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5.59.163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0月,於福山試驗林中,每個月三天,進行當日新鮮麝香貓排遺收集,以進行野外麝香貓排遺的腸道寄生蟲分析。本研究目的在於(1)了解台灣野生麝香貓腸道寄生蟲相,以提供日後野生動物寄生蟲調查的方法及基本資料,(2)探討麝香貓寄生蟲感染狀況在研究期間的變化,以及在不同程度的人為活動干擾區域之差異,與(3)比較在麝香貓排遺中摺疊葉片出現情形與寄生蟲卵排出量的相關性,藉此討論麝香貓吞食摺疊葉片行為是否有自我醫療作用的可能。收集個別排遺時,觀察並記錄肉眼可辨識之內容物、採集地點狀況與GPS定位,並以SAF浸泡保存新鮮排遺以固定、保存排遺中的寄生蟲卵。研究期間共收集了444個麝香貓排遺樣本,共計發現了16種腸道寄生蟲,在線蟲門有八種蟲卵、一種幼蟲以及一種蟲體,包括毛細線蟲(Capillaria sp.)卵、蛔蟲(Toxocara paradoxura)卵與蟲體、鉤蟲(Ancylostoma sp.)卵、食道蟲( Siprocerca sp.)卵、胃蟲( Tetrameres sp.)卵、鞭蟲(Trichuris sp.)卵、蟯蟲1(Enterobius sp.)卵、蟯蟲2(Passalurus sp.)蟲卵以及糞桿線蟲(Strongyloides sp.)卵與仔蟲,扁型動物門有兩種蟲卵包括肺吸蟲( Paragonimus sp. )蟲卵以及有線絛蟲(Mesocestoides litteratus)卵與蟲體,原生動物有Monocystis sp.蟲卵、Isospora spp.卵囊(包括Isospora felis、Isopora reiota )、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 sp.)卵囊、環孢子蟲(Cyclospora sp.)卵囊。其中有線絛蟲( Mesoestoides lineatus)及蛔蟲(Toxocara paradoxura)均為台灣新紀錄種。Monocystis spp.、毛細線蟲、蛔蟲、鉤蟲、糞桿線蟲仔蟲、鞭蟲為本次實驗的排遺蟲卵分析中主要感染的線蟲種類。整體上,寄生蟲感染情形無明顯的季節性變化,毛細線蟲和糞桿線蟲平時均有穩定的陽性率存在,鞭蟲感染以三個月一個高峰,Monocystis spp.的出現約半年一次週期,感染狀況的月變化會依照不同的寄生蟲蟲種而有不一樣的情形。月均溫和月累積雨量與寄生蟲陽性率上無顯著相關,僅均溫與毛細線蟲及鞭蟲的及平均蟲卵排出量有顯著負相關。摺疊葉片與蛔蟲蟲體排出沒有顯著相關性,但在每月摺疊葉片的出現比例與蛔蟲感染強度間有顯著正相關,顯示蛔蟲在麝香貓宿主體內族群量是促進麝香貓吞食葉片的可能原因之一。野生動物腸道寄生蟲感染為很普遍的現象,在迴歸分析中亦顯示當地寄生蟲在麝香貓體內呈現集中在部份宿主中而非均勻分佈並且在宿主體內感染數量皆呈現受限狀態,表示該寄生蟲在宿主體內的數量受某種機制影響不致過量造成宿主死亡以達在當地共存的狀態。寄生蟲相可以當作一地的環境生物指標,然而國內野生動物寄生蟲研究仍屬匱乏,若能進一步建立寄生蟲生物資料庫必定對於野生動物與生態環境的經營管理上有一番助益。

