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5.185.194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IS圖文聯想法設計之多媒體教學對高職生日語字母平假名學習成效之影響,使用準實驗法將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使用IS圖文聯想的多媒體教學,對照組則採用傳統教學法的教學。兩組學生以平假名學後立即測驗評量學習成效,並在一週後進行延宕測驗。研究結果發現IS聯想多媒體教學法在學後立即測驗有較好的表現;且有良好的延宕效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摘 要 本研究旨在從「安全學校」認證觀點精進校園意外事故預防之研究,研究者以嘉義市一所幼兒園為研究對象,並利用直接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三種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個案幼兒園推動安全學校安全認證主題乃依自身需要選定 個案幼兒園從安全認證類別八大項中,針對自身特性,選定最需 改善的項目-「教學活動及運動遊戲安全」。 二、個案幼兒園推動安全學校認證是依政策執行面、教學面與環境面等三個面向進行策略設計與實施 政策執行面包括推動安全學校工作小組各項業務、根據每月幼兒受傷統計資料進行分析、安全教育宣導…等。教學面包含教學活動、多元活動…等。環境面包括環境及設備會定期檢核、設置警示設施、標示遊樂器材使用規則、張貼海報...等。 三、個案幼兒園推動安全學校認證在三個面向上均遇有困難,但亦盡力尋求解決之道 在政策執行面,經費及人員異動,則是向上級主管機關反應,人力及社區資源則是透過園內活動去拉近彼此的距離。 在教學面,則是鼓勵教師閱讀相關文章、參加研習,以精進安全教育知識和安全意識,並設計教案、學習單及安全小勇士學習護照,以補強教材資源和教學後的檢核欠缺部分。 在環境面,除向上級提出空間上的需求以增加遊戲場空間外,在修繕部分也增加合作廠商,避免延遲修繕速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態度之研究 以嘉義市一所國小為例 羅士杰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以陽光國小為例,依照張慶勳於2001提出的學校文化層面、仲秀蓮於2011年提出的學校文化核心要素、Cavanagh & Dellar在1998年提出的改善學校文化模式以及吳俊憲於2013年提出的重新建構學校文化為理論基礎。探究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與態度之關係分並根據研究發現提供學校、教師 以及未來相關之研究建議。此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方式,經過九位陽光國小教師的訪談,研究結論如下: 一、陽光國小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核心策略 (一)學校舊有觀摩制度容易塑造教師進入教專計畫實施。 (二)承辦單位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所需各類評鑑內容以各種媒材告知學校教 師。 二、陽光營造學校專業成長文化氛圍以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 (一)學校領導者確立學校發展願景,行政單位將願景制度化、具體化,塑造 出校園主文化,再經由全體師生共同發展。 (二)對學校深切的認同感,讓學校在推動各項計畫包含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 劃都能獲得良好的參與感。 (三)強烈的成就動機及高昂的工作士氣讓陽光國小教師對於各項計畫的參與 以及專案爭取鬥志高昂。 (四)良好的人際互動關係讓陽光國小教師間有更緊密的結合,亦促進教師專 業發展評鑑計畫的施行。 (五)密集的專業互動以及開放教室的胸襟讓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踏出 成功的腳步。 關鍵字:學校文化、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兒園全語文取向之主題課程實施現況與所採行的教學策略,並分析教學歷程中所遭遇的困境及解決之道。本研究以一幼兒園中班為研究對象,採用參與觀察法,以文獻整理、教學紀錄、觀察記錄、省思札記、討論紀錄、幼兒作品等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與彙整,並加以歸納、分析,研究結果概述如下: 一、主題課程的實施現況:主題課程是由師生共同討論,以「小腳丫散步去」為問題中心,並由幼兒自發興趣探究發展出「拜訪行道樹」、「春天在哪裡」、「哇!好臭」、「開心來過節」等四個主要次概念議題。 二、主題課程中所採用的全語文教學策略包括: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尋找主題、融入家長資源、建立團體討論模式、將閱讀和書寫融入主題、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分享的寫和讀、支持生活中自發性閱讀和書寫、統整學習經驗。 