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22.195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從社曾文化脈絡的觀點下,了解台灣女性憂鬱症患者其生病及復原歷程中的經驗,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以期能夠找出與其生病及復原有關的影響因子,以提供患者、患者家屬及助人專業者的參考。 本研究之受訪者邀請自醫院精神科患者中被診斷為罹患憂鬱症的女性,且其在接受治療後,本人及醫生均認為其病情已大幅度改善者。在經聯繫邀請後進入研究。 研究方法採質化研究取向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首先以半結構的訪談大綱,對三位不同年齡層的女性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獲得受訪者對自己生病及復原歷程的敘說,之後將訪談內容轉謄為逐字稿。之後由於時間的限制,只作二位受訪者的資料分析。將二位受訪者敘說的內容作資料分析,再以分析完成的敘說資料,參考訪談日誌,分別寫出二位受訪者的生病及復原歷程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一、女性罹患憂鬱症深受社會文化環境因素所影響。其重要因素如:重男輕女的觀念、對女性的性別刻板化教育與期待、社會變遷下人生願望的失落、重大失落事件。 二、不同年齡層的女性,由於其所身處的社會文化背景有所不同,因此與其罹患憂鬱症有關的相關影響因素也有相當大的差異。 三、影響女性憂鬱症患者復原的因素主要有:自我的正向特質、求生存的力量與決定、將痛苦說出來、接受事實,放棄無法達成的期待、自我的正向改變、以正面的方式看待人生,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失落的調適、社會支持的介入、接受醫療的協助。 最後,根據研究的結果,對醫療體系、及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究的主題是青少年與父母的離合關係。研究之目的係透過受訪個案及個案母親的深度追蹤訪談,瞭解在身心急遽發展,學校制度與環境轉變壓力下,青少年自我發展歷程中之離合發展狀態與離合存在狀態,青少年與母親離合關係的變化歷程。 本研究係以詮釋學及後現代批判理論的哲學為基礎,採用生命史研究方法,從先前理解所建構之離合概念出發,不斷與所蒐集之受訪個案與母親之檔案資料、訪談資料進行對話,經過概念與經驗資料相互的詮釋與修正的過程,以完成資料分析與解釋的工作。 本研究最後獲得對青少年與父母離合關係之離合概念的深層理解中,是以「控制需求」與「安全需求」為核心概念,所形成青少年與母親離合關係中有關「離」、「合」與「離合並存」之自我發展狀態;離合的存在狀態則包含有「全然的離」、「全然的合」、「形合實離」、「形離時合」、「離合模糊存在」、「離合矛盾存在」、「離合混亂存在」、「離合協商存在」與「離合相融」等九種存在狀態;而離合關係的變化歷程,則是一個從離合相融到離合相融的七個發展階段,其中每一個階段有一個故事情節代表其離合關係的發展歷程,最後則將七個故事情節組構成為能與前述概念適配的生命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建立「學校──家庭」合作協助青少年的專業途徑,藉著提昇家長正向溝通能力,有效解決親子溝通困擾。研究者根據「婚姻與家庭系統環繞模式」的溝通概念、與諮詢理論的概念,自行設計親子溝通諮詢團體方案,以海山高工學生二十二位家長為研究對象,分為A、B兩團體,A團體有十二位成員,B團體有十位成員,每週聚會一次,每次二小時,由研究者親自帶領,並接受督導。方案效果評估包括量化、與質化資料的前後測比較,量化資料工具包括「親子溝通困擾檢核表」、「親子溝通問卷(家長版)」、「親子溝通問卷(子女版)」,在α<.05的標準下,分別進行t檢定;質化資料的來源包括「成員焦點團體」、「成員之子女焦點團體」,以內容分析方式比較前後測差異。 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一、22位成員在「親子溝通問卷(家長版)」之「正向溝通總分」前測得分平均數M=19.23、標準差S=6.91、最大值33、最小值8,後測得分M=25.73、S=9.61、最大值42、最小值10。進行前後測得分差異之相依樣本t考驗,結果t= -7.565,P<.05,顯示後測平均得分顯著高於前測,亦即成員參與本研究方案之後,比較能夠使用正向溝通技巧來處理青少年子女的問題。 二、就焦點團體逐字稿內容分析結果來看,成員在正向溝通技巧方面比較有進步者,可歸納出六個主題,包括「尊重孩子的需求」、「引導行為」、「同理心」、「增強行為」、「彈性態度」、與「情緒的覺察與控制」。 三、22位成員在「親子溝通問卷(家長版)」之「負向溝通總分」前測得分M=6.55、S=4.17、最大值16、最小值0,後測得分M=4.09、S=4.98、最大值18、最小值0。