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86.218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2007年10月10日,臺北總統府前廣場舉辦「中華民國各界慶祝96年國慶大會」,此次慶祝大會的焦點是已有16年未出現在臺北總統府前廣場的軍事武器,即將再次出現。雙十節大會當天,總統府前廣場並無設置「閱兵台」,整個國防展示,包括有地面和空中的分列式,形式與過去雙十節閱兵極為相似,不同的是同樣身為三軍統帥的總統,表現出不同以往以校閱部隊者而改以觀眾的角度參與武裝部隊的「遊行活動」。陳水扁與過去的李登輝、蔣經國、蔣介石的表現卻截然不同,其中影響因素是什麼,使他們有截然不同的表現?而總統府廣場其他年度的雙十節活動展現出的又是什麼?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12月來臺,至2008年已歷經59年,度過59次的雙十節,活動展現有何改變? 本研究自1950年至2008年以探討總統府廣場舉辦雙十節活動形式傳達的意涵演變,以中央日報、大華晚報為主要資料蒐集來源,主要考量其雖具有國民黨與軍方色彩,然而對雙十節報導篇幅超過其他民間所辦的報紙,內容也對活動本身有更深入的紀錄,本研究以取得報紙刊載活動的文字記錄為主,並不使用報紙對於活動的價值評判,而取得單純以活動性質作為研究的方式。 本研究自1950年至2008年臺北總統府廣場所舉辦的雙十節活動形式表現中,觀察到政府的宣傳主軸及宣傳方式使得雙十節意涵的演變如下: (一)1950至1964年蔣介石軍事反攻準備期:這時期最主要的宣傳主題強調軍事行動上的「反共抗俄,光復大陸」。在總統府廣場上的雙十節活動形式以「閱兵」為主,同時這時期因美國戰略上的考量,大量獲得美國的援助,有助於強化「軍事反攻在望」的意象,所以「美援」也是這時期的宣傳內容之一。也由於軍事的成敗繫於統帥的領導,所以從這時期的活動中可以發現,「蔣介石」被「神聖化」的現象。(二)1965年至1974年蔣介石後期「七分政治 三分軍事」政策:1965年後因「軍事反攻」訴求遭遇現實上的困境,改採「七分政治,三分軍事」,雙十節活動形式以口號與誓詞做反共的概念傳達,事實上演變成單純慶祝的活動。(三)1975至1977年嚴家淦時期 「永懷領袖」的展現:嚴家淦為延續蔣介石的政策,大量於雙十節活動中加強蔣介石「神聖化」的意象,並於1977年為蔣經國時期來臨宣傳鋪路。(四)1978至1987年蔣經國時期 「自強團結」的展現:此時期遭逢外交上的重大挫敗,「自強團結」成為宣傳主題,宣傳口號與誓詞仍以反共復國為主題,但不再強調軍事上的行動,有趨於精神上的爭取勝利發展方向。(五)1988至1999年李登輝時期:慶祝活動中不再強調反共,創造和平、建設臺灣的口號誓詞開始出現,慶祝活動上以臺灣經濟繁榮、民主政治發展做為表現主題,強調社會與民族的多元性。(六)2000至2007年陳水扁時期:臺灣本土政黨首次取得臺灣的統治權,這時期的雙十節活動以「臺灣主體」做為展示主題。(七)2008年馬英九時期首度雙十節活動:文告與活動表現傳達出以「大中國」為主體的意象;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所屬機關也藉由慶祝大會中以花車遊行宣導所推動的政策,凸顯政府運用此政治性活動的宣傳功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以2004年觀光局策劃的「台灣地區十二項大型地方節慶活動」為研究對象,以瞭解在舉辦地方文化節慶活動背後,關於文化行銷以及建立國家認同之間的關連。本文認為文化具有進行團體分類、凝聚團體意識、建立團體認同的功能,而認同的形成必須透過持續性的社會活動來維繫。而節慶活動在台灣往往扮演了促進地方觀光經濟發展以及建立國家認同的雙重任務,並透過社區動員、再符號化、機制化三種方式來達成目標。「台灣地區十二項大型地方節慶活動」展現了國家企圖以「文化公民權」的理念為基礎,以文化來超越台灣社會由於族群、政黨、地域…所造成的社會衝突,並企圖建立一個立基於文化與美學的公民共同體社會。