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42.248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藉由研究者省思自己帶領以科學有關方案主題之教學歷程,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所遇的問題與困境,期能提昇專業能力的成長。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一、探討師生共同建構有關方案教學之歷程。二、透過自我檢視的過程,提昇專業能力的成長。三、了解幼兒在方案的進行中,對於各種科學現象的探索與概念的展現。研究對象以研究者所任教班級的十名幼兒為主,因考量實習教師帶領之能力,二名幼兒已先編入研究小組,其餘八名幼兒則由多次自由分組中形成。為考量資料完整性與多元的原則,選取四名大班生,二名中班生,男女各半,共六名幼兒為本研究資料分析之對象。 在歷經一年,將近六個月的教學過程,將研究發現的結論整理如下: 一、在師生共同建構方案課程的啟示發現教師為方案中引導教學的靈魂人物;提供充裕的探究時間是幼兒良好學習的關鍵;教師必須善用幼兒天生好奇探索的學習特質與運用討論與分享、同儕互動的機會引發幼兒進行更深入的探究。 二、在方案教學中,透過不斷省思的的歷程,我發現自己產生的轉變為對方案教學意義有更加不同的體會;帶領方案教學能力的提昇;對幼兒概念發展了解的敏感度增加;對進行科學教學活動信心的提昇。 三、在方案探究的歷程中,透過實際的觀察與實驗,幼兒從中獲得各種科學概念的驗證;在學習上則展現更多好奇的探索;會運用更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在探究中更能主動發現研究的議題;在創作中更能嘗試做計畫、思考與組織自己的經驗;在合作中幼兒更能樂於與他人分享想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九十四學年度七、八年級之全體學生為研究母群體,採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共獲得有效問卷1018份。本研究以「身體意象量表」、「休閒活動量表」、「重要他人對自身外表的評價量表」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階層複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歸納結果如下: 一、研究樣本參與休閒活動之類型,以娛樂性的休閒活動所佔比率最高,其次為體能性及知識性之休閒活動,較少參與社交服務性、藝文性的休閒活動。 二、男生對自己的外表評價最差,健康評價最好,重視體能鍛練;女生對自己的外表、體能評價普遍較低,對健康評價最好,較重視外表的裝扮,覺得自己過重,擔心自己變胖,比男生重視體重的變化。就身體各部位的滿意度來看,男、女生對於健康、臉部較滿意,對身高及體重較不滿意。 三、較常從事休閒活動者,對於自己的外表、體能、健康有較好的評價,較滿意度身體各部位;另外,對於身材外表的修飾較重視,主動培養良好的體能,追求健康的身體。 四、在乎重要他人對自身外表的評價者,對自我的外表有較高的評價,重視外表的打扮及健康生活的要求,較關心體重的變化,且自認為體重較重。 五、整體而言,個人背景因素方面,以性別、身體質量指數對身體意象最具預測力,其次為身體發展成熟度、家庭社經地位、年級;休閒活動方面,以體能性休閒活動對身體意象最具預測力,其次為知識性、娛樂性、社交服務休閒活動;藝文性休閒活動則不具預測力;在重要他人評價方面,父母評價、同儕評價對身體意象皆具有預測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學齡前中班、大班幼兒對動物、植物所具有的生命概念;幼兒以何種理由判斷「活的」物體,安排探索觀察的飼養與種植活動是否會影響幼兒生命概念的發展。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的方式,選取台北縣社經地位相似的三所幼兒園,分別作為實驗組(系統進行探索、觀察的飼養種植活動)、對照組(僅進行飼養與種植活動,但不做探索、觀察記錄)、控制組(不進行飼養種植活動),每一個組別均選取中班四位、大班四位幼兒,男女各半,總共二十四位幼兒,作為研究對象。以晤談、錄音、錄影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並進行質性晤談資料的內容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壹、幼兒對動植物生命現象的先前概念。一、在物體生命現象的判斷與依據。(一)物體的類別影響幼兒對「有生命」與「活的」物體的判斷,以及兩者是否相等。(二)幼兒最常使用「非生命現象特徵-與生物無關的理由」以及「生命現象特徵-運動」作為生命體與非生命體判斷的依據。(三)物體類別影響幼兒對「活的」物體的「生命現象特徵」的使用。