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24.252

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由於「著」位於動後,佔時態位置,且常與動前「在」搭配出現,因而早期被學者們誤解為進行態。如:高銘凱(1948)、王力(1958)、趙元任(1968)。現在學者如戴耀晶(1991)、龔千炎(1995)等認為「著」附加以後使動詞產生持續的語義,故稱動後「著」為持續態。我們認為漢語沒有進行態標記,只有時態動詞「在」及表持續語義的持續態標記「著」。 時態的語義及語法表現和動詞息息相關,因此本論文藉由Comrie(1976)時態的框架,相較於完成態的定義下,探討漢語未完成態的範疇「著」。並根據漢語動詞本身的獨特性,採Teng( 1974)動詞三分的理論來分析動詞搭配的分布現象,同時進一步釐清「著」與「在」的時態角色差異,以界定「著」的語法結構及功能。 「著」是持續態標記,其核心語義為持續,具有延長動詞作用時間的特性。在句法層次上分為表動態持續的「著1」及表靜態持續的「著2」。表現出來的具體語法形式有「在+V+著」、存在句、狀語句三大類。「著」同時也是狀語標記,並還有兩種語法角色。一是狀態化的功能,二是去動化的功能。 最後,我們根據「著」的句法分布及特性,分析動後「著」的學習難點並提出語法排序及教學策略上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1920年代於中國形成的現代民族管弦樂團(modern Chinese orchestra),在1960年代與70年代由華裔移民帶入美國社會。本論文將以比較分析的方式,討論兩個於美國創立且歷史悠久的民族樂團,筆者將以華人原居國的現代民族樂團為背景,進而討論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華裔現代民族管弦樂團是如何透過跨國網絡(transnational networking),在美國不同的文化脈絡下,形成新的習性並受到一定程度的約束。 在美國華裔的族群中,現代民族樂團是二戰後出現的新現象。筆者將討論華人音樂在美國近兩百年的歷史背景,進而詮釋音樂方面之「中華性」(Chineseness)的表現性,在二戰後明顯地朝向多元化發展。特別是1943年《排華法案》的廢除、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內戰、1965年的《移民法》以及1970年代末中國開門解放政策這些歷史事件更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移民文化。本文將透過美國華裔民族樂團的產生與發展來解釋此文化現象。 本研究將探討紐約中國民族樂團(the Chinese Music Ensemble of New York)和北美洲中國音樂研究會的民族管弦樂團(the Chinese Classical Orchestra of the Chinese Mus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此兩個均為二戰後成立並兼具歷史性與規模性的樂團。本文將以比較分析的方式來討論兩個樂團與原居地樂團之異同,透過兩個樂團的跨國活動(transnational activities)來證明跨國性造成許多表演習性和音樂性的變遷及延續,進一步討論是如何達成「中華性」之意義,而不僅是在美國當地的意義,且包含大量跨國意義在內。此研究僅為美國社會背景下之存在與影響的一個區域案例,希望藉此可作為往後更為廣泛的研究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希望能透過抽樣調查,得知目前台灣年輕人的國語語音特色,並與傳統印象中的台灣國語(光復後才開始學國語的台灣人所說的國語)做出比較與整理。期能歸納出台灣國語的語音特色,讓在台灣的華語學習者能更快速地調適標準語音和台灣國語語音的不同。 本研究將抽樣一組三十位台灣青少年的國語語音資料及對台灣國語的語言態度,與另一組三十位五十歲以上台灣年長者的國語語音資料,以及對台灣國語的語言態度。並整理歸納學者相關理論與文獻,從標準語音、河洛語、客家語三種語系的語音系統來分析台灣國語語音的成因與特色。進而歸納目前台灣語音現象、闡述台灣的語言政策和社會大眾對語言標準之期望與觀感,並針對台灣國語語音特色做出對外華語語音的教學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華語教科書插圖使用愈見頻繁,但學者對於教材研究往往著重於語法點、詞彙量、與課程設計,對於插圖研究並不多。教材中插圖往往僅被視為裝飾的一部份,甚至不存在。