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96.159

大同大學事業經營學系所學位論文

大同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近年來因景氣低迷不振,再加上市場激烈的競爭下,行銷企劃人員期望能透過各種行銷手法來增加公司利潤,使其能夠在競爭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因為如此,也使得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蓬勃發展。尤其是價格促銷也經常被運用在新產品上市時或針對潛在消費者促銷。廣告代言人亦是廠商經常使用的策略,不論是價格促銷或是廣告代言人,都是希望藉此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所以本研究希望能藉由研究結果看出廣告代言人與價格促銷對於MP3這樣的成熟性電子商品的影響,是否會增加消費者購買意願或是使消費者對於MP3的品牌有更高的評價。 本研究進行實證產品為MP3,抽樣對象為學生及上班族,採取便利抽樣法,且選定大台北地區的高中職、大專、研究所等在學學生及年輕上班族為主要調查樣本,以進行問卷填寫。本研究使用AMOS 4.0統計軟體,用最大概似法(Maximum Likelihood)求算出個別項目信度以及求算出各構念的參數。並應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驗證理論模式與觀察資料的適配程度。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無論是廣告代言人或是價格促銷對於MP3的品牌評價都有正向的關係。而品牌評價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所以從本研究可以看出消費者在選擇購買MP3這樣的成熟性商品時,像是服務品質這樣的產品內在線索已經必要條件了,消費者反而比較會以產品的外在線索當作購買的判斷基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我國證券市場自民國五十一年成立迄今,已有四十年餘的歷史,國內股票市場可分為集中市場及店頭市場,而不論在集中市場或店頭市場,影響股票市場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為非系統性因素及系統性因素。非系統性因素是指某一公司獨有而隨機變動的因素,系統性因素則是指政治、總體經濟、社會、環保、文化等因素,其中僅總體經濟因素有客觀之數據資料可供分析。既然總體經濟因素是影響股票市場的重要因素,當然,也是本研究的研究重點與主要變數。 本文以多元迴歸模式,利用SPSS統計軟體作為分析工具,探討總體經濟變數中那些變數對店頭市場整體股價指數、金融類股股價指數及證券類股股價指數存在具有顯著之相關性,同時找出最佳的多元迴歸模式。藉由實證研究與分析,得到下列結論。 一、總體經濟變數與店頭市場整體股價指數關係 (1)以相關分析法得知15個總體經濟變數中CPI消費者物價指數、WPI躉售物價指數、M1a年增率、M1b年增率、M2年增率、綜合判斷分數、同時指標、領先指標、出口年增率、進口年增率、外銷訂單年增率及工業生產年增率與店頭市場整體股價指數具有正相關,其中與綜合判斷分數相關係數為0.812,為高度正相關。而失業率、外匯存底及台灣銀行基本放款利率具有負相關,其中與失業率相關係數為-0.702,為高度負相關。主要原因失業率高顯示總體經濟景氣不佳,不利股市發展;基本放款利率越高,顯示企業資金成本越高,獲利越少,每股盈餘越低,本益比越低,股價指數自然越低。 (2)在逐步迴歸法下,進入以顯著水準α=0.01為標準,以逐步迴歸法來篩選變數,自15個總體經濟變數中選入6個自變數,分別為M2年增率(X5)、綜合判斷分數(X6)、同時指標(X7)、領先指標(X8)、外銷訂單年增率(X11)及失業率(X13),調整後判定係數(Ra2)為0.804,F檢定值為40.225,α=0.01,達顯著性,表示迴歸模型的解釋力相當高,是具有統計意義的。 