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7.72.204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臺北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保育思潮從十九世紀走到二十世紀,經歷了百餘年的時代演變,人們對於「保育」的概念與實踐方式亦逐漸轉變。近幾十年來,由於環境資源的破壞、政經局勢的轉變、田野經驗的累積以及氣候環境變遷等因素,傳統發展模式開始受到挑戰;傳統保育思潮開始出現保育典範移轉,浮現以在地為主的保育取徑。 本研究以社基保育為理論視角,探討在農村社區中,居民如何以自主的行動與決策,在發展與在地保育間取得平衡。在地居民如何以自身的力量捍衛家園的完整性;實踐社基保育在地行動的精神;面對外在制度環境的變遷,農村社區在地居民透過行動實踐家園的保衛戰,走出台灣主流發展思維的框架。 在社基保育集體行動中,在地居民用行動彰顯社區的自主性,在行動的過程中找到自我定位和自我價值;並認清人與社區、人與所處環境,相互的關係與定位。也在行動的過程中,了解社區與外在權力關係間的互動、互利或相互箝制。制度的變遷是造成社基保育行動開啟的觸媒,而在社基保育集體行動的過程中,觸發行動的誘因影響社區行動的決策方向、社區行動的方向又將重塑原有的制度體系。此一連動的關係是社基保育的個案實踐中值得探討的面向,而在國內社基保育相關案例的研究中較少著墨。本文以誘因要素切入,探討社基保育集體行動如何在規範性、社會性及功利性誘因要素的影響下開啟保育行動的動能,以及在保育行動的過程中,各項誘因要素如何變化並影響保育行動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價值。 在苗栗縣後龍鎮灣寶社區的家園保衛戰研究中顯示,一項成功的抗爭型社基保育行動,功利性誘因是抗爭行動中的基本訴求;而社會性誘因是建立動員能量與行動網絡平台的關鍵要素;規範性誘因是社基保育行動能量得以持續堅持的關鍵因素。在過去社基保育行動誘因要素相關研究中,政府欲驅動社區的保育行動,多以功利性誘因引導其參與保育行動,但當功利性誘因滅失後,保育行動也就停滯。然而在灣寶社區案例中可以看出,由在地居民自主行動的社區保育行動與發展方向,因社會性誘因與規範性誘因的能量,使社基保育行動有對內的凝聚力以及對外的號召能量。本文研究個案為農村社區自主行動,走出主流社會發展思維的框架並進一步延伸了社基保育的個案研究範疇。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對於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QOL)的衡量有不同的角度與方式,早期以經濟發展衡量生活品質,之後開始以社會、文化與環境作為衡量生活品質的層面,透過多元層面了解人們在都市的生活狀況與感受,諸多研究生活品質之學者紛紛採取各種變數以提升居住之品質為目標。近十來全球各地受到極端氣候的衝擊引發不少災害問題,這些災害效應將影響部分居民的生活水準與環境品質,臺灣地區的災害經常是因為氣象災害事件所引發,本研究認為天然災害對居民的居住品質考量十分重要,若能在QOL衡量過程中加入災害變數,則可以分析災害對QOL的影響。本研究希望能喚起中央、縣市政府到地方居民重視災害各面向可能對居住環境造成的影響。   在消費者行為分析與特徵價格理論下,配合諸多國內外QOL相關文獻,進而決定生活品質衡量的項目依據,最後選擇12項衡量變數作為QOL指標之衡量變數,利用Stata 11.0計量軟體操作OLS估計,最後計算出理論值,其次以SPSS軟體操作主成分法,分別對有無災害之變數萃取出有解釋力的主成份,再依照PC係數值將各縣市的結果轉換持分數並於以排名。   