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7.212

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企業如何運用桌上遊戲教材於企業管理訓練課程上,並建構出一套指標以幫助企業管理訓練評選桌上遊戲教材。 本研究研究過程係採用量化研究取向的修正式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進行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先經由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歸納出企業管理訓練評選桌上遊戲的需求指標和項目初稿,而後函請五位專家建立專家內容效度及意見提供,再選取十二位專家組成德懷術諮詢委員群後,經過三個回合的德懷術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平均數、眾數、標準差、四分位差與相依樣本t檢定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而獲致出本研究的重要結論包括:一、企業管理訓練在評選桌上遊戲教材上,有兩大主要構面需考量,分別為桌上遊戲構面與訓練課程構面。二、企業管理訓練評選桌上遊戲所需具備的指標有五項,桌上遊戲構面的指標有三項,分別為遊戲性質、遊戲規則、遊戲參與;訓練課程構面的指標有兩項,分別為遊戲與課程相容性以及課程參與者。三、從企業管理訓練評選桌上遊戲的五項指標中,又可細分出36個評選項目,遊戲性質的指標共有10個評選項目,遊戲規則的指標共有8個評選項目,遊戲參與的指標共有7個評選項目,遊戲與課程相容性的指標共有6個評選項目,課程參與者的指標共有5個評選項目。其中以「這款桌上遊戲的趣味性」這項指標為最重要。 研究最後提出實務應用以及後續研究之建議,希冀對於企業管理訓練在評選桌上遊戲有所幫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建構三軍軍官學校整併決策指標,評定決策指標之相對權重,以及建構三軍軍官學校整併決策模式;期藉此研究發現,提供國軍人事政策單位,作為未來推動國軍軍事院校整併和策劃組織發展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採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探索性研究,採文獻分析與德懷術,藉以完成調查問卷初稿,並建立層級結構指標系統的基礎。第二階段採層級分析程序(AHP)法,藉以分析各層級指標相對權重,並完成建構決策指標體系。第三階段以整數規劃將指標權重代入目標函數推導,建構三軍軍官學校整併決策模式。本研究具體結論如下: 一、建構三軍官校整併決策指標,在三大系統構面(教育輸入、教育過程與教育輸出)架構下,涵括十二項階層指標。 二、評定出三軍軍官學校整併決策三大系統構面及其十二項階層指標之相對權 重。教育輸入系統構面各決策指標相對權重比序為:教育資源(相對權重:0.125)、基礎設施(相對權重:0.085)、圖書資訊(相對權重:0.078)與教學品質(相對權重:0.057)等四項;教育過程系統構面:教學師資(相對權重:0.074)、創新研究(相對權重:0.047)、課程內容(相對權重:0.036)與行政管理(相對權重:0.032)等四項;教育輸出系統構面:教育滿意(相對權重:0.218)、學習效果(相對權重:0.111)、知識管理(相對權重:0.069)與社會服務(相對權重:0.068)等四項。 三、本研究透過實證分析,建構出三軍軍官學校整併決策模式,並求取目標函數最佳解,顯示模式可提供實務界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世界咖啡館自1995年開始在世界各地推展,2005年作者布朗及其作者群將其在世界各地推展的經驗寫成著作,2007年《世界咖啡館》中文版上市,台灣各界漸普及使用此法做為組織關鍵議題溝通、集體智慧探詢、組織共識凝聚的重要工具。研究者從2006年起觀察台灣各組織舉辦世界咖啡館的經驗,不論是營利機構、非營利機構、公部門或學術單位,雖都根據世界咖啡館的七個設計原則設計會議,在台灣運作的模式卻有其不同文化背景之差異。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究改良版世界咖啡館應用於凝聚組織共識的成效。其次為歸納改良版世界咖啡館的實施模式與要領。並根據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本研究採用單一個案進行質化研究,以K國中校園改造為議題做觀察,導入改良版世界咖啡館會議設計,作為組織凝聚共識的載體工具,同時也融入其他團隊溝通對話技術及模式引導的優點進行改良創新進行觀察實施結果。