二、總體經濟變數與金融類股價指數關係 (1)以相關分析法得知15個總體經濟變數中CPI消費者物價指數、WPI躉售物價指數、M1a年增率、M1b年增率、M2年增率、綜合判斷分數、領先指標及工業生產年增率等8個自變數與金融類股價指數呈正相關,有3個自變數與金融類股價指數呈負相關,分別是失業率(X13)、外匯存底(X14)及台灣銀行基本放款利率(X15),主要原因為失業率高及基本放款利率越高,均會對企業獲利造成不利影響,而金融機構獲利主要來源為對企業的放款,企業獲利不佳則會導致金融機構逾放比過高,進而影響金融機構的獲利,因此,失業率及基本放款利率與金融類股價指數呈負相關。 (2)在逐步迴歸法下,進入以顯著水準α=0.01為標準,以逐步迴歸法來篩選變數,自15個總體經濟變數中選入3個自變數,分別為綜合指標(X6)、外銷訂單年增率(X11)及同時指標(X7),調整後判定係數(Ra2)為0.593,F檢定值為13.523,α=0.01,達顯著性,表示迴歸效果具有統計意義。 三、總體經濟變數與證券類股價指數關係 (1)以相關分析法得知15個總體經濟變數中CPI消費者物價指數、WPI躉售物價指數、M1a年增率、M1b年增率、綜合判斷分數、同時指標、領先指標、進口年增率、工業生產年增率及外匯存底等10個自變數與證券類股價指數呈正相關,僅有失業率(X13)1個自變數與證券類股價指數呈負相關,主要原因為失業率越高,表示總體經濟景氣不佳,導致投資人收入減少,降低投資人投資股市意願,而證券公司以收取投資人的手續費為主要收入來源,失業率高,投資人收入減少,證券公司獲利自然縮水,因此,失業率與證券類股價呈負相關。 (2)在逐步迴歸法下,進入以顯著水準α=0.01為標準,以逐步迴歸法來篩選變數,自15個總體經濟變數中選入4個自變數,分別為外匯存底(X14)、躉售物價指數(X2)、M1b年增率(X4)及消費者物價指數(X1),整後判定係數(Ra2)為0.895,F檢定值為44.728,α=0.01,均達顯著,表示迴歸效果具有統計意義。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有鑑於美國安隆案的爆發,及近期博達、訊碟與皇統等一連串會計弊端之發生,會計師及審計人員在道德操守上之表現格外受人矚目。尤以博達一案中,因審計人員不當忽略必要查核步驟,未做好把關工作,以致於付出高昂之社會成本,也連帶使社會大眾更加重視審計品質之議題。 影響審計品質之因素來自於各個構面。現存文獻已確認環境因素會造成審計偏差行為,但對於個別審計人員其從事審計偏差行為之決定因素,國內外學者之看法與實證結果卻有所差異,且國內相關研究均已年代久遠或不完整,故需更多檢驗以了解此主題。 本研究旨在探討個別審計人員對審計偏差行為接受度不同之影響因素,故研究者希望達成下列目的:(1)藉由文獻探討確認研究模型之構念;(2)利用實證研究以確認上述構念是否會對審計人員接受偏差行為產生影響;(3)探索審計人員對審計偏差行為之體認;(4)根據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之結果,尋求審計人員其接受偏差行為原因之所在,期能提供一個更完整之理論架構供實務界與學術界參考。 本研究之觀念性架構含括審計人員對審計偏差行為之接受度、對偏差行為之體認、實際從事審計偏差行為、制控信念、組織承諾、工作績效、離職傾向與角色壓力。基於現存文獻均在已假設受試者視偏差行為為非道德行為之前提下進行論述,本研究特別針對此主題進行深入探討,欲瞭解審計人員是否視忽略必要查核程序、修改/取代審計程序及少報查核時數為非道德行為,此外,由於審計人員較多數職業之從業人員須承受更大之角色壓力,故亦將此構念含括其中。 本研究係以任職於規模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資誠、致遠)之審計人員為研究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230份,有效回收率為46%。利用結構方程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探討審計人員之個人因素對審計偏差行為接受度之影響。 根據實證研究結果得知,除角色壓力與離職傾向會顯著影響審計人員其對審計偏差行為之接受度外,制控信念及工作績效此兩構念對審計人員接受偏差行為之程度,影響均未達顯著水準,此結論和Donnelly et al. (2003)針對全美會計師事務所106名審計人員所做之調查,認為工作績效不佳、外控信念及離職傾向較高之審計人員對偏差行為接受度亦高之研究結果明顯不同。Malone(1992)認為離職傾向較高之審計人員會因即將離職而對績效評估不在意,故而降低從事審計偏差行為之誘因,此觀點或可解釋本研究中審計人員高離職傾向,低偏差行為接受度之現象。