  • 學位論文

日行為模式與棲地選擇是我們了解野生動物時重要的生態基礎資料。這涉及共域物種間的資源競爭以及生境分隔。在生態經營管理上,永續的資源分配是非常重要的。 吉仙國家公園 (Cat Tien National Park)是越南南部最大的低地熱帶雨林,境內的棲地與動物都有著很高的歧異度。雖然大部分的在地居民都已經被移出國家公園外,邊界周圍的人為活動以及國家公園內的非法活動都是威脅當地野生動物的嚴重問題。 在2006年七月到2007年七月間,在吉仙國家公園進行自動相機架設,也是當地第一次系統性的中大型哺乳動物調查。另外進行棲地因子的測量,以分析動物的日活動模式以及棲地選擇模式。總共架設70個自動相機樣點,回收209捲底片,4696張底片,3523個工作天。自動相機一共記錄到26種哺乳動物,15種鳥類,以及1種蜥蜴,另外目擊到4種哺乳動物。 共有3種哺乳動物因有足夠的相片而確定其日活動模式,包含夜行性的椰子貍 (Paradoxurus hermaphrodites),日行性的豬尾獼猴 (Macaca leonina),以及蹊鹿 (Tragulus javanicus)。另外有5種物種因為相片不足,活動模式僅做大略的分析以供參考。 在棲地選擇分析方面,共以14項棲地因子當作自變相,來分析超過30張有效照片的8種物種。基於不同物種所取得的資料型態有所不同,共使用三種廻歸分析,包含複廻歸,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以及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其中以森林型態及與森林檢查哨間的最短距離為最重要的影響因子。 對這8種物種,以自動相機拍攝到的地點以及拍攝的頻度來討論其分布以及相對豐富度。對於其他有效照片不足的物種,利用動物痕跡以及直接目擊等資料,並參考前人調查結果,來盡可能瞭解其分布模式。 根據研究結果,人為干擾在吉仙國家公園已構成影響動物活動模式及棲地利用的因子,建議以森林檢查哨為基點,加強非法人為活動的管制。另外建議後續能針對樹棲型哺乳動物做調查,以求基礎資料的完整性,並持續對哺乳動物做全面性的長期監測。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高雄市鼓山區柴山地區北壽山木棧道區域,以18號、19號和30號三群台灣獼猴猴群為研究對象。藉由無線電追蹤技術進行日活動範圍及移動距離的研究,以及檢視四季、乾季與濕季、平日與假日間的差異,並討論台灣獼猴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在某些定點駐留的情形,及在各駐留點停留的時間及原因。結果顯示,三群獼猴群間的全年的活動範圍分別為25.7公頃、33.0公頃和35.4公頃,比其他研究的結果小很多。他們的日平均活動範圍(分別為8.9公頃、5.7公頃和7.9公頃)與日平均移動距離(分別為3.1公里、1.8公里和2.4公里)也有顯著差異。不過,僅30號猴群的活動範圍在四季之間有顯著差異;而日平均移動距離,則有19號與30號猴群在四季之間有顯著差異。三群獼猴間,在濕季的日平均活動範圍與日平均移動距離有顯著差異,在平日的活動範圍面積也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顯示,柴山地區的台灣獼猴活動範圍呈現了高度重疊的現象,並有群內個體數越少,活動範圍面積較小,但密集活動區域越多的現象。食物出現的時間、豐度與分布,左右了柴山獼猴的活動範圍與移動路線。大量且集中的人為食物,應該是使柴山猴群縮小活動範圍及移動距離的主要因素。人類的餵食行為已經成為柴山猴群在選擇駐留點及過夜點上的重要因子,外來的人類食物已經影響猴群的日常活動模式,並可能已逐漸成為柴山地區獼猴的重要食物資源。

