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13.188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究從1987年兩岸開放以來,研究者對大陸父兄從冷漠態度轉為關懷的心路歷程。研究者父親年少就離開福州到台灣求發展,並在台灣結婚生子,家鄉卻有個童養媳在等他。1949年7月,正值國共戰爭激烈,大陸風雲變色,大家紛紛逃往台灣之際,研究者父親卻於此時,攜兒子返回福州家鄉奔喪,從此夫妻、母子、父女、姊弟、兄妹台海分隔兩岸38年。1989年兩岸母子再度見面時已相隔40年之久,遺憾的是父親已天人永隔。 研究者以家人各自描述的手法,呈現兩岸不同的生活事件及個人的生命故事。尤其透過研究者回憶和訪談,對台灣30年代的台海婚姻、單親家庭和40年代的童年生活,家族的凝聚力有深刻的描述。 研究者經由台海雙方家人敘說的、敘寫的、歷史資料,以及童年的回憶,試著回到父母的時代背景,透過層層的自我反思,去理解父母婚姻內涵,反思對待父兄冷漠的心態,試圖自我解構、並重新建構父女關係 研究者理解家人台海分離,是殘酷的內戰造成的,是大時代的悲劇,也是全中國人的悲劇。研究者重新看到的父親有大時代苦難下的不得已,有身為長子背負的家族重擔,有對抗共產制度周全一家的努力,也有獨自吞噬思念妻女的悲哀,父親是位勇者、承擔者,犧牲者。研究者主動改變對待大陸家人防衛排斥的心態,從冷漠到接納,從接納到關懷,重新拾回家人般的感覺。 研究者透過敘說對心靈的洗滌,解除時代造成的心結,營造兩岸家人溫馨和煦關係,同時對大陸家人也展開關懷的行動,並發現自己,了解自己,也邁向海闊天空、自由自在的心靈境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探討評分者在評分過程中的評分信心程度與其評分結果變異程度的關係。研究方法的部分,本研究共分為兩個子研究,研究一是藉由模擬的方式以了解影響隨機效果多面向模式參數與評分者內變異數估計準確度的因素,作為研究二中資料分析的參考。研究二則是透過隨機效果多面向模式進行自編電腦化創造力測驗的實徵資料分析,並進一步探討評分者信心程度與評分者內變異數、受試者能力估計之間的相關。 研究一的結果顯示,每位評分者進行評分的作品份數、評分規準數以及評分者內變異分配情形均會影響隨機效果多面向模式中固定效果參數與隨機效果參數的估計準確性。當評分作品份數越多、評分規準個數增加,或評分者內變異較小的情況下,對於參數估計會較為準確;相反的,若評分作品份數太少、評分標準個數較少,或評分者變異較大的情況下,則參數估計的準確度會較差。每份作品評分人數的多寡則不會影響兩種參數估計的準確性。研究二的結果顯示,在創新性評分規準中,評分者自評信心分數與評分者內變異數兩者之間的相關未達顯著,然而將其中一位評分者的結果排除後,可以發現其餘六位評分者的信心分數與評分者內變異數大小呈正相關;實用性評分規準的部分,評分者的自評信心分數與評分者內變異數兩者的相關則未達顯著。針對以上結果,作者最後提出若干未來研究與實務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在聲音與按鈕兩種不同的反應形式下,Stroop作業的干擾現象會受到什麼影響。過去的研究主要著重在對顏色反應的情境,但不同反應形式的影響牽涉到字與顏色反應相對時間的變化,因此我們的研究同時涵蓋對字與顏色的反應,並藉由隨機方式呈現刺激,以降低受試者在固定類型刺激的反應中展出對應策略。 研究參與者為台北市立體育學院的研究生,其中男性20人(平均年紀27.7± 5.5歲),女性28人(平均年紀 28.1± 3.99歲)。研究採重複量數實驗設計,共有四種不同的情境,分別是按鈕對字反應、按鈕對顏色反應、聲音對字反應、以及聲音對顏色反應。受試者必須完成這四種情境。為了避免情境間的順序效果,實驗將四種情境的先後順序排列出四種不同的流程,將每位受試者隨機分派到其中一種流程。實驗的結果以成對樣本t檢定及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比較。 研究結果發現:一、不同的反應形式對改變對字與對顏色的相對反應速度,以聲音反應時,字佔優勢,以按鈕反應時,顏色佔優勢。二、以聲音反應時,字會對顏色的反應產生干擾,顏色不會對字干擾;而以按鈕反應時,不僅是字會對顏色產生干擾(不過干擾產生的反應時間延遲縮短),顏色也會對字產生干擾。因此自動化理論與相對反應速度理論各自取得了部分優勢。三、輔助效果與Lexicality現象可能都是因為非隨機呈現下,受試者的對應策略造成的結果。最後,我們建議,未來在進行這類型的研究時,採用類似觸控面板這類可隨機更改按鈕顏色位置的工具,可更有效的避免受試者發展出對應策略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反向合意模式」是當代幽默理論中,對幽默故事的理解歷程描述最為具體的理論,然而該理論當時僅使用讀者閱讀完整則笑話之主觀評定結果作為理論驗證的依據,卻少有其他的實徵研究檢驗該理論所提出之階段歷程模式。