研究結果顯示,部分縣市實際住宅區價格高於隱含價格,但多數不動產交易價格與實際縣市之居住環境品質差異不大(實際住宅區房價由高至低排名前五名的縣市為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高雄市與台北縣,隱含價格高低排名前五名為台北市、新竹市、高雄市、台中市與桃園縣),住宅區成功交易房價高代表居住意願高,居住意願高反映了此區的高居住生活品質;主成分法中納入災害變數排名較低的縣市為台北市、宜蘭縣、台南縣與花蓮縣,因為台北市、宜蘭縣與花蓮縣受地震次數頻繁的影響,而台南縣、宜蘭縣與花蓮縣則受颱風暴雨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區域創新系統的建構已被視為是地方產業發展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各主要行動者透過地方性的研發、教育、製造、銷售等的互動交流與合作網絡,加上在地特定的信任體系、制度與鄰近的地理區位,持續創造地方產業的創新技術發展,以在全球產業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本研究認為,創新的核心動力源自於各主要行動者的創意思維與區域的創意能量,若創意主體缺少創意思考的能力,其創新便難以萌發。因此,本研究以創意為核心、以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為架構,並藉由台北市的工業設計產業為例,試圖建構出台北市工業設計產業的都市創意系統。 第三章藉由歷史進程的分析,歸納創意系統之主要行動者、次要行動者與基本活動;第四章則呈現台北市工業設計產業創意系統之系統圖,探究系統之運作內涵;另外,適逢台北市首次舉辦國際性的設計會展,第五章則藉此檢視此次會展對於系統的效用與貢獻,最後藉由訪談資料檢驗系統的真實性。研究發現,台北市工業設計產業的都市創意系統中,工業設計師為影響整個系統創意能力的關鍵,而廠商則是驅動系統創意能力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另外,藉由訪談發現,幾乎所有的主要行動者皆會透過會展的參與來進行自我設計創意能力的提升,而會展也是工業設計產品創意思維散播的重要管道。本研究結論指出,市政府與相關中央部會應關注於改善大環境對於設計產業(包含工業設計)發展的不友善,並注重產業專業設計會展的舉辦,以進一步促進都市創意系統的茁壯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採取企業型治理的都市主政者,順循推展全球城市接軌進程,並需於民主選舉制推砌的政治生態中尋求展露契機。本研究指出臺北市的都市治理是「速成政治」的體現,尤其當局所視為行銷國家與展現國力的花博更是明顯例證。都市成為速成政治式治理的競技場,憑藉建構發展想像的步程而利於都市政權,彰顯於都市政策的包裝、組織與結果;此外,治理文化支配治理運作過程偏向,造成速成政治與長期建構意義之間的不一致。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交互論證文獻資料與田野工作,剖析花博過程中動員的資源與搭配都市政策,瞭解其中的運作因果機制,進而歸結臺北所凸顯的速成政治式治理特性。爰此,本研究目的擬為:綜整都市空間及產業政策布局,釐清花博淵源及活動本質;探究產業及空間部門互動,以查探花博之論述、實踐、結果與遺產;藉花博與臺北好好看的交織運作,論證速成政治的都市治理特性。 本研究發現如下:一、速成政治治理文化所建構的論述,正當化內隱其中的政治利益。二、大型活動的時間急迫性形成壓力及契機,致使規劃運作構成除制度化且再制度化。三、空間部門在大型活動主要行動者網絡的缺席,削弱短期大型活動與長期都市空間布局的連結性。四、短期大型活動呈現結果未誠如論述所冀圓滿,積極政策意涵應為都市體質與制度能力在長期層面的努力改善,同時反身性思考大型活動的長期建構意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已廣泛的被做為都市未來之發展方向,為了能更符合都市永續之發展,現今建成環境的發展,更將 TOD 之概念與綠色都市主義(Green Urbanism)兩者相結合,發展出Green TOD 之都市規劃方式。其內涵乃為提倡以環境的設計、最大限度的提升資源及能源的使用效率、利用技術建造綠建築,並將保護區、自然生態與社區相連結等的都市發展。而近年來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及自然災害發生頻繁的問題,已引起大眾對於環境永續課題的關注及重視。聯合國曾於 1992 年提出之「21 世紀議程(Agenda 21)」,其亦早已顯示出世界各國均開始重視氣候變遷及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危機,並進一步開始檢討人類對於環境所產生的影響。