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54.122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建立國民中學教師工作調適指數以及針對此指數進行效度驗證。經文獻分析探討後,本研究選用「LOHAS生活型態量表」做為建立教師工作調適指數建立的研究工具,並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針對台灣本島大台北、北、中、南、東五區的國民中學公私立教師進行調查。所得資料以CART決策樹分析決定指數題目、以邏吉斯迴歸分析決定各題目選項的配分,並由此計算出每位教師的工作調適指數,指數分數越低代表工作調適狀況越佳,指數分數越高代表工作調適狀況越不佳。最後,以對照團體法以及效標驗證法進行工作調適指數的效度考驗,考驗結果如下:1、女性國中教師的工作調適狀況優於男性國中教師。2、抗壓指數越高的教師,其工作調適狀況亦較佳,兩者經統計考驗得顯著負相關,可見本研究所建立的工作調適指數具有效度3、不同職務別的教師其工作調適狀況不一,導師的工作調適狀況顯著優於組長。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旨在於瞭解大學生的身心困擾、心理健康現況,以及探討大學生的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之間關係,並且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大學生於身心困擾及心理健康的差異性。本研究使用之資料來自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中心針對大一學生所做的「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以及「心理健康量表」調查資料,共得到有效問卷共1,331人。調查所得資料以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é事後比較、皮爾森積差相關、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及分析,茲將研究所得的結果和主要發現分述如下: 一、 大學生身心方面感到最為困擾的項目依序是:情緒困擾、生涯困擾以及時間管理困擾。心理健康方面則以家庭的和諧度為最好,自我悅納程度較弱。 二、 不同性別方面在「生活困擾」、「時間管理」、「生涯困擾」、「人際困擾」、「感情困擾」、「情緒困擾」和「生理困擾」等七項存在顯著差異。女生在「感情困擾」得分比男生低。 三、 不同學院方面則在「生活困擾」、「時間管理」、「生涯困擾」、「人際困擾」、「情緒困擾」、「生理困擾」等六項存在顯著差異。結果顯示教育學院學生的身心困擾程度較高,而運動休閒學院學生的身心困擾程度則相對較低。 四、 在心理健康量表中,只有「家庭和諧」會因為性別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女生的家庭和諧度比男生好。 五、 不同學院方面,在心理健康量表中「自我悅納」、「人際關係」、「情緒平衡」均達到顯著差異。結果顯示藝術學院學生在「自我悅納」方面相較其他學院為低。 六、 大學四年級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一年級學生來得好,且21和22歲學生在心理健康得分上亦顯著高於18~20歲學生。 七、 大學生身心困擾與心理健康有顯著負相關存在。顯示身心困擾愈高的學生其在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則愈低。心理健康中的「自我悅納」、「人際關係」和「樂觀進取」與身心困擾量表中之「情緒困擾」間的關係最為密切,表示愈能夠自我悅納、人際關係愈好和傾向樂觀積極的大學生,其情緒困擾方面的問題就愈低。而「情緒平衡」又與「情緒困擾」、「精神困擾」、「人際困擾」有高度關係,顯示若情緒愈趨穩定,出現精神、人際和情緒方面困擾問題的情形也就愈少。