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50.89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行動研究的方法,探討以人文精神為主軸的教育改革過程中,影響教師自我反思的性質為何,期以此反思經驗作為教師建構教育行為的使用理論(act-in-theory)。 本研究以台北市開平高中為研究背景,探討該校三年來各項教育改革行動的意義,以及教師面對這些改革行動的自我反思。在研究方法上,研究者本身即為研究工具,蒐集該校87年至90年間的相關文件,資料來源有:教師的反思心得254篇、校長的反思心得73篇、教師反思團體的對話記錄10篇、以及研究者本身的反思心得32篇,透過「批判性反省」的方法來分析人文精神對學校教育改革的影響,以及教師對改革行動的詮釋與自我反思為何。 透過研究者的反省、詮釋和行動實踐,本研究發現開平高中實踐的教育改革行動意義有以下四點: (一)改革傳統教育價值所導致的「失序」現象,正是催化教師自我反思和謀求解決教育困境的動力。 (二)教師實踐人文精神的教育改革過程,亦是教師自我價值澄清的歷程。 (三)教師自我反思的性質影響學校教育改革的品質,愈多「自主性行動反映」的教師,愈能發展出自主性的實踐理論。 (四)透過教師的反思團體歷程,一方面提供教師情感性的支持,另一方面讓教師願意深度的自我揭露與反省,重新建構教育問題的解決模式。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和對本研究的反思心得,建議開平高中和當前的教育改革者都必須不斷的反省台灣教育背後的價值系統和推動教育改革的目的,唯有教師能自我反思,不斷地探索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的問題時,才能將人文精神落實於教學中。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山地國小數學教室裡的 民 族 誌 研 究 摘 要 基於個人的教學經驗,以及對原住民教育的關心,研究者以兩年多的時間,在山地國小(位於花蓮縣秀林鄉,99%的學生為泰雅族)進行田野研究,整個研究歷程包括「初探性研究」以及「正式研究」兩個階段。 由初探性研究中,研究者察覺到山地國小裡存在著「文化差異」的現象,因此,在正式研究階段,仍以民族誌為主要研究方法,然後採用觀察、晤談與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研究資料,以深入理解山地社區與山地學校之間的文化差異現象,並分析此等差異對於教師教學、師生互動、親師溝通與兒童學習的影響 。 研究結果顯示:現今的山地部落雖然對外交通便利,基本上仍是個封閉的社區,至於位於社區裡的山地國小,則是以傳遞漢文化為主要任務。所以,學校與社區之間,老師與原住民家長、兒童之間,常常都是各自以既有的文化背景,去詮釋對方的行為,難免在教學或互動過程中,造成誤解或挫折。而山地國小的原住民兒童,普遍都有數學學習困難的問題。經過研究者仔細檢視,一般認為的家庭背景因素、師資與教學資源等學校因素,以及原住民兒童本身的特質,都無法充分解釋原住民兒童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影響原住民兒童數學學習的關鍵因素,在於「文化差異」。 由於文化的差異,原住民兒童在入學時,並未具備足以參與課堂社會互動的文化工具。而且,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建構的自發性概念,與學校所要教導的科學概念之間,存在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這道鴻溝,無法期望由家長或兒童自行解決,極須依賴學校系統的教學來改善。 故而,在本研究的最後,研究者針對原住民兒童自發性概念的特質,提出教學建議,讓教師們做為參考。同時,研究者也建議,未來有關原住民教育改革的研究,應該投入更多的基礎性研究與行動研究,才有可能在實際的教育現場裡,落實改革的理念。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人生目標在諮商中改變歷程之個案詮釋研究」為題,研究目的是:1.