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69.152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紅樓夢》始於女媧棄石、木石情盟兩則神話,終於誕生大旨談情的「石上書」。中國園林理水疊石必用石與木,本文借鏡傳統中國園林知識與理論,回歸以園林之「物」為主的研考,並受啟於物質文化研究的物之生命史(the social life、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之說,以九世紀起唐宋文人園林初初形成時,備受矚目的太湖石為起點,其之為物的自然性質完備於十二世紀北宋《雲林石譜》的園林奇石譜錄,奇物為商品生產過程與使用方式,進而彰顯使用者對於物品的認識與心態,再因醜怪奇形連結文人雅文化,後因具高度市場價值連結奢侈文化而成為園林標誌。其次,認識其獨特的社會生命過程與文化敘事空間,如何表現在不同的時代與文學文類中,遂發現太湖石在元明之後被敘事文本廣泛接受的同時,無論才子佳人故事新編抑或當代世情小說,後花園程式化的通俗園林書寫已然成熟;而終觀十八世紀清代曹雪芹的園林,卻著意一顆不奇之奇的青埂石,更彰顯經歷夢幻的《紅樓夢》與其前文本《牡丹亭》一脈木石情盟為園林書寫帶來的新意。《紅樓夢》係「石上書」生成的記事本末,也就是:青埂棄石、通靈寶玉、石兄,和神瑛侍者、賈寶玉、情僧,兩者雖各自三位一體,卻又體戚與共於書寫合作的歷程,最足證成奇物「通靈」新意涵,係通靈寶玉微型攝影機的「目擊」與「記錄」職能。 大觀園是一花塚,「石上書」為閨閣昭傳,矩形方物正是追述芳魂的一方女兒墓誌銘。本文闡釋雪芹花木書寫新意,借鏡花園∕花神信仰,「做十六歲」在花園內,大觀園為青春樂土,拒絕成長。曹雪芹將迎春的花朝活動改為芒種餞花會,花詩讖預告凋零,崇祀孤娘、花神,死亡安置作為早夭女兒的救贖。大觀園的命脈是沁芳溪,落花流水是女兒宿命的寫照,落花沁芳的死亡美學正是《紅樓夢》特殊之處。 紅樓夢在第一回寫本書的生成與閱讀方法,木石為盟可解為《紅樓夢》的成書過程:石頭記錄女兒傳記,經由第一個讀者空空道人而有抄寫本,後以木作紙張、為雕版活字而成書。正因女媧棄石形狀方正,實在可指涉曹家家族的出版盛事,祖父曹寅奉敕刻全唐詩、私刻楝亭藏書,祖孫以刻書為傳家之大業,各流傳國家經典與家族私人記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典籍文獻中,多有作夢與解夢的相關記載,中國夢文化歷史悠久,內容涵蓋占夢與占官制度、古人的夢魂觀念、占夢家、占夢術、占夢書、解夢書、術數、方術、文化風俗、夢的精神分析與夢理論等範疇。本文嘗試在夢文化的研究成果之外,再次整理夢象記載的內容,以「夢的對象」、「夢的屬性」、「解夢的方法」三個方面探討先秦兩漢夢的內容與前因後果,並嘗試釐清「夢」與「人物」及「現實世界」的關係。 研究材料取材於先秦兩漢的典籍,將其較完整的夢象記載歸納整理,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目的,引述夢文化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夢的對象上──天與神靈鬼怪」與第三章「夢的對象下──人」大致區分先秦兩漢諸多夢例中夢見的不同對象。第四章,「夢的屬性」則是探討夢「預示未來」的作用,區分夢見吉夢與凶夢的不同情況。第五章就擁有解夢過程的夢例,討論古人解夢的方法,解夢與現實結果的關係等。第六章針對前述內容歸納重點,內容包含:1.夢的預示作用,多與天的啟示相關。2.時人如何解夢與行為,左右未來發生之事3.夢的場景與另一世界相連結,也與現實世界相連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韓麗珠是出生於1978年的香港作家,她對於小說有著實驗的精神,總是嘗試去突破既有寫作的窠臼,以荒誕的形式書寫人類生存的困境。故本論文旨在對韓麗珠小說進行研究探討:第一章,撰寫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與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作家的寫作經歷與成長背景;第三章,探究小說主題的內涵,包含個體生存的困境、人際關係與現代人的精神生活等;第四章,分析小說的創作手法,包含小說敘事觀點、角色形象、空間場景的書寫,以及語言風格;第五章,總結論文重點,並提出研究的侷限和展望。