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影響幽默故事理解的認知歷程,分別檢驗「基模優勢性」與「逆溯推論步驟」對幽默理解在眼動軌跡上的差異。實驗一,操弄營造敘述衍生不同強度的基模優勢性(高優勢基模組和低優勢基模組)。結果發現高優勢基模的關鍵語句在平均瞳孔大小顯著大於低優勢基模關鍵語句,表示閱讀高優勢基模的幽默故事所引起的生理激發較大。實驗二,將關鍵語句操弄為「提供逆溯推論」、「簡單逆溯推論」和「複雜逆溯推論」三種狀況。結果發現,複雜逆溯推論笑話比提供逆溯推論笑話有較多的回視次數與總凝視時間,支持逆溯推論歷程具有心理實質性。本研究結果大致支持反向合意模式,區分「基模優勢性」與「逆溯推論步驟」對幽默理解與好笑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在分析國小教師應用「課程地圖」在閱讀教學活動中的歷程,探討教師在課程設計及教學行動上改變的情形以及對一年級學童閱讀學習的影響。研究以校本特色課程「閱讀」為發展主軸,採行動研究法,參與對象為一年級2位教師及55名學童;研究過程中,教師互為教學觀摩對象,提供改進意見。研究結果發現當教師掌握課程地圖的要旨與精神後,能充分善用課程地圖的彈性去規劃閱讀教學內容,而教師在課程的規劃、設計和執行上更能表現出自主專業的一面;對於學生在閱讀學習方面的表現也有正向的影響。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教師應用課程地圖有助於發展閱讀教學 教師掌握課程地圖統整、規律、系統等特性,考量學生需求,並歸納指標作為課程設計的依據,透過繪本課程圖像檢視內容重複與不足之處,教師間的討論互動及教學時的觀察記錄,發現學生的問題,作為調整的依據,使閱讀課程內容完整性提升,且,教師的閱讀教學進行的更有依據、有方向。 二、實施閱讀課程地圖提升了教師的閱讀課程設計與教學行動能力   幫助教師建立了專業的閱讀教學策略和規範,並且提升教師專業課程設計的能力,對於教師長久以來所習以為常的教學習慣有所改變。 三、教師的閱讀教學促進一年級學童在閱讀學習上的正向表現 豐富學生的閱讀學習,改變學生原來對閱讀課程【無趣】的看法,並且訓練一年級學生能透過自己閱讀策略的展現更清楚自己所學,能喜愛閱讀,並且有策略的進行繪本的閱讀。 四、學校提供的閱讀教學資源有限、建置教學互動平臺有困難 課程地圖強調提供一個教師討論、獲取課程與教學相關資訊的空間,但人力上的不足是小學教育中的困境,因此在有限的教育資源環境中,再加上每位教師在資訊運用的熟練度上有極大的差異,因此,互動平臺無法建置實屬研究之憾事。 五、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學理立論知識不足 教師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卻沒有興趣探討教學理論的根據,經常造成實際教學與理論的分道揚鑣。教師在教育現場時間越久,對於每日教學活動越純熟,相對的,就更缺乏鑽研理論的動力。因此,如何讓理論做為教師教學實踐的信念,促使理論與教學實踐相互結合,仍是目前在教育現場中需要再努力的。 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本研究分別對教師在進行閱讀課程地圖上、學校行政單位以及對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應用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簡稱SFBT)對外向行為問題(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兒童的輔導效果。以三位外向行為問題兒童為研究對象,分別進行每週一次,約八到十四次的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個別晤談,採質性個案研究取向,分別以諮商過程逐字稿、個案諮商後問卷、家長及導師諮商前後訪談資料,等不同觀點加以分析探討,結果如下: 發現三位個案在經過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後,在五個方面展現出輔導效果及改變情形,而不同觀察者對改變之認定與觀察角度具有差異性: 一、三位個案個別的整體行為改變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過程中,卜派所產生的整體改變有:在攻擊他人、好發脾氣、容易跟人起衝突方面有進步,在接受大人的規定和指示上有改善,甚至學到更為有效、正向的方式來取代自己想攻擊他人與想破壞物品的衝動。 