了解社會文化脈絡如何形塑人生目標;2.探討以人生目標諮商為主訴的諮商工作,其諮商介入的方法與特徵;3.人生目標的解構與建構過程,含「離」開的過程,和「建」立的過程;4.探討人生目標經由敘說和詮釋,而現身的本質與特性;5.釐清人生目標經由敘說文本的詮釋歷程與步驟之重點。 協同研究者是37歲,女性,她是從五個管道的19位人選中,選出其中兩位進行試探性研究之後,決定其中之一作為協同研究者。 研究方法是採用Van Kamm的分析步驟,撰寫過程並融入詮釋學的視角。 研究結果,共有五項結論: 一、一個人在活出自己的目標之前,有必要發展出一種眼界,先去看她所活的世界如何形塑了她自己。經由她的故事敘說,她帶我們看見家庭體制中的婆媳關係、夫妻關係、長女角色,以及工作中的教師角色期待,成績掛帥的價值觀,形成了當時的她。使她經常覺得她是「為別人活」、「沒有為自己」,或是有一種「我覺得活得很不自在」的感慨。 二、以人生目標諮商為主訴的諮商工作,其諮商介入必須強調在諮商對話中開展當事人在原來世界的視野,增加對人生目標的重寫與異化。注重諮商關係結構中權力轉換的平行過程之治療意含,使人生目標的建立由依附社會價值轉化為自我指引。敏察於諮商師自身背景與經驗如何對當事人產生作用,當事人對諮商師的投射認同是人生目標諮商的介入管道。 三、人生目標的解構與建構過程,含「離」開的過程,和「建」立的過程。敘說者的「離」都來自給她束縛感的日常生活事件,諮商師必須把敘說者用各種「離」的敘說形式,診斷為那是她在跟使她活成那樣的世界告別。諮商介入是協助她完成「離」的行動,「離」是建立她的人生目標的必經歷程。 四、本研究發現人生目標的「建」立過程,是經由對同一事件、同一角色或同一情境,逐漸發展出不同的視框轉變,這種轉變是由貼近體制價值中的視框,轉成貼近自己的價值自主的視框。而敘事結構也是從受制階段,轉為反制階段,再轉為重寫階段的敘說。這同時使人生目標的本質與特性現身,也就是如願才是好的人生目標,從自己的過去才能找到自己的未來。 五、人生目標經由敘說文本的詮釋歷程與步驟,有五個重點:1.一開始的資料就要完整;2. 「歸納意義單位」的主題摘記,非常重要,有如私藏的地圖;3.「核心主題」可以多試幾種不同的版本,再做調整、合併或剪輯;4.一定要不斷的回頭去看文本資料,以確保全是的分析的可信度;5.以協同研究者的敘說為現象優先,在協同研究者的敘說背景中雕琢主題,讓文本敘說的結構或脈絡自己顯現出來,享受發現的過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採質化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討禪坐者的禪坐經驗;並依此詮釋禪坐者對「空性」的領悟乃是使禪坐產生心理療效的因素之一。 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為十七位佛教信徒之禪坐者,男女約各半,平均禪修經驗約七年,年齡在二十五至六十五歲之間。在研究方法上,先邀請研究參與者提供禪坐日記一到十次不等,研究者在收集到這些禪坐日記後,融合訪談大綱,對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隨後整理為訪談紀錄。研究者在反覆閱讀訪談紀錄並開放自己,讓自己被主題質問,並依據自身的知識背景,對問題作出回應,經由這種辯證的考察方式,讓資料內所隱藏的主題引導研究者,讓主題自己開顯出自身,並進而詮釋禪坐者對「空性」的領悟乃是使禪坐產生心理療效的因素之一。 從十七位研究參與者的資料中,本研究得到以下結果: 一、禪坐中藉由專注,心的刺激減少,情緒將趨於平緩,氣脈得以自己進行調整。而隨著氣脈的調整,禪修者的情緒將被淨化,身體對覺受的敏感度也隨之提高,對心念的覺察能力將提高,自我控制力提昇,容易專注,理解力將增進,對事物的接受力也提高。 二、禪坐者藉由禪坐,將會體會到事物是多面而無單一的、獨立的本質存在,體會到自己心念的無常性,並體會到執著使痛苦產生,而對「空性」有所領悟。 三、藉由對「空性」的領悟,將使禪坐者能夠放下對事物的執著,進而在禪坐中放下對妄念的追尋,而能夠專注在方法上,靜下心來打坐,因此也使禪坐者能得到種種因禪坐而產生的心理療效。 