進行前後測得分差異之相依樣本t考驗,結果t=1.94,P<.05,顯示後測平均得分顯著低於前測,亦即成員參與本研究方案後,對青少年子女的困擾議題,比較能夠避免使用負向溝通的方式處理問題。 四、就內容分析結果來看,成員在負向溝通方式有減少者,可歸納出四個主題,包括「避免說教」、「避免指責」、「避免權威禁令」、與「降低主題干預」。 五、22位成員在「親子溝通問卷(家長版)」之「問卷總分」前測得分M=92.68、S=10.58、最大值113、最小值74,後測得分M=101.64、S=13.57、最大值122、最小值78。進行前後測得分差異之相依樣本t考驗,結果t= -2.67、P<.05,顯示後測平均得分顯著高於前測,亦即成員參加本研究方案後,對於青少年子女的困擾議題,比較能夠進行積極溝通、有效處理問題。 六、22位成員之子女在「親子溝通問卷(子女版)」中的得分M=6.00、S=2.09、最大值10、最小值2,以單一樣本t檢定來考驗平均值是否大於5,結果t=2.24、P<.05,顯示子女選擇「希望成員採用參與本研究方案後的溝通方式」,顯著高於隨機選擇機率,亦即本研究團體可促使成員使用其子女所喜歡的溝通方式。 七、成員在「親子溝通困擾檢核表」中「嚴重程度」的前測分數M=11.59、S=6.51、最大值26、最小值2,平均分數隨著團體的進展而不斷下降,後測分數M=5.77、S=5.10、最大值18、最小值0。進行前後測得分差異之相依樣本t考驗,結果t= 7.565、P<.05,顯示後測平均分數顯著低於前測,亦即親子溝通諮詢團體能有效協助成員解決求詢的親子溝通問題。 八、成員在「親子溝通困擾檢核表」中「困擾程度」的前測分數M=11.00、S=6.86、最大值25、最小值2,平均分數隨著團體的進展而不斷下降,後測分數M=6.45、S=4.65、最大值18、最小值1。進行前後測得分差異之相依樣本t考驗,結果t=6.07、P<.05,顯示後測平均分數顯著低於前測,亦即親子溝通諮詢團體能有效的降低成員所求詢的親子溝通困擾。 九、就內容分析結果而言,成員親子溝通困擾議題的解決情況,可歸納出六個主題,包括「青少年次文化」、「交友問題」、「與家人的互動」、「學業問題」、「行為問題」、以及「沒有改變」。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及文獻進行討論,以作為學校──家庭合作協助學子、諮詢實務、與未來研究的進一步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三點:(一)探討「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於國小學生數學學習成就、解題歷程及數學態度的影響;(二)分析接受「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的國小學生在課堂上小組討論內容的特色;(三)了解「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於教師教學的影響為何。 本研究融合多元智能理論及問題解決教學,建構「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實施在現行國小數學課程中;以北市及北縣各一所國小六年級學生各一班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教師經由參與教師研習、資料閱讀及和教學督導與研究者的討論過程中建構相關理念,實施「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的實驗教學,控制組則由原班教師進行一般傳統教學。 兩組學生以六上學期初施測的「五下數學科成就測驗」及「數學態度量表」等得分為共變項;經過一學期實驗教學後,以六上學期末施測的「六上數學科成就測驗」及「數學態度量表」等得分為依變項,分別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來考驗假設。另外並分析兩組學生的「個別放聲思考測驗」、「數學態度訪談」及實驗組學生的「課堂小組討論內容」、實驗組教師的「個別訪談」等資料。得到如下結論: 一、在數學學習成就方面,「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於「五下數學科成就測驗」成績低於89分的國小學生具有顯著提升數學學習成就的效果。 二、在解題歷程方面: (一)實驗組學生在「自我表達能力」、「解題歷程」、「形成解題目標的能力」、「水平遷移能力」、「解題正確數」等方面的表現優於控制組學生。 (二)實驗組中、高成就學生在「運用圖示表徵」上的表現優於控制組中、高成就學生。 三、在數學態度方面: (一)「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具有顯著提高國小學生的整體數學態度、學習數學的信心及探究數學的動機等效果。 (二)在個別態度訪談上,實驗組學生具有「教師教學以學生為學習中心」、「容易將數學概念與生活應用相聯結」、「數學基模活化程度較廣」、「重視同儕互動」等四項特點;控制組學生具有「教師教學以教師為學習中心」、「容易將數學概念與計算相聯結」、「數學基模活化程度較低」等三項特點。 