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19.148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美國自2011年開始,明顯地降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兩地軍事介入行動後,努力地加快「美國重返亞洲政策」,並優先於美國其他的外交事務,美國正在恢復和加強其在亞洲的傳統參與力道。因為美國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失去了成長的步調,而使得國內經濟欲振乏力,而當中國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時,增加了華府擔憂中國將無可避免地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權國家。 在此時空背景下,歐巴馬決定「重返亞洲政策」並支持區域多邊組織。在經濟和貿易方面,包括亞太區域的主要經濟體,歐巴馬期待看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成為高品質的貿易和投資平台。歐巴馬提出重心轉向參與亞洲主要的多邊組織,有利於引導這些區域國家更加親近華府政權,但卻相對地刺痛了北京當局。 中國的崛起已經升高了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與中國的領土爭端,美國回應其在亞洲的盟友而採取外交和安全方面的行動。華府介入越南及菲律賓與北京的南海主權領土爭端問題,並明確表示不能坐視在該地區航行自由受到威脅。在這個紛擾的地區,沒有一個國家希望在充滿張力的美中關係間有選邊站的壓力,他們寧願保持著與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等邊關係以及雙方的合作,然後在該地區兩大強權競爭夾縫中獲取國家最大利益。本文研究重心為美國重返亞洲政策下的雙邊關係:美菲與美越關係之政治經濟分析,探討美國如何與越南和菲律賓合作對抗中國威脅?以及美國是高調地重返亞洲?還是美國勢力從未離開亞洲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針對我國政府101年度推動復徵個人證所稅政策制定的依據與推動時點的考量,所引發的課稅問題,以「課稅範圍」、「租稅收入」、「稽徵成本」以及「課稅時點」四個問題構面作為建構租稅管理策略之基礎構面,設計出研究的分析架構,整理成為本次研究的主要議題。 首先透過文獻探討對照目前現況分析,進行理論及實務之探討,繼而運用德菲法專家問卷,就證所稅制之課(免)稅範圍、適用稅率及申報方式等爭議之租稅問題,整合業界專家、主管機關及專業學者意見,作為研究用以分析證所稅制產生的制度問題以及改善方法。 本研究的發現歸納如下: 一、於課稅範圍問題構面上,為了因應公平概念,目前提倡稅制應朝「普及性」與適用「輕稅率」的政策發展。 二、於財政收入問題構面上,在目前臺灣的經濟與環境條件下,專家們並不贊同以政府租稅收入為主肘,而強調「量能課稅」重要性。本次修法強調「租稅公平性」而非「增加租稅收入」的號召,是得到認同的。 三、於稽徵成本問題構面上,現階段講求的稽徵技術提升不一定會大幅減少稽徵成本的支出,大多數是是為了改善民眾申報的困擾。 四、於課稅時點問題構面上,對證所稅制修正改革的重要性,應是首重「課稅範圍」、次則「稽徵成本」、最後才考慮「財稅收入」問題,而所有的修正改革仍須在最適當的時點推行,稅制的改革才能事半功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國勞工保險制度保障勞工最低生活所需,隨著時代轉變,制度基於實際人口結構與財務狀況將有所調整,於2009年實施勞保年金制度,將定期性持續支付給付金額,提供被保險人的經濟安全。制度推行三年時間,因給付水準調整與少子化、高齡化影響勞保財務,將針對所得替代率、保險費率、給付條件等進行改革。 