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11.9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助人工作者之不同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與同理心三者之間的關係,並針對:(1)「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個體化之差異情形」、(2)「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理心之差異情形」、(3)「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間的關連情形」進行檢驗。 本研究以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台北、桃園、台中、高雄等四分事務所之261名義務張老師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研究工具包括「人際反應量表」、「關係體驗量表」與「個體化量表」等三部分。所得資料以群聚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分析,並得下列結果: 1.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情緒獨立」、「衝突獨立」、「人我分化」三方面之得分上具有顯著差異,且安全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衝突獨立」、「人我分化」二方面之得分皆高於焦慮矛盾依附、逃避依附組,在「情緒獨立」方面之得分高於焦慮矛盾依附組。此外,逃避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情緒獨立」、「人我分化」兩方面之得分高於焦慮矛盾依附組。 2.不同成人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情關懷」、「身心憂急」、「幻想融入」、「觀點取替」四方面之得分上具有顯著差異,且焦慮矛盾依附風格之助人工作者在「同情關懷」、「身心憂急」、「幻想融入」三方面之得分高於逃避依附組,在「身心憂急」方面之得分高於安全依附組,在「觀點取替」方面則與安全依附及逃避依附組未達到顯著差異。 3.助人工作者其同理心與個體化之間有相關存在,從典型相關分析結果中可知,助人工作者的「身心憂急」程度越高時,其「人我分化」的傾向也就越低。助人工作者的「觀點取替」與「同情關懷」程度越高時,其「衝突獨立」的傾向也就越高。 關鍵字:助人工作者、成人依附風格、個體化、同理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護專學生在學期間之飲食異常現狀,並探討其與生活壓力、完美主義得分間之關係。本研究採結構式問卷調查法,以北部三所五年制護理科在籍學生為研究對象(共989名)。研究工具共有四部分,包括基本資料、生活壓力量表、多層面完美主義量表與飲食態度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考驗、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整體上12.8%的護生有飲食異常傾向,且飲食異常與生活壓力及完美主義有顯著相關。將生活壓力及完美主義各層面對於飲食異常進行預測時,其中以「在乎失誤」(CM)、「感情問題」(RP)、「組織」(O)、「父母責難」(PC)、「重大生活事件」(MLE)、「經濟問題」(FP)、「課業壓力」(AD)等得分對飲食異常的預測力最佳。在背景變項方面,不同年級和不同運動參與程度的護生在飲食異常得分並無顯著差異;而BMI和不同程度的體重控制行為在飲食異常得分上有顯著差異。飲食異常高分組的護生在生活壓力與完美主義上的得分顯著高於飲食異常低分組的護生。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對護專學生諮商輔導與未來研究之建議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從流浪教師生涯決定故事的敘說中理解偶發事件對其生涯決定的影響。研究參與者為一位代課十三年的流浪教師,共進行近20小時的訪談,採取敘事研究的方法論與「整體-內容」的資料分析方法,從偶發事件的內涵、偶發事件對研究參與者的個人意義及研究參與者所知覺偶發事件的社會文化脈絡等三個向度探究對研究參與者生涯決定的影響。經由文本分析的結果,呈現以下的研究發現: 一、偶發事件的內涵及其對生涯決定的影響 (一) 偶發事件的內涵 1.偶發事件的性質: (1)偶發事件可分為不可抗拒性與個人可選擇性,非全然的意外與不可預測 (2)主要偶發事件的背後,存有潛在的相關偶發事件 (3)個人對偶發事件的評價隨著時空的變化而有改變 (4)偶發事件乃機會的開啟,個人的選擇與因應影響其後續的發展 (5)個人遭逢的偶發事件因著所處的背景環境而有其範圍,非完全的隨機與不 可測 (6)眾多偶發事件背後有著共同的主題,對個人有獨特的意義 2.偶發事件的類型: (1)適當時機他人提供訊息(2)挫折與失落的經驗(3)呼應個人的關係需求 (4)機會的嘗試與把握(5)個人信念的衝擊與調整(6)楷模對象的學習(7)家庭的影響(8)心靈的渴求與寄託 (二)偶發事件對生涯決定的影響 1.生涯決定的階段是計畫與變化交錯,一亂一序中前進 2.主要的偶發事件與潛在相關的偶發事件,會交替現身,影響個人生涯決定 3.早期生命經驗的重大偶發事件對個人生涯有深遠的影響 4.偶發事件呼應個人的未竟事務,對生涯決定有潛在的影響 5.從偶發事件的因應中,擴展自我概念,提升教師生涯的自我效能 6.生涯決定是偶發事件與個人內在、外在資源交互影響的結果 二、偶發事件對研究參與者的個人意義及其對生涯決定的影響 (一)偶發事件對研究參與者的個人意義 1.透過敘說,在生涯脈絡的呈現中回首觀看,產生新的視框,獲得不同的意義與理解 2.偶發事件是促使個人前進的動力 3.能度過偶發事件所帶來的種種困境,肯定個人生命的韌性,提升自信心 4.認同的宗教信仰,提升觀點的層次,對受苦的經歷賦予正向的意義 5.因緣際會所聚集的人際資源,支持其教職生涯的前進 (二)從意義的理解中,決定其未來生涯的觀點與方向 1.