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218.147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隨著可轉債市場的蓬勃發展,發行可轉換公司債逐漸成為公司首要考慮的融資工具之一,所以如何正確評估可轉債價值與了解其特性為相當重要的議題。本研究將利用兩個幾何布朗運動的隨機過程來描述債權人和債券發行者間訊息不對稱的情況,並利用此模型來探討當公司發行無限期可轉換公司債時,訊息不對稱對債權人的最適轉換策略、債券發行者的違約門檻與可轉換公司債的期初發行價格的影響。

  • 學位論文

金融市場自由化,使得外國銀行的跨國經營越來越常見。對於進入模式的選擇,除了外國銀行本身的效率外,被投資國家的情況為外國銀行的主要考量。本文在圓形市場上建立一理論模型,來分析外國銀行對新設、合資和併購,這三種進入模式的選擇。利用Matlab進行數值模擬,本文發現未公開資訊所帶來的利益、跨國經營所產生的效率障礙及銀行間的相對效率為決定進入模式的主要因素。效率較好的外國銀行傾向選擇併購,次之的銀行選擇新設,更差一些的選擇合資。此外,開發中國家傾向出現較多的外國銀行。市場規模較大的國家,外國銀行較喜歡採行新設。

  • 學位論文

本文主要探討臺灣本土銀行緩衝資本與景氣循環關係,研究期間由2000年至2009年,共計二十六家樣本銀行,並利用GMM對Panel data進行估計,實證結果指出實施Basel II後銀行緩衝資本與景氣循環為反向變動,與實施前相同,而銀行採取收益平穩化方式提列備抵呆帳,可以幫助減緩順景氣循環現象。研究亦發現資本的調整成本比實施Basel II前顯著,卻未發現銀行風險態度有顯著改善,而隸屬金控下的銀行有較顯著之順景氣循環現象。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立基於Acemoglu et al.(2009) 及M-I-T理論架構典範,以研究臺灣金融發展與制度規範對於產業垂直整合之影響。本研究歸納文獻以形成原始命題:當金融發展、制度改進以及資訊科技互為獨立變數時,對產業垂直整合各具顯著正面影響,是為模型一。驗證性命題涉及變數具交互影響關係:故模型二為當三類變數僅具兩兩交互關聯性,對於產業垂直整合的影響,並驗證命題二:金融發展、制度改進以及資訊科技兩兩變數之相關性對於臺灣產業垂直整合具顯著正面影響力。模型三則進一步認定三類變數間具交互關聯性,對於產業垂直整合的影響,並驗證命題三:金融發展、制度改進以及資訊科技變數之間的關聯性對於臺灣產業垂直整合具顯著且正面影響效果。本研究以臺灣資料佐證產業垂直整合、金融發展與制度規範等三項邏輯變數來建立研究模型,並以結構方程模型之動差結構分析方法進行驗證分析。本研究發現兩兩配對解釋的模型二實證結果與Acemoglu et al.(2009)相符合,受模型配制度支持但模型結構卻不具支持度。然而模型三之驗證,不僅通過結構支持測驗,且配適性更是三種模型中數值最高。故本研究捨棄模型一級模型二的結果,逕行接受模型三的實證研究,代表以金融發展、制度改進以及資訊科技三大因素之間的交互運作關係,成功解釋臺灣的產業垂直整合。本研究之實證結果,同時支持承立平(2009)所提出的M-I-T理論架構典範,從而驗證市場與組織為影響產業發展的兩大主要因素。

