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71.121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調查國小高年級兒童「視譜」和「聆聽」時的音樂感知能力,並進一步分析個人背景變項包括性別及課外音樂學習活動對音樂感知能力之影響。同時,基於語言和音樂間的相似性,探討音樂感知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之相關性。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輔以調查研究蒐集受測者背景資料及相關性研究探討音樂感知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的相關,以雲林縣某公立國民小學一○○年度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得研究一共304人,研究二共306人為正式樣本。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之結果,編訂「視譜與聆聽測驗」和音樂經驗問卷,作為本研究之研究工具。所得資料經描述統計、項目分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結果若達0.05顯著水準,則進一步以薛費法進行事後比較。分別依整體及各分項測驗內容加以討論,進而歸納出下列研究發現: 一、國小高年級兒童的音樂感知能力: (一) 就整體「視譜」的音樂感知能力而言,表現最好的是「節奏」,其次為「單聲部曲調」,而 「多聲部曲 調」的視譜能力表現較差。 (二) 在整體「聆聽」的音樂感知能力上,表現較好的是音色、力度與節奏的部分,而曲調、和聲的聆聽感知能力 表現較差。 二、背景變項對國小高年級兒童音樂感知能力之影響: (一)「性別」與「課外音樂學習活動」兩者在整體「視譜」與「聆聽」及各分項測驗得分之交互作用均未達 顯著水準。 (二)「視譜」的感知能力有性別差異現象,女童的視譜能力顯著高於男童;「聆聽」的感知能力上,性別的影響 則未達顯著水準。 (三)「課外音樂學習活動」在整體「視譜」感知能力的影響達顯著水準;各分項測驗上,對「多聲部曲調」的 影響未達顯著水準。 (四)「課外音樂學習活動」在整體「聆聽」及各分項測驗的影響皆達顯著水準。 三、國小高年級兒童音樂感知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之相關性: (一) 學童的「視譜」和「聆聽」感知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相關值不高,但皆達顯著水準。 依據研究結論提供給國小高年級音樂感知教學參考,並對國小音樂教師、學校、家長、教育行政單位及 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文化核心價值之實踐與學校內部社區感之研究 郭秀芳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摘 要 本研究緣起於嘉義縣政府推動校園文化核心價值,希望藉由學校教育喚起縣民共同重視禮節,並落實生活教育及品格教育,以加速達成富而好禮之社會。本研究旨在暸解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文化核心價值之實踐學校內部社區感之現況,及分析在不同教師個人變項與學校背景變項下的差異情形,並探討二者間的關係。以嘉義縣公立國民中小學教師及行政人員為對象,採用「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文化核心價值之實踐校內部社區感調查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總計獲得428位教師之調查資料,採用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結果如下: 一、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文化核心價值之實踐屬於中高程度,並以行政支持層面為相對最高。 二、嘉義縣國民中小學學校內部社區感屬於中高程度,並以學校關懷層面為相對最高。 三、整體的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文化核心價值實踐情形之覺知程度會因教師現任職務不同有差異存在,其中以擔任行政人員(主任、組長)的國民中小學教師在整體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文化核心價值實踐情形之知覺程度較高。 四、整體的學校內部社區感之覺知程度並不因教師年齡、教學年資、現任職務及學校類型、學校規模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文化核心價值實踐情形與學校內部社區感之整體及各層面間有顯著正相關。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小學行政人員與教師、及未來研究提供建議。 