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3.218.146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中生的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及父職效能感之現況,並探討配偶共親職與父職效能感之間的關係。   目的 一、瞭解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及自身父職效能感之現況。二、檢視不同背景變項下,桃園市國中生的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與父職效能感之差異情形。三、探討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與父職效能感之關聯情形。   方法 採問卷調查法,參考其他量表後,編修「配偶共親職量表」及「父職效能感量表」作為研究工具,「配偶共親職量表」32題;「父職效能感量表」16題,共48題。以桃園市國中學生的父親為研究對象,採分層叢集抽樣法在桃園市十三行政區依人數比例抽樣,並執行預試及正式問卷等兩階段施測。所得資料以SPSS統計分析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信度分析、因素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階層迴歸分析。   結果 一、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平均高於理論中點,顯示父親感受到配偶共親職頗佳。二、父親自評父職效能感平均高於理論中點,顯示父親認為自身的親職效能感普遍為佳。三、背景變項部分,僅母親年齡於配偶共親職達顯著差異。四、背景變項部分,子女生理性別、子女年級、父親教育程度及母親就業情形於父職效能感達顯著差異。五、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與父職效能感整體及分向度皆達顯著正相關。六、控制背景變項後,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對父職效能感整體及分向度具有顯著解釋力。   結論 整體而言,父親感受到母親較多的支持性共親職,並且父親對自己的父職效能感亦相當有自信。差異分析顯示,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因母親年齡不同而有所分別;父職效能感因子女生理性別、子女年級、父親教育程度及母親就業情形不同而有所不同。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則顯示,當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愈佳,父職效能感也愈佳,並且父親知覺配偶共親職對父職效能感具解釋作用。綜合上述,建議媽媽們可以多給予爸爸們正向的回應、少一些批評責備,並且一起參與親職、投入親職,方能有效提升父親的親職效能感,促進爸爸們對親職教養的自信心。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華人父母教養信念(parenting beliefs),經提供家庭學習環境(home learning environment)教養行為中介,對幼兒之情緒能力(emotional competence)能力軌跡發展之影響。研究目的有三,其一為瞭解父母的教養信念、家庭學習環境及幼兒情緒能力的狀況;其二為瞭解父母教養信念、家庭學習環境與幼兒情緒能力的關聯;其三在探究家庭學習環境在父母教養信念與幼兒情緒能力發展的中介效果。研究樣本資料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之第一波36月齡,第二波48月齡原始數據(張鑑如,2019),及第三波60月齡原始數據,經向計畫研究團隊申請,審查核准後由計畫研究團隊提供使用。整合 36 月齡兒童第一至三波的家長問卷資料,並選擇填答者為父母、繼父母及養父母,且三波同一填答者之有效樣本共 1,464 人。資料分析以HLM7.3進行階層線性模型分析,瞭解父母的教養信念、家庭學習環境及幼兒情緒能力的狀況;並以Mplus 8.0軟體進行結構方程模式(SEM)分析家庭學習環境在父母教養信念與幼兒情緒能力發展軌跡的中介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父母的教養信念、家庭學習環境及幼兒情緒能力的狀況,結果:(一)臺灣幼兒的父母深植「嚴管勤教」的教養信念,但不持高「成就期待」;(二)臺灣幼兒的父母重視家庭學習環境之「環境多樣」、「學習刺激」及「學習材料」的提供;(二)父母「管」及「成就期待」的教養信念,隨著幼兒的成長逐漸增強;(四)家庭學習環境及幼兒情緒能力,隨著幼兒的成長逐漸增提升。