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80.101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世紀之交,台北城市在持續不斷的更新中,以各自的生命歷程書寫在台北空間的經驗,於新世紀初回看1970年以來,漸遽轉變中的城市,反思前個世紀的台灣生存處境,各種生存的變遷,以及其中所遭逢的各種創傷。同時,以女性的視角觀看,關於前一個世紀所建制的語言的縫隙,鬆動權力宰制的象徵秩序。在身世、身分、身體的討論中,於童年記憶、城市空間,以及在台北城市中集體與各別顯現的創傷,梳展並探究新世紀女性創傷文本。 對於身世的觀察,表現在「童年的銘刻與再現」的討論中。藉著個人童年記憶和世代記憶,尋回並且由世代的經驗及其縫隙,解讀家族記憶的秘密,也解讀個人的身世。於家族記憶的黑盒子尋回,個人心靈內在傷痕與歷史文化的創傷揭啟,記得的與遺忘的於是有對話的可能,並於焉打開新的生命空間。 而對身分的觀察,承接了世代的記憶,開啟「空間的轉換與變遷的台北」,以台北城為文本的創傷書寫,將城市地理空間展開身分的討論。在「地獄/天堂」的隱喻中,以空間演變為線索,展現的是權力的暴力,並且與與恐懼層層交疊為苦與樂禁錮的雙重場域。而「巴別塔」的空間隱喻,是語言與權力的場域,權力抹去了語言差異,新世紀以來,資本於是成為現代人類共通的語言,台北的城市空間因此成為了資本的語言。「垃圾場」則隱喻現代秩序底下精選的淘汰者,現代本身就是一個由分類的過程剔除不合適的社會秩序,將空間劃開為優勝劣汰、溫拿(winner)魯蛇(loser),是在城市空間的安排中魯蛇的城市邊緣場域。 在身體的觀察方面,是以「打開創傷縫隙中的台北人」,在台北的空間座標中,「聆聽傷口發炎/發言」,從而沉思創傷的持續存在如何打開人在其中的意義。並且藉由通過創傷縫隙的甬道,「回溯原點與起點」,在成為新一代台北人的姿態中,由受傷受痛中尋回身體和身體感官感受的能力,打開一個個立體的台北人。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KANO》是嘉義市政府第一部投資的電影,講述1931年嘉義農林棒球隊打入甲子園準優勝的故事。這部電影所呈現的美景、象徵精神,都讓觀眾回味再三,甚至想到拍攝地點及相關歷史場景一窺究竟,為嘉義市做了一場非常成功的城市行銷。本文溯源《KANO》故事的構思與歷史背景,並探討該故事如何與嘉義市之歷史文化、城市性格產生共鳴,以及嘉義市政府在軟硬體、宣傳策略等各方面的配合,從而瞭解這場城市行銷背後成功的因素。使嘉義市政府這次成功的行銷經驗,能成為其他縣市及中央後起者的借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以鄭宗弦少年小說中的地方書寫為觀察核心,並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探討。首先,整理鄭宗弦的成長經歷與創作歷程,以理解鄭宗弦持續以臺灣在地文化為主要創作題材,以及其小說中融入農業議題與環境關懷的創作背景。接著,探討鄭宗弦少年小說中地方書寫題材與主題,歸納出三個面向:一是以不同背景的人物,描寫城鄉生活與環境差異呈現。二是以鄉村生活描寫、農夫對土地與牲畜的情感、濃厚的鄉土人情味與本土民俗的延伸意義,呈現地方文化的關注。三則是由少年小說中外來種入侵、稻米過剩、化學農藥與高山開發內容,關注臺灣於時代發展中的現代農業與環境議題。最後,則是分析少年小說中人與環境的關係,鄭宗弦擅長刻劃面對家庭衝突、親人死亡的少年創傷心理;成人形象則凸顯出不同家庭類型的衝突與校園場景的教育現象,並以少年與成人的相互影響與各自成長、轉變之中,傳達人與人之間應當相互尊重、包容彼此的差異,以及環境保護意識與友善土地倫理關懷。