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31.72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秀水地區介於彰化縣城與鹿港之間,特殊的地理位置,影響本區的發展,漢人入墾前是馬芝遴社活動區域,康熙年間漢人陸續由北面、西面移入,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高峰,最早開發的地區為馬鳴山、埔姜崙、秀水庄。隨著鹿港的開放與水利設施的興建,各地開發也隨之加速。道光年間,已是漢庄林立,貧瘠之地也陸續墾成。漢人優勢確立,馬芝遴社面臨衝擊,部份族人遷入埔里盆地。漢人之間因族群問題及土地的需求,產生對立衝突,為了凝聚族人的向心力,保衛家產,宗族組織因應而生。 秀水地區的宗族組織於道光年間逐漸形成,較具影響力及代表性的家族有:馬興陳益源家族、埔姜崙梁梅鏡堂家族、埔姜崙蘇標勤家族、曾厝林通家族等。陳、梁、蘇、林等家族在科舉及公共事務的競爭各有表現,各姓聚族而居自成聚落,至今仍維持同姓聚居形態。清領後期宗族之間透過婚姻、家鄉神的信仰進行合作,使本區漢人社會趨向穩定發展。清末日治初期,陳益源家族完全撤出彰化縣城向本區發展,而梁梅鏡堂的梁濟時族人則逐漸遷居福興鄉外埔地區發展,因此日治時期陳益源家族成為本區最具影響力的家族。 明清時期漢人移民相率渡台,過程艱辛,冒險橫渡黑水溝,加上拓墾之初與原住民衝突的不確定性。移民大多透過神靈信仰,以求身心靈平安。根據寺廟台帳,本區供俸神祇大多屬功能性取向,以王爺、土地公、清水祖師信仰為多。共同的宗教信仰使宗族之間整合更顯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後山的歷史是環繞在不同族群的共同開發下才有如此豐富多元的風貌,由於一地的發展與族群的遷移有著相當深厚的關係,因而本文想藉由族群的移入來探討富里地區的發展,藉此觀察族群對富里地區的發展扮演什麼角色? 由於富里地區往來族群的多樣性,且富里的歷史最早可溯及新石器時代,區內有公埔遺址的發掘;又曾有卑南族、阿美族在此地建造部落;接著有布農族、平埔族的相繼移入開墾;再接續清領時期官方召募西部移民、大陸沿海移民來此開墾;一直到日治時期理蕃事業的進行;以及戰後外省移民的遷入,或是因自然災害所引發西部移民的二次遷移,都可以從地名中發現族群活動的痕跡。 富里地區位在花東縱谷中段,該地族群種類與分布原本是相當單純的,藉由本區不同時期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過程,經過清領、日治及戰後三個時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發展,各族群如阿美族、布農族、卑南族、泰雅族、大庄平埔族、漢人、日本人、外省人等先後遷移進駐,導致本區呈現出有別以往的族群複雜面貌。 本文擬以富里鄉為探討的對象,試著觀察東臺灣開發的時序、階段及過程,從回溯阿美族傳統燒墾開始,一直到戰後政府鼓勵移民開發東部、移入退除役官兵為止,來探討在這一段漫長的時期以來,東部移民的特質、遷移的族群種類與遷徙的過程;移民又是何時且如何的在新土地上建立聚落;族群移入後與富里當地開發的關係,並且為了解各族群移民遷徙過程之中推、拉力的因素,包含原住地、遷移原因、遷移方式、移住地的選擇以及其他的影響因素,以及移入富里後的土地拓墾與族群聚落成立的時間序列、空間分布,彼此間又交織出什麼樣的關聯性,以逐步釐清富里開發的面貌。 本文的脈絡首先介紹富里地區的自然環境、人文背景以及現今族群分布概況;然而富里地區的發展面貌,往往會隨著官方對於東臺灣開發政策的轉變,而造成各時期的不同發展,所以接著討論清領前期,清廷對臺治理採取消極的態度,對東臺灣的阿美族及東遷的平埔族有何影響,內容著重於此時期族群遷移,以及彼此之間聚落分布與族群關係;而後清領後期由於清廷治臺態度轉趨積極,對臺實施開山撫番政策,除了原居族群-平埔族與阿美族的持續遷徙之外,還著重漢人進入本區開發後,各族群在此時所呈現出的族群關係與聚落分布;而後到了日治時期,因臺灣總督府統治東臺灣策略和開發政策的轉變,從施行理蕃政策以及總督府一貫秉持的官、私營移民政策,又再次影響富里地區的族群關係。隨著移居本區族群愈加多元,此時各族群所交織出的族群關係與聚落分布越加複雜;最後聚焦在戰後的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此時族群關係與聚落分布重點主要是放在東臺灣移民史上最晚並最具組織性及政策性遷移的新族群,即退除役官兵(榮民)的移入;最後,再討論因遭受天然災害而二次移民的臺灣西部居民,藉此呈現富里地區在不同時期的區域發展及其特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耙梳教科文組織所公布的相關文件,具體地呈現國際理解教育的發展脈絡,並彙整其所含括的內涵,針對部編版和審定版台灣史教科書進行縱向的質性分析,瞭解歷史教學能對國際理解提供哪些助力;並透過台灣史教科書對國際理解內容呈現之差異,檢視從部編版到審定版台灣史教科書的編寫,是否更貼近國際理解教育的理念,或更加呼應全球化的趨勢。 