顯然,韓麗珠的小說是關照存在的課題,她透過書寫表達出對世界的迷惘和關懷,且期望小說能促使人們重新檢視生存處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王西廂》以作詩之法作劇──如詩精選意象,精選事件;如詩精組意象構成意境,精組事件構成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全劇具有詩般的質地。本文分四點來闡釋。 一、精心組織情節結構:《王西廂》以折為單位,運用「縮減」、「整併」、「改寫」、「增寫」等手法,精心重組《董西廂》事件,使各折產生各自的戲劇效果。二、展現人物戀愛歷程:在情節內容的處理上,著重人物戀愛歷程、心理的展現,而非奇聞異事的敘述宣揚。三、善於營造情境氛圍:慣於全劇劇首及各折開場營造情境氛圍,使觀眾容易進入戲劇情境之中,與人物一同悲喜。四、戲劇性的敘事與抒情:《王西廂》戲劇性豐富多元,情節上除了構成戲劇最基本的衝突性之外,還具有趣味性、懸疑性。此外各折內的各套曲文結構,也因戲劇性的情節產生了對比性、互動性、抒情性等不同的結構風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研究的對象為方以智,以方以智文獻為研究材料,目的在透過文獻的分析,理解方以智體用關係的說法,提供方以智思想的一個詮釋角度。透過實際的考察,方以智的思想可說是承接宋明理學的脈絡,以道德形上學為基礎,肯定道德之本原在一切經驗生命中積極地活動。方以智否定了徒求空理的作法,認為道體泯化在日常生命中,是以保住現實以體會超越的道體,同時保住現象與本體,才是超越相對的「絕待」。而這種兩邊肯定、兩邊相即的哲學結構,構成了方以智整體一貫的哲學。   方以智並且肯認人之主體有良知本心,此心即是天理,以此本心天理之呈顯,而為道德實踐之理據。並進一步肯定聖人「親見」此理,而「以法知道、以法理道」,透過聖人對天道之體會,以知識系統疏理天道,能「以法生道」,進而以法建構形上學知識,論述性命之學的經典即為精神客觀化物的展現。並且提出探究知識本就是修行工夫,由此聯繫起知識與道德的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齊如山(1875-1962),京劇創作與編劇者,也是京劇理論探索及研究者。齊如山在京劇史上的貢獻,過去在臺灣經常以他曾參與梅蘭芳戲劇改革,率先研究京劇舞台元素,來臺後致力提升京劇地位、提拔京劇演員、推廣京劇教化等成就,稱他為「京劇大師」,對其編劇及創作的位階,甚至拔高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近年來中國大陸學界,對齊如山卻常以「戲曲改革先驅者」來定位,不論是參與梅蘭芳戲劇改革的「導演」位階,或是對其劇學研究所強調的「藝術改革論」,及許多將齊如山與同時代戲劇改革者(如翁偶虹)並列的研究論文,都顯現中國大陸學界看待齊如山的觀點。 兩岸對齊如山的研究觀點與定位,都潛藏特定時空的意識型態。 本論文針對齊如山在京劇研究史上的定位做探討,研究方法上不採縱觀齊如山一生劇學的宏觀論述,卻以1930年代齊如山的「京劇研究」為探索核心,環繞著齊如山在「中國戲劇史上第一個戲劇研究專門機構」的北平國劇學會作為論述重點,特別集中在齊氏在國劇學會轄下的《戲劇叢刊》與《國劇畫報》所發表的內容做微觀分析,結果發現,齊如山抓住了20世紀中國戲劇史上的精華時空,對京劇資料的整理論述展現開創性,齊如山不僅為後來因為時間、戰亂而消失的戲曲文物留下一手記錄,也率先對京劇腳色名詞、身段、臉譜等場上元素,戲臺、梨園信仰等當時還不被注意的京劇議題進行探索,齊如山京劇研究先行者的角色確立。 值得注意的,齊如山在1930年代的京劇研究,受到斯時在北平由胡適帶領「整理國故」風潮的影響,以珍視、讚嘆(而非改變、進化)的眼光,對戲曲進行「返古探索」,他的角色非但不是「戲曲改革者」,倒有點像「戲曲文物保存者」;1930年代齊如山的「京劇研究」已深入戲劇形式、語言、角色、身段等範疇,他晚年能拈出「有聲必歌」、「無動不舞」等至今人們仍琅琅上口,對京劇特質總括的總結性語言,與齊如山在此時期的研究息息相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在解題時,以「臺灣的京劇」與「京劇的創作與改編」為兩個出發點,將之置於政治與社會變遷兩個塊面中考察,時間跨越日治時期、抗戰時期至遷臺以後,探討其間的互動關係,即:政治型態如何在京劇發展中尋求突破口,制約或推動京劇的創編;而社會條件的變遷,為京劇發展形構甚麼樣的市場,市場與藝術本身的性格如何對政治要求的京劇創編予以回應。