但是由於台灣的公民意識薄弱,在文化政策執行上,官方引導的角色太強烈,常常使得文化節慶活動中政治和經濟的目標相互衝突,或者政治考量凌駕於文化發展之上,反而不利於地方文化的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2007年10月10日慶典,總統府塔樓裝飾一改1950年至2006年,56年來懸掛的中華民國國慶標語,改以「臺灣加入聯合國」標語替代,此標語及總統府布置乃沿用「牽手護臺灣•加入聯合國」活動標語,並持續沿用裝飾至2008年1月1日元旦慶祝活動上使用。回顧過去,1999年9月21日臺灣發生震央位於南投集集的大地震,造成2千4百多人喪生,至少8千人受傷, 10月10日慶典籌備委員會召開臨時常務會議,決議因應921大地震所造成重大災情,除了中樞典禮照往例舉行外,一切慶祝活動停止辦理,也停止辦理總統府前的慶祝典禮。 以上兩個近年發生的例子,顯見政府對10月10日盛大慶典裝飾在重要政策上的符號功能使用,尤其作為統治中樞的總統府裝飾,在重大政策的宣達上更是能夠簡單達到突顯的方式。經過本研究的探討1950至2008年歷年10月10日慶典總統府前建築物裝飾,同樣描繪出了臺灣歷史的進程與政治情勢的轉變,並展現出總統府10月10日慶典裝飾物所具有的圖像符號功能。 本論文依歷年10月10日慶典裝飾物的圖像符號功能歸納如下:(1)自1950年起至1980,歷經蔣介石、嚴家淦與蔣經國統治時期的前3年,流亡的正統政府堅持漢賊不兩立政策。(2)1981年至1999年,蔣經國在位後7年時間及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對自身定義問題進行調整,正視國際情勢轉變面對總總挫敗,尋找新的立足點。(3)2000年至2007年,陳水扁執政任期8年期間是民進黨執政以臺灣作為施政主體的新局面。(4)2008年,馬英九任總統第一次舉行的10月10日慶典則展現了力求穩定秩序的樣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探討美國19世紀印象派畫家法蘭克.維斯頓.班森(賓森)(Frank Weston Benson, 1862-1952)其畫作受到東方藝術元素的影響和層面,如何藉由東方藝術元素的諸多特質,呈現美國人對於「東方藝術」的定義與想像。以此觀點為論文初衷,筆者以東方藝術中的「虛實」「黑白」為論述對象,將論文聚焦於過去藝評家與藝術史家在談論東西藝術交流時,較少關注的「虛實」「黑白」之議題,藉由Benson的墨水畫作探討東西方美學觀點與構圖原則,並且也證明了中美貿易促進了藝術的交流。 第一章探討中美貿易初探、美國中國熱、Benson與東方藝術的初步接觸,希望藉此建立起東西藝術的脈絡,強調與東方貿易的交流引發美國19世紀的殖民地復興風格(Colonial Revival Style)現象之深刻鏈結。二、三、四章則分別以印象派對美國繪畫的影響、Benson作品分析與風格定位、Benson在美國藝壇中的定位為三大主軸,來整合出筆者對美國19世紀的東西藝術交流的觀察,第三章將重心放在比較Benson和惠斯勒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兩人的作品皆以東方藝術為主軸,各自展開出個人特色的具東方藝術元素的創作。 縱觀美國藝術史,Benson被歸納為「波士頓學院畫派」的畫家,同時也是美國印象派十人團體「The Ten」成員之一,參加這些團體讓Benson在藝壇上立足並且名聲遠播,因此本文也廣泛探討Benson所屬的團體以及起因,藉由在藝術史上對Benson隸屬的團體的定位也發掘出Benson繪畫價值。Benson的一生中作品數量頗多,且善用不同材料進行創作,Benson利用具有東方藝術元素的畫作優勢在團體中引人注目,Benson墨水畫中的野禽系列令人發出讚嘆,讓同時期的畫家望塵莫及,本研究最後以Benson獨特的墨水畫探討出西方藝術家如何內化東方藝術元素,融合東西方藝術進行創作和安排,看見Benson的畫作便可以印證東西藝術的交流讓西方藝術家得到創作的靈感和啟發,也藉由Benson的畫作讓美國人看見東方藝術美學。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要 島嶼在地理特性上本身即存在封閉性及開放性的兩個矛盾的對稱性,而台灣社會在物質及精神層面也同時存在類似的矛盾對稱性。