  • 學位論文

亞洲黑熊(Ursus thibetanus)為大型的食肉目動物,但其食性卻屬以植物為主的雜食性。本研究旨在探討此物種對於不同種類食物之消化及利用情形,並計算校正係數(correction factor)以作為利用排遺回推野外黑熊之進食量之參考依據。 試驗動物為特有生物中心低海拔試驗站所圈養之4隻亞洲黑熊(2雄2雌),試驗食物共8類,每次實驗期為12天,並由第10天開始連續採樣3天,每日記錄試驗個體之進食量、排糞時間,並收集排遺和測量其乾、濕重,以計算校正係數。食物中添加三氧化二鉻(Cr2O3),追蹤食物通過消化道及其停留時間。同時分析食物及排遺之營養含量,以測定各項營養成分之表面消化率(apparent digestibility)。 黑熊進食不同種類食物平均每日排糞坨數為5-6坨,排遺量變異很大,排遺總濕重為904-2,984 g,總乾重為217-391 g。各項食物通過消化道之時間(passage time)平均為6.4±3.7 hr,停留時間則為34.4±9.5 hr,總平均停留時間(total mean retention time)為22.0±3.1 hr。食物通過時間與粗纖維含量顯著負相關,食物於消化道之表現似乎亦受到顆粒大小、攝食行為等影響。 黑熊對於動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的表面消化率,不論在乾基(83.2±10.6>62.6±24.6)、粗蛋白(94.2±2.5>62.2±11.2)、粗脂肪(94.1±5.8>61.8±30.4)及總能(93.8±3.0>64.4±24.1),皆顯示黑熊對於動物性食物具備較高表面消化率(P<0.001)。粗蛋白、無氮抽出物之表面消化率,分別與食物的粗蛋白、無氮抽出物含量呈顯著正相關(r2=0.70、0.55,P<0.001),然各項營養成分之表面消化率皆與粗纖維含量呈負相關。   黑熊排遺經篩網沖洗後之校正係數(prey mass presented)為未經沖洗(prey mass consumed)之2-5倍,前者為7.1-32.7,後者為1.9-22.4,兩種校正係數呈正相關(r2=0.643,P<0.001)。食物粗纖維含量與消化校正係數呈負相關(r2=0.212,P=0.027);黑熊之乾基、總能表面消化率亦分別與消化校正係數呈顯著正相關(r2=0.393,r2=0.287,P≦0.002)。顯示食物纖維含量低或具高消化率,將導致排遺殘渣含量減少,校正係數遂提高。利用本研究所得之消化校正係數推估野外台灣黑熊之食性組成,發現無脊椎動物的百分比例經校正後顯著提高5倍,相對重要性提高。

  • 學位論文

在多數靈長類社群中,個體間存在著複雜而穩定的社會關係,Kawamura (1958)提出在重用親屬(nepotism)母系社會中的母系位階繼承(maternal dominance hierarchy,MRI)規則,指出其成年雌猴遵循 (1)母親位階的繼承,(2)母親的優勢,及(3)最年輕的優勢。台灣獼猴(Macaca cyclopis)生活於具有明確階級制度的母系社會中,推測母系中母女、姊妹、祖孫的親屬關係亦應是影響個體間位序的社會因子,以母親和高位階非直系親屬尤為重要。本研究以姊妹的母親存在與否以及與高位階非直系親屬的互動來探討影響姊妹間獲得位階和維持位序的決定因子。採用焦點動物取樣法,針對宜蘭福山試驗林A1猴群五對不同母系姊妹與母親和高位階非親屬成年雌猴的行為互動進行觀察。並以特定行為取樣法,記錄姊妹與母親和高位階非親屬之互相理毛及衝突發生時之介入和聯盟等社會行為互動。 有母親之姊妹的位序完全遵循MRI規則,而無母親之姊妹的位序則是繼承母親的位序,但妹妹的位階並沒有超越姊姊。妹妹與母親的友好互動較頻繁,包括有較高的理毛互動頻度與親近度,在紀錄到的姊妹衝突中,母親曾介入支持妹妹,高位階非親屬成年雌猴亦曾被觀察到與妹妹形成聯盟,僅在無母親的高位階母系姊妹間曾紀錄到聯盟的形成。姊妹對的位序與年紀排序與高位階非親屬成年雌猴的理毛互動頻度並無一致的關係,有母親的姊妹對中,高位階母系最年輕妹妹與高位階非親屬成年雌猴有較高的理毛互動頻度,但其餘二對姊妹的妹妹與高位階非親屬成年雌猴的理毛互動較少,然而所有妹妹們皆為理毛互動中的提供者。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獼猴姊妹位序受母親及高位階非親屬成年雌猴影響,而與母親或與高位階非親屬成年雌猴有較高的友好互動頻度與姊妹位階之獲得及位序之維持有關。

