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61.16

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黃蝶(Eurema hecabe hecabe Linnaeus)廣泛分布於亞洲及澳洲等地,在台灣則為中低海拔常見蝶種。在台灣地區之幼蟲寄主植物依文獻之記錄包含三科20種,但利用範圍侷限。一科中僅有特定的屬種能被利用,而且食用某特定寄主的幼蟲常常不能接受其他幼蟲利用的寄主。 日人研究日本地區黃蝶依其緣毛形態分為黃色型及褐色型,此二型以不同的豆科植物為食,季節形態、季節適應、產卵偏好皆有差異,且雌蝶具有篩選同型雄蝶的能力,顯示分布於日本的黃蝶已有種分化跡象。台灣的黃蝶亦有黃色型及褐色型分布,但目前尚未有類似分析測試,不知是否有類似的分化現象。本研究以鼠李科桶鉤藤、大戟科紅仔珠、豆科蘇木亞科黃槐、蝶形花亞科田菁等不同科或不同亞科植物作為寄主植物,依幼蟲食性不同,將黃蝶分別稱為田菁型、黃槐型、紅仔珠型、桶鉤藤型等四型,測試各型黃蝶是否有形態差異、食性分化、產卵偏好,進而推論種分化是否已存在於目前被視為只有單一生物種的黃蝶中。 將黃蝶依幼生期體型、前翅長及生長速度分別經HSD分群,黃槐型與田菁型為同一群,桶鉤藤型與紅仔珠型為同一群。若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歸群,結果為田菁型與黃槐型為同一群,桶鉤藤型與紅仔珠型同一群。若以成蝶形態差異比較,田菁型與黃槐型為同一群,桶鉤藤型與紅仔珠型為獨立二群。 寄主植物交換測試結果顯示,田菁型與黃槐型為同一群,桶鉤藤型與紅仔珠型為獨立兩群,且桶鉤藤型及紅仔珠型可能分別由田菁黃槐型演化而來。 產卵行為測試結果發現:無論以黃槐或田菁為寄主植物的雌蝶,產卵時均較偏好田菁,黃槐次之,雌蝶拒絕於桶鉤藤、紅仔珠產卵。桶鉤藤型雌蝶大多產在桶鉤藤植株,少數個體會產少量卵於黃槐,田菁及紅仔珠則被拒絕。此結果說明黃槐型與田菁型為同類群,桶鉤藤型獨立為一類群與黃槐型有關,紅仔珠型獨立為一類群。 綜合形態、發育、寄主植物交換測試及產卵偏好測試結果得知,分布於台灣的黃蝶有食性分化,田菁型與黃槐型為同型,紅仔珠型、桶鉤藤型則分別為不同群,且可能分別自食性為豆科的祖先演化而來。 黃蝶尚有許多寄主植物未作測試,是否有其他型存在,有待進一步測試。另外,這些型的親緣關係尚未明瞭,本研究可提供親緣關係分析的基礎,並在親緣關係釐清之後,供作黃蝶食性進化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乳酸菌除了存在於人體內的正常菌叢中外,在今日人類的生活中也幾乎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改善乳糖不耐症、增強免疫力、營養補給等益處。然而,最常被應用做發酵食品的Streptococcus屬之乳酸菌為S. thermophilus,此菌被研究得也最多,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Streptococcus屬的另一種產乳酸菌:S. lactis的生理特性。 本實驗的目的是從市面販售,用以家庭自製優格常用之乾燥菌粉--「纖綠菌寶寶」中分離出格蘭氏陽性的成串球菌後,以生化檢驗法加以鑑定種類,並對其生理特性加以探討。探討的生理特性主要為S. lactis在一般之Yeast Glucose Lemco broth中、改變培養液之滲透壓後,在37℃下的生長情形;另外針對該菌的耐酸、耐膽鹽及對抗生素之敏感特性作試驗,並定量其產生的維生素B12及維生素B6。 在一般之Yeast Glucose Lemco broth中,自培養後4小時起,生長速度增快,12小時之後,就達到靜止期(stationary phase),故可在12~14小時之內就培養足夠的菌數。而改變NaCl濃度後,在濃度低於7.5%的培養液中都可生長,但在8.5%以上的濃度時就無法存活。 S. lactis對pH 3.0的酸性環境有耐受性,約可存活2-3小時;但對膽鹽則完全無耐受性。S. lactis對抗生素中的Penicillin G、Gentamicin、Erythromycin及Streptomycin具有抗藥性,而對Ampicillin和Chloramphenicol則無。 至於產生維生素的情形,以微生物檢驗法定量的結果:每mL的S. lactis 菌液可產生 0.1994 ng 的維生素B12,亦可產生 3.8374 ng 的維生素B6。