四、藉由禪坐,禪修者因刺激而升起的情緒將趨於平穩中立,禪修者因此能不受情緒的干擾而能從客觀的角度與觀點來看待事情。但是藉由對「空性」的領悟,禪修者能夠直接以客觀的觀點來看待事物,減少因執著升起的情緒,也較不會依循情緒的衝動去處理事物。因此,空性的領悟幫助人在面對刺激時,仍能保持客觀中立的態度來冷靜的處理事物,這對於每天面對社會中多重刺激的現代人幫助尤大。 本研究依據禪修者的訪談資料和研究結果,提出禪坐者對「空性」的領悟乃是使禪坐產生心理療效的因素之一,並依此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未來學者研究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二:(一)探討生涯探索團體的實施對高職二年級女生生涯發展的影響效果;(二)探討生涯探索團體的實施對高職二年級女生生涯自我效能的影響效果。 本研究以台北縣立某國立高職二年級女生20名為研究對象,分別分派至實驗組與控制組,其中實驗組9名,控制組11名。實驗組受試者接受連續兩個週六實施之生涯探索團體方案,並於其間個別接受1.5小時的生涯網路探索活動;控制組則不接受任何實驗處理。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測量受試者在「生涯發展量表」各分量尺及「高職生涯決定自我效能預期量表」之前測、後測和追蹤後測的得分,並以前測分數為共變量,進行單因子單變量共變數分析,考驗各項假設。研究結果顯示,生涯探索團體方案對高職二年級女生生涯發展之生涯感受、生涯信念、生涯認識、思考廣度、生涯探索、生涯計畫等方面的發展並無顯著效果;對高職二年級女生生涯自我效能的發展亦無顯著效果。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作進一步討論,並提出建議以為諮商實務工作者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北臺灣地區中小學已婚教師及其配偶共433人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38.98歲。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搜集,研究工具包括「原生家庭經驗量表」、「心理分離-個體化量表」及「婚姻滿意度量表」。所得資料以t考驗、典型相關及多元迴歸進行處理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妻子對密切的人際關係感到焦慮不安的程度顯著高於丈夫。 二、當原生家庭經驗是高度親密,中度依賴時,心理分離-個體化會傾向高度的「遭拒期望」、「否認依賴」與「親近焦慮」。 三、當原生家庭經驗是高度自主,低度親密時,心理分離-個體化會傾向高度的「自我讚賞」與「權威連結」。 四、當原生家庭經驗越強調親密與自主並重,心理分離-個體化中自我讚賞的程度越高時,對婚姻的滿意度越高。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相關研究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身體覺知訓練課程對準諮商員身體及身心互動覺察之改變經驗及其影響。透過十四小時的身體及身心關係覺察訓練課程介入,以半結構訪談的方式蒐集七位準諮商員受訓後的相關資料,採Moustakas(1990)的發現研究法(Heuristic Research)進行資料質性分析,結果如下: 一、在成員所知覺的身體覺察改變經驗方面,多數人都肯定此訓練有助將身體注意力喚醒;在身體覺察的效率、範圍、頻率、細緻等敏感度上也比受訓前提昇;最後則是學到了如何覺察身體的方法。 二、在成員所知覺的身心互動覺察改變經驗方面,多數人均肯定此訓練有助其「意識到」及「具體體驗到」身心互動的歷程與內涵,並從中對自己的特質、需求、過去經驗等層面有更新、更完整、更真確的認識與了解。 三、在成員所知覺的對「身體」及「身心互動」的認知及信念之改變方面,多數人認為,覺察的體驗增進了對身體訊息的「真實」、「具體易解決」及「具本能智慧」等性質的相信,進而提昇了從身體管道來覺察自我的「意願」。 