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52.14.126.74

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學位論文

法鼓文理學院,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學位論文

由《楞嚴經》卷三,釋尊為阿難所作之開示:「惟垂哀愍,開示眾生,中道了義,無戲論法。」又說:「為汝開示,第一義諦……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當來,修大乘者 ,通達實相。」我們可略知《楞嚴經》中佛陀已開顯《楞嚴經》之精髓在通達中道了義、實相及第一義諦。 而二十五圓通是二十五位聖者證悟的分享,包括以耳根之「反聞聞自性」,證圓通的觀世音菩薩以及藉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證圓通的大勢至菩薩。此二圓通乃修習「禪觀」的代表,可視為全經的核心。本文即以此二聖者的修行歷程作開始來研究 。 本論文試從(一)《楞嚴經》的耳根與念佛二圓通法門切入,希望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二)由《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之「耳根圓通」及「勢至念佛圓通章」來談禪與淨土思想的開展。且藉由「禪觀的運用」、「事修到理入」及「有相入無相」等三個面向來談《楞嚴經》與禪淨思想的關係。進而得知二圓通與「禪觀」的密切關係。(三)透過主張禪淨融會的祖師大德的語錄或著作中,期能將禪淨思想與《楞嚴經》的修行巧妙地結合,俾有助於想藉《楞嚴經》修習「禪觀」者的參考。至於禪與淨土究竟是二?是一?二而一或一而二?是本論文所要探討的另一大議題。

  • 學位論文

活躍於七、八世紀印度大乘佛教時期的論師蓮華戒(Kamalaśīla),歷史上以作為「桑耶論爭」的主角為名,曾著作《修習次第》三篇(Bhāvanākrama I. II. III),被視為落實「瑜伽行中觀派」理論的具體修行指南,其中揭櫫的修習次第思想系統影響西藏佛教深遠。本論文選擇《修習次第》後篇的梵文本進行中譯,分析其中止觀修習的內容,發現具備瑜伽行派術語之採用、從「諸法唯心」到「諸法無自性」的次第觀修、修止的教導相對簡要、富涵哲學思辯等實修特性。 長期以來有梶山雄一、一鄉正道等學者,認定師承寂護的蓮華戒與其著作《修習次第》,隸屬於「瑜伽行中觀派」。然根據松本史朗教授的研究,寂護只是以唯識作為修行次第上的方便,思想上完全是中觀派而非「瑜伽行中觀派」。透過對《修習次第》後篇之術語及內容的考察,發現後篇所顯示的修觀歷程,已經不只是在修習次第或方便上依照唯識的「方便唯識說」,確實具有安立世間於唯識的內容與作法。不過,後篇所表現的修觀歷程,尚未如梶山依據初篇所認定之「瑜伽行中觀派」修習次第那般完整。間接回應著一鄉對《修習次第》三篇著作順序的推論,後篇可能是三篇中最早的著作,表達出蓮華戒對止觀實修次第最初的雛形。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本論文旨在探討漢傳禪佛教經典的當代詮釋、禪法傳承與教學運用,以及在當代社會的實踐。本論文選擇流傳千餘年的禪宗重要經典《六祖壇經》,研究範圍則聚焦於《壇經》「見性成佛」之意涵,「見性」究竟是見了什麼「性」?本論文的主要內容是有關「中華禪法鼓宗」創辦人聖嚴法師(1930-2009)對於《壇經》思想和「見性成佛」的詮釋、運用與實踐,針對聖嚴法師的詮釋和實踐兩大相關層面,探討此位當代「漢傳佛教」禪宗系統的法師,如何依據經典,賦予經教的當代詮釋意涵和主題,並依此發展和建立禪學思想和禪修教學方法,運用於僧團之禪法教育與修行實踐之指引,此即反映禪佛教復興的時代意義,藉由本研究窺知當代社會漢傳佛教復興的一個重要案例現象。 本論文的內容架構,第一章緒論提出研究問題意識和研究範圍,第二章是回顧印順法師(1906-2005)與當代各家學者有關「見性成佛」的論點。第三章則依照年代順序,整理聖嚴法師的禪學思路脈絡;法師自1977年在紐約正式成立禪中心,第一節依循法師的教禪和開示內容,從「解行並重」兩大層面,呈現法師對禪法的逐步建立與講述內容。第二節進一步爬梳整理1990年以來法師對於《壇經》思想專論和著作中的相關記載,聚焦於法師如何引述《壇經》和詮釋「見性成佛」有關的主題內涵,釐清法師在教導禪修所提出「方法」與「目標」互為因果的層面;「方法」是指運用般若空觀或空慧,目標即《壇經》之「見性成佛」,以及《壇經》影響後世禪宗有關「明心見性」的主張。 第四章是有關聖嚴法師如何運用《壇經》「見性」思想於各種法門的實踐與教學,包括對於默照禪、話頭禪、念佛禪、觀音法門等禪法的承繼、重建與開展。本論文結論指出:聖嚴法師重視《壇經》「見性成佛」與「識心見性」的經典意涵,法師依據經典的詮釋,建立禪修的目標與方法,不僅充實當代禪佛教的知識內容,也致力建構禪法教學的時代性與普及化,並且結合禪修與菩薩道悲願,具有社會倫理教育意義,以此推動漢傳佛教復興與禪法教學之核心理念。