從過往的生涯經驗,產生新的洞察和正向的意義,找到未來生涯的力量和立足點 2.教職能展現其生命意義,因而能無懼未來生涯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3.放下重大偶發事件對自身的影響與牽絆,對未來的人生展現自主性 4.明確的教育信念與工作價值的堅持,成就對未來生涯的信心 三、研究參與者所知覺偶發事件的社會文化脈絡意義及其對個人生涯決定的影響 (一)職業的穩定、聲望地位以及對教師角色的認同,潛在影響個人對教職的選擇 (二)教師專業能力的挑戰反映社會多元、開放、講求人權的需求,需與時俱進的學習,因應變化 (三)體認正式教職缺額受少子化與師資培育政策影響而減少的事實,轉而發展自我調適之道 (四)面對社會重視學歷、強調升學率的價值觀,以堅定的教育理念與熱誠,平衡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五)期以個人的教育專業與實力,爭取正式教職,並破除大眾對代課教師的質疑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進行綜合性討論,並提出本研究的限制及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生涯諮商實務之參考。 關鍵詞:流浪教師、偶發事件、生涯決定、生涯不確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低年級學童的家庭背景與課後照顧與其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六所台北縣、市公立國民小學的二年級學生,共820人作為研究對象,利用「國小學生學習行為量表」及「學童課後安排及照顧時間安排問卷」作為研究工具,運用SPSS 10.0版統計套裝程式,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主要發現如下: 一、國小低年級女生在學習行為或學業成就上,皆比國小低年級男生有較好的表現。 二、家長雙方的教育程度對於國小低年級的學童在學業成就上的表現有相當的影響力,家長教育程度較高,子女的學業成就較佳。 三、家庭社經地位提高,家長擁有較好的職業,收入也較多,因此有利於提高子女的學業成就表現。 四、子女數的增加,分配到每位子女身上的資源則相對減少,當國小學童為獨生子女時,其成績總分表現最優,而當家中共有二名子女時,在國語成績方面表現最好。 五、無論國小低年級學童在放學後是由家長、安親才藝班或學校課輔班來照顧,僅有學業成就會有差異,對其學習行為並無顯著的差異。 六、身處於小家庭結構之國小低年級女生在參加安親課輔班的課後照顧後,能有效的預測其學習行為。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國小學童的家長、老師、學校行政、課後照顧機構、政府相關單位及未來相關學術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Bowen家族系統理論為基礎,考驗父母各自的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的影響。本研究分為二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根據Bowen理論,編製「親子三角關係量表」。第二個部分是探討父母各自的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結構方程式之研究,這部分分為兩個研究進行:研究一是提出以親子三角關係為調節變項、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為中介變項之父母各自的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之模式並加以考驗。研究二是提出以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為中介變項之父母各自的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之模式並加以考驗。 本研究第一部分是研究者根據Bowen理論編製「親子三角關係量表」。研究者以台北市兩所國中488名國中生為樣本,運用極端組檢定、相關分析法、α係數、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選題與量表信效度考驗。本量表得到五個因素:「穩定跨世代聯盟」、「非穩定跨世代聯盟」、「家庭投射-過度保護子女」、「家庭投射-代罪羔羊」、「親職化」,共計40題。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而二階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是合理適配的,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第二個部分是進行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結構方程式之研究的探討。研究者以大台北地區1010組父親、母親、國中青少年為研究樣本,並且以「自我分化量表」(包含父親版、母親版、學生版)、「親子三角關係量表」、「一般健康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施測。資料統計分析方法為多群組結構方程模式、結構方程模式。研究結果如下: (一)以親子三角關係為調節變項、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為中介變項,在父母各自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部分: 以親子三角關係總分分為高、中、低三組,利用高、低分組進行測量不變性、結構不變性考驗。結果發現親子三角關係高、低組,達到測量不變性與結構不變性,亦即是親子三角關係程度高分組與低分組,在父、母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的自我分化之關係上不具有調節效果。