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181.209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所學位論文

大同大學,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如何運用色彩與圖像增進藥品包裝給人的正向感受。 因此,本研究進行了1 項調查與3 個心理物理學實驗期望能瞭解藥品、色彩、圖像與人之間的關係。 前期調查請受測者自行提供家中已有之成藥的包裝照片,目的在於瞭解目前民眾家中之常備藥品的主治效能種類與其包裝之色彩。所得主治效能種類與其包裝主色為(1)止痛用藥-中明度、低彩度之藍色色相色彩、(2)喉嚨不適用藥-無彩色之色彩、(3)腸胃不適用藥-中、高明度、高彩度之橘色系與黃色系之色彩、 (4) 退燒用藥-中低明度、中彩度之藍、紫色系之色彩、(5)一般感冒藥-中、高明度與中彩度之黃綠色系之色彩以及(6)女性生理痛-中、高明度與中、低彩度之紫色系色彩。 實驗I、II 利用前期調查之主治效能分類設計問卷,以瞭解不同主治效能之聯想色與療癒色是否與現有包裝色彩相符。結果發現,主治效能之“聯想色”與“療癒色”之間並無差異但和“現有包裝色彩”有差異。且性別對於藥品包裝的色彩聯想並無影響。止痛、腸胃不適用藥之現有包裝色彩與療癒色、聯想色在彩度上有差別;喉嚨不適用藥在明度上有差別;退燒、感冒藥在色相上有差別;女性生理痛用藥在明度、彩度與色相上都有顯著差異。 實驗III 根據前期調查與實驗I、II 之結果,設計新式樣包裝進行比較,目的在於瞭解新式樣包裝在信任感、療癒感與購買慾是否有提升。結果發現,原包裝之設計普遍被認為是較具信任感的包裝樣式,但使用聯想色與療癒色之色彩與親切之圖像的包裝樣式最能提升藥品的療癒感與購買慾。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時間上對立意象在產品設計上之運用。研究分四階段進行:(1) 首先透過對立事例調查,歸納出對立之概念結構,並萃取各子概念於時間上對立之表現方式。(2) 分析符合各表現方式之產品案例及可能設計方式。(3) 依據各類設計手法設計樣本,實施時間上對立意象測試,探討時間上對立意象之構成要因及其與樣本之對應關係。(4) 探討影響「創新」與「喜歡使用」兩綜合評價之時間上之對立意象。時間上之對立子概念可由「矛盾」、「衝突」、「混搭」、「反差」、及「兩難」所構成。其表現方式為(1) 時間矛盾:在這段時間不知做如何選擇而產生擺盪矛盾感。(2) 時間衝突:現在知道但沒去做而對未來造成衝擊。(3) 時間混搭:同一個時間做兩件事。(4) 時間反差:因時間變化而產生兩極之效果。5時間兩難:時間之順序造成選擇上之困難。符合時間上對立意象之產品設計手法可再歸納出以下四種方式。(1) 時間矛盾:用諷刺與誇張手法直接傳達產品訊息。(2) 時間衝突:運用恐嚇方式直接傳達產品訊息。(3 )時間混搭:將雙重機能轉化為產品之設計要素,使產品融合兩種功能。(4) 時間反差:產品外觀或機能在不同時間變化,形成出乎意料之有趣現象。依據各類設計手法所設計之樣本與時間上對立意象之對應關係如下:(1) 「產品功能產生使用上矛盾遲疑」之樣本傾向「遲疑的」且「簡單的」之意象。(2) 「產品功能造成反差結果影響使用者主觀感受」之樣本傾向「明快的」且「衝突的」之意象。(3) 「產品之多元化功能產生相容之效果」之樣本則傾向「明快的」且「平衡」之意象。「產品功能造成反差結果影響使用者主觀感受」樣品之創新性最高,而「產品之多元化功能產生相容效果」樣本則最傾向喜歡使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攜帶式滑鼠之設計意象,與具攜帶式滑鼠設計意象之魅力因子。內容包含四大部分:(1)透過文獻探討了解滑鼠之歷史與攜帶之設計需求,及KIS(Kano, IPA, SWOT)研究方法。(2)實施市售攜帶式滑鼠樣品之攜帶性意象測試,並以主成分分析法萃取攜帶性意象之構成因子。(3)針對攜帶式滑鼠之可能設計特徵實施KIS分析,萃取攜帶式滑鼠之主要魅力因子。(4)比較攜帶式滑鼠之攜帶性意象構成因子與魅力因子以歸納具攜帶性意象之攜帶式滑鼠魅力因子。 攜帶式滑鼠之攜帶性意象構成因子為:(1)強調整體攜帶性之「庸俗的–創新的」因子。