而今隨著視覺霸權崛起,讀圖時代來臨,新版教材往往圖文並茂,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由教師和學生的角度出發,調查教材使用過程中,插圖的存在對於增進學習動機、情感過濾因素與學習效益上的影響,並藉由現有教材分析,找出插圖使用、設計上的關鍵點,以期日後插圖之設計與應用提供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關聯理論來看,言談交際是「明示-推理」的過程,說話者為了使聽話者更容易理解其交際意圖,除了運用概念表徵(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之外,還常採用各類引導性(procedural)的語言成份來協助聽話者推論,這類語言成份,Blakemore(1987, 2002)稱之為引導碼(procedural encoding),它能對聽話者推導話語的含意或交際意義起制約作用,以期達到準確的理解。本文認為,重述標記(reformulation marker)也是其中一類,說話者可藉由重述標記引導出更貼近說話者本意,或者是更貼近於聽話者認知的話語,以達到交際目的。 有別於傳統上以銜接、連貫為主的語篇分析模式,本文的理論架構從關聯理論切入,以Blakemore所提出的引導碼理論為核心,並且結合Andersen(2001)的語用標記三分論,以及會話分析與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等理論,多角度探討重述標記的語用功能。 在重述標記分類上,以關聯理論的語境假設(contextual assumption)與語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為著眼點,參考Cuenca and Bach(2007)與江庭宜(2009)的分類,而將其分為擴展性(expansion)、簡縮性(compression)、修正性(modification)三類,並以重述功能強,且極具代表性的「也就是說」、「換句話說」為例進行分析。 由於「也就是說」、「換句話說」在獨白語篇與互動語篇中發揮的作用有明顯差異,因此分別從這兩個角度分析,尤其在互動層面,本文設計了「誘發-自發」綜合式訪談(elicited and spontaneous interview),藉以檢測兩者在互動語境下的作用,結果發現,「也就是說」與「換句話說」的關注焦點不同,對對方意見的認同度以及考慮對方面子的程度都有明顯不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現今市面的幼兒華語教材,多數是為華裔學習者設計,並不完全適用於無華語背景的泰國幼兒。而這些幼兒華語教材在編寫時,年齡階層的設定混亂,教材內容與年齡不符,並且針對國小一年級以下的幼兒設計的教材更是寥寥可數。本論文所設定的研究對象為幼稚園小班到大班的幼兒 ,透過文獻探討、教材檢視、教材編寫、實際試教,企圖從中找出最合適的幼兒教材編寫方針。 在綜合各種文獻探討及教材分析後,加上整合校內西方教材與課程,並依據教材編寫原則設計出三年一貫幼兒華語教材,為了使教材真正適用於幼稚園小班到大班階段的幼兒,研究者將所編教材,於泰國T國際學校的幼稚園小班到大班實地試教,透過學童的學習效果及反應,檢討教材及編寫原則的有效度。事實證明,活潑、有趣,有系統的教材,加上用心的教師,就可經營出有價值的學習時間。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欲從語義、句法及語用之角度來探討現代漢語「好」。「好」在現代漢語中包含多種語義,且具有多種功能,根據Halliday(1985,1994,2004)所提出的純理功能,本文將從「好」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語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三個層次來探討。 在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al)層次,本文將探討多義現象,包括核心語義及延伸語義化,進而探討其句法功能。在坊間語法書,拿《現代漢語八百詞》為例,就列出了十多種不同的語義,但歸根究底,「好」的核心語義卻只有一個,本文認為「好」為一多義詞(polysemy),從核心語義衍生出「友好」、「健康」、「容易」、「效果好」、「有利於」等延伸語義。在句法方面,各家學者認為「好」作形容詞和副詞是無庸置疑的,本文將討論「好」在句中之功能,除了形容詞和副詞之外,「好」還有變化動詞的用法,亦可作動詞後置成分,此外在有所爭議的詞性上加以討論。 在語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層次,和「好」是一個言談標記,只有「促進言談進行」之作用,本身並無「命題」上的涵義。本論文以會話言談口語語料來分析「好」的話語功能,「好」在會話結構中是一個「結束標記」,用來指出某活動的終止或談話的結束,進而發展成一個「過渡標記」,具有連接、轉換對話之功能,常可搭配時態「了」的使用。 在人際功能(interactional function)層次,「好」作「反饋標記」,表現下列語言行為:(1)接受;(2)執行;(3)確認。