所以親子三角關係具有調節效果的假設並未獲得支持。 (二) 以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為中介變項在父母各自的自我分化對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部分: 父母各自的自我分化會直接影響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會直接影響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父母各自自我分化會經由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影響青少年子女身心健康,而且父親的自我分化影響力與母親的自我分化影響力相同。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進行討論,以作為青少年輔導、親職教育、婚姻家族治療與未來進一步研究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國中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活動課程之核心內容知識,主要利用內容分析法針對現行國中育成、南一、康軒與翰林等綜合活動教科書進行分析與比較,同時運用訪談對該領域教師進行晤談,以瞭解其對輔導活動相關教材之看法,並與分析結果交互檢證與討論,並採三角校正提升研究信效度。其具體發現如下: 一、四版本綜合活動教科書輔導活動課程皆以「自我探索」為主要課程主題類目,且多為「生涯探索」次類目主題內容。研究結果顯示教科書主題符合課程綱要要求,但無法明確說明輔導活動的核心內容知識。而課程多集中在生涯探索主題內容,整體內容有分佈不均的現象。 二、受訪教師認為輔導活動課程的意義理念應以「自我」為主,以學生的發展階段及需求來安排適切的課程主題與內容,而輔導活動的「活動」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藉由「活動」的進行,引導學習者透過體驗、省思與實踐的心智及行為運作,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所以,輔導活動課程的核心是在重視「人」的獨特性展現。 三、「體驗、省思與實踐」即為Bloom所提之「後設認知」知識向度以「應用」的認知歷程向度展現之具體表現;而「自我探索」、「生涯探索」便是讓學生可以連結回歸自我,以達「後設認知知識」目標的工具。所以,輔導活動課程之核心內容知識屬於後設認知知識。 最後則對針對國中綜合活動領域輔導活動教師教學、教科書編寫、師資培育機構在養成教師,以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為透過研究參與者生命故事的敘說,理解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經驗的敘說主題和社會文化脈絡所建構的社會性敘說對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經驗的影響。研究參與者是一位曾經歷兩段以結婚為考量戀情的31歲成年男性,研究者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3次共計12小時的生命故事訪談,並輔以其提供之心情札記作為敘說資料來源。研究方法採取敘說研究,並以「整體—內容」分析模式,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早年原生家庭經驗影響成年男性對於婚姻的憧憬與追尋婚姻經驗的核心主題。 2.與母親關係親密的成年男性,尋求似母親般的婚姻伴侶,並承襲母親的婚姻價值信念與伴侶互動模式。 3.與父親關係矛盾且疏離的成年男性,為避免重複父親的負面路徑,選擇扮演不同於父親的男性角色。 4.模糊的自我界限形成的愛情價值信念,影響成年男性的追尋婚姻的經驗,因此歷經挫折。 5.成年男性對於感情受挫的反省與歸因影響其自我調適,以及是否繼續投入追尋婚姻的歷程。 影響成年男性追尋婚姻經驗之社會文化脈絡之主要論述分別為「男人,你是強者」的期待、「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期待「男人,你要繁衍子孫與負責家族延續」的期待。而上述三個主要社會敘說對成年男性的追尋婚姻經驗的影響,分為下列三點: 1.成年男性對「男人,你是強者」的社會敘說之認同程度左右其自我認定, 並影響其追尋婚姻歷程的思維與行動。 2.成年男性因面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社會敘說,而飽受催促結婚的壓力,而需在多方意見中找到自我安在的位置。 3.成年男性承載「男人,你要繁衍子孫與負責家族延續」的期待,致使其面對結婚議題時,必須於家族期許與個人需求間取得平衡。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者針成年男性追尋婚姻、諮商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發展具有階層結構潛在變項的試題反應模式,稱之為「階層結構試題反應模式」,且將其應用在電腦適性測驗中,並檢驗其有效性。本論文共有三個模擬研究,第一個研究是透過貝氏統計中的馬可夫鍊蒙地卡羅估計法,來進行模式參數的估計與模式適配度的檢驗,結果發現本研究發展的模式適配度指標與貝氏DIC指標適合用來診斷模式與資料的適配程度,且貝氏估計法能提供良好的模式參數回復性。第二個研究則是發展階層結構試題反應模式在電腦適性測驗上的算則,結果發現透過修正題組模式的電腦適性測驗算則而發展出的選題與能力估計程序,具有最佳的能力估計效能。第三個研究則是修正傳統的最大訊息量選題法,在測驗初期加上隨機成分來控制測驗初期能力估計的誤差,結果發現新近的選題方法能提高題庫使用率,降低試題的曝光率與測驗平均重疊率,支持新的選題法可以兼顧題庫安全與測量精確度。最後,作者則針對未來研究與實務應用提供若干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係為研究者四年碩士生涯中,經歷之「生離死別」為主軸的生命故事,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呈現。