這種對稱性令人感到困惑卻又著迷,這種對於生存環境的感受即成為筆者創作此一系列作品主要動機。在實際創作之前,筆者先行閱讀台灣這個島嶼社會,閱讀的方式包含了實際現象的觀察及神話文本閱讀。 在觀察台灣社會的重點在於尋找在這種社會氛圍下的群眾集體意識行為,本文以台灣民間信仰現象作為切入社會的角度加以分析,對台灣諸多具有「類原始性」的社會行為或意識加以討論。討論的重點在於民間信仰所反映出的台灣社會現象,其中包含了台灣宗教心靈所呈現的神聖與世俗對話關係,及原始色彩濃厚的巫醫心理治療。另外對於民間信仰所特有的符咒靈驗的功利色彩以及神奴性格,其對於群眾心理造成的影響是另一個觀察重點,並希望由其中找到造神信仰。 除了觀察資料的解讀之外,本文加入了神話文本分析。將當代社會現象與古老原始神話加以結合,作為後續實際創作的文化養分。 配合解讀現象所採用的神話主要是人類起源及洪水兩大神話系統,在人類起源系統除了人類誕生的命題之外,關於物種起源及人類變形議題也是相關的討論範圍。洪水神話則是強調物種消失及再生的圓形生命觀。藉由神話系統文本分析及台灣民間信仰現象觀察,筆者的創作過程亦分為兩個領域同時進行創作,一是採用文字寫作,創作出「島南殘篇」及「巫歌神詩」兩本神話記事及詩歌之作,分述天地創生及人類演變及天地滅絕等情節,藉以鏡射台灣這片島嶼。另一則是實際繪畫作品創作,以眾多人形流動來描繪詩歌中所述及的神話情景及背後象徵意識。以詩歌及繪畫同時創作的方式,使本次創作作品在繪畫的表現之外,同時具備史詩的神聖性及敘事詩特有的時間性美感。 關鍵字:島嶼、神話、巫信仰、萬物同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探討國際海報設計競賽之運作模式,以系統方式依各相關因素探討其影響性。再藉此研究結果提供未來「台灣國際海報設計獎」或相似活動執行規劃之策略及辦理方式參考,以期能使辦理更具國際一致性與提高其執行之效益。 研究首先進行國際知名海報設計競賽之次級、初級資料收集,整理歸納辦理背景、方式、規章及現況,再藉由個案及專家訪談了解其組織架構及運作模式,細節包括辦理架構、評選運作機制、流程、推廣與後續運用等。 為有效探討「台灣國際海報設計獎」之運作模式,特別引用企業效益3P理論,即整體效益(Performance)= 經營與人員能力(People)x規則與管理流程(Process)x應用工具與電腦系統(Program),作為本研究的分析模型。試圖由現有運作架構與相似競賽的執行比較中,找出不足或會面對的重要事項,以作為規劃辦理、改善及修正的依據,以促進相關活動辦理效益的提升。本研究發現,國際海報設計競賽活動中有一些共通現象及要點,狀況如下: 1.在經營與人員能力方面 國際海報設計競賽主辦單位多屬文化及推廣性質組織,經費來源主要為政府補助或贊助,自主營運「商業」組織徵件以綜合類別為主,海報設計僅為其中一項;競賽大多申請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Icograda)認可,評審邀請領域跨國且具國際知名度專家擔任;舉辦目的為國際交流、促進產業發展、提升人員能量及推廣設計、藝術和文化;常設組織委員會及執行團隊,以作為競賽策略規劃與擬定、國際評審推薦及邀約。 2.在規則與管理流程方面 依主辦單位與舉辦目的不同,競賽主題類別集中為社會/環境議題、文化藝術、商業類或不限。多數不限參賽資格、以創作結果作評審依據;作品多有年份限制、部份單位有件數限制;評審標準多為簡述,採二審制;研究發現參賽國與總件數呈現相關性,而得獎率高低對收件數多寡相關性不明顯。 3.在應用工具與電腦系統方面 競賽知名度及得獎殊榮是參賽重要誘因;多數競賽為政府或是文化單位舉辦,不須繳交報名費,而商業組織辦理之競賽則收取報名費;廣宣主要藉國際平面設計社團協會(Icograda)、Rene Wanner's Poster Page網站及主辦單位資料庫推廣,或與國家性設計組織策略聯盟促進;研究發現獎金高低對收件數增減未呈現顯著關連性,國際競賽吸引參賽的誘因包括博物館作品典藏、辦理展覽、頒獎典禮、線上展覽及提供獎項標章;多數主辦單位在得獎作品有專門典藏(如博物館、美術館)及展覽;另商業類及墨西哥海報雙年展報名作業採用網路應用系統。 