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12.222

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摘 要 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Olympiad; ISO)是國際間為發掘與鼓勵中學階段優秀的科學人才,每年由組成會員國輪流舉辦之科學競賽活動。 本研究旨在針對1991~1996年間,代表我國參與「國際數學/化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參賽選手合計76人,追蹤他們現階段的發展;除了解參賽選手的現況之外,同時提出「我國科學奧林匹亞參賽選手追蹤研究架構」,探究影響科學專業發展的相關因素,進而提供國內培訓與資優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總計寄出問卷76份,回收39份,有效回收率為51%。研究者另行訪談了五名個案,針對他們各自的發展軌跡,補充量化資料無法深入議題的缺失。此外,研究者亦納入前一次追蹤研究的填答資料(見吳武典、陳昭地,1996,1997),以因素分析法找出可能的影響變項,再探討可能影響參賽選手專業成就發展之因素。研究結果發現: 1. 具備優異學術能力的參賽選手,大都能順利取得高級學位。 2. 大多數參賽選手對科學的興趣及學習的成就感在高中時達到頂峰。 3. 參賽選手選擇職業時,主要仍與大學或研究所就讀之科系有關。 4. 絕大多數的參賽手對現職感到滿意,亦對自己的學業與事業感到滿意。 5. 參賽選手在學術性產出方面,仍偏重於學術性論文。 6. 大多數的參賽選手認為「興趣」是取得專業成就最重要的因素。 7. 影響參賽選手專業成就的重要人物為大學或研究所的指導教授。 8. 在生涯發展上,參賽選手同樣需要他人的協助。 9. 專業成就的發展與人格特質有顯著的關聯。 10. 參賽經驗讓參賽選手對自己的能力有更清楚的認識。 11. 外在誘因的運用應更審慎,避免產生「過度辨證」的不良效應。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七項建議如下: 1. 鼓勵參賽選手多去探索不同的領域,找出真正感興趣之目標。 2.擴大奧林匹亞競賽之學校參與層面。 3.加強大學端對於參賽選手的輔導。 4.未來研究時樣本應增加。 5.專業發展成就指標應擴及非學術研究領域。 6.各單項競賽於年度選訓營開始時,即可同時進行對照研究,建立參賽選手基本資料 。 7.未來在研究中應再區別各類影響變項之正負向影響效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現階段台灣身心障礙國中學生主要是安置在融合教育環境與普通班同儕一起就學,然相較於普通班學生,身心障礙學生有較高的比例遭受同儕霸凌。故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融合教育中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霸凌現況、原因及輔導歷程,以作為未來防制霸凌輔導策略的參考。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透過與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導師、霸凌學生及較不排斥受凌者的普通班同儕等人訪談,輔以檔案文件及觀察,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以能瞭解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霸凌的現況及原因,並初擬防制霸凌輔導架構及內容。第二階段乃是在實務服務現場實施防制霸凌輔導策略,藉以透過實際執行輔導策略的歷程,修正擬定出更為具體可行之防制霸凌輔導架構及內容。 研究結果,主要可分從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霸凌的現況、原因及輔導歷程等三方面,加以說明。 一、 遭受霸凌的現況方面 1、 身心障礙受凌學生主要是遭受到肢體霸凌、言語霸凌及關係霸凌等傳統校園霸凌類型;且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在班上是不受歡迎的人,遭受到班上大多數普通班同儕霸凌。 2、 普通班同儕可依霸凌行為分為顯性霸凌學生及隱性霸凌學生。顯性霸凌學生人數較少、霸凌行為明顯,而隱性霸凌學生則佔全班人數眾多,不僅姑息霸凌行為亦有進行較為隱微霸凌行為(如孤立、排擠)。 二、 遭受霸凌的原因方面 1、 身心障礙學生部份: 身心障礙受凌學生本身學業相關表現不佳、舉止怪異、社交技巧差、干擾上課、未能遵守團體秩序等影響他人行為以致成為班上不受歡迎的人,激發同儕霸凌行為。 2、 導師部份 導師以「弱化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引發同情」的方式處理霸凌問題,可能會貶抑身心障礙受凌學生,使其與普通班同儕的勢力更顯得不均等;而導師有的會以言語責備等負向管教方式,可能成為同學仿效對待身心障礙受凌學生的方式。 3、 資源班部份 資源班所提供服務,無論是以影片賞析或學習單教導社交技巧或是學科加強內容的特教服務,皆未能直接改善身心障礙受凌學生遭受霸凌情形。 