而辛巴整體改變的反應有:在好爭辯、拒絕聽從規定、勸導或反抗大人的指示上都有了程度方面的改善,願意偶爾配合老師的要求與糾正,之前大起大落的情緒現在有持續小小些微的進步中。 對柯南所產生的整體改變有:不主動去招惹別人,也盡量不去理會他人對自己不友善的攻擊行為,能接受事先約定好的設限範圍。 二、外向性行為問題減少:(1)對他人具有威脅性的外顯攻擊行為有稍許的變化或調整;以及(2)在情緒上較能調節,遵守規範之態度有改進,但衝動性格難控制。 三、正向行為增加:(1)變得較能接受現實,而非低估自己行為對他人的敵對性與平心靜氣接受違常行為之後果;(2)均在表情達意的能力技巧上有所增進;(3)處於適應困難的生活中,仍能保有對自己的正向態度;(4)逐漸展現出成熟與負責的行為;(5)嘗試融入團體當中,執行任務行為;以及(6)學習因應人際衝突,嘗試有效增進人際關係之策略。 四、對內在狀態改變的詮釋:(1)在認知內容上的詮釋有了調整或自身有進一步的覺察;以及(2)情緒與認知彼此相互影響。 五、課業表現:(1)在學習態度方面,學習意願有提升;(2)在學科成績方面,喜歡的科目成績有進步;以及(3)作業表現方面,能願意繳交作業並且字體變整齊。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諮商實務工作者,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欲了解同儕對於高中生之利社會行為的影響,探討高中生好友們利社會行為與其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利社會行為包含三種行為表現,即:關懷、助人、合作行為,同時,以高中生本身同理心(同理關懷、觀點取替)、同儕間友誼特性(友誼品質、互動頻率、友誼持續度)及同儕相似性(社交地位相似性、休閒活動參與相似性),進一步探討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是否具有影響效果。本研究對象為台灣北部地區公立高中一、二年級502位學生(男259人,女243人,平均年齡15.9歲)。使用「利社會行為問卷-同儕提名」、「好朋友提名問卷」、「同理心量表」、「友誼特性量表」、「社交計量問卷-同儕提名」、「休閒活動問卷」等研究工具,分別測量高中生利社會行為、同儕利社會行為、高中生同理心能力、友誼特性、高中生社交地位及活動參與類型。主要研究結果整理如下: 1.同儕利社會行為對於自身利社會行為具有顯著預測力。 2.同理心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具有調節效果。 3.友誼特性(友誼品質、互動頻率與友誼持續度)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皆未達顯著調節效果。 4.同儕相似性(社交地位相似性、休閒活動參與相似性)對同儕利社會行為與自身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皆未達顯著調節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女性國小代理代課教師生涯抉擇與轉換經驗,並探討其在生涯轉換過程中之調適歷程,最後則瞭解生涯轉換經驗對其個人的影響與意義。研究過程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五位研究參與者進行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再以敘說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形式對訪談結果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女性代理代課教師生涯抉擇與轉換之經驗為: (1)不同身分背景之女性代理代課教師選擇進入教育領域的初衷及 決 定繼續代理代課的考量並不相同。 (2)促成女性代理代課教師決定轉換生涯的契機主要來自於:教甄 挫敗引發對自我能力的懷疑、代理代課的不穩定特性不利個人 生涯規劃、基本生存需求未能滿足、父母及伴侶的意見、教師 甄選制度不公平、同工不同酬的差別待遇與難以維持穩定的人 際關係。 (3)轉換生涯時,女性代理代課教師在考量自己之外,也希望能兼 顧其他系統,穩定而安穩的生活是她們所追求的生活目標。而 轉換的過程中,雖然有較自由的性別態度,也逐漸提升其自主 性,但傳統對於女性能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性別期待仍舊對其抉 擇帶來影響。 