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65.66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讀寫萌發的觀點,探討新移民女性之子女在學校與家庭情境中的書寫發展階段,並運用參與觀察、文件蒐集,輔以訪談的方式,進而歸納出與書寫發展的家庭學校與個人因素之特徵。 本研究以一位大班的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為研究個案,進行十四個月的資料蒐集與分析,最後依研究目的進行分析歸納並獲得以下結論。 一、 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的書寫發展階段沒有固定的順序且持續發展: 本研究個案在書寫發展階段中,其書寫型式包含:圖畫、數字、國字、注音符號、英文字母、潦草塗寫。其書寫型式的出現沒有固定的順序,會交錯或同時出現。其書寫行為是持續發展,不斷嘗試與修正,以建立對書寫文字的概念。 二、 與新移民女性之子女書寫發展的家庭學校與個人因素之特徵: 在學校因素中,「同儕互動」對本研究個案的書寫發展有明顯的幫助,能激發個案的書寫動機。在家庭因素中,對於教導子女如何閱讀書寫的過程中,因工作忙碌或本身教育程度所限,對個案的書寫發展幫助有限。在個人因素,個案本身缺乏自發性的書寫行為,對書寫缺乏興趣。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對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蔬菜攝取不足是兒童、青少年之飲食營養問題,飲食習慣之養成需從小開始,本研究的目的在發展適用於幼兒園的提升蔬菜攝取的幼兒園學習活動及家庭活動並評估其成效。以社會認知理論為基礎發展學習活動內容,在活動上採用烹調製作為主的設計,著重於幼兒的實際接觸與品嚐蔬菜等感官經驗,以提高對蔬菜的認識與熟悉感。幼兒園學習活動共計八個單元,每週實施一個單元;家庭活動乃依據幼兒園學習活動發展,包含營養通訊和家庭親子活動兩部分。以台北地區四所幼兒園小班幼兒為對象,其中兩所分別為實驗組一(提升蔬菜攝取的幼兒園學習活動,N=18)和實驗組二(提升蔬菜攝取的幼兒園學習活動加上家庭活動,N=14),另兩所幼兒園的小班幼兒為控制組(N=15)。於介入活動前、活動後一週及活動後八週進行前測、後測與後後測評估,並於後後測評估結束後訪談實驗組各3至4位家長,以瞭解介入計畫之成效。本研究之實驗蔬菜為菠菜和青椒,成效評估採質性及量化評估,質性評估為教室觀察和家長訪談,量化評估為比較教學前後菠菜和青椒的攝取量以及喜好性的變化。以SPSS 12.0版進行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重複量數、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與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由學習活動實施過程觀察,隨著活動時間,幼兒能夠嘗試原本不敢吃的蔬菜,部分幼兒也表現增加了對蔬菜的喜好性。(2)由家長訪談結果,家長認為提升幼兒蔬菜攝取學習活動加上家庭活動可以明顯增進幼兒對蔬菜的熟悉度與接受性,家長本身也改變自己對孩子的蔬菜攝取教養行為。(3)提升蔬菜攝取的幼兒園學習活動加上家庭活動對幼兒菠菜攝取量具顯著立即效果,但無延宕效果;兩項介入活動皆對幼兒青椒攝取量具顯著立即效果,且以加入家庭活動組的效果較佳,但皆無延宕效果。(4)兩項介入活動對菠菜和青椒的喜好性皆無顯著提升。(5)介入計畫之成效不因幼兒性別而有差異,但因幼兒不同氣質、家庭社經而略有差異。由研究結果歸納,本研究發展之幼兒園學習活動確實可提升幼兒對蔬菜的接受性(攝取量),且在有家庭配合時效果更佳,但欲提升小班階段幼兒對蔬菜的喜好性似乎較為困難,顯示家長應更早讓幼兒接觸與熟悉各種蔬菜,幼兒園也應將飲食教學列為常態性、經常實施的活動單元,並請家長配合相關親子活動,共同協助幼兒建立良好飲食行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了解幼兒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與其玩具選擇偏好之現況,並檢測兩者間的關係,也檢驗背景因素中幼兒的年齡、性別不同,其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及玩具選擇偏好是否不同。本研究以210位小班、中班和大班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這些受試幼兒來自台北市與台中市的三所公立幼稚園及五所私立幼稚園。