另外,家庭學習環境在父母教養信念與幼兒情緒能力發展軌跡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一)父母「教」之教養信念起始點愈高,幼兒「情緒表達」能力的起始點較佳;(二)父母「成就期待」之教養信念增加愈快,幼兒「情緒理解」的發展速度愈快;(三)家庭學習環境起始點及發展速度,對幼兒情緒能力起始點及發展速度皆有正向影響;(四)家庭學習環境在父母「教」及「成就期待」教養信念與幼兒情緒能力發展軌跡具中介效果。「教」教養信念愈高的父母,愈提供良好家庭學習環境,有利於幼兒情緒能力的發展;「成就期待」教養信念愈低的父母,愈提供良好家庭學習環境,有利於幼兒情緒能力的發展。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為比較低社經地位家庭親子共讀說明體與故事體圖畫書之話語互 動差異,以了解低社經地位家庭之家長運用哪些策略和幼兒進行共讀,並且透 過兩種文本圖畫書的比較,以進一步了解文本對於共讀策略的影響。本研究為立意取樣,以台北市及新北市公立與非營利幼兒園共計 10 所園所 30 對大班幼兒與其主要共讀者為受試對象。本研究透過親子共讀的語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親子共讀說明體與故事體圖畫書時在語言互動類型上呈現顯著差異:親子在共讀說明體使用頻率最高話語互動類型為命名、描述場景與圖片、描述屬性、文本與幼兒連結;親子共讀故事體使用頻率最高的話語互動類型為命名、描述場景與圖片、書本概念、同意或讚許。整體而言,低社經地位家庭親子共讀兩類圖畫書皆偏向低層次的互動方式。親子共讀說明體圖畫書較共讀故事類圖畫書時產生了較多的共讀時間與親子話語互動,以及使用更多類型的話語互動策略。本研究結果將有助於瞭解低社經地位家庭親子共讀現況與家長的話語互動方式,並進一步提出相關之研究與教學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10年來,台灣15-19歲青少女生育率佔千分之4,平均約有3000名新生兒為青少女所生,且留養比例愈趨增長。青少女懷孕承受許多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的危機壓力,而家庭在事件中亦扮演重要支持角色。過往研究多以問題取向觀點探討青少女懷孕議題,卻忽略了在逆境中發展的力量。故本研究以家庭壓力與韌性理論為視角,取代「問題」與「責難」之觀點,並透過敘事研究訪談4位青少女懷孕及其家庭,歸納出非預期生養事件中,家庭壓力及困境歷程,並發掘家庭韌性之關鍵因素。 本研究透過未婚青少女非預期生養子女階段,從發現懷孕、繼續孕育的決定、生下孩子後,家庭壓力與韌性的過程。家庭壓力包含:一、青少女在懷孕中後期才告知,將帶來生養的風險。二、未婚與婚生為家庭價值觀之拉扯。三、未婚非預期生養之孩子生父不可控性。四、家人是資源亦是教養上的阻礙。然而,家庭在壓力情境中,將會發展出家庭韌性,包含:一、開放溝通及信任的家庭,增加青少女懷孕求助的機會。二、家中成員扮演家庭內溝通潤滑劑。三、家庭動員連結資源,成為正向力量。四、青少女的母親成為照顧後盾,是非預期生養事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五、非預期生養事件為母女關係重新連結的契機點。六、每個決定的背後均有正向信念。七、具有母職信念的青少女,有較強的韌性發展。 本研究提供青少女非預期生養家庭正向力量及運用家庭韌性的能力。同時對於教育工作、社會工作者在學術及實務經驗的整合,找出家庭中的資源,陪伴他們面對逆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2019年5月17日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國家,也掀起大眾對於同志育兒的討論,對於同志是否為適切的父母、對子女的性別角色態度是否有不良影響,國外的研究已有相當多的研究及論述,但在臺灣還未有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探討女同志家長與子女的性別角色態度,及其之間的關係,並以一對女同志家長與其10歲及5歲子女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之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及文件分析,研究資料包含訪談逐字稿、參與觀察紀錄、媒體公開資訊、女同志家長社群媒體內容,將以上資料進行分析,所得的結果如下: 一、 女同志家長擁有非二元且平等的性別角色態度。 二、 兒童階段的女同志家庭子女擁有彈性的性別角色態度,認為每個「人」在外在形象、玩具選擇、性別氣質及未來職業都不需受性別限制,家庭組成也不一定是一男一女,更反對加諸於女性的性別刻板,因此會主動反擊性別刻板的言論。 三、 幼兒階段的女同志家庭子女受發展限制及環境影響,認為男、女之間有條明確且不容跨越的界線,但因其性別角色行為與性別角色態度有衝突,因此認為自己想當男生。 四、 女同志家長不受性別框架的教養以及跳脫性別的親職示範傳遞性別角色態度給子女,但子女不一定會和家長同樣擁有開放的性別角色態度。 基於研究結果,對教育人員、家長、未來研究提出學術與實務之建議,期望社會能嘗試拒絕刻板的性別角色態度,也對於女同志家庭有更多的認識。