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8.110

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探討不同強度阻力訓練對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大學男性血脂肪、身體組成與脂肪代謝激素之影響。本研究招募30位大學(18-22歲)具有代謝症侯群危險因子且無規律運動之男性,隨機分成高阻力訓練組、中阻力訓練組和控制組三組,每組10位。高阻力強度為4-8 RM (Repetition Maximum,最大反覆次數);中阻力強度為8-12 RM,訓練組受試者接受每週3天,回合數 (set) 3次,全身8-9個主要肌肉群,維持10週的漸增式阻力訓練;每週總訓練量相同 (總訓練量 = 每週訓練組數 × 個體相對負荷 ( %1RM ) × 每組反覆次數)。所有受試者於訓練前後檢測代謝症候群相關變項,包含腰圍、血壓、血脂、空腹血糖,身體組成包含脂肪及肌肉量、脂肪及肌肉百分比、去脂體重及脂肪代謝相關激素包含胰島素、脂聯素、瘦體素。所得資料以混合設計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 onw-way ANCOVA,mixed design) 處理。結果顯示在代謝症候群因子變項主要效果比較,在腰圍方面,高強度組顯著比控制組與中強度組低 ( p < .05);在三酸甘油脂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強度組與中強度組皆顯著優於控制組 (p < .05);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強度組與中強度組顯著比控制組高 (p < .05);在舒張壓,高強度組顯著比控制組低 (p < .05)。在身體組成變項主要效果比較,在脂肪量,高強度組與中強度組顯著比控制組低 (p < .05);在肌肉量、去脂體重和肌肉百分比,高強度組與中強度組皆顯著比控制組高 (p < .05);在脂肪百分比,高強度組顯著比控制組低;在腰臀圍比,高強度組顯著比控制組低 (p < .05)。在脂肪代謝激素變項主要效果比較,在胰島素,高強度組與中強度組顯著比控制組低 (p < .05);在脂聯素方面,高強度組顯著比控制組低 (p < .05)。結論:十週中強度與高強度相同總訓練量的阻力訓練對於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大學男性的大部分相關健康變項 (血脂肪,身體組成與脂肪代謝激素)皆有正面的助益,高強度阻力訓練對於腰圍、脂肪百分比、舒張壓和脂聯素的影響較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目的:比較甲乙組桌球選手在模擬比賽中能量消耗、運動強度的差異及不同位置能量消耗之差異。方法:以甲乙組大學男性桌球校隊各10名為研究受試者,運用三軸加速規RT3配戴於腕、肘及腰部,監測20分鐘模擬比賽中的能量消耗及運動強度。所得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兩組間各變項之差異。結果:甲乙組能量消耗分別為134.74 ± 36.94 kcal與108.35 ± 33.61 kcal;運動強度則分別為5.85 ± 2.61METs與4.99 ± 2.4 METs。甲乙組選手能量消耗及運動強度皆未達顯著差異 (p > .05)。甲乙組選手中度及重度運動總時間沒有顯著差異,但輕度運動總時間,乙組9.6分鐘顯著高於甲組3.0分鐘( p < .05)。組別與不同部位之間無交互作用,兩組間能量消耗亦無顯著差果,但是組內不同部位達顯著,手腕部位的能量消耗顯著高於手肘與腰部 (p < 0.5)。結論:20分鐘模擬比賽中,不同技術水準之兩組桌球選手能量消耗及運動強度並無差異,但甲組選手輕度運動時間顯著少於乙組,手腕之能量消耗高於手肘及腰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視覺情境、表現情境、技能水準與練習量對罰球投籃特定技能的影響。