除了上述因素,當班上已形成一股冷漠姑息氣氛將身心障礙受凌學生視作圈外人時,普通班同學不想對受凌學生表示友善以免也遭受同儕排擠,讓身心障礙受凌學生在班上更顯得孤立。 三、 防制霸凌輔導架構及內容方面 防制霸凌輔導架構及內容方面,依導師、普通班同儕、霸凌學生及受凌學生等不同角色施以各種輔導策略。 1、 導師部份 透過與導師進行溝通對話以改善管教或是提升處理霸凌能力,並在受凌學生與普通班同儕發生衝突,持續提供導師諮詢,共同輔導以改善受凌學生的人際相處情形。 2、 普通班同儕部份 以班級輔導改正「負向制裁受凌學生」的霸凌行為轉為「正向幫助受凌學生」的友善行為。 3、 霸凌學生部份 以「幫助其與受凌學生和平共處」為輔導重點,並以讚美、銷過等作為霸凌學生持續改進行為的動力。 4、 受凌學生部份 在導師、班級同儕甚至是霸凌學生多方面已共同改善霸凌行為之下,受凌學生也逐漸改進自己的行為,然仍時而發生衝突,故持續提供受凌學生個別輔導以協助其能因應融合教育中各種人際衝突與困難。 最後分別依研究結果應用、未來相關研究及針對眾平國中等三方面提供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於了解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的現況,以及探討人格特質、社會支持對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之預測情形。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法,使用「人格特質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及「認知情意交織特質量表」為工具,以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為研究對象,採立意取樣方式,針對惜才育英計畫第一屆和第二屆學員共44人,進行調查。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積差相關、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全體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家庭經濟來源主要是母親和自己打工;普遍接受福利減免、親友支持和獎助學金;將來計劃從事的工作為公務人員類、學術/教育/輔導類、傳播藝術設計類及行銷/企劃/專案管理類,主要原因有主修相關科系、個人興趣、擁有相關專長以及個人特質符合。 二、不同家庭結構的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在人格特質達顯著差異,其中雙親組和單親組皆優於隔代教養組。 三、不同家庭結構的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在社會支持與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之差異未達顯著水準。 四、人格特質和社會支持能有效預測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之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解釋量達77.9%,各分向度中,人格特質的「嚴謹性」、「開放性」和社會支持的「工具性」、「訊息性」對於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具有良好預測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對教育應用以及後續研究的相關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建構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對資優行為之預測模式,並探究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對提升國小資優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創造性傾向與資優行為之成效。研究主要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係以709位就讀高雄市國小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學生為受試對象進行調查研究,第二階段則以187位國小資優生為受試對象進行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實驗研究。茲將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一、國小資優學生的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與資優行為的分布情形 (一)國小資優學生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全量表及6個分量表之表現均為正向,且以對主題或學科的熱情之特質表現最佳,以人道關懷與身心活力較弱。 (二)教師認為國小資優學生在資優行為具有正向之表現,其中以快速學習表現較佳,風趣幽默表現較弱。 (三)國小資優學生認為其在資優行為具有正向之表現,其中以快速學習的表現較佳,語文表達之表現較弱。 