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86.164

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電子期刊已成為大專院校內,師生所共同倚賴的學術資源,然而期刊的漲幅問題,卻沒有多大的改變,以往各國圖書館界在面對西文期刊的漲幅與圖書館本身經費緊縮的問題時,長久以來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Sisyphus)所面對的情況,他快將把巨石推到山頂時,巨石又滾下來,他只得重新再推,永無終止。 進入21世紀之後,期刊電子化時代的來臨,出版社紛紛將旗下的紙本期刊電子化,部分期刊甚至只出電子版(E-only),如The Berkeley Electronic Press只出版電子期刊,不提供紙本,與此同時,部分圖書館也開始改變其訂購模式,將所訂購的紙本期刊改訂為電子版,但是後續對圖書館衍生的典藏問題、服務模式的不同,都必須有配套的方案。 針對此紙本轉訂電子版的訂購模式改變可能照成的影響,本研究以台師大為樣本,選擇有訂購Elsevier出版社期刊的21個系所進行訪談,以了解各系所對紙本期刊改訂電子版的訂購模式改變,有何看法,並在文獻探討中,探討國內外大學的實際案例與國外的研究,並列舉可節省的成本,期望研究成果能供國內大專院校圖書館參考。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1.紙本期刊與電子期刊的定價差額不大,2.西文期刊出版社的紙本與電子訂價模式差異頗大,3.出版社透過第三方提供電子期刊的永久典藏,4.西文期刊出版社的併購風潮盛行,刊價不易有所變動,5.訂購模式改變之後,可以節省部分成本,但仍須增加支出,6.圖書館可採取主動式的服務,7.圖書館可以提供期刊目次資料的整理,8.圖書館須提供經費分配方面的配套措施,9.訂購模式改變後,系所期刊經費希望由學校統籌配置的比率不低,10.訂購模式改變之後,系所主任對無紙本館藏的接受程度不高,11.電子資源的使用率將改變系所改訂電子版的意願。 針對研究的結果,有以下的研究建議:1.針對校內師生進行問卷調查,2.提出完整的配套方案,尋求更多系所的支持,3.建議還可以訪談各系所的圖書委員,以做較完整的了解,4.建議能以台師大開始,建立訂購模式改變後的各項相關數據變化與成本分析,以俾他館參考,5.由於政府資訊公開法已於民國94年12月28日公布實施,其條文第7條並規定如文教機構之預算及決算書、支付或接受之補助,除依第十八條規定限制公開或不予提供者外,應主動公開,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並在中華民國設籍之國民及其所設立之本國法人、團體,亦可向政府機關申請提供政府資訊者,因此將來的研究者,若研究對象為國立之大專院校,應可依照條文之規定,索取相關的資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取向,透過東南亞新移民家庭第二代子女的敘說,探討跨國婚姻家庭親子互動情形及第二代子女自我概念之現況。本研究以台北縣國中階段青少年主要研究對象,基於考?樣本的代表性、經濟性與方便性,取樣方法採?意取樣方式進?,選取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學生為訪談對象,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親子互動時間受父母長時間工作影響,親子互動時間不多,而父母親所持的管教方式與態度影響親子互動的親密與疏離,部分父母親的親職效能有待加強。 二、家中以飲食為最常出現的多元文化交流,第二代子女對於多元飲食口味的接受度極高。而與母親原生家庭的聯繫會影響第二代子女族群身份的認同,像是語言的學習與接受度即會受到影響。有關不同語言的學習,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子女學習不同語言的意願與想法,惟因生活中使用機會少,因此影響青少年子女的學習意願,而跨國婚姻家庭中語言的多元文化交流並不多。 三、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主張、家庭功能及價值觀等,將會影響自我概念形成。跨國婚姻家庭第二代子女學業表現與人際互動優劣皆有。若在家乏人照顧,學業表現不是很理想,易對自己行為表現沒有自信心,或以負面詞語進行自我陳述,顯現對自我概念與自我肯定的不足。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作為相關教育輔導工作人員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一、 鑑於跨國婚姻家庭第二代子女就學人數的逐年增加,對於學校環境中的教師及學生,宜提供適切的輔導措施,使其能以健康的心態,接納並協助學子能夠在多元包容的環境中順利成長。 二、 對於跨國婚姻之新女性移民宜提供各項社會融入的資源與親子教養的協助,使其及早適應新環境,並使其子女在學習及成長過程更為順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高中圖書館的設立,以服務教職員生為主要對象,並支援教師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歷程,提供學習資源。在服務的地點、形式與內容上,因應大環境的變遷,思考未來之發展性,配合變動中的教學活動需求,應以合時宜、切實際的步調作前瞻性規劃。為拓展圖書館資訊資源的利用與各項服務,高中圖書館的經營策略,應具特殊性、靈活性、實用性等思考向度,突顯e化時代高中圖書館的角色與功能。 本論文以高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目的為:(1) 瞭解高中圖書館推廣服務方案「圖書館出走」活動的現況;(2) 探討高中生對「圖書館出走」活動之滿意情形;(3) 瞭解高中生獲知「圖書館出走」活動訊息之主要管道情形;(4) 比較不同背景高中生對「圖書館出走」活動之滿意度的差異情形。