關鍵字:核心價值、嘉義縣國民中小學校園文化核心價值、學校內部社區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目的:一是瞭解星星國小發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脈絡;二是分析星星國小實施教學觀察的現況;三是探究星星國小發展教學觀察對參與教師的影響,四是依研究結果提出結論,供學校、教育機關及後續研究者參考。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探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教學觀察的個案學校發展情形,主要透過參與觀察、文件分析、訪談等方式蒐集資料,進行資料分析整理。在個案分析後,獲得以下結論: 一、星星國小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包括準備、發展、專業成長三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建立校本共識,藉由研習、專業對話和持續教學觀察增進知能 (二)發展階段穩定成長,培養評鑑能力,善用評鑑結果和進行後設評鑑 (三)專業發展階段精進教學能力,深化評鑑內涵 二、星星國小辦理特色有行政推動效率高、團隊共同成長學習,學校能轉化規準、行政能簡化程序和教師將評鑑內化 (一)行政辦理特色為效率高,執行確實 (二) 團隊氣氛如同參與豐富學習之旅,提升專業能力 (三) 學校學校能轉化規準、行政能簡化程序和教師將評鑑內化是成功關鍵 三、星星國小對教學觀察能確實辦理教學觀察三部曲程序 (一) 觀察前,教師充分溝通,建立信任基礎 (二) 觀察中,工具理性客觀呈現資料 (三)觀察後回饋記錄即時呈現,促進教師反思實踐 從研究結果及結論,提出多項建議,包含對星星國小的建議、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以及對後續研究的建議等三方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嘉義市一所國民小學推動教育部「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的實施現況、行政人員與教學人員相關信念,以及信念造成之各項影響。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相關文獻探討,確定研究架構與流程,擬訂各類教育人員之訪談大綱,針對個案學校行政人員、教學人員共8位研究參與者,進行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並輔以相關文件等研究資料,進行整理與歸納,據以提出研究結果,針對研究結果做成結論,並提出具體建議。本研究獲致主要結論如下: 一、學校教育人員無論參與與否,均肯定學校辦理「攜手計畫」有助於改善弱勢學生之學習狀況。 二、學校行政人員相較一般教學人員,對於「攜手計畫」之核心價值有更深認知。 三、學校參與「攜手計畫」之教學人員相較其他未參與教師,對於弱勢學生及補救教學政策有更深的認同。 四、行政人員心存「關懷每一個弱勢學生」的使命感,故透過推動「攜手計畫」積極實踐之。 五、行政人員相信教師對於弱勢學生背景的同理和關懷,會激發更多的教育愛和關懷,並使得學生改變。 六、學校推動「攜手計畫」的歷程,應由行政人員主導並「以身作則」,同時支援教學人員成為其後盾。 七、「攜手計畫」補救教學方案若有具體成效,弱勢學生的進步是最重要的回饋,會強化教學人員之信心和意願。 八、學校教學人員在教學場域中,亦需要他人的關懷和支持。 九、學校教育人員對於「攜手計畫」及弱勢學生的正向信念,其積極作為和具體成效會影響、改變其他教育人員之信念,有助於型塑出正向的學校文化。 十、學校推動「攜手計畫」之成效,與教育人員對於弱勢學生之關懷信念息息相關。 十一、學校教育人員對其角色信念之界定,會影響其行政作為及教學行為,進而影響推動成效;而成效亦會影響教育人員之信念。 依據本研究結論,進而歸納整理提出建議,以供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課後輔導計畫中數學課後輔導教師所具備和表現之教學知能,並透過探討臺灣現行政府與民間課後輔導計畫的師資來源、甄選、培訓制度與國小數學課後輔導教師教學知能之關係,進一步提供未來課後輔導計畫在增進課後輔導教師教學知能上之參考與甄選、培訓制度之具體建議。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透過與5位數學課輔教師及3位輔導社工員與2位教學輔導團教師等共10位研究參與者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並輔以課輔教師觀察與文件資料蒐集,進一步瞭解數學課輔教師所具備之教學知能。本研究所獲得的結論如下: 一、永齡希望小學課後輔導計畫之培訓內容和規劃與計畫目的落差。 二、永齡希望小學中正分校在培訓制度除按照課輔計畫的規定外,並依其特色和需求   規劃和實行。 