  • 學位論文

櫟實是許多野生動物重要的食物資源,其季節性的生產量變動會影響食物資源可得性。殼斗科植物是台灣中低海拔的優勢植物組成,然國內有關殼斗森林的物候和櫟實產量,以及與野生動物族群的關係之資訊,則十分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討玉山國家公園台灣黑熊(Ursus thibetanus formosanus)重要棲息地的大分地區,主要樹種青剛櫟(Cyclobalanopsis glauca)的物候週期和櫟實生產狀況,以及與大型哺乳動物相對豐富度和活動之關係,以期瞭解殼斗科森林對於5種大型哺乳動物(包括台灣黑熊及4種偶蹄類動物)的潛在影響。 自2007年6月起逐月觀察45棵青剛櫟樣樹的物候現象,變化週期與種子陷阱所得結果相同。熟果期為10月至次年2月,但就落果數量及總重量而言,11月及12月則為高峰期,分別佔全年果量43%及果重61%;此時期也是動物對櫟實取食量最高的時候,每月地面櫟實落果的移除率高達10-12顆/ m2。樣區地面活動的動物對於櫟實造成極大的掠食壓力,落果被掠食的比例自10月至次年1月遞增,92-97%的落果皆在一個月內便遭取食,直到2月的落果及取食程度才大幅減少。 痕跡調查(2007年2月-2008年12月)和自動照相機(2006年10月-2009年1月)監測皆發現,台灣黑熊的相對豐富度於各年之青剛櫟結果季皆顯著大於非青剛櫟結果季。就整個青剛櫟結果季而言,台灣水鹿(Rusa unicolor)和野豬(Sus scrofa taivanus)的豐富度,亦皆為非青剛櫟結果季的2倍以上。然山羌(Muntiacus reevesi micrurus)的豐富度在季節間之變化,於兩年則呈現不同的趨勢;台灣野山羊(Capricornis swinhoei)的整體豐富度則未顯示季節間的顯著變化。這些動物的季節性豐富度於不同年間的變化,青剛櫟結果季一般較非青剛櫟結果季明顯,顯示出青剛櫟結果量的年間變化對於動物豐富度之可能影響。在此5種大型哺乳動物中,僅發現台灣黑熊的季節性活動模式未有顯著一致,於青剛櫟結果季會增加夜間活動的頻度。 因此,本研究顯示大分地區青剛櫟果實提供該地多數大型哺乳動物重要的季節性食物資源,然對於不同物種的相對豐富度及活動則呈現不同程度的影響。此除了與物種的生態習性及種間交互作用有關之外,可能也受到其他食物資源的大尺度分布和豐度變化影響。

  • 學位論文

本研究在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陸續訪談了屏東縣霧台鄉好茶、霧台、大武及谷川四個部落之長老有關野生動物之傳統生態知識。共記錄93種常見動物的資料,有26種哺乳類、13種魚類、40種鳥類、14種蛇類。各部落間名稱有差異的哺乳類佔16種、魚類佔10種、鳥類佔32種、蛇類佔11種。動物以叫聲命名的有25種;以生態習性命名的有3種;以行為命名的有9種;以型態命名的有14種;以傳說命名的有2種。 在這些動物中,用途為食用的最多,有57種;其次為用於交易販賣和有禁忌意義的各有9種、用於衣飾的有8種、用於占卜的有6種、用於象徵身分的則有5種。另外,有傳說或諺語的則有17種。 傳統生態知識是人類和環境互動所累積下來的知識,可做為生物多樣性保育及自然資源永續經營參考。隨著社會變遷,傳統生態知識正面臨逐漸消失危機。建議應即早對這些傳統知識紀錄及探討,以免耆老逝去後這些長久累積卻未被記載的珍貴知識也隨之消失。

  • 學位論文

台灣鼬貛(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在台灣的主要分布可從平地至海拔2000公尺的山區,野外生態資料較為匱乏。本研究從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於苗栗縣通霄鎮淺山地區對6隻(3雄3雌)鼬貛進行無線電追蹤,探討鼬貛的活動範圍、活動模式、棲地利用及個體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雄性活動範圍大於雌性,以最小凸多邊形法計算,鼬貛的平均活動範圍為6.66±6.45(n=6)公頃,雌性平均活動範圍2.08±0.66公頃(n=3),雄性11.25±6.35公頃(n=3);以95% Fixed Kernel計算,鼬貛的平均活動範圍為7.09±4.33公頃(n=6),雌性平均活動範圍3.45±1.84公頃(n=3),雄性10.69±2.17公頃(n=3)。 以50% Fixed Kernel計算,個體之間核心範圍的重疊度差異大,雌雄間的重疊率為2-100%、雌性間的重疊率為0-77%,雄性間的重疊率為10-24%。鼬貛為夜行性動物,且在19點和凌晨4點的活動程度最高。鼬貛在夜間活動時,其棲地使用量與棲地可得性沒有差異,但在日間休息點偏好使用次生林。鼬貛的活動範圍重疊度高,雌性個體在同夜晚出現在相同區域,及個體在相同/不同時期使用相同的休息區,顯示本樣區的鼬貛不會迴避彼此。