Green TOD 理念的發展不僅為都市交通問題提供解決之道,更針對都市本身的發展提出以綠色、永續的概念進行未 來都市發展的規劃及設計方向,同時也可使都市朝向永續及節能減碳的方向發展。 本研究透過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綠色都市主義兩個面向進行 Green TOD 之都市建成環境規劃及設計之研究,並透過模糊德爾菲法(Fuzzy Delphi Technique, FDT)篩選適合之Green TOD 準則因子,以模糊分析網路程序法(Fuzzy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FANP)與品質機能展開法(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進行 Green TOD 規劃需求準則因子及技術要求準則因子的評估,並進行 Green TOD 下建成環境規劃與設計之技術要求準則優 先性之排序,也藉此結果做為未來台灣地區朝向 Green TOD 之都市發展及建成環境規劃與設計之參考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都市化發展是近代人類發展的重要趨勢,全球已有過半數人口居住在都市,都市是經濟活動的重心,也是各種環境問題的焦點。隨著都市擴張、人口密集及高強度發展,都市活動大量使用各種化石能源造成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對於全球氣候變遷造成關鍵性的影響。如何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已是各國不容忽視的議題。近年來,都市型態與都市能源使用關係的研究受到各界重視,然而過去相關研究中,多以人口密度、交通運輸、建築物、家庭住宅的資料實證分析,較少將都市空間格局納入考量。有鑑於能源消耗與都市空間結構特性有著密切的關連性,以人口密度、交通運輸、建築物、家庭住宅衡量都市型態與能源消耗略顯不足。 本研究藉由國外相關文獻的探討整理,了解有關都市耗能的研究演變,並找出影響都市耗能的因子,分析比較都市型態與二氧化碳排放之間的影響與差異。本研究範圍以台北都會區之行政區與台灣縣市兩種尺度下做為範疇,並利用多變量分析方法。從縣市與行政區兩個尺度進行因素分析,對社會經濟變量(SEVs)與景觀格局指數(SPMs)進行分組,其次將因素分析結果與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典型相關分析,分析社會經濟變量與景觀格局指數在不同尺度中,分別與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有何關連,並利用其結果進行討論,對未來都市規劃政策與環境氣候變遷調適提出適當的建議。本研究的結論從都市規劃的角度回應對氣候變遷之議題的關注,期待能對人與環境的匱乏關係有所提醒與修補,作為未來能源消耗減緩政策整合上的一個具體建議以供未來規劃政策之參考依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生態能量觀下,都市系統的空間之發展具有能量流動之特性,此有別於過去傳統以人文經濟角度探討都市空間結構發展之意涵。近年來,有相關研究以生態經濟之觀點,以都市中各種能量輸流動分析都市發展與環境變遷之動態關係。如Huang et al., (2003)對於台北的都市能量系統之空間階層之研究深入分析生態能量於地理空間之差異分佈,以及能量階層所塑造都市生態空間結構與特徵。然而,人類對都市生態系統影響隨著全球都市化發展趨勢而而加劇,由於不同類型的地景具有不同的功能與作用,提供各種類型的生態維生服務,因此地景型態的變化會造成生態維生服務功能的變化。有鑑於國內外相關研究甚少探討都市能量階層與地景變遷之間的相互關係本研究本研究以台北都會區為研究範圍,融合能量階層分析與地景格局空間分析兩種方法,以空間分析及時間序列方式來分析台北都會區的能量與地景空間格局的變遷情形,並藉由GIS繪製台北都會區能值空間分佈與地景格局分析,進而探討能值指標和地景因子之關聯性。於研究成果中顯示,能量的流動和地景的變遷是存在著關係性。