依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國際海報設計獎」在亞洲規模僅次於日本富山國際海報設計三年展,辦理3年已與國際相關性競賽規模相當,同時也是目前台灣唯一有延續性、專業人士參與之國際競賽,在促進我國設計的國際交流及知名度方面已具作為平台的條件,為促進執行力效益提升,建議創意執行如下: 1.在經營與人員能力創意建議 品牌經營、建立競賽特色、引進贊助機制、永續發展;朝商業性綜合設計類發展,逐步採報名者付費方式運作;建立常設執行推廣機構及組織委員會,以加強策略規劃能力,健全機制,使執行系統化、效益;繼續申請Icograda認可,加强與其他國家協會合作支持辦理。 2.在規則與管理流程創意建議 定位專業海報競賽、2年辦理1次,不限參賽資格、件數,但限為3年內、印刷作品;主題類別訂定為商業及推廣用途(含社會關懷議題)二類;建議評審流程分為二階三審制:第一階段資格審:由執行單位及國內專家審查,以節省評審時間。第二階段初審:國際與國內評審擔任,選出入圍或可作為展覽作品,可供立即辦理展覽和頒獎典禮。複審:可與初審同一批評審擔任,隔日或另評選出獲獎作品;未來朝增加參賽國努力,而獲獎比率建議調為10%-15%。 3.在應用工具與電腦系統創意建議 尋求專責單位典藏(如博物館、美術館)及安排常設展覽,以累積重要的文化資產及供後續研究;若難有實體單位典藏,則建置數位博物館及專門網站、資訊平台,以數位典藏競賽作品及規劃多元應用、交流及展示;建議採多項獎金以取代高額獎金,加強廣宣以提升知名度;建置競賽資訊(資料庫)作業、知識平台,導入線上報名管理、條碼(Barcode)系统,將報名、交件、收件整理、評審、公告及進度查詢、通報作業數位化,以提升效能、精進作業;規劃配套及加值措施,商品(如專刋、筆記本)開發等。 以上研究共通現象及創意建議將可作為未來繼續執行「台灣國際海報設計獎」及相關競賽推動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藝術品,是藝術家以其獨特的生命語言,引領觀賞者進入創作者的世界,帶給觀者愉悅的視覺感受,進而豐富、陶冶性靈。藝術品本身沒有客觀的價值,其價格隨著市場的供給需求變化,隨著資本主義盛行、經濟繁榮發展,收藏藝術品的原始動機由單純的喜好作品轉以投資獲利為主,加上媒體的渲染報導,一時間成為熱門投資顯學。然因藝術投資的高風險性與藝術市場的詭譎多變,造成藝術愛好者認為進入門檻過高而卻步不前,筆者有鑑於此,試圖整理、歸納拍賣市場成交價格以探討造成藝術品價格高低的影響因素。 香港,向來是亞洲對世界貿易的重要窗口,也是兩岸三地中,藝術拍賣市場開始最早、發展的最為成熟的地方,此由兩大國際拍賣公司佳士得、蘇富比皆於此設立亞洲總部可窺見。本文即是以張大千山水畫作自1996年至2006年間在香港拍賣市場的成交資料作為主要研究資料,使用統計分析方法,探求畫作成交價格的形成是否有跡可循,進一步建立可供參考的鑑價模式。 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拍賣公司對於藝術品的所定出的預估價格為影響成交價格的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成交價格也會受到市場氛圍、景氣好壞、藏家偏好甚至不可抗力的天災影響。最後期盼藉由本文的技術分析,提供藝術愛好者在參與市場買賣時,另一個較為科學的判斷依據,藉此降低購買風險,達到感性訴求、理性投資的收藏境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昇,國人對於外在美的追求不遺餘力,外在美的形式也隨著時代不同而不斷地變化。愛美的且年齡層逐年下降、維持外在美的成本卻不斷地升高,臺灣在美容消費的金額更是屢創新高。 本研究以文獻蒐集、問卷調查的方式,從社會各角度尋找外在美的標準,以及外在美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並找出影響外在美的因素。研究並指出在審美的內心活動中,對於由「內在」所產生的「氣質美」之重要性,也進一步說明了在評量外在美的形式之外,有著更重要的內在美的問題。外在美的重點是「人對人的美感鑑賞」,現代女性可透過學習,在追求外在美之前,可藉先檢視自己的內在美,經由美學的角度去審視生活週遭一切的事務,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與正確的審美觀念,以改變自己的內外在條件,展現合宜而不強求的外在美,認清追求外在美的代價,重視外在美之外的內心審察價值進而實踐,才能成就自我,創造永恆的美感。 