在會議進行前先舉辦桌長培訓,加強桌長對話引導能力,以利共識會議的順暢進行。經由觀察、會議討論成果紀錄、及深度訪談十三位參與者代表,蒐集資料分析後,整理出組織如何藉由會議的安排與議題的設定,找到凝聚組織多元智慧的共識。並將此方式歸納出一個改良版的世界咖啡館模組,提供未來其他組織運用的參考。研究結果得到下列結論: 有關對組織的價值:運用改良版世界咖啡館除能匯集組織各部門多元意見凝聚共識外,且能打破各部門本位主義的成見,同時促進跨領域溝通與理解。另外在學習方面,能從不同領域角度促進團隊間與組織內的學習。而經過改良後的設計,頗具本土化實施的參考價值。 其次對應用此工具較易被忽略的建議有四:第一,須謹慎遴選具代表性之參與者並宣導其參與的重要性及參與目的。第二,善用「模式引導」以聚焦議題,以提升效率與效能。第三,於會前舉辦桌長培訓,加強其對話引導能力,以促進各桌會議的順利進行。第四,加強桌長及組員的繪圖紀錄能力,及現場專業繪圖師整體圖文彙整能力,以收斂具體成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在無所不在學習環境下媒體呈現方式對英語聽力與認知負荷是否有顯著影響,並了解學習者對無所不在學習之感受。實驗對象為大學一至四年級應用外語系學生共162人,其中82人為單碼組;80人為雙碼組。單碼組只接收聲音訊息;雙碼組則同時接收聲音與文字訊息。研究結果顯示: 一、文字的加入對於學習者英語聽力學習成效有顯著提升作用,並能有效的降低認知負荷。 二、英語聽力理解力較高的學習者,認知負荷較低;英語聽力理解力較低的學習者,認知負荷較高。 三、文字的加入雖能暫時提升學習者英語聽力的學習成效,但不利於長期記憶之基模自動化建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利用層級迴歸,探討內部行銷與組織公民行為之關係及線上社群參與程度之調節效果。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共發出200份問卷,有效問卷178份。理論上,企業推廣內部行銷應能促使員工展現組織公民行為,而企業若使用線上社群推廣內部行銷,員工線上社群參與程度會調節內部行銷對組織公民行為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企業推廣內部行銷確實會正向影響員工組織公民行為的展現,線上社群參與程度對內部行銷與組織公民行為的調節效果獲得部分支持。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女性員工的學習意願,經文獻探討將影響女性員工學習意願的因素分為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二大構面,據此經過專家學者審查後,編列正式研究問卷。問卷針對T國營企業台北市營業處之正式女性員工,以普查方式進行調查。實際共發出151份問卷,回收150份,有效問卷149份,回收率為99.3%。 本研究以敍述性統計及卡方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得到結論如下:女性員工學習意願的影響因素「內在因素」認同程度高於「外在因素」之認同程度;女性員工的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子女數及服務年資等背景因素與學習意願的「內在因素」有關;女性員工的年齡、婚姻狀況、子女數及服務年資及薪資收入等背景因素與學習意願的「外在因素」有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非營利組織逐漸受到社會重視。然而,在全球化的壓力下,非營利組織卻受限於法令規章而增加其經營發展上的困難。為追求組織績效的提昇,善用組織知識資產來強化競爭優勢已成為知識時代的指標。由於組織成員樂於分享知識能促進組織學習、知識創造,進而維繫組織優勢,因此,如何促使組織成員分享知識已成為各組織關注之焦點。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以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為個案,探討非營利組織成員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經由焦點團體法之團體訪談,綜合歸納組織、人際、個人與知識四個層面的影響因素,其中「組織層面影響因素」包含:組織文化、組織氛圍、組織認同、組織制度、組織變革、成員同質性、人員流動率、時間限制與資訊科技;「人際層面影響因素」包含:人際互動、信任關係與主管支持;「個人層面影響因素」包含:人格特質、內外在動機與互利互惠;「知識層面影響因素」為知識的內隱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建構出一套運用於國軍部隊後勤維修系統數位學習之評鑑指標,於實施三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後並對調查結果施以重要性判定 t 檢定,獲得高度共識,得到7個構面之55項評鑑指標,55個指標均為適合,其中更有12個指標為極適合。 