三、實施全語文理念所遭遇的困境及解決方法: (一)教師、家長及幼兒問題:提升專業成長、與園方及協同教師做好溝通、等待與尊重幼兒個別差異並與家長持續溝通。(二)主題教學歷程遭遇問題:改變教學方式、建立及落實班級常規。(三)班級常態性活動問題:依幼兒能力與興趣調整活動進行方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中「後母班」班級經營的甘苦經驗,採質性研究取向,運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文件分析、參與觀察等方式,瞭解後母班導師在不同階段班級經營的挑戰與因應策略,同時觀看後母班前、後任導師進行教師對話後的轉變,研究結果如下: 「後母班班級經營的挑戰」有:一、後母班具特殊的班級屬性和學生文化;二、前任導師微妙的存在關係。 「因應策略」包含:一、先從建立關係做起;二、尋求其他教師的協助;三、掌握班級氣氛和學生文化,善用關懷輔導策略。 「後母班前、後任導師教師對話的脈絡」:一、班級事務處理原則;二、學生管教與輔導策略;三、親師生互動關係技巧;四、課程教學與評量信念。 「教師對話後的轉變」有::一、見賢思齊,精進教學專業與帶班能力;二、透過發聲共享,找尋自己的教師角色定位。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學校生活中,學生每天都要進行學校環境的清掃服務工作,這也被視為潛在課程的一環,學生透過環境清掃的實際服務經驗,學習負責與合作、尊重與關懷、還有包容與付出的品德學習機會,由此可見學校清掃工作是國小學生極具挑戰性,也確可進行品德學習的方式。本研究中,探究教師在陪伴學生進行廁所清掃工作與實施「廁所遍地是黃金」課程教學的歷程;瞭解透過品德教育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品德行為價值型塑與教師的品德教學實踐情形;探析教師自身在進行相關教學活動時,內心蘊藏對品德教育的教學信念、自我教學效能與教學價值。 本研究課程進行期程約二年,研究方法係採自我敘說方式,所得研究結論和省思如下: 一、 教師在品德教學歷程中應深刻體認自己的「教師角色」,在班級經營中若能掌握品德教學時機(學校清掃工作),發展班級乃至學校的關懷環境,鼓勵學生形成合作支持關係;且教師品德教學實施因教師信念而變化,品德課程教學與評量方式宜多元而有彈性,進而提升學學生品德學習成效。 二、 教師對自我效能的預期與對學生的品德學習期待,影響教師教學選擇與決定,並能展現「相互調適」之課程多元與彈性實施觀點,是促使教師改變教學方法與教學專業成長的動力來源,進而啟發學生品德學習潛能與成效。 三、 學術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辯證探究有助於提升教師教學實踐能力,激發課程潛力與教師教學轉化,學生獲得有意義的學習價值,進而能實現自己的教學價值。 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角色與教學價值的看待,能加深教師品德教學信念,促進品德教學行為,並激發品德專業知能的精進成長,更有助於提升了教學效能感,進而延續教學熱忱,實踐最高教學價值。然而教師對「清掃工作」與「學生品德學習」的價值看待,以及「獎勵」與「公平」在品德教學中的價值討論與釐清,可能因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價值不同,而進行不同的品德教學實踐,進而可能產生不同的學生品德學習價值,故幫助教師澄清品德教學信念,有助於教師轉化「學生學習價值」與「理想教學目標」的教學實踐,促使實現品德教學價值。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在發展「科學多重文本閱讀理解評量」,並建立一組評鑑閱讀理解能力之「多重文本閱讀理解評量規準」。全評量共有2 個科學題本,依序為「核四廠續建與停建爭議」包含11 題選擇題及8 題建構題、「氣候變遷與中國長江三峽大壩的關係」包含10 題選擇題及9 題建構題,全評量共計21 題選擇題及17 題建構題。研究者透過項目分析、評定量尺與部分給分模式比較、多面向Rasch 測量模式、Cronbach’s α 、個別項目信度、建構信度、驗證性因素分析及抽取變異比等統計方法來分析處理實證資料。分析結果顯示,首先評分者嚴苛度的卡方考驗達顯著水準,多面向Rasch 測量模式之適配度指標達適配範圍,評分者內及評分者間之Cronbach’s α 值均 > .7 ,表示評分者一致性尚稱良好。其次,題本之Cronbach’s α 、個別項目信度及建構信度尚在可接受範圍內。最後,根據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實證資料尚且支持「科學多重文本閱讀理解評量」四因素之假設模式,兩者適配尚稱符合。本研究初步發現「科學多重文本閱讀理解評量」可分為「提取訊息」、「概化訊息」、「解釋訊息」以及「整合訊息」四個分評量,而四個分評量分數所表徵之一級潛在因素,可以被「科學多重文本閱讀理解評量」解釋的百分比分別為「核四廠續建與停建爭議」.68 、.35 、.81 、.73 ;「氣候變遷與中國長江三峽大壩的關係」.60 、.66 、.80 、.80 。