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地區選取3種不同植被環境,設立30個1平方公尺的樣區,其中20個樣區位於鹿角坑生態保護區闊葉林植被;5個樣區位於小油坑附近之芒草植被;另5個樣區位於包籜箭竹林植被。自民國89年10月至90年8月止,每2個月實施採集表層土壤樣品一次。分離出網柱細胞黏菌純培養菌株,並經鑑定後共得1科2屬6種,分別為布列菲氏網柱細胞黏菌(Dictyostelium brefeldianum Hagiwara)、纖細網柱細胞黏菌(D. delicatum Hagiwara)、紫色網柱細胞黏菌(D. pupureum Olive)、根足網柱細胞黏菌(D. rhizopodium Raper et Fennel)、透明輪生細胞黏菌(Polysphondylium pallidum Olive)和紫色輪生細胞黏菌(P. violaceum Brefeld)。其中鹿角坑闊葉林植被分離出上述6個菌種,在3種植被樣區中佔最多數,並且以8月份各菌種之出現頻率最高。網柱細胞黏菌在本地區出現頻率一般隨季節變換而有差異,夏季出現頻率較高,冬季出現頻率較低。土壤樣品之酸鹼值亦影響網柱細胞黏菌在本地區之分布,其中包籜箭竹植被之土壤樣品pH值最低為3.8,該植被區之菌種出現頻率最低。透明輪生細胞黏菌普遍存在於3種植被樣區中,出現頻率隨季節之變化小,為本地區最廣泛分布之種類。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為調查桃園縣石門山之維管束植物資源並應用在戶外 鄉土環境教學活動上,設計戶外教學的實例,以供教師實施戶外教學活動 的參考,並根據筆者的活動設計理念,建構活動設計的模式圖,可供教師 參考以增進課程設計的能力,並配合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幫助學校本位 課程的發展。 桃園縣石門山之維管束植物經調查後共有83科228種。植被類型主 要為常綠闊葉林及人造相思樹林,優勢物種為桑科植物的水同木、蕁麻科 植物的長梗紫麻及闊葉樓梯草、樟科的紅楠、筆筒樹等。本研究另外調查 六條步道兩旁沿線主要植物的分佈,及記錄一年當中各月份可觀察到的植 物開花結果之物候狀況。以上資源調查結果可供相關研究及戶外教學活動 設計者選擇教材資源的參考。 本研究之戶外鄉土環境教學活動經正式實施後,利用學習單的紀錄、 問卷調查及成果展等方式進行評量。根據評量結果得知已達鄉土環境教育 及認識植物的目標,學生最大的收穫則是認識植物生態方面。活動結果及 問卷調查也顯示石門山為適當的戶外教學地點,可供鄰近鄉鎮中小學進行 戶外教學活動。此次戶外教學實施主要的困難為學生的秩序掌控問題。筆 者認為以成果展配合教學觀摩的評量方式,不但可以經由多位教師共同的 評量,使評量更客觀、更全面,更可提供學生後續學習的機會,亦給與教 師們教學上的觀摩與成長機會,是值得採用的評量方式。 本研究建議鄰近鄉鎮中小學教師在本研究之基礎上多加利用並多設 計以增加學生的感官活動與自然體驗經驗為主的活動,以達更好的教學成 效,或於步道旁設置生態解說牌或出版簡易且方便攜帶的石門山生態解說 手冊供民眾自導式學習,以助民眾對此地的生態認識,進而讓環境保育的 觀念更加普及化。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國政治、教育、經濟等各項改革仍處於進行中的不穩定狀態,且九二一地震後,土石流等天災不斷,使得目前青少年處於經濟衰退、失業率升高等困境,無法適當規劃其個人未來之願景,且當困境來臨時,無法勇於面對之比率升高,因此學生急需重建屬於自己的生命價值觀,使其勇於面對其生命;人類企圖完全征服自然,對環境產生惡性的破壞,使得物種大量遭受毀滅的命運,因此也需要重新建立與生物共存共容的生命價值觀以扭轉這個危機。 本研究選取國一學生共156人為研究對象,調查其對生命之價值觀、態度及信念;開發生命價值量表;以前測調查學生應改變或加強之生命價值觀、態度與信念;設計可以改變其生命價值觀之融入式教學活動;教學後,以後測評鑑活動實施之成效。研究目的在於開發一個融入式的生命價值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對生命持有正向、積極的態度,並刺激學生審慎思考,以重建適合個人及人類的生命價值觀。 本研究結果所提出融入式生命價值教學模式及生命價值量表等工具有實用性,可供教師實施生命價值教育的參考。至於教學活動的實施,會影響學生對生命之價值、態度與信念,教學活動之目標越明確且與生命價值量表之施測項目越接近,對學生生命之價值、態度與信念的影響也會明確。 