本論文經由研究文獻的探討以及深入訪談利害關係人的方法,瞭解制度變遷的過程,透過新制度主義中三個學派的論點加以探討,主要採取歷史制度主義論的制度設計觀點,探討勞保年金制度變遷與發展,其所產生的路徑依賴現象。再輔以採用理性選擇論觀點,探討行為人如何做選擇,與社會學制度論的脈絡化觀點,透過制度環境對行動者的影響作分析。再詳加說明制度變遷過程中,利害關係人對於制度影響的強弱,將以區分制度變遷的模式,最後探討制度面的產生結果。 經由研究發現,制度變遷過程中,行為人受制於環境係落的影響,在特定的制度框架下產生最適的安排,因此利害關係人也不斷的提出要求與針對制度做出回應,透過三方權力之探討,使得2009年年金制度在制度與行動者的互動產生取代模式;而2012年改革草案提出新制度,產生層疊的可能。對於制度未來的存續性,我國未來勞保年金制度應有共濟的精神,隨著環境與時代的變遷,適當調整給付水準與勞保費率並讓利害關係人參與執行,共同維護勞保財務的永續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乃以我國自97年5月23日起實施之「結婚登記制」之執行情形為研究主題,並以臺南市安定區戶政事務所及臺北市萬華區戶政事務所為研究個案。筆者運用史密斯政策執行過程模式,以理想化政策、執行機關、標的團體、環境因素等四個面向進行影響政策執行情形之因素探討。 在研究方法上,先採用傳統靜態研究之「次級資料分析法」,蒐集相關資料分析與整理,再兼採動態研究之質性「深度訪談法」,取得第一手資料並作為資料蒐集及分析的方法,以補靜態研究之不足。 本研究的發現歸納如下: 一、受訪對象認為結婚登記政策具有簡單、經濟、耗時短之特性,因此,對結婚登記政策具有高度的滿意程度。 二、二個研究個案受訪對象在「理想化政策」、「標的團體」、「環境因素」三個面向認知和執行方式較為一致;但在「執行機關」這個面向,安定區與萬華區戶政事務所執行「結婚登記」政策之方式有若干差異,後者對結婚登記的作業方式解說較為詳盡,預約過程簡單,且有標準化防制結婚詐騙案件作業流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根據內政部統計近十年來每年跨國婚姻超過兩萬對,民國95年占總結婚登記對數的16.8%,即每6對登記結婚中有1對為與外籍通婚;至103年1~5月跨國婚姻占總結婚登記對數仍占有12.21%之高比重,即每8.2對結婚人口中有1對為外籍配偶。這些意味著,「臺灣人」的面貌正在改變,臺灣社會正默默地進行一個很大的轉變。 「新移民」日益遽增衍生出諸多問題,有違法居停留、假結婚來臺、移民輔導、資訊系統整合運用、難民及非法入境之收容遣送等問題,在在顯示需要強化「新移民」的管理與輔導。 民國96年1月2日移民署成立以來,許多立法委員、移民團體及移民移住人權修法聯盟對攸關新移民家庭、外僑及外勞權益的「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正案」非常關切,多次與內政部及相關部會人員進行討論,在保障移民人權最高原則下,歷經2次朝野協商,終於「入出國及移民法」於民國97年修正公布施行,對我國在入出國境之管理及移民人權保障影響甚鉅。而現行的「入出國及移民法」共經七次修正,終能符合新移民之期待及我國人權立國之精神。 本研究旨在探討移民署與移民團體在移民體系中的角色、功能、策略及影響,歸納所介紹及探討之內容與問題包括: 我國移民政策及移民署與移民團體在移民服務與政策運作中的角色與功能;移民團體發展概況,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其對「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正案」、移民政策的訴求與影響,及之後政府的回應與修法情形,以及移民團體與移民署的互動與合作,政府對於移民團體因應之道;最後,分析「兩公約施行法」、「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簡稱CEDAW)、「提審法」及司法院釋字第708號釋憲案等有關人權之移民政策與國家安全,以及移民署為強化國家安全所採取之重點措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全球思維、在地行動」,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國家及地區透過地方特色的深根及發展,提升自我競爭力及追求定位,同時也朝向文化經濟的發展方向。