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是在瞭解幼兒園家長養育幼兒的教養信念、選擇幼兒園之考量要素,以及養育幼兒的教養信念與選擇幼兒園之考量要素的關聯。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的取向,以半結構式訪談法蒐集研究資料,選取台中市私立愛心(化名)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三個年齡層各一位男孩及女孩的家長為受訪對象。研究結果如下: 一、家長教養2-7歲年齡層的子女時,最重視培養孩子的「人格及品德」、「人際相處能力」、「自主學習的態度」、「自理能力」以及「自動自發的能力」。 二、家長選擇幼兒園時,最重視的考量要素是「環境」、「師資」以及「師生比」 三、家長認為理想幼兒園應該具備的要素: (一)師資方面:家長最希望幼教老師具備耐心(二)課程方面:家長最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學習語文、運動和閱讀(三)環境與設施方面:家長最重視環境與設施的安全(四)幼兒園的立案類型方面:多數家長曾經考慮選擇公立幼兒園,但是多數家長不曾考慮選擇非營利幼兒園(五)學費方面:家長希望幼兒園註冊費加月費平均一個月13000元以內(六)交通位置方面:家長最遠可以接受從住家開車到幼兒園15至20分鐘以內的距離。(七)獲取幼兒園相關資訊的管道方面:家長最信賴實地參訪此資訊管道 四、家長教養信念與選擇幼兒園之考量要素的關聯: (一)重視孩子人際相處能力的家長,會希望幼教老師和孩子有良好的師生互動(二)重視培養孩子同理心的家長,會希望幼教老師用溝通及同理的方式教育孩子(三)重視培養孩子英文能力的家長,會希望幼兒園提供美語課程(四)重視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家長,會希望幼兒園提供語文課程(五)重視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家長,會重視幼教老師的引導能力(六)期望孩子活潑開朗的家長,會希望幼教老師採用開放式教學方法 依據研究結果,就幼兒園經營者、幼教老師、家長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住民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語言使用、飲食料理、歲時節俗之跨文化挑戰與能動性(agency)具體實踐。研究採以深度訪談,對象為四位結婚十年以上且育有子女之女性新住民,特以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和Anthony Giddens對於能動性的見解作為詮釋之理論基礎,運用敍事分析方法解構新住民跨文化挑戰與能動性交織情形,研究結果如下: 一、新住民在家庭中跨文化實踐的起心動念與意義是「不忘本」的信念,肯認原生國文化是付諸行動的先決條件,並以持續且廣泛學習行動,作為克服文化差異和挑戰的策略。 二、新住民在結構二重性(duality of structure)的交織下展現能動性,借鑑符號互動理論進而洞析,跨文化實踐可從「認同與尊重」、「角色求平衡」、「互動並協商」及「脈絡到實踐」之主要概念中落實,包含: (一)語言使用方面,家庭成員不禁止新住民語,營造家庭自然且生活化的多語對話環境。 (二)飲食料理方面,透過個人觀察學習和家人支持,使新住民料理成為日常餐食;在特別節日共享新住民料理,是獲得家庭認同與歸屬感的重大象徵意義。 (三)歲時節俗方面,尊重不同文化節日與民俗禁忌;儘管因文化差異而使宗教信仰各有依屬,但正向互動的策略運用,仍使家人情感緊密相繫。 三、「CROSS」正向能動性與因應具體實踐:新住民因個人生活處境不同而發展獨特能動性,研究結果精萃出五項重要跨文化實踐行動,亦即: 「C」—體諒與溝通(Consid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R」—尊重及肯認(Respect and recognition) 「O」—善於觀察且心胸開闊(Observing and open-minded) 「S」—解決問題與視情境狀況合作(Solving the problem and situational cooperation) 「S」—不放棄學習與真誠相待(Studious and sincere) 經解構新住民跨文化歷程,表明了符號互動理論(認同、角色、互動、脈絡)、社會結構因素(污名歧視、角色期待)與跨文化日常生活(語言使用、飲食料理、歲時節俗)之間有多層次交織,而能動性在其中因著不同情境或因素影響,促發行動與改變,進而形成「跨文化實踐之意義網」,其揭示出個人處於社會與結構,抑或微觀與宏觀間之相互交織的重要性。 希冀研究結果牽引出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包容」與「共存共享」正向具體實踐方法,並喚起家庭與社會大眾體認多元文化教育在生活中付諸行動的重要,最後提供家庭教育推展服務及社會工作者之建議與參考。