審視民國83年公布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和《認識台灣(歷史篇)》的教學目標中已指出須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和鄉土意識,但僅止於理念的宣示,目標並未具體化。九年一貫《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和社會領域的教學目標中指示應培養國家認同、國際視野及公民素養,同時提供九大能力指標,呈現跨領域、統整的特質。因此更能契合國際理解教育的理念和特質。 再以國際理解知識類目檢視台灣史教科書。首先從「自我認同與多元文化理解」類目上,探討部編版和審定版在「自我民族與國家」與「對於他者的認識和理解」所呈現的差異。接著,在「全球問題」類目上,分析台灣史教科書中涉及「台灣與全球的互動和交流」、「衛生與健康問題」及「世界和平與安全問題」等面向的內容,探討部編版和審定版教科書如何延伸討論全球問題。最後,在「尊重人權與平等精神」類目上,探討部編版和審定版教科書與「人權問題」、「宗教問題」及「族群衝突」相關的內容,以建構此一類目知識上的差異。 依據上述分析結果可知,審定版教科書的編寫部分較部編版簡略,但確實朝向增強本土認同、注重朝全球化的趨勢邁進;不再著重軍事、政治的歷史描述,轉而多面向地說明台灣歷史發展過程;盡量從積極的、貢獻的面向介紹其他族群,力求不將歷史中負面、敵對的形象延伸至學生的腦海中;試圖建立起全球觀瞻的、積極的、和平的、多元價值觀的歷史教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戰後台灣的婦女運動是台灣歷史變遷的重要環節。在此一波婦運發展演變的過程,「婦女新知」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60年代以來歐美勃興之第二波婦運,為戰後台灣婦運的發展提供了契機。1970年代呂秀蓮之「新女性主義」充當了台灣婦運的「拓荒者」。在呂秀蓮的感召與聚合下,李元貞等人所創立之「婦女新知」接續薪火,開啟台灣婦運新的里程碑。 在戒嚴的政治環境下,1982年,「婦女新知」以創辦雜誌的方式推動婦運,其成員多屬女性菁英,組織運作亦呈現「菁英領導」風格。1987年解嚴之後,婦女新知基金會成立,內部的運作強調「平權」與「去階層化」,此係受基進女性主義影響,對於父權社會領導模式的一項挑戰。 作為「婦女新知」之機關刊物,《婦女新知》雜誌傳遞婦運理念,性別論述與權益爭取是其婦女啟蒙志業的兩大關懷。就性別論述而言,《新知》引入西方婦運理論與經驗以作為「他山之石」;在基進女性主義影響下,身體權的探討成為1990年代以後,《新知》內極為醒目之元素。而就婦女權益之爭取而言,1990年代以後的《新知》,在基金會大力推動修法的過程中,格外強調制度化立法與參政的重要性,顯示了理論與實踐的高度配合的婦運特質。 解嚴之前,《婦女新知》顧慮到現實的政治氛圍以及社會風氣尚未大開,其婦女啟蒙議題的選擇傾向溫和,且兼顧知識性和易讀性;解嚴之後,隨著台灣社會力的解放,《婦女新知》亦呈現日益基進化的色彩,開始正面挑戰/衝撞體制。整體而言,《婦女新知》中的婦女啟蒙關懷,反映了1980年代以來台灣婦運發展的重要內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戰後台灣的選美活動,以「中國小姐」的選拔最受矚目。戰後「中國小姐」選拔可分成「1960年代」與「1980~1990年代」兩個時期,不同時期的選美活動所隱含的政治、社會文化意涵亦不同。 1960年代一共舉辦過四屆「中國小姐」選拔。首屆「中國小姐」選拔在大華晚報社主辦下於1960年展開。經過四屆的選拔,產生了十位「中國小姐」前往國外參加選美比賽。中國小姐被賦予「促進國民外交」、「宣慰僑胞」、「爭取國際友誼」等國家使命。但在諸多爭議以及各種因素影響下,政府於1964年下令停辦中國小姐的選拔活動。 至1980年代,部分人士提出恢復「中國小姐」選拔,在社會多數輿論的支持下,政府於1988年核許恢復「中國小姐」選拔活動。該年舉辦了佳樂中華民國小姐與環球、世界、國際「三合一」等「第五屆中華民國小姐」的選拔。