二、國小資優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對資優行為之預測模式 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能有效預測教師評定之資優行為,預測力為.05;亦可有效預測學生自評之資優行為,預測力為.60。 三、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提升國小資優學生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創造性傾向與資優行為之成效 (一)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能有效提升國小資優學生整體認知–情意交織特質與創造性傾向,且對兩者之效果相當。 (二)教師與學生均認為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能有效提升國小資優學生之整體資優行為表現。 (三)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之成效為先藉由提升學生之認知–情意交織特質,再進而提升其資優行為。 四、國小資優學生在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各單元的進步情形與滿意度 (一)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各單元能有效提升國小資優學生的樂觀、勇氣、對主題或學科的熱情、人道關懷、魅力與遠景等各項認知–情意交織特質。 (二)多數學生表示喜歡認知–情意交織特質介入方案之內容,亦表示認同各單元議題與保護地球之重要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於編製可供小一普通班教師篩檢學障學生的檢核表,考驗該工具的效度與信度,並分析小一學障學生學習問題的組型,以對小一學生的學習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研究正式樣本資料來自臺北市44所小學642名小一至小六學生,其中,包括384名普通生,67名疑似學障學生,191名確認學障學生。所運用的資料處理方法包括:Pearson積差相關、無母數統計H檢定法及事後比較、區別分析、點二系列相關、集群分析。本研究主要結果為: 一、「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信、效度考驗: 1. 本研究自編之「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共58題,包括有:注意力向度9題,知覺辨別向度10題,記憶力向度10題,組織思考向度10題,表達向度10題,動作協調向度9題。 2. 「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各向度得分與總分之間皆呈現顯著中度至高度相關,相關值為.63~.81。 3. 小一疑似學障學生和確認學障學生在「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的各向度得分和總分沒有顯著差異。而小一疑似學障學生和確認學障學生在「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的各向度得分和總分皆顯著大於一般學生。 4. 「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總分類正確率為75.4%,分類結果達到p<.01的標準。 5. 低年級和中年級組學障學生在「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的總分和各向度得分皆顯著高於高年級組學生。但低年級組和中年級組學障學生在「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總分和各向度分數沒有差異。 6. 小一學生在校國語期中考成績、數學期中考成績與「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各向度分數皆呈現顯著負相關。 7. 被教師評定為沒有學習問題的學生,在「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的總分與各向度得分皆顯著低於有輕微學習問題學生和有嚴重學習問題學生。被教師評定為有輕微學習問題的學生,在「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的總分與各向度得分也皆顯著低於有嚴重學習問題的學生。 8. 「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總分類正確率為72.8%,分類結果達到p<.01的標準。 9. 「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各向度得分總分類正確率以注意力向度分數最高,為88.9%,其餘依次是組織思考(85.7%)、知覺辨別(79.2%)、記憶力(85.2%)、表達(82.3%)、動作協調(79.0%),顯示分類正確性佳。 10. 