四、在成員所知覺身體及身心互動覺察帶來之生活各層面之影響方面,多數人肯定有助於對外界人事物敏感度之提昇;習慣的破除;因應方式的增加。如此,會放鬆而更有效率,少數人更體驗到生活態度及生活品質的改變。五、在成員所知覺的身體及身心互動覺察對諮商專業之影響方面,多數人肯定有助於對諮商員、案主及雙方互動歷程之覺察;此對諮商關係的建立有正面影響,並進而促使諮商員將身體訊息的重要性與語言訊息相提並論。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的歷程與發現,提出幾點省思與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與諮商員教育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孕婦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與孕期親子聯結三者之間的關係。探討重點是:(一)個人背景變項在孕期親子聯結上的差異情形;(二)早年依附關係對孕期親子聯結的預測情形;(三)婚姻品質對孕期親子聯結的預測情形;(四)早年依附關係對婚姻品質的預測情形;(五)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對孕期親子聯結的預測情形。 本研究以台北地區兩所醫院的孕婦為研究對象,共計153名。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所使用的工具包括「父親母親依附量表」、「婚姻調適量表」、「孕期親子聯結量表」。調查所得的資料分別以多變項變異數分析和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統計法進行資料分析,重要發現如下: 一、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孕期親子聯結之差異情形 (一)不同年齡的孕婦在孕期親子聯結上有顯著差異,年齡較大的孕婦在「和胎兒互動」上的得分低於年齡較低的孕婦。 (二)不同胎次的孕婦在孕期親子聯結上有顯著差異,胎次為第一胎者在「對胎兒的想像」、「貢獻自己」、「和胎兒互動」、「認同胎兒」上的得分皆高於第二胎及以上。 (三)不同懷孕動機的孕婦在孕期親子聯結並沒有顯著差異,意即懷孕動機並不會對孕期親子聯結造成影響。 (四)不同胎兒性別的孕婦在孕期親子聯結上有顯著差異,胎兒性別為男孩者在「貢獻自己」上的得分高於胎兒性別是女孩者。 (五)不同胎兒預期性別的孕婦在孕期親子聯結上有顯著差異,胎兒性別為預期性別者在「對胎兒的想像」、「貢獻自己」上的得分高於胎兒性別為非預期性別者。 二、早年依附關係對孕期親子聯結的預測情形 早年依附關係可有效預測孕期親子聯結,且其對孕期親子聯結的解釋量介於2.9﹪至10﹪之間。對父親越信任的孕婦,對胎兒的想像就越多;對父親及母親越信任的孕婦,則越能貢獻自己;和父親的溝通品質越好的孕婦,則和胎兒互動的現象就越多;對父親越信任的孕婦,就越能認同胎兒。 三、婚姻品質對孕期親子聯結的預測情形 婚姻品質可以有效預測孕期親子聯結,且其對孕期親子聯結的解釋量介於14.7﹪至25.1﹪之間。「凝聚力」對孕期親子聯結四個向度皆具有預測力,且與配偶凝聚力越高的孕婦,對胎兒的想像越多,也越能夠貢獻自己,同時和胎兒互動的情形越多,也較能認同胎兒的存在。 四、早年依附關係對婚姻品質的預測情形 早年依附關係可有效預測婚姻品質,且其對婚姻品質的解釋量介於10.1﹪至15.9﹪之間。對父親越信任的孕婦,與配偶的意見一致性越高;對父親越信任的孕婦,與配偶的凝聚力也會越好;對父親和母親越信任的孕婦,對婚姻的滿意度也會較高。 五、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對孕期親子聯結的預測情形 早年依附關係、婚姻品質可有效預測孕期親子聯結,且這兩者對孕期親子聯結的解釋量介於14.7﹪至25.1﹪之間。與配偶凝聚力越高的孕婦,對胎兒的想像越多;與配偶凝聚力越高且和母親越不疏離的孕婦,則越能夠貢獻自己;與配偶凝聚力越高的孕婦,和胎兒互動的情形越多,且越認同胎兒的存在。