以實際教學的情況來看,額外增加融入式教學活動,在時間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對的會影響實施的成效,所以未來在九年一貫的空白課程中加入這類活動,應可以克服其教學內容及時間被壓縮的問題,此外,班級的學習氣氛影響學習成效,因此必須花時間培養學生勇於發言及參與討論的能力,以提高實施生命價值教學活動之成效。除此之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如果都能提供正面的宣導,應有助於學生建立正向的生命價值、態度及信念。 關鍵字:生命價值、教學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在新制的「教學實習」中,為了避免實習教師定位之困擾及落實使用者付費之原則,教育部擬將目前畢業後一年之教育實習改為學生畢業前實施。其影響層面廣泛,在師資培育機構、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均將造成相當大的改變。因此,為因應此種改變,本研究發展出適當的職前「教學實習」課程的指導模式。 本模式結合台師大生物系教學實習教授及八位資深的高、國中生物科教師組成研究群,規劃出學生駐校實習指導模式。依此模式指導之需要編製指導手冊-「生物系實習學生教學實習手冊」來指導實驗組進行駐校實習。此手冊的內容計有認識環境、教學觀摩、同儕試教、駐校試教及密集試教等實習單元。研究樣本的實驗組為台師大生物系大四乙班(共37人)修習「教學實習」的學生,實驗組依本研究所編製的教學實習指導手冊的流程進行,而另一班,即生物系大四甲班(共43人)當作對照組,該班修習「教學實習」的學生是採用以往舊有的模式進行指導。舊有的「教學實習」課程中規劃修課學生於大四上學期時,採大班式的教學參觀及下學期密集試教方式,而本研究的駐校實習的方式為以2人為一小組的形式,修課學生於大四上學期開始,利用「教學實習」課程的時間,在合作學校中,由一位指導教師指導進行「駐校實習」。 以問卷及教學錄影帶分析比較兩種指導模式的成效,結果顯示,在提昇職前生物教師專業知能的效果方面,駐校實習組的學生在正課教學時的類比/隱喻/符號應用、活動課的整體表現等均較對照組的學生優異;另外,學生在駐校實習期間,也能與課程之指導教授與指導教師保持密切連繫,對學生教學能力的增進有很大的幫助。綜言之,本教學指導模式有利於職前教師的專業成長,不僅能做為台師大生物系在往後實施師資教育學程培養優秀教師的參考外,同時也能在此師資培育多元化的現在,提供給開設師資培育課程的大專院校規劃課程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 文 摘 要 本研究從尋找適合發展「自然步道」教學的天然殘林開始,研究如何以植物生態為主題,進行戶外教學,將生態保育的工作落實到國中義務教育的層面。本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一、大尖山植物資源調查:建立植物資源的基本資料,評估利用森林「自然步道」進行環境教育的可行性。二、利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對於植物生態教育素材的興趣,作為教師設計課程時的參考。三、利用大尖山植物資源建立教學步道並提供教學設計指引。 大尖山地區植物組成的調查結果,共紀錄到 229種維管束植物,分別屬於86科、182 屬(表5-1)。其中蕨類植物45種、雙子葉植物148種、單子葉植物36種,樹種全都是常綠闊葉樹。問卷調查的結果則顯示,有關:植物特殊用途、生態介紹方面,雙方都表示出重視的程度。但就植物分類概念、生存機制、植物名稱及蟲害和病變的介紹雙方結果則存在差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自2000年9月至2002年6月於霧社地區進行拉都希氏赤蛙族群生態的研究,包括其族群在不同季節的動態、生殖、與環境氣象因子的關係、出現在不同棲地的成蛙性別比及共棲蛙種等。 我們以標記-再捕捉法,進行每月2-5次的調查,在研究期間共標記了690隻成蛙,其中雄蛙有504隻,雌蛙有186隻。其平均吻肛長(SVL),雄蛙為 44.1 mm,雌蛙為53.1 mm;雄蛙平均體重為6.9 g ,雌蛙為12.4 g 。重複再捕捉的130隻成蛙中,有118隻雄蛙,12隻雌蛙。估算每月之族群量約在60-380隻之間,以2001年4月及2001年12月最高。 調查發現拉都希氏赤蛙在霧社地區一年中至少有10個月可進行生殖活動,而以每年的4-6月與9-12月為其主要生殖季節,在繁殖場所中發現的多為成蛙,而剛變態的幼蛙則多出現在每年的4-5月及9-10月。