  • 學位論文

摘要 學號:M9517011 論文題目:小琉球珊瑚礁幼魚的色彩適應 總頁數:50頁 學校名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系(所)別: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摘要別:97學年度第2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摘要 研究生:馬駿良 指導教授:裴家騏 博士 論文摘要內容: 視覺動物體表的色彩型態能藉由不同的作用距離、光照環境、共謀行為及背景產生不同的信號功能,信號功能的發揮影響著物種存活的合適度。珊瑚礁魚類體色具有高度的歧異性,這現象不僅發生在成魚,亦存在於不同齡期之間,許多幼魚甚至發展出專屬的齡期色型。為了瞭解珊瑚礁幼魚體色的多樣性適應,本研究於小琉球東岸以色票同步攝影之方式,拍攝了海蝕平台、厚石裙礁及廢棄漁港等淺海棲地中幼魚之色型及其環境背景,並以繪圖軟體量化其可見光色彩成亮度(brightness)、純飽和度(saturation)、明度對比(value contrast)以及計算與環境背景之色差等色彩特徵值,以比較不同棲地幼魚群聚的色型組成及與環境背景色之關係。本研究也記錄了幼魚的空間分布位置、游泳方式(locomotion)及集群類型(school)等因子,以檢測不同棲地類型中幼魚體色與之關係。結果顯示,厚石裙礁樣區幼魚群聚的色型組成同質性較高,廢棄漁港較低。兩種自然棲地的幼魚有隨環境背景色分布之現象,幼魚體色與背景色間有顯著正相關(R2=0.200,p<0.05;R2=0.582,p<0.01)。此外,海蝕平台樣區幼魚之色彩特徵值與分布於礁石表面水域及採定游方式有關;厚石裙礁樣區,與分布於礁石洞穴、表面基質、礁石表面水域及混群活動有關;廢棄漁港樣區,與分布於礁石表面水域、巡游方式及混群活動有關。如上所述,珊瑚礁幼魚體色與相關因子間之關係會隨棲地而不同,或是有所增減,推測這可能使幼魚體表色彩在不同棲地中所產生的功能或感覺效果不盡相同,珊瑚礁幼魚於環境背景變異性高、同質性魚種多的厚石裙礁中,能滿足有利體表色彩之空間及生態行為的條件較多,而於海蝕平台或漁港等棲地中之有利條件則可能是逢機的發生。 關鍵字:色彩型態、珊瑚礁魚類、小琉球、色票、色彩科學。

  • 學位論文

紅毛猩猩(Pongo pygmaeus)屬瀕臨絕種物種,世界保育聯盟(IUCN)與我國野保法皆確立其應被保育之急迫性。反覆嘔吐/攝食(R/R)行為,為類人猿於圈養環境下被觀察到的刻板行為之一,該行為對於動物自身的健康可能會造成嚴重之威脅,因此,如圈養個體出現該刻板行為應設法改善之。本研究針對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內,所有具反覆嘔吐/攝食行為之紅毛猩猩(n=6)進行觀察,檢視其R/R的模式,並改變其食物組成,進行全日蔬菜餵食,檢視其R/R頻度及其日活動模式是否有所變化。另外,記錄無R/R行為的個體之日活動模式以茲比較。 結果顯示紅毛猩猩進行R/R時所採用的方式與姿勢是有特殊偏好的,且R/R並沒有與進食行為所佔的時間比例呈負相關。另外,R/R多發生於食用完點心之後的時段。而有R/R行為的個體與不具有R/R行為者的日活動模式是有差異的,尤其是睡眠行為。在操作食料試驗的部分,雖然全日餵食蔬菜時,全日R/R的總時間與次數沒有降低,但是下午時段的R/R是有顯著下降的,且有其中一隻個體於試驗期間僅有一次R/R的紀錄。另外,試驗過程僅發現紅毛猩猩的休息與往外看行為有差異,並無其他負面影響。此外,R/R的總時間不會隨著試驗期的長短而有差異。所以,全日蔬菜餵食並非有效改善收容中心紅毛猩猩之R/R行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