緋聞、陪酒、內定、作假等選美風波,成為此一時期選美活動最受矚目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者,伴隨1980年代中國小姐選拔活動的恢復,原本即已圍繞此項選美活動的爭議愈益深化。首先,在中共日益強大的干預下,台灣的「中國小姐」參與國際選美活動面臨「國家名稱」的困擾;其次,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台灣社會充滿商業功利氣息,選美活動商業色彩濃厚,輿論批評不斷;加以1980年代婦女運動蓬勃發展,強調「女性自覺」,更是以實際行動反對選美。凡此,對於中國小姐的選拔,皆形成強大的打擊。1999年「中國小姐」選拔走入尾聲、終成絕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旨在研究「思想」在庫爾培寫實主義(Courbetism)中所扮演的角色。尚.德西雷.居斯塔夫.庫爾培(Jean Desire Gustave Courbet,1819-1877),評論家口中的「寫實主義之父」,一個行事與作品都令當時人坐立難安的畫家。庫爾培能在繪畫世界中走出一條和旁人迥然不同的道路,乃因其創作過程中,常將強烈的情感灌注在每一件他認為值得描寫的事物上,透過不斷的思考和淬煉,從而創作出既注重客觀時空背景,同時也兼重個人主觀個性、思想的庫爾培寫實主義繪畫。 為釐清庫爾培寫實主義的特色,本論文從近代以來寫實主義的發展談起,以明瞭庫爾培從前輩藝術大師得到的啟發與師承。再者,以十九世紀上半葉革命抗爭頻仍的社會為背景,論述其對庫爾培思想上的衝擊,從而促成民主意識的深植。最後,則依題材、形式兩個層面對庫爾培的作品進行分析,檢視其人物畫與風景畫中,畫家主觀意識涉入之深淺,來探討庫爾培寫實主義中對客觀寫實主義之承續,及對主觀意識之開發。希冀本篇結合庫爾培寫實主義繪畫與十九世紀法國社會思潮之論文,能對研究十九世紀法國歷史提供另一途逕的認識與理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討論教學法」應用於國中歷史教學時,所能達成的學習成效與影響,希望藉由研究的成果評估,提供更有效的教學策略與完善的教學模式,冀以達成「九年一貫基本能力與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目標。 本文首先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其次闡明討論教學法的理論、源起與特色,以及應用於歷史教學時所突顯出的歷史教學目標。根據討論教學法的理論原則與歷史教學目標,提出適切的歷史教材與教法,以作為實際教學的教材規劃。本文所提出的實施方式分為兩部分:課前準備與課堂上的實踐。課前準備之教師部分有:設計「小組討論題目單」、進行分組、角色分配、座位安排和準備教學工具;學生部分有:蒐集歷史資料、歸納整理重點、學習小組討論技巧。課堂上的實踐包括:一、小組討論,二、學生上台報告,三、提出疑問、解答與總結,四、寫「自評、互評表」四項活動,教學活動期間配合「行動研究」之「發現問題、立即修正、策略實踐、反省檢討」等步驟來解決現場實務問題。研究者根據所蒐集的資料,分析所遇到的困難與問題,擬定教學改進方法,從實際教學中反省自己的教學策略,導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結束後,分別從認知目標教學評量、問卷調查與學生的回饋來檢測評估本實驗方法的成效,探究「討論教學法」應用在歷史教學上對學生歷史課程學習的優點與缺點,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並針對實驗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提供改善或解決之道,作為相關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網路資源輔助於國中歷史科教學為主軸,先探討網路輔助教學的學習理論基礎與其優、缺點。再透過歷史文化學習網中各種資源的特性,將其於適當的主題與時機,融入國中社會領域歷史科課程教學活動之中,並編製翰林版九十七學年度上學期國中七年級社會領域歷史科教案、學習單,以發展各種教學策略與教學實驗之實施。在教學實驗後以學生學習成效評估、問卷調查與晤談的方式,檢討歷史文化學習網路資源輔助國中社會領域歷史科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與其可行性,進而發掘問題、提出建議,作為未來教師運用網路資源與改進教學模式,以提升教學效率與發揮網路輔助學習實質效益的重要參考。 最後依據實驗結果初步了解,歷史文化學習網可於課前、課中與課後融入國中歷史科教學活動。