本研究結果之數位學習評鑑指標中極適合部份內容依構面分述如后:(1)學習者支援構面:應在學習者選課前於網頁上提供包括課程大綱、教學計畫、評量方式等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重要訊息;數位學習課程網頁應將進行數位學習時所須之軟硬體描述清楚;數位學習課程網頁應提供安裝及操作系統之使用手冊;數位學習課程網頁應提供工作所需課程之線上課程查詢。(2)教學者支援構面:應能管理學習者的個人資料及選課資料等基本資料。(3)課程設計構面:課程內容應根據不同之工作經驗彈性調整課程教材;課程內容應提供執行工作所需學習之課程;課程設計應不定期檢討以符合實際需求。(4)科技支援構面:數位學習課程網頁提供二十四小時的網路連線服務,任何時段皆可上線;數位學習應可結合視訊設備以支援實作訓練;數位學習課程應可提供隨選視訊功能供學習者選擇。(5)評鑑構面:應訂定機制至少一年一次對參與數位學習相關人員實施總結性評鑑。 本研究即依結論提出相關建議,提供個案部隊數位學習應用、人力資源管理與後續研究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試圖藉由現象學方法的深度審視,詳細揭露國中學生親歷生活科技課程學習體驗的本質與意義。研究的目的主要回歸到學生學習生活科技的直接經驗,以便於探索學生經驗生活科技學習的不同方式,進而描寫並理解學生在他們生活科技學習活動中的現象與認知。 有五項的提問引導了本研究的進行:1) 國中學生學習生活科技的經驗是什麼? 2) 學習生活科技的意義為何? 3) 對一個國中學生而言,生活科技的學習會是像什麼樣子?4) 當學生學習生活科技時發生了什麼事?5)學生體驗生活科技的學習有哪些不同方式? 依循現象學取向的質化研究方法,讓學生為自己的體驗發聲,有將近30位來自同一所國中的男女學生參與了這項研究,採取深度訪談與學習體驗反思文本撰寫兩項現象學研究中常用的資料蒐集方法,透過這種資料蒐集的技術與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的教學觀察,讓研究者得以從學生的觀點深入理解他們學習生活科技的真實經驗。 資料分析的方法主要使用源自Giorgi將現象學哲學觀點轉化為具體的研究方法,一種逐步分析文本資料的現象學心理學的方法。經由現象學方法的描寫與解釋分析之後,得到學生在生活科技學習體驗5項推斷,12項核心類別以及14項總體反思。研究所得的結果提供了一些必要的訊息,可以協助生活科技的教育人員進一步發展適當的課程與活動,以便支撐並促進台灣生活科技教育的推展。 本研究從現象學研究觀點的理解出發,建立一個整體的學生學習生活科技的圖像,冀求能幫助從事生活科技教學的教師們察知並了解他們對於學生學習生活科技的影響力,生活科技教師們必須知道如何運用這樣的影響力形成有效的方法,以便於促進學生科技素養的發展。研究的最終發現則提陳一些生活科技教學的意涵,並建議有關生活科技學習的教學和研究,以及學習環境和個人在學習獲得或發展觀點間的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網路同步學習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生科技概念學習成效的影響。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經由文獻探討之後,採準實驗研究法設計。以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大一及大三學生共56人為研究對象,進行四週的教學實驗,一班為實驗組,進行網路同步教學;另一班為控制組,進行傳統教學,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Kolb學習風格量表」、「科技概念量表」。經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與雙因子共變數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結果: 一、不同教學方式,對大學生的科技概念學習之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二、在不同學習風格對科技概念學習之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三、在學習風格與教學方法的交互作用方面,不同學習風格的大學生與不同教學方法,對大學生科技概念學習成效沒有交互作用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