二、五位女性代理代課教師的生涯抉擇型態多傾向且走且看、隨順因 緣的決策風格;轉換生涯之後,部分研究參與者會轉而以較為積 極的態度為其個人之未來生涯預作準備。 三、女性代理代課教師在生涯轉換中所遭遇之困境與挑戰的內涵有: (1)個人的訓練背景與其具備的資歷條件對生涯轉換帶來影響; (2)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不安或猶疑;(3)不同的職場文化會對其 帶來衝擊;(4)陌生的工作內容和型態對其會有所考驗。 四、女性代理代課教師對困境與挑戰的因應與調適之個人資源包含有 :(1)以既有經驗為基礎,再漸進的移動生涯;(2)吸取他人提供 的訊息,採取相應的行動;(3)個人正向特質有助於其做生涯轉 換;(4)將過去經歷轉移至新的工作領域,並順應情勢做出改 變;(5)主動尋找內外在資源來提升個人的主客觀價值。 五、生涯轉換經驗對五位女性代理代課教師的影響與意義為:(1)促 進自我了解,轉化自我概念;(2)調整正向態度,並肯定個人過 往的生涯資產;(3)改變職場人際互動的方式;(4)提升女性代理 代課教師生涯選擇的機會與機動性;(5)逐漸明確的生命藍圖。 本研究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討論,並針對學校教育與政府政策、諮商實務工作以及代理代課教師提供建議。最後依據研究過程與結果發現,對未來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資深諮商心理師在遭逢兒童青少年案主臨床困境時,如何因應與自我照顧,以達到安頓身心之目的。為瞭解資深諮商心理師之經驗,本研究以建構主義之紮根理論方法學,採半結構式一對一深度訪談進行。本研究共邀請12位資深諮商心理師自願參與研究,分享他們所曾遭遇之兒童青少年案主臨床困境經驗,以及他們如何因應、處理,並自我照顧以安頓其身心。研究參與者年齡在40-59歲之間,平均年齡45.7歲;心理諮商工作資歷在15-27年之間,平均年資為18.8年;兒童青少年諮商工作年資在6-22年之間,平均年資為11.8年;其中2位男性,10位女性。研究結果發現,諮商師從新手到目前的資深階段,曾遭遇的兒童青少年案主臨床困境包括:(1)來自案主特質的困境,(2)來自案主生態系統與環境的困境,(3)來自機構與制度的困境,(4)身體嚴重受傷或癌症案主的困境,以及(5)案主議題勾到諮商師個人議題的困境。有效的困境因應策略則為:(1)持續進修,(2)發揮思考功能,以及(3)採取具體處理策略。諮商師面對臨床困境的因應方式,似乎有個共同的因素,即是積極面對挑戰、彈性因應的態度。至於資深諮商師困境中身心的安頓有二個取徑,分別為:(1)以生命哲學安頓自己,以及(2)以宗教觀/靈性觀安頓身心。最後,研究發現,諮商師所經歷的臨床困境與安頓身心的經驗,會與其個人生命與專業的轉變相互關連與影響。最後本研究將針對上述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實務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馬來西亞獨中特輔教育對學生學校經驗的影響。研究參與者為四位從高中畢業的「特輔班」學生。本研究採用Lieblich, Tuval-Mashiach 與 Zilber 的敘說分析為研究方法,並以「整體-內容」與「類別-內容」為分析方法,透過個別分析、跨案例分析與綜合討論的方式,來詮釋研究參與者所知覺的學校經驗內涵及其影響。 研究透過四位研究參與者的故事敘說與分析歸納出特輔學生知覺的學校經驗與其影響為:(一)特輔老師是貫徹與落實特輔教育理念的最關鍵角色;(二)教師正向期望與學生自我效能對特輔學生之學業學習有正向影響;(三)正向師生關係經驗對特輔學生人格發展更顯重要;(四)特輔學生追求同儕認同,互助學習情感支持有助成長;(五)特輔學生成長與改變考驗老師接納包容力,須耐心等待陪伴。 其次,從學生角度看特輔教育落實情形,讓教育者與學生對話,獲以下結論:(一)重要性與值得肯定及延續的部分:提供學習機會,造福弱勢群體;落實「因材施教」、鼓勵「多元發展」,有利特輔學生學習;接納關愛的師生關係幫助學生正向成長;(二)需省思或調整的部分:特輔教育實施模式缺乏參考他國模式、特輔學生高中適應情形缺乏追蹤、教師信念與態度須調整;華文小學發展不利,間接增加弱勢學生比例,迫切需要特輔教育;獨中發展特輔教育,受制於主流價值與菁英教育的框架,挑戰壓力不小。 最後,研究者針對教師或助人者、特輔教育模式、實施措施、親師溝通與教育家長之工作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期能供獨中特輔教育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