從再捕捉的雌蛙發現,觀察到有三隻拉都希氏赤蛙的母蛙一年可進入生殖場所兩次以上,顯示有些母蛙一年可能不只生殖一次,雄蛙則會多次進出生殖場所並停留較久的時間。在氣象因子中,調查日前四日累積雨量與成蛙的出現具有相關性(p < 0.001,r = 0.37),從不同棲地樣區的調查中發現,在繁殖場所(水池)的雌雄性比偏向雄性,且會因不同季節而有不同的雌雄性比;在非繁殖區則雌雄性比接近1,顯示雌雄的活動會因不同的棲地環境而有所差異。 至於在繁殖池的共棲蛙種有白頷樹蛙、盤古蟾蜍、日本樹蛙、腹斑蛙、褐樹蛙、澤蛙等六種。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本研究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90級四年級的學生為個案研究對象,使用詮釋性研究,探討個案教師在「駐校教學實習指導模式」教學實習課程之教學專業成長,與影響其教學專業成長的主要因素。 研究者經過整學年對個案教師教學的連續觀察,收集相關資料,並加以分析比較及三角校正效化資料後,提出該個案教師在此教學實習過程中其專業成長的轉變。 研究結果發現:透過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的影響,促使個案教師生活化學科知識發展的增進。對學生知識方面,運用策略了解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方法,快速成長其對班級及學生的了解及積極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學科詮釋調整為以學生角度思考教學,並運用類比及教具協助學生學習。教學信念的落實由個案教師在科學教育信念、生物教師信念、生物教學氣氛信念、生物實驗信念、評量方式及班級經營氣氛探討信念的達成與否。由此可知,大四教學實習課程能促使職前教師利用正向思考及各種外在支援,藉以改善其教學實作,達到專業成長。 本研究建議:職前教師若能掌握「大四教學實習」之學習教學,充分利用眾多教學資源,應能成長其實作上的教學專業知識。祈使這種關於職前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歷程的研究,能作為將來「多元化師資培育」及「教學實習制度」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九年一貫新課程國中一年級部分將於九十一學年度開始實施,在國中部分資訊教育課程將由原本獨立排課的電腦課程,改變為融入各學習領域中。這個改革將更落實建構教學的理念,教師應掌握其重要精神,讓學生能善用資訊科技作為學習的工具,在透過資料搜尋、歸納整理、合作且互動的主動學習過程中達成各領域的能力指標,並由活動中培養學生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學生在使用資訊科技進行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妥善計畫、達成監控策略的執行並且能自我評估與修正,這些後設認知能力攸關學生在主動學習活動中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以「研究者即教學行動者」的方式進行行動研究,利用學習歷程檔案分析、實作觀察及訪談、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探討國中一年級學生在資訊科技融入生物科教學活動中的後設認知表現,並比較學生在教學活動後其後設認知能力是否改變。 本研究運用質與量的研究方法,發現學生對於利用生物科教學網站的學習以及運用網路資源進行合作學習都抱持正面的態度。在後設認知表現方面,學生在資訊科技融入生物科學習活動中能表現出計畫、監控及評估等多樣的後設認知策略;實驗組學生與對照組學生在使用生物科教學網站時有不同的表現,前者能表現出較多樣的後設認知策略;在使用網路資訊進行分組專題研究並上台報告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女學生的合作態度及監控策略的執行效果優於男學生。 本研究的結果與發現可提供國中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設計自然領域教學活動時的參考,本研究也對生物科教學網站建置或互動式教學軟體設計提出建議,期望網路學習環境可以透過妥善的規劃以提升學生在運用時的學習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