四、在實驗組學生課堂小組討論內容方面: (一)在「小組討論結果的類型上」,包含了「學生對某些問題討論出類似的結果」、「學生會討論出與課文不同的解法」、「學生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思考」、「學生的特質影響解題成果」、「各組討論結果有差異」、「小組討論結果有其特色」等六種類型。 (二)在「教師引導小組討論的教學策略」上,具有「教師佈題對學生的影響」、「小組討論時教師的角色」、「小組討論結束之後的教學策略」等三種類型。 五、在實驗組教師進行實驗教學之後的想法上,教師知覺到自己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都產生了正向的改變。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未來應用「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及研究上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台北縣市九所國中二年級學生共915人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家庭系統分化量表」、「青少年心理分離-個體化量表」、「自我發展量表」及「情緒適應量表」。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得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不同性別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系統分化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青少年在心理分離-個體化之「親近焦慮」、「分離焦慮」 分量表的得分有顯著差異,在「自我讚賞」和「抗拒控制」分量表的得分則無性別上的差異。 三、不同性別青少年在自我發展之「自我認同」、「勤奮努力」及「活潑自主」分量表的得分有顯著差異。在「自動自發」分量表及自我發展全量表的得分則無性別上的差異。 四、不同性別青少年在情緒適應之「情緒覺察」、「情緒界限」、「情緒表達」分量表及情緒適應全量表的得分有顯著差異。在「情緒處理」分量表的得分則無性別上的差異。 五、家庭三個次系統分化能預測青少年的心理分離-個體化。家庭三個次系統對心理分離-個體化則各有不同的預測力。其中以「父子次系統分化」和「母子次系統分化」對心理分離-個體化的預測力較高。 六、家庭三個次系統分化能預測青少年的自我發展,其總解釋量為15.9%。 其中,「父子次系統分化」對自我發展的預測力較高。 七、家庭三個次系統分化能預測青少年的情緒適應,其總解釋量為19%。其中,「母子次系統分化」對情緒適應的預測力較高。 八、心理分離-個體化之「自我讚賞」、「親近焦慮」、「分離焦慮」、「抗拒控制」能預測青少年的自我發展,其總解釋量為48.2%。 九、心理分離-個體化之「自我讚賞」、「親近焦慮」、「抗拒控制」、「分離焦慮」能預測青少年的情緒適應,其總解釋量為32.3%。 十、家庭系統分化、心理分離-個體化能同時預測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整體而言,心理分離-個體化對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的預測力較高。 十一、家庭系統分化會藉由直接影響心理分離-個體化而間接影響自我 發展及情緒適應。 根據本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做為學校輔導、親職教育及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離婚女性在依附風格上的一致性、穩定性,以及其他影響依附風格的因素。期望透過研究的發現,一則可以增進輔導實務工作者對離婚女性的瞭解,以做為日後輔導工作的參考,幫助離婚女性離婚後的調適;另一方面亦藉由離婚女性這樣的研究對象,擴展依附理論的研究領域。 本研究採取質化研究取向,邀請七位離婚女性,以深度訪談法蒐集資料。訪談時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進行訪談,再將訪談過程謄寫成訪談逐字稿,抽取依附有關的主題進行進一步的整理與分析。分析時將離婚女性依附風格有關的主題,以Bartholomew(1991)對依附風格分類的兩向度進行分類,並整理出離婚女性在生命歷程中所呈現的依附風格。針對研究參與者所呈現的依附風格,歸納整理出綜合的結果如下: 一、 離婚女性在同一生命時期對於不同的依附對象會呈現出不同的依附 風格,但其對自我的看法有一致性。 二、 離婚女性在經歷婚姻以及離婚的過程,依附風格會逐漸由安全轉變為不安全,依附風格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在離婚之後,離婚女性所呈現的依附風格偏向放棄依附型。 三、 離婚女性除了因人際關係改變而使依附風格改變之外,工作、宗教信仰對於離婚女性自我看法的提升亦有助益。 