此際的京劇發展計有幾項特質:(一)政策發展因循抗戰時期模式;(二)京劇被意圖塑造為文化宣傳利器,創作政策戲,但與藝術導向的創作並行不悖,且政策戲反應不佳;(三)京劇借助媒體發展更為普及;(四)審查制度宰制創作與搬演,使營生困難,劇團、演員逐漸歸併軍中以求溫飽;(五)伶、票界線趨於模糊;(六)劇校體制成形,新生代演員長成,登上舞臺。簡而言之,此時期的京劇在臺灣,一面尋求開創格局,一面又因為政治、社會的條件影響下為壓抑。不過,京劇的藝術導向並未為政治考量全然抹煞,此一年代或可視為整頓的時期,而最終為京劇淘洗出最適合它的發展模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近年來,由於全球各地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使得人們逐漸注意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而以往對漢末三國的研究,多集中於政治社會史方面,但若透過歷史氣候、環境史及文史互證等研究方法,便可發現──漢末三國正處於寒冷期之中,且有逐漸趨寒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於漢末三國寒冷期的異常寒冷現象之後,寒、旱、澇、蝗、饑、疫便隨之出現而連年頻發。隨著災異的威脅顯現,時人則勢必有所應對。然而,自然之力或許並非人力所能及。因此,原本只是因氣候異變而互相引發的災異連環,在人文應對的好壞開始作用之後,便逐漸形成天災與人禍交互引發的無限循環,並造成大量的死亡。時人在這些異變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體悟到生命之有限、死亡之緊迫,進而引發他們的遷逝感,並促使他們設法追求一己生命之延長。而這些氣候異變帶給時人的影響,不僅體現於當時的文史材料之中,更向後世展開文學及思想的各式主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歷來的研究指出鳩摩羅什的翻譯雖然無法完整反映原典的語文,卻因為能以流暢的漢語表現,故受到漢地讀者的歡迎;而玄奘的翻譯恰好與之相反,是個忠於原典,卻難以流傳的譯本,這涉及了兩人在漢譯佛典譯經史的新舊譯之爭的問題,過去的研究成果僅限於抽象的敘述。本論文嘗試從語言風格的分析切入,並輔以梵漢對勘的方式,希望能詳盡觀察兩種不同翻譯策略下的漢譯佛典文本,在語言層面上能否流行。筆者選定考察的對象是《金剛經》。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及回顧前人相關研究,並論述《金剛經》的語料價值,提出本文所欲探究的核心問題。第二章是二人譯本實詞的風格比較,首先分析意譯詞中能表現對梵漢文化或是思想的差異的案例,以及討論音譯詞和合璧詞的相關問題。第三章是虛詞風格比較,希望看出譯師如何轉換梵漢彼此間的語法格式。第四章是句型風格比較,前半部將考察「關聯詞語」,主要討論連詞和副詞的部分。後半部則是考察譯師彼此不同的考量,其譯文對於梵文句子的三種改寫方式:増譯、略譯、轉換。最後透過上述風格分析結果,重新省思過往對於羅什和玄奘的譯本評價。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自18世紀工業文明以來,自然生態環境在經濟需求與自利的因素下,生態環境破壞日益嚴重。生態危機的嚴峻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生態學應運而生並逐步擴展到人與自然關係的所有層面。人類與環境、人類與其他生物、人類與非生物之間應該是怎樣的關係?人類應該怎樣對待自身以外的其他生物和自然環境?這些都是生態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佛教本身不是生態學,但其整體性視野卻包含了整個生態系統,從「三界諸天」到「大千世界」的宇宙空間想像。《起世經》揭示了「三毒」是環境惡化的根源。從佛、人、萬物的平等互具,佛教強調萬物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性,其中都蘊含著豐富的生態哲學思想。 通過對「本緣部」五部佛典的詮釋,試圖探討佛教宗教實踐中與生態環保有關的內容,佛教對於萬物、自然環境的對待方式與態度。佛陀一生重要事蹟都在樹下完成——出生、成道、涅槃,顯示了佛教與自然界的密切關係。佛教的慈悲觀把關愛態度概括至宇宙間一切有情與無情物上。佛教「戒殺」的精神在於尊重生命。這都可啟發人類應該如何對待萬物與自然界的態度和方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