  • 學位論文

本論文是以巴利語的《長老偈》(Thera Gāthā)與《長老尼偈》(Therī Gāthā)的修行文獻為論述依據,旨在探討不淨觀禪法究竟具有什麼特色,如此受到印度佛教的的重視?以及為何不淨觀會被納入界差別觀、四念處中之「身念處」中?不淨觀與這些禪法究竟有何關係?本文從佛世時期耆、佛兩教不淨觀法門的經典證據,發現不淨觀法門中,有生命體的不淨觀禪法,並不是佛教特有的,但無生命體的不淨觀禪法,似乎是佛教獨有的。在初期佛教的聖典中,初期佛教不淨觀禪法呈現出身體是可厭的特質,無非是為了對治人性的問題──欲貪,特別是淫欲。尤其從不淨觀與異性的關係,明顯看出佛世時期傾向將女人的肉身,視為情慾的化身。並藉由以女性屍體為所緣,作為觀察自己的身體汁液橫流諸臭穢不淨,作為破解女色的方法。顯然,初期佛教不淨觀的修持實隱藏?將女身視為不潔,且對女性是持反面的態度。 就實踐的角度而言,不淨觀解脫的實踐歷程可歸納為:依安止定轉而修觀智(觀三相、或厭離智),觀察內身和外身,體悟無我,由無我至解脫;或者是觀察無生命的屍體,以具足正念、正知的方式,如理作意身為無常、苦、無我、不淨,修習過患隨觀智、厭離智,而獲得心解脫;或者是依安止定轉修無相觀,現觀慢,到達解脫;或者是不淨觀、死隨念乃至隨觀三相等禪法,只要與七覺支俱時而修,皆是通於無漏的解脫道。再者,從不淨觀與界差別觀、身念處的相互關係,我們可以看見佛教禪法的修持並非單一的軌道。因為界差別觀、身念處雖皆以不淨觀為先導,但所開展出入禪的方式則各有不同。