研究過程中,以家長填寫的「幼兒性別特質問卷」收集受試幼兒的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資料,並透過「幼兒玩具選擇偏好作業」進行一對一訪談,輔以書面記錄方式,藉此了解幼兒玩具選擇偏好狀況,研究結果發現: 一、整體而言,父母對受試幼兒的性別角色教養態度以兩性化趨向最高,未分化次之。而且父母對男生女性化教養的百分比高於男性化教養;對女生男性化教養的百分比高於女性化教養。 二、不同性別、年齡的受試幼兒父母在性別角色教養態度上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齡的受試幼兒在玩具選擇偏好上無顯著差異,但不同性別的受試幼兒在玩具的選擇上有顯著差異。男生選擇男性象徵玩具的百分最高。女生選擇女性象徵玩具的百分比最高。 四、父母性別角色教養態度並不影響幼兒的玩具選擇偏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在探討家庭結構、家人關係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聯;研究採用方便抽樣的方式,從研究者認識的人際網絡及街頭訪問等,找尋符合本研究對象條件的受詴者(40歲至60歲、父母其一尚存、已婚、至少擁有一個不限年齡的子女)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計發出730份問卷,回收499份,將歲數超出限制、漏答過多、沒有與家人同住者剔除後,有效問卷共有381份;研究工具包括「生活滿意度量表」、「家人關係量表」以及「個人基本資料」三部分;研究結果以統計軟體SPSS 18.0(PASW Statistics)進行資料分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迴歸分析;研究結論條列如下: 壹、 中年世代的家人關係 一、 中年世代的家人關係還算良好 二、 女性中年世代比男性中年世代有顯著較良好的情感傳達 三、 年齡越大的中年世代有顯著越良好的訊息交換 四、 結婚年數越久的中年世代有顯著越良好的訊息交換 貳、 中年世代的生活滿意度 一、 中年世代的生活滿意度還算滿意 二、 年齡越大的中年世代有顯著越良好的生活滿意度 三、 社經地位越高的中年世代有顯著越良好的生活滿意度 四、 結婚年數越久的中年世代有顯著越良好的生活滿意度 五、 家庭生命週期位於第四階段(中年父母階段、退休階段)的中年世代,其生活滿意度比位於第一階段(子女學前階段、子女學齡階段)、第二階段(子女青少年階段)、第三階段(子女送出階段)時為高。 六、 家人關係越好的中年世代有顯著越良好的生活滿意度 七、 家人關係三陎向中,以訊息交換最能解釋生活滿意度。 八、 與家人之間的訊息交換、問題解決情形,在各家庭生命週期中都對生活滿意度具有顯著的正向解釋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旅遊目的地品牌建立在實務界已成為能夠提升旅遊目的地競爭力的強而有地的行銷策略,以顧客為基礎的觀點做為品牌評估的趨勢逐漸受到重視,主要原因在於購併與清算等財務方面的動機,使得品牌的無形價值倍受關切。再者,各企業皆處於削價競爭的環境,導致利潤降低,因而轉向重視消費者心中對企業的認知,取代傳統的價格競爭(Keller, 1993)。在旅遊目的地當中也同樣可以看到相同的狀況, 現今的國際旅遊市場,亦正面臨著價格競爭的壓力與觀光客旅遊行為改變的挑戰。位在環太平洋上的台灣,同樣亦正面對地緣與文化相近的國家如中國大陸、東南亞、與新加坡等各國強大競爭,其中新加坡、韓國、泰國也正積極建立屬於自己的旅遊目的地品牌,故發展旅遊目的地之顧客基礎品牌權益勢在必行。 此外,從過去探討旅遊目的地顧客基礎品牌權益研究時,學者將該旅遊目的地當中所擁有的旅遊特色納入到顧客基礎品牌權益當中。台灣,根據2008年來台消費與動向調查指出,菜餚是吸引國際來台旅客觀光主要因素的第一名,有鑑於此,在台灣旅遊目的地當中,台灣應將我們所自豪的菜餚特色納入到旅遊目的地顧客基礎品牌權益衡量當中進行測量。故本研究目的有二:(1) 探討台灣旅遊目的地當中飲食在顧客基礎品牌權益中的角色;(2) 探討各國來台的旅客對台灣旅遊目的地品牌評估的認知差異。 本研究於2010年3月26日至5月2日期間,親赴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出境大廳、台北鼎泰豐(信義店)發放260份問卷,現場尋找受訪者並表明身分及目的後,同時採用立意抽樣與便利抽樣法進行問卷調查法發放問卷。最後,共發出260份問卷,扣除10份無效問卷,共計回收250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15%。 本研究以Konecnik (2006)以及Boo et al,. (2009)所發展的旅遊目的地顧客基礎品牌權益為主要的理論基礎,探討台灣旅遊目的地顧客基礎品牌權益中則得到六項重要的構面,分別為旅遊目的地品牌知名度、旅遊目的地品牌認知品質、旅遊目的地品牌價值、旅遊目的地品牌忠誠度、旅遊目的地品牌文化意象構面、以及旅遊目的地品牌休閒意象構面。