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臺灣地區會計師事務所之審計人員對審計偏差行為之體認和社會大眾之期待有所落差。不認同「忽略必要查核程序」及「修改/取代審計程序」為偏差行為之審計人員佔受試者之36.09%及47.83%,已近半數,在會計師事務所欲加強審計品質的同時,審計人員對偏差行為之體認值得社會強烈關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三十多年來的經濟發展,紡織工業一直為我國外銷主力,加入WTO之後,企業逐漸登上全球舞台,企業經營環境邁向國際化及專業分工,再加上資訊科技的進步與普及,使得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市場經濟已經逐漸轉為全球化電子商務型態,將面對的是來自全球紡織產業的競爭。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裡,企業尋求降低營運成本、積極提升競爭力及經營效率,使得企業資源規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成為企業整體經營資訊的主幹;ERP有如資訊的潤滑劑,藉由關鍵性作業流程與資料的統合,來強化企業部門間資訊的交換。隨著ERP的興起,學術界及產業界已有許多研究,針對ERP導入的成功關鍵因素進行探討;從文獻分析中,可觀察到某些關鍵成功因素一再地出現在不同的文獻中,顯示其確實具顯著的影響。然而單就個別因素而言,尚不足以窺其全貌;因此,本研究將以紡織產業整體來進行研究,企業規模大小與所採用的系統大小為基礎,從影響導入ERP系統的關鍵成功因素中,與製造績效改善來了解彼此環環相扣之關連性;並且透過SPSS的分析,顯示目前我國紡織產業所採用之系統均能達到應有品質,導入的關鍵成功因素會隨著公司規模大小而有些許不同外,製造績效的改善中在服務準則項目中有顯著的差異,如何改善進而提高服務品質。因著本研究的發現,系統供應商得以就影響服務品質的重要因素,及其相關程度,進行企業改造或更具關鍵性的改善措施,以有效提升整體的競爭力,而紡織產業的廠商不用再迷信名牌或昂貴的系統,可自行依照實際需求來選擇適當的系統供應商來進行導入服務。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企業為尋求永續經營、取得或更便宜的使用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分散國內投資風險,會利用國外投資以增強企業的生存力與競爭力。而母公司在考量當地環境及公司未來發展後,會思考進一步加碼大陸的風險,使子公司不再只具有單一功能,而是負擔多功能活動的角色。企業前往大陸投資時的地點選擇多座落在經濟區內,主要的原因在於分享經濟區中的政府優惠制度及其有形與無形利益,處在群聚中廠商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上游供應商、共同合作夥伴、勞動力、市場資源、創新技術能力、以及透過公會組織所分享到的商業資訊,比起其他單打獨鬥的競爭對手而言,群聚會使廠商獲得更多的商業優勢。本研究以大陸台商為例,探討策略角色與投資動機對於區位選擇之關係,以及區位選擇為企業帶來的群聚效益。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1)發展一模式以了解台商在大陸子公司、投資動機、區位選擇及群聚效益之關係;(2)經濟特區對於區位選擇與群聚效益的影響;(3)此外,對於前往大陸投資台商提出投資地點選擇之建議。本研究對象在大陸投資之上市上櫃製造業廠商為主,回收有效問卷83份,進行統計分析。另外科技公司進行訪談,且將訪談結果與研究結果相互對照。研究發現(1)前往大陸投資的製造業台商之大陸子公司角色以積極型為多,除了聽從台灣母公司之命令,另外也從事開發市場的業務,所以在投資地點的區位選擇時,注重當地經濟發展;(2)子公司的當地化程度以及與母公司的整合程度會顯著的影響台商前往大陸投資的區位選擇(3)台商前往大陸投資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為了保有市場與訂單、降低生產運輸成本,以及維持與上下游廠商之關係,但不同的投資動機對於區位選擇沒有顯著的影響;(4) 在群聚效益方面,廠商若注重勞動、市場、當地制度等三項區位因素,則所產生之群聚效益會與“降低成本”、“共享制度與建設”、“提升創新能力”的優勢有關。