三、一般教育知識方面:能對課輔學生有一定程度且同理心的理解,並覺知課輔學生   個殊性;對學生身心發展知識有基礎瞭解,卻缺乏學生相關輔導知識;基礎教育   學知識中,明顯展現出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能運用策略去分析和判斷課輔學生   的學習情形並針對學生學習困擾和迷思實施教學,但在關於特殊學生的知識上則   顯得薄弱;在數學課程相關知識的表現和瞭解較少,且在課程實施上有其困擾。 四、數學學科內容知能:普遍具有數學學科基本能力,數學課輔教師、輔導社工和教 學輔導團教師則對此有相異看法;在數學學科的關鍵和模式知識上的表現,多半 是具備教育學程之數學課輔教師;數學學科脈絡知識表現在對數學內容的判斷能 力上,反之在佈題與解題則難以依循;在學科轉化和表徵使學生理解的能力上, 數學轉化能力表現較弱;數學信念在課輔教學經驗上有所差異,普遍認同自己的 數學能力。 五、教學策略方法與技巧:在教學技巧方面主要以學生程度和能力、引發學習動機和   同儕學習之方式表現;在教學設計方面表現出多元的設計理念和原則;教學活動   實施上主要以學生的需求和程度為主,但卻有時間不足和活動轉移不流暢等困   擾;普遍能瞭解教材得經組織和轉化,教學經驗為關鍵。 六、班級經營知能:在學生行為問題多以明訂規則、消弱和隔離的方式處理;在經營 班級學習風氣,則以實行獎勵制度與營造班級經營風格來表現;班級常規的設立 主要分為設立班級幹部與關於發言和走動之規定兩方面;主責輔導社工為最主要 的互動對象,卻與家長的互動機會少。 七、教學態度與自我教學評價:在教學專業規範和道德上,教學準備的態度優於執行   行政事務;專業成長和學習上以教育相關背景者有較積極的表現;在自我反省部   分,則主要表現於對學生態度和在教學上;普遍抱持正向的課輔教學信念,且認   為擁有熱忱為優良課輔教師的首要條件。 八、個人經驗與背景、課輔計畫的制度為主要影響國小數學課後輔導教師之教學知能   的因素。 九、在師資甄選制度方面提供關於評審委員專業、標準和場域等建議。 十、對師資培訓制度在實施時機、對象和內容提出相關建議。 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永齡希望小學課後輔導計畫、數學課輔教師和未來研究的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探究三名國小級任教師的情緒勞務,從中分析教師與學生、家長、教師同儕、行政間正負面情緒的產生因素及功能性,描繪出情緒勞務下教師圖像的樣貌。 本研究提出以下結論: 一、學生的高道德表現、高成就亦讓師生間產生緊密的距離,讓老師產生正面情緒。 二、家長對教師的認可有助於拉近兩方的關係,讓老師產生正面情緒。 三、同儕間的支持動力、專業對話,拉近同儕間的距離,讓老師產生正面情緒。 四、正面情緒支持老師的自我認同感,願意去付出、改變與挑戰。 五、學生的低道德觀易讓師生間產生疏遠的距離,引發教師負面情緒。 六、親師的理念分歧、干擾讓家長與教師之間疏遠,引發負面情緒。 七、同儕間缺乏專業對話、互相學習,將產生負面情緒。 八、行政系統支援不足,將拉開兩方的距離,產生負面情緒。 九、負面情緒讓老師調整步調與容忍度,但對教師影響有限。 十、情緒勞務有助於維持教師與學生、家長、教師及行政人員間的和諧。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初任代理教師在服務學校中社會化的情形,採用質性研究取向的訪談方法,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研究中以三位初任代理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並輔以訪談學校相關利害關係人之意見,有校長、三名正式教師、兩名家長、六名學生,共計十五位。有關初任代理教師在服務學校中的社會化之微觀政治經驗,分別從個人經歷、角色要求及組織文化三面向加以探討,並從中暸解社會化中微觀政治利益與微觀政治策略運用之情形,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茲將本研究之主要結論摘要如下: 一、國中初任代理教師社會化之微觀政治經驗 (一) 先前的經歷為初任代理教師職前社會化的關鍵。 (二) 符應專業角色是初任代理教師成功社會化的聚焦點。 (三) 初任代理教師藉與他人互動,進而鑲嵌在學校文化中。 二、國中初任代理教師社會化之微觀政治利益 (一) 在自我利益方面,初任代理教師會尋求自我肯定及因應他人責難與監督。 (二) 在物質利益方面,初任代理教師相較於正式教師取得較為不足。 (三) 在組織利益方面,初任代理教師選擇停留在原學校服務。 (四) 在文化與意識型態利益方面,初任代理教師順從學校主流文化與價值規範。 (五) 在社會專業利益方面,初任代理教師重視人際和諧,對他人的不友善選擇隱忍。 三、國中初任代理教師社會化之微觀政治策略 (一) 面對校長,採用保護自身利益的微觀政治策略。 (二) 面對正式教師,兼採保護自身利益與影響他人的微觀政治策略。 (三) 面對家長,採取保護自身利益的微觀政治策略。 (四) 面對學生,採取影響他人的微觀政治策略。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籃球教學融入合作學習後,對體育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效及同儕關係的影響。