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瞭解雲林縣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所知覺的少子化衝擊與學校創新經營之現況,並比較不同個人背景及學校環境變項之國中教師所知覺少子化衝擊情形與學校創新經營現況之差異情形,最後,並探討兩者間之關係,進而探究少子化衝擊對學校創新經營之預測能力。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少子化衝擊與學校創新經營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針對雲林縣縣立國民中學之學校教師進行抽樣調查,共計抽取266位教師為樣本,合計回收241份有效調查資料,進一步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 本研究所獲致主要結論如下: 一、雲林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少子化衝擊整體情形屬「中上程度」,各層面相較而言,以「學校招生」層面衝擊程度最高,以「教育資源」層面衝擊程度最低。 二、教師知覺少子化衝擊因其背景變項不同(性別、現任職務、最高學歷、學校位置、學校歷史、同一鄉鎮市內公私立國中數量、周邊交通)而有顯著差異。 三、雲林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整體現況屬「中上程度」,各層面相較而言,以「學生活動創新」層面程度最高,以「資源應用創新」層面程度最低。 四、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現況因其背景變項不同(現任職務、學校位置、學校規模、學校歷史)而有顯著差異。 五、雲林縣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少子化衝擊與學校創新經營之整體無顯著相關,但是在部分分層面之間有顯著正向關係存在。 六、少子化衝擊各層面對於整體學校創新經營的預測力並不顯著,但是少子化之「教學層面」的衝擊對於學校創新經營之「教學課程創新」及「資源應用創新」兩層面具有顯著預測能力。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進一步提出相關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國民中學及未來後續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少子化、少子化衝擊、學校創新經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旨在分析103學年度國中數學教科書插圖之功能類別、呈現方式及可能潛在設計缺失等議題。以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及設計原則為理論基礎,採內容分析法探討第一冊國中數學教科書之插圖設計,比較三個版本(N、H、K)插圖之功能類別、不同呈現方式插圖所占之數量,同時評析插圖設計之可能缺失。 綜合本研究結果,提出下列結論:三個版本國中數學教科書插圖功能分類、不同呈現方式及缺失設計之數量比率無顯著差異,其中N版插圖設計較另兩個版本符合多媒體教材設計原則。 整體而言,在插圖的功能類別上,解釋類插圖數量比率最高,組織類插圖數量最低,不符合少用裝飾類插圖的原則。在插圖呈現的方式上,以方格最多、繪圖次之、照片最少,反映數學教科書學習內容較不生活化的特性。 另外發現有些插圖設計有潛在缺失,這有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係採行動研究法,以幸福國小(化名)二年級童話班(化名)26名學生為研究參與者,並聚焦於觀察4名焦點參與者,依據情境分析結果,研擬出運用繪本實施以「尊重」、「關懷」為例之品格教育課程方案,以欣賞與肯定自己、容忍與接納異己、對待他人要將心比心、多讚美不嘲笑、接納並珍愛自己、對家人表達感謝、對他人表達關心、用行動幫助他人為八項行為目標,並於課程實施後,評鑑課程方案之實施成效。 本研究實施時間自103年11月至104年5月止,每週1節,共計16週,透過觀察記錄、教學省思、學習單、訪談記錄、學生行為紀錄單、科任教師及家長回饋等資料進行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透過情境分析,發現研究班級學生在「尊重」與「關懷」兩方面均有尚待努力與進步空間,需加強實踐動力,具有實施品格教育之必要性。 二、依循教育性、兒童性、趣味性及傳達性等原則選取繪本教材,設計以尊重、關懷人我為學習目標之品格教育課程方案。 三、融合五E教學模式實施尊重與關懷品格教育課程方案,並經兩循環教學調整與修正,可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學習,達成學習目標。 四、運用繪本實施尊重與關懷品格教育課程,提升學生尊重、關懷人我之學習成效,獲得協同合作教師、家長與學生之肯定。 (一)在學生學習成效上,學生在尊重與關懷的道德認知、情感與實踐均反映出正向之學習成效,惟焦點參與者是否因認同情感而付諸實踐,仍存有差異。 (二)在教師教學成效上,透過研究文件分析回饋教學成效良好,能兼顧學生學習興趣,並建立親師教育合夥人關係。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對品格教育課程提出相關建議,供未來研究方向及教師教學之參考。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