實驗一以12位專家男生籃球員為參加者,在不同罰球投籃視覺情境、變化罰球投籃距離-力量表現情境中各進行20次定點投籃,依變項為投籃準確性,經重複量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簡單線性廻歸分析,結果發現:(一) 罰球投籃準確性在視覺情境變項皆未達到統計顯著差異,而特定與非特定罰球投籃視覺情境的罰球投籃實際值與預測值皆未高於1個估計標準誤值;(二) 特定與非特定罰球投籃視覺情境的罰球線與鄰近距離投籃準確性皆未達統計顯著差異;(三) 罰球投籃準確性在表現情境變項有達到統計顯著差異,且特定與非特定距離-力量表現情境的罰球投籃實際值與預測值未高於1個估計標準誤值。在實驗二以專家女生籃球員和具有籃球經驗的學生各12人為參加者,分別在正常與低知覺-行動表現情境各200次試投,經混合設計三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未達到統計顯著差異,比較罰球投籃實際值與預測值均未顯示高於1個估計標準誤值。依此,本研究的結論為:(一) 罰球投籃特定技能表現不受視覺情境的影響;(二) 罰球投籃特定技能效應在鄰近投籃距離的投籃表現會產生類化效果;(三) 罰球投籃特定技能表現不受不同罰球投籃距離-力量表現情境的影響;(四) 罰球投籃特定技能會受練習量與技能水準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Stoffregen 與 Riccio (1991) 提出以個體身體姿勢不穩定的情況來探討個體是否會產生動暈效應,因此個體有無附加移動的議題為重要變項之ㄧ,本研究探究環境情境的操弄與個體自主性與否,進一步觀察身體姿勢控制並填寫虛擬情境暈眩問卷 (SSQ) 以了解個體是否有產生暈眩等不適的症狀。研究對象為20名無前庭或內耳器官失能病史,且視力正常(或矯正後)之成人為實驗參加者,要求參與實驗前40分鐘內不要進食實驗情境。透過移動室 (moving room) 裝置使個體在無附加移動及無身體擺動的情境下,覺察因移動室前後移動而產生的視覺訊息是如何影響個體的姿勢控制。資料收集以六自由度磁力追蹤儀 (Polhemus LIBERTY)與MotionMonitor軟體收集,並以相依樣本三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統計考驗。研究結果發現個體身體姿勢不穩定的情形會產生動暈效應,當個體處在附加移動的情境下亦影響身體擺動而產生動暈效應,尤其在移動室與附加移動的情形時,造成個體在姿勢的穩定度改變,而當個體長期處在姿勢不穩定便易引發個體動暈效應的發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年齡差異與動作練習對序列動作編序的影響。研究以兒童、年輕成人與老年人各12人為實驗參加者。實驗工作為手持傳感筆,連續點觸兩個目標的快速序列動作,參加者須以快又準確方式完成。研究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進行序列動作編序年齡差異的觀察,實驗工作第一目標大小維持恆常,而第二目標分為大或小目標情境。每種情境各10次試作,不同情境以平衡消去法加以安排;第二部分探討練習對不同年齡個體序列動作編序的影響,每位參加者在小第二目標情境進行225次動作練習。利用6自由度磁力追蹤儀 (Polhemus LIBERTY) 收集反應時間及各運動學參數。經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類化動作程式分析發現:(一)兒童、年輕成人及老年人進行序列動作時,反應時間及起始動作各運動學特徵,均受到不同後續工作難度的影響,且序列動作均由單一動作程式負責執行。然而在後續工作難度高時,老年人使用更多時間進行動作在線修正,顯示序列動作編序仍具年齡差異;(二)動作練習提升兒童、年輕成人及老年人序列動作編序速度,並藉由改變動作參數減少動作執行時間。此外,動作經驗雖不能改變序列動作程式數量,但卻造成兒童與年輕成人動作相對時宜特徵的改變,老年人則沒有此現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是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投手做投球動作的比較,以找出投球過程中運動學、動力學及時間的參數的差異,及找出各年齡層影響球速的有效變數。本研究以國中、高中手及大學投手各10名(67±12kg,167±11cm;74±9kg,179±5cm;88±10kg,179±7cm)為研究對象,以兩塊測力板 (Kistler) 搭配動作分析系統 (Vicon MX13) (200Hz) 來收集投手對前方3m的網子全力投10球的影像。將最快的3球的參數平均,代表該受試者的參數,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法來檢測3組投手的差異,並進行事後比較。