  • 學位論文

多位現代學者曾以西方傳統邏輯學裡邏輯推理(inference)的分類,即演繹(deduction)或歸納(induction),來分析印度佛教論理學比量(anumāna)理論的特色,尤其法稱(Dharmakīrti, 600-660)之比量理論更成為諸多研究論文之主題。這是由於法稱不但繼承了陳那(Dignāga, 480-540)的論理學體系,更進一步將其改革,導致對7世紀以後印度論理學的發展有巨大影響之故。雖然如此,目前學者們對法稱之比量理論之性質有相當不一致的看法,基本上認為分別屬於演繹法、歸納法或兩者之結合。 沿著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本文發現印度傳統論理學最關心的兩個議題是如何建立普遍信念(general belief)以及將其正確地運用到生活中以獲取知識。而以陳那及法稱為代表的佛教論理學在處理這些議題時牽涉到兩個不同步驟:一、從經驗中通過「隨行」(anvaya)與「遠離」(vyatireka)確立某普遍信念;二、將其運用於未經驗過之宗有法(pakṣa)上,並推導出結論。研究發現,不同於西方的形式邏輯(formal logic)僅僅牽涉第二步驟(三支論證法)之態度,法稱之比量理論由於蘊含了第一步驟,因此整體來說表現出歸納的特質。 透過對《正理滴論》(Nyāyabindu)〈為自比量〉品(Svārthānumāna)的翻譯,本文擬定了四個印度論理學的核心議題,分別為:普遍信念之建立、「隨行」與「遠離」之歸納過程、喻例(dṛṣṭānta)之角色以及法稱所提出之「自性相屬關係」(svabhāvapratibandha)理論來做分析。本文試圖深入地探討法稱比量理論的性質屬相,而研究結果顯示,其應被納入歸納法之範疇。

  • 學位論文

本論文主要是論述,在轉女為男的淨土說方面,一直是一般人皆有的普遍概念。而阿閦佛國淨土,因為阿閦佛的願力,是保有女人形象存在的淨土。對此淨土國做一個研究分析的探討。 從古印度的《摩奴法典》到大乘佛教的大乘經典,對女性的態度,做一個整理分析的溯源,以《阿閦佛國經》、《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悲華經》、以及藏譯本的阿閦佛國經等相關經典作一個文獻上的比對,並輔以英、日等二手文獻加以釐清與剖析。 阿閦佛國淨土裡的女性,有種種令世間女子欽羨的淨化,對於世間女子,以及轉輪聖王的「玉女寶」和妙喜國裡的「妙喜女」其三者間的差異,作一番比較論述。並而試論阿閦佛國的修行法門,為何阿閦佛國會逐漸淡化在修行者選擇的一個淨土國。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 學位論文

龍樹的著作有很多,其中有所謂理聚論,是龍樹解釋《般若經》緣起性空的甚深見思想著作。這個理聚論,有認為是五理聚論,也有認為是六理聚論。究竟指哪些著作?又如何做區分。西藏祖師、學者們有幾種不同的看法,其中宗喀巴大師依整部論著是說明境或是有境的觀點加以區分,說明境的有四部,說明有境的有兩部。《六十正理論》便是說明有境的兩部著作中之一。而且此論也是一部獨立的論著,不是衍生的論著。 《六十正理論》的梵文已佚失了,目前僅由學者們從其他的論著中,辨識且輯出《六十正理論》的一些梵文偈頌。宋朝的施護雖已有漢譯,但其譯文晦澀難懂,因此由施護的漢譯很難瞭解其中奧義。藏譯本不僅完整的保留,而且印度中觀學大家月稱為此論所做的注釋,在藏譯本也是完整的保留下來,梵文本也佚失,僅在去年才有學者發現到幾個貝葉殘卷,而這部注釋是研究《六十正理論》不可少的注釋。 龍樹寫出這六十個偈頌所組成的《六十正理論》,其間應是有一個脈絡次第的。所以本論文接著說明《六十正理論》的組織架構次第,以及為使讀者快速進入此論,配合著月稱的注釋,以及賈曹傑的注釋科判,對於每一偈頌做了導讀。又因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論龍樹《六十正理論》與月稱的《六十正理論釋》,其中有一些語詞,例如rang bzhin,一般都譯為自性,但有時它指的是性質,有時是本質,有時是無自性,更有時是指應破除的實有。dngos po(事物)也一樣,有時是指有為法,有時是一切法,有時是空性的意思。這些詞,因為有多重意義,需要加以釐清,才能更正確掌握這兩部論著的核心思想。此外,又因有學者認為龍樹的這一部《六十正理論》有唯心思想,而且這是迥異於緣起性空的思想,所以在研究篇的最後,從《六十正理論》說明唯心思想與緣起性空是不相違的,而且中觀宗的唯心也完全符合緣起自性空。