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高中圖書館推廣服務方案的參考。 研究結果發現:(1) 高中生對「圖書館出走」活動之人員服務、閱覽服務、參與經驗的態度是滿意的。(2) 高中生獲知高中圖書館「圖書館出走」活動訊息的主要管道以經由圖書股長者最多,其次為經由同學、圖書館員、宣傳海報/宣傳單。(3)不同性別、不同類組之高中生對「圖書館出走」活動之人員服務、閱覽服務、參與經驗之滿意度無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顯示:高中圖書館辦理推廣服務方案應突破實體空間的限制,配合師生需求,主動將教學資源配送至校園各角落,進而提供個人化資訊服務,促進師生參與,對高中生的校園生活注入另一種氛圍。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1) 在實施推廣服務方案之前,應調查分析使用者的需求。(2) 提高使用者對推廣服務方案的參與動機。(3) 定期且持續進行推廣服務評估與發展推廣服務方案特色。(4) 設計多元化、活潑化、動態化及個人化的推廣服務方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在探討我國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與行為之關係,與目前學習的現況。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作為相關單位推動工作的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我國25縣市地方政府公務人員為研究母群體(133,428人),依各縣市人數比例分層隨機抽樣供寄發740份問卷,回收取得有效樣本433份,扣除填答不全之廢卷4份。 歸納本研究之結果,主要有以下結論與發現: ㄧ、目前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多數配合服務機關要求下被動學習(50.8%),學習地點多數在服務機關(56.4%),每次約2小時以內(93.2%)。 二、目前地方政府公務人員以「地方行政研習e學中心」、「e等公務員學習網」、「文官e學苑」為主要學習網站。 三、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上呈現正面認同。 四、課程內容的選擇以「法制類」與「專題類」為主,課程選擇與其工作息息相關,有助於增進其工作知能。 五、數位學習時受干擾的情形嚴重(86.0%),影響學習的品質,在學習時同時處理公務成為普遍現象。 六、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與行為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七、地方政府公務人員參與數位學習態度對其數位學習行為具有顯著預測力。 依據以上結論與發現,本研究建議事項如下: ㄧ、主管部門應鬆綁參與數位學習的規範,如無須強制規定研習時數。 二、健全數位學習制度的規劃,以鼓勵取代強迫、以實質獎賞增進學習。 三、建立整合與資源分享的機制,以擴大數位學習範略。 四、加強軟硬體環境的建置,減少因網路頻寬的限制而產生的學習障礙。 五、規劃學習專區、專屬學習時段,以減少干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旨在於探討臺北市托兒所主題教學認知與實踐歷程。以質性研究取向,立意取樣選取臺北市托兒所教保人員八名,進行深度訪談;再以相關文獻及文件分析進行三角交叉驗證,最後以紮根理論,進行歸納分析。所得研究結論如下: 一、教保人員在於主題教學認知之深化方面,對於主題教學內涵理解不足與容易將主題與單元教學混同。 二、教保人員對於主題教學實踐之積極性方面,對於主題教學虛擬情境之陳設不足;設計主題課程內涵之跨領域未完整;且課程安排之彈性不夠;再則在教學技術之活化需加強;另社區資源之運用亦較少。 三、教保人員知能學習管道之多元性應提升。 四、教保人員對於教學過程的認知和反思是不足的。 本研究最後,根據所得結論針對幼教工作人員、園所、相關政府單位以及教材編輯廠提出建議,亦針對研究限制與方法、對象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字:教保人員、主題教學、實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論 文 摘 要 研究者從體認佛教音樂對世人身心靈的安定與淨化力量,進一步探討臺灣佛教音樂創作的社會背景,及近代佛教音樂創作的興起與發展脈絡,期望藉由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做中學及學中做的學習歷程,瞭解佛教音樂的生命美學與生命轉化的內涵。本研究欲達成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參與佛教音樂創作過程的學習經驗與體悟。 二、瞭解參與佛教音樂創作學習之影響因素。 三、瞭解參與佛教音樂創作前後的轉變及對生命的啟發。 四、瞭解參與佛教音樂創作後所發現的生命美學。 本論文採用敘事研究法與個案研究法之融合,以個體為單位,共選擇了四位佛教信仰者做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對於個案特性的描述,是從音樂創作行為為類型的研究個體。又研究策略包含深度訪談、情境觀察及音樂鑑賞等。本研究運用敘事研究及個案研究的考量因素有二:其一,生命轉化是一種人性化的生命故事研究議題。其二,個案研究的最終目的在於受訪者真正能提供具有研究價值的訊息。由於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的學習是在自然情境中發展,除了深度訪談外,學員在不同學習情境中的行為、語言及互動是很重要的實地情境觀察資料來源。