作品分為三部分呈現:一、人體各器官的外在美。二、整體美。三、時尚與流行表現。透過電腦輔助,以介於照相寫實與普普風格的色調分離技術,完成「外在美」的藝術形式畫面。最後透過油畫,展現其效果與張力,將筆者的研究以圖像資訊向觀眾傳達。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城市地景繪畫雖然在美術或建築空間領域中偶爾被提及討論或研究,但是對於戰後台灣城市地景繪畫的發展脈絡歷史,卻缺乏完整性、史論性的深入分析研究,因此本研究期望能建立戰後台灣城市地景繪畫及畫家的發展史,以促使學術界對此主題之肯定與研究興趣,並探索其中的城市意象及其意涵,以瞭解當時人們對城市的觀感,並藉由跨領域的研究,探討城市空間規劃與內涵意義,以提供未來城市規劃參考。 本研究主題是以「城市」及其給人的「城市意象」作為研究主體,其中包括實質看得見的「城市地景」與看不見的「城市空間」,並探討其對「人」的觀感與情感影響與關係。論述架構將先論戰後1945年至2000年的台灣城市地景畫畫家及其創作的城市地景畫發展脈絡,再深入研究城市地景繪畫最為豐富的1980年至2000年作品,先探討台灣北、南、中三大主要都會區的城市意象,再整體性的對畫面上看得見的元素進行符號指涉關係研究,最後則深入畫面上看不見的空間元素進行探討。本研究大致獲得以下結論: 一、城市地景繪畫在台灣美術史上具有獨立性與重要性。 二、台灣城市地景繪畫發展與政治解嚴、城市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三、1980年至2000年之台灣城市地景繪畫在美術表現上欲以表達真實城市的樣貌、城市意象及其表達的元素大部份為負面影像與意涵,描繪的城市空間則轉向為已地方性流失、短暫的情感空間及失落的空間。 四、透過台灣城市地景繪畫之研究,反映出應以「人」為本進行城市規劃。 本研究希望能刺激台灣藝術創作者對自身生活環境進行觀照、城市規劃者進而創造利於人際情感與場所精神建立的人本城市、市民也能關注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而創造自己的城市作品,讓「城市」、「人」、「自然」達到最大的和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嘉義市國民中學視覺藝術教師執行藝術與人文課程的教學現況,探討教師實施藝術與人文課程視覺藝術教學時所面臨的困擾,以及教師對實施藝術與人文課程的認同度。本研究採用的方法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研究,並輔以實地訪談,加深資料分析及研究深度,並從願意接受訪談的教師中,選出3位教師進行實地訪談;問卷調查的工具是研究者自編的「嘉義市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視覺藝術教學實施概況調查問卷」,於民國九十七年九月下旬至十月底,實施全面性調查,接受調查對象的視覺藝術教師為嘉義市八所國中共計二十三名視覺藝術教師填答。 依據問卷與訪談資料所得,整理本研究相關發現,主要分兩個部份:一、在視覺藝術課程實施現況方面(1)藝術與人文領域排課方式多以視覺藝術搭配表演藝術方式排課。(2)視覺藝術教師教學內容以自編教材為主,對教科書內容與教學實施不易。(3)教學方式仍以技巧創作為主、鑑賞為輔。(4)對於學校教學資源與設備不足。(5)授課時數不足。(6)教學評量實施多元化。(7)受制於升學主義的盛行,視覺藝術被邊緣化。(8)當教學愈困難的因應方式:以請教別人、自我進修、自行尋找資料、調整教學的內容與進度等方式因應。二、在實施統整課程方面(1)以分科方式進行教學,視需要再進行統整教學。(2)以「主題式統整教學」與單科課程統整融入的統整方式最為常見。(3)各科有專業知識,統整不易。(4)為統整而統整,學生無收穫。(5)跨領域協同教學實施困難。(6)缺乏表演藝術師資的配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