Kotler(1993)以行銷的觀點提出地區行銷的創新做法,其認為各城市應發展自己的城市特色,以確保城市發展的獨特性 我國政府目前所推動的在地文化創意產業及文化政策推動的執行方式,常以嘉年華型態的藝術節、文化節、博覽會等大型節慶活動作為展現方式。節慶活動結合地方獨特風土民情及與人文資源,更能吸引外來遊客的興趣,因此逐漸成為發展觀光產業以及行銷在地特色的最佳選擇。然而,在城市競爭及炒觀光短線的心態下策劃的活動,往往過於重視活動包裝及量化數字,而忽略藝術文化價值累積的根本內涵,讓節慶活動面臨複製文化、速食文化、缺乏主體及去故事化等風險及永續經營的危機。 成功的節慶活動,除了地方政府的經費資源挹注外,更需要地方團體及居民的支持,並與民間力量結合,且比起過去政府強勢主導,更強調「網絡」的關係及各行動者間的互動;而高雄內門宋江陣活動早期為一地區性宗教活動,因為公部門的重視及推動,結合城市文化觀光政策,使活動的重要性及能見度更為提升,由於緊密的網絡互動關係使活動具有穩定健全的基礎,加上政策行銷策略的運用發揮了外部宣傳及促進民眾認同的加乘效果,讓活動每年持續發展,也成功轉變為國際性的觀光節慶,且連年辦理下其公私協力模式逐漸成熟、行銷策略日趨完善,進而形成一套網絡治理及政策行銷經驗。 據此,本研究選擇高雄內門宋江陣活動為研究個案,除了討論內部網絡互動關係外,同時也針對其外部行銷進行活動成效之探討,以更全面性了解個案由地方性活動轉型為國際性活動的實質內涵。網絡治理內部關係主要運用Rhodes所提出網絡關係五個特質:「資源互依性」、「成員多元性」、「持久性或穩定性」、「目標共識性」及「協商性」建構高雄內門宋江陣網絡互動關係及模式之分析面向,以行銷6P組合:「產品」、「價格」、「通路」、「宣傳」、「規劃」及「夥伴關係」架構外部關係變項,探討網絡行為者行銷策略之運用情況,以進行高雄內門宋江陣活動之現況分析及提出理論應用模式,同時探討其對活動成效之影響,並提出建議及永續發展參考。 本研究屬個案研究,研究方法採質性研究,以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進行資料蒐集分析,並依據依據Dunn之政策利害關係人概念架構訪談對象,同時以滾雪球抽樣法建立受訪名單。 研究結果發現,在網絡治理部分,由於「資源互依性」讓有限資源得以有效被整合及利用,影響了活動本身執行的順暢度及利害關係人間之合作關係、「持久穩定性」及「協商性」促進利害關係人間彼此瞭解及信任,因此對活動產生很大影響;而「成員多元性」及「目標共識性」因未對活動造成直接衝擊,且其影響層面在活動執行中透過協商管道進行確定及解決,因此對活動成效影響性不高;政策行銷部分,「產品」因活動內容固定,參與度具有邊際效益遞減現象、「宣傳」缺乏持續性的策略性行銷、「規劃」尚未有完整具體之訓練,單位間之協調仍有改善空間,因此其行銷效果尚未很好;「價格」以免付費為主,付費項目具競爭性、「通路」在不同管道配合下擴大了接觸群,因此呈現良好的行銷效果;「夥伴關係」因欠缺整體性及經濟效益,在企業結盟方面也欠缺長期穩定之規劃,因此行銷宣傳效果普通。 整體而言,高雄內門宋江陣活動利害關係人間相互信任,網絡治理互動關係高度緊密,政策行銷策略運用對活動執行產生正面效益,而行銷策略之運用與網絡行為者之互動二者間也具有正面影響關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國當前公務人員訓練制度在政策規劃、制度設計、課程編纂及訓練機構安排上,並無針對身心障礙特考錄取人員有特殊的規範,擬定之訓練計畫與一般考試大致上均一體適用,未能完全切合實務需求。在訓練過程一致,訓練方式相同之現況,又缺乏淘汰機制下,對該類錄取人員能力之增進確實有所侷限。 本研究以新進特種考試身心障礙人員訓練之制度面、執行面及成效面為架構主軸,從個人基本資料條件對其進行交叉分析,藉以探討現行訓練制度與執行問題。