(2)使用上之「複雜的–簡潔的」因子。 攜帶式滑鼠之三魅力因子為:(1)「可變形,使用時為符合手之大小,攜帶時可變形把體積縮小」。(2)「無接收器的藍芽無線傳輸」。(3)「可用USB充電﹙無線﹚」。其中之「無接收器的藍芽無線傳輸」與「可用USB充電﹙無線﹚」為具備攜帶性意象之魅力因子。換言之,在攜帶式滑鼠產品設計上增加此兩種特徵,應更可增加滑鼠之攜帶性意象。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自行車音樂播放器為提供自行車騎士音樂的裝置,不使用耳機而採用喇叭播放音樂,與 MP3 隨身聽一樣屬於行動音樂裝置。但市面上的產品之介面多不符行進間操作及自行車族群的需求。固本研究之主旨為找出適當的自行車音樂播放器設計原則,設計符合自行車族群之需求、適合騎乘時使用之自行車音樂播放器產品。 首先以現況分析、問卷調查找出產品現況與自行車族群之需求。利用自行車模擬車架對三台市售之自行車音樂播放器產品進行第一階段使用滿意度實驗。再進行人因計測後,結合文獻探討,訂出設計原則,並製作介面改良音樂播放器。再以介面改良播放器進行第二階段實驗以驗證改良之成效。 研究結果顯示,介面改良音樂播放器在滿意度上除了歌曲切換及音量調整時按鍵按下確認度外,其它項目滿意度皆有達到顯著良好成效。操作時間上也顯著的縮短。最後依自行車音樂播放器之設計原則如:按鍵需設置於左側,並位於手不用離開握把即可操作的位置、按鍵與握把邊緣之最遠距離為 5.5 cm、按鍵排列範圍為 46.6 cm2、按鍵尺寸為 1.81 cm2 等,提出一台具備雙喇叭、頭燈、液晶螢幕之自行車音樂播放器產品概念設計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消費者購買產品之動機源自於個人需求,依據需求重視程度進行產品評比。由於多數消費者無法確切釐清未來用途,故消費者需求通常是模糊的、多元的;需求重視程度通常是隱性的,浮動的。近年來科技發展快速,產品選擇眾多,專業規格與應用功能也愈趨複雜。面對大量產品資訊時,若無法定義消費者需求,無法理解產品規格,無法確立重視程度,很有可能因為環境情緒渲染與資訊負載過量,導致做出不合適的產品評比與購買決策。 本研究以消費者需求觀點深入探討產品評比,將研究結果應用於使用者介面設計,期望協助消費者快速、理性評比產品。 研究分為三階段:先以文獻探討、觀察法、訪談法,深入了解產品評比問題;再分析現有資訊比較圖表,應用產品評比問題設計介面原型與模擬任務,探討介面設計重點;最後訂定相異評比模式,基於前述研究結果設計實驗介面與實驗任務,利用客觀計時與主觀問卷進行評量,探討介面設計如何以消費者需求觀點協助產品評比。 研究發現如下:(1)消費者需求應架構於產品規格上,單一需求涵蓋多種規格,依據需求重視程度自由分配比重;調整級距應介於3% ~ 10%,調整手勢以兩點反向拖曳式表現最好。(2)產品規格文字應利用字體顏色不同或大小不同,賦予評價排序涵義,協助消費者快速評比與查找內容。(3)圖片連結架構以全貌對應細節形式最受好評;圖片展示配置以相異機種並列,搭配產品規格同時顯示,較能滿足消費者外觀比較需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行李箱是一種移動式的載物工具,主要都是以手部進行操作,此種操作是否會造成手腕部的偏移現象,以及要如何改進,卻少見文獻探討,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此問題,並提出改進之道。 初期實驗分二階段,第一階段以問卷調查法與觀察法以分析和了解使用者的操作習慣,得知使用者對行李箱最常使用的方式有三種:拉、平推、斜推;第二階段邀請 30 名受測者依此三種方式執行操作,且依行李箱拉桿的特性,分別記錄二段不同長度下,尺偏-橈偏及掌曲-背屈的角度,分析結果顯示三種使用方式均有顯著性,但拉及斜推的動作對不同長度的操作方式沒有顯著差異,平推的動作則有差異。 依實驗結果、文獻探討和使用經驗,針對行李箱拉桿的設計提出設計準則,提出 A、B、C、D 款四種設計建議,並製作模型;在驗證實驗中,邀請原來的 30 名受測者,針對四款人因設計握把依三種方式執行操作,分別記錄各款握把在不同長度下,尺偏-橈偏及掌曲-背屈的角度及操作行李箱的手肘狀態,同時針對握把舒適度、握把操作好用程度給予主觀性評價,經由統計分析顯示:使用者在操作斜推及拉的動作時,手肘都是伸直的,所以這二個動作在操作時對長度的影響並不大,操作平推的動作時,則有 70% 以上的受測者都會彎曲手肘。 