另外,如果廠商較注重無形的區位因素,則表示,廠商希望藉由在此地設廠來獲得無形的利益,如提升競爭力及創新能力等。 實證指出,台商前往大陸投資主要原因為其上游供應商與下游顧客轉移至海外設立生產或行銷據點,為維持保有生意,降低成本、與供應商及銷售商垂直整合的情況下,因此必須跟進前往大陸投資,以追求市場為目的,在區位選擇上會選擇靠近上下游廠商的地點設廠生產以降低產品的運輸成本之外,低廉的勞動力也是其中一個因素,可以降低廠商的生產成本。另外,經由實際訪談發現大陸子公司多為接受型角色的子公司,僅負責製造產品功能,其餘決策事項,皆遵從母公司的決定,通常是由台灣接單,在大陸出口與製造,大陸子公司甚少參與研發與創新產品等活動。 實際訪談發現,中小企業在區位上以接近廠商及競爭者為主,而群聚效益則以降低成本、共享廉價勞動力最為顯著,企業不會強求開發當地市場,主要是因為業者覺得,大陸人口眾多,對於產品一定也有多種的要求,而且業者沒有辦法準確的去抓住切入市場的時機,因此很容易失敗,損失許多金錢、人力、時間。所以通常商品以供應上下游廠商為多,再出口回台灣對其他國家企業銷售。 此外,大陸群聚的東南沿海各省發生缺水、缺電、缺工問題,已讓當地投資台商叫苦連天,紛紛籌思應變之道。為了減輕中國在政治制度、地區建設、人才發展方面缺口,台灣企業可以選擇到其他鄰近國家投資設廠。 最後,台灣對大陸的投資明顯牽動著台商海外生產的佈局及分工的形式,也影響到未來台灣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未來我的對外投資不能全以生產成本為投資地點的考量核心,而必須兼顧不同生產地點的策略性地位。為防止國內產業空洞化,應鞏固核心競爭力,與海外進行分工佈局,將海外投資視為擴展企業規模的手段之一。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於2003年公佈的「電子商務環境整備及企業對個人電子商務推動」調查研究指出,2003年我國B2C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達新台幣220.9億元,較2002年的157.5億,有將近40.3%的大幅成長,顯示消費者對線上購物通路的偏好提高。相對於傳統實體購物通路而言,這些線上購物趨勢顯示一個值得注意的可能性和替代性。 對網路商店經營者而言,不論是純虛擬商店業者或跨足兩者的業者,消費者購物通路選擇的傾向研究是其最關心的議題。本研究探討消費者對網路商店之技術面、交易成本與服務品質三者和EC通路滿意度與偏好的關係,其主要目的為:(1)找出影響消費者滿意度與購物通路偏好的主要因素。(2)探討技術、交易成本與服務品質三者對消費者滿意度與購物通路偏好的影響。 根據本研究分析結果發現,(1)網路商店之操作介面的易使用程度與有效性和對個人資料與交易安全性的保障,能有效提高消費者對EC通路之滿意度。(2)交易成本對EC通路滿意度具有顯著之正向影響,顯示出交易時間短與較低價的產品或服務,能有效提高消費者對EC通路之滿意度。(3) 服務品質對EC通路滿意度具有顯著之正向影響,表示網路商店之服務品質越完善,越能有效提高消費者對EC通路之滿意度。(4)消費者對EC通路之滿意度會正向影響其對EC通路之偏好行為,表示消費者對網路商店之滿意度越高,越能有效提高消費者對線上購物之偏好。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兩岸印表機產業通路模式研究- 以愛普生公司為例 指導教授:李賢哲 研究生:吳成功 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 九十三學年碩士論文摘要 摘 要 大陸十一億的人口與每年持續增長的消費力,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具有開發潛力的市場,全球排名五百大的企業,幾乎巳超過400家在大陸完成註冊,積極的進行佈局的動作,期望能在未來掌握市場先機佔有一席之地。 技術在進步,環境的改變;我們回顧2004年IT通路的狀況,一般的社區式店面的經銷商巳逐漸式微,取而代之將是3C連鎖店及新興的通路如量販及電視購物等,原本就巳經是多事的通路在明樣3C及旭曜電通不敵市場的變化下拉下了鐵門,而其它業者却正積極的加入這一市場尤其是家電業及量販業者這兩年的大舉動作又讓原本的市場多了更多的參賽者而抄熱了通路產業。