本論文在研究方法部分除文獻分析法外,兼採了量化研究的問卷調查法及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法,藉由客觀量化資料分析配合較為主觀的質化資料輔助,讓本研究資料更為周全且具說服力。 本研究分別在「制度面」、「執行面」與「成效面」有以下研究發現: 一、制度面:經研究發現,目前我國公務人員考試採取之考訓合一制度普遍受到認同,且肯定現行身心障礙特考錄取人員得依個人實際狀況,選擇參訓與否之政策。但在占缺訓練制度上因實務面之困擾,此項制度仍受到質疑;另,在身心障礙特考錄取人員基礎訓練不列入訓練總成績計算部分,調查結果發現多數人仍認為此項政策存在公平性之疑義,未來尚有檢討的空間。 二、執行面:在執行面部分,研究調查發現,大多數受訪者對於訓練場所之無障礙設備多表認同,但在實際工作地點之無障礙設備則認為多有缺漏,仍未臻完善。另,基於身心障礙特考錄取人員對於基礎訓練有選擇參訓與否之權利,多數錄取人員認為占缺機關支持與否確實會影響其參訓意願。在基礎訓練課程內容設計上,多數受訪人員認為課程內容未完全符合工作所需,在理論與實務連結上尚須加強其連結性。 三、成效面:經研究發現,身障特考基礎訓練未完全達成「訓用合一」之目標,原因可能在於基礎訓練課程內容大多以政策性課程為主,較偏向理論基礎,在實務工作執行上較難實際應用有關。另外,在現行政策上,身障特考錄取人員基礎訓練成績不列入訓練總成績計算,確實存有爭議,其他考試錄取人員對此政策仍有公平性之質疑。最後,經調查發現,多數受訪者認同未來考試與訓練成績結合制度,認為此項制度之推行可增進整體考試制度之多元客觀性。 此外,針對研究發現,本研究分別在「制度面」、「執行面」與「成效面」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一、制度面:在制度面部分,為期減少用人機關業務推行之困擾,增進身心障礙特考試錄取人員訓練學習連貫性,建議未來可先經基礎訓練後再進行實務訓練。另為避免其他考試錄取人員之疑慮,且增進國家考試之公平客觀性,建議未來可依身心障礙特考錄取人員之特殊狀況,配合相關配套措施,將基礎訓練成績納入訓練總成績計算。在參訓與否之選擇權彈性制度上,為平衡所有身障特考錄取人員之公平心態,建議未來應明定參加訓練與否之差別性。最後,在考評機制方面,目前仍維持傳統上對下之評核方式,建議未來可建立訓練全方位考評機制,增加同儕之間互評,或客觀第三者評核之方式,讓考核機制更臻完善。 二、執行面:在工作場域部分,建議強化工作環境之無障礙設備,讓身心障礙同仁擁有更多便利性。在身障特考基礎訓練課程內容設計方面,建議針對身心障礙錄取人員進行訓練課程內容調整,除與一般考試錄取人員接受相同之課程外,額外可增加適合其特殊屬性之課程規劃,另為避免訓練課程與實務工作難以密切配合之窘境,可在基礎訓練課程中增加即學即用之技術性課程,提升實務實用之價值性。最後,建議加強宣導用人機關支持基礎訓練,提高身障特考錄取人員參訓意願。 三、成效面:在成效部分,建議增強訓練與用人之間的連結性,使訓練達成預期效益,並依身障特考錄取人員之實際專長進行業務分配,使其專長得以專用,潛能得以發展。在未來制度改革上,建議結合考試與訓練成績作為分發依據,實際發揮考訓合一之功效,並有條件式落實身障特考錄取人員基礎訓練淘汰機制,讓國家整體考試制度得以更嚴謹客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傳統社會中,政治權力集中在少數菁英的手裡,社會的主流思想、價值體系基本上是由他們決定的,事實上,公民權的產生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經由一次一次的運動爭取而來的,例如勞工權利的爭取、黑人的公民權運動等等,這些都是「追求承認的鬥爭」(struggle for recognition),同樣的婦女的參政權亦是「追求承認的鬥爭」的產物,雖然婦女運動到今日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可是帶給世人的啟發確是最具震撼性。 