  • 學位論文

本論文將以LIBOR 市場模型為基礎,根據不同到期日生效之節點重合遠期利率 樹,提出創新方法建造多期間的遠期利率樹之聯合機率分配。由於LIBOR 市場模 型屬於非馬可夫過程,因此在建立樹狀結構時,因路徑相依的特性造成每期節點 無法重合。本論文採用Ho、Stapleton 和Subrahmanyam(1995)提供節點重合的 建樹方法,建構遠期LIBOR 利率之樹狀結構模型。本文考慮多期的遠期利率之相 關性,利用Cholesky 分解定理的概念,並結合Andricopoulos et al.(2003)求面 積法,推導出遠期LIBOR 利率的聯合機率分配。不僅能夠求算不同期間生效的遠 期利率之條件機率,亦能評價各種型式的利率衍生性商品,並與實務上常受應用 的蒙地卡羅模擬法做比較,證明樹狀模型評價之準確性。

  • 學位論文

Acharya (2002)在內生決定最佳違約時間及贖回時間,分別分析具有違約風險的債券(defaultable bond)、可贖回債券(callable bond)等的價格與市場其他參數(如公司資產價格與利率)的關係,本文將延伸Acharya (2002)所未分析到對債權人有保護作用的可賣回債券(putable bond)與可轉換債券(convertible bond)等公司債,再與Acharya (2002)提出的公司債做組合討論具有違約風險的可轉換債券(defaultable -convertible bond)等,本文將這些公司債視為無風險債券(host bond)與美式選擇權的組成,並以數學推導證明公司債的特性,再以陳博 (2009) 所提出的三維度立體樹狀結構評價模型DFPM-WHT數值評價方法為基礎,驗證各種公司債的性質,進而討論對債權人保護的問題。

  • 學位論文

2007-09年的次級房貸風暴造成了自1929 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性衰退,本文發現次貸期間,金融發展程度高,特別是私人信用較高的國家,股市表現顯著較差;公司治理指標的效果則分歧。同時,次貸風暴對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OECD)、東歐與社會主義法系的影響較深,並深入探究這段期間內,接受國際貨幣基金(IMF)援助計畫的國家,來佐證本文的研究發現。

  • 學位論文

本文嘗試延伸有違約風險的選擇權評價公式,考慮在首次通過模型的前提下,推導有違約風險的選擇權之封閉解;以及其對偶問題:考慮在Merton結構式模型的前提下,推導有違約風險的障礙選擇權之封閉解。並且依照本文方法,利用有違約風險的選擇權之封閉解和 in-out parity性質,可延伸評價其他型態障礙選擇權。並將其延伸至結構型債券,如 Reverse exchangeable bond 和 Barrier reverse convertibles 的評價上。

  • 學位論文

在不考慮交易手續費及其他佣金的情況下,給定一風險中立機率模型、報酬給付機制,synthetic CDO中各級分券的公平報酬皆可求;synthetic CDO架構中的分券報酬給付,特殊目的機構 (簡稱SPV) 根據premium waterfall的機制來給,但本文章發現此機制讓SPV有現金流收支不均等的問題,SPV有可能因此而承受鉅額損失。另一方面,若針對分券中的最先損失部位施以期初預先支付分券本金某個比例的現金,以降低之後每個支付日信用價差支付金額的規則,會使對SPV不安全的premium waterfall機制變得比較安全。最後,重新以對SPV絕對安全的ABS waterfall機制來進行分券公平信用價差的評價,會發現評價結果低於在premium waterfall機制下的結果。

  • 學位論文

單一期貨契約生命有限,但實務交易和學術研究都需要長期且連續的期貨價格序列用以輔助策略或模型之驗證,透過轉倉能將不同契約之價格串連起來建構出一個連續的期貨價格序列。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是否使用不同轉倉方法建構出的台灣股價指數期貨報酬序列之間有顯著差異。樣本期間從2002年1月2日到2009年12月31日,使用五種轉倉方法分別為台灣期貨交易所發行之四種股價指數期貨建立價格序列,並檢定這些價格序列計算出的報酬序列之間是否有顯著差異。實證結果顯示儘管這四種期貨契約具有相同類型的交易標的,但使用不同轉倉方法建構出的價格序列之間還是不相同,因此無法以交易標的的類型判斷應使用何種轉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