鄭宗弦持續以臺灣在地題材創作少年小說,展現臺灣本土自然與人文環境的關懷,期許讀者由閱讀開始,由關懷自身周遭生活出發,進一步熱愛自身所生長的土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旨在探討馬以工的書寫與文化資產保存及環保運動之間的關係,討論其書寫和行動在當代的價值與意義。她以報導文學從事社會運動,早期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後來轉向環境保護運動,並鼓吹女性從事環保運動,實踐生態女性主義。在文化資產保存方面,她的書寫呈現三種意識:關注台灣開拓史、為歷史古蹟發聲及保存民族文化資產,並推動板橋林家花園、林安泰古厝、霧峰林家花園及八通關古道等有形文化資產保存。此外,馬以工眼見台灣自然環境因經濟發展而受到破壞,遂書寫《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推動淡水紅樹林、東北角海岸、墾丁候鳥、國家公園成立等自然生態保育運動,掀起環境保育熱潮;她也關心公害問題,以書寫推動反核、反菸害及反毒物汙染運動,同時提倡資源回收,並對彰濱工業區開發案提出檢討。馬以工以文學和行動促進社會變遷,為台灣保留珍貴資產,是台灣文資保存及環保運動先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南素有美食之都稱譽,小吃幾可作為城市品牌以行銷觀光,然而在城市的飲食書寫面向上,卻呈現相對缺乏的現象。從1995至2015年這二十年之間,不計美食指南式的導覽書籍,關於台南飲食書寫主題的出版品只有十本,而且集中於2011年縣市合併之後。 近年台南爆發觀光熱潮,讓城市書寫成了顯學,連帶使飲食書寫的出版也豐富起來。其中王浩一的《小吃研究所》上下冊、魚夫的《移民台南》及Darkbringer的《24hrs吃在台南》不僅著墨於小吃或店家本身的介紹,更強調台南飲食體系形成的文史脈絡,以及飲食現象所引發的思考。 本文試圖由三位作者對飲食的書寫著手,透過文本解析呈現出台南在地飲食書寫的樣貌,其次分別從空間與時間兩個角度切入,討論文本所描繪出的台南飲食地景,以及台南小吃獨特的時間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以大林鎮為研究對象進行文化觀光發展之探討,經由文獻分析、實地參與觀察與半結構式訪談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大林鎮的地理、歷史、產業、地方人文資源與目前所進行的文化觀光發展活動現況。再者,大林鎮甫於2016年初申請通過國際慢城認證,本研究也進一步分析大林鎮申請加入國際慢城的緣由及未來發展,並探討慢城理念、指標之實踐對於文化觀光發展的助益,且就大林文化觀光發展未來所需改善的方向提出具體建議。透過本研究發現大林地區目前以進行文化資產觀光和鄉村文化觀光活動為主,未來應進一步落實以在地居民為主、維護地方特色的慢城理念。最後,針對目前大林文化觀光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提出七項建議,包括建立旅遊資訊平台、導覽人員的增設及培訓、軟硬體配套措施的加強、發展屬於大林的地方標記、重視地方文化的永續經營、加強地方政府與居民的溝通以及以在地居民為主,提升生活品質的發展。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當前流行全民書寫的新世紀裡,醫師從事醫療書寫的並非少數,各專科醫師所書寫的醫療場景,常因不同專長而呈現其各自的特色。外科醫師有別於其他科別醫師的性質,而其工作場域的特殊性,更增添其書寫上的特色。傅志遠為外傷急症外科醫師,此科別針對外傷、急症與重症病患進行診治,並處於醫療第一線上,因此,他的醫療書寫也就更受到關注。自網路書寫起家,後續接連出版著作,傅氏以其醫療上的專業眼光和己飢己溺的堅定與仁心,更讓他的書寫有別於其他醫生的相關論述。