根據好用程度評價結果,歸納出 B 款的設計較適合設計者參考,供設計者改良行李箱拉桿握把,其設計準則為:握把內尺寸定義在 10 cm以上,握把粗細的高度為 4 cm,握把粗細的寬度為 3 cm,握把中間斷面形狀定義接近雞蛋型狀上寬下窄,並且朝行李箱方向傾斜 20°,握把的整體造形定義,二端外側的形狀以流暢的圓弧做造形,握把中間為減輕主要施力手指 (中指及無名指) 的壓迫狀態,中間略有浮凸的造型,以符合手指在不施力情況下的自然狀態,減少對手指的壓迫。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榻榻米原本為日本傳統的一件器物,在中日甲午戰爭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開始了長達五十一年的殖民統治,在此時榻榻米被引進台灣,台人開始與榻榻米產業有了交集,但隨著台灣經濟發展,榻榻米在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下式微,也使得產業的傳統製造技術漸漸流失。有鑑於此,本研究為了建立榻榻米的相關史料供後人參考,以及藉由對榻榻米製造技術的深入瞭解,由設計的觀點切入找尋適合用在現今設計產業之要素,並發掘傳統榻榻米製造的工法與特色,運用現代的設計觀點,振興傳統產業。因在目前有關榻榻米的相文研究與文獻相當稀少,關於榻榻米匠師製造技術之研究尚未出現,故本研究選用田野調查法與訪談法,從早期的古文書中探究榻榻米之歷史源流;並從匠師之訪談內容深入瞭解榻榻米製造技術,另一方面藉由匠師口述,分析匠師之傳承系統;最後再整合文獻與匠師訪談內容,歸納出台灣的榻榻米產銷型態。而研究結果顯示,在製造工法方面,可分為純手工、半自動機械輔助、全自動機械製造,但無論是哪種工法,匠師仍必須具備手工技術;而新式才料導入則為匠師與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新舊材料並存。產銷層面,發現許多榻榻米工房都藉著網路的行銷,提高工房本身之曝光率,也擴張了工房的服務區域。傳承方面,發現台灣榻榻米匠師技術傳授多以家族內部為主,且面對萎縮的產業現況,部分匠師企圖藉由在榻榻米中加入自身創意與在地元素,來開發新式榻榻米,顯示榻榻米產業在台灣已演進出自己的傳統。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期望綠色產品開發之時,即能考慮消費者對於材料的情感感受,以便於利用材料加工達到一目了然的綠色外觀。為達到此目的,本研究規畫了三個實驗探討環保與非環保材料之間的情感感受差異,並統整出人們對於環保材料之情感感受,提供未來綠色產品開發參考用。 實驗1分成三個階段進行且在日本與台灣兩國收集數據。實驗1-1以開放式問卷調查受測者對於環保的聯想物以及情感感受。實驗1-2以開放式問卷調查26種實體材料之情感感受。實驗1-3請受測者指認26種實體材料裡何者為環保材料。實驗2利用實驗1-1所得到之台灣受測者資料進行進一步的關聯調查。實驗3利用實驗2所得之代表性環保情感感受,與實驗1-1所得之環保聯想物進行關聯性調查。 根據實驗結果顯示,台灣與日本受測者對於環保之概念以及其情感感受具有顯著的差異,台灣與日本受測者對於環保概念與情感感受之差異如下: 1.台灣受測者認為與環保最有相關的物品為“再生紙” 2.日本受測者認為與環保最有相關的物品為“再生紙”與“寶特瓶” 3.最被台灣與日本受測者認為環保的情感感受為“粗糙的”感覺。但日本對於環保之感受比例次高者為“咖啡色的”、“溫暖的”與“柔軟的”,而台灣對於環保之感受比例次高者依序則為“綠色的”、“可回收的”與“可分解的”。 4.日本受測者將玉米塑膠辨認為環保材料,台灣受測者卻將玉米塑膠辨認為非環保材料;而日本受測者認為非環保的材料如普通A4紙、普通牛仔布與石膏,台灣則認為該三個材料是環保的。 5.比較受測者的環保概念與環境衝擊指數之差異,結果顯示台灣受測者之環保概念較日本受測者好一些。 台灣受測者對於環保之情感感受,利用多元尺度分析法可以得到一個以“天然”與“加工”為兩極的一維環保感受空間。