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25.2

史原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正常發行

選擇卷期


已選擇0筆
  • 期刊

正當性(legitimacy)是統治階層自覺提出,並經被統治者認可的行使權力的根據。若從歷史脈絡加以考察,正當性也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研究的重要對象。在中國中古前期(約三世紀中至六世紀末)南北分裂、政權更易頻繁的格局下,統治階層多試圖藉用各種資源與途徑,論證政權的正當性;對正當性的追求,是其時政治文化的一個顯著現象。本文析論南北朝晚期追求政權正當性的實態,從禪讓書寫、「王氣」論述,及隋文帝(541-604)對政治忠誠和「天道」的態度與舉措等幾個側面,描繪南北朝晚期政治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元素,並為中國中古前期許多相關課題,提供一些有益的觀察與思考。

  • 期刊

本文試圖從「現代性」的視野與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出發,解讀中國近代神學思想家倪柝聲(1903-1972)的思想,藉此賦予倪柝聲研究不同的解讀方式與詮釋立場。本文認為,如果沒有注意到西方啟蒙運動以降之人本主義的思想背景,則將會忽視倪柝聲思想中若干重要的批判面向及其思想史的意義。從「現代性」的視野與思想史的角度理解倪柝聲,實有助於掌握中國近代基督教思想史的若干不同面貌。本文即是對此構想提出嘗試性的討論。

  • 期刊

本文爬梳蔣中正(1887-1975)掌權以來留存的演講、書告、檔案、自記,並參酌相關回憶,以長時間來看蔣所認知的「現代國家」為何?建立的方法為何?此與其統治方式有何關係?對民國史之發展又有何影響?本文指出,蔣中正所認知的「現代國家」與現今吾人「一般」熟知的現代國家──工業化、民主化、政黨政治國家不甚相同。蔣所認識的現代國家為能屹立於現代世界的國家;其認定現代化就是「科學化」、「組織化」和「紀律化」,概括地說,即「軍事化」。現代國家唯一之特質,為「全國總動員」,其生命力為教育、經濟、武力(軍事),建立現代國家須由此著手。教育是連結經濟與武力的總樞紐,為建立現代國家之根本;軍事方面,須致力軍事集權,並由軍事機構領導,由此建立組織,再推而廣之;經濟則以重視資本、組織土地以及健全財政機構為要。蔣中正思想中的現代國家須由其領導,並以其為核心建立組織、紀律。從蔣欲建立現代國家之脈絡,我們或可嘗試跳脫權力慾望、政治鬥爭的角度,由另一軸線檢視其作為,其許多擘劃、行徑,或可由此理解。

  • 期刊

臺灣聞名的作家、戲劇工作者張深切(1904-1965),早年曾有一段參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4-1928)的澎湃歲月。針對這段歲月,張深切於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寫下了回憶性文字。然而,受到白色恐怖政治氛圍的影響,前揭文字顯得隱晦不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學界對臺灣人參與中國革命運動的考察,每置於中國國族主義(nationalism)框架,但鮮少觸及臺人在運動中的挫折或活動後的幻滅感。晚近另一研究趨勢,則是著重臺灣認同的形塑過程,但稍少留心中國政治因素的影響。值此學界談論「告別革命」、重新詮釋諸多近現代史課題的今日,重讀張深切隱晦的革命回憶,或有必要。當然,在表面的激昂革命口號外,本文更感興趣的是:一位涉世未深的臺灣青年,佇立於動亂頻仍的中國,如何面對認同、政治與社會問題。

  • 期刊

唐朝自立國以來便持續推行斷屠政策,目前的研究多將此一政策解讀為宗教性的行為,但政策的制定必然有其複雜的考量,以因應龐大帝國的運作,並且適應各時各地的現實需求。每一道斷屠政策隨著時空的不同,其背後是否有不同的動機?為解答此問題,本文收集唐朝政府頒布的五十餘道斷屠政策,依照頒布的時間排列,觀察斷屠政策的整體演變。透過本文的討論可以發現,宗教因素與皇帝誕辰忌日固然為政策制定的原因之一,但斷屠政策同時也反映唐代不同時期牲畜供需失衡的問題:國初是為了重建,保護具有勞動力的牲畜;盛世則是飲食習慣的改變與對外戰爭的消耗,導致需求大過於供給;安史之亂後,中央政府失去西北畜牧區,對內控制力亦削弱,為了維持耕牛數量再度採取國初保護生產力的政策。

  • 期刊

明代庫藏制度,尤其是中央各銀庫,經歷從無到有、收入擴張,並且利益糾纏不清的過程,同時又伴隨賦役折銀和一條鞭法改革。對中央各銀庫進行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明代財政史中的賦役折銀,與國家財政需索間的關係等重大問題。雖然學界已從太倉銀庫轉為關注其他銀庫及其互動,但是研究仍然有待深入。承運庫是中央銀庫中的第一個庫藏,既有內外之分,又有南北之別,但因典籍記載的混亂失序,導致今日對其名實的認識不清,影響進一步探討明代財政機構和財政變遷的空間。本文考辨文獻記載,認為明代承運庫即外承運庫的簡稱或習稱,從而奠定進一步研究庫藏制度的基礎。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