(四)「有生命」與「活」的東西是否相等,取決於物體類別。二、在動植物的認知概況方面。(一)學齡前中班(91.6﹪)、大班(83.3﹪)幼兒認為老鼠是活的有完整的生命現象特徵。另有概念的存在則在「生殖」的部分,「老鼠用肚子生自己的小寶貝」(45.8%)、老鼠用屁股生小寶貝(16.6%)。(二)幼兒對典型植物的生命現象特徵缺乏「運動」特徵的描述。幼兒對典型植物的另有概念有1.植物不會生自己的小寶貝(不會生自己的種子)(非洲鳳仙83.3%、綠豆苗91.6%)。2.植物不會呼吸(非洲鳳仙58.3%、綠豆苗54.1%)3.植物會喝水(41.6%)。4.植物沒有自己喜歡的東西(33.3%)。5. 植物不是活的(非洲鳳仙29.1%、綠豆苗33.3%)。(三)學齡前中班(58.3%)、大班(41.6%)幼兒認為種子是活的,幼兒對種子僅缺乏「運動」的生命現象特徵陳述,另有概念有 1.綠豆種子不是活的(54.1%)。2.綠豆種子不會吃東西是因為它沒有嘴巴(48.5%)。3.綠豆種子是活的原因非關生物學概念(48.5%)。 貳、經驗活動前、後幼兒對動植物生命概念內涵的異同。一、在物體生命現象的判斷與依據。(一)中班幼兒對「有生命」與「活」的物體判斷與舉例沒有差異,「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有差異。實驗組中班幼兒使用「生命現象特徵」的理由增加5.25倍,對照組、控制組中班則是表現退步或相似的情形。(二)大班幼兒對「有生命」物體的判斷與舉例沒有差異;「活的」物體判斷、舉例與「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有差異。「活的」物體判斷,實驗組有進步、控制組次之、對照組表現持平或退步。「生命現象特徵」理由使用實驗組增加10.2倍,對照組、控制組前、後晤談結果表現相似。二、動物、植物生命現象特徵認知的改變。(一)實驗組中、大班幼兒在動物與植物生命現象特徵的描述有明顯改變,但改變並非是「全面性」的,就「動、植物外顯的行為與特徵」、「經驗活動所經驗的」才有明顯的進步;但在「動植物內在組織或作用」方面仍有另有概念的存在。(二)非典型植物的種植活動,混淆了幼兒晤談時對非典型植物(種子)的生命現象特徵描述。(三)對照組與控制組中、大班幼兒對動物與植物生命現象特徵的描述沒有明顯改變。 參、經驗活動的影響。一、「經驗活動A」對幼兒動植物的生命概念有正面影響,但並非全面性的。二、「經驗活動A」對大班幼兒的生物學知識的成長多於中班幼兒。三、「經驗活動B」對對照組幼兒的動植物生命概念沒有明顯的幫助。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的發現與所獲的心得,對未來的研究提出方法上的建議;對欲實施動植物生命概念教學活動的家長與教師,提供進行動物飼養與植物種植活動時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幫助幼兒獲得合宜的科學概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改變飲食及運動等生活型態以改善或促進健康的預防醫學蔚為風潮。本研究目的探討以新起點(NEWSTART)素食和運動為主的生活型態介入對傳統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空腹血糖、血壓、總膽固醇(TC)、三酸甘油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TC/ HDL-C;及新的獨立危險因子: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Hcy)的影響及成效評估。採立意取樣共收個案86位,以參加新起點(NEWSTART)13 天計畫的學員59位為實驗組平均年齡57.46±10.69歲,另招募沒有參加新起點的27位男女為對照組,平均年齡51.9±7.8歲;收集基本資料、生活型態史、飲食與運動強度評估、血液生化值等資料。實驗組實驗前、後比較,不論是全體、或男性組、女性組的BMI、血壓、空腹血糖、TG及TC等血脂值顯著下降,而BMI下降差值與TG呈正相關;HDL-C、hsCRP在全體及女性組呈顯著下降;Hcy濃度在男性組上升呈顯著差異。將實驗組依危險程度分高危險組、低危險組,NEWSTART介入後高危險組的血糖、低危險組的LDL-C、hsCRP呈顯著下降。將實驗組依熱量攝取與計畫相較,分偏少、正常、偏多3組,與實驗前比較,血壓、hsCRP下降僅在偏少組顯著;將實驗組依運動強度分中強度組、低強度2組,中強度組hsCRP下降較顯著;將實驗組依大於或小於50歲分2組,小於50歲組的血壓、LDL-C下降幅度大,大於50歲組Hcy濃度顯著較多。介入後與對照組比較,男性組的BMI,全體或男性組的收縮壓、舒張壓,血糖,全體的TG 、LDL-C,全體或女性組的TC、HDL-C均顯著低於對照組;但Hcy濃度在全體及女性組顯著上升。