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輔導相關單位以及實務研究工作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旨在以正向心理觀點來發展一個本土性之家長諮詢模式,進而探討求詢者在諮詢歷程中的賦能發展與轉換脈絡,且進行此賦能模式之文化意涵闡釋。 研究一先由研究者發展正向心理取向之家長諮詢模式工作架構,涵蓋關係、覺察、重構與統整四個諮詢階段。在求詢者賦能模式建立部分,研究者蒐集四位女性家長在諮詢歷程中逐字稿與追蹤訪談逐字稿、追蹤問卷之文本等三種資料,以樣版分析(template analysis)進行資料分析,用以修正以Gibson(1995)所建構之家長賦能概念模式所發展初始樣版,在賦予文化與行動之意涵之後,而發展出「探本溯源」、「否極生泰」、「念轉心悟」、「應手從心」、「優勢薈萃」與「轉危為安」六個賦能主題。 研究二在於藉由探討諮詢師在諮詢歷程中所運用之諮詢策略之整體組型與階段性運用方式,來瞭解諮詢師策略之介入對於求詢者賦能發展的可能影響,用以呈現賦能轉換的行動脈絡。研究者將採用相同的研究對象,且同時間蒐集諮詢師於諮詢歷程中逐字稿為分析資料,採量化內容分析來進行後續諮詢策略之分析。研究者制訂「場面架構」、「脈絡蒐集」、「資源提供」、「氛圍滋養」、「希望注入」、「情緒轉化」、「優勢再造」、「覺察深化」、「親職增能」、「復原建構」等十項諮詢策略,依此作為諮詢策略之編碼,並進行諮詢師之諮詢策略之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為:(1)諮詢架構乃以關係開啟,以強化困境與優勢之覺察為中介,經由認知轉換之內省機制,來促成求詢者之自主發展。(2)諮詢模式內涵乃以「覺察深化」與「親職增能」為核心,輔以「氛圍滋養」為正向環境促發因子。(3)賦能轉換乃以「探本溯源」與「否極生泰」為主軸,進而形成本質探索與苦樂轉換之動能。(4)賦能結果乃以關係滋養之延展性來建立親職幸福感,而以認知之轉換來促發親職之適性展現,進而得以孕育轉危為安的能力(5)關係的正向連結、陪伴意義的再現、自我價值的確認為賦能發展之轉換關鍵。本模式在文化之意涵則為:(1)母職角色之重要性與父職角色之關鍵性。(2)親子分位之適切性將助於親職價值之體認。(3)內省之深刻性將滋生一種真實的幸福感。(4)苦樂流轉之信念將能深化困境之正向意涵與強化改變之希望。 本研究於實務上之建議,就諮詢架構與執行方面而言:(1) 關係之滋養應做為正向心理取向諮詢模式之核心。(2)求詢者之優勢展現與強化應建立於對內省而發之真實感受。(3)困境感受之呈現與接納將有助於苦樂轉換,並強化其否極泰來之希望感。在諮詢關係與諮詢師角色方面,則為:(1)諮詢關係以平等尊重為內涵;(2)諮詢師做為一個滋養性之陪伴者、自主性之催化者與優勢展現之激勵者。(4)諮詢服務推展之必要性與諮詢專業訓練之重要性。在未來研究方面,將就諮詢模式運用之多元性、諮詢理論與研究主題之擴展性研究典範與觀點之豐富性三個部分提供相關建議。 本研究發展之模式乃具有情境運用之涵容性、促進子女成長之影響性、親職價值深化之效益與關係滋養內化之成效,將可做為後續諮詢實務推展與諮詢研究發展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交往初期深感理想伴侶意象與現實伴侶知覺間有差距的個體,如何調適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而保有目前滿意親密關係之調適歷程。本研究透過立意取樣,邀請到三位與伴侶初交往時年齡介於23到27歲的男女接受訪談,敘說其理想伴侶之形成,及調適理想與現實差異的愛情故事,並藉由整體-內容分析及部分-內容分析進行三位研究參與者的資料分析,再進行跨個案的綜合討論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的發現為: 一、理想伴侶意象形成的相關的因子包括:家庭經驗、自我意象、過去感情經驗,以及社會網絡與社會文化。 二、交往初期深感伴侶不符合理想的個體,其理想伴侶意象對親密關係的影響途徑包括:(一)在關係初期與關係衝突期,這兩種關係品質較低的時候現身,以及在有其他選擇對象且關係承諾低的時候現身;(二)現身時扮演篩選、評估、解釋、促發調適,及促發改變伴侶的角色;(三)現身時對關係的負向影響力在個體感受到不受伴侶重視時最強烈;(四)現身時會使個體在關係初期較難看到真實的伴侶,常會比較,因而負向情緒較多,易懷疑彼此適配性;而成功調適的個體則能聚焦當下,減少比較,負向情緒減少,關係認定提高。 