四、 離婚女性在原生家庭所形成的依附風格,可能影響其對婚姻對象的選擇。 五、 離婚女性其原生家庭父母的婚姻互動狀態常是不幸福的,而離婚女性在婚姻中也有可能重複父母在婚姻中的互動狀態。 本研究亦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父母的教養態度、諮商輔導專業機構、其他民間機構以及政府提出建議。最後並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藉由瞭解台灣高中職的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及使用行 為,來探討高中職學生網路沈迷的現況及相關的影響因素,而能就研究 結果提供做輔導人員實務上的參考。 本研究以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六所公私立高中職的一至三年級 學生,共342名為研究對象,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所使用的研 究工具包括:「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問卷」、「中文網路成癮量表」、 「人際關係量表」、「自尊量表」、「貝克憂鬱量表」、「中學生生活壓力量 表」等量表,並將研究分為兩個階段進行。首先,就調查所得資料,進 行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的人口特性、網路使用行為描述,且依據「中 文網路成癮量表」排序前5%篩選出的「網路沈迷高危險群」;其次, 以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法進行使用者特性及網路使用行為在網路沈迷傾 向上的差異性比較,並進行本研究者所提出中學生網路使用時間、心理 特性與網路沈迷關係的結構方程模組考驗。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中學生網路沈迷者的平均年資約為1.96年,而每週平均使用時間 約為12.5小時。除了性別之外對網路沈迷傾向差異性有顯著影響,其 他的使用特性包括:學校類別、學校地區、就讀年級、年齡的差異並不 會影響網路沉迷現象。在網路使用行為上,一些具社交功能且互動性高 的活動如:E-mail的使用、聊天交友活動、情色網的使用則較容易造成 網路沈迷傾向的不同。 在網路使用時間、心理特性與網路沈迷關係分析上,由結果可知「使 用時間」、「生活壓力」、「憂鬱傾向」對網路沈迷有直接的影響力。當中 學生面臨生活壓力時,為了逃避生活壓力的挫敗感容易造成網路沈迷。 而因生活壓力的過大而產生情緒、認知、人際人格型態的失調, 藉由網路的使用,最大的滿足來自於情緒的抒解。因而網路中虛擬人際 關係中溫暖的情緒支持,是會讓中學生沈溺於這樣的網路互動活動而難 以克制的。然而,藉由這樣的互動,想逃避較深層的自我價值低落及人 格型態的缺陷,甚或期待在自我價值低落及人格型態不良適應上改變學 習上是有限的,因而在未能有所正增強,所以中學生的網路沈迷現象和 自我價值及人格型態無明顯的關聯性。 最後,針對本研究結果並提出在研究上可努力的方向及從網路沉迷 行為及相關影響因素提出教育輔導上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學生在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台北縣市公私立高中六所、高職九所的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1,228名。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自我尊重量表」與「一般健康量表」。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t檢定、典型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 不同性別青少年在「母親依附」、「父母贊同」、「社會及自我接受」、「社會功能失調」及「憂鬱」上無顯著差異。但在「父親依附」、「同儕依附」、「自我肯定」、「權威的拒絕」、「身體反應」及「焦慮和失眠症」上,呈現顯著差異。 2. 青少年與父母、同儕間之依附關係與其自我尊重的程度有典型相關存在,抽出二個潛在的典型因素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典型相關係數為.701與.268。在影響青少年自我尊重的因素中,主要是由「父母依附」關係透過第一個典型因素來影響自我尊重中的「父母贊同」、「社會及自我接受」、「權威的拒絕」、「自我肯定」。 3. 青少年之依附關係與身心健康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分析結果獲得一個潛在的典型因素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典型相關係數為.296。