總結上述結果,以素食和運動為主的生活型態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應有所裨益,但Hcy的上升需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新起點、全素食、心血管疾病、運動強度、同半胱胺酸、 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主題式課程數學系列活動對幼兒數學能力發展是否有顯著影響。研究者探討四歲受試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的目前水準,並發展主題式課程數學系列活動,以探討主題式課程數學系列活動對四歲受試幼兒數學能力改變之效果。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以立意取樣的方式,以台北縣某縣立幼稚園兩班四歲幼兒共五十六位為研究對象。實驗組(n=28)接受每週二次,每次約三十至四十分鐘的「主題式課程數學系列活動」的教學活動介入,而對照組(n=28)則進行一般幼稚園的主題活動。在介入前、介入後一週及後測結束後一個月分別對實驗組及對照組幼兒一對一進行「幼兒數學能力測驗-第二版」(TEMA-2)的前測、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教學活動介入後的成效。研究發現: 一、本研究受試幼兒在實驗介入前於「幼兒數學能力測驗-第二版」(TEMA-2)之平均數學商數依標準化數學能力指標均列為中等,實驗介入後,實驗組則提昇至中上水準,而控制組沒有改變。 二、主題式課程數學系列活動介入後對實驗組受試幼兒的數學能力的提昇有顯著成效,再經一個月的延宕時間,主題式課程數學系列活動介入對實驗組幼兒亦有保留效果。 三、主題式課程中數學系列活動的介入對幼兒數學能力的成效不因性別而有顯著差異;但會因家庭社經地位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且高家庭社經地位之幼兒顯著高於低家庭社經地位之幼兒。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職幼保科女生的老化知識及對老人態度,並發展老化教育課程,並且探討老化教育課程對高職幼保科女生老化知識提昇、對老人態度改變之效果。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設計,選擇台北縣一所高職幼保科的學生,總共四個班級,採取solomonn四群組設計的研究方式,將受試對象分成四組,實驗A組與對照A組學生接受前測的處理,實驗B組與對照B組不做前測處理,四組於實驗活動結束均接受後測及後後測。實驗組學生接受實驗教學活動,對照組學生則進行一般課程。在課程活動的前後依照研究設計,給予不同組別前測、後測及後後測,以瞭解教育介入後的成效。 結果發現: 一、高職幼保科女生的老化知識在教育介入前偏低,對老人態度在教 育介入前則已偏向正向。 二、實施老化教育教學活動後,對受試對象的老化知識有顯著的提 昇,但在對老人態度上則無顯著差異。 三、老化教育教學課程的介入,不受學生個人背景不同而有影響。 四、老化教育課程的實施,以多元設計課程並結合生活經驗的課程設 計能有效提昇學生的學習成效及興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兒耳溫、氣質與攻擊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8所幼兒園149名小班幼兒。本研究以SPSS14.0套裝軟體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以描述性分析、t考驗分析幼兒耳溫、氣質與攻擊行為的現況,以簡單迴歸與逐步多元迴歸分析幼兒耳溫、氣質與攻擊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如下: 一、幼兒耳溫、氣質與攻擊行為三者之現況 (一)幼兒的左右耳溫不對稱且右耳平均溫度略高於左耳平均溫度。 (二)幼兒的氣質行為傾向於活動量大、規律性高、適應性高、情緒本質偏負向、堅持度高、易分神且反應閾低等。 二、幼兒耳溫、氣質與攻擊行為三者之間的關係 (一)幼兒右耳最高溫與左耳最低溫差值愈大,其規律性愈低。 (二)幼兒特質為活動量大、容易接受新事物、負面情緒反應激烈、對事情的堅持度較低、易分神,出現攻擊行為的頻率會較高。 (三)幼兒右耳溫度與左耳溫度差值愈大、右耳最高溫與左耳最低溫差值愈大、左耳溫度愈低、左耳最高溫與右耳最低溫差值愈小,比較會有攻擊行為。 (四)幼兒耳溫與氣質可以聯合預測其攻擊行為。 (五)證實幼兒氣質不是耳溫與攻擊行為之中介變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受試國小高年級學童小數概念的現況,並檢視性別與家庭社經因素小數概念發展的相關性。選擇大臺北地區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童(五年級65人、六年級80人),以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施測。