本研究採等組前後測設計的準實驗研究法,兩組學生在實驗前,先接受「帶球上籃要領知識」、「三點帶球上籃技能測驗」、「同儕關係問卷」的前測後,隨即接受四週的實驗教學,教學課程結束後再接受後測;並以描述性統計量數及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最後,研究結果提供給未來研究與體育教學上應用的參考,以期促進、健康與體育領域的教育內涵。研究結果如下: 一、 合作學習教學有助於體育低成就學生增進籃球技能表現 實驗教學後能有效提昇帶球上籃進球的準確度。 二、 合作學習教學有助於提升體育低成就學生之籃球知識要領表現 在合作學習籃球教學後,籃球帶球上籃知識及規則均有提昇的效果。 三、 合作學習教學有助於促進體育低成就學生之同儕關係 在合作學習籃球教學後,自評同儕關係各向度中,在友誼上助長了個體與同儕成員的相互關係及親密度,在社交焦慮上個體對於人際交往或社會情境的擔憂程度有減低的情形,且增加了同儕之間模仿的情形,此外在他評同儕關係中被同學喜歡的程度也提昇了。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四位嘉義縣「非典型弱勢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推動閱讀教學領導現況與困境,並分析其如何透過閱讀教學領導策略,獲得並整合人力、物力、財力及閱讀活動等資源。 本研究選取嘉義縣四所具豐富學校閱讀教育發展經驗國小校長為受訪對象,採質性研究模式進行,透過深度訪談,以瞭解非典型弱勢地區學校閱讀教育資源概況,分析校長閱讀教學領導策略,與獲取閱讀教育資源的關係。本研究主要結論為: 一、非典型弱勢地區學校閱讀資源最大的問題在於財力資源不足,而學校閱讀活動資 源決定於閱讀人力、物力與財力資源所能供給的量。 二、政府單位未能真正提供非典型弱勢地區學校所需的閱讀教學資源,更顯得弱勢。 三、民間組織給予之資源較多元化,符合學校閱讀教育資源之需求;學校圖書館無專 職人力資源,難以營造出良好的閱讀環境。 四、非典型弱勢地區學校校長具責任感及堅定教育信念的人格特質,是非典型弱勢地 區閱讀績優學校校長共同的人格特徵,也是閱讀教育資源不間斷的主因。 五、領導者因時因地制宜的發揮權變領導,以發展與溝通校內閱讀教學目標。 六、直接或是間接「產生第二促進者」進行閱讀教學領導,確保閱讀教學的課程品質。 七、校長推動閱讀的績效及撰寫專案計畫能力,將決定是否能申請到政府及民間團體 閱讀資源之關鍵。 八、增進教師閱讀教學的專業知能,為永續推動閱讀的主要動力。 九、以學生為學習中心,提倡學生以『閱讀』為主的學習風氣。 十、改善學校閱讀環境及添購設備,建立完善的閱讀環境。 根據上述結論,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校長與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並加入研究者省思,以供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教科書是教學歷程中重要的媒介,不僅提供學習的知識外,也經常傳遞著無形的意識型態。2004年政府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強調學校教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的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元之性別觀點。然而在現行的教科書研究中仍可發現存在許多的性別刻板化和偏頗的意識型態。 因此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將性別意識型態分為「性別比例」、「性別角色」、「性別階層」與「性別空間」四個主類目,針對從《認識臺灣(歷史篇》教科書開始,及之後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編輯而成的《社會領域-歷史》第一、二冊的國中臺灣史教科書進行分析探究,並以女性主義史學的觀點對內容分析的結果進行分析,旨在檢視由統編本到審定本的國中臺灣史教科書中的性別意識型態呈現如何的演變。 本研究的結果發現:(1)國中臺灣史教科書的圖文仍是維持男多女少的性別比例,以男性為歷史記載的重心;(2)國中臺灣史教科書圖文中女性始終侷限在「社會經濟類」的角色與活動;男性在圖片方面以「社會經濟類」和「政治軍事類」角色與活動居多,在課文方面則是高比例地呈現「政治軍事類」的男性角色與活動;(3)國中臺灣史教科書著重政治軍事領域的男性功蹟,女性在歷史中淪為陪襯附屬的角色,且男性階層間則經常呈現宰制、陽剛的互動,傳達出「雄性暴力」的性別意識型態;(4)國中臺灣史教科書在公領域與私領域皆呈現出以男性為主的性別空間;(5)國中臺灣史教科書因循傳統菁英政治史觀的編纂方式,缺乏關注普羅大眾生活的社會生活史。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的結果,針對課綱與教科書編審、國中歷史教師教學及進一步研究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並針對本研究不足之處,提出一些可供後續進行相關研究的參考建議。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