因此各生產廠商無不把通路視為一重要成功的關鍵因素之,在加上對岸廣大的市場潛力及大中華圈的形成,通路的佈局將是未來決勝的主要因素。 日本精工愛普生(EPSON)公司是一個100%日商公司,在台灣、大陸及世界各地均設有分公司,從精工錶到現在的印表機等週邊產品均以其核心技術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大陸市場的開放使原本就巳經在大陸開發的愛普生公司更積極的擴展開來,本研究以EPSON公司在兩岸的通路狀況進行探討,依據資料之收集及訪談所得之內容與文獻參照歸納出兩岸不同做法及其通路差異如下: 就個案公司EPSON在台灣及大陸市場所採行的通路規劃而言,依據區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作法,雖然台灣及大陸市場大小不同,但同樣的EPSON台灣及大陸公司均會以最符合區域現況的方式,採取最適合的規劃來進行通路佈局,台灣的重點經銷商的管理方式即是一個在完全競爭的狀況所採行的規劃,而大陸的經銷商由於制度上並不完善,採行由代理商來直接管理則是一個因應地域不同而規劃出最合適方式。末來兩岸的通路發展規劃將會以市場的發展趨勢隨著重點產品的發展而重新佈局。 在通路市場的區隔及進行通路的差異化上,對通路佈局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台灣通路的屬性巳經漸漸模糊化,再加印表機的產品屬於成熟性的商品事實上差異巳經不大,必須用通路來加以區隔才能有效的管理通路避免不必要的衝突發生。在大陸方面由於地域很廣,而且經銷商分佈太廣,在管理上就是一個非常花時間的過程,因此EPSON公司必需要考慮如何運用IT系統來管理下轄的代理及經銷商將會是強化通路經營及改善效率創造效果的重要方法。 關鍵字:印表機、通路、EPSON、經銷商、量販量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行動電話業務開放至今尚未超過十年,但是市場卻已接近飽和。各家業者為了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無不卯足全力搶奪其他業者的用戶。可以提高顧客忠誠度以及降低顧客流失因素,便是這些業者獲勝的關鍵因素。 號碼可攜服務是世界各國的潮流,我國也預計在2005年10月1日實施這項新措施。屆時必定為各家業者帶來莫大的衝擊,因此各家業者都嚴陣以待。但是帶來衝擊的幅度到底有多大,乃是我們關心的焦點。還有我們也關心是否有可運用的策略來降低政策實施的衝擊。 在文獻中,顧客滿意度與轉換成本一直是行銷研究者相當重視的議題,而且不論在實證上或是理論上都證明它們對於顧客的保留有相當程度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這三種因素(轉換成本、號碼可攜服務、顧客滿意度)作為研究的主軸。因此我們的目的是想瞭解: 1.轉換成本、號碼可攜服務、顧客滿意度對顧客保留的影響。 2.提供電信門號業者發展對號碼可攜衝擊之因應之道。 本研究的結果如下: 1. 高顧客滿意度會導致顧客保留的意願增加,這點與文獻所做的研究結果相同。 2. 號碼可攜服務的實施會增加顧客轉換行動電話公司的意願。 3. 轉換成本對於顧客轉換行動電話公司意願的影響不顯著。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論文所採用之財務危機預測模型是以灰色適應共振網路(GreyART network)為核心,而所使用的數據是從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挑選出來的。文中,灰色適應共振網路之每一訓練(training)或測試(test)範例均是由18個不同財務比例所構成的,其中訓練範例為涵蓋民國89至91年之資料,而測試範例僅包括民國92年之資料。首先,為使所提財務危機預測模型能獲得最佳結果,本文將分割品質(partition quality)和歸類精確度(classification accuracy)之乘積定義為績效指標(performance index),具最大績效指標所對應之結果即所謂之最佳結果,以此方式所獲得之訓練與測試最佳結果分別為88.24%和61.29%。再者,本文也提出一成長式財務變數擷取方法(growing extraction method for financial variables)期能同時達到以較少的財務變數來建立財務危機預測模型和提高歸類正確度之目的。