本研究的分析成果呈現更多有關地景、能量的空間動態資訊,能有助於了解都市化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全球各地因為交通擁擠造成之能源耗損與環境污染逐年上升,使各國更加關注這交通擁擠的議題。1920年經濟學家Pigou認為擁擠外部性的產生是因為用路者有意或無意忽略對他人產生的外部影響,故須以徵收擁擠稅方式來達到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效果。自此以後,最適定價、次佳定價與各種道路定價的理論與文獻開始蓬勃發展。1970年代開始新加坡、英國倫敦等全球各地都會區亦漸漸開始使用課徵擁擠稅的制度。   本研究針對政府政策制定下之停車費與交通擁擠稅對於開車者的行為影響作探討,以二階段賽局來推演與求解,在第一階段,政府制訂停車費/停車費與擁擠稅,在第二階段,用路者觀察到政府制訂的稅額後,考慮本身行車成本以決定是否進行交通旅次,若進行旅次,並決定開車進入市中心停車或在都市外圍停車再搭捷運進入市中心。此外,旅次以線性的需求函數處理,其中行車成本包括擁擠的成本。賽局的求解採用倒推法。在社會福利極大情況下,可求得最適交通量、最適停車費與最適擁擠稅。最後,在利用模擬以分析各種不同參數的變動下均衡解的變化。本研究成果可做為未來臺灣解決都會區擁擠問題的規劃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軸為探討地方發展之尺度問題,意指地方發展乃是尺度問題,本文是以中興新村為案例討論尺度對於地方發展的影響,以作為紀錄分析中興新村產業經濟政治社會空間的轉變與影響。從都市發展脈絡、政治經濟變遷、區域及在地發展尺度之視角,經由尺度轉變這個複雜交錯的議題,檢視解析中興新村在時空牽動下重新定位之結構因果關係藉此突顯這項討論。最後,本研究推導出地方發展乃是尺度問題,解讀中興新村整個空間的變遷主要來自於領域化、除領域化、再領域化的矛盾過程,其中鑲嵌關係改變造成不少社會議題,這個現象是為高/低階政治與媒合/依賴空間彼此緊密相互夾雜的產物。中興新村再尺度化過程中,不斷與國家、區域、地方尺度脫勾,中興新村終究走向衰頹便是源自尺度問題,即使擬訂新空間修補計畫,亦因為尺度衝突,導致難以完成一個空間修補計畫,使得空間規劃變成真假錯置的虛擬計畫。這個無法完成的空間修補計畫,正是尺度衝突的關係,總歸顯示中興新村的再發展案例是個典型尺度難解的問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永續發展已成為先進國家共同的發展目標,而延續此永續發展之概念於建成環境的規劃設計上,除了發展先進的實體節能建材與設計外,對於富含人文意義之古蹟或歷史建築進行適當的保存維護,其不僅能增進環境效益與社區意識,更可藉此保存城市的歷史與記憶,讓下一代能窺見我們的過去,進而達到文化資產永續保存的目標。然而,目前國內許多被指定為古蹟或歷史建築之文化資產,其維護工作仍未完善,對於再利用之計畫與執行也始終尚未有突破性之規範,導致古蹟流於形式上的「保留」,卻沒有達到真正「保存」的意義。 同時,在都市成長及土地資源有限之壓力下,地方政府為了使土地資源更有效率的被利用,在對於文化資產之保存、再利用或拆除之決定時,將會面對多方利益關係者之不同意見與輿論壓力導致其在文化資產維護之優先性選擇上亦遭遇許多困境。過去對於文化資產維護之論述與再利用方案評選之研究僅止於評選出方案之優先順序,尚未進行評選後之資源分配,並應用於現實政策中。有鑑於此,本研究欲採用一整合性的研究方法,以解決古蹟與歷史建築在管理及維護上之資源分配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並以台北市私有古蹟與歷史建築為例,進行實證研究與探討。 本研究期望透過文獻分析、專家問卷,並結合模糊理論、模糊分析網路程序法以及目標規劃等方法之應用,建構一個在有限資源的限制因素考量下,針對古蹟與歷史建築維護補助經費申請案之優先性進行評選與最佳資源分配之模式建立,從申請案件中評選出最佳的方案,並建立經費要求與目標設定,以多目標規劃考量都市發展下之各種限制因素,以求出最優先且可執行的方案,使文化資產的維護工作能適時適切地執行,避免資源的誤置,而導致資源浪費或績效不佳的窘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