三、成功調適的個體面對理想與現實差距所採取的因應策略包括:「採用正向與多角度觀點,增加欣賞與接納」、「自我觀察、反思與調整」、「增加理想的彈性」、「偶爾試圖改變伴侶,但不執著」、「妥善處理自身情緒」、「成熟地溝通」、「信任靈性的力量與緣分」及「修正理想伴侶意象」。 四、成功調適個體可能會經歷一些重要的轉捩點,包括:「信任伴侶對關係的投入」、「來自早期經驗的個人關係需求獲得滿足」、「切斷伴侶行為與過去負向關係經驗的連結」、「自我價值感在關係中穩定或提昇」、「時空距離問題暫減除,增加溝通與親密」及「生活巨變與重要他人的允諾與指派」。 五、在個體的調適歷程中,影響親密關係調適的內外在因子包括:個人調適因子、關係保護因子、社會網絡因子、社會文化因子,以及外在環境因子。 六、在個體的調適歷程中,親密關係也會對理想伴侶意象產生影響,從而形成一循環調適歷程。成功調適後的親密關係對理想伴侶意象的影響途徑包括:(一)根據伴侶的具備的優點,調整原有理想伴侶意象之內涵的重要性;(二)可能會將伴侶的優點加入理想伴侶意象中;(三)重新正向詮釋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身處伴侶與理想落差大的個體、親密關係工作者及相關研究者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同儕互助」夫妻成長團體對知覺有婚姻衝突且有主動改善意願的夫妻之改變經驗及其所知覺的團體療效因子。本研究「同儕互助」夫妻成長團體融合了轉化應用夫妻懇談會模式、華人本土婚姻家庭的文化意識以及家庭系統理論之重要概念,發展成為在地的夫妻成長團體方案。 本研究具體的研究問題為:1.參加本研究的夫妻在其重大婚姻衝突經驗為何?2.參加本研究的夫妻參與「同儕互助」夫妻成長團體後之改變經驗為何?3.參加本研究的夫妻對於「同儕互助」夫妻成長團體所知覺的療效因子為何? 本研究「同儕互助」夫妻成長團體進行方式是每週一次,每次2.5小時,合計共8週20小時。研究資料取自五對婚齡介於3.5年~22年間,年齡介於33~57歲之間的已婚夫妻,他們於團體開始前、第四次團體單元後和第八次團體單元結束後共接受三次訪談,分別為團體前訪、團體中訪和團體後訪,三次訪談都以夫妻分別接受半結構個別深度訪談之方式進行。本研究採用紮根理論分析和夫妻對偶分析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整理出五對研究參與夫妻的重大婚姻衝突經驗、參與團體後之改變經驗和其所知覺的團體療效因子。研究結果發現: 一、研究參與夫妻之重大婚姻衝突經驗 五對研究參與夫妻重大婚姻衝突經驗可統整為「夫妻溝通互動」、「夫妻情感關係」、 「夫妻與其原生家庭關係和其姻親相處」及「對下一代教養管教」等四大層面。 他們在「夫妻溝通互動層面」的婚姻衝突經驗可綜合歸納為「經常重複類似的衝突溝通互動模式」、「溝通協調衝突」、「情緒表達管理衝突」和「家庭主導協調衝突」等方面。在其「夫妻情感關係層面」上的衝突經驗包括了「夫妻關係冷淡疏離」和「對性關係不滿意」等。而在「與其原生家庭關係和其姻親相處層面」之婚姻衝突經驗內容共涵蓋「面對傳統家庭婚姻觀的衝突」、「和夫家姻親相處調適衝突」以及「和妻家姻親相處調適衝突」等方面。至於在「對下一代教養管教層面」的衝突上,則有「教養觀念作法衝突與親職知能不足」、「親職角色衝突衝擊夫妻情感關係」、「長輩涉入教養造成壓力衝突」、「工作-家庭平衡衝突」等方面。 而在其重大婚姻衝突經驗內容中頗具有本土婚姻現象特色者包括「以照顧對方家人取代性關係維繫夫妻情感」、「融入夫家磨合調適夫妻各有苦衷」、「奉養責任協調夫妻各有兩難衝突」、「傳宗接代責任應對壓力衝突」、「與夫家或妻家姻親衝突而破壞夫妻關係」、「子女教養管教壓力或衝突衝擊夫妻情感關係」以及「長輩過度干涉教養管教造成夫妻壓力衝突」等經驗。 二、研究參與夫妻參與團體後之改變經驗 研究參與夫妻在參與本研究團體後的改變經驗亦可統整為前述四大層面。而各層面下的改變經驗內涵相當豐富,依其屬性可再區分為覺察、態度感受、認知觀點及技巧行為等向度。 