模擬結果可知,以股東權益成長率(stockholder’s equity growth rate)、總資產週轉成長率(total assets turnover growth rate)、稅前淨利率(earning before taxes rate)、營收成長率(revenue growth rate)、淨值/總資產(stockholder / total assets)、每股淨值(EPS)、稅前淨利成長率(earning before taxes growth rate)和負債比率(debt ratio)等8個所擷取之財務比率變數所建立的模型其結果最好,訓練與測試結果分別提升至94.12%和93.55%,且在此條件之下,所提方法僅產生4個聚類(clusters),1個屬於財務正常公司、3個屬於財務危機公司。此外,以部分所擷取財務變數所建立的模型,不論在訓練或測試階段,大部分之歸類正確度均可高於90%,也就是說,所提之變數擷取方法的確能改善歸類正確度。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來臨之際,企業需要的不只是傳統的生產因素,更重要的是擁有具備生產力的知識工作者才可面對這個快速變動的環境。若以知識為基礎的觀點來看,知識是公司競爭優勢的根本也是最重要和最主要公司價值的動因(Bock, Zmud, Kim, and Lee 2005)。因此,許多公司嘗試藉由在知識管理上的努力來確保在競爭中不被淘汰。Hendriks(1999)描述,知識分享已經被認為是知識管理中一項最主要的部份。在當組織面對新的問題時,而原本解決問題的方式以無法應付所需時,就會促使組織產生學習的動機(Szulanski,1996)。經由持續的組織學習,組織的成員也才能不斷提升知能與競爭力以利於組織的發展和永續經營。隨著企業重視組織學習和長期發展之際,若能重視社會資本的蓄積,成員間的相互的信任與了解更可為組織帶來更多的優勢(Fukuyama, 1995)。因此,本研究欲以實證研究方式,討論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和組織學習與組織學習績效關係的影響。 本研究所探討的問題為下述四項:(1) 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的關聯為何;(2) 組織學習如何影響組織學習績效;(3) 社會資本對於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的關係是否有影響;(4) 社會資本對於組織學習與組織學習績效的影響為何;由研究問題提出十七項假設。本研究以文獻探討、問卷調查、次級資料蒐集、親自訪談四種方式進行。實證研究以天下雜誌2003年1000大製造業為研究對象,以結構方程式模型與階層迴歸進行分析;並以仁寶電腦公司為訪談對象,將訪談結果與研究分析結果相互呼應比較。 研究發現:(1)知識分享會正面影響組織學習;(2)組織學習會正向影響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組織學習績效);(3)社會資本對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之間的關係有部份影響;(4)社會資本會促進組織學習與組織學習績效之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都會影響組織學習。而組織學習對創新與新產品開發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此外,社會資本對於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和織學習與組織學習績效之間的關係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得知,公司在進行組織學習前應先具備知識分享的意願與能力,而要達到創新與新產品開發的結果需先建立組織學習的文化與能力,並且如能善於利用社會資本所來的效益更可促進知識管理相關活動的進行以強化競爭力。藉由本研究,期望能提供現今企業在進行知識享與組織學習的決策參考,並對未來相關議題的探討提供進一步的了解。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