此結果再次驗證過去早期應用在零售業中的品牌權益概念確實是可以轉移並應用在旅遊目的地當中,也就是說旅遊目的地確實可以品牌觀點探討觀光客對旅遊目的地的認知。 此外,本研究結果亦顯示出,台灣的「當地飲食」在外國旅客眼中擁有著顯著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台灣旅遊目的地文化意象構面當中所表現出台灣當地飲食的多樣性、便利性、以及擁有強大吸引力。外國旅客透過體驗台灣夜市的風貌、品嚐台灣各式各樣的當地飲食、在台灣品嚐當地飲食的便利性、以及參觀台灣歷史文物景點的活動,來了解台灣人在這塊土地上所展現出的台灣在地飲食之型態與味道、以及生活文化表現的真實性。這對建立台灣旅遊目的地顧客基礎品牌權益來說,是一個可以讓外國旅客在台灣進行深度旅遊的管道。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透過老農的生活型態及其特色,探討老農對其生活品質的主觀感受,並以生活事件做為分析焦點,探討生活事件發生前後老農生活型態的轉變歷程與生活品質的改變。採質性深入訪談,同時考量地區、性別、農業工作退休與否做為取樣標準,共選取六位受訪者進行資料蒐集與探討。每日生活、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做為描繪期生活型態的參考面向,生活品質則以主觀的生活感受為本研究之焦點。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老農生活型態三主軸的展現 (一)「家庭生活」是各類生活型態老農所共有的重要生活軸線,尤以夫妻與代間互動。(二)「農業生活」在不同的老農生活型態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其重要性,仍以農維生的專業老農生活型態中係主要的經濟活動;已退休的老農其農業活動轉型為休閒、產出與家人共享的一種生活方式,即老農生活型態上最大的特色—退休不離農。(三)「社會生活」是三軸線中最多元的一軸線,在社會參與的屬性與社會網絡的地域性交織下,有多元的型態展現。 二、老農的主觀生活品質感受組成元素與轉變 老農的主觀生活品質感受隨著年齡的增加有上升的趨勢,健康狀況、經濟穩定、子女成家立業、代間互動融洽是老農共有的主觀生活品質組成元素;而能使老農主觀生活品質感受轉變的生活事件主要為退休使生活中的自由與廣度增加而生活品質感受上升,以及因喪偶而角色改變且夫妻互伴消失的失落而生活品質感受降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志工服務現況與影響志工參與志願服務之因素,為達研究目的,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針對協會北區五位服務超過三年以上的志工與三位內部機構人員,經過訪談、逐字稿的編碼與相關文件資料蒐集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志工參與動機單純,卻豐富生命散播溫暖。 二、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為志工階段發展提供多面向協助。 三、北區志工團隊組成方式不同,但核心理念相同。 四、志工因挑戰而成長,帶來生命教育的新契機。 五、生命教育機構之間需要有經驗分享的交流平台。   根據研究的結論,分別就「生命教育志工」、「志願服務機構」及「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繪畫乃是另一種型式的語言傳達,圖像可以用來表徵具象的事物,同樣的也可以表徵抽象的意念與思維。對於繪畫能力正處在萌發階段的幼兒來說,繪畫猶如璀璨的童心秘境,欲透視其中的奧秘,了解幼兒所思、所想、所感、所為、所欲、所求,單單透過對幼兒繪畫作品中圖像表徵的理解是不夠的。 綜觀國內外針對幼兒繪畫的研究,多著重孩子繪畫技能表現的層面,熱衷於針對年齡發展的傾向、類型、水準進行系統性的敘述或分類,或聚焦於作品表現形式、內容與主題等的探究,卻忽略幼兒繪畫歷程中社會互動歷程的重要性,並無法領略圖像表徵建構之外,語言表徵對於圖像表徵在建構歷程中的深遠意義。 為求對幼兒繪畫歷程有更全面的了解,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以樺園國小(化名)附設幼稚園新月班(化名)為研究現場,從2006年10月4日到2007年6月29日,進行為時一學年的觀察與研究,聚焦於幼兒在繪畫活動中,與同儕、教師或其他重要成人互動之下,幼兒圖像與語言表徵交互建構的現象,透過對現場觀察、訪談、圖畫作品以及相關資料的質性分析,進一步尋繹出這些童「畫」與童「話」交相建構的意義。 研究結果發現:其一,幼兒繪畫歷程中普遍呈現對圖像進行命名與宣告現象。