這是研究者生命陷入谷底的階段,也是生命轉化與生命成長的階段,而這整個生命成長的歷程,亦即容格所述朝向「個體化」的歷程。 在自我敘說的研究歷程中,研究者重新理解與觀看自我,發現在經歷生離死別的連續撞擊後,自我崩裂了,但卻也從裂縫中,看見個人內在生命的愛與光,最後,決心走向「以世界在我之內的眼光,看見與收復自身陰影,朝向合一道路」的修行。這越來越朝向誠實面對自己的態度,反應在研究者朝向自我敘說的旅程,而收復自身陰影朝向生命合一的愛,所帶來的療癒、力量與體會,也反映在個人專業的成長與轉變上。在自我敘說歷程中,研究者體悟「助人專業,是陪伴生命的專業」,唯有當助人者能夠回歸與經驗自身的生命,誠實面對自身的內在時,才能收復陰影與療癒自己,並從中真正瞭解與學習如何對待與陪伴生命,進而真實朝向專業與生命的合一,穿越助人者的角色,活出我的靈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同時結合自我認同狀態取向以及敘事的分析取向進一步探討成年初顯期年輕人從過去重要經驗中所形成的自我定義記憶與其自我認同狀態、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114位成年初顯期階段年輕人,其中男性14位,女性100位,平均年齡為20.6歲。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包含「自我認同狀態量表」、「心理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定義記憶問卷」。其中「自我定義記憶問卷」之內容分析向度為「意義賦予評分」以及「解釋歷程評分」。本研究有以下四點主要的發現: 一、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有顯著的相關。 1. 認同達成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自主性」、「環境掌控」、「個人成長」、「正向人際關係」、「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納」六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著的正相關。 2. 認同尋求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自主性」、「環境掌控」、「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納」四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著的負相關。 3. 認同混淆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自主性」、「環境掌控」、「個人成長」、「正向人際關係」、「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納」六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著的負相關。 4. 認同早閉狀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個人成長」向度的心理幸福感有顯著的負相關。 二、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自我認同狀態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解釋歷程有顯著的相關。 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認同達成狀態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負向化歷程」有顯著的負相關,且認同達成狀態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積極化歷程」有顯著的正相關。 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的認同混淆狀態與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負向化歷程」有顯著的正相關。 三、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解釋歷程與心理幸福感有顯著的相關。 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負向化歷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自主性」、「個人成長」、「正向人際關係」、「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納」五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著的負相關。 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積極化歷程」與整體心理幸福感,以及「自主性」、「環境掌控、」「個人成長」、「正向人際關係」、「生活目的」和「自我接納」六個心理幸福感向度有顯著的正相關。 四、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解釋歷程對自我認同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關係有中介效果。 1.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負向化歷程」分別對認同達成狀態與心理幸福感、認同混淆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關係有中介效果。 2. 成年初顯期年輕人自我定義記憶中的「積極化歷程」對認同達成狀態與心理幸福感之間關係有中介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