參與本團體後,以「夫妻溝通互動」層面來說,研究參與夫妻的改變經驗有「覺察重複的衝突溝通互動模式與適度修正」、「促進夫妻溝通協調」、「提升情緒表達管理」以及「協調家庭主導共識」等四方面。以「夫妻情感關係」層面來說,其改變經驗有「增進親密契合與欣賞感激之情感」和「增進性愛親密關係」兩方面。至於在「與其原生家庭關係和其姻親相處」層面中其改變經驗共包括「覺察傳統文化家庭婚姻價值觀影響與適度調整」、「增進和夫家關係相處的調適」以及「增進和妻家關係相處的調適」等三方面。而在「對下一代教養管教」層面則包括「提升教養知能與親職角色」、「增進親職角色連帶促進夫妻情感」、「適度協調長輩對教養的影響涉入」和「尋求工作-家庭平衡」等四方面。 這其中具本土文化意義之婚姻現象有:「更忍讓包容姻親以維繫關係和諧和保留情份」、「妻放下顧忌成見而更接納夫家相關重要家人」、「夫更加欣賞感激妻對夫家的付出」、「更覺察婆媳相處衝突困境中的人我關係互動」、「更愛屋及烏善待配偶其他姻親家人」、「持續覺察省思傳統的教養觀念方式」和「親職角色的共識合作連帶促進夫妻情感關係契合」等改變經驗內容。此外還有「對傳統家庭婚姻觀念規範束縛仍感到困惑或矛盾」、「妻對孝順奉養責任與生子壓力仍感矛盾而難以釋懷」、「暫時擱置婆媳共處互動難題」以及「妻無奈接受夫對待娘家家人的消極冷淡態度」等未能因參與本研究團體而獲得有效改善的衝突矛盾或困惑。這些婚姻經驗未來皆值得再進一步深入探討分析之。 三、研究參與夫妻知覺「同儕互助」夫妻成長團體的團體療效因子 研究參與夫妻對「同儕互助」夫妻成長團體所覺知的團體療效因子共可歸納為團體氣氛因素、團體成員間鏡映動力因素、夫妻團體介入策略因素、方案內容設計因素以及治療師因素等五類;其中共蘊含團體凝聚力、情緒宣洩、利他、替代學習、人際學習、相似性與普同感、相異性與多元性、社會比較與自我了解、希望感的注入、介入行動化與具體化、婚姻諮商技術之轉化應用、夫妻共識一體、針對問題解決的立即性與實用性、文化意識觀點的融入、資訊傳遞與知識教導、示範、認同模仿等17項療效因子。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進行討論,文末說明本研究限制,並根據研究發現,針對婚姻輔導實務工作和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焦慮性未定向之生涯個案接受精神分析取向治療之歷程。本研究採用現象學研究法作為資料蒐集與分析的依據,共有三位個案接受每周一次、總計二十次治療,研究資料來源為六十次全程錄音逐字稿。 本研究獲得三個主要的研究結果:(1)焦慮未定向成因和潛意識慾望與衝動有關,個案用頻繁轉換工作解決內心無法面對的衝突,症狀是人格各部份相互協商之下的妥協產物;(2)治療的目標主要為幫助個案從外在現實轉回精神現實,思考其行動解決了甚麼心理衝突。治療者運用此時此刻發生的移情素材,指出其阻抗與防衛機轉,並詮釋與聯結個案的工作問題和其他生活面向具有相同的象徵意義;(3)個案在治療中的變化與自我功能相關,精神官能症個案較能克服阻抗,建立正向的移情關係,並思考治療者的介入;而心智狀態傾向精神病或人我不分者,較困難修通負向移情,進展相對緩慢。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精神分析取向治療將生涯焦慮未定向視為臨床症狀,透過反覆移情詮釋與修通防衛阻抗,可協助個案思考未定向的心理意義,並覺察症狀的早年來源與潛意識衝突。本研究於文末說明研究的限制,並提出未來在研究方向與實務工作上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青少年心理議題一直受到重視,但除了生病後的治療外,也希望能以預防概念,運用高敏感度的青少年心理量表,檢測出高關懷之青少年,並建構以優勢導向之小團體諮商模式,注入心理疫苗優勢能力。 本研究除檢驗中文版青少年長處與困難(SDQ)自填量表,在臨床之預測力及篩檢高關懷青少年之切截點,另一目的為考驗優勢取向小團體諮商在高關懷國中女學生之介入效果。 第一階段研究參與者共273位,均為國中及高中學生,其中114位(男80位,女34位)來自醫院青年保健門診,159位(男87位,女72位)來自學校。