再自各受試者中取6球,依不同年齡層分別進行迴歸分析,找出各個年齡層中影響球速的參數。。 研究結果發現,國中投手球速較高中和大學慢,高中和大學間無差異。在運動學和時間參數上,國中投手和其他兩組相比,在手臂加速期中的肩關節內旋範圍較大,加速時間較長。高中投手則是在著地瞬間的前導腳膝關節彎曲角度較小,加速期中的肘關節伸展速度峰值及肩關節內旋速度峰值較大,同時肩關節外旋角度峰值發生相對時間較晚,手臂加速期也時間較短。 在上肢動力學參數上,國中投手在手臂上舉期的肘關節前翻力矩、肩關節內旋力矩和手臂減速期的肘關節軸向力量、肩關節向後力量、肩關節軸向力量都低於其他兩組的值。在下肢動力學參數上,軸心腳的髖膝踝三關節軸向力量、髖關節內收力矩、膝踝兩關節的彎曲力矩值都有依年齡增加的趨勢,並且都在國中和大學間出現差異。前導腳則是在地面反作用力和膝踝兩關節軸向力量上有類似的差異,但髖關節軸向力卻未在三組間有任何差異。 在影響球速的因子中,國中投手分別是手臂上舉期肩關節內旋力矩峰值、跨步幅度和肘關節彎曲角度峰值等三參數影響較大。高中則是手臂上舉期肩關節內旋力矩峰值、球離手瞬間的前導腳膝關節彎曲角度、軀幹旋轉速度峰值和身高等四參數影響較大。大學是手臂上舉期肩關節內旋力矩峰值、前導腳著地瞬間前腳膝關節角度、肩關節外旋角度峰值和肘關節伸展速度峰值等四參數影響較大。 由結果得知,國中投手的投球動作和其他兩組大致相同,上、下肢的動力學參數都最小。到了高中,球速、身高、關節活動速度、上下肢動力學參數都變大。到大學時,體重和大部份下肢動力學參數變大,但球速和上肢動力學參數卻未增加。三組中的上肢力矩的參數對球速都很有影響力,據此推測造成台灣大學投手球速停滯的原因,可能是大學投手上肢的力矩不足。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二個部分:一、透過3D運動學的分析,來了解沙灘女子排球選手與室內排球選手在沙地起跳時,動作結構的差異。二、透過下肢肌群的肌電訊號分析,來了解沙灘女子排球選手與室內排球選手在沙地起跳時,下肢肌群在不同分期的施力方式與差異。以八位女子「沙灘選手」、八位「優秀選手」與八位「次優選手」為研究對象,以二部Casio EX-FH20數位攝影機(210Hz)與一套Noraxon肌電量測系統(1000Hz)進行同步,擷取三組受試者在沙灘排球場地跨步起跳動作的運動生物力學參數。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來檢測所測得之運動學參數與下肢肌群肌電訊號,再以費雪氏法進行事後比較,統計顯著水準定為α=.05。本研究之主要結果為:一、「沙灘選手」有較佳的起跳合速度與起跳垂直速度,所以有最大的跳躍高度,和接近垂直的起跳角度。「沙灘選手」的助跑步幅最小,且有向上跳躍的動作,所以右腳支撐期時間最短。且「沙灘選手」有較大的下蹲緩衝角度,所以下蹲期緩衝最長,而下肢關節活動角度較大,也導致有較長的蹬伸期,能有效提升跳躍高度。二、三組受試者在起跳過程中,主要肌群的施力順序呈現相似的趨勢:右腳支撐期為股直肌與股內側肌;下蹲期為股內側肌與股直肌,但腓腸肌與股二頭肌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蹬伸期為腓腸肌、脛前肌與股二頭肌。「沙灘選手」在整個起跳過程中下肢五個肌群的活化程度皆大於另二組受試者,表示「沙灘選手」的下肢肌群在沙地起跳時有較佳的活化現象,且下肢肌群間施力順序有更佳的適應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戰後初期是臺灣歷史中一段非常特殊的年代,適逢「日本」與「中國」政權交替的過渡階段,筆者以此為研究背景,關心當時體育運動的發展,進行深入的討論。相關的文獻中,均無詳細而有系統的記載,因此有必要回顧過往,將此段空白處做填補,此為本研究之目的。 本論文採歷史研究法和訪談法的方式,將資料予以整理及歸納,加以分析考察。經研究發現,得悉以下結果:在學校體育方面,教育部頒定的課程標準,是各級學校的依循方箴,體育正課與體育正課以外是主要內容;師資因日人遣返,出現大量師資缺口,多以中國人士進行補充;體育教材非常匱乏,多為教師自編;體育軍事化與體育教育化的取向頗為顯現;學校體育活動如運動會,多配合特定國訂節日經常辦理,如青年節、兒童節、體育節、國慶日和光復節等等。因應「光復」而生,臺灣省運動會成為最重要,規模最盛大的運動賽會,此時期共舉行了四次,不僅帶動了臺灣體育風氣,更傳達了為政治服務的目的。