  • 學位論文

在佛教發展史中,部派佛教是很重要的時期,其承接了早期佛教的思想,並影響後期佛教的發展。一般認為說一切有部的解脫次第,依次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位、修道位與無學道,但這是否就是一個固定的模式,尚有討論的空間。又過去關於四無量心的研究大多數偏向無量解脫的討論,而對於四無量心與解脫次第的研究寥寥無幾。因此,本文希望討論四無量心與解脫次第的關係,以及四無量心在解脫次第的順序。此外,也探究根相應與四無量心禪定的關係。 在諸多有部的論著中,以三本漢譯《婆沙論》對四無量心的討論最為詳細,而其中又以《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的內容最為完整。而過去的研究鮮少以此三本為研究對象,因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細節。因此,這次我的研究即選擇以此三本漢譯《婆沙論》為主要研究對象。 經研究結果發現,在有部解脫次第中,四無量心不一定單純地屬於「順福分」,它也可以在其它次第中出現,如無學道中。此外,「順福分」與「順解脫分」可以同時具足,也看出解脫五位有先後次序,但是我認為在每一個階段當中都要繼續修福業。再者,四無量心與根相應會導致四無量心禪定的差別。

  • 學位論文

佛法的感應在覺,而不在相。修道人誠懇的面對自我,這份誠懇的真心,也會成為覺悟之心。儀軌可以助道,在面對無解的狀況,虔誠地懺悔禮拜,隨文入觀,生起對儀軌的探究了解,透過教理的理解而能善解。教理與儀軌如同文與質,常言:「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迷信與正信只在迷悟之間,執事廢理,徒具形式,執理廢事,真在何處? 本論文藉由《楞嚴經》經文結構、「首楞嚴」一詞的考察以及《楞嚴經》內外典籍的引用,推測《楞嚴經》是部編輯的經典,希望能對歷代《楞嚴經》疑偽的爭論,透過楞嚴壇場文獻的考察,藉由《大佛頂別行法》可能是制定儀軌而編輯成經典的想法,與其他有相關楞嚴壇文獻,儀軌與各經典的交織編纂,提出《楞嚴經》編輯而成經典的可能性。再者,由密教經典、禪宗清規、民間懺儀中有關楞嚴壇場的資料,來了解各宗派制定方式的不同。最後從收集古今楞嚴壇場相關資料中,希望對往後有心於制定儀軌,提供一份較為有用的資料。 最後希望各個寺院都能有一份開放的胸懷,資料愈能公開,行事才能透明,事相並無好壞對錯,但資料的公開,透過彼此的交流,好的資料共享共用,成為共同規範,不好的部分則經由不斷的修正,必能導向正面,成為有用之法。愈是密秘不可說,最終將愈消失無影無踪。

  • 學位論文

本論文共分七章,探討《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佛陀派遣第八位弟子優波離尊者向維摩詰菩薩問疾時,優波離尊者自述「不能往詣維摩詰菩薩問疾之原因」,總計經文約四百字。經意係著重在:何者是維摩詰菩薩教導優波離尊者之「直除滅罪法」? 維摩詰菩薩教導優波離尊者之「直除滅罪法」是觀「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智者大師闡釋此懺法為「觀無生懺法」和「觀罪性空」,其法義深奧難解。為瞭解《維摩詰經》中維摩詰菩薩對罪性之觀點及其法義,乃以漢傳佛教古德之相關注疏為主要文獻,但較多引證隋.智者大師之闡釋,進行探討。因為古德對本經之闡釋,大都引自印度傳入之漢譯經論,諸等皆是佛陀之聖言量,依循修行能成就聖道。因此,將本論文題目定為:論《維摩詰經》之「罪性觀」-以天台智者大師觀點為主。 智者大師所論述的懺悔滅罪方法分事懺和理懺。「觀無生懺法」和「觀罪性空」是理懺,也是本經所探討的「直除滅罪法」,此懺法能滅所有諸罪。關於如何「觀無生」和「觀罪性空」懺悔?請參見本論文第六章。 本論文最後建議法鼓山僧團,在現有的事懺偈頌梵唄上加入理懺之偈頌,合成一首懺悔梵唄發行(請參見第七章),對行者之懺悔業障及止觀修行應能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