以調查研究設計進行SDQ量表臨床預測力考驗,並以皮爾遜積差相關檢驗中文版青年長處與困難自填量表(SDQ)與台灣兒童青少年關係量表(TRICA)之相關,及以T檢定比較兩組在SDQ與TRICA間之差異。結果SDQ量表內部一致性係數( Cronbach’s α)為.505 ~.757,具有中度以上信度水準,兩組在SDQ表現差異除正向行為無差異外,其餘均達顯著差異;敏感度為74.5%、特異度為65.0%,陽性相似比為2.13倍;高關懷切截點定為SDQ困難總分≧20分。 SDQ與TRICA經相關分析,顯示除SDQ困難總分與正向師生及正向母子無顯著相關外,其餘困難量表與負向人際關係均達顯著正相關,與正向人際關係均為顯著負相關,SDQ與IAR之相關係數亦達顯著相關,SDQ困難總分及其他分量表與IAR總量表與分量表均成負相關。TRICA及IAR可輔助SDQ評估青少年在人際關係及復原力向度。 第二階段前測樣本為北市某國中七年級生,共236位(男105位、女131位),以SDQ高關懷切截點(≧20分)分為高關懷組34位(男16位、女18位)及非高關懷組202位(男89位、女113位)。高關懷女生經隨機分派為實驗組(7人)及控制組(8人),實驗組進入優勢取向小團體諮商介入方案,團體諮商每次50分鐘共八次,以SDQ、TRICA及青少年自我復原力量表(IAR)檢驗實驗介入後第4、8週及團體後一個月之變化,同時收集實驗組個別訪談資料、團體帶領者觀察記錄及團體帶領者與協同者之自評資料。以無母數統計曼-惠特尼U檢定(Mann–Whitney U Test)比較,兩組不管在第4、8及第12週在三個量表之比較均未達統計差異;實驗組以魏克森兩樣本檢定(Wilcoxon Matched-Pairs Signed-Rank Test)進行前測與三次後測比較,於追蹤測在IAR之希望與樂觀達統計差異(p<.05)。 依據以上二階段研究結果的結論是SDQ是一個具高敏感度適用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篩檢工具,而TRICA在檢驗青少年社會人際關係與SDQ間具有顯著相關,IAR在青少年自我復原力的檢測與SDQ間亦有高相關。優勢取向小團體諮商之效果性,研究結果僅支持部分研究假設,但在個別訪談質性資料中顯示成員凝聚力很快建立、溝通態度用語、同儕關係及部分人際關係均有一半以上成員改善,也建立正確理性認知及學習到具體方法。 依據研究結果之建議, SDQ量表對社區青少年心理健康篩檢具有高預測力值得未來研究運用,其次進一步對中文版父母版及教師版SDQ量表之信效度,例如以兒童為樣本,及增加檢驗多受試者信度之統計考驗力,最後繼續深入研究並推展優勢取向小團體諮商,讓兒童青少年在成長歷程中能面對困境、解決問題,從困境中學習到更多的優勢能力。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基督徒心理師的信仰對其諮商工作的影響,研究目的包括: (1)瞭解信仰與諮商經驗對基督徒心理師自身的影響(2)了解基督徒心理師的 信仰對諮商專業工作的影響(3)瞭解基督徒心理師的信仰和諮商間的衝突與整 合經驗(4)了解基督徒心理師在諮商中帶入信仰的相關倫理議題。本研究邀請 七位基督徒心理師,以半結構式訪談為資料蒐集方法,並以質性研究的紮根理論 方法歸納與分析訪談資料。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1)基督信仰與諮商經驗對心理師的影響:諮商 經驗主要影響了「心理」層面,信仰經驗影響的則是「心理」與「靈性」層面。 (2)基督信仰對基督徒心理師從事諮商工作的影響:基督信仰的影響是涵蓋整 個諮商工作的現象場,在心理師、個案與諮商專業中作用著,並能在困難時提供 支持,成為諮商師用來協助個案的資源。(3)衝突概念:基督徒心理師最常遇 到的衝突概念為「以神為主」V .S.「以人為主」的衝突,並在此之下面臨到捨己 或自主,絕對的信仰價值觀優先或諮商的尊重接納為主的掙扎。衝突、互補與統 整經驗:基督徒心理師在面對基督信仰與諮商專業衝突時,解決方式為他們受各 自的信仰與諮商經驗影響,所建構出來的個人化「整合模式」。(4)基督徒心理 師所面臨的專業倫理議題多為雙重關係與價值觀衝突經驗。 