「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整體的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4,各向度的內部一致性為.74~.88。普通班教師與資源班教師評量者信度為.38~.72。 二、小一學障學生學習問題組型分析結果:小一學障學生的學習問題組型包括有嚴重困難混合型、輕微困難混合型、記憶知動型、思考表達型四種。小一一般生學習問題組型分析結果:優異型、正常型和學習困難型三種。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運用「小一學生學習障礙檢核表」、學習障礙學生教育輔導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身為兩位跳級資優生的手足,我在本研究中採用自我敘說的方式,重新回顧自家的家庭經驗,包含自己、家人及彼此間交叉互動的生命故事。 本研究敘寫主要共分成四部份:一、同一個屋簷下:此部分先從整個「家」的發展歷程談起,再藉由回憶與蒐集相關資料,重新形塑與了解每一位家人,包含爺爺、父母、姊姊、我與兩位跳級資優生弟弟;二、一刀未剪的童年:主要透過整理手足成長照片、與家人的對話、生命經驗的追憶與傳述,呈現父母的教養、我的求學經歷及過去家庭的生活樣貌,使自己在敘事的同時,反思並重構生長於資優生家庭裡,「手足關係」與「親子關係」的重要意義;三、追憶小調青春:此部分猶如開啟一趟自我人生經驗的回溯之旅,敘說我在「資優」家庭中成長的獨特經驗與觀察;四、快攤一只時光卷軸:藉由回憶以及與弟弟們不斷地對話,我重新看待資優手足們學習與成長的歷程。 最後,本研究除了呈現我的資優家庭整體發展歷程,也傳達了家庭核心價值對於家庭發展、父母教養與資優手足成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亦可由一位資優生手足的視角,深入洞見資優生的手足關係與親子關係之獨特樣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拒學學生的拒學歷程及其影響因素,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之個案研究法,深入探究三名長期拒學學生,其拒學歷程,以及拒學過程中,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交互關係。資料蒐集為期約7個月,透過半結構訪談、觀察與文件分析等方式,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 三位研究參與者拒學發展歷程可分為「潛伏」、「前兆」、「初期拒學」、「慢性化/惡化」等四個階段,從「前兆」的出現到「慢性化/惡化」階段,家庭與學校不斷的提供調整、協助與輔導,以因應其拒學情形,並努力讓學生踏上返校之路。 二、 整個拒學歷程中,以「拒學」的發生為切分點,形成拒學前與拒學後,不同的生態互動與變化: (一) 拒學前,從資料分析中發現三位學生均有其能力及特質上的弱勢,家庭及學校是否能覺察並因應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此時家庭與學校均能維持正常運作功能,並均與個體有直接聯結。 (二) 拒學後,個體受「不上學產生的罪惡感」、「沈迷事物」以及「作息不正常」纏繞,躲在家中不再上學,家庭成為唯一直接協助個體的資源,學校與其他資源必須與家庭共同合作,同時幫助與增能家庭,才能使個體步上復學之路。 最後,本研究基於研究發現、討論與限制,對未來研究以及實務工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在不同形式作業下的新詞學習歷程表現,以及新詞學習表現和不同層次的音韻處理能力之間的關連性,進而推論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在新詞學習困難的來源。同時,基於詞彙能力對整體語言發展的重要性,也探討詞彙能力、新詞學習和相關音韻處理能力對於學前兒童語言理解表現的整體預測力。 研究對象為41名學前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及37名生理年齡對照組的一般兒童。所有受試者皆接受標準化智力測驗、語言相關測驗以及自編的新詞學習作業,包含了「快速配對」和「新詞命名學習」兩種。在音韻處理能力上,則納入「音韻工作記憶」和「語音知覺」兩個層次。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包括: 一、學前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在快速配對的表現與一般兒童沒有差異,但在需要建立穩定音韻表徵的新詞命名學習作業形式上的表現較差,且隨著測試次數增加和一般兒童的差異越大。 二、學前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的音韻工作記憶(包括非詞複誦和數字廣度作業)較一般對照組差,但在視覺空間工作記憶上的表現則與一般對照組相當。在語音知覺能力上,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不論是在音段層次的塞音區辨,或是超音段的聲調區辨敏感度都較一般兒童差。 三、在控制年齡、智力與構音能力的影響之後,音韻處理能力和新詞命名學習的表現相關,但與快速配對的表現之間則沒有關連性。迴歸分析的結果顯示,兒童的非詞複誦能力和聲調區辨敏感度皆對於新詞命名學習有直接的影響,但僅有非詞複誦能力對於口語詞彙理解(PPVT)有獨立的變異解釋量。 