要之,傅志遠的醫療書寫範圍從急診室推及到醫療倫理議題與醫療抉擇過程,擴展至錯綜複雜的醫病關係。在這其中,傅志遠藉著不同主題的書寫,呈現外科醫師處於醫療現場的視野,使得讀者可藉由閱讀文本,對於書寫主題能詳加思考與釐清醫療迷思,筆者著眼於此,以傅志遠之醫療書寫作為研究主題,嘗試勾勒相關書寫背景,並進一步探索他書寫主題的內蘊。 關鍵詞:醫療書寫、外傷急症、外科、傅志遠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康熙領臺後在臺灣廣設倉廒,乾隆時更達興建高峰。本文針對倉廒為何?何以設置?又何以在臺灣隨著土地的向南、北兩方面的墾拓而放緩增建速度,乃至於割臺前後的方志中更呈現臺灣倉廒數量遽減等狀況做一論述。 臺灣倉廒為儲穀而設置。其儲穀除供本地之用外,也在於供福建平糶及供福建、金門等地兵米、眷米所需。為保證運送米穀到福建的穩定性,而有臺運相關規定,換句話說,倉廒設置為裨益民生,不同屬性的倉廒,在倉儲制度中各有其不同的地位,負責不同的任務,達到各自特殊的貢獻。而只要朝廷制度完備,預期目的與實際效果之間便不致有太大差距。然而,倉廒的功能卻因臺灣大量米穀外流,倉廒儲米不足以應付社會實際需求,功能受到限縮,而制度面又無法解決此一困境,這正是臺灣倉廒制度盛於康雍乾三代,在道光之後逐漸走向沒落的主要原因。見微知著,臺灣倉廒制度的盛衰或亦是清代倉廒制度由盛而衰的鑒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文的研究範疇以當代台灣藝壇中最重要的書寫藝術家董陽孜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為主的書藝作品,歸納整理出董陽孜書藝的形式、內涵與特色,也研究她近期如何通過跨界合作,假借文化中介與媒體的影響力,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以藝企合作的方式將書法美學融入日常生活,後者不只賦予書法作品公共性的特質,更邀請民眾參與創作,對於書藝表現之意義有: 1.拓展表現領域; 2.帶動書法創新的風氣,對當代書法創作具繼往開來之意義與價值。 對於當代藝術界的啟發有三: 1.融合傳統與創新開創獨特的風格,在創作形式與章法甚至展覽型態上突破過去既有認知; 2.以文化為基底重視本土化與全球化,從典籍中取材融入在地性與本土化,並推廣至國際; 3.書藝藉文創產業與跨界展演以豐富現代生活,許多商品亦標榜結合董陽孜墨寶來行銷,並受市場肯定。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文學可以做為一種理念傳達的媒介,再現城市生活經驗,透過生命通感的方式,達到說服的效果。被定位為人文城市的嘉義市,曾在2013-14年藉由駐市作家計畫的推動,以文學書寫與閱讀增加城市吸引力。駐市計畫作家鍾文音及李昂分別擔任在嘉義的駐市觀察及書寫任務,活動過程與作品集結呈現了嘉義市多樣化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景觀。鍾文音的嘉義行走,讓她走入巷弄、在空間停駐,從與她交會的人事物中,發現嘉義的人文特色、歷史過往,以及和她過往生活經歷的連結性;李昂則以飲食「小吃」,做為她認識嘉義的方式,透過庶民日常生活的每日吃食,呈現食物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及嘉義人們的真實生活現況。而本文探討兩位作家不同的筆所呈現的嘉義市城市形象樣貌,探討她們的書寫在城市行銷的概念與策略下,是否得以加強並提高嘉義市城市特色的能見度,進而分析嘉義市駐市書寫實踐對城市行銷的效果,以做為未來政府城市行銷的參考,擴大文學參與社會的功能,並考察未來持續活動計畫的可能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