最後,研究者依據結果與討論,針對基督徒心理師和諮商實務工作者,以及 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未婚單身女性幸福感的來源及相關影響因素,期望藉由研究瞭解未婚單身女性幸福感來源之內涵以及負向事件發生幸福感受到削弱時,有助於提升幸福感的個人資源,藉此認識與瞭解未婚單身女性幸福感之樣貌與現況。本研究一共訪談十五位年齡介於35至50歲的未婚單身女性,並且選擇紮根理論分析方法進行資料的整理與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未婚單身女性幸福感來源包含九項核心主題:(1)工作事業的經營:工作環境或氣氛佳;個人與職業工作的適配性高;工作回饋(工作薪資與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工作中獲得自我提升與成長。(2)休閒生活的參與:個人興趣的投入、意義建構,藉此獲得正向情緒或抒發心情;提供社交動機的滿足,獲得人際互動或享受家庭生活;休閒活動帶來資訊、增進知識,拓展生活體驗;以及休閒獲得身心的休息、放鬆與自在,促進健康。(3)社會關係的互動:在關係的互動與交流中獲得支持與資源;內在愛與被愛的需求獲得滿足;關係中的助人行為,為他人付出獲得滿足以及社我概念。(4)學習或進修生活:知識、技能的學習收穫或能力的成長;個人心理層面的成長與收穫;學習環境或氣氛佳;學習從自身興趣出發,過程即帶來幸福;以及學習進修是邁向自我實現的歷程。(5)與自己的關係:獨處的自由與自在;自我省思與瞭解,接納真實的自己帶來幸福感以及自我照顧(6)單身狀態:單身自由度高,不受拘束;心力和經濟只要關注和照顧自己,壓力負擔輕;且生活社交圈較廣。(7)個人目標的追求;(8)健康需求以及(9)經濟因素。 有助於未婚單身女性減少負向事件對幸福感造成的削弱,而有效提升個人幸福感的相關影響因素包含:(1)心理調適;(2)社會支持與資源;(3)因應行為。 本研究針對上述研究結果進一步進行討論,最後根據研究過程與結果,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主旨是透過在生涯中追求真實自我的人,從他們的生涯開展故事瞭解其與真實自我接觸的經驗,實踐真實自我的方式與歷程,以及對此實踐歷程所建構的意義。資料來源是四位研究參與者之敘說,以敘事取向研究方法中的「整體—內容」和「整體—形式」模式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一、與真實自我接觸的經驗分成三部分。「接觸的開端」包括:內在呼喚,驅動熱情;從小嚮往,直覺喜愛;創造想像的世界。「接觸過程中」包括:玩樂創造,歷久趣味;情感深刻,融為一體;敏銳易感,感覺流暢;專注當下,忘我出神;思考單純,自我對話;關係和諧,契合本性;共鳴連結,樂趣加倍。「接觸後」的經驗則包括:內心踏實,深度滿足;安心安頓,禪定平靜;如回家般,接納自在;單純快樂,樂此不疲;舒緩受苦,心靈自由;感受生命,坦然面對;自我價值,提升肯定;心靈富足,精神飽滿;自我成就感,人生進入另一階段。 二、實踐真實自我的方式,分成「在生涯轉折處」及「整個生涯中」兩部分。前者包括:特質發揮,帶來力量;享受嘗試,不設目標;志同道合,相互激盪;角色楷模,啟發反思;嘗試行動,促發改變;掌握創造,生涯機會;他人引導,自我學習。後者包括:抗拒主流,回歸本質;降低經濟安全,增加選擇自由;位移之後,多元觀照;經營生活,全心投入。實踐真實自我的歷程整體而言是屬於「前進-後退-前進」的「喜劇-羅曼史」敘說形式。分為七個階段:從小接觸渴望;非所愛的學習,但自發尋找出口;非所愛的工作,但本質我的能量流動;關鍵事件的促發;留白以追求嚮往;勇於轉換的嘗試;不斷走向本質我。 三、對實踐真實自我歷程所建構的意義包括:藉由充滿勇氣的行動,使人生不會留下遺憾;跟著感覺走,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回應冥冥中力量的召喚,接納上天的安排;與他人及其他生命體,建立起深刻的連結;建構自身的主體性,如其所是地生活;一趟豐富精彩,令自己感動的旅程;享受嚮往的生活,踏實地活在當下;從小的渴望如今成為對社會群體的貢獻;解開對人生的疑惑,建構生命的意義。 文末針對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