臺灣女性在選舉中當選的席次,有落後於男性的現象,而事實上女性長期被隔離於政治生活之外,女性的感覺和經驗也一直被忽略和異化,直到女性參政者逐漸增多,女性也漸漸發展出更多選舉競爭的方式,同時尋找更多的資源,不同的女性參政者有不同的價值觀與人格特質,因此她們在從政的過程如何突破社會壓力、扮演適當的角色,她們是如何調適的呢?與男性參政的差異性又為何?女性參政和婦女政策是否具有關聯性?由於對以上問題的好奇,而設定了本研究的主題。 選擇臺北市女性議員的原因,乃係臺北市的行政效率及人民生活指標均居全國之冠,是整個臺灣社會結構與政治生態的縮影,因此臺北市議會有小內閣之稱,係為女性參政最具代表性的場域,而議會政治就是觀察女性參政的重要指標,就研究觀察臺北市第十一屆女性市議員,參與政治的自主性很強,而且熱情度很高,但卻仍然無法突破於政黨、家族政治之外,培植個人的政治資源,開拓出不同的參政路徑,民主化的臺灣在這個課題上,並沒有太大的進展。 但從臺北市第十一屆女性市議員的特殊性:高連任(新科議員只有三位)、高學歷(碩士居多且有三位博士)以及高支持率(皆不靠婦女保障名額),這三高的特色顯示:女性參政者的實力與背景同樣重要,社會的變遷使得女性越來越懂得提升自我價值,促使女性的社會生存能力變強,她們創造了一個實質男女平等的社會環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國政府有感於近幾年來國內房地產價格不斷攀升,推出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制度,期望以促進不動產交易資訊透明化的方式,解決長久以來不動產交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進而促進不動產市場之健全發展。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發現:在政策制定與執行上,政府以現有人力執行政策,減少人事支出,以地政士等專業人士為主要申報人,節省社會成本並讓政策順利推動;在政策執行工具上,設定規則之申報人的順序及責任引發爭議、查核與裁罰工具失靈;在政策目標達成程度上,資訊透明化已有效果顯現,但尚未實現實現居住正義;在政策執行評估上,大部分都有中上程度的評估結果;在政策執行所產生的問題上,揭露的資訊其真實性受到質疑且透明化程度不足;在政策所產生的影響上,土地公告現值大幅調升且不動產市場行情受揭露交易資訊影響產生了價格追隨效應,不動產租賃市場受政策影響而委租案大幅減少,預售屋市場的政策成效最差。 建議政府應重新審視申報義務人的優先順序及申報錯誤或遺漏的責任歸屬、買賣移轉登記與實價登錄申報同步、預售屋應改為簽訂買賣契約後30日內申報、重新審視不動產租賃之規定、不動產交易資訊應完全透明化、增加查核人力以確保資訊真實性、全面實施實價課稅。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民中小學推行全民國防教育的過程中,對其在執行上所存在的問題及相關配套措施作一探究。自「全民國防教育法」推動至今,在法源上及實務上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及效益。因此,為能加深探討除以問卷調查及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外,本研究利用訪談內容,以質化研究途徑蒐集,並探究嘉義市國民、中小學教育實務工作者,就「國民中小學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有關執行作法提出個人的看法及意見表達,以作為爾後國民中小學推動全民國防教育運用上的政策參考依據。 本研究結論歸納出推動全民國防教育之具體作為,臚列如下:舉辦全民國防教育教師研習及實務參訪活動、國民中小學校積極參與「全民國防教育」活動、擴大「全民國防教育」宣講團種能師資的培育、將「全民國防教育」列入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與考核等。研究結果顯示,國民中小學校學生對全民國防教育宣教活動滿意度呈現顯著影響效益。 關鍵詞:全民國防教育、國民中小學、滿意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