最偏向加工之環保感受為“貴的”,其環保聯想物為蠶絲、石頭紙、竹子與木頭。最偏向天然之環保感受為“粗糙的”,其聯想物為再生紙、瓦楞紙、石頭、麻、木頭、石頭紙和竹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台灣彩妝市場商機廣大,彩妝品牌種類繁雜,乃增加使用者選購上的困擾;且彩妝方式易隨著時尚流行日愈更新,使愛美的女性想確切掌握彩妝的脈動有一定程度的困難。此外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造成大部分的女性選擇以網路瀏覽美妝網站獲取相關資訊。有鑒於此,本研究以最常造訪美妝網站、有上網經驗的女性(15-35歲)為研究對象,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的彩妝教學網路平台介面,以改善現有彩妝教學介面、提升學習彩妝的上手度與效率為目標。 首先以文獻探討定義彩妝教學內容、分析現有彩妝教學呈現方式之優缺點與電腦操作、使用介面相關規範。其次以問卷的型式調查目標族群在彩妝教學學習上的使用經驗,以LSD事後多重比較篩選出受測者認為重要的彩妝教學資訊:教學步驟、彩妝完成展示圖、彩妝方向與位置引導、彩妝品圖文、彩妝過程簡介等五項,做為原型介面所需呈現的資訊內容。歸納問卷調查與文獻資料之結果,設計出6款彩妝教學原型系統做前期評測,以30位女性進行喜好度與優缺點調查,實驗結果顯示使用者較偏好原型介面(一)直觀、由左到右的網頁瀏覽模式。最後以原型介面(一)為原型,參考受測者使用意見,設計出最終介面。 在最終介面評測上將受測者分為兩群,分別為使用過原型介面與沒有使用過原型介面的女性各15位,比較不同族群在操作不同任務時所花費的時間、喜好度與整體介面滿意度評量。實驗結果顯示,無論使用者選擇何種操作路徑,兩族群對操作不同路徑的喜好度持肯定態度、彼此間無明顯的差異;整體介面績效於系統使用性尺度量表(SUS)中顯示為優良(excellent)的系統。由整體滿意度調查結果可得知,使用者認為最終原型介面操作簡單、易於學習了解、設計風格統一、教學步驟清楚明瞭、具有邏輯性、圖示與選單配置適當、圖文辨識度高,並且認為使用此介面可以很容易找到想要的教學內容;此外教學步驟圖片可直接連結到細部教學影片、教學影片的串聯與彩妝項目選單之設置,皆得到使用者肯定的意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蘋果電腦前執行長賈伯斯於2010年1月所發表的平板電腦 ─ iPad,創下驚人的銷售佳績,同時亦開拓了不同的使用情境與市場。平板電腦的興起,與其連帶的革命及風潮,使得平板電腦現在已經可以應用於許多不同面向與領域的產品。另一方面,食譜是幫助人們烹飪的主要參考資料,食譜與平板電腦的結合─電子食譜,則越來越受歡迎。 本研究主要是基於使用者中心設計,找出電子食譜應用於平板電腦的介面問題。本研究分兩階段進行,分別為先期喜好度調查與模擬介面實驗。先期喜好度調查又分兩階段:(1) 探討一般使用者對於電子食譜之功能與版面需求喜好度與操作方式;(2) 探討專家使用者之介面配置喜好認知。再根據所得之分析結果設計出一款電子食譜進行模擬介面實驗。 研究結果發現:(1) 電子食譜之分類搜尋需求度具有顯著需求的有烹調時間、難易程度、評分高低、各國料理、節慶分類、料理類型與關鍵字搜尋等七種。(2) 選單圖示化表達可透過增加文字標註,減少使用者認知負擔。(3)食譜搜尋任務上「關鍵字搜尋」之主觀滿意度各方面都高於「分類選單搜尋」,但客觀操作時間上「分類選單搜尋」花較少時間就能完成搜尋任務。(4) 食譜的呈現方式,影片呈現的理解程度高於圖片呈現,但喜好程度上圖片呈現的喜好程度卻高於影片呈現。 未來研究方向,依電子食譜發展的走向,相信「食譜社群網站」是一個趨勢,未來可就使用者分享、食譜討論等調整使用族群加以研究。而且,「更直覺的手勢操作」將成為未來趨勢,如何引導使用者學習特定的手勢操作,有助於提升使用者的易用性。另外,有些受測者反映,在廚房料理時沒有閒暇將手擦乾淨再去使用電子食譜,若能在食譜閱覽時加入聲音操控或者如kinect之體感操控將會更加便於烹飪環境下使用。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