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親職教育、輔導應用及未來研究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建立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之中央級評鑑工具,使得九年一貫課程正式實施後,有一套質與量並重的評鑑工具。在研究方法上,首先以NAEP、TIMSS的內容領域及認知分類之評量概念與Bloom的教育目標分類,針對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三、四階段)能力指標進行分析,以了解國內學者訂定課程目標的主要概念。其次,以項目反應理論垂直等化模式,進行試題分析,採校準試題設計,六、七、八、九共四個年級,每年級兩份試卷,共八份試卷,189題試題施測,有效試題165題,利用BILOG-MG程式估計試題之難度、鑑別度、猜測度等參數及各年級受試者能力值,並將不同測驗的項目參數以同一量尺表示,獲得各數學試題及能力指標在量尺上相對應的位置,以評鑑課程目標建立之適切性。在研究結果部份,由各試題及能力指標所對應的量尺位置,得到第三階段七年級分段能力指標的學習內容,對於七年級學生學習而言偏難,第三階段六年級及第四階段分段能力指標之學習內容,則符合學習是由易至難的基本假設。最後研究者針對研究所得之結論,提出未來研究的建議,並指出如何將本研究所得之評鑑工具,應用在實務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根據Bowlby的依附理論,探究不同依附關係的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友誼概念上的差異情形。探討的重點為:一、學童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及同儕依附三者間的關係;二、不同依附品質的學童在同儕依附上的差異情形;三、依附關係不同的學童在友誼概念上的差異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初步的資料蒐集,以台北市三所國民小學共326名學童為對象,進行研究。使用「父母與同儕依附行為量表」,以評估國小六年級學童自我覺知的依附關係,並以Armsden & Greenberg(1987)所提出的依附關係品質分類標準,區分出不同依附關係的學童,選取出12名學童進行友誼概念的訪談。 所得的重要發現如下: 一、學童父親依附、母親依附及同儕依附三者間的關係 整體而言,除了父親信任、父親溝通與同儕疏離未相關,母親信任與同儕疏離未相關以外,其他的因素之間都是相關的。也可以說學童的父親依附、母親依附與同儕依附之間是相關的。 二、不同依附品質的學童在同儕依附上的差異情形 不同父母依附品質(高�低安全父母依附)的國小學童,在「同儕-信任」、「同儕-溝通」的得分上有差異存在。但是,不同父母依附品質(高�低安全父母依附)的國小學童,在「同儕-疏離」的得分上則沒有差異存在。 三、依附關係不同的學童在友誼概念上的差異情形 根據不同依附關係學童的深度訪談之後,有五點發現: 1、不同依附品質的學童在各議題所出現的友誼概念有相同也有不同的部分;在友誼概念出現次數的百分比情形上,高╱低父母依附關係及高╱低同儕依附關係的學童的百分比有相差較近的概念,也有差距較遠的概念。 2、高安全父母依附及高安全同儕依附的學童顯現出較高的友誼概念發展情形,而低安全父母依附及低安全同儕依附的學童則顯現出較低的友誼概念發展情形。 3、高同儕依附學童所出現的友誼概念較低同儕依附學童所出現的友誼概念來的多樣化。 4、低安全父母依附及低安全同儕依附的學童在友誼概念上出現了負向的情緒表現。 5、低同儕依附的學童也出現「精神上的支持」的友誼概念概念,但是都是女生所陳述;在低安全同儕依附學童中,女生與男生的發展情形可能有不一致的情形。 最後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幾點的建議,以作為從事教育、輔導工作者,以及未來從事此方面主題之研究人員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