四、最後,本研究的結果發現除了年齡、非語文智力之外,在對於學前兒童的整體語言理解能力的預測上,口語詞彙理解能力、新詞命名學習、非詞複誦正確率和聲調區辨敏感度皆有獨立的變異解釋力。 總結而言,本研究發現學前特定型語言障礙兒童的新詞學習困難發生在音韻表徵的建立過程,研究結果也支持其困難來源為音韻處理能力上的缺陷。除了既有的口語詞彙理解能力之外,在加入新詞學習與相關音韻處理能力後,可提昇對於學前兒童的整體語言理解能力的預測力,顯示詞彙與相關的音韻處理能力在學前階段對於語言理解發展的重要性。最後,依照本研究的結果提出對於詞彙教學與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探究具有多夢和心靈敏感特質的資優生,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夢境;透過他們的敘說,展現的心靈洞察為何。研究參與者為八位臺北市國小一般智能資優資源班的學生,研究工具以半結構式訪談法為主,訪談架構結合了Hill夢工作模式和前導性研究的結果,希冀在具備理論文獻及試探研究的立基下,深入探問研究參與者的夢境經驗。本研究採紮根理論進行資料分析,邀請三位協同編碼者共同進行編碼,達成共識始撰寫論述。再邀請三位同儕好友進行同儕評鑑,並反覆交予研究參與者審核論述與詮釋,以符合研究效度與倫理。 研究結果發現以下幾點:   一、資優生透過聊一個印象深刻的夢,展現出心靈議題的發現與洞察。讓     夢不只是夢,也是心靈探索的媒介。   二、資優生於幼稚園時期即展現覺察及思索心靈議題的能力,其中亦發現     父母在資優生早期的心靈探索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三、透過聊夢,可以反映出資優生的自我特質、日常生活、需求渴望、關     注的心靈議題及與人際的互動等個人資訊。   四、夢對資優生來說有六項功能,包含協助其了解自我、發揮想像、宣洩     情緒、滿足需求、娛樂以及複習生活等,對資優生的身心靈成長,有    重要的意義。   整體而言,與資優生聊夢,可以反映資優生的自我,也能帶給資優生與他人心靈上的交流。透過本研究提出建議,讓教育現場與未來研究都能增加對資優生探索自我的關注,並重視資優生的心靈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年中國象棋棋手在學棋的歷程中,除了棋藝增長之外,棋局中的世界是否影響青少年棋手在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包括在心態(積極性、客觀性等)與想法(對事物的看法、觀察力、思考角度等)上的改變,並透過訪談重要他人,包括棋手本身、棋師、家人及其他主要支持者如棋友、同儕等。透過紮根研究的方式,逐步建立概念、範躊,蒐集資料、分析資料,再藉由分析所得結果適時修改訪談大綱,接著再去訪談其他受訪者,蒐集更多的資料,然後再分析,不斷循環這個過程,直到資料達到飽和為止,以此建立理論架構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一、學棋有助能力成長 透過訪談,從棋手本身、母親以及棋院教師的觀察中,發現到棋手學習中國象棋後,在能力上有所成長,在待人處事與人際關係上也有改變。 二、升學管道不足與缺乏職業制度 國內目前雖然有部分學校,將棋藝類的表現列入加分項目,但畢竟為數不多,且非各地區均有;而國內亦沒有建立起職業制度,提供棋手一個專心鑽研棋藝的環境。因此歷年來有些棋手在學生時期有著極佳的表現,卻必須與現實妥協而放棄下棋。 三、缺乏學棋管道 由研究者與象棋老師之經驗以及研究參與者之情形,目前學習中國象棋的幾個管道分別是家中長輩教導、學校社團活動、棋院學習、網路對奕、觀看他人對奕以及棋譜自修等方式。這些方式並非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到一種或以上的經驗,特別是學生在進入學校生活後,受到同儕的影響,更不容易堅持興趣去認真學習,除非同儕亦對中國象棋有興趣,才有可能共同參與學習,但亦受到外在環境限制,不穩定性相當高。 四、學校環境缺乏對奕對象。 雖然在國小教室中很容易看到象棋的擺設,但學生未必會願意去使用,部分班級則是班規中自訂不能在教室中放置象棋,下課不能玩象棋,因此已經形成一個較為小眾的活動。在這樣的情形下,要在班上找到一個對象棋真的有興趣且願意共同鑽研的對手是相當不容易的。 五、家庭支持有助於棋手發展棋藝。 研究參與者有幸生長在一個願意尊重並支持他的選擇的家庭中,也因此而有父親的啟蒙,有機會接觸到棋院的老師,有機會參加國手選拔,有機會考慮是否要繼續學棋。家庭是一切學習的起點,能否找出孩子的天賦,能否正向看待孩子的興趣,能否支持包容孩子往興趣的發展,能否提供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環境。這些態度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能讓他們減少與家人的溝通,免除家人的疑慮,全心發展他們的天賦。 最後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結果,歸納出相關建議事項,建議政府教育單位與學校,能實際重視特殊才能學生的需求,以及建議家長以更多元的角度欣賞孩子,給予家庭支持,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