雖然無法驗證是否能提昇學生歷史科學業成績,但這種將網路資源融入教學的活動,在引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與發揮多元智慧能力上有正面之影響,學生對其網站內容與介面設計也普遍給予高度肯定。未來建議歷史文化學習網應就現有內容持續更新與提高其品質,並善用獎勵機制強化學習者持續使用的動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原住民地區,國家的統治是使其傳統社會經濟生活瓦解的開始。因此本論文就以台東縣達仁鄉為地理範圍,探討日本政府到戰後,當國家力量進入部落後,傳統社會經濟變遷的過程。這個研究有利於此地鄉土史教育以及達仁鄉的歷史重建。 日本國家力量於1906年正式進入達仁地區排灣族部落,日方在此設立警備機構,也開啟了達仁地區的警察政治。日方為有效統治達仁地區排灣族,有部分的部落採集體移住政策的遷移,並從生產方式之改變與交易方式的變革等面向,來探討其對達仁地區排灣族經濟層面的影響,這代表的意義不僅是象徵國家的力量首次干預原住民的生計生活,更是達仁地區排灣族游耕到定耕的生產變革,同時日方也引入了現代貨幣的觀念,從教化的施行、社會舊習的改變與部落新階層的加入等面向,分別探討達仁地區排灣族社會層面的衝擊與改變,在日本的統治與刻意的改造下,傳統部落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徹底的改變。 達仁地區在戰後,國家力量再次的介入,政府對原住民政策大部份是沿襲日本政府的政策。政府始推動「山地三大運動」,此項生活改進運動、定耕農業、育苗及造林是互相的配合推行,並探討「山地保留地」的設置,在達仁鄉實施後的情形。而光復後部落遷移的影響,是加速破壞了排灣族傳統社會結構及親族的關係的分離。現今國民教育的普及,鄉民素質的提昇,使接受教育的知識份子成為部落裡的新領導人。戰後國語的推行,以及受到西洋教會與漢文化的衝擊,改變影響了達仁鄉排灣族宗教信仰價值觀,使達仁鄉產生了新的排灣族文化。民國6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部落人口外移,影響了部落社會結構的發展。 自1895到1996年達仁鄉排灣族的經濟社會文化變遷的過程,顯示並不是自發性的,而是受外力的介入而發生改變,但達仁鄉排灣族在社會轉變的過程中持續找出適應環境的模式,透過自己的方式將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擬透過實證研究,探討國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表現--對歷史的認知,以及歷史認知如何影響他們的歷史學習。然而,歷史思維的內涵,包括時序觀念、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史料證據等歷史學科概念;為免心有餘而力不足,本研究重點主要置於「歷史理解」的思維能力,冀望透過課程的規劃與實施,瞭解學生具備「歷史理解」的能力程度如何,以作為筆者日後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成效之依據。教師唯有瞭解學生的歷史理解情形,才能確實在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及時發現並澄清學生對歷史的誤解。 配合研究旨意,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與綜合教學法來進行實證研究。文獻分析的部分,即參考國內歷史思維的相關文本資料。實證研究部分,參考我國九年一貫課程之分段能力指標、英美國家課程標準(綱要)的內涵,以及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並援引新版布魯姆認知目標中的「瞭解」認知歷程作為教學之參考,以97學年度國一南一版社會教材單元三:「鄭氏治臺時期」為教學範疇,來擬定「歷史理解」的教學目標,進而以此教學目標作為課程規劃、實施與教學評量之根據。教學方法部分,運用直觀教學、問題探究以及講述等方式來進行,配合相關學習活動單的設計,將鄭氏治臺相關資料作一轉化及編寫,以「資料」配合「問題」的形式,擬定關乎歷史人物行動的動機等課題,冀由學生的回應來檢視他們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有無困難之處,並從中瞭解學生歷史理解的程度與其特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