的地名,里名在現今最常作為行政區名使用,同時也可在道路名或學校名中看到。里名在最初為官方直接命名的行政區名,鄭氏政權滅亡到1920年以前,清代與日治初期持續將里名作為行政區名使用;1920年後,里名作為行政區名的使用數量則不如清代與日治初期。營鎮地名與「甲」字地名現今多以聚落名存在,僅少部分做為行政區名,其中又多屬村里層級,而不管是營鎮地名或「甲」字地名,現今為行政區名的地名,大多在1904年以後就已是行政區名,並延續至今日。

  • 學位論文

本文以印尼西加里曼丹孟加影縣(Bengkayang County)橫屏山〔Pasar Gunung (Bang Phin San)〕的神壇調查,及山口洋(Singkawang)一些特殊神壇藉以參照,增加本研究的田野調查資料,在地理研究上屬於區域地理研究,以存在空間為基礎論述,透過前人研究了解印尼西加里曼丹乩童的特殊性,並且以社會關係來了解當地客家乩童的區域特色,解釋客家乩童儀式所產生的華人空間記憶。 以地理學三大傳為統的研究觀點,及空間所產生的宗教現象究竟為何?那為何是這樣的變異,而這樣的區域又有什麼特色,在研究過程中,印尼西加里曼丹橫屏山的乩童,除了保有原鄉傳統的傳承,也已經和當地信仰文化結合,產生在地化、土著化的過程,以當地山為主要調查區域,印尼客家乩童信仰研究為中心,透過紮根理論,呈現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民間信仰中乩童和族際的互動,釐清印尼西加客家乩童信仰,再加入其他族群的信仰過程之後,呈現多元族群在祭祀組織、儀式、廟會等面向中的互動情景,最後在結語部分闡釋,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乩童構築的多元互動網路,以及形成的交錯互動關係。 論文的主體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橫屏山當地神壇及其神聖空間,第二部分,印尼國家政策影響下華人和華人信仰的形成,第三部分,印尼客家民間信仰儀式的空間性與區域轉變的展開。而印尼西加里曼丹客家乩童信仰的形成,如此政策影響下的互動,主要在祭祀、儀式以及廟會三個層面展開。 其中互動主體,主要有印尼國家政策影響下,印尼西加里曼丹華人和客家民間信仰,包括華人與民間信仰的空間和記憶,這部分內容主要分佈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上述分析的基礎上,歸納印尼客家乩童信仰構築的特徵互動,最終形成了華人文化上,多元融合與地域上的空間記憶與認同。

  • 學位論文

近年來,雲端運算及物聯網應用技術的進步對於社會經濟、醫療公衛、自然科學等領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隨著政府開放資料(open data)之推廣應用,各類型的資料透過加值與開放應用,創造出更多跨領域的應用成果。然而,伴隨豐富且多元的應用對於數據的解析度要求更高,常常會遇到小尺度數據缺少亦或者沒有更細緻的調查數據等問題。因此透過現有的數據經空間內插方式,進而得到更細緻的資料應用。 本研究以戶籍人口分佈資料作為驗證對象在不同尺度下進行空間內插推估分析,搭配與戶籍人口關聯之建蔽率、容積率、樓地板面積等作為推估的輔助資料以此建立人口推估的模型,進而得到更細緻的建築物層級之戶籍人口分佈。研究目標:建立不同尺度下對於人口分佈的推估模式,並找出與戶籍人口關聯之變數,並提供小尺度的單元在戶籍人口上的推估模式。 研究成果顯示:變數中樓地板面積、容積率對於戶籍人口有顯著的相關性,運用地理加權回歸對最小統計單元之戶籍人口推估出建築物層級的戶籍人口分佈,並經過交叉驗證在建築物尺度下推戶籍人口數其推估相對誤差的準確度平均值為3.554766(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臺灣的公民電廠發展正處於初期階段,尚有許多值得討論與研究空間,而過往相關研究多以再生能源政策法規面或策略面進行探討,較少從市場接受度與社會接受度的觀點進行討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影響民眾透過太陽能募資平台參與太陽能發電計畫之因素,為達成所設定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混合研究方法,以量化研究為主,質性研究為輔。量化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以計畫行為理論做為研究理論依據,透過自編問卷做為研究工具,隨機發放給台北市、新北市與台中市民眾與環團組織成員,總計回收594份有效樣本,並使用SPSS與AMOS等軟體進行統計資料與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質性研究則採取深度訪談法,以瞭解民眾對於太陽能發電的想法與實際參與狀況。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知覺行為控制為行為意圖最重要的影響因子,而環境知識為影響行為意圖的次要因子,態度與主觀規範雖會正向影響行為意圖,但影響效果較小。另外,環境關注會正向影響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環境知識會正向影響知覺行為控制。透過訪談結果發現,太陽能募資平台能否給與大眾足夠的信心是關鍵所在,且降低最低參與金額可提升民眾的參與意願與能力,另外募資平台若能提供二手交易的服務,將會減少民眾在財務風險方面的擔憂。本研究結果與發現將可提供我國推動公民電廠如:太陽能募資平台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