又本研究的佛教音樂創作作品,必須透由鑑賞做出品質的評論,來瞭解其優劣的檢測,故音樂鑑賞也是研究方法之一。 本研究發現<實踐力>是活用知識而變成有智慧的行動,可以促成人類生命轉識成智的因素;又人的<意志力>是可以持續長久於定心境界,是自我超越動力的來源;覺性智慧就是體悟在每一個當下存在的意義,是開啟生命意義之鑰;而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所積極追求的是<空美>生命美學意境。 又生命意義實踐有其時間先後順序,並且每個階段性的目標不同,一旦開始後就會持續下去… 。又人生選擇佛教音樂創作經驗的詮釋,端看個體是否會提出「積極面」問題。對於佛教音樂教學之倡導,是有助於心靈體驗與意義實踐。又佛教教義美、文學美、音樂美是有同工異曲的生命美學,可以齊致謳歌。從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的生命體驗中,感知佛教音樂<空美>、<有美>之生命意境,重建對於生命美學的認識。 本研究的貢獻:對於中國歷代佛教音樂發展的型態與觀念更加清晰。為了再深入探討與發展,必須重建佛教與佛教音樂發展之相關理論概念。又本研究中瞭解佛教音樂創作也是延續文化發展的方法之一,能有效提供佛教音樂生命美學意境之學習,與體驗生命意義之實踐,故建立佛教音樂學術體系之研究,是未來待突破之處。 本研究對於學術的建議:將佛教音樂創作納入教育課程,培養更多創作專業人才。又為達多元與普遍發展,建置佛教音樂創作比賽平臺,將比賽優質作品製作為佛教音樂藝術文本與有聲教材,並推行佛教音樂合唱比賽,提供教育傳承與文化保存。關於後續研究方法,建議以各種不同團體背景之佛教音樂創作學習者為研究對象,或許又有新的發現,仍值得再深入探討與研究。 關鍵字:佛教音樂創作、生命轉化、生命意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將戲劇融入教學的動機,會選擇何種領域融入戲劇教學,並探究教師運用戲劇融入教學之策略、程序與評量,教師的戲劇教學相關背景對戲劇融入教學的影響?希望透過教師對戲劇融入教學的經驗,提供有志於將戲劇融入教學之教師設計課程的參考,以活化教學,提升教學成效。研究者以四位非戲劇相關科系畢業,曾經將戲劇融入教學之國小現職女性教師為訪談對象,進行半結構式之深度訪談,再將訪談資料輔以文件資料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國小教師的戲劇相關背景影響其戲劇融入教學 二、國小教師將戲劇融入人文領域教學多於自然科學 三、教師運用戲劇融入教學具多重動機 四、劇劇融入教學之類型以「角色扮演」為主 五、戲劇融入教學之議題從學生日常生活切入 六、以教師引導與提問教學為主的戲劇融入教學 七、戲劇融入教學之評量兼具教學目標及生活實踐 八、戲劇教學-從「做」中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採用文獻分析及自編「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問卷」為研究工具,調查 臺北縣9大區、39校、390 位教師,經統計各變項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及百分比,並採用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多變項變異數分析與單變項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多重比較法、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據以分析資料: 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一、臺北縣趣學網受到臺北縣國小教師使用者普遍的肯定。 二、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平台之需求,偏遠地區更明顯高於其他地區教師。 三、教師運用社區資源及網路平台具有顯著相關。 四、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性別、服務年資、學歷、職務及學校規模、班級人數、地區、任教年級、領域之不同對於運用社區資源的途徑、事物、場地需求有影響。 五、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性別、服務年資、學歷、職務及學校規模、班級人數、地區、任教年級、領域之不同對於運用社區資源的領域需求有影響。 六、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服務年資、職務及學校規模、班級人數、地區、領域之不同對於運用社區資源情形有影響,而社區資源平台能減緩目前教學運用上的劣勢。 七、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因其服務年資、教育程度及學校規模、班級人數之不同對於運用社區資源平台需求有影響。 八、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於運用臺北縣趣學網之認知與運用後之滿意呈現正相關。 本研究的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強化臺北縣趣學網行銷策略,推展資源多元共享之理念與教學運用。 (二)積極增修平台課程教材內容,符應師生學習需求提升資源運用成效。 (三)照顧偏遠地區深化特色學校,建立臺北縣偏遠學校生存及發展重心。 (四)規劃配套學習的優惠行程誘發學校教師安排實踐體驗課程 (五)強化平台服務並加入RSS及mail功能以提升使用者運用 (六)平台資源搜尋可採用議題式及教學領域知識管理檢索符應使用者需求 二、對學校單位的建議 (一)協助支援教師進行社區資源教學,降低實施層面困境與安全壓力隱憂。 (二)提升校園硬體設備並規劃善用資源分配,活絡平台運用提昇教學效能。 (三)溝通學區家長教學專業信賴認知,鼓勵親師合作對話以增進體驗學習。 (四)建立學校領域教師專業社群,促成各領域間專業分享與精進成長對話。 三、對教師的建議 (一)善用社區資源平台,豐富教學素材及內容,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效能。 (二)整合領域學習指標,善用資源體驗及學習,深化教學與學生學習成效。 (三)運用科技媒體設備,活絡教學方法及環境,改善學生學習的互動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係以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學習型態及其學習成效之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者的學習型態傾向,並進一步探討學習型態及其學習成效之間的關係,以作為政府規劃外籍配偶成人教育,教育單位課程規劃及教學活動之參考。 為達到上述之目的,首先經由文獻探討,瞭解外籍配偶學習者的學習特性,探討有關成人學習型態和學習成效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並探究我國外籍配偶在臺學習中文之現況,以作為本研究設計之參考;其次,參考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工具,發展出適合本研究對象之研究工具「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學習型態調查問卷」,進而對參與臺北縣國小補校課程活動的外籍配偶學習者進行實證調查。調查結果回收有效問卷共308份,再經次數分配、百分比、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分析,據此進行結果討論,獲得下列之結論: 一、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之原生國籍以越南籍人數最多,其次為印尼籍,年齡大多在30歲以下,母國教育程度在初中階段,來臺時間多為七年以上,通常在家而沒有外出工作。 二、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在學習型態各層面的偏好程度依序為:「參與學習型」、「合作學習型」、「獨立學習型」、「依賴學習型」及「競爭學習型」。 三、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的學習型態在不同年齡、原生國籍、母國教育程度和就業狀況之背景下,有顯著差異存在。 四、臺北縣外籍配偶的學習成效在不同年齡、原生國籍和母國教育程度之背景下,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臺北縣國小補校外籍配偶的學習型態與其學習成效有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小教師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的實際情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的台北縣國小教師在其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差異情形及探討教師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間的關係,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小學教師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根據文獻理論基礎編製問卷,研究以台北縣國小教師為對象分層隨機抽樣,共發出866份,實得有效問卷為770份,有效樣本回收率為88.9%。將所得的資料經統計方法分析,歸納所得結果獲得以下六項重要結論: 一、國民小學教師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之現況皆達中上水準表現。 二、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整體受教育程度、服務年資及婚姻狀況影響而有所差異;在性別、現任職務、學校規模無明顯影響。 三、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整體受性別、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婚姻狀況影響有所差異;在教育程度、學校規模方面無明顯影響 四、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整體受性別、服務年資、婚姻狀況影響而有所差異;在教育程度、擔任職務、學校規模方面則無明顯影響。 五、台北縣國小教師自我導向學習準備度與教學效能呈顯著正相關(r=.666) 六、台北縣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呈顯著正相關(r=.853) 根據以上的結論,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規劃教學所需之相關進修活動,建立教師專業成長護照與認證 二、對學校行政之建議 聘請資深教師擔任資淺教師之輔導教師並建立職務輪調機制 三、對教師之建議 鼓勵教師邁向婚姻幸福之路,提高教師教學效能及專業成長能力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分別就研究對象、研究變項及研究工具上提出對未來研究者研究之建議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