再將收集資料以SPSS 11.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登錄與分析。除使用描述統計來瞭解受試國小高年級小數概念現況,並以獨立樣本t檢定來考驗不同家庭社經因素、性別因素與各變項間的差異性,研究結果如下: 一、受試國小高年級學童小數概念現況: (一)五成以上的五年級學童不能理解小數符號意義;對於小數符號結構概念表現亦不佳;且未能理解小數應用之意涵;答對百分比較常模低。 (二)約三成的六年級學童不能理解小數符號意義;對於小數符號結構概念則有很好的表現;且有七成以上的學童能正確通過小數計算題與文字題;在小數與小數運算的答對百分比較常模優。 二、性別、家庭社經因素與小數概念各變項間的差異性: (一) 受試國小五年級女生的小數寫法表現優於男生,但男生的小數位值概念則優於女生。 (二) 受試國小六年級男生的小數寫法、比大小概念及有文字敘述的小數加減乘除計算題等之表現均優於女生。 (三) 受試國小五年級學童在與分數雙向連結、小數讀法與位名及小數稠密性與估測等項目,高社經地位者比低社經地位者表現較好。 (四) 受試國小六年級學童在連續量圖像表徵、分數雙向連結、小數位名、位值與化聚、小數稠密性與比大小等項目,高社經地位者較低社經地位者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採?與觀察法探討一位小幼兒玩躲貓貓遊戲的?為,並試圖詮釋她想法中的躲貓貓遊戲及她在遊戲中?解他人心??態的情形。研究者從自己?兒七個月大起至她十八個月大期間和她玩躲貓貓遊戲,觀察她在躲貓貓遊戲中的反應。 結果發現,她在躲貓貓遊戲中的?為可分為三個階段,最初為「觀察」,接著是「初步?與互動」,最後是「主動玩躲貓貓遊戲」階段。 她在「觀察」階段,主要的遊戲?為為注視及觀察、微笑及笑出聲。在「初步?與互動」階段,她在?同的躲貓貓遊戲情境中選擇性地發出笑容,出現重複拿開遮蔽物、模仿拿起放下遮蔽物及能預測遊戲對象臉再?出現位置的情形。在「主動玩躲貓貓遊戲」階段,約從十二個月大起,她先「?習操?遮蔽物」就地取材地遮住臉,並開始對遊戲啟始訊號一ㄠㄣ有所回應。在十四個月大左右她對「?習遮眼」產生興趣,她先學習為遊戲對象遮眼,再?習以手或手臂遮住自己的眼睛,並在躲藏中?出一隻眼睛觀察遊戲對象。十七個月大起,她出現躲到家具旁的躲藏遊戲,但她仍會調整位置以?觀察遊戲對象的反應。此時,她在遮眼及藏身躲貓貓遊戲中能躲藏一段時間,並出現短暫抑制?出自己的情形。 她玩遮臉躲貓貓遊戲時,會重複出現注視與觀察、發出笑容與笑聲、拿開遮蔽物、重複玩及對一ㄠㄣ有回應等特質;從她獨特的躲貓貓遊戲玩法?,可以看出她似乎以為只要她遮住眼睛,就是在躲藏,別人就看?到她。 從她遊戲中的反應,可推敲出她在十個月大出現預測遊戲對象臉出現方位的能?;在她十二個月大時,瞭解遊戲對象有意啟始遊戲的意圖;十?個月大左右,她?能主動扮演躲藏者—抑制?出,?讓遊戲對象看到。這些現象可能隱含著她在十?個月大前,已能初步?解他人的意圖,並預測他人的?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採準實驗研究的「不相等前測--後測控制組設計」。以台北市XY國小附幼四、五歲混齡班級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七週的教學實驗處理,實驗組26人,接受15個教學活動;控制組為28人,無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本研究所使用的測量工具有二:其一為自編之「幼兒利社會行為教師評定量表」;其二為改編之「利社會實驗室情境測驗」。 本研究目的有四: (一)瞭解幼兒利社會行為發展之目前水準。 (二)探討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影響之立即效果。 (三)探討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影響之持續效果。 (四)分析個人背景變項對實驗組利社會學習活動學習成效之影響。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有五: (一)利社會行為學習活動對促進幼兒利社會行為有立即的效果。 (二)利社會行為學習活動對促進幼兒利社會行為具有學習保留效果。 (三)利社會行為學習活動對實驗組幼兒表現利社會行為有顯著的影響,唯教學結束四週後,實驗組幼兒的利社會行為表現有減緩的趨勢。 (四)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效果,沒有性別差異。 (五)利社會學習活動對幼兒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效果,有年齡差異,對五歲幼兒的影響較四歲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