常可搭配言談標記:啊」、「吧」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主流的成人華語教材除了新實用視聽華語系列,就屬遠東生活華語系列。本文所探討的遠東生活華語三(以下稱遠東三),學生在使用本書前多半已先學習實用視聽華語一至四冊或遠東華語一、二冊,若學生從零程度開始在台灣每天學習三小時的中文,則約需一年或一年以上才能使用遠東三。 目前台灣市面上多數的華語教材都以傳統的「課文、生詞、例句、文法練習」方式呈現,教學活動不多,或僅列幾個問題供師生討論。筆者認為這樣的教材內容(包括遠東三)有兩個主要問題:第一,教材無法為教師提供足夠的支持,教師皆須花費大量時間自行研發教學活動,不但耗時,且前人的智慧無法累積。其次,在遠東三的程度容易因為正式詞彙或書面語的增加而流於教師單向講解,若課本無設計完善的活動,易導致師生互動或學生練習的機會缺乏,對於教學品質的提升可能會造成阻礙,且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提不起興趣學習。 因此本文的研究目標有三:減少教師備課負擔、加強教學時的師生及生生互動、提高課程趣味性與學習效果。而本文主要的研究問題有四:教材活動的編寫原則、成人華語學習者及教師對教材的需求、如何設計出適用於遠東三的教學活動、新設計的遠東三教學活動對教師與學生是否有幫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第二語言教學研究中提出溝通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促使中文教學更進一步思考結合語言功能與語言形式的教學,以期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本文即以此為出發點,探討對外現代漢語語法點等級化。 本文以鄧守信(1997)提出的教學語法之理論架構為基礎,首先,為語法點找出清楚的定義,綜合各家說法,本文定義「語法點」為一個大於純語法結構(句型)、不能在詞彙層次上處理的,然後以鄧守信(2003)提出的語法點分類架構,將語法點分成四大群十類: A結構群:語型類、功能類、語序類、句型類、變形類、句式類 B語義群:同類詞、近義詞 C話義群:語氣詞、副詞、介詞/定式 D篇章銜接(限於篇幅,僅列出,不予討論。) 再來,討論初、中、高三級的等級訂定標準,本文尋求的等級標準,並非美國一般大學中文課程裡的分級,討論的語法點分級是跨等級的排序,而不涉及等級內部的排序;且為避免混淆,本文改以一、二、三為等級劃分名稱。我們討論學時、詞彙量、中文能力測驗、教材、教學大綱、語言能力等各種分級標準,最後以CEFR(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語言能力指標為基準,對應華語文能力測驗(TOP)、教學大綱、漢語水平考試(HSK)、新漢語水平考試(HSK)、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以及師大國語中心常用的三套教材:《新版實用視聽華語》、遠東生活華語和迷你廣播劇,結合語言能力和語言形式,訂出一級語法點能達到CEFR的A2級能力指標,二級是B1,三級是B2/C1,再根據這套標準來檢視依據教材裡的語法點,結合本文的語法點分類架構,最後在三級中各找出五十個左右語法點示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目前泰國學習華語人士日益增加,對於多年來的泰國兒童華語文教育之「教」與「學」這兩個方面,仍然普遍泛用傳統式教學的講述法授課。互動式教學具有雙向互動、相輔相成的過程,本研究中「互動」的目的是讓師生進行有意義的信息傳遞形成知識,並能將所學的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此教學法對雙方皆產生有利之結果。 本論文旨在介紹一個相關於兒童互動式教學法的一種教學研究。其教學內容以互動式教學法為主要教學課程設計。本研究對象為在泰國的一所私立學校「佛丕光中公學」的師生作為個案研究。針對該校兒童國小一年級,以採取教室參與觀察方式,觀看教師與學生之教學情形,加以訪談與錄音方式,實行教學研究為期4週。 其目的為:(1)了解並分析在泰國任教的老師與兒童在華語文課堂上互動式教學法之現象,包括教師實際運用的基本形式,即教學法,師生在班級上之言談、遊戲以及教學合作,並提出應用互動式教學法需注意的幾個問題。(2)透過觀察結果與討論,進行分析課前調查現況與問題,再分析課後調查現況與討論,可作為日後實際進行互動式教學步驟之參考。(3)藉由觀摩,分析及討論,將根據第二章文獻探討所提供之理論,設計並發展出一套互動式教學課程之基本教學實例。 互動式課堂教學背景下的華語教學,將過去的背誦方式轉變為自主探研、合作學習。本研究根據研究發現加以討論,並對其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