在體育行政組織方面,中央有教育部的體育委員會,臺灣則成立了國民體育委員會,可惜效率並不彰,多靠民間社會體育組織的推展,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臺灣省體育會,推行各地大小運動賽事(人物/職業/機關團體為名之體育活動、縣市、區域的比賽及國內外體育交流賽三大類)並於特定的國定節日中相繼進行,是推動社會體育的最佳推手。在場地設備方面,囿於戰事影響,外在環境不良,體育運動設施並不多,因陋就簡,從資料的顯示可知,臺北市可說是戰後初期的體育中心。1948年臺灣與中國大陸在同一個「國家」體制架構下,透過體育賽事的交鋒相互競逐,除了成績斐然之外,背後彰顯的卻是執政者加強民族與國家意識的最佳場域,特殊的歷史意涵,更顯出其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總結地說,戰後初期在全面「中國化」浪潮的席捲下,政治力介入影響,凌駕了一切,體育運動自然受其左右,不論在學校體育課程標準、師資、行政組織與設施場地規範皆和中國接軌;亦或社會體育活動的辦理,在目的、內容及運作過程中,建構添加許多政略操控,巧妙地接續中國與臺灣彼此的連結,「中國化」的質素被帶進臺灣文化之中,「中國化」的影子呈顯於歷史脈動之內。透過身體活動做為舞臺,醞釀製造一個「民族國家」的想像戲碼,尤以第七屆全國運動會臻於頂點,一場以運動為手段的大集會,因為海峽兩岸的人民實際面對面的交流,使得原本抽象的認同主體得以落實,背後國家統一至上的信念,亦是形塑的最佳投射場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女性運動員在足球和籃球運動中,為了擺脫防守如變換方向急停、切入等動作造成非接觸性的膝關節前十字韌帶傷害。本研究欲探討女性運動員在不同運動項目和防守距離的情況下,側向跨步切入的運動生物力學參數的變化情形。研究方法:收集女性大專甲組10位足球員和10位籃球員面對兩種距離防守員的側向跨步切入動作,使用10台Vicon Motion System紅外線攝影機(250Hz)和1塊Kistler測力板(1000Hz)收集支撐期資料,用Visual 3D計算下肢關節角度和膝關節力矩,統計以二因子混和設計變異數分析運動項目和防守距離間的差異。結果:不同運動項目之間的女性足球員相較於女性籃球員有較大的膝關節內旋角度峰值、髖關節外展角度峰值、踝關節外翻角度峰值,和較小的踝關節蹠屈角度峰值的動作,還有較大的膝關節外翻力矩峰值的負荷,但女性籃球員相較於女性足球員在膝關節外翻力矩峰值時有較大的膝關節外翻角度。且發現不同防守距離之間遠距離防守相較近距離防守有較大的膝關節外翻角度峰值,而女性足球員遠距離防守較近距離防守在膝關節外翻力矩峰值時有較大的膝關節內旋角度。結論:本研究女性足球員比籃球員的側向跨步切入動作的支撐期有較多的和無接觸前十字韌帶機制的動作和負荷,發現可能在運動項目之間有動作控制的特殊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成年人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之影響。採準實驗設計,60位年齡介於30-60歲之成年人(40.2 ± 1.0歲),分別在生活型態組、健身運動組及控制組,密集介入三個月,並持續追蹤至第九個月。於研究開始、介入後及後續追蹤分別給予相同之身體活動行為、認知及體適能等測量。經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共變數分析及魏氏符號等級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生活型態組及健身運動組的身體活動量介入效果顯著優於控制組,該兩組的行為改變階段亦達顯著進步;(二)健身運動組的心肺適能介入效果顯著優於生活型態組及控制組;(三)生活型態組及健身運動組的身體活動量後續追蹤效果同樣的顯著優於控制組,而在行為改變階段部分,僅生活型態組達顯著進步;而自我效能及決策平衡之後續追蹤效果顯著優於健身運動組及控制組;(四)生活型態組的肌肉適能在後續追蹤效果顯著優於健身運動組及控制組。本研究結論是:對成年人而言,(一)生活型態和健身運動介入,對身體活動量及行為改變階段有提升效果;(二)健身運動介入對心肺適能有提升效果;(三)生活型態及健身運動介入對身體活動量、行為改變階段於後續追蹤有提升效果;而運動自我效能及決策平衡僅於生活型態組有提升效果;與(四)生活型態介入對肌肉適能於後續追蹤有提升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