在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因素中,主要是由「父母依附」透過第一個典型因素來影響身心健康中的「憂鬱」、「焦慮和失眠症」、「身體反應」及「社會功能失調」。 4. 青少年自我尊重與身心健康間有典型相關存在,分析結果獲得二個潛在的典型因素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典型相關係數為.599與.149。在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因素中,主要是由「自我肯定」及「權威的拒絕」透過第一個典型因素來影響身心健康中的「憂鬱」、「社會功能失調」、「焦慮和失眠症」。 5. 青少年之依附關係與自我尊重的程度能夠預測身心健康的整體情形,對於「身體反應」、「焦慮和失眠症」、「社會功能失調」與「憂鬱」各分量表,亦具有預測力。其中以「自我肯定」對各身心健康之指標最具預測力。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應用在諮商輔導與親職教育方面,並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學童的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台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市十二所公立小學的四到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計403名。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所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失落經驗量表」、與「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在依附關係方面,男女生在「父親依附」、「母親依附」的得分並無顯著差異,但在「同儕依附」上,女童顯著高於男童。不同年級國小學生在「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及「同儕依附」的得分均無顯著差異。 二、 在失落經驗方面,不同性別及年級的國小學童在「關係失落」、「生命失落」與「實質與象徵失落」的得分則無顯著差異。 三、 在生活適應方面,不同性別的學生在「親和力」、「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的調適」、「生活的目標」、「適應感」與「心理堅忍度」的得分並無顯著差異,但女童在「行為成熟度」、「情緒穩定性」高於男童,在「自我接受度」的得分上卻低於男童。至於年級差異方面,四年級學童在「親和力」的得分上顯著高於五年級,在「功課與遊戲的調適」方面,四年級的得分顯著高於六年級;在「生活的目標」上,四年級的得分顯著高於五年級,而五年級的得分則顯著高於六年級。 四、 國小學童的依附關係與其失落經驗有相關存在。關係組型為:「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依附」與「關係失落」、「生命失落」和「實質與象徵失落」為負相關,而「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同儕依附」為正相關。 五、 國小學童的依附關係及失落經驗均與其生活適應有顯著的相關存在。關係組型為:「失落經驗」、「關係失落」、「生命失落」、「實質與象徵失落」與「生活適應」為負相關;而「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同儕依附」與「生活適應」則為正相關。 六、 依附關係中的「同儕依附」、「父親依附」及失落經驗中的「實質與象徵失落」分量表可有效預測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預測的總變異量達37﹪。其中,實質與象徵失落更能預測國小學童的生活適應。 本研究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針對親職及輔導上的應用與未來研究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紮根理論的方法,結合NUD*IST4電腦軟體分析三齣心理劇的逐字稿,將心理劇發展歷程分為「導演導劇歷程」與「主角改變階段」二部份,其中「導演導劇歷程」又可再分為「導演導劇步驟」與「導演介入方式」。研究結果發現導演導劇所經過步驟為:「演出前準備」、「問題呈現」、「從過去經驗尋找問題根源」、「挑戰矛盾」、「問題解決」與「結束」六個程序。導演介入方式可依使用目的與效果的不同分為「過去與現在連結並呈」等十種。主角的改變則可依其認知、情緒和行為的轉變分為「前改變階段」、「準備階段」、「潛伏階段」、「認知重組階段」、「啟發階段」和「確定階段」六個階段。研究結果採用故事線、流程圖與分類表三種方式來呈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