  • 學位論文

@_@本研究是中高齡者參與讀書會學習對成功老化的影響,研究目的以探討中高齡參與讀書會的活動學習,中高齡參與讀書會的社會互動。探討內容是成功老化相關概念、中高齡學習相關研究、讀書會相關研究,高齡學習與成功老化。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的觀察法、訪談法、焦點訪談法進行蒐集資料。研究對象是南港樂齡學習中心,55歲以上的讀書會18位成員,依據訪談資料整理與分析,獲致研究結論。 依據研究結論:1.讀書會成員的成效;閱讀書本撫慰心靈,可以排除負面情緒。2.讀書會活動的發現;課程幫助生活調適,有正向的學習成長。3.讀書會有助益老化;讀書會心智的學習、讀書會社會的學習、讀書會表達的學習、讀書會團體的學習。 基於研究結論,本研究對樂齡學習中心讀書會提出建議,期盼未來對樂齡學習中心讀書會的運作有所幫助。

  • 學位論文

我國於2003年通過家庭教育法,為全世界惟一以促進家庭教育為法制目的之法律。然家庭教育政策法制化及後續修正,能否符合現代家庭需要、發揮預防家庭問題發生之功能;又公部門及民間家庭教育工作人員如何執行,與政策規劃差異如何,實應有學術研究深入探討,以進一步檢視政策實效。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式,以詮釋現象學為方法論,透過深度訪談及歷史文獻內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實地訪談家庭教育政策主管官員、相關專家學者、各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工作人員及民間家庭教育工作者共34人,從中央到地方瞭解家庭教育政策之形成及執行實際狀況,佐以立法院公報等有關家庭教育法之文獻內容分析,探索政策規劃與地方執行之落差及原因,並尋求未來可努力之方向。 研究結果針對現行家庭教育政策做出五項建議: 一、家庭教育政策應與家庭政策整合為「社會及家庭部」。 二、成立家庭政策研究院,以研究做為含家庭教育等各項家庭政策之基礎。 三、將家庭教育專業認證自能力「證書」提升至職業「證照」,逐次提升家庭教育中心需具備家庭教育專業人員認證方可任職。 四、加速規劃家庭教育專業機構認證,擴大公部門與民間家庭教育合作。 五、增加傳播與行銷專業培訓,強化家庭教育專業人員推廣及倡議能力。

  • 學位論文

@_@本研究運用生命歷程理論,探究父母在子女青少年期的親職行為,對其中老年時心理福祉的影響,進一步以父母對子女成年後的成就滿意度為中介變項,探討父母在子女青少年期的親職行為與中老年時心理福祉的關係。資料來源為「臺灣青少年歷程」(Taiwan Youth Project, 簡稱TYP)資料庫,使用2000年、2002年及2019年三波家長樣本的長期追蹤資料,計有男性299人,女性1050人,共1349個樣本。研究主要發現:(一)父母早期的親職行為對父母中老年的心理福祉無直接影響,但會透過對子女成就滿意度,間接影響其中老年心理福祉,且早期親職行為的不同內涵對子女成就滿意度及中老年父母的心理福祉影響機制不同。(二)父母對成年子女的成就滿意度與中老年期的心理福祉顯著關聯,對子女的成就越滿意,父母的中老年心理福祉越高,顯示出華人家庭中代間關係的「榮親」意涵。(三)父母早期親職行為、對子女成年後的成就滿意度,及其中老年心理福祉三者間的關聯存有性別的差異。母親在各項親職行為的付出均較父親來得高,再者,母親在子女青少年期的親職行為,「生活照顧」透過母親對子女成年後的成就滿意度,正向影響母親中老年的心理福祉,「限制約束」透過對子女成年後的成就滿意度,負向影響母親中老年的心理福祉;父親在子女青少年期的親職行為,僅「限制約束」透過對子女成年後的成就滿意度,負向影響父親中老年的心理福祉。整體而言,母親在子女青少年期的親職行為,對其中老年心理福祉的影響,體現華人文化下,父母養育子女、期許子女成就,增進其中老年心理福祉的一種「社會交換」回饋模式,早期對子女的投資,透過對成年子女成就滿意的評價,轉換成父母中老年時的欣慰、父母角色任務及養育子女責任的圓滿完成。

本文將於2026/09/18開放下載。若您希望在開放下載時收到通知,可將文章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