無論是在圖像尚未畫出之前、圖像正著手建構中或者圖畫完成之後,幼兒可能出現頻繁的命名與宣告的現象。幼兒繪畫中的命名與宣告具有對幼兒的繪畫進行解釋、補充、預告、計劃的功能,藉此幼兒也表達出自我的意念與慾望,除了做為一種溝通與解釋的途徑之外,具創意性的命名,更呈現出幼兒的創意表現。 其二,幼兒繪畫歷程中頻頻出現的的自言自語現象值得關注,可以區分為單獨情境以及集體式的自言自語,兩種狀態有時候分辨會有困難,依現場的實際觀察發現:應依照個人內容的連貫性進行判斷。自言自語時的話語,對於繪畫具有引導、修正、調整的作用,有時則具有解釋、說明、鋪陳繪畫情境的功用;而於建構歷程中,圖像又可以成為語言的前導、中介,也做為語言實踐的具體軌跡,可以說是幼兒當下所思、所想、所感的凝結,透過這些自言自語的過程,似乎具體化了幼兒短暫敘事的發生史。 其三,幼兒繪畫中與他人的互動,呈現幼兒在知識、技巧、創意、情緒等方面發展的意義。透過幼兒繪畫歷程中圖像與語言表徵的建構,有助於幼兒知識性、技巧性、創意性的討論與對話,激發幼兒近側發展區,提昇幼兒認知、創造力發展的水準;而繪畫過程中,圖像與語言表徵的交互建構,也常常成為幼兒抒發對同儕不滿、嫌惡情緒的工具,具有情緒、社會發展的意義。 總之,對幼兒來說,語言表徵經常扮演補足繪畫表徵的功能,而繪畫表徵又進一步扮演語言表徵演繹的依據,如此交相建構,幼兒在繪畫歷程中得以自由、自主的展現其想法、意念、感受,開啟幼兒豐富創造性。是以,幼兒繪畫歷程中,那一張張看似不起眼的畫作所表徵的的綺麗童「畫」,與一句句聽起來平凡的話語表徵出的動人童「話」,往往透露出幼兒心理、認知、情感或者創造力等發展上的意義,透過深入研究與分析,我們洞見了繪畫歷程中,重要他人如家人、同儕 、教師及其他社會與文化因素對幼兒繪畫歷程程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力,值得藝術教育工作者正視。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社經背景幼兒對卡通故事的觀點,以重述故事檢視兩組幼兒於故事理解的差異,並探討兩組幼兒對故事中人物角色的行為和內心感受之解讀,以及對人物角色與整體故事之評鑑。本研究對象為40名5-6歲幼兒,20位來自低社經家庭,20位來自中高社經家庭。本研究採用訪談法蒐集幼兒的卡通故事觀點,訪談包含兩部分,一為重述卡通故事,二為半結構訪談,前者欲得知幼兒對卡通故事的理解程度,後者欲瞭解幼兒對卡通故事之人物角色、情節的個人想法。將透過Stein&Glenn(1979)故事文法結構作為幼兒重述卡通故事所得語料之計分的編碼項目,並以t考驗瞭解兩組對卡通故事的理解是否有顯著的差異。幼兒的回答半結構訪談問題之內容依各題項歸類,進行類屬分析,比較兩組幼兒之卡通故事觀點。本研究發現摘要如下: 一、兩組幼兒對卡通故事的理解並無顯著差異,皆以「背景」最高,低社經幼兒以「結果」的重述最少,而中高社經幼兒以「內在反應」的重述最少。 二、兩組幼兒多以人物角色之「具體行為」來解讀事件有無達成及人物角色之內心感受,並多以「下一個行為」來解讀「上一個」行為的動機。 三、兩組幼兒最喜歡的人物角色為兒童,最不喜歡的人物角色為成人,並多以人物角色的「外貌」與「行為」作為喜愛與否的基準。 四、兩組幼兒喜歡該卡通片的主因多為理解程度較高之「劇情」,其次是「過去的收視經驗」。 五、中高社經幼兒比低社經幼兒較能提出不同於片中對事件的解決方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病重父親在罹患重症後,個人思想觀念的改變,並探究病重父親與其幼兒的親子互動,及此互動經驗對其個人之意義,進而探討影響病重父親親子互動的可能因素。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法之半結構式訪談法進行。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一位罹患肺癌、且接受過化療的父親--樂爸,育有一個三歲兒子。自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期間,研究者對樂爸共進行六次深度訪談。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樂爸生病前與兒子的親子關係為生疏。 二、重病為親子互動的轉折點: 1. 學會放下、珍惜生命、感恩,並樂觀抗癌。 2. 親子互動由生疏轉為親密,透過陪伴、照顧、行為管教、心靈互動等方式與兒子互動。 3. 常處於愛的教育與體罰之間的矛盾。 4、遺財與遺德的矛盾 三